河边的错误 解析

河边的错误 解析如下:


《河边的错误》曾一度被认为是余华对中国传统侦探小说的戏仿和拆解,或是余华式暴力美学的展示和人性深处“恶”的证明。也许从一开始的文章标题就可以看出这一段一段的杀人破案以及推理都是“错误的”,最后马哲扣动了扳机杀了所谓的“凶手”——疯子,而真正的凶手一边逍遥法外,一边肆意的挑衅警方。


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是傍晚,自己一个人在空荡荡的屋子,靠着墙,似乎读的每一场景都在我眼前闪过,我似乎就是河边旁的那个隔着窗户向外探望的局外人,一种惊心、好奇、害怕又想避嫌的心理袭上心头。


我们总是用不同的标准对待不同的人群。而在不同的标准的缝隙中,藏匿着大量的罪恶。正因为无法理解和超越这种生存状态与社会规则的荒诞,马哲无奈地向着疯子举起了枪。


小说结尾处,却意外地设置了这样一个结局:马哲打死了疯子,成为了刑法意义上的故意杀人犯,理应受到法律严厉的制裁。然而,堂堂刑警队长,这时却要逃往那个被他打死的疯子才享有的“特权”之中寻求庇护,此事虽荒唐却顺理成章,余华又以出乎意料的落幕,再次将人性和人生生存状态的“荒诞”进行到底:警局局长要求马哲扮作疯子,因为法律上规定精神病患者可以免除刑事责任,没想到马哲根本就不愿当疯子,将精神病医生的问题回答得条理清晰,令他的领导和妻子大惊失色。


在领导和妻子的苦苦坚持、医生一次次前来向马哲重复提问下,终于让马哲在烦躁中达到了“理想”状态,他回答问题的语句开始含混不清,并似乎已达到了医学上的“精神病”标准,他变成了“疯子”。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