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晚上老哭闹,哼哼唧唧怎么办?6种方法搞定夜啼郎

很多人一提起哺乳期,就觉得那是一段痛苦难熬又兵荒马乱的岁月,孩子的哭闹声时时萦绕在耳边。

妈妈们不仅要担心宝宝的吃喝拉撒,还要随时随地的关注着宝宝的情绪变化和 健康 问题,稍有动静说不定就是生病的征兆,比如说哭闹。


很多老人在宝宝哭的时候就喜欢念叨:“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哭郎,过路君子念一遍,一觉睡到大天亮。”特别是在农村,很多婴儿出现夜闹频繁或是无缘无故哭闹的时候,一些家长都会在小区门口的柱子上贴上这么一张纸,说是能起到收魂的作用。


其实,这是没有科学道理的。其实,小儿哭闹不止,应该有以下几种原因。

正常的小宝宝一天会睡很多的,如果孩子睡不踏实,老是哭闹,一定是感到不舒服,孩子长时间的哭闹,是不正常的现象。


小宝宝哭闹,多半是有原因的,才几个月大的宝宝脏腑功能弱,出现问题不舒服了,就只能用哭来表达。


首先先排除环境、衣物被褥、尿片湿了、肚子饿了、不舒服了等原因,这些原因不会形成长时间的哭闹,改善后就能制止。

其次是惊吓:宝宝外出以后出现发高烧、哭闹不安、易惊醒和大便呈黑绿色,那么宝宝受惊吓的可能性比较大。


出现这种情况,宝爸宝妈就要陪着宝宝玩,要安抚宝宝,把宝宝抱起来,贴着胸口,让宝宝听到熟悉的心跳声,给宝宝足够的安全感,再陪着宝宝睡,宝宝才能睡觉踏实!

另外就是百日哭:百日哭又叫黄昏哭,在医学上被称为——肠绞痛。一般是指宝宝在三个月以内每天固定的时间哭闹,不吃奶家人怎么都哄不好,直到放屁或是拉臭臭以后,才会有所缓解。


当排除了以上原因宝宝还是哭闹不止的话,妈妈们就要注意了,宝宝有可能是肠胀气。

针对这种婴儿哭闹,宝妈可以通过给宝宝做抚触和排气操、按摩肚子达到排气的效果,尤其是大哭之后不要喂奶,避免吸进大量的空气导致胀气,每次喂奶以后一定要记得拍奶嗝!!



肠胀气是怎么回事?

肠胀气顾名思义就是肠道有气。

宝宝胃肠发育不成熟,造成宝宝各阶段肠道蠕动不协调,引起肠道胀气,另外,哭闹吞食过多的空气,消化不良等也会造成肠胀气。

宝宝发生肠胀气还有几个症状:肚子咕噜咕噜响,排气多,放屁多。


什么是肠胀气?

婴儿肠胀气主要表现为婴儿腹部胀而紧张,用力使劲,面部憋气通红,双腿上提,大声哭叫,最终以哭累了、排气或者排便而停止。

常发生于下午或者夜间,多半发生在3月内的婴儿。

为什么会出现肠胀气?

宝宝容易出现肠胀气,主要还是消化不良引起的。

1、胃肠道功能还未发育成熟

孩子容易出现肠胀气,主要还是由于宝宝年龄小,胃肠道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所以消化不良引起的。



2、吞食过多的空气

宝宝以奶瓶喂食时,吸吮如果太急容易吸入过多空气,奶瓶的奶嘴孔大小不适当或瓶身倾斜不适当,空气也会经由奶嘴缝隙让宝宝吸入肚内,以及宝宝过度哭闹也容易导致胀气。


3、吃了过多产气的食物

如豆类、西兰花、红薯、花菜、洋葱等这些是容易产气的食物,宝宝食用过多可能会导致肠胀气。

因为过多的喂养和喂养方式的不正确,容易导致宝宝消化不良和胀气的,而长期的消化不良和胀气得不到缓解和对症的护理,就会逐渐演变成胃肠功能紊乱,再继续严重下去的话可能会导致肠坏死。


肠胀气的症状

吐奶,连续打嗝,肚子胀鼓鼓

吃奶时蹬腿扯奶头,显得很烦躁

肚子咕咕叫,响屁连连

排便时脸涨红,用力憋劲,感觉很吃力



怎样避免胀气?

1、避免大力搅拌或摇晃奶瓶

粗鲁地各个方向摇晃奶瓶会破坏奶粉里的营养物质,而且会产生很多气泡,宝宝喝了之后就会不断的打嗝。

正确摇晃奶瓶的方法是 :手握奶瓶中上部,沿同一方向摇晃瓶底,使其在水平面上旋转。速度不宜太快,不产气泡为宜。若产生气泡,应静置至气泡消失才给宝宝饮用。


2、喂奶时尽量让宝宝少吸入空气

如果是用奶瓶喂养,让宝宝的嘴唇吸到奶嘴较宽的底部。如果采用母乳喂养,合紧喂养外,一般来说,母乳喂养产生肠胀气比奶瓶喂养的可能性要小一些。



3、喂奶时奶瓶倾斜30~45度

保证瓶内的空气全部处于瓶底,注意别让宝宝吸吮空奶瓶或奶嘴太久。

4、按摩宝宝腹部

适度的按摩能促进肠蠕动和排气,缓解宝宝肠胀气。

5、学会拍嗝

喂奶间隙及喂奶后一定要帮宝宝打嗝排气,以便把体内的胀气排出来。

在熟悉宝宝的消化规律之前,每次喂奶后都要轻轻拍宝宝的背部,喂奶间隙及喂奶后及时帮宝宝拍嗝排气,以便把体内的胀气排出来。



那怎样拍嗝有助于宝宝更好地排气呢?

拍嗝的三种姿势

竖抱式

让宝宝趴在你肩膀上,托住他的颈部,轻轻拍打他的后背,直到把体内的胀气全部排出为止。

俯卧式

让宝宝趴在你的大腿上,整个身体的压力全部分布在你的身体上,一只手撑住宝宝,一只手轻轻拍宝宝的背部。

坐怀式

坐着拍打宝宝,用你的手托住宝宝的颈部,帮他撑住脖子,让宝宝的腿自然下垂,轻轻拍打背部,让宝宝打嗝。


6、按摩或者艾灸百会穴

睡眠质量不好,胡维勤教授说,睡眠不好的人,可多按百会穴。

百会穴在头部的正中线上,即头顶正中央。中医认为,睡眠不好属于阴阳失衡、气血失调,百会穴位于头顶,受天地之气,隶属督脉,通督全身之气血,百会穴性属阳,又阳中寓阴,能通达阴阳脉络,连贯周身经穴,经常按摩,可以达到清心健脑、行气活血的作用,可以帮助人入眠。

另外,艾灸百会穴也起到同样的功效。

具体做法是:睡觉前,用艾条熏百会穴15分钟即可。按摩或艾灸百会穴,除了辅助睡眠,对于头痛、头晕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很多父母都会因宝宝哭闹而困扰,发生了肠胀气的状况可能让父母整夜不能安睡,严重的话还要半夜跑医院的经历,这也让父母身心俱疲。

“宝宝生病,爸妈受罪”,学好拍嗝,让宝宝尽量少发生肠胀气情况,健 健康 康安睡到天亮。



扩展阅读:12岁儿童总发出哼哼的声音 ... 小孩无缘无故夜哭怎么治 ... 8岁儿童半夜惊哭还乱说话 ... 儿童半夜不明原因嚎哭 ... 小孩高热抽搐最快的解救法 ... 小孩子惊吓的土办法 ... 儿童夜惊症每晚发作一次 ... 孩子10岁无意识发出哼哼 ... 小孩夜晚翻来覆去烦躁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