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都有什么现象?给予心理学上。 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心理学现象

\u5bb6\u5ead\u6559\u80b2\u7684\u5fc3\u7406\u5b66\u7406\u8bba\u6709\u54ea\u4e9b

1\u3001\u7f57\u68ee\u5854\u5c14\u6548\u5e94
\u4ea6\u79f0\u201c\u76ae\u683c\u9a6c\u5229\u7fc1\u6548\u5e94\u201d\u3001\u201c\u4eba\u9645\u671f\u671b\u6548\u5e94\u201d\uff0c\u662f\u4e00\u79cd\u793e\u4f1a\u5fc3\u7406\u6548\u5e94\uff0c\u6307\u7684\u662f\u6559\u5e08\u5bf9\u5b66\u751f\u7684\u6bb7\u5207\u5e0c\u671b\u80fd\u620f\u5267\u6027\u5730\u6536\u5230\u9884\u671f\u6548\u679c\u7684\u73b0\u8c61\u3002
\u7531\u7f8e\u56fd\u5fc3\u7406\u5b66\u5bb6\u7f57\u68ee\u5854\u5c14\u548cL.\u96c5\u5404\u5e03\u68ee\u4e8e1968\u5e74\u901a\u8fc7\u5b9e\u9a8c\u53d1\u73b0\u3002\u4e00\u822c\u800c\u8a00\uff0c\u8fd9\u79cd\u6548\u5e94\u4e3b\u8981\u662f\u56e0\u4e3a\u6559\u5e08\u5bf9\u9ad8\u6210\u5c31\u8005\u548c\u4f4e\u6210\u5c31\u8005\u5206\u522b\u671f\u671b\u7740\u4e0d\u540c\u7684\u884c\u4e3a\uff0c\u5e76\u4ee5\u4e0d\u540c\u7684\u65b9\u5f0f\u5bf9\u5f85\u4ed6\u4eec\uff0c\u4ece\u800c\u7ef4\u6301\u4e86\u4ed6\u4eec\u539f\u6709\u7684\u884c\u4e3a\u6a21\u5f0f\u3002
2\u3001\u8d85\u9650\u6548\u5e94
\u8d85\u9650\u6548\u5e94\u662f\u6307\u523a\u6fc0\u8fc7\u591a\u3001\u8fc7\u5f3a\u6216\u4f5c\u7528\u65f6\u95f4\u8fc7\u4e45\uff0c\u4ece\u800c\u5f15\u8d77\u5fc3\u7406\u6781\u4e0d\u8010\u70e6\u6216\u9006\u53cd\u7684\u5fc3\u7406\u73b0\u8c61\u3002
\u9a6c\u514b\u00b7\u5410\u6e29\u542c\u7267\u5e08\u6f14\u8bb2\u65f6\uff0c\u6700\u521d\u611f\u89c9\u7267\u5e08\u8bb2\u5f97\u597d\uff0c\u6253\u7b97\u6350\u6b3e\uff1b10\u5206\u949f\u540e\uff0c\u7267\u5e08\u8fd8\u6ca1\u8bb2\u5b8c\uff0c\u4ed6\u4e0d\u8010\u70e6\u4e86\uff0c\u51b3\u5b9a\u53ea\u6350\u4e9b\u96f6\u94b1\uff1b\u53c8\u8fc7\u4e8610\u5206\u949f\uff0c\u7267\u5e08\u8fd8\u6ca1\u6709\u8bb2\u5b8c\uff0c\u4ed6\u51b3\u5b9a\u4e0d\u6350\u4e86\u3002
\u5728\u7267\u5e08\u7ec8\u4e8e\u7ed3\u675f\u6f14\u8bb2\u5f00\u59cb\u52df\u6350\u65f6\uff0c\u8fc7\u4e8e\u6c14\u6124\u7684\u9a6c\u514b.\u5410\u6e29\u4e0d\u4ec5\u5206\u6587\u672a\u6350\uff0c\u8fd8\u4ece\u76d8\u5b50\u91cc\u5077\u4e862\u5143\u94b1\u3002\u800c\u8fd9\u79cd\u7531\u4e8e\u523a\u6fc0\u8fc7\u591a\u6216\u4f5c\u7528\u65f6\u95f4\u8fc7\u4e45\uff0c\u800c\u5f15\u8d77\u9006\u53cd\u5fc3\u7406\u7684\u73b0\u8c61\uff0c\u5c31\u662f\u201c\u8d85\u9650\u6548\u5e94\u201d\u3002

3\u3001\u5fb7\u897f\u6548\u5e94\uff08Westerners effect\uff09
\u8ba4\u4e3a\u9002\u5ea6\u7684\u5956\u52b1\u6709\u5229\u4e8e\u5de9\u56fa\u4e2a\u4f53\u7684\u5185\u5728\u52a8\u673a\uff0c\u4f46\u8fc7\u591a\u7684\u5956\u52b1\u5374\u6709\u53ef\u80fd\u964d\u4f4e\u4e2a\u4f53\u5bf9\u4e8b\u60c5\u672c\u8eab\u7684\u5174\u8da3\uff0e\u964d\u4f4e\u5176\u5185\u5728\u52a8\u673a\u3002
\u5728\u67d0\u4e9b\u60c5\u51b5\u4e0b\uff0c\u4eba\u4eec\u5728\u5916\u5728\u62a5\u916c\u548c\u5185\u5728\u62a5\u916c\u517c\u5f97\u7684\u65f6\u5019\uff0c\u4e0d\u4f46\u4e0d\u4f1a\u589e\u5f3a\u5de5\u4f5c\u52a8\u673a\uff0c\u53cd\u800c\u4f1a\u51cf\u4f4e\u5de5\u4f5c\u52a8\u673a\u3002\u6b64\u65f6\uff0c\u52a8\u673a\u5f3a\u5ea6\u4f1a\u53d8\u6210\u4e24\u8005\u4e4b\u5dee\u3002\u4eba\u4eec\u628a\u8fd9\u79cd\u89c4\u5f8b\u79f0\u4e3a\u5fb7\u897f\u6548\u5e94\u3002
\u8fd9\u4e2a\u7ed3\u679c\u8868\u660e\uff0c\u8fdb\u884c\u4e00\u9879\u6109\u5feb\u7684\u6d3b\u52a8(\u5373\u5185\u611f\u62a5\u916c)\uff0c\u5982\u679c\u63d0\u4f9b\u5916\u90e8\u7684\u7269\u8d28\u5956\u52b1(\u5916\u52a0\u62a5\u916c)\uff0c\u53cd\u800c\u4f1a\u51cf\u5c11\u8fd9\u9879\u6d3b\u52a8\u5bf9\u53c2\u4e0e\u8005\u7684\u5438\u5f15\u529b\u3002
4\u3001\u970d\u6851\u6548\u5e94
\u970d\u6851\u6548\u5e94\u5c31\u662f\u5f53\u4eba\u4eec\u5728\u610f\u8bc6\u5230\u81ea\u5df1\u6b63\u5728\u88ab\u5173\u6ce8\u6216\u8005\u89c2\u5bdf\u7684\u65f6\u5019\uff0c\u4f1a\u523b\u610f\u53bb\u6539\u53d8\u4e00\u4e9b\u884c\u4e3a\u6216\u8005\u662f\u8a00\u8bed\u8868\u8fbe\u7684\u6548\u5e94\u3002
\u970d\u6851\u4e00\u8bcd\u662f\u7f8e\u56fd\u897f\u90e8\u7535\u6c14\u516c\u53f8\u5ea7\u843d\u5728\u829d\u52a0\u54e5\u7684\u4e00\u95f4\u5de5\u5382\u7684\u540d\u79f0\uff0c\u662f\u4e00\u5ea7\u8fdb\u884c\u5b9e\u9a8c\u7814\u7a76\u7684\u5de5\u5382\u3002\u5b9e\u9a8c\u6700\u5f00\u59cb\u7814\u7a76\u7684\u662f\u5de5\u4f5c\u6761\u4ef6\u4e0e\u751f\u4ea7\u6548\u7387\u4e4b\u95f4\u7684\u5173\u7cfb\uff0c\u5305\u62ec\u5916\u90e8\u73af\u5883\u5f71\u54cd\u6761\u4ef6\uff08\u5982\u7167\u660e\u5f3a\u5ea6\u3001\u6e7f\u5ea6\uff09\u4ee5\u53ca\u5fc3\u7406\u5f71\u54cd\u56e0\u7d20\uff08\u5982\u4f11\u606f\u95f4\u9694\u3001\u56e2\u961f\u538b\u529b\u3001\u5de5\u4f5c\u65f6\u95f4\u3001\u7ba1\u7406\u8005\u7684\u9886\u5bfc\u529b\uff09\u3002
5\u3001\u589e\u51cf\u6548\u5e94
\u4eba\u4eec\u6700\u559c\u6b22\u90a3\u4e9b\u5bf9\u81ea\u5df1\u7684\u559c\u6b22\u663e\u5f97\u4e0d\u65ad\u589e\u52a0\u7684\u4eba\uff0c\u6700\u4e0d\u559c\u6b22\u90a3\u4e9b\u5bf9\u81ea\u5df1\u7684\u559c\u6b22\u663e\u5f97\u4e0d\u65ad\u51cf\u5c11\u7684\u4eba\uff0c\u5fc3\u7406\u5b66\u5bb6\u4eec\u5c06\u4eba\u9645\u4ea4\u5f80\u4e2d\u7684\u8fd9\u79cd\u73b0\u8c61\u79f0\u4e3a\u201c\u589e\u51cf\u6548\u5e94\u201d\u3002
\u5728\u5bb6\u5ead\u6559\u80b2\u4e2d\uff0c\u4e0d\u80fd\u673a\u68b0\u5730\u7167\u642c\u201c\u589e\u51cf\u6548\u5e94\u201d\u3002\u56e0\u4e3a\u6211\u4eec\u5728\u8bc4\u4ef7\u4eba\u65f6\uff0c\u6240\u6d89\u53ca\u7684\u5177\u4f53\u56e0\u7d20\u5f88\u591a\uff0c\u4ec5\u9760\u8912\u4e0e\u8d2c\u7684\u987a\u5e8f\u53d8\u5316\u4e0d\u80fd\u8bf4\u660e\u4e00\u5207\u95ee\u9898\u3002\u5018\u82e5\u6211\u4eec\u8bc4\u4ef7\u4eba\u65f6\u4e0d\u6839\u636e\u5177\u4f53\u5bf9\u8c61\u3001\u5185\u5bb9\u3001\u65f6\u673a\u548c\u73af\u5883\u90fd\u91c7\u53d6\u5148\u8d2c\u540e\u8912\u7684\u65b9\u6cd5\uff0c\u5f80\u5f80\u4f1a\u5f04\u5de7\u6210\u62d9\u3002
\u53c2\u8003\u8d44\u6599\u6765\u6e90\uff1a\u767e\u5ea6\u767e\u79d1\u2014\u2014\u7f57\u68ee\u5854\u5c14\u6548\u5e94
\u53c2\u8003\u8d44\u6599\u6765\u6e90\uff1a\u767e\u5ea6\u767e\u79d1\u2014\u2014\u8d85\u9650\u6548\u5e94
\u53c2\u8003\u8d44\u6599\u6765\u6e90\uff1a\u767e\u5ea6\u767e\u79d1\u2014\u2014\u5fb7\u897f\u6548\u5e94
\u53c2\u8003\u8d44\u6599\u6765\u6e90\uff1a\u767e\u5ea6\u767e\u79d1\u2014\u2014\u970d\u6851\u6548\u5e94
\u53c2\u8003\u8d44\u6599\u6765\u6e90\uff1a\u767e\u5ea6\u767e\u79d1\u2014\u2014\u589e\u51cf\u6548\u5e94


1.在做人上,现在的孩子处在"言教"与"身教"的矛盾中。
"言传身教"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教育的永恒命题,"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的这种"身教胜于言教"的教育法则,在几千年后却被给扭曲了。许多家长一边给孩子讲"粒粒皆辛苦",一边却随手扔掉不合口味的食品;一边给孩子讲"孔融让梨",一边却争先恐后地挤车抢坐;一边让孩子尊重父母,一边却不尽赡养父母的职责和义务;一边给孩子讲"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大道理,一边却一年也不摸书本,甚至沉溺于扑克麻将桌上;一边要求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一边却又帮助孩子打扫教室卫生,恨不得连劳动课都要替孩子上;一边告诫孩子要好好听老师的话,一边却又背后对每个老师评头论足,甚至破口谩骂……诸如此类矛盾行为,比比皆是。
这种带有浓厚现代社会特色的家庭教育,让不明世事的小孩确实感到为难,他显得无所适从,或者不听家长训诫,甚至与家长顶牛;或者以家长的行为标准评判老师的教育,自然是不以为然,视老师为假面人,从反面接受学校教育,乃至直接冲撞老师;或者半信疑,学家长样子,一面从学校接受文化知识教育,另一方面从家长身长仿效"说一套,做一套"的圆滑世故的处世哲学。因此,人很形象地总结出"5+1=0",即学校苦口婆心的5天教育,被家庭、社会的一天教育所抵消。
2.在生活上,今天的孩子处在"穷教"与"富教"的矛盾中。
现今的很大一部分家长在其成长过程中,都承受过物质上的困乏,他今天"富有"了,不再想让自己的子女再遭受自己童年的困境,不想子女再重演自己过去的历史苦难。于是"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教育口号率先在每个家庭中得到了最充分体现。
家里水果、点心、高级饮料、高档食品之类的东西,应有尽有,以满足子女的生活需要,千方百计逼着儿女多吃各种营养品、补品。同时,他又要求子女要生活节俭,不要光顾吃而不学习,怨子女好吃懒做,太好吃零食;一年四季衣服花样翻新,甚至每天可以不重样,什么服装新潮,给买什么。另一方面却又希望子女要多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常常又拿伟人的俭朴生活来教育她,讲授"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陈年旧理。家贫出孝子,纨绔出富家的千年古训,成了许多人街头巷尾闲谈的至理名言,而一旦涉及具体问题,则又是另一番表现。
很难想象,在这种矛盾家教中长大的孩子,会形成何等生活质量观。并不是吝啬鬼,也并不绝对反对改善孩子的生活,但必须适可而止,在生活上对子女要有所节制,那样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因为"现代的孩子仿佛天天都过年,因而他已无法学尝到真正过年的甜蜜。""现代的孩子得到什么都很容易,因而他无法理解’简朴’和’珍惜’的含义。"
3.在思想上,今天的孩子处在"吃苦"与"享乐"的矛盾中。
的家长,一方面对子女进行忆苦思甜的教育,告诉他要生活节俭,要吃苦,学习要刻苦努力,不怕困难;另一方面又时时处处害怕他吃不好,睡不好,极尽努力为其尽情享受现代生活所提供的一切。一方面他要通过各种方式想着或实施着让孩子能够体验贫困,让孩子到乡村参加乡村劳动;另一方面,又会为他洗脸、系鞋带。一方面怨孩子什么事只顾自己;另一方面,却又总把最好吃的让他先吃。
"现代的孩子过多地享用和获取,他的性格中将缺少坚毅与创造力。"从小的范围看,的这种教育方式只能让孩子成长为一个个"胖墩儿",却无法让他成为一个能够真正承担社会责任的"巨人",是对孩子一生的极端不负责任。从大的范围讲,这样培养出来的社会极端利已主义者将是人类社会的一大灾难。很难设想一个人人都只知"索取"和"享乐"的社会,那是怎样一种情境。
4.在亲子关系上,今天的孩子处在"溺爱"与"叛逆"的矛盾中。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孟育群教授对亲子关系进行了10年的研究,她的调查表明:绝大部分测试家庭亲子关系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其中最严重的问题是对孩子的期望值过主,父与母人数分别达70%和80%,过分溺爱的父与母人数分别达到40%和60%。许多家长对子女的要求,几乎有求必应,爱护倍加,假使子女要天上的星星,家长也会搬梯子去摘;可换来的结果是:子女不尊重父母,不理解父母,甚至走向极端,对父母*起了罪恶的屠刀。对此,家长应该认真检讨、反省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式,万万不可再做好心的坏事,不能一味地指责、训诫孩子,其实孩子的许多毛病都是自己教出来的。
5.在教育方式上,现代的孩子处在"放纵"与"专横"的矛盾中。
市场经济的建立,带来社会的巨大变化,导致了许多人思想上的非模糊,致使许多家长在教育子女问题出现了一些偏差。有的家长在孩子破坏公物、在公共场合撒野、无故凌辱同学等不良行为发生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闻不问,甚至为孩子占了上风,抢了便宜而自鸣得意;有的家长为了弥补孩子的"胆小"个性,竟毫不掩饰地要求孩子对其他同学要"以牙还牙","该出手时就出手",不要怕,有爸爸妈妈呢;有的家长自以为是,总认为孩子很小,孩子身上的许多缺点都被看成了一种天真的表现,对其缺点错误听之任之,不加任何管束;有的家长干脆以工作为理由,完全放弃对孩子的教育。
很多家长都将自己摆在了绝对权威的地位。孩子一不小心弄坏了家里的一件小东西,家长会大发雷霆;一次考试失误,家长会毫不留情,痛骂斥责;孩子如果在外闯了祸,那可更不得了,一顿臭骂自然少不了,拳脚相加也会接踵而至;50%的家长都会凭借自己的家长"权威",过分干涉孩子的生活,如私拆子女的信件、偷看日记等。在许多家长眼中,孩子永远都只是自己的附属品,残留着"孩子是私有财产"的封建宗法观念,他不愿意或不善于让孩子取得和自己的平等地位,不懂得尊重孩子的权利和人格。
6.在教育内容上,现在的孩子处在"重智"与"轻德"的矛盾中。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人都对考试的成绩特别关心,导致许多人在家庭教育上,都自觉不自觉地将目光盯在学生的考试分数上。到学校,家长首先看的是学生考试成绩,问的是子女在班上的成绩排名;子女放学回家,家长首先检查的是学生的作业,辅导的是学生的课外练习,让学生做的是大量的练习;在外,与他人谈及的也只是孩子的学习情况。人很少,甚至根本不涉及学生的思想品德问题。因为在他看来,品德问题似乎没有什么问题,或者不需要像学习那样值得重视。"唯上大学才是人才"的人才观,"重智轻德"的教育观,让年幼无知的孩子失去了最佳的人格教育期,使许多孩子在"心理断乳期""人格成长危险期"中迷失了人生的航向,导致了许多令人不堪回首的恶性事件的发生。
7.在个性发展上,现在的孩子处在"发展"与"限制"的矛盾中。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人切实地感到人才的重要。家长渴望孩子成材,却对成就什么样的材及怎能样成材,缺少科学的把握。于是人完全凭着自己的兴趣爱好或主观臆测,为子女制订了"宏伟"的发展计划。有的认为音乐时髦,就强迫孩子练习钢琴,参加五花八门的音乐培训班;有的认为美术市场看好,就为孩子购买画板和颜料;有的认为跳舞对孩子有用,就陪孩子练;有人认为理料前途好,就硬逼着孩子去学理科……如果家长的这种选择,符合孩子的志趣,那当然是好事,自然会促进孩子在其感兴趣的爱好方面,会有长足的发展。可现在却让不敢苟同,其中许多家长的"发展"计划都是违背孩子志趣的,这种"发展实际上是"限制"了孩子的发展。

教育实际上是一门“动心”的艺术,如果不能把工作做到孩子的心坎上,其教育的效果往往会苍白而无力。因此,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每位教师、家长都应努力探索一些“心理规律”的积极或消极影响,并趋利避害地发挥它们的作用,从而科学地引导孩子成为自己理想中的人中之龙、人中之凤!

心理规律一: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把一群小白鼠随机地分成两组:A组和B组,并且告诉A组的饲养员说,这一组的老鼠非常聪明;同时又告诉B组的饲养员说他这一组的老鼠智力一般。几个月后,教授对这两组的老鼠进行穿越迷宫的测试,发现A组的老鼠竟然真的比B组的老鼠聪明,它们能够先走出迷宫并找到食物。

于是罗森塔尔教授得到了启发,他想这种效应能不能也发生在人的身上呢?他来到了一所普通中学,在一个班里随便地走了一趟,然后就在学生名单上圈了几个名字,告诉他们的老师说,这几个学生智商很高,很聪明。过了一段时间,教授又来到这所中学,奇迹又发生了,那几个被他选出的学生现在真的成为了班上的佼佼者。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正是“暗示”这一神奇的魔力在发挥作用。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接受这样或那样的心理暗示,这些暗示有的是积极的,有的是消极的。妈妈是孩子最爱、最信任和最依赖的人,同时也是施加心理暗示的人。如果是长期的消极和不良的心理暗示,就会使孩子的情绪受到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其心理健康。相反,如果妈妈对孩子寄予厚望、积极肯定,通过期待的眼神、赞许的笑容、激励的语言来滋润孩子的心田,使孩子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那么,你的期望有多高,孩子未来的成果就会有多大!

心理规律二:超限效应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被称之为“超限效应”。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如,当孩子犯错时,父母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乃至反感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可见,妈妈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

心理规律三:德西效应

心理学家德西曾讲述了这样一个寓言:有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0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2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2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在这个寓言中,老人的方法很简单,他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纵着美分这个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纵了孩子们的行为。

德西效应在生活中时有显现。比如,父母经常会对孩子说:“如果你这次考得100分,就奖励你100块钱”、“要是你能考进前5名,就奖励你一个新玩具”等等。家长们也许没有想到,正是这种不当的奖励机制,将孩子的学习兴趣一点点地消减了。

在学习方面,家长应引导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增进孩子对学习的情感和兴趣,增加孩子对学习本身的动机,帮助孩子收获学习的乐趣。家长的奖励可以是对学习有帮助的一些东西,如书本、学习器具,而一些与学习无关的奖励,则最好不要。

心理规律四:南风效应

南风”效应也称“温暖”效应,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的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凛、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

故事中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就是因为它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这种因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就是“南风效应”。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家庭教育中采用“棍棒”、“恐吓”之类“北风”式教育方法是不可取的。实行温情教育,多点“人情味”式的表扬,培养孩子自觉向上,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心理规律五:木桶效应

“木桶”效应的意思是: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它盛水的多少,不在于木桶上那块最长的木板,而在于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

一个孩子学习的学科综合成绩好比一个大木桶,每一门学科成绩都是组成这个大木桶的不可缺少的一块木板。孩子良好学习成绩的稳定形成不能靠某几门学科成绩的突出,而是应该取决于它的整体状况,特别取决于它的某些薄弱环节。因此当发现孩子的某些科目存在不足时,就应及时提醒孩子,让其在这门学科上多花费一些时间,做到“取长补短”。

心理规律六:霍桑效应

美国芝加哥郊外的霍桑工厂是一个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有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等,但工人们仍然愤愤不平,生产状况很不理想。后来,心理学专家专门对其进行了一项试验,即用两年时间,专家找工人个别谈话两万余人次,规定在谈话过程中,要耐心倾听工人对厂方的各种意见和不满。这一谈话试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霍桑工厂的产值大幅度提高。

孩子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难免有困惑或者不满,但又不能充分地表达出来。作为母亲,要尽量挤出时间与孩子谈心,并且在谈的过程中,要耐心地引导孩子尽情地说,说出自己生活、学习中的困惑,说出自己对家长、学校、老师、同学等的不满。

孩子在“说”过之后,会有一种发泄式的满足,他们会感到轻松、舒畅。如此,他们在学习中就会更加努力,生活中就会更加自信!

心理规律七:增减效应

人际交往中的“增减效应”是指:任何人都希望对方对自己的喜欢能“不断增加”而不是“不断减少”。比如,许多销售员就是抓住了人们的这种心理,在称货给顾客时总是先抓一小堆放在称盘里再一点点地添入,而不是先抓一大堆放在称盘里再一点点地拿出。

我们在评价孩子的时候难免将他的缺点和优点都要诉说一番,并常常采用“先褒后贬”的方法。其实,这是一种很不理想的评价方法。在评价孩子的时候,我们不妨运用“增减效应”,比如先说孩子一些无伤尊严的小毛病,然后再恰如其分地给予赞扬……

心理规律八:蝴蝶效应

据研究,南半球一只蝴蝶偶尔扇动翅膀所带起来的微弱气流,由于其他各种因素的掺和,几星期后,竟会变成席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紊乱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蝴蝶效应”,并作出了理论表述:一个极微小的起因,经过一定的时间及其他因素的参与作用,可以发展成极为巨大和复杂的影响力。

“蝴蝶效应”告诉我们,教育孩子无小事。一句话的表述、一件事的处理,正确和恰当的,可能影响孩子一生;错误和武断的,则可能贻误孩子一生。

心理规律九:贴标签效应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由于兵力不足,而战争又的确需要一批军人。于是,美国ZF就决定组织关在监狱里的犯人上前线战斗。为此,美国ZF特派了几个心理学专家对犯人进行战前的训练和动员,并随他们一起到前线作战。

训练期间心理学专家们对他们并不过多地进行说教,而特别强调犯人们每周给自己最亲的人写一封信。信的内容由心理学家统一拟定,叙述的是犯人在狱中的表现是如何地好、如何改过自新等。专家们要求犯人们认真抄写后寄给自己最亲爱的人。三个月后,犯人们开赴前线,专家们要犯人给亲人的信中写自己是如何地服从指挥、如何地勇敢等。结果,这批犯人在战场上的表现比起正规军来毫不逊色,他们在战斗中正如他们信中所说的那样服从指挥、那样勇敢拼搏。后来,心理学家就把这一现象称为“贴标签效应”,心理学上也叫暗示效应。

这一心理规律在家庭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如果我们老是对着孩子吼“笨蛋”、“猪头”、“怎么这么笨”、“连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等,时间长了,孩子可能就会真的成为了我们所说的“笨蛋”。所以,妈妈必须戒除嘲笑羞辱、责怪抱怨、威胁恐吓等语言,多用激励性语言,对孩子多贴正向的标签。

心理规律十:登门槛效应

日常生活中常有这样一种现象:在你请求别人帮助时,如果一开始就提出较高的要求,很容易遭到拒绝;而如果你先提出较小要求,别人同意后再增加要求的分量,则更容易达到目标,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登门槛效应”。

在家庭教育中,我们也可以运用“登门槛效应”。例如,先对孩子提出较低的要求,待他们按照要求做了,予以肯定、表扬乃至奖励,然后逐渐提高要求,从而使孩子乐于无休止地积极奋发向上。

海边上的沙,您好!
  您的提问非常好!确实,现在很多家长、老师甚至孩子本身都存在类似这样的家庭教育方面的疑问,都希望能找到最合适的学习教材和教育方法,培养好孩子的学习生活习惯,让孩子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健康快乐地成长,从而达到提高孩子综合素质的目的。然而,孩子终归是孩子,就好像一棵小树苗,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培育就很容易东歪西倒、难以成材,凡是小孩身上总有些性格和行为上的缺点、偶尔犯一些小错误,的确会对他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其实有利于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很多,你需要仔细考虑和选择恰当的方法和教材、建议也可选择观看适合自己的家教视频节目,这样综合起来才能对症下药、行之有效。看了以下分析和推荐的网站视频资料,相信您就能从中得到想要的“严宽相济才是真”为话题的作文素材了。
  由于在现时的社会大环境、应试教育模式和接收西方开放式教育等重重因素影响下,我们的孩子就像生活在一个大染缸里一样,很容易就被染污了,沾染上某些不良习气,例如娇横任性、叛逆不听话、不诚实、上网成瘾、打架、厌学、好动、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等问题,尤其是处于幼儿及青少年阶段的中学生情况更为严重!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改正孩子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及由这些观念导致的各种错误行为。虽然教育孩子的方法很多,有的人采取虎妈狼爸式的教育,还说是“赢在起跑线上”,人的一生其实是马拉松式的长跑过程,即使赢了起跑线,能跑多远、坚持多久、谁笑到最后还是未知之数,往往是适得其反的,因而个别人所谓虎妈教育的事例无论他们成功与否,都不值得崇拜、学习模仿、甚至广泛推广,这样教育会给绝大多数孩子造成永久的、不可磨灭的心理伤害,不堪回首的童年就是这样导致的!如果打孩子进行体罚教育,后果可能相当严重,将来会报复到年老的父母和孙子那一代人的身上,所以暴力方式的教育害人不浅啊!相反,反而是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和乐观向上的精神更显得重要。想要从根本上教育好孩子,培养孩子学习和生活上的良好兴趣和习惯,建议您赶快让孩子喜欢上《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入则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多读一定能提高孩子的责任感和启发孩子的智慧)。您看,这真是一部“大孝经”、一位最好的家教老师!写得多好!琅琅上口,易读易教,网上还有很多视频故事教学素材,有多个版本适合各阶段孩子观看。作为父母,只要您愿意多些鼓励孩子和您一起观看(这个很重要,您喜欢看能带动他的兴趣一起看,孩子天生好奇、易受他人影响),一定能让您的孩子喜欢上她,如果能在现实生活当中努力去做、尽量落实里面的教诲,何愁不能教育好孩子呢?
  同时,您的提问涉及到广大家长和老师都非常关心和渴望解决的青少年儿童思想品德、行为语言和学习成绩的家庭教育问题,家长的正确教育引导在孩子的健康成长教育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平时的家庭日常生活中,诚挚推荐各位家长和孩子们观看陈大惠老师策划监制的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大型公益论坛系列纪录片《圣贤教育 改变命运》(又名《弟子规说明书》),这是一个非常有利的关于德育与家庭教育的免费网络资源,能在快乐和感恩的氛围中感悟人生的真理,有助孩子提高健康成长学习进步,认识灾难事故因何发生,能做到趋吉避凶,真实不虚!能针对孩子身上的各种问题对症下药、是一剂治疗良方!当中一定有您需要的答案,也是我们做家长长辈学习的有力教材,的确是难得的家庭教育经典节目!这个节目里有许多精彩的事例分析,探讨解决孩子教育的种种方法,真是我们和孩子的一位最佳的、一对一的家教老师,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家庭教育网络资源,而且是完全免费的,对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有极大的帮助。生活中,小孩甚至大人都容易出现没有恒心、悭贪、叛逆不听话、上网成瘾、早恋、依赖性强、注意力不集中等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不是能从某个简单方法或措施就能从根本上教育改正过来,变成一个孝顺听话的小孩,而是需要我们全面而系统地进行家庭教育,从根本处下手才能治标又治本。这部片里面有很多专家、老师、家长亲身说法、以其独特的心得体会向大众汇报,启示家长的教育观念会直接地影响到孩子的家庭教育,所以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看,从小接受的家教会影响小孩子的终生,从中一定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片中有一句经典的警世名言:人是能教得好的!好人是教出来的,坏人也是教出来的!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可是,当前我们面临的种种现实状况是:社会诚信严重缺失!各种媒体的夸张渲染、错误引导,孩子成长的环境不断遭到破坏和染污,要做好家庭教育谈何容易呢!家长是越来越不好当了,说实话,很多家长也不会如何当家长,就将小孩出生到这个世上,将很多的教育责任都推给了学校和社会,然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很多成长经验是需要家长言传身教的,推卸责任的话怎么能将小孩教育好呢?确实悲哀啊!而我们做子女的往往不能理解父母的心意和真实体会,只图自己的方便和享受,说实话,真是有点大逆不道啊!到哪一天我们都为人父母了,才能真正领悟这种感受,但往往悔之已晚,哎...很多我们生活当中存在的所谓代沟,都是因为一代一代的接受的教育脱节了,没有很好的连贯所造成的,现在的人太多急功近利、唯利是图,只顾自己的享受而妄顾他人的感受。 我们必须知道,一切教育要从根本做起,就像树要有根才能长树干树枝和树叶,才能枝繁叶茂呀,如果丢弃了根本的德行教育,其他的都只是空中楼阁。在此,推荐各位有缘的朋友,无论看过或没看过的也好,都敬请尽量抽多些时间观看大型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优秀论坛节目: 《圣贤教育 改变命运》(可以在百度视频或者优酷土豆搜索播放),但愿看过的人都能够从中得到真实不虚的利益,并且继续利益他人,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创造和谐共存的社会大环境。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和启示。
  衷心祝福您!

人们常常有一种错觉,一说起教育,总以为这是学校和教师的事情。殊不知,一个人的成长总是要接受三方面的教育,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而家庭教育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特殊的极为重要的作用,对人的影响最深刻。因为父母是孩子的亲人,是孩子最亲密,最信赖的人;同时他们共同生活在一个家庭里,接触的时间最多,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时时刻刻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所以,家庭教育,往往在儿童的心灵上起着决定作用。
我国现代教育家陈鹤琴早在1937年写了《怎样做父母》,指出: “父母,不是容易做的,一般人以为结了婚,生了孩子,就有做父母的资格了,其实不然。我们知道,栽花的人,先要懂得栽花的方法,花才能栽得好;养蜂的人,先要懂得养蜂的方法,蜂才能养得好;育蚕的人,先要懂得育蚕的方法,蚕才能育得好;甚至养牛、养猪、养马、养鸟、养鱼,都要先懂得专门的方法,才可以养得好。难道养小孩,不懂得方法,可以养得好吗?”
家庭教育是每个家庭的一本“难念的经”,更是时下备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有的父母如愿以偿,沉浸在成功的幸福和自豪中;有的父母不紧不能如愿,甚至事与愿为,怨气横生,但怨这怨那就是不怨自己。
家长:即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如今,当个家长不容易。孩子不好过,家长更难为。今天的家长,急迫地希望子女成龙成凤成才。但是,也许由于工作繁忙,亲子时间不多,亲子沟通不够,或是缺乏育儿的知识和经验,许多父母不懂如何正确地施教。然而,教育没有第二次,对孩子的教育没有可实验性,这就对家长提出了挑战。
家长不是超人,也不是完美的人,家长只是平常人。所以,家长
——会赢,也会输;
——会胜,也会败;
——有的聪明,也有的愚昧;
——有心情好的时候,也有心情不好的时候;
——在一些事情上能力强,在一些事情上能力弱;
——不可能拥有所有想要的东西,也不可能永远没有错。
——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
——希望得到公平的对待;
——希望别人对他们和蔼、友善;
——希望做得好的时候有人赞赏;
——当感到悲痛、烦恼时,希望人给予支持和安慰;
——希望在做得不好时有人谅解和鼓励。
必须肯定,为了孩子,家长愿意承担,愿意付出,也愿意配合。

家庭教育的误区----当前家长越来越重视子女的教育,这是好现象。但也存在一些值得重视的误区。家长急功近利思想很严重,看重眼前利益,放弃长远利益,效果肯定不好。主要表现在几方面:
第一,任意超前。超越孩子的年龄阶段,超越他们的年龄特征,让他们学习很难理解、很难接受的东西,比如还没上小学,就拿小学课本知识来学习等等。
第二,片面性。就是只重视一半的教育,比如重视学习、重视分数,忽视品德、忽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重视特长,忽视全面发展等等。
第三,学校化倾向。家庭教育的特点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随时随地进行一种很特殊的教育,它跟学校教育有很多不同。学校教育是专门的教育机构,通过上课和搞有组织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家庭教育是遇物则诲,意思就是碰到什么事或者正在做什么事,就结合这个事进行相关的教育,这是家庭教育的特点。

家庭教育中还应注意的倾向:
一是溺爱。有的家长对子女百依百顺,有求必应,无原则迁就。溺爱,实质上是父母、家长对子女不负责任的行为,它使儿童个性中的缺点得不到纠正,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容易发生作用,对儿童的发展极为不利。
二是放任自流。有的人对子女既不管束,也不教育,过分依赖学校和社会,这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我们对儿童既要尊重,让其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不能把父母的意志强加给孩子;但也不能放任不管,听其自然。
三是粗暴压制。有的家长采取强制、压服、惩罚甚至体罚的方法,强迫儿童接受自己的要求,这种方法往往导致儿童产生逆反心理而产生种种不良的教育效果。
四是拔苗助长。有的人出于望子成龙的心理,对子女期望值过高,不顾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可接受性的原则,强制或诱迫儿童接受过重的学习负担,造成身心发展的畸形,这是当前比较普遍的一种倾向,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五是成人化。有的家长重视子女的思想品德教育,但忽视儿童的年龄特征,过早地对子女灌输成人之间相互交往的一些行为规范和礼仪习俗,过多地约束子女的言谈和活动,逐步使孩子少年老成,这对儿童的个性发展也是十分不利的。

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
硬办法不能用,软办法不顶用。

家庭教育中存在着“五多五少”
(1)父母为孩子考虑得太多;与孩子沟通话题太少;
(2)父母为孩子做得太多; 与孩子共同活动的平台太少;
(3)物质方面给予孩子太多;与孩子共同学习的时间太少;
(4)批评责怪孩子太多;对孩子内心世界了解太少;
(5)对孩子考试分数索取太多;对孩子情感支持太少。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启蒙课堂。
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
家庭教育因其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在我们的大教育系统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鎰熸仼蹇冩佸拰鍚岀悊蹇冨湪瀹跺涵鏁欒偛涓鐨勫煿鍏绘柟娉鏈夊摢浜?
    绛旓細鎯呮劅鏁欒偛锛氭暀鑲插瀛愯瘑鍒拰琛ㄨ揪鑷繁鐨勬儏鎰燂紝鍚屾椂涔熻鏁欎細浠栦滑璇嗗埆鍜屽皧閲嶄粬浜虹殑鎯呮劅銆傝繖鏈夊姪浜庡瀛愬彂灞曞悓鐞嗗績锛屾洿濂藉湴鐞嗚В鍜屽叧蹇冧粬浜恒傝愬績鍊惧惉锛氬綋瀛╁瓙琛ㄨ揪鑷繁鐨勬兂娉曞拰鎰熷彈鏃讹紝鐖舵瘝搴旇鑰愬績鍊惧惉骞缁欎簣鍏虫敞銆傝繖浼氳瀛╁瓙鎰熷埌琚悊瑙e拰灏婇噸锛屼粠鑰屾洿鎰挎剰灞曠ず鍚岀悊蹇冦傞氳繃杩欎簺鏂规硶锛岀埗姣嶅彲浠ュ湪瀹跺涵鐜涓湁鏁堝湴鍩瑰吇...
  • 瀹跺涵鏁欒偛搴旇鍖呮嫭鍝簺鍐呭?
    绛旓細6. 鐙珛鎬у拰璐d换蹇冨煿鍏伙細瀹跺涵鏁欒偛搴旇甯姪瀛╁瓙鍩瑰吇鐙珛鎬у拰璐d换蹇冦傜埗姣嶅簲璇ラ愭璧嬩簣瀛╁瓙鐙珛澶勭悊闂鍜屽仛鍑哄喅绛栫殑鑳藉姏锛屽苟璁╀粬浠壙鎷呴傚綋鐨勮矗浠汇傝繖鏈夊姪浜庡瀛愬彂灞曡嚜淇″績鍜岃嚜涓绘э紝骞跺湪瀹跺涵鏁欒偛涓锛岃繕鏈変竴浜涘叾浠栭噸瑕佺殑鍐呭闇瑕佽冭檻锛7. 鍋ュ悍鐢熸椿鏂瑰紡鏁欒偛锛氱埗姣嶅簲璇ユ暀瀵煎瀛愬叧浜庡仴搴烽ギ椋熴侀傚害杩愬姩鍜岃壇濂界殑鍗敓...
  • 鎰熸仼涓庡悓鐞嗗績鍦瀹跺涵鏁欒偛涓鐨勫煿鍏绘柟娉鏈夊摢浜?
    绛旓細鎰熸仼涓庡悓鐞嗗績鏄瀹跺涵鏁欒偛涓闈炲父閲嶈鐨勪袱涓柟闈紝瀹冧滑瀵逛簬瀛╁瓙鐨勬儏鎰熷彂灞曘佺ぞ浜よ兘鍔涘拰閬撳痉瑙傚康鐨勫舰鎴愰兘鏈夌潃娣辫繙鐨勫奖鍝嶃備互涓嬫槸涓浜涘湪瀹跺涵鏁欒偛涓煿鍏绘劅鎭╀笌鍚岀悊蹇冪殑鏂规硶锛氭爲绔嬫鏍凤細鐖舵瘝搴旇閫氳繃鑷繁鐨勮涓烘潵灞曠ず鎰熸仼鍜屽悓鐞嗗績銆傛瘮濡傦紝瀵瑰浜虹殑甯姪琛ㄧず鎰熻阿锛屽浠栦汉鐨勪笉骞歌〃绀哄悓鎯呭拰鏀寔銆傚瀛愬緢瀹规槗妯′豢澶т汉鐨...
  • 鏈夊摢浜濂界殑瀹跺涵鏁欒偛鐨勪緥瀛?
    绛旓細3. 寮犲崕涓瀹讹細榧撳姳瀛╁瓙鐙珛鎬濊冦傚紶鍗庡か濡囨敞閲嶅瀛愮殑鐙珛鎬濊冭兘鍔涳紝鍦ㄦ棩甯哥敓娲讳腑缁欏瀛愭洿澶氱殑鑷富鏉冿紝璁╁瀛愬湪瀹炶返涓帰绱㈤棶棰橈紝骞朵笖鍩瑰吇瀛╁瓙鑹ソ鐨勫垽鏂姏鍜屽喅绛栬兘鍔涖傝繖浜瀹跺涵鏁欒偛妗堜緥閮芥湁涓涓叡鍚岀偣锛氭敞閲嶅瀛愮殑涓с佸叴瓒e拰鎯呮劅锛屽厖鍒嗗彂鎸ュ瀛愮殑娼滆兘锛岃瀛╁瓙鍋ュ悍銆佸揩涔愬湴鎴愰暱銆
  • 鐖舵瘝鍙互鍦瀹跺涵鏁欒偛涓鏁欑粰瀛╁瓙鍝簺鍐呭?
    绛旓細6. 鐙珛鍜岃嚜淇★細鐖舵瘝鍙互榧撳姳瀛╁瓙鐙珛鎬濊冨拰鑷富鍐崇瓥锛屽煿鍏讳粬浠殑鑷俊蹇冨拰鑷皧蹇冦備粬浠彲浠缁欎簣瀛╁瓙閫傚綋鐨勮矗浠诲拰鑷富鏉冿紝璁╀粬浠浼氭壙鎷呰矗浠诲拰闈㈠鎸戞垬锛屼粠鑰屽煿鍏讳粬浠殑鐙珛鎬у拰鑷富鎬с
浠ヤ笂鍙槸涓浜涗緥瀛愶紝鐖舵瘝鍦瀹跺涵鏁欒偛涓鎵鏁欑粰瀛╁瓙鐨勫唴瀹硅繕鍖呮嫭鏂囧寲浠峰艰銆佺ぞ浼氳矗浠绘劅銆佸仴搴风敓娲绘柟寮忋佺幆淇濇剰璇嗙瓑銆
  • 瀹跺涵鏁欒偛涓,瀹堕暱鍧氭寔澶氶櫔浼村瀛愬仛鍝簺浜嬪瀛愪細瓒婃潵瓒婁紭绉?
    绛旓細闄即瀛╁瓙瀛︿範锛氬闀垮彲浠ュ湪瀛╁瓙瀛︿範鐨勮繃绋嬩腑缁欎簣浠栦滑閫傚綋鐨勬寚瀵煎拰甯姪锛岄紦鍔卞瀛愯В鍐抽棶棰樼殑鑳藉姏銆傞櫔浼村瀛愯繘琛屽垱閫犳х殑娲诲姩锛氬闀垮彲浠ュ拰瀛╁瓙涓璧疯繘琛屼竴浜涙墜宸ャ佺粯鐢荤瓑鍒涢犳х殑娲诲姩锛岃繖涓嶄粎鍙互鍩瑰吇瀛╁瓙鐨勫垱閫犲姏锛岃繕鍙互澧炲己瀹跺涵姘涘洿鍜屼翰瀛愬叧绯汇傚拰瀛╁瓙涓璧峰仛瀹跺姟锛氬鍔℃槸鐢熸椿涓繀涓嶅彲灏戠殑涓閮ㄥ垎锛岄氳繃瀹跺姟锛屽瀛...
  • 瀹跺涵鏁欒偛瀛樺湪鐨勯棶棰樹笌瀵圭瓥
    绛旓細鍙瀛╁瓙鍦ㄨ韩杈癸紝灏辨槸涓嶈闂茬潃锛岃秺骞茶秺澶氾紝瓒婂共瓒婁笂鐏傛湁鐨勫闀胯繕鎶婅嚜宸卞伐浣滀笂鐨勪笉椤哄績锛屽甫鍒板搴敓娲讳笂锛屾妸鑷繁绀句細涓婄殑涓嶅鎰忥紝鎶婃皵鎾掑埌瀛╁瓙韬笂銆傝繖绉嶅洜涓哄闀跨殑鈥滆簛鈥濊岄犳垚鐨勭畝鍗曢殢鎬э紝灏卞鑷翠簡瀹跺涵鏁欒偛鐨勯敊浣嶃傚洓鏄洜涓哄闀挎暀鑲蹭笂姣旇緝鈥滅矖鈥濓紝瀹规槗瀵瑰瀛愬搴暀鑲茬殑鏀剧旱銆傛湁鐨勫闀挎墦蹇冪溂閲屾病鎶...
  • 鎴愬姛鐨瀹跺涵鏁欒偛鍏锋湁鍝簺鍏辨х壒寰?
    绛旓細鏈夎壇濂界殑鎴愰暱姘涘洿銆傚湪瀹戒弗鏈夊害锛屾湁寮曞銆佹湁鏀寔銆佷篃鏈夋斁鎵嬬殑瀹跺涵姘涘洿涓垚闀胯捣鏉ョ殑瀛╁瓙锛屽線寰鏇村姞鏈夎嚜淇℃湁鑳藉姏锛屼篃鏇村姞鏈夊師鍒欐噦鍖呭銆傛湁楂樻晥鐨勯櫔浼存椂鍏夈傚瀛愮殑鎴愰暱濡傛灉缂轰箯鐖舵瘝鐨勯珮璐ㄩ噺鐨勯櫔浼达紝寰寰浼氬紩鍙戣澶氬績鐞嗛棶棰樸傞櫔浼存椂鍏変笉鍦ㄥ锛岃屽湪浜庣簿锛屽湪浜庨珮璐ㄩ噺銆傚綋鐖舵瘝鑳藉叏韬績鍦板垱閫犮佸弬涓庝竴娈典笌瀛╁瓙浜插瘑...
  • 瀹跺涵鏁欒偛鐨勫唴瀹鏈夊摢浜
    绛旓細2鍒嗕韩绉戝鐨勮偛鍎跨煡璇嗭紝鎻愰珮瀹跺涵鏁欒偛鐨勬晥鏋 骞煎効鏁欏笀閮芥槸缁忚繃涓撲笟鐨勭悊璁哄煿璁拰鎶鑳借缁冿紝鍥犳鍙互鍚戝闀夸粙缁嶄笓涓氱殑鑲插効鐭ヨ瘑锛屽悜瀹堕暱鎺ㄨ崘绉戝鏁欒偛鐨勪功绫嶏紝瀹d紶绉戝鏁欒偛鐨勬柟娉曘傚綋浠婄ぞ浼氾紝澶氬獟浣撳彂灞曡繀閫燂紝閫氳宸ュ叿涔熶笉鍦ㄥ眬闄愶紝鏈夋墜鏈恒乹q銆佸井淇$瓑锛岃繖浜涘钩鍙伴兘鍙互甯垜浠浼犺偛鍎跨粡楠屻備笉浠呬粎鏁欏笀鏈夎偛鍎跨悊璁猴紝瀹堕暱...
  • 涓浗鐖舵瘝鍦鏁欒偛涓婃櫘閬嶅瓨鍦鍝簺闂?
    绛旓細涓浗鐖舵瘝鍦鏁欒偛涓婃櫘閬嶅瓨鍦ㄤ笁涓棶棰橈細绗竴锛屽瀛╁瓙鏈熸湜澶珮锛屽け鏈涜秺澶;涓浗浜鸿嚜鍙ゅ磭灏氭暀鑲诧紝鈥滀竾鑸殕涓嬪搧锛屾儫鏈夎涔﹂珮鈥濓紝鏈涘瓙鎴愰緳锛屾湜濂虫垚鍑ゃ備笉灏戝闀夸笉鍒囧疄闄呯殑鏈熸湜锛岀粰浜嗗瀛愬法澶х殑鍘嬪姏銆傞厤鍥撅細瀛╁瓙涓婂叴瓒g彮 绗簩锛屾ュ姛杩戝埄锛屽瀛╁瓙鎬ヤ簬姹傛垚銆備笉灏戝闀垮笇鏈涜嚜宸辩殑瀛╁瓙灏藉揩鎴愭墠锛岀粰瀛╁瓙鎶ュ緢澶氱殑璇惧...
  • 扩展阅读:家庭教育孩子十大方法 ... 家庭教育问题怎么写 ... 十大家庭教育机构排名 ... 家庭教育的六个内容 ... 家庭教育精髓100句 ... 家庭教育的三种方法 ... 给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 ... 家庭教育中的交流禁忌 ... 父母对孩子教育的好句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