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自学成才的名人有哪些 有哪些自学成才的伟人

\u81ea\u5b66\u6210\u624d\u7684\u540d\u4eba\u6709\u54ea\u4e9b\uff1f

\u7231\u8fea\u751f(1847-1931)
\u7f8e\u56fd\u5927\u53d1\u660e\u5bb6\u3002\u4ed6\u51fa\u751f\u5728\u4e00\u4e2a\u8d2b\u7a77\u7684\u519c\u6c11\u5bb6\u5ead\uff0c\u516d\u5c81\u65f6\u5c31\u53c2\u52a0\u7530\u91ce\u52b3\u52a8\uff0c\u53ea\u5728\u5c0f\u5b66\u91cc\u8bfb\u8fc7\u4e09\u4e2a\u6708\u4e66\uff0c\u56e0\u6210\u7ee9\u4e0d\u597d\u9000\u5b66\u3002\u4ed6\u81ea\u5c0f\u5bf9\u5b9e\u9a8c\u7279\u522b\u559c\u6b22\u3002\u56e0\u751f\u6d3b\u6240\u8feb\uff0c\u5341\u4e8c\u5c81\u65f6\u5f00\u59cb\u5728\u706b\u8f66\u4e0a\u5b9e\u62a5\uff0c\u5341\u4e94\u5c81\u540e\u5c31\u5728\u5404\u57ce\u5e02\u91cc\u5f53\u7535\u62a5\u5458\u3002\u4e1a\u4f59\u4e0d\u65ad\u7814\u7a76\u5b9e\u9a8c\uff0c1879\u5e74\uff0c\u4ed6\u6539\u8fdb\u5236\u9020\u4e86\u78b3\u4e1d\u767d\u70ed\u7535\u706f\u3002\u4ed6\u5728\u4e94\u5341\u591a\u5e74\u7684\u8f9b\u52e4\u52b3\u52a8\u4e2d\uff0c\u4e00\u5171\u53d1\u660e\u4e86\u5927\u5c0f\u4e00\u5343\u4e94\u767e\u591a\u79cd\u4e1c\u897f\uff0c\u8457\u540d\u7684\u6709\u7535\u62a5\u81ea\u52a8\u8bb0\u5f55\u5668\u3001\u6269\u97f3\u5668\u3001\u6d3b\u52a8\u7535\u5f71\u673a\u3001\u7559\u58f0\u673a\u7b49\uff0c\u5bf9\u79d1\u5b66\u505a\u51fa\u4e86\u6781\u5927\u7684\u8d21\u732e

\u5bcc\u5170\u514b\u6797(1706-1790)
\u5341\u516b\u4e16\u7eaa\u7f8e\u56fd\u6770\u51fa\u7684\u79d1\u5b66\u5bb6\uff0c\u907f\u96f7\u9488\u7684\u53d1\u660e\u8005\u3002\u4ed6\u51fa\u751f\u5728\u4e00\u4e2a\u8d2b\u5bd2\u7684\u5546\u4eba\u5bb6\u91cc\uff0c\u81ea\u5c0f\u6ca1\u6709\u6b63\u5f0f\u8bfb\u8fc7\u4e66\u3002\u4ed6\u9664\u4e86\u5728\u7535\u5b66\u65b9\u9762\u6709\u7a81\u51fa\u8d21\u732e\u4e4b\u5916\uff0c\u5728\u70ed\u5b66\u3001\u5149\u5b66\u3001\u6c14\u8c61\u3001\u5730\u8d28\u3001\u6d77\u6d0b\u3001\u58f0\u5b66\u548c\u592a\u9633\u9ed1\u5b50\u65b9\u9762\u4e5f\u6709\u7814\u7a76\u3001\u8d21\u732e\u548c\u53d1\u660e\u3002\u4ed6\u7684\u8457\u4f5c\u548c\u53d1\u660e\u5177\u6709\u4e00\u4e2a\u5171\u540c\u7684\u7279\u8272:\u786e\u4fe1\u79d1\u5b66\u5e94\u8be5\u7528\u4ee5\u6539\u5584\u4eba\u7c7b\u751f\u6d3b\uff0c\u589e\u8fdb\u4eba\u7c7b\u5bf9\u73af\u5883\u7684\u8ba4\u8bc6\u548c\u63a7\u5236\u3002\u5bcc\u5170\u514b\u6797\u8457\u4f5c\u751a\u4e30\uff0c\u6700\u6709\u540d\u7684\u662f\u4ed6\u7684\u81ea\u4f20\u3002\u4ed6\u662f1956\u5e74\u4e16\u754c\u548c\u5e73\u7406\u4e8b\u4f1a\u53f7\u53ec\u7eaa\u5ff5\u7684\u4e16\u754c\u6587\u5316\u540d\u4eba\u4e4b\u4e00

\u7231\u8fea\u751f\u3001\u97e9\u56fd\u603b\u7edf\u5362\u6b66\u94c9\u3001\u8bfa\u8d1d\u5c14
\u4e00\u3001\u7231\u8fea\u751f\u51fa\u8eab\u4f4e\u5fae\u3001\u751f\u6d3b\u8d2b\u56f0\uff0c\u4ed6\u7684\u201c\u5b66\u5386\u201d\u662f\u4e00\u751f\u53ea\u4e0a\u8fc73\u4e2a\u6708\u7684\u5c0f\u5b66\uff0c\u4ed6\u9605\u8bfb\u4e86\u5927\u91cf\u7684\u4e66\u7c4d\uff0c\u5e76\u5728\u5bb6\u4e2d\u81ea\u5df1\u5efa\u4e86\u4e00\u4e2a\u5c0f\u5b9e\u9a8c\u5ba4\u3002\u4ed6\u81ea\u5b66\u6210\u624d\uff0c\u4ee5\u575a\u97e7\u4e0d\u62d4\u7684\u6bc5\u529b\u3001\u7f55\u6709\u7684\u70ed\u60c5\u548c\u7cbe\u529b\u4ece\u5343\u4e07\u6b21\u7684\u5931\u8d25\u4e2d\u7ad9\u4e86\u8d77\u6765\uff0c\u514b\u670d\u4e86\u6570\u4e0d\u6e05\u7684\u56f0\u96be\uff0c\u6210\u4e3a\u7f8e\u56fd\u53d1\u660e\u5bb6\u3001\u4f01\u4e1a\u5bb6\u3002
\u4e8c\u3001\u97e9\u56fd\u603b\u7edf\u5362\u6b66\u94c9\u51fa\u8eab\u5e73\u6c11\uff0c\u521d\u4e2d\u6bd5\u4e1a\u540e\uff0c\u901a\u8fc7\u81ea\u5b66\u6210\u624d\uff0c\u83b7\u5f97\u5f8b\u5e08\u8d44\u683c\uff0c\u9971\u5c1d\u751f\u6d3b\u548c\u5c31\u4e1a\u7684\u8270\u8f9b\uff0c\u540c\u60c5\u793e\u4f1a\u5e95\u5c42\u6c11\u4f17\uff0c\u66fe\u7ecf\u5e2e\u52a9\u53d7\u8feb\u5bb3\u7684\u5b66\u751f\uff0c\u514d\u8d39\u4e3a\u5de5\u4f1a\u8fa9\u62a4\u3002\u9762\u5bf9\u52a8\u8361\u7684\u97e9\u56fd\u793e\u4f1a\uff0c\u5362\u6b66\u94c9\u7167\u987e\u5f31\u52bf\u7fa4\u4f53\u7684\u5229\u76ca\u3002
\u4e09\u3001\u8bfa\u8d1d\u5c14\u5168\u5bb6\u79fb\u5c45\u4fc4\u56fd\u7684\u5f7c\u5f97\u5821\u30029\u5c81\u7684\u8bfa\u8d1d\u5c14\u56e0\u4e0d\u61c2\u4fc4\u8bed\uff0c\u8eab\u4f53\u53c8\u4e0d\u597d\uff0c\u4e0d\u80fd\u8fdb\u5f53\u5730\u5b66\u6821\u3002\u8bfa\u8d1d\u5c14\u4e0d\u4ec5\u559c\u6b22\u9605\u8bfb\u6587\u5b66\u4f5c\u54c1\uff0c\u800c\u4e14\u4e5f\u66fe\u5c1d\u8bd5\u8fc7\u8fdb\u884c\u6587\u5b66\u521b\u4f5c\u3002\u4ed6\u5199\u8fc7\u8bd7\uff0c\u300a\u4e00\u5219\u8c1c\u8bed\u300b\u5c31\u662f\u4ed6\u7684\u4e00\u9996\u81ea\u4f20\u4f53\u5f0f\u7684\u957f\u8bd7\u3002

欧阳修(1007-1073)

1007年出生于江西吉安县。他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为了欧阳修长大能重振家业,对他教育很严格。母亲为节俭开支,用芦苇、木炭做笔,在沙地上写字,教欧阳修认字。两年后,他6岁就已经认识几千个字。后来他母亲没什么可教他的了,他只能自学。他借人家的书,在规定的日期内把书抄完,还给人家。书抄完后再背诵。他10岁时就能写诗了。后来有很多人都来让他教自己的孩子。他长大后对中国文学做出了出色的贡献。成为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与韩愈、柳宗元、宋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仁宗时,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英宗,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神宗朝,迁兵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卒谥文忠。其于政治和文学方面都主张革新,既是范仲淹庆历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又喜奖掖后进,苏轼兄弟及曾巩、王安石皆出其门下。
他的创作实绩亦灿烂可观,诗、词、散文均为一时之冠。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诗风与散文近似,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其词深婉清丽,承袭南唐余风。在滁州时,自号醉翁。晚年自号六一居士,曰:吾《集古录》一千卷,藏书一万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吾老於其间,是为六一。
欧公一代儒宗,风流自命。词章窈眇,世所矜式。乃小人或作艳曲,谬为公词。欧阳修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公文集》。诗歌《踏莎行》。并著作著名的《醉翁亭记》。欧阳文忠公近体乐府:欧阳修一生著述繁富,成绩斐然。除文学外,经学研究《诗》、《易》、《春秋》,能不拘守前人之说,有独到见解;金石学为开辟之功,编辑和整理了周代至隋唐的金石器物、铭文碑刻上千,并撰写成《集古录跋尾》十卷四百多篇,简称《集古录》,是今存最早的金石学著作。

莎士比亚(1564-1616)

诞生于英国一个内地城镇艾冯河畔斯特拉福。他父亲原是个富裕的小商人,经营玉米、肉类、皮革等买卖,后来因亏本负债,境况日下,莎士比亚在青少年时代没有受过什么系统的教育。他曾经在镇上的文法学校念过书,学了一点皮毛的拉丁文和希腊文。此后他到了伦敦,先在某家剧团里干些杂活,后来参加演出,颇显才华。最后,他自己拿起笔写剧本。那些所谓“文学才子”们根本看不起这位从演员出身的剧作家,说他是“新抖起来的乌鸦”。而莎士比亚并不气馁,更加发奋,大约在他二十八岁左右,就已经取得文学创作的成功了。他几乎每年都要出一两本杰作,目前出版的他的全集中,共有三十八个剧本。作者的这种百科全书般的知识,是怎么得来的呢?
这主要是他具有丰富的生活实践和勤于学习马罗等前辈戏剧大师们的技巧以及当时的客观条件,终于使他成为人类文艺史上的一座高峰。

富兰克林(1706-1790)

十八世纪美国杰出的科学家,避雷针的发明者。他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商人家里,自小没有正式读过书。他除了在电学方面有突出贡献之外,在热学、光学、气象、地质、海洋、声学和太阳黑子方面也有研究、贡献和发明。他的著作和发明具有一个共同的特色:确信科学应该用以改善人类生活,增进人类对环境的认识和控制。富兰克林著作甚丰,最有名的是他的自传。他是1956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号召纪念的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恩格斯(1820-1895)

马克思主义的创造人之一,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恩格斯的父亲是纺织厂主,1837年,恩格斯中学还没有毕业,就被父亲逼迫去经商。他只读过中学,但善于利用时间,卓有成效地学习,二十一岁时发表论文,批判同时代著名的哲学家谢林。他系统地攻读和钻研了人类所提供的广博渊深的知识,几乎涉及和研究了所有的科学部门,并在许多领域取得了惊人的成就,甚至解决了自然科学的一些领域里的难题,成为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哲学家、经济学家、军事家、语言学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

齐奥尔科夫斯基(1857-1935)

俄国数学家和物理学家,液体燃料火箭的创始者。十四岁开始自修文学和自然科学。1880年起在卡鲁格省巴罗夫县学校里当数学教员,一面继续自修,研究天文学、生物学和化学,并且特别努力研究航空科学。1895年,他发表了人造卫星的图样,提出以人造卫星为宇宙航行的中途基地向月球和其他星球发射火箭的主张,并科学地论证了借助火箭实现宇宙飞行的可能性。1903年,他发表的重要著作《以喷气装置探测宇宙空间》,解决了关于火箭在太空中不受地心引力与介质阻力的影响而运动的问题,并创立了计算火箭速度的著名公式。

米丘林(1855-1935)

苏联著名生物学家。十六岁时,还没有读完中学,就被生活所迫,到车站做职员。二十岁时从事园艺研究工作,致力于果木移接的试验。他发现果木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可以改变品质,并产生新的品种,因此可以使热带果木在寒带生长。他先后创造了三百多种优良的植物品种。他创造性地发展了达尔文主义,把生物学推向一个新的阶段——米丘林生物学。

比埃尔·居里(1859-1906)   

法国著名物理学家。他没有正式进过学校,由于努力自修,十八岁时便考得了巴黎大学的硕士学位,十九岁任巴黎大学助教。1889-1891年,发明了在化学分析的应用上很宝贵的“居里天平”,1895年发现了磁性和温度的关系,即有名的“居里定律”。在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铀的化合物具有放射性的基础上,居里夫妇继续研究,终于在1898年七月发现了钋,同年十二月发现了镭,从而他们和贝克勒尔共同获得1903年的诺贝尔物理奖金。居里夫妇的科学成果,特别是镭的发现,为人类带来了幸福。由于镭的发现,开始了镭锭治疗肿瘤,进一步又发现了镭能够自发地产生热量,从而揭开了原子能的秘密。1904年,居里被任命为巴黎大学教授,次年又当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

易卜生(1828-1906)

近代欧洲伟大的剧作家之一。幼年因家庭破产,做过药房学徒,经刻苦自修,到二十岁从事创作活动。因写剧本讽刺当时社会,遭到攻击,1864年离开祖国,在国外流浪了二十七年至1891年才回国。易卜生写了二十二个剧本,以《社会栋梁》、《傀儡家庭》、《群鬼》、《国民公敌》等最为著名。

爱迪生(1847-1931)

美国大发明家。他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六岁时就参加田野劳动,只在小学里读过三个月书,因成绩不好退学。他自小对实验特别喜欢。因生活所迫,十二岁时开始在火车上实报,十五岁后就在各城市里当电报员。业余不断研究实验,1879年,他改进制造了碳丝白热电灯。他在五十多年的辛勤劳动中,著名的发明有电报自动记录器、扩音器、活动电影机、留声机等,对科学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诺 贝尔 (1833-1896)

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机械师墨纽·诺

贝尔家里。诺贝尔八岁才上小学,只读了两年书便辍学了,在家靠一个家庭教师辅导数理化,此外就是跟着父亲在工厂里做些零星活儿。到十七岁那年(1850年),诺贝尔便以工程师名义远渡重洋,来到美国,在名声显赫的艾利逊工程师的工场里实习。他勤奋学习,刻苦自修,学到了许多新知识。经过种种艰难曲折,他终于在1887年制成了无烟火药,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国防方面。随后,他研究引燃炸药的信管,又制成了一触即发的汞雷酸盐导火管,即常说的雷管。诺贝尔一生献身科学,孜孜不倦,一生共取得三百五十五项发明制造的专利权。

罗丹 (1840-1917)

法国现实主义大雕刻家。他生于巴黎一个小职员家中。幼时非常喜欢绘画,曾因专心绘画而荒废别的功课,被普通小学开除。十七岁时投考高等美术专门学校,两次未考中。后来他受雇于雕刻家做助手,经过长期的苦学自修,终成为一大家。他的作品以形态逼真、描摩生动著名,其代表作品有《雨果半身像》、《思想者》、《黄铜时代的人》、《夏娃》等。

比尔·盖茨

比尔·盖茨,出生于美国西北角的西雅图市。比尔从小就精力过人,从小就极爱思考,一迷上某事便能全身心投入。从外祖母循循善诱的启蒙教育到父母不辞辛苦地为比尔·盖茨寻找适合他天分发展的社团与学校,无不为他天赋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清新的空气。
外祖母特别喜欢和聪明的小比尔一起做游戏,尤其是涉及一些智力的游戏。她教少年比尔下跳棋、玩筹码,还有打桥牌等她所喜欢玩的东西。玩游红时,外祖母总爱对小比尔说:“使劲想!使劲想!”她也常常为比尔下一步好棋、打一张好牌而拍手叫好,外祖母还常常让比尔·盖茨读书,给他讲故事,比尔·盖茨从中受益匪浅。他在外祖母的帮助与指导下,成了兴趣广泛、废寝忘食的读者——读书成了他打发精力的好方式。他十分喜欢他家附近一个图书馆举行的夏季阅读比赛,他总得男孩中的第一,偶尔也会勇夺总冠军。外祖母意识到比尔·盖茨在思维与记忆上的潜力,她总是不失时机地激活比尔这方面的潜能,有时祖孙俩到公园散步,外祖母常会与比尔·盖茨交流下棋的技术或看某篇佳作,让比尔寻找更新下法或表达更独到精辟的见解。
比尔·盖茨的父母也十分关注孩子的成长。他们在质朴的处世方式中,更多地关心孩子的成长与教育,他们在工作之余总是尽可能地与孩子们呆在一起。一家人不断地进行各种游戏,从棋类到拼图比赛,几乎所有的益智游戏。随着儿子年龄的增长,家庭中的环境已无法满足比尔·盖茨天赋的进一步发挥。小比尔有时会责备母亲智力不足呢!于是,父母把目光投向社会,积极为比尔寻找属于他的空间。在湖滨中学,比尔痴迷上令他今后倾注毕生精力的计算机。
中学毕业后,比尔·盖茨很想到哈佛大学去读书,这也正是父母们最大的心愿。幸好,比尔·盖茨的父母并没有像其他父母那样把孩子看做自己的私产,必须让孩子们来完成父母喜欢的事。经过冷静思考后,父母放弃了让儿子当律师的想法,让比尔·盖茨在大学领域里自由发展。这一点帮了比尔·盖茨的大忙。但一年后,更大的难题摆在了比尔·盖茨的父母面前:比尔·盖茨要离开哈佛,放弃锦秀学业,与别人一起创办计算机公司!

比尔与父母多次交谈,平静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了解儿子秉性和志向的父母又能说什么呢!或许儿子的天赋与计算机事业是最佳的切合点吧!比尔·盖茨便毅然离开了令亿万学子向往的哈佛大学,开始在软件领域大展鸿图。
很显然,比尔·盖茨的成功是个人天赋与家庭教育共同作用的结果。比尔的事例告诉我们:其一,我们应不断激活孩子的天赋,注重对孩子天赋的培养与保护。其二,培养孩子的专注能力十分重要。

数学家 华罗庚

1910年,华罗庚出生在江苏省的一个小县城——金坛。他小时候,家中清贫,父亲在小镇上开了个小杂货铺,代人收购蚕丝,一家人过着半饥不饱的生活。华罗庚上初中时,对数学产生了特殊的兴趣,他的老师王维克很器重这个聪明机灵的少年,常常单独辅导他,给他出一些难题做,这使少年华罗庚得益匪浅。华罗庚在金坛中学念完初中后,因家里无力再供他上学,只得辍学到父亲的小杂货店里帮助料理店务。可这位酷爱数学的年青人,人虽然守在柜台前,心里经常琢磨的还是数学。王维克老师借给他几本数学教材:一本大代数,一本解析几何,一本微积分。华罗庚便跟着这几位不会说话的老师步入了高等数学的大门。
华罗庚18岁那年,在王维克老师的帮助下,到金坛中学当了一名会计兼管学校事务工作。他曾回忆当时艰难的生活:“除了学校里繁重的事务外,早晚还要帮助料理小店的事务。每天晚上大约8点钟才能回家。清理好小店的帐目之后,才能钻研数学,常常到深夜。” 不久,金坛县流行伤寒,华罗庚不幸染病,卧床半年。后来病慢慢好了,可是左脚却弯曲变形,落了个跛足的终身残疾。 华罗庚在贫病之中刻苦自学,不但读了许多书,而且还勤于独立思考,敢于向权威挑战。19岁那年,他发觉一位大学教授的论文写错了。便把自己的看法写成一篇文章,题目叫《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不能成立之理由》,于次年发表在上海的《科学》杂志上。随后,华罗庚又连续发表了几篇数学论文,署名“金坛人”。
这个在数学论坛上崭露头角的“金坛人”,引起了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的注意。当他打听到这个数学奇才原来是个只读过初中的小青年时,深为震惊,便写信邀华罗庚来当时北平的清华大学数学系当管理员。
到清华后,华罗庚的进步更快了。他自学了英语、德语。24岁时,已能用英文写作数学论文。25岁时,他的论文已引起国外数学界的注意。28岁时,他当上了西南联大教授。后来,他又被熊庆来教授推荐到英国剑桥大学去深造。
在走过坎坷的自学之路后,他成了世界著名的数学大师,国外数学界这样评价他:“华罗庚教授的研究著作范围之广,足可使他堪称为世界上名列前茅的数学家之一”。40年代后期,华罗庚应美国伊利诺斯大学之聘,在那里当教授。  1950年的一天,这位已担任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的著名教授,在填写户口簿时,在“文化程度”一栏里写了“初中毕业”4个字。这虽然使许多人惊讶不已,却是事实:他的的确确只有一张初中毕业证书。这位数学大师的数学知识,几乎都是通过自学获得的!
1983年10月,华罗庚重游美国,接受了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的荣誉称号。这是美国科学院120年历史上第一次把这个荣誉称号授予一位中国科学家。美国科学院院长在向华罗庚致赞词的时候说:“他是一个自学出身的人,但他教育了千百万的人们。”

赫胥黎 (1825~1895) , 英国博物学家,

赫胥黎曾任英国科学促进协会主席,
伦敦大学校长。终身从事自然科学研究, 积极宣传和扞卫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是第一个提出人类起源问题的学者。他生於英国伦敦西部的伊林, 8
岁时开始上学读书。由于家境贫寒,赫胥黎只读了两年书就停学了。但是他爱好学习,每天坚持自学, 在他自己制订的教育课程表上,
只留下了一个项目:阅读。赫胥黎读书非常刻苦, 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读书。因为家里穷, 没钱买书桌,
赫胥黎就点起一支蜡烛,将毛毯披在肩上,然后坐在床上读书。赫胥黎学习兴趣相当广泛, 对什么都感兴趣。开始时想学土木工程, 又想搞桥梁建筑;
后来又转到了医学方面,跟父亲的一个朋友专门学医。由于他聪明好学,很快就掌握了一些医学知识。但是当他想进外科学院进修深造时,
因为年龄小,未能如愿。赫胥黎求知欲非常旺盛, 学习上永不满足, 他在工作之余,又自学了法、德、意、拉丁和希腊等语言,成为一个自学成才的伟大学者。

在赫胥黎21岁时,
他以海军军医的身份作了他一生中最有意义的第一次冒险远航,根据远航的见闻和研究成果,他发表了论文--《关於水母的解剖学》,
受到了科学界的高度赞扬, 并获得了皇家奖章,
被选为皇家学会会员。从此以后,赫胥黎迈开了更大的步伐。接着发表了一系列专着和论文,很快成为当时英国的一个最年轻、最有希望的科学家。在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一书后,他竭力支持和宣传进化学说。为了保卫达尔文的学说,
赫胥黎在以后的30年间, 改变了自己的学术研究方向, 转而研究脊椎动物化石

达尔文的“自学”:向大自然学习

1809年2月12日,达尔文出生在英国塞文河畔的希鲁兹伯里小镇上。他的父亲罗伯特.达尔文是当地名医。他的祖父伊拉兹马列斯.达尔文也是位名医,对于生物学的研究极有兴趣,并且还是个提倡生物进化观念的先驱者。
达尔文可能受他祖父的影响,从小爱好自然。他在很小的时候就想知道各种树木的名称,从10岁开始又搜集各种昆虫、贝壳、鸟蛋和矿石。他对学校里教条式的课程几乎不感兴趣,就和哥哥一起做化学实验,读课外书。有一本名为《世界奇观》的书,描述了古代七大奇观,深深地吸引了他,使他做梦都想到那遥远的地方去亲眼看一看古代的奇迹,以及现有的珍贵植物。
16岁那年,达尔文和他哥哥一起进爱丁堡大学学习医学.但是,他对医学毫无兴趣,只读了两年就转学了.在两年里,他自己研究动植物学,和几个志同道合的青年经常去潮水退落的沙滩上拣取动物,有时候就一起进行解剖。在暑假里,达尔文和朋友们去旅行和打猎,使他进一步学会了观察和搜集动植物的本领。
达尔文父亲不理解自己的儿子,认为他不好好学医却终日游手好闲,不求上进,将来一事无成,会给家里丢脸,就让他进了剑桥大学基督学院,使他戴上了神学的枷锁。可是,达尔文没有沿着神学的道路走到底。在剑桥大学期间,他巧遇“伯乐”——有名的植物学教授亨斯洛。亨斯洛精通植物学、昆虫学、化学、矿物学和地质学,长期不断地观察和研究自然。达尔文正是由于他的帮助和指导,才成为一个真正的自然科学家。
在剑桥大学的最后一年里,有两件事大大地影响了年轻的达尔文。一是他读了两部书:德国自然科学家洪堡著的《南美旅行记》,以及英国天文学家约翰·赫歇耳著的《自然哲学人门》。这两部著作激起了达尔文火一般的热情,他很希望自己能在自然科学的宏大建筑上添加一砖一瓦。另一件事是,亨斯洛教授因势利导,鼓励达尔文努力钻研地质学。达尔文听从他的意见,读了好几本地质学著作,并且在短时期内考察了家乡附近的地质情况,绘制了一套彩色地图。
达尔文快毕业时,亨斯洛介绍他跟随剑桥大学地质学教授塞奇威克去北威尔士旅行,考察了那里的古岩层地质。在这次旅行考察中,达尔文学会了发掘和鉴定化石,学会了整理和分析科学调查的材料,并且总结出一条十分有益的经验:某些现象如不注意观察,即使有显著的特征也极容易被忽略掉。后来的事实证明,物种的起源和进化,就是一个显著而历来被人们所忽略的现象。
达尔文的成才走的是一条独特的道路。他虽然受过正规的大学教育,但是他“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东西都是从自学中得来的。”这里所说的自学,首先的和主要的就是向大自然学习。

国学大师梁漱溟

与同在19世纪90年代出生的文化大师们,如陈寅恪、胡适、赵元任、顾颉刚、冯友兰、金岳霖、傅斯年、朱光潜等人比较起来,梁漱溟的成才之路较为独特。陈寅恪、胡适等人皆受过大学教育,且多有留学经历,而梁漱溟的最高学历仅为中学。他自己评价说:"像我这样,以一个中学生而后来任大学讲席者,固然多半出于自学。"(《梁漱溟自传》,江苏文艺出版社)"所有今日的我,皆由自学得来。"(同上书)从19世纪末到今天,天资聪颖,入北大、清华等名校深造,受名师指点数载的莘莘学子不知有多少,但能够成为文化大师者,大约难及百分之一;而天资平平(梁漱溟6岁时还不会穿有背带的裤子,读小学时的课业成绩一直在中等以下)的梁漱溟竟能凭借自学而成为出入乎百家,在哲学、佛学、政治学、经济学诸多领域皆有建树的著名学者,实属奇迹。那么,梁漱溟的自学有没有值得今天志于学的人学习借鉴的地方呢?

其一是持之以恒。很早就听过一个传说,古希腊那位最有智慧、为追求真理而死的圣人苏格拉底曾开馆授徒。开学第一天,他对所有的学生说:今天只学一件最简单最容易的事,每人将胳膊尽量往前甩,再尽量往后甩,直到300次,以后每天也要这样做。当时学生们都笑了,都甩了至少300次。一个月后,苏格拉底问,有多少人在做甩胳膊300次的动作?90%的学生都举起了手;半年后,苏格拉底又问,有50%的学生举起了手;一年后,苏格拉底再问,则只有一个人举起了手--这个人就是古希腊历史上与乃师齐名的柏拉图。甩胳膊人人都会,每天甩300次胳膊也是一件极容易的事情,但难就难在坚持下去。柏拉图坚持甩胳膊的传说,无非是说明坚持、执着对于成功的重要性。梁漱溟的自学也同样印证了这个道理。他从八九岁开始自学,直至九十五岁高龄辞世,近90年间,一直以书籍为友,以报刊为伴,特别是在奠定其学问基础的青少年时期,梁漱溟生更是孜孜矻矻于自学,无一日间断。当时,他读书看报已经成瘾,以至于"每日不看报,则无异于未曾吃饭饮水。"(同上书)读书读到有这种感受,岂有不坚持下去之理?而一旦坚持下去,离王国维先生所言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境界,也就不会太远了。

其二是为解决问题而学习。梁漱溟曾多次申明:自己不是学问中人,而是问题中人;自己在哲学、佛学、政治学、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是由于问题逼出来的。否认自己是学问家,那是梁漱溟的谦虚或偏好;但梁漱溟说自己的知识(在我们眼里就是高深的学问)源于问题,却是实实在在的。梁漱溟自小就长于思考,一思考就发现许许多多的人生、社会问题。他又是一个处世极其认真之人,凡是在其心目中成为问题的,他都不会忽略过去,总是极力找寻问题的答案。为了找到令自己满意的关于人生、社会问题的答案,梁漱溟就大量地阅读哲学、佛学、政治学、经济学等方面的书刊,参考别人的意见,琢磨出自己的思想。

其三是博采众家之长。在文化领域,能够被誉为大师的人物,其思想观点必有一定的深度和独特性,泛泛而谈,与他人唱同一个调子者,成不了大师。而大师们深刻、独特的见解不是坐在屋里凭空想出来的,他们的思想火花需要前人、他人观点的启发、碰撞,一般而言,在创造文化成果时,大师们都像蜜蜂采花、酿蜜一样,采得许多朵鲜花,才能酿出一小滴甘甜的蜜。梁漱溟的自学成才也不例外。据梁漱溟自己回忆,他中学时每天必读的报刊有好几种,其中既有中国人主办的,也有外国人主办的;既有拥护改良的文字,也有鼓吹革命的篇章;读书时,无论是佛家的经书还是儒家的典籍,也无论是经济类的读本还是政治类的著述,只要认为和自己所思考的人生、社会诸多问题相关,他都尽可能地去研读,并于研读中进行比较、借鉴,然后,再得出自己关于人生、社会问题的结论。于是,他的《究元决疑论》、《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国文化要义》、《人心与人生》等著作相继问世,他的文化大师的地位,也因此而确立。

恩格斯(1820-1895)
马克思主义的创造人之一,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恩格斯的父亲是纺织厂主,1837
年,恩格斯中学还没有毕业,就被父亲逼迫去经商。他只读过中学,但善于利用时间,卓有成效地学习,二十一岁时发表论文,批判同时代著名的哲学家谢林。他系统地攻读和钻研了人类所提供的广博渊深的知识,几乎涉及和研究了所有的科学部门,并在许多领域取得了惊人的成就,甚至解决了自然科学的一些领域里的难题,成为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哲学家、经济学家、军事家、语言学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
齐奥尔科夫斯基(1857-1935)
俄国数学家和物理学家,液体燃料火箭的创始者。十四岁开始自修文学和自然科学。1880年起在卡鲁格省巴罗夫县学校里当数学教员,一面继续自修,研究天文学、生物学和化学,并且特别努力研究航空科学。1895年,他发表了人造卫星的图样,提出以人造卫星为宇宙航行的中途基地向月球和其他星球发射火箭的主张,并科学地论证了借助火箭实现宇宙飞行的可能性。1903年,他发表的重要著作《以喷气装置探测宇宙空间》,解决了关于火箭在太空中不受地心引力与介质阻力的影响而运动的问题,并创立了计算火箭速度的著名公式。
米丘林(1855-1935)
苏联著名生物学家。十六岁时,还没有读完中学,就被生活所迫,到车站做职员。二十岁时从事园艺研究工作,致力于果木移接的试验。他发现果木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可以改变品质,并产生新的品种,因此可以使热带果木在寒带生长。他先后创造了三百多种优良的植物品种。他创造性地发展了达尔文主义,把生物学推向一个新的阶段——米丘林生物学。
比埃尔·居里(1859-1906)
法国著名物理学家。他没有正式进过学校,由于努力自修,十八岁时便考得了巴黎大学的硕士学位,十九岁任巴黎大学助教。1889-1891年,发明了在化学分析的应用上很宝贵的“居里天平”,1895年发现了磁性和温度的关系,即有名的“居里定律”。在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铀的化合物具有放射性的基础上,居里夫妇继续研究,终于在1898年七月发现了钋,同年十二月发现了镭,从而他们和贝克勒尔共同获得1903年的诺贝尔物理奖金。居里夫妇的科学成果,特别是镭的发现,为人类带来了幸福。由于镭的发现,开始了镭锭治疗肿瘤,进一步又发现了镭能够自发地产生热量,从而揭开了原子能的秘密。1904年,居里被任命为巴黎大学教授,次年又当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
易卜生(1828-1906)
近代欧洲伟大的剧作家之一。幼年因家庭破产,做过药房学徒,经刻苦自修,到二十岁从事创作活动。因写剧本讽刺当时社会,遭到攻击,1864年离开祖国,在国外流浪了二十七年至1891年才回国。易卜生写了二十二个剧本,以《社会栋梁》、《傀儡家庭》、《群鬼》、《国民公敌》等最为著名。
爱迪生(1847-1931)
美国大发明家。他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六岁时就参加田野劳动,只在小学里读过三个月书,因成绩不好退学。他自小对实验特别喜欢。因生活所迫,十二岁时开始在火车上实报,十五岁后就在各城市里当电报员。业余不断研究实验,1879年,他改进制造了碳丝白热电灯。他在五十多年的辛勤劳动中,一共发明了大小一千五百多种东西,著名的有电报自动记录器、扩音器、活动电影机、留声机等,对科学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富兰克林(1706-1790)
十八世纪美国杰出的科学家,避雷针的发明者。他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商人家里,自小没有正式读过书。他除了在电学方面有突出贡献之外,在热学、光学、气象、地质、海洋、声学和太阳黑子方面也有研究、贡献和发明。他的著作和发明具有一个共同的特色:确信科学应该用以改善人类生活,增进人类对环境的认识和控制。富兰克林著作甚丰,最有名的是他的自传。他是1956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号召纪念的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莎士比亚(1564-1616)
诞生于英国一个内地城镇艾冯河畔斯特拉福。他父亲原是个富裕的小商人,经营玉米、肉类、皮革等买卖,后来因亏本负债,境况日下,莎士比亚在青少年时代没有受过什么系统的教育。他曾经在镇上的文法学校念过书,学了一点皮毛的拉丁文和希腊文。此后他到了伦敦,先在某家剧团里干些杂活,后来参加演出,颇显才华。最后,他自己拿起笔写剧本。那些所谓“文学才子”们根本看不起这位从演员出身的剧作家,说他是“新抖起来的乌鸦”。而莎士比亚并不气馁,更加发奋,大约在他二十八岁左右,就已经取得文学创作的成功了。他几乎每年都要出一两本杰作,目前出版的他的全集中,共有三十八个剧本。作者的这种百科全书般的知识,是怎么得来的呢?这主要是他具有丰富的生活实践和勤于学习马罗等前辈戏剧大师们的技巧以及当时的客观条件,终于使他成为人类文艺史上的一座高峰。
诺贝尔(1833-1896)
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机械师墨纽·诺贝尔家里。诺贝尔八岁才上小学,只读了两年书便辍学了,在家靠一个家庭教师辅导数理化,此外就是跟着父亲在工厂里做些零星活儿。到十七岁那年(1850年),诺贝尔便以工程师名义远渡重洋,来到美国,在名声显赫的艾利逊工程师的工场里实习。他勤奋学习,刻苦自修,学到了许多新知识。经过种种艰难曲折,他终于在1887年制成了无烟火药,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国防方面。随后,他研究引燃炸药的信管,又制成了一触即发的汞雷酸盐导火管,即常说的雷管。诺贝尔一生献身科学,孜孜不倦,为了集中精力搞发明,他没有结过婚,过着独身生活。一生共取得三百五十五项发明制造的专利权。
罗丹(1840-1917)
法国现实主义大雕刻家。他生于巴黎一个小职员家中。幼时非常喜欢绘画,曾因专心绘画而荒废别的功课,被普通小学开除。十七岁时投考高等美术专门学校,两次未考中。后来他受雇于雕刻家做助手,经过长期的苦学自修,终成为一大家。他的作品以形态逼真、描摩生动著名,其代表作品有《雨果半身像》、《思想者》、《黄铜时代的人》、《夏娃》等。

历史上自学成才的名人有很多,如广为传唱的 头悬梁锥刺股"头悬梁" 囊萤如雪
"头悬梁"是说;汉朝信都(今冀州市)人孙敬。他年少好学,博闻强记,而且视书如命.晚上看书学习常常通宵达旦。邻里们都称他为“闭户先生”。   孙敬读书时,随时记笔记,常常一直看到后半夜,时间长了,有时不免打起瞌睡来。一觉醒来,又懊悔不已。有一天,他抬头苦思的时候,目光停留在房梁上,顿时眼睛一亮。随即找来一根绳子,绳子的一头拴在房梁上,下边这头就跟自己的头发拴在一起。这样,每当他累了困了想打瞌睡时,只要头一低,绳子就会猛地拽一下他的头发,一疼就会惊醒而赶走睡意。从这以后,他每天晚上读书时,都用这种办法,发奋苦读。   年复一年地刻苦学习,使孙敬饱读诗书,博学多才,成为一名通晓古今的大学问家,在当时江淮以北颇有名气,常有不远千里的学子,负笈担书来向他求学解疑、讨论学问。 "锥刺股"是说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 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决心要发奋读书。 他常常读书到深夜,想睡觉时,就拿一把锥子,一打瞌睡, 用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醒来,再坚持读书。
另外 囊萤和映雪分别指晋朝车胤和孙康利用萤火虫的光和雪的反光刻苦读书自学成才的故事。
凿壁偷光,是西汉匡衡勤学苦读的故事,最终成为大学问家。
古代勤学苦读自学成才的名人举不枚举。

△恩格斯只上过几年中学,全凭自学,系统地学习和钻研了几乎涉及所有科学部门的渊博知识。他同马克思共同创建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独自开创了自然辩证法这一科学。马克思称他为“百科全书”。

△列宁一年内学完了大学四年的课程,以校外生资格,参加了彼得堡大学法律系的毕业考试,各门课程都是最高分数,名列第一,得到了高等毕业证书。

△文艺复兴时代被称为“巨人时代的巨人”的达·芬奇。14岁就被父亲送到画室去学艺。自学、业余研究和实践使他不仅成为伟大的画家、雕塑家,而且还是工程师、建筑师、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和哲学家。

△曾被认为“低能儿”的发明大王爱迪生,只在学校读了三个半月书,由于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发明了电灯、留声机、电报等上千项发明,成为世界上第一流的大发明家。

△高尔基只上过两年学,但他的著作《母亲》和《海燕》传遍全世界。成为伟大的作家。

△道尔顿是近代化学的奠基者,原子学是他提出来的,他只在乡村读了几年书。

△欧仁·鲍狄埃生于一个木箱工匠家庭,自幼失学。由于他为革命勤奋自学,一生写出大量宣传革命思想的诗歌,达240篇之多。

△聂耳没有上过大学,他的《义勇军进行曲》却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庄严的国歌。

△齐白石30岁前是一个木匠,后来成为世界第一流的著名画家、篆刻家。他临终前写了“精于勤”三个家,勉励后辈。

△著名数学大师华罗庚年轻时只读过初中后来又做过杂货铺的店员。

△复旦大学副校长蔡祖泉由一个普通工人自学成为电光源专家。

△从要饭的小孩到街头艺人的侯宝林,后成为语言艺术家,著有《谈相声的形式、结构、语言》、《我和相声》等,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

历史上自学成才的名人有:
1、 恩格斯(1820-1895)         马克思主义的创造人之一,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恩格斯的父亲是纺织厂主,1837年,恩格斯中学还没有毕业,就被父亲逼迫去经商。他只读过中学,但善于利用时间,卓有成效地学习,二十一岁时发表论文,批判同时代著名的哲学家谢林。他系统地攻读和钻研了人类所提供的广博渊深的知识,几乎涉及和研究了所有的科学部门,并在许多领域取得了惊人的成就,甚至解决了自然科学的一些领域里的难题,成为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哲学家、经济学家、军事家、语言学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             
2、齐奥尔科夫斯基(1857-1935)    俄国数学家和物理学家,液体燃料火箭的创始者。十四岁开始自修文学和自然科学。1880年起在卡鲁格省巴罗夫县学校里当数学教员,一面继续自修,研究天文学、生物学和化学,并且特别努力研究航空科学。1895年,他发表了人造卫星的图样,提出以人造卫星为宇宙航行的中途基地向月球和其他星球发射火箭的主张,并科学地论证了借助火箭实现宇宙飞行的可能性。1903年,他发表的重要著作《以喷气装置探测宇宙空间》,解决了关于火箭在太空中不受地心引力与介质阻力的影响而运动的问题,并创立了计算火箭速度的著名公式。             
3、米丘林(1855-1935)  苏联著名生物学家。十六岁时,还没有读完中学,就被生活所迫,到车站做职员。二十岁时从事园艺研究工作,致力于果木移接的试验。他发现果木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可以改变品质,并产生新的品种,因此可以使热带果木在寒带生长。他先后创造了三百多种优良的植物品种。他创造性地发展了达尔文主义,把生物学推向一个新的阶段——米丘林生物学。             
4、比埃尔·居里(1859-1906) 法国著名物理学家。他没有正式进过学校,由于努力自修,十八岁时便考得了巴黎大学的硕士学位,十九岁任巴黎大学助教。1889-1891年,发明了在化学分析的应用上很宝贵的“居里天平”,1895年发现了磁性和温度的关系,即有名的“居里定律”。在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铀的化合物具有放射性的基础上,居里夫妇继续研究,终于在1898年七月发现了钋,同年十二月发现了镭,从而他们和贝克勒尔共同获得1903年的诺贝尔物理奖金。居里夫妇的科学成果,特别是镭的发现,为人类带来了幸福。

  • 鍘嗗彶涓婅嚜瀛︽垚鎵嶇殑鍚嶄汉鏈夊摢浜?
    绛旓細鍘嗗彶涓婅嚜瀛︽垚鎵嶇殑鍚嶄汉鏈寰堝锛屽骞夸负浼犲敱鐨 澶存偓姊侀敟鍒鸿偂"澶存偓姊" 鍥婅悿濡傞洩"澶存偓姊"鏄锛涙眽鏈濅俊閮(浠婂唨宸炲競)浜哄瓩鏁備粬骞村皯濂藉锛屽崥闂诲己璁帮紝鑰屼笖瑙嗕功濡傚懡锛庢櫄涓婄湅涔﹀涔犲父甯搁氬杈炬棪銆傞偦閲屼滑閮界О浠栦负鈥滈棴鎴峰厛鐢熲濄 瀛欐暚璇讳功鏃讹紝闅忔椂璁扮瑪璁帮紝甯稿父涓鐩寸湅鍒板悗鍗婂锛屾椂闂撮暱浜嗭紝鏈夋椂涓嶅厤鎵撹捣鐬岀潯...
  • 浣犺繕鐭ラ亾鍝簺鎴戝浗鍙や唬鍚嶄汉鐨勫嫟瀛︿簨渚,浜虹墿浜嬩緥?
    绛旓細銆婃檵涔β风鐙勪紶銆嬩腑璁拌浇鐫杩欐牱涓浠朵簨锛氱鐙勫拰浠栫殑濂芥湅鍙嬪垬鐞ㄢ滀勘涓哄徃宸炰富绨库濓紝浜屼汉甯稿父浜掔浉鍕夊姳锛岀珛蹇椾负鍥芥晥鍔涖備粬浠簩浜哄父甯糕滃叡琚悓瀵濃濆崐澶滃惉鍒伴浮鍙紝鍗宠捣鏉ユ搷婕旀鑹恒傚悗浜虹敤鈥滈椈楦¤捣鑸炩濇瘮鍠绘湁蹇椾箣澹強鏃跺鍙戙5銆佷复姹犲涔 鍙や唬涓浣嶄功娉曞寮犺姖锛岀粌涔犱功娉曠殑鏃跺欙紝灏嗗叾瀹朵腑鐨勮。甯涢兘鍐欎笂瀛楋紝鑰屽悗...
  • 鍘嗗彶涓婃湁鍝簺鍚嶄汉澶╄祴涓嶆槸寰堝己鏄潬鍚庡ぉ鍔姏鎴愬姛鐨
    绛旓細鑱婃枊蹇楀紓鐨勪綔鑰呰挷鏉鹃緞,鍙傚姞绉戜妇鑰冭瘯,灞¤冨薄璐,涔熶笉绠楁湁寮璧嬪惂,浣嗕粬鍙戝鍥惧己,鎵暱閬跨煭,鎼滅綏鍚勭楝兼紶濂,鍐欐垚涓閮ㄥ悕钁.杩樻湁澶у彂鏄庡鐖辫开鐢,涓嶆槸涔熻鑰佸笀璧氱,閫浜嗗,缁撴灉鑷鎴愭墠,涓鐢熸嫢鏈変竴鍗冨椤瑰彂鏄.杩樻湁缇庡浗鍓嶆荤粺鏋楄偗,涓瓙涓嶉珮,璇磋瘽鍙堢粨宸,瀛﹀巻涓嶉珮,浣嗛氳繃涓嶆噲鍦扮殑鍔姏,缁堜簬鎴愪簡涓浣嶄紵澶х殑...
  • 鏈夊摢浜涜嚜瀛︽垚鎵嶇殑浼熶汉
    绛旓細鐖辫开鐢熴侀煩鍥芥荤粺鍗㈡閾夈佽璐濆皵 涓銆佺埍杩敓鍑鸿韩浣庡井銆佺敓娲昏传鍥帮紝浠栫殑鈥滃鍘嗏濇槸涓鐢熷彧涓婅繃3涓湀鐨勫皬瀛︼紝浠栭槄璇讳簡澶ч噺鐨勪功绫嶏紝骞跺湪瀹朵腑鑷繁寤轰簡涓涓皬瀹為獙瀹ゃ備粬鑷鎴愭墠锛屼互鍧氶煣涓嶆嫈鐨勬瘏鍔涖佺綍鏈夌殑鐑儏鍜岀簿鍔涗粠鍗冧竾娆$殑澶辫触涓珯浜嗚捣鏉ワ紝鍏嬫湇浜嗘暟涓嶆竻鐨勫洶闅撅紝鎴愪负缇庡浗鍙戞槑瀹躲佷紒涓氬銆備簩銆侀煩鍥芥荤粺鍗㈡閾...
  • 鑷鎴愭墠鐨勫悕浜
    绛旓細浠栭櫎浜嗗湪鐢靛鏂归潰鏈夌獊鍑鸿础鐚箣澶栵紝鍦ㄧ儹瀛︺佸厜瀛︺佹皵璞°佸湴璐ㄣ佹捣娲嬨佸0瀛﹀拰澶槼榛戝瓙鏂归潰涔熸湁鐮旂┒銆佽础鐚拰鍙戞槑銆備粬鐨勮憲浣滃拰鍙戞槑鍏锋湁涓涓叡鍚岀殑鐗硅壊:纭俊绉戝搴旇鐢ㄤ互鏀瑰杽浜虹被鐢熸椿锛屽杩涗汉绫诲鐜鐨勮璇嗗拰鎺у埗銆傚瘜鍏板厠鏋楄憲浣滅敋涓帮紝鏈鏈夊悕鐨勬槸浠栫殑鑷紶銆備粬鏄1956骞翠笘鐣屽拰骞崇悊浜嬩細鍙峰彫绾康鐨勪笘鐣屾枃鍖鍚嶄汉涔嬩竴 ...
  • 鎴戝浗鑷鎴愭墠鐨勫巻鍙蹭紵浜
    绛旓細浠栬憲鏈夎鏂囦簩鐧句綑绡囥佷笓钁楀崄鏈紝鎴愪负缇庡浗绉戝闄㈠浗澶栭櫌澹紝娉曞浗鍗楅敗澶у涓庨娓腑鏂囧ぇ瀛﹁崳瑾夊崥澹備粬鐨勫悕瀛楀凡杩涘叆缇庡浗鍗庣洓椤挎柉瀵嗗徃涓瀹嬪凹鍗氱墿棣嗭紝骞惰鍒椾负鑺濆姞鍝ョ瀛︽妧鏈崥鐗╅涓綋浠婂叓鍗佸叓涓暟瀛浼熶汉涔嬩竴銆傛婕辨簾浣曚互鑷鎴愭墠 涓庡悓鍦19涓栫邯90骞翠唬鍑虹敓鐨勬枃鍖栧ぇ甯堜滑锛屽闄堝瘏鎭佽儭閫傘佽档鍏冧换銆侀【棰夊垰銆佸啹鍙嬪叞銆侀噾宀抽湒...
  • 鏈夊摢浜钁楀悕鐨鑷鎴愭墠鐨浜虹墿?
    绛旓細4銆佹垜鍥界幇浠h憲鍚嶇敓鐗╁瀹剁绗懆涓鏃舵浘鍥犱负缁煎悎鎴愮哗骞冲潎45鍒嗚瀛︽牎鍕掍护閫瀛︼紝浣嗕粬鎵ф剰琛ヤ範锛屽苟閫氳繃涓骞寸殑鍔姏鍚嶅垪鍓嶈寘锛屽悗鏉ョ暀瀛︽瘮鍒╂椂鏃讹紝瀹屾垚浜嗗父浜烘墍鏃犳硶瀹屾垚鐨勯潚铔欒В鍓栧疄楠屻5銆佸綋浠h憲鍚嶅コ浣滃寮犳捣杩簲宀佸洜涓烘剰澶栦簨鏁呴犳垚楂樹綅鎴槴锛屼絾浠嶅潥鎸鑷灏忓鍒板ぇ瀛﹁绋嬶紝骞剁簿閫氬鍥借瑷銆
  • 鍙や粖涓鑷鎴愭墠鐨勫悕浜鍜屼紵浜洪兘鏈夊摢浜?
    绛旓細姣斿鍥藉唴鏈夋暟瀛﹀鍗庣綏搴氥佸瓟瀛愩佽钁涗寒銆佹闃充慨銆侀煩淇°佸紶鑹佸尅琛♀︹︼紝鍥藉鏈夎帋澹瘮浜氥佺埍鍥犳柉鍧︺佺埍杩敓銆佺墰椤裤佸眳閲屽か浜恒佹槗鍗滅敓銆佽璐濆皵銆佺綏涓光︹︹︼紝瀵岃豹閲岋紝姣斿皵鐩栬尐锛岃劯璋辩殑椹厠路鎵庡厠浼牸涔熸槸鑷鎴愭墠銆傝屽湪鍙や唬锛屼竴鑸兘娌℃湁寰堝ソ鐨勬暀鑲茬幆澧冿紝寰堝鍚嶄汉閮芥槸闈犺嚜瀛︼紝灏ゅ叾閭d簺鐙爲涓甯滅殑浜 ...
  • 鍕ゅ鑷鐨勫悕浜鏁呬簨
    绛旓細鍕ゅ鑷鐨勫悕浜烘晠浜 浠庡彜鑷粖灏辨湁寰堝鍕ゅ鑷鎴愭墠鐨勫悕浜锛岄偅涔堝ぇ瀹舵兂鐭ラ亾鏈夊摢浜鍚嶄汉鍚?涓嬮潰鍐呭鐢辨垜涓哄ぇ瀹跺甫鏉ョ殑鍕ゅ鑷鐨勫悕浜烘晠浜嬶紝娆㈣繋澶у瀛︿範!椴佽繀鍤艰荆妞掗┍瀵(涓)椴佽繀鍏堢敓浠庡皬璁ょ湡瀛︿範銆傚皯骞存椂锛屽湪姹熷崡姘村笀瀛﹀爞璇讳功锛岀涓瀛︽湡鎴愮哗浼樺紓锛屽鏍″缁欎粬涓鏋氶噾璐ㄥ绔犮備粬绔嬪嵆鎷垮埌鍗椾含榧撴ゼ琛楀ご鍗栨帀锛岀劧鍚庝拱浜...
  • 鍝綅鍚嶄汉灏忔椂鍊欐槸鑷鎴愭潗鐨銆
    绛旓細璧儱榛庢眰鐭ユ闈炲父鏃虹洓锛 瀛︿範涓婃案涓嶆弧瓒筹紝 浠栧湪宸ヤ綔涔嬩綑锛 鍙堣嚜瀛︿簡娉曘佸痉銆佹剰銆佹媺涓佸拰甯岃厞绛夎瑷锛 鎴愪负涓涓鑷鎴愭墠鐨浼熷ぇ瀛﹁呫傜埍杩敓 鐏溅涓鐨勫疄楠屻傜埍杩敓6宀侀偅骞达紝 鐪嬪埌閾佸尃灏嗛搧鍦ㄧ唺鐔婄殑鐑堢伀涓儳绾紝鐒跺悗閿ゆ墦鎴愬悇寮忓悇鏍风殑宸ュ叿鏃讹紝灏辨檭鐫澶ц剳琚嬫彁鍑轰竴涓張涓涓棶棰橈細鐏槸浠涔堜笢瑗匡紵鍥炲埌瀹讹紝灏...
  • 扩展阅读:靠自学能考上清华吗 ... 古今名人成长成才成功 ... 晚年成才的名人 ... 自学成才的中国名人 ... 逆境中成才的古代名人 ... 历史名人排行榜中国 ... 有天赋的名人事例 ... 自学成才的人特点 ... 中国有哪些自学成才的伟人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