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篇《老子》 《老子》是一部什么书????

\u300a\u8001\u5b50\u300b\u7b2c\u4e00\u7ae0

\u3000\u3000\u7b2c\u4e00\u7ae0
\u3000\u3000[\u539f\u6587]


\u3000\u3000[\u8bd1\u6587]

\u3000\u3000\u201c\u9053\u201d\u5982\u679c\u53ef\u4ee5\u7528\u8a00\u8bed\u6765\u8868\u8ff0\uff0c\u90a3\u5b83\u5c31\u662f\u5e38\u201c\u9053\u201d(\u201c\u9053\u201d\u662f\u53ef\u4ee5\u7528\u8a00\u8bed\u6765\u8868\u8ff0\u7684\uff0c\u5b83\u5e76\u975e\u4e00\u822c\u7684\u201c\u9053\u201d)\uff1b\u201c\u540d\u201d\u5982\u679c\u53ef\u4ee5\u7528\u6587\u8f9e\u53bb\u547d\u540d\uff0c\u90a3\u5b83\u5c31\u662f\u5e38\u201c\u540d\u201d(\u201c\u540d\u201d\u4e5f\u662f\u53ef\u4ee5\u8bf4\u660e\u7684\uff0c\u5b83\u5e76\u975e\u666e\u901a\u7684\u201c\u540d\u201d)\u3002\u201c\u65e0\u201d\u53ef\u4ee5\u7528\u6765\u8868\u8ff0\u5929\u5730\u6d51\u6c8c\u672a\u5f00\u4e4b\u9645\u7684\u72b6\u51b5\uff1b\u800c\u201c\u6709\u201d\uff0c\u5219\u662f\u5b87\u5b99\u4e07\u7269\u4ea7\u751f\u4e4b\u672c\u539f\u7684\u547d\u540d\u3002\u56e0\u6b64\uff0c\u8981\u5e38\u4ece\u201c\u65e0\u201d\u4e2d\u53bb\u89c2\u5bdf\u9886\u609f\u201c\u9053\u201d\u7684\u5965\u5999\uff1b\u8981\u5e38\u4ece\u201c\u6709\u201d\u4e2d\u53bb\u89c2\u5bdf\u4f53\u4f1a\u201c\u9053\u201d\u7684\u7aef\u502a\u3002\u65e0\u4e0e\u6709\u8fd9\u4e24\u8005\uff0c\u6765\u6e90\u76f8\u540c\u800c\u540d\u79f0\u76f8\u5f02\uff0c\u90fd\u53ef\u4ee5\u79f0\u4e4b\u4e3a\u7384\u5999\u3001\u6df1\u8fdc\u3002\u5b83\u4e0d\u662f\u4e00\u822c\u7684\u7384\u5999\u3001\u6df1\u5965\uff0c\u800c\u662f\u7384\u5999\u53c8\u7384\u5999\u3001\u6df1\u8fdc\u53c8\u6df1\u8fdc\uff0c\u662f\u5b87\u5b99\u5929\u5730\u4e07\u7269\u4e4b\u5965\u5999\u7684\u603b\u95e8(\u4ece\u201c\u6709\u540d\u201d\u7684\u5965\u5999\u5230\u8fbe\u65e0\u5f62\u7684\u5965\u5999\uff0c\u201c\u9053\u201d\u662f\u6d1e\u6089\u4e00\u5207\u5965\u5999\u53d8\u5316\u7684\u95e8\u5f84)\u3002


\u3000\u3000[\u6ce8\u91ca]

\u3000\u3000\u2460\u7b2c\u4e00\u4e2a\u201c\u9053\u201d\u662f\u540d\u8bcd\uff0c\u6307\u7684\u662f\u5b87\u5b99\u7684\u672c\u539f\u548c\u5b9e\u8d28\uff0c\u5f15\u7533\u4e3a\u539f\u7406\u3001\u539f\u5219\u3001\u771f\u7406\u3001\u89c4\u5f8b\u7b49\u3002\u7b2c\u4e8c\u4e2a\u201c\u9053\u201d\u662f\u52a8\u8bcd\u3002\u6307\u89e3\u8bf4\u3001\u8868\u8ff0\u7684\u610f\u601d\uff0c\u72b9\u8a00\u201c\u8bf4\u5f97\u51fa\u201d\u3002
\u3000\u3000\u2461\u6052\uff1a\u4e00\u822c\u7684\uff0c\u666e\u901a\u7684\u3002
\u3000\u3000\u2462\u7b2c\u4e00\u4e2a\u201c\u540d\u201d\u662f\u540d\u8bcd\uff0c\u6307\u201c\u9053\u201d\u7684\u5f62\u6001\u3002\u7b2c\u4e8c\u4e2a\u201c\u540d\u201d\u662f\u52a8\u8bcd\uff0c\u8bf4\u660e\u7684\u610f\u601d\u3002
\u3000\u3000\u2463\u65e0\u540d\uff1a\u6307\u65e0\u5f62\u3002
\u3000\u3000\u2464\u6709\u540d\uff1a\u6307\u6709\u5f62\u3002
\u3000\u3000\u2465\u6bcd\uff1a\u6bcd\u4f53\uff0c\u6839\u6e90\u3002
\u3000\u3000\u2466\u6052\uff1a\u7ecf\u5e38\u3002

\u3000\u3000\u2467\u7707\uff08miao\uff09\uff1a\u901a\u5999\uff0c\u5fae\u5999\u7684\u610f\u601d\u3002
\u3000\u3000\u2468\u5fbc\uff08jiao\uff09\uff1a\u8fb9\u9645\u3001\u8fb9\u754c\u3002\u5f15\u7533\u7aef\u502a\u7684\u610f\u601d\u3002
\u3000\u3000\u2469\u8c13\uff1a\u79f0\u8c13\u3002\u6b64\u4e3a\u201c\u6307\u79f0\u201d\u3002
\u3000\u3000\u247e\u7384\uff1a\u6df1\u9ed1\u8272\uff0c\u7384\u5999\u6df1\u8fdc\u7684\u542b\u4e49\u3002
\u3000\u3000\u247f\u95e8\uff1a\u4e4b\u95e8,\u4e00\u5207\u5965\u5999\u53d8\u5316\u7684\u603b\u95e8\u5f84\uff0c\u6b64\u7528\u6765\u6bd4\u55bb\u5b87\u5b99\u4e07\u7269\u7684\u552f\u4e00\u539f\u201c\u9053\u201d\u7684\u95e8\u5f84\u3002

\u3000\u3000http://chu.yangtzeu.edu.cn/laozhi/index.html

\u300a\u8001\u5b50\u300b\u662f\u4e2d\u56fd\u53e4\u4ee3\u5148\u79e6\u8bf8\u5b50\u5206\u5bb6\u524d\u7684\u4e00\u90e8\u8457\u4f5c\uff0c\u662f\u9053\u5bb6\u54f2\u5b66\u601d\u60f3\u7684\u91cd\u8981\u6765\u6e90\u3002
\u4e2d\u534e\u4f20\u7edf\u7ecf\u5178\u300a\u8001\u5b50\u300b\u4e00\u822c\u6307\u9053\u5fb7\u7ecf\uff0c\u300a\u9053\u5fb7\u7ecf\u300b\uff0c\u6625\u79cb\u65f6\u671f\u8001\u5b50\uff08\u674e\u8033\uff09\u7684\u54f2\u5b66\u4f5c\u54c1\uff0c\u53c8\u79f0\u300a\u9053\u5fb7\u771f\u7ecf\u300b\u3001\u300a\u8001\u5b50\u300b\u3001\u300a\u4e94\u5343\u8a00\u300b\u3001\u300a\u8001\u5b50\u4e94\u5343\u6587\u300b\u3002\u8001\u5b50\uff0c\u59d3\u674e\u540d\u8033\uff0c\u5b57\u8043\uff0c\u4e00\u5b57\u6216\u66f0\u8c25\u4f2f\u9633\u3002\u534e\u590f\u65cf\uff0c\u695a\u56fd\u82e6\u53bf\u5389\u4e61\u66f2\u4ec1\u91cc\u4eba\uff0c\u6625\u79cb\u65f6\u671f\u4f1f\u5927\u7684\u54f2\u5b66\u5bb6\u548c\u601d\u60f3\u5bb6\u3001\u9053\u5bb6\u5b66\u6d3e\u521b\u59cb\u4eba\u3002
\u300a\u9053\u5fb7\u7ecf\u300b\u5185\u5bb9\u6db5\u76d6\u54f2\u5b66\u3001\u4f26\u7406\u5b66\u3001\u653f\u6cbb\u5b66\u3001\u519b\u4e8b\u5b66\u7b49\u8bf8\u591a\u5b66\u79d1\uff0c\u88ab\u540e\u4eba\u5c0a\u5949\u4e3a\u6cbb\u56fd\u3001\u9f50\u5bb6\u3001\u4fee\u8eab\u3001\u4e3a\u5b66\u7684\u5b9d\u5178\u3002\u300a\u9053\u5fb7\u7ecf\u300b\u5bf9\u4e2d\u56fd\u7684\u54f2\u5b66\u3001\u79d1\u5b66\u3001\u653f\u6cbb\u3001\u5b97\u6559\u7b49\u4ea7\u751f\u4e86\u6df1\u8fdc\u7684\u5f71\u54cd\uff0c\u4f53\u73b0\u4e86\u53e4\u4ee3\u4e2d\u56fd\u4eba\u7684\u4e00\u79cd\u4e16\u754c\u89c2\u548c\u4eba\u751f\u89c2\u3002\u5148\u79e6\u8bf8\u5b50\u3001\u4e2d\u56fd\u4eba\u7684\u6587\u5316\u601d\u60f3\u7b49\u6ca1\u6709\u4e0d\u53d7\u8001\u5b50\u5f71\u54cd\u7684\uff0c\u88ab\u534e\u590f\u5148\u8f88\u8a89\u4e3a\u4e07\u7ecf\u4e4b\u738b \u3002
\u300a\u9053\u5fb7\u7ecf\u300b\u7684\u5f71\u54cd\u4e5f\u662f\u591a\u65b9\u9762\u7684\uff0c\u5305\u62ec\u653f\u6cbb\u3001\u6587\u5316\u3001\u79d1\u5b66\u3001\u5b97\u6559\u7b49\u7b49\u65b9\u9762\u3002\u636e\u5143\u671d\u65f6\u7684\u4e0d\u5b8c\u5168\u7edf\u8ba1\uff0c\u5148\u79e6\u4ee5\u6765\uff0c\u7814\u8001\u6ce8\u8001\u8457\u4f5c\u81f3\u5143\u671d\u65f6\u5c31\u8d85\u8fc7\u4e09\u5343\u4f59\u79cd\uff0c\u5177\u6709\u4ee3\u8868\u6027\u7684\u4e0d\u5c11\u4e8e\u4e00\u5343\u79cd\uff0c\u4ece\u4fa7\u9762\u8bf4\u660e\u4e86\u300a\u9053\u5fb7\u7ecf\u300b\u7684\u5de8\u5927\u5f71\u54cd\u3002

\u6269\u5c55\u8d44\u6599\uff1a\u8001\u5b50\u751f\u4e8e\u6625\u79cb\u6218\u56fd\u65f6\u671f\uff0c\u5f53\u65f6\u7684\u73af\u5883\u662f\u5468\u671d\u52bf\u5fae\uff0c\u5404\u8bf8\u4faf\u4e3a\u4e86\u4e89\u593a\u9738\u4e3b\u5730\u4f4d\uff0c\u6218\u4e89\u4e0d\u65ad\u3002\u4e25\u9177\u7684\u52a8\u4e71\u4e0e\u53d8\u8fc1\uff0c\u8ba9\u8001\u5b50\u76ee\u7779\u5230\u6c11\u95f4\u75be\u82e6\uff0c\u4f5c\u4e3a\u5468\u671d\u7684\u5b88\u85cf\u53f2\uff0c\u4e8e\u662f\u4ed6\u63d0\u51fa\u4e86\u6cbb\u56fd\u5b89\u6c11\u7684\u4e00\u7cfb\u5217\u4e3b\u5f20\u3002
\u51fd\u8c37\u5173\u4ee4\u5c39\u559c\u5bf9\u300a\u9053\u5fb7\u7ecf\u300b\u7684\u6210\u4e66\u4e5f\u8d77\u4e86\u5de8\u5927\u4f5c\u7528\uff0c\u4ed6\u5c11\u65f6\u5373\u597d\u89c2\u5929\u6587\u3001\u7231\u8bfb\u53e4\u7c4d\uff0c\u4fee\u517b\u6df1\u539a\u3002
\u53f8\u9a6c\u8fc1\u5728\u300a\u53f2\u8bb0\u8001\u5b50\u4f20\u300b\u4e2d\u8bb0\u8f7d\u8001\u5b50\u201c\u5c45\u5468\u4e45\u4e4b\uff0c\u89c1\u5468\u4e4b\u8870\uff0c\u4e43\u9042\u53bb\u3002\u81f3\u5173\uff0c\u5173\uff08\u4ee4\uff09\u5c39\u559c\u66f0\uff1a\u5b50\u5c06\u9690\u77e3\uff0c\u5f3a\u4e3a\u6211\u8457\u4e66\uff0c\u4e8e\u662f\u8001\u5b50\u8a00\u9053\u5fb7\u4e94\u5343\u8a00\u800c\u53bb\uff0c\u83ab\u77e5\u59cb\u7ec8\u201d\uff0c\u5c39\u559c\u611f\u52a8\u4e86\u8001\u5b50\uff0c\u8001\u5b50\u9042\u4ee5\u81ea\u5df1\u7684\u751f\u6d3b\u4f53\u9a8c\u548c\u4ee5\u738b\u671d\u5174\u8870\u6210\u8d25\u3001\u767e\u59d3\u5b89\u5371\u7978\u798f\u4e3a\u9274\uff0c\u6eaf\u5176\u6e90\uff0c\u8457\u4e0a\u3001\u4e0b\u4e24\u7bc7\uff0c\u5171\u4e94\u5343\u8a00\uff0c\u5373\u300a\u9053\u5fb7\u7ecf\u300b\u3002
\u53c2\u8003\u8d44\u6599\u6765\u6e90\uff1a\u767e\u5ea6\u767e\u79d1\u2014\u2014\u9053\u5fb7\u7ecf

第一章【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亦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直译】
“道”是可以说明(道)的,但不是寻常的道,而有特殊的意义。“名”是可以指明(命名)的,但不是寻常(一般)的名字,而有其特殊的意义。
“无名”可能指:在天地开始的时候,星球未凝成以前,混混沌沌漆黑一团,看不出什么现象,分不出什么物质,所以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可能指:自从有了自然现象(物质)以后,万物就滋生(母)起来了。所以说:“有名,万物之母。”(物质是万物生出的母体)在“无”(无名)的常态中,我们可以借以(欲)窥探(观)天地间奥妙的蕴藏。在“有”(有名)的常态中,我们可以观察它的变化和发展。这两个(“有”和“无”)是一同存在的,分开来就叫做不同的名字,而“玄”是他们的共称。这“玄”有深远、幼小的意思,“玄之又玄”意为“小之又小”。这可能指“玄”(物质)的再度分析,掌握了这个物质分析的方法,就可以认识万物的起源及发展过程。
注:本章在说明宇宙的起源和物质的存在。

第二章【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倾,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持,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直译】天下都知道美是美的,而不知道有丑这就坏了。都知道好是好的,而不知道有恶这就不对了。所以,有无互相生化,难易互相成全,长短互相形成,高低互相影响,音声互相和谐,前后互相照应。因此,“圣人”作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法,万物自然发展而不必由自己去开始。(不是采取自主的、主动的措施)生成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当时的统治者以天下为己有)帮助万物的发展而不自持有功,成功了自己不居功,由于不居功,所以其功不可殆。注:一、“有无相生”是在说明自然现象的从无到有。二、“不言”是针对“多言”而言。见第五章“多言致穷,不如守中。”三、这里的“圣人”是指行“道”之人,而非指圣贤之人或统治者。

第三章【原文】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可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直译】不夸耀个人贤能,使人民不邀誉争功。不稀罕难得的东西,使人民不偷不抢。不看见可以引起欲望的事物,使人民不去胡思乱想。所以,圣人之治是:要使人民没有思想,但求吃饱;要使人民没有志向,仅从事体力劳动;使人民经常过着最低限度的生活,而没有更多的知识,更多的要求。即使其中有个别的聪明人,也不敢有所作为,实行“无为”,就没有什么治不了的事。注:这是在讲愚民政策,是反动的,是《老子》中的糟粕。

第四章【原文】道冲,而用之域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直译】“道”是空虚无形(冲)的,但应用的范围(域)是无限(不盈)的。深远的好像客观存在着,万物好象是都离不开它。我们不知道“道”是从哪里生出来的,好像是在“天”(帝)之先。

第五章【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致穷,不如守中。
直译】天地不仁,在天灾地震的时候,万物都受其害。“圣人”(统治者)不仁,以百姓为牺牲品。(刍狗)天地之间好像一个的风箱,(橐龠)当中是空的,但抽动起来可以发出无穷无尽的风力。为政不在言多,多言反而会遭到失败,不如保持箴默。

第六章【原文】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直译】生机(谷神)不灭,(不死)这是物源。(玄牝)万物是通过物源而产生的,所以说是天地万物的根源。冥冥(绵绵)之中它好象是客观存在的,这物源是永不枯竭(勤)的。

第七章【原文】天地长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直译】天地是永久存在的,天地之所以能永久存在,是因为它不是为了自己而生的。所以圣人应该先为百姓打算,而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后面。由于他能大公无私,所以大众得到了好处,他自己也会同样地得到好处。

第八章【原文】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直译】最好是像水那样,水有利于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它处在低下(众人所恶)的地方,所以接近了“道”。(水性向下是自然法则)有道的人甘居下游,心平气和,与人为善,出言必信,政治有条理,做事能尽力,行动合时宜。由于不争,所以就没有过错。

第九章【原文】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直译】把东西装得更满些,不如适可而止。把东西弄得更尖些,就不能保持长久。财物太多了,就难守得住。有钱有势就骄傲起来,就会种下恶果。成了功就得住手,这才合乎自然之道。注:这些话不是对老百姓说的,而是针对当时统治者贪得无厌而发。

第十章【原文】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搏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此乎?爱民之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无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持,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直译】为人君的保身与行道,能不脱节吗?平心静气能像婴儿那样柔和吗?排除杂念能做到没有纰漏吗?爱民治国能做到“无为”吗?心身的运用能以阴性(柔弱)自居吗?对四方内外的事物能做到“无知”吗?为人君的作育万民、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施于人民而不持有恩,领导人民而不自做主,这就是“玄德”。(高深的修养)注:这些是对当时的统治者而言,他们自以为至高无上,以天下为己有。
第十一章

【原文】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器,无之以为用。

【直译】
用三十根辐条造一个车轮,当中空(无)的地方可装车轴,才有车子的作用。泥土烧成的器皿,当中空的地方可放东西,才有器皿的作用。开窗户造房子,当中空的地方可放东西和住人,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的是器具,用的是空间。
注:这是在讲“无”并不是“真空”或“虚无主义”,而是有其重要作用的。

第十二章

【原文】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

【直译】
五光十色让人眼花,靡靡之音让人耳乱,美味佳肴让人口涩,狩猎让人心动,财货让人想贪。所以“圣人”求实际,不务虚荣。
注:这里的“圣人”,是指行道之人。
第十三章

【原文】
宠辱若惊,贵大患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若身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以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

【直译】
受到恩宠或侮辱都要象吃了大惊一样,重视大困难好像重视自己的身体一样。什么叫作“宠辱若惊”呢?恩宠(或表扬)是好的,侮辱(或批评)是不好的,得到它或失掉它,都要象吃惊一样,提高警惕以防自骄自卑。
什么叫“贵大患身”呢?我们之所以怕困难,是因为我们有身体的存在,如果不愿顾到自己的身体,还怕什么呢?所以,能以天下为自身一样爱惜的人,天下大事才可以寄托于他。为人君的应以天下为重,不要为自己打算。

第十四章

【原文】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持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直译】
“道”是看不见,听不到,模不着的。也就是说它是无色、无声、无形的。这三个方面都是不可捉摸(致诘)的。它是一个整体,它又是不明不暗上下无光的。朦胧(绳绳)之中看不出什么名堂,最后又复归于无。就是说它是无影无形的,是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物象的物象,这个现象可以体会得出,但捉摸不到的,就叫做“恍惚”吧。(无形的整体)在前面看不到它的头部,在后面看不见它的尾部。(它是无体的)凭这个古来的“道”,就可以体验(御)一切。(有)知道古来事物的开端,这就是“道”的规律。

第十五章

【原文】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涉大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冰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
孰能浊之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之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直译】
古之善与行道的人,深奥玄妙,不容易让人认识。因为(夫唯)不容易让人认识,勉强形容他的行动(容)好像是这样:慢慢地好像在渡大河;小心地好像怕惊动了四周的人;严肃的好像是在作客;随便的好像是冰在溶化;淳厚的好像是木质;虚心地好像山谷;混同的好像浊流。
怎样能把一个混浊动荡的局面安定(止)下来呢?只要平静一下,它就会慢慢地澄清下来。怎样能把安定已久的局面发展起来呢?只要推动一下,它就会慢慢地生长起来。掌握此道的人保持谦虚(不盈)的态度。由于(夫唯)谦虚就能由旧而成新,不断地长进。

第十六章

【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大,大乃道,道乃久。

【直译】
要以极度虚心和冷静的态度观察天地(万物)。我看万物的发展,都有其各自的规律(归根),这个归根就是安定,安定就是生命发展的结局,这是生命发展的规律。一切事物都从有到无,由动到静,新的事物会变成旧的,旧的终究为新的所代替,而趋于灭亡。认识这个常律,(自然发展规律)就会分析(明)事物,不认识这个常律,而去妄作胡为,这是很危险的。
认识这个常律,就能融会贯通,能融会贯通,就能公正平允,能公正平允,就能普遍周全,能普遍周全,就能运行不息,能运行不息,就能体现行道,能体现行道,就能永久存在。

第十七章

【原文】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之,其次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直译】
最好的人君(太上)实行无为,所以在下面的人民只知道有他,而不觉得他对人民有什么干扰,可以各安生活。其次是人民接近他,因为他接近人民。其次是人民称誉他,因为他为人民做了好事。其次是人民都怕他,再其次对于强暴的人君,人们就会起来侮辱他反对他。
说话不守信用,人们就不信任他,不如悠闲的不说话,待事情成功了,百姓都说我合乎自然。

第十八章

【原文】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混乱,有忠臣。

【直译】
因为统治者不行道,才有了所谓的“仁义”。人们有了智慧,就会利用它来作出虚伪的事。
亲戚之间不相和好,才显得出谁是孝慈。国家混乱的时候,才显得出谁是忠臣。

第十九章

【原文】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为文,不足,故另有所属:见素抱扑,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直译】
去掉圣智,对人民有利,去掉仁义,人民就会恢复到孝和慈的本性。去掉投机取巧、有利可图的事物,盗贼就没有了。这三者作为治法(文)还是不够的,在统治者(令)本身,还要做到(属):生活朴素,戒私戒贪,道法自然,去掉学智,就没有忧虑了。
注:这里的“圣智”是指当时的统治者和士大夫阶级,以及他们搞出的借以欺压、剥削人民的“仁义礼智”的制度。

第二十章

【原文】
唯之与呵,相去几何?善之于恶,相去几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气未央。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儡儡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读若遗。我愚人之心哉?
众人昭昭,我独昏昏。众人察察,我独闷闷。谵兮其若海,廖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以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直译】
是与非,善与恶距离是多少呀?人们所怕的(非与恶)不可不怕。其间距离是多大呀!(荒兮)其相距不可以路程计。(未央)
众人(贵族们)都忙着大吃大逛,如享受大餐,春天登高游览,以及一切浮华享乐的勾当,我却淡(泊)然处之,无动于衷,(未兆)混沌沌的好像婴儿还未长成孩,不能同大伙一同游玩;孤单单的我并不去归他们(贵族)的队伍,众人都以为获得了很多的东西,(有余)我却一样也不要,(遗)我岂不是愚人吗?
众人对于享乐都非常看得清楚,(昭)追求唯恐不及,而我却闭着眼睛,看也不看。(昏)众人对于利之所在,都非常精明,(察)而我却一声不响。(闷)我这样飘飘然好像大海无边。众人都以为获得了一切,(有以)我却顽固地看不起(鄙)他们。我与他们不同的是,我注重(贵)在求(食)道。(母)

第二十一章

【原文】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惚兮恍兮,其中有象。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至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

【直译】
宇宙(孔德)的运动形态,(容)是根据(以)自然法则(道)进行的。“道”这个东西是一个无形的整体。(恍惚)在恍惚之中有物有象,在幽暗之中有情有信,其情是实际存在的。自古至今这现象(名)永不磨灭。(去)凭它可以检验(阅)万物(众)的发生与发展。(甫)我怎样知道万物的发生与发展呢?就是以“道”这个自然法则。
注:这里“物象”指内容,“情信”指过程。
本章在讲:“道”虽然是不可捉摸的,但却有其具体内容与运动过程,“道”是客观存在的。

第二十二章

【原文】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功;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直译】
有部分(曲)才有整体,(全)弯得曲才能伸得直,陷下一些才能装得进,旧了才有新的,少了可以再得,多了就糊涂了。
所以圣人以道的原则为天下的法式,不只看见自己,才能看得见(明)对方;不自以为是,才能分清(彰)是非;不夸耀自己,(伐)才能有功;不自高自大,(矜)才能长进。
由于不争,所以天下也就没有人和他争。古语所谓“曲则全”,不是假话,整体全是由部分组成的。

第二十三章

【原文】
希言自然。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何况人乎?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直译】
自然现象是不用多说的。刮大风刮不到一个早晨,下暴雨下不到一整天。谁在这样做呢?自然。(天地)自然现象还不能永久不变,何况是人事呢?
所以,从事于道的人就能一同行道。(效法自然)从事于德(仁义礼)的人,就同属于德一级。没有德的人,就是失。(无德)从事于道的人,道也容易接受。从事于德的人,德也容易接受。没有道和德的人,(失者)就什么也容易失去。相信这个道理的人不多,有很多的人是不相信的呀!

第二十四章

【原文】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直译】
用脚尖站立不稳,用跨步就前行不了。只看见自己眼睛就不亮,自以为是就是非不明,自高自大的就没有长进。在道的方面来说,好像残羹赘疣长在人脸上,这些都是最可恶的东西,为有道者所

二十五章

【原文】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容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直译】
有个混然一体的东西,在天地之先早已存在了,它无声无形的独立存在而不改易,周而复始地运行着而不停息。它是天地的根源,(母)我不知它的真名,就叫做“道”吧。它的运行形态(容)姑且(强)叫作“大”。道的运行(大)由近而远,由远而返。所以说道是很大的,天地人的发展都在道的运行之中。
宇宙(域)有四大运行体,(道、天、地、人)这四者之中王也在里面。(属于人)人的运行以地为法则,地的运行以天为法则,天的运行以道为法则,道的运行以自然为法则。

第二十六章

【原文】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直译】
轻与重,以重为根本。静与躁,以静为主旨。所以圣人行事处处稳重。大国之君虽然居高位,养尊处优,哪能以轻浮的态度对待天下大事呢?轻浮就会失掉主张,急躁就会失掉根本。

第二十七章

【原文】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键而不可开,善结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直译】
善与走路的人,不会留下脚印。(指做事没有痕迹)善于讲话的人,不会说错话。(指不会被人抓住把柄)善于计算的人,不用筹码。善于关闭的人,不用钥匙而别人不能开。善于打结的人,不用绳索而别人不能解。
因为圣人常善于用人,所以没有无用之人。常善于用物,所以无废物。这就作“高明”。(袭明)
所以善人是不善人的老师,不善人是善人的借鉴。(反面教材)不尊重老师,不爱惜借鉴,虽然聪明,也是个大糊涂。这就作“奥妙”。(要妙)(吸取有利因素)
注:“袭明”或作“因明”,是“因是而明”的意思,似可解作:根据具体的情况,(因)作具体的分析。(明)

第二十八章

【原文】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长官,故大制不割。

【直译】
虽然知道自己是强大(雄)的,也还保留(守)着柔弱(雌)的德性,好像天下的川溪一样,(水性柔弱向下)常德(柔弱向下的常性)才会不离失,就像婴儿那样柔和。虽然看到自己是光明(白)的,也还要看到有黑暗的一面,(缺点和错误)才能作天下的表率。(式)这样常德(不只强调光明一面的德性)就不会过分,(忒)就可以向前无止境的发展。(极)
虽然知道自己是荣耀的,也还要提防受耻辱的时候。好像天下的山谷那样常德,(虚怀若谷的德性)才会充足,就可以达到淳朴的境地。本质(朴)化(散)而为道,(器)“圣人”就可以依靠它(道)为长官了。所以道(大制)是不能不为的。(不割)

第二十九章

【原文】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故物或行或随,或?[或吹,或强或赢,或载或堕。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直译】
人们想要把客观世界,(天下)照主观意图加以人为的措施,(为之―无为的反面,可能是改造的意思)我看是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宇宙(天下)是自然(神)的现象,(器)是不可以改造的。改造他的人就会破坏他,(自然发展规律)坚持、执行改造他的人就会失掉他。
因为万物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它们或动、或静、或小、或大、或强、或弱、或快、或慢。
所以圣人就去掉过分,去掉过高,去掉过大的欲望。

第三十章

【原文】
以道作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生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
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无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直译】
以“道”作人君的,不以兵力称强于天下。用兵这件事很容易得到报应。军队住过的地方庐舍为墟,野草丛生,大战过后,田园荒芜,必是荒年。
善于用兵的人战胜了就罢了,不敢因此而取得威力。战胜而不自满,战胜而不自骄,战胜而不自豪。
以强壮侵凌老弱,这是不合乎“道”的,不合乎“道”的就会早死。

第三十一章

【原文】
夫唯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直译】
兵器不是好东西,是战争的祸殃,为人类所憎恶,所以有道的人不用它。
君子爱处于左,用兵者则居于右。兵器不是好东西,不是君子所用的东西,只是不得已的时候才去用它,平静不争是最好的。即使战胜了,也不要赞美,赞美战争的胜利,就是表示喜欢杀人,喜欢杀人是不可能得志于天下的。
平时凡是有吉庆的事,都以左边为上位,但战时及丧事则以右边为上位。大将军居左,指战员居右。这是说以丧礼来对待战争。战胜之后,对于伤亡的人,也用悲哀的心情去追悼他们。
第三十二章

【原文】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和,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名亦即有,夫亦将知之,知之可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直译】
“道”是永久存在(常),无形(无名)的。“道”的本质(朴)虽小,但天下没有什么东西能够压倒它,(臣)候王如果能遵守它,万物就能自然进化。比如天地气候相应,就会降下及时的露水,人们没有命令它,而自然下得很均匀。
这就出现了(始制)自然现象,(有名)既然有了自然现象,(名)候王(夫)也要(亦将)认识它,认识了它,就会应用无穷。(殆)
“道”在天下好像百川入海,一切都自然而然地依道而行。

第三十三章

【原文】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妄者寿。

【直译】
了解别人的就是明智,了解自己的才是聪明。克制别人的只是有力,克制自己才是强。知到满足就是富有,坚持行道的有志。不丧失自己的才能长久,死得其所的人就是寿。

第三十四章

【原文】
大道汜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大,故能成其大。

【直译】
道是很广泛的,充满宇宙。(左右)万物依靠道而生,而不是由道主动开始的。万物成功了,而道不据为己有。抚育万物而不作万物之主。道本身是没有任何要求(欲)的,可以说是渺小得很,但万物都依靠(归)它,而它不作万物之主,也可以说是伟大。由于它不自以为大,所以是伟大。

第三十五章

【原文】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
乐与铒,过客止。道之于口,淡乎无味,视之不见,听之不闻,用之不足既。

【直译】
凭这个‘道’,(大象)天下各国自然往来。各国相交而互不侵犯,天下就太平了。
音乐和美食,可引诱路人止步。‘道’是无味的,虽然是看不见,听不到,但它的作用却是无穷无尽的。(既)

第三十六章

【原文】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
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直译】
凡事必先有所张开,才能有所合拢。先有所强大,才有所削弱。先有兴举,才有所废弃。先有所给予,才有所夺取。这叫做“微明”。(不很明显,而事实必然的现象。――矛盾的辩证关系)
柔弱能战胜刚强。(得道多助)其间的关系好象鱼不能离开水,国防设备不可以显示给别人。

第三十七章

【原文】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无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直译】
道是永久存在(常)的,无为而无不为。候王们如果能遵守它,(道)万物就会自然进化,在进化过程中如果发生变异,(欲)就本着客观规律(无名之朴――道的本质)去克服它。道本身是没有变异的,没有变异就可以安定(静)下来,那么天下就太平了。

《老子》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老子》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
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
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老子》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
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
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老子》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
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老子》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这是前5章
网址:
http://sts.zju.edu.cn/chuangxin/admin/paper/dp200312219330431.pdf

我给你个网站http://www.eywedu.com/Laozi/05%E9%A2%86%E6%82%9F%E9%81%93%E5%BE%B7%E7%BB%8F/index.htm
其实我并不建议你去看注释,因为有很多的注释并不是老子道德经的真意,你可以自己感悟下不懂得文章再看下注释。

  • 銆婅佸瓙銆璇诲悗鎰
    绛旓細銆婅佸瓙銆璇诲悗鎰300瀛楋紙閫氱敤6绡囷級璁ょ湡璇诲畬涓鏈悕钁楀悗锛屽ぇ瀹跺績涓竴瀹氭槸钀岀敓浜嗕笉灏戝績寰楋紝浣曚笉闈欎笅蹇冩潵鍐欏啓璇诲悗鎰熷憿锛熶负浜嗚鎮ㄤ笉鍐嶄负鍐欒鍚庢劅澶寸柤锛屼笅闈㈡槸鎴戝府澶у鏁寸悊鐨勩婅佸瓙銆嬭鍚庢劅锛堥氱敤6绡囷級锛屼粎渚涘弬鑰冿紝甯屾湜鑳藉甯姪鍒板ぇ瀹躲傘婅佸瓙銆嬭鍚庢劅1 鑰佸瓙璇磋繃锛氣滄按鍒╀竾鐗╄屼笉浜夆濓紝鎵浠ュ仛浜哄氨瑕佹湁姘寸殑鏌斻
  • 閮簵妤氱畝銆婅佸瓙銆鍏ㄦ枃
    绛旓細鍚勭瘒鍘熸潵鐨嗘棤绡囬,绡囬鏄敱鏁寸悊鑰呮嫙鍔犵殑銆傜畝鏈銆婅佸瓙銆鐢层佷箼銆佷笝鏄簩鍗佷笘绾節鍗佸勾浠f墍瑙佸勾浠f渶鏃╃殑銆婅佸瓙銆嬩紶鎶勬湰銆傚畠鐨勭粷澶ч儴鍒嗘枃鍙ヤ笌浠婃湰銆婅佸瓙銆嬬浉杩戞垨鐩稿悓,浣嗕笉鍒嗗痉缁忓拰閬撶粡,鑰屼笖绔犳涓庝粖鏈篃涓嶇浉瀵瑰簲銆傜畝鏈婅佸瓙銆嬪垎瑙佷簬浼犳湰銆婅佸瓙銆嬬殑涓変竴绔,鍏跺唴瀹规湁鐨勭浉褰撲簬浼犳湰鍏ㄧ珷,鏈夌殑鍙浉褰撲簬璇ョ珷鐨勪竴閮...
  • 銆婅佸瓙銆鏄竴閮ㄤ粈涔堜功???
    绛旓細銆婅佸瓙銆鏄腑鍥藉彜浠e厛绉﹁瀛愬垎瀹跺墠鐨勪竴閮ㄨ憲浣滐紝鏄亾瀹跺摬瀛︽濇兂鐨勯噸瑕佹潵婧愩備腑鍗庝紶缁熺粡鍏搞婅佸瓙銆嬩竴鑸寚閬撳痉缁忥紝銆婇亾寰风粡銆锛屾槬绉嬫椂鏈熻佸瓙锛堟潕鑰筹級鐨勫摬瀛︿綔鍝侊紝鍙堢О銆婇亾寰风湡缁忋嬨併婅佸瓙銆嬨併婁簲鍗冭█銆嬨併婅佸瓙浜斿崈鏂囥嬨傝佸瓙锛屽鏉庡悕鑰筹紝瀛楄亙锛屼竴瀛楁垨鏇拌哎浼槼銆傚崕澶忔棌锛屾鍥借嫤鍘垮帀涔℃洸浠侀噷浜猴紝鏄ョ鏃舵湡...
  • 銆婅佸瓙銆鍩烘湰鍐呭鏈夊摢浜?
    绛旓細棣栧厛锛鑰佸瓙鎻愬嚭浜嗏滈亾鈥濈殑姒傚康銆傝屸滈亾鈥濇槸鐪嬩笉瑙侊紝鎽镐笉鍒扮殑銆傚畠鏄畤瀹欐儫涓鐨勶紝缁濆鐨勭墿璐ㄥ瓨鍦紝涓嶄細闅忕墿鐨勫彉鍖栬屾秷澶憋紝涔熶笉浼氬洜澶栧湪鐨勫姏閲忚屾敼鍙橈紱鑰屽叾鏈韩涓嶆柇杩愬姩鍙樺寲锛屼粠鑰屼骇鐢熷嚭澶╁湴涓囩墿銆傚叾娆★紝鈥滈亾鈥濇槸涓囩墿鐨勬湰婧愶紝鏄滀竾鐗╀箣姣嶁濄傚叾浜х敓杩囩▼鏄滈亾鐢熶竴锛屼竴鐢熶簩锛屼簩鐢熶笁锛屼笁鐢熶竾鐗┾濄傞亾...
  • 鑰佸瓙绗簩绔犲師鏂囧強缈昏瘧
    绛旓細鍏舵垚涔﹀勾浠h繃鍘诲鏈変簤璁猴紝鑷充粖浠嶆棤娉曠‘瀹氾紝涓嶈繃鏍规嵁1993骞村嚭鍦熺殑閮簵妤氱畝銆婅佸瓙銆骞翠唬鎺ㄧ畻锛屾垚涔﹀勾浠h嚦灏戝湪鎴樺浗涓墠鏈熴傛湁瀛﹁呰涓恒婅佸瓙銆嬪苟闈炴垚浜庝竴鏃讹紝浣滀簬涓浜恒傛涔﹀叡璁′簲鍗冨瓧宸﹀彸锛屾渶鍒濈О涓恒婅佸瓙銆嬭屾棤銆婇亾寰风粡銆涔嬪悕銆傚悗鏉ョО銆婇亾寰风粡銆嬶紝骞跺垎鎴愬叓鍗佷竴绔狅紝缂栦负涓婁笅涓ょ瘒锛屼笂绡囬亾缁忎笁鍗佷竷绔狅紝...
  • 鑰佸瓙绠浠
    绛旓細銆傚叾瀛﹁瀵逛腑鍥藉摬瀛﹀彂灞曞叿娣卞埢褰卞搷,鍏跺唴瀹逛富瑕佽銆婅佸瓙銆涓涔︺備粬鐨勫摬瀛︽濇兂鍜岀敱浠栧垱绔嬬殑閬撳瀛︽淳,涓嶄絾瀵规垜鍥藉彜浠f濇兂鏂囧寲鐨勫彂灞,浣滃嚭浜嗛噸瑕佽础鐚,鑰屼笖瀵规垜鍥2000澶氬勾鏉ユ濇兂鏂囧寲鐨勫彂灞,浜х敓浜嗘繁杩滅殑褰卞搷銆 娉:銆婅佸瓙銆嬩竴涔︿篃绉銆婇亾寰风粡銆銆(銆婇亾寰风粡銆嬫槸鍚庢潵鐨勭О璋,鏈鍒濊佸瓙涔︾О涓恒婅佸瓙銆嬭屾棤銆婇亾寰风粡銆嬩箣鍚嶃
  • 楂樹腑璇炬枃銆婅佸瓙銆鍥涚珷鏄摢鍥涚珷?
    绛旓細鏄鍗佷竴绔犮佺浜屽崄鍥涚珷銆佺涓夊崄涓夌珷銆佺鍏崄鍥涚珷銆1銆佺鍗佷竴绔 鍘熸枃锛氫笁鍗佽緪鍏变竴姣傦紝褰撳叾鏃狅紝鏈夎溅涔嬬敤銆傚煆鍩翠互涓哄櫒锛屽綋鍏舵棤锛屾湁鍣ㄤ箣鐢ㄣ傚嚳鎴风墫浠ヤ负瀹わ紝褰撳叾鏃狅紝鏈夊涔嬬敤銆傛晠鏈変箣浠ヤ负鍒╋紝鏃犱箣浠ヤ负鐢ㄣ傝瘧鏂囷細涓夊崄鏍硅緪鏉℃眹闆嗗埌涓鏍规瘋涓殑瀛旀礊褰撲腑锛屾湁浜嗚溅姣備腑绌虹殑鍦版柟锛屾墠鏈夎溅鐨勪綔鐢ㄣ傛弶鍜岄櫠鍦熷仛鎴...
  • 銆婅佸瓙銆
    绛旓細鑰佸瓙鐨勮繖涓涓珷鑺傞噷闈,鏈鍚庝竴鍙ヨ瘽鎵嶆槸绮鹃珦,鍓嶉潰閮芥槸涓鸿繖鍙ヨ瘽鐨勫紩鍑哄仛閾哄灚銆傛垜浠湪鏈鍒濈湅鍒拌繖绡囨枃绔犳椂,鎴戜滑浼氬彂鐜拌佸瓙鎬庝箞鍙互杩欐牱璇磋瘽,澶╁湴鎬庝箞鍙兘娌℃湁浠佺埍,鎴栬呬笂澶╀负浠涔堣杩欐牱瀵瑰緟鎴戜滑;鍦d汉涓轰粈涔堝父甯歌繛鏈鍧忕殑浜洪兘鏁,鎴戜滑閮藉湪楠傝繖涓湥浜虹殑蹇冩槸琚嫍鍚冧簡鍚с 銆婂紩鐢銆 鑰佸瓙骞舵病鏈夐敊,鑰佸瓙鐪嬪埌鐨勬槸鏈川銆傚ぉ鍦版湁...
  • 鑰佸瓙閬撳痉缁鍏ㄦ枃鍙婅瘧鏂
    绛旓細銆婇亾寰风粡銆鏄槬绉嬫椂鏈熻佸瓙(鏉庤)鐨勫摬瀛︿綔鍝,鍙堢О銆婇亾寰风湡缁忋嬨銆婅佸瓙銆銆併婁簲鍗冭█銆嬨併婅佸瓙浜斿崈鏂囥,鏄腑鍥藉彜浠e厛绉﹁瀛愬垎瀹跺墠鐨勪竴閮ㄨ憲浣,鏄亾瀹跺摬瀛︽濇兂鐨勯噸瑕佹潵婧愩傞亾寰风粡鍒嗕笂涓嬩袱绡,鍘熸枃涓婄瘒銆婂痉缁忋嬨佷笅绡囥婇亾缁忋,涓嶅垎绔,鍚庢敼涓恒婇亾缁忋37绔犲湪鍓,绗38绔犱箣鍚庝负銆婂痉缁忋,骞跺垎涓81绔犮 鍙傝 鐧惧害鐧剧-...
  • 鑰佸瓙鍐欎簡鍝釜钁椾綔?
    绛旓細鑰佸瓙鐨勮憲浣滐細鑰佸瓙鍦ㄥ嚭鍑借胺鍏冲墠钁楁湁浜斿崈瑷鐨銆婅佸瓙銆涓涔︼紝鍙堝悕銆婇亾寰风粡銆鎴栥婇亾寰风湡缁忋嬨傘婇亾寰风粡銆嬨併婃槗缁忋嬪拰銆婅璇嬭璁や负鏄涓浗浜哄奖鍝嶆渶娣辫繙鐨勪笁閮ㄦ濇兂宸ㄨ憲銆傘婇亾寰风粡銆嬪垎涓轰笂涓嬩袱鍐岋紝鍏81绔狅紝鍓37绔犱负涓婄瘒閬撶粡锛岀38绔犱互涓嬪睘涓嬬瘒寰风粡锛屽叏涔︾殑鎬濇兂缁撴瀯鏄細閬撴槸寰风殑鈥滀綋鈥濓紝寰锋槸閬撶殑鈥...
  • 扩展阅读:诺必寡《老子》 ... 老子《道德经》全文 ... 电影《老子出关》 ... 电视剧《老子传奇》 ... 高中《老子》八篇 ... 南怀瑾《老子他说》 ... 《老子》的经典名句 ... 《老子传奇》全集 ... 《老子》全文及翻译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