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诗句有: 王昌龄描写“荷花”的诗句有哪些?

\u738b\u660c\u9f84\u7684\u7231\u56fd\u8bd7\u53e5\u6709\u54ea\u4e9b\uff1f

1\u3001\u300a\u51fa\u585e\u4e8c\u9996\u300b
\u79e6\u65f6\u660e\u6708\u6c49\u65f6\u5173\uff0c\u4e07\u91cc\u957f\u5f81\u4eba\u672a\u8fd8\u3002
\u4f46\u4f7f\u9f99\u57ce\u98de\u5c06\u5728\uff0c\u4e0d\u6559\u80e1\u9a6c\u5ea6\u9634\u5c71\u3002

\u9a9d\u9a6c\u65b0\u8de8\u767d\u7389\u978d\uff0c\u6218\u7f62\u6c99\u573a\u6708\u8272\u5bd2\u3002
\u57ce\u5934\u94c1\u9f13\u58f0\u72b9\u9707\uff0c\u5323\u91cc\u91d1\u5200\u8840\u672a\u5e72\u3002

2\u3001\u300a\u4ece\u519b\u884c\u4e03\u9996\u300b
\u70fd\u706b\u57ce\u897f\u767e\u5c3a\u697c\uff0c\u9ec4\u660f\u72ec\u4e0a\u6d77\u98ce\u79cb\u3002(\u72ec\u4e0a \u4e00\u4f5c\uff1a\u72ec\u5750)
\u66f4\u5439\u7f8c\u7b1b\u5173\u5c71\u6708\uff0c\u65e0\u90a3\u91d1\u95fa\u4e07\u91cc\u6101\u3002

\u7435\u7436\u8d77\u821e\u6362\u65b0\u58f0\uff0c\u603b\u662f\u5173\u5c71\u65e7\u522b\u60c5\u3002
\u64a9\u4e71\u8fb9\u6101\u542c\u4e0d\u5c3d\uff0c\u9ad8\u9ad8\u79cb\u6708\u7167\u957f\u57ce\u3002

\u5173\u57ce\u6986\u53f6\u65e9\u758f\u9ec4\uff0c\u65e5\u66ae\u4e91\u6c99\u53e4\u6218\u573a\u3002
\u8868\u8bf7\u56de\u519b\u63a9\u5c18\u9aa8\uff0c\u83ab\u6559\u5175\u58eb\u54ed\u9f99\u8352\u3002

\u9752\u6d77\u957f\u4e91\u6697\u96ea\u5c71\uff0c\u5b64\u57ce\u9065\u671b\u7389\u95e8\u5173\u3002
\u9ec4\u6c99\u767e\u6218\u7a7f\u91d1\u7532\uff0c\u4e0d\u7834\u697c\u5170\u7ec8\u4e0d\u8fd8\u3002

\u5927\u6f20\u98ce\u5c18\u65e5\u8272\u660f\uff0c\u7ea2\u65d7\u534a\u5377\u51fa\u8f95\u95e8\u3002
\u524d\u519b\u591c\u6218\u6d2e\u6cb3\u5317\uff0c\u5df2\u62a5\u751f\u64d2\u5410\u8c37\u6d51\u3002

\u80e1\u74f6\u843d\u818a\u7d2b\u8584\u6c57\uff0c\u788e\u53f6\u57ce\u897f\u79cb\u6708\u56e2\u3002
\u660e\u6555\u661f\u9a70\u5c01\u5b9d\u5251\uff0c\u8f9e\u541b\u4e00\u591c\u53d6\u697c\u5170\u3002

\u7389\u95e8\u5c71\u5d82\u51e0\u5343\u91cd\uff0c\u5c71\u5317\u5c71\u5357\u603b\u662f\u70fd\u3002
\u4eba\u4f9d\u8fdc\u620d\u987b\u770b\u706b\uff0c\u9a6c\u8e0f\u6df1\u5c71\u4e0d\u89c1\u8e2a\u3002

1\u3001\u300a\u91c7\u83b2\u66f2\u300b

\u8377\u53f6\u7f57\u88d9\u4e00\u8272\u88c1\uff0c\u8299\u84c9\u5411\u8138\u4e24\u8fb9\u5f00\u3002
\u4e71\u5165\u6c60\u4e2d\u770b\u4e0d\u89c1\uff0c\u95fb\u6b4c\u59cb\u89c9\u6709\u4eba\u6765\u3002

2\u3001\u300a\u91c7\u83b2\u66f2\u4e8c\u9996\u300b

\u5434\u59ec\u8d8a\u8273\u695a\u738b\u5983\uff0c\u4e89\u5f04\u83b2\u821f\u6c34\u6e7f\u8863\u3002
\u6765\u65f6\u6d66\u53e3\u82b1\u8fce\u5165\uff0c\u91c7\u7f62\u6c5f\u5934\u6708\u9001\u5f52\u3002

3\u3001\u300a\u76f8\u548c\u6b4c\u8f9e\u3002\u91c7\u83b2\u66f2\u4e09\u9996\u300b

\u8d8a\u5973\u4f5c\u6842\u821f\uff0c\u8fd8\u5c06\u6842\u4e3a\u696b\u3002\u6e56\u4e0a\u6c34\u6e3a\u6f2b\uff0c\u6e05\u6c5f\u521d\u53ef\u6d89\u3002 
\u6458\u53d6\u8299\u84c9\u82b1\uff0c\u83ab\u6458\u8299\u84c9\u53f6\u3002\u5c06\u5f52\u95ee\u592b\u5a7f\uff0c\u989c\u8272\u4f55\u5982\u59be

  王昌龄诗选
  【出塞】(其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其二)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从军行】(xing)(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从军行】(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从军行】(其三)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从军行】(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其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从军行】(其六)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从军行】(其七)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塞下曲】(其一)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王昌龄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塞下曲】(其二)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芙蓉楼送辛渐】 (其一)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芙蓉楼送辛渐】 (其二)
  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
  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闺怨】
  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湘西洪江芙蓉楼(10张)
  【春宫曲】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长信秋词五首】(其三)
  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答武陵太守】
  仗剑行千里,微躯敢一言。
  曾为大梁客,不负信陵恩。
  【送郭司仓】
  映门淮水绿 留骑主人心
  明月随良掾 春潮夜夜深
  【秋兴】
  日暮西北堂, 凉风洗修木。
  著书在南窗, 门馆常肃肃。
  苔草延古意, 视听转幽独。
  或问余所营, 刈黍就寒谷。
  【送任五之桂林】
  楚客醉孤舟, 越水将引掉。
  山为两乡别, 月带千里貌。
  羁谴同缯纶, 僻幽闻虎豹。
  桂林寒色在, 苦节知所效。
  【送柴侍御】
  沅水通流接武冈, 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 明月何曾是两乡。

第二节 盛唐边塞诗人

盛极一时的边塞诗是构成盛唐之音的一个基本内容,它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是前无古人的。
初盛唐以来,由于国势强大,军事力量雄厚,经济基础牢固,同域外少数民族政权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方面的交往密切,文人们有很多出塞的机会,或是从军、或是游历,遥远陌生的边塞不但不使人们感到荒凉可怕,反而刺激了他们的好奇心。一种为国立功的荣誉感和浪漫主义精神猕漫在初盛唐社会,不少著名的诗人都亲历过铁马秋风塞北的军旅生活,如陈子昂、高适、岑参、崔颢、戎昱等人。充满英雄传奇色彩的塞外军旅生活、雄奇壮伟的域外风物,都足以引起诗人们的创作兴趣,于是从隋代的杨素、卢思道、薛道衡以来逐渐发展成熟的边塞诗,在盛唐又出现了高峰,其中成就最突出的,当推高适、岑参以及王昌龄、李颀、王之涣等。
高适(700-765),字达夫,郡望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渤海蓨是汉代的行政区域,唐时已无渤海蓨,《旧唐书》本传称其为“渤海蓨人”,是以郡望相称)。至于生籍,现已无法考知。虽然高适的祖父、父亲曾经当官,但到高适的时候,家境已经中落。高适二十岁时,曾西游长安。他自己说:“二十解书剑,西游长安城。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白璧皆言赐近臣,布衣不得干明主!归来洛阳无负郭,东过梁宋非吾土……”(《别韦参军》)他原以为凭借才华,可以一举获取功名,结果失望而归。此后他北上蓟门,漫游燕赵,但也是“逢时事多谬,失路心弥折”(《蓟门不遇王之涣郭密之因以留赠》)。归来之后,大约有十年间是在宋州(今河南商丘),“过着混迹渔樵”的落拓流浪生活,其间他也几度外出。值得一提的是天宝四载(745),他和李白、杜甫邂逅于汴、宋之地,一起登临怀古,把酒论文,传为文学史上的佳话。天宝八载(749) ,因人举荐,高适试举有道科中第,授封丘县尉,但因这个官职的“拜迎长官”、“鞭挞黎庶”(高适《封丘县作》),他三年后便辞职不干,不久入哥舒翰幕府掌书记。安史之乱发生,高适跟随玄宗至蜀,拜谏议大夫,此后官运亨通,屡屡升迁,最后官封左散骑常侍,进封渤海县侯。《旧唐书》称“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
高适是盛唐重要的诗人之一。因为经历的复杂,他的诗歌内容比较丰富。早年因为政治上的失意,生活上的困顿,他的诗多有自伤不遇之词和急于用世之意。如“飘荡与物永,蹉跎觉年老”(《酬裴秀才》)“暮天摇落伤怀抱,倚剑悲歌对秋草”(《古大梁行》)。高适的性格豪放不羁,杜甫曾称他:“高生跨骏马,有似幽并儿”(《
送高三十五书记十五韵》),殷璠称他“性拓落,不拘小节”(《河岳英灵集》),所以他青年时代就向往立功边塞的生活:“倚剑对风尘,既然思卫霍”(《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微》),而且有过边塞生活的亲身体验。所以边塞诗也是他早期创作的一个主要内容。高适仕途得意之后,诗歌创作数量不多,总体成就不如未达之前。
高适前期的边塞诗多是来自他亲身的经历,是经过冷静的观察之后的有感而发,因此有较强的针对性,在反映现实方面比其他同时代的边塞诗人远为深刻,既表现了追求功名的昂扬意气,又能够抒发因直视冷峻的现实而产生的悲慨之心,所以在盛唐诗坛他被推为边塞诗的代表。
高适边塞诗中最负盛名的《燕歌行》,是他开元二十六年(738),第一次北上蓟门归来以后的作品: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筋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这首诗前有作者自序,明确表示此诗是为“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高适自己也有过边塞生活的体验,所以诗中的思想感情是多方面的。既有对守边士兵浴血苦斗、“死节不顾勋”的高尚品格、英雄主义精神的歌颂,又有对军中苦乐不均、边将不得其人的讽刺;既肯定男儿当建功立业,横行天下,又同情战争给征人思妇造成的痛苦。作者以高度的艺术技巧概括当时边塞战斗生活的广阔场景以及各种矛盾。尤其是“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两句,批判将帅骄奢荒纵,不恤士卒,是全诗的中心所在。此诗语言多用七言偶对,几乎每四句一转韵,平仄相间,音调铿锵,表达了诗人时而沈郁、时而激昂、时而悲壮的心情,但给人的感觉不是形式的华美,而是沈至、浑厚、质实、雄健。
高适的边塞诗,议论深刻,见解过人。如他的《塞上》诗,指出当时边患的严重和朝廷对外战争的失策:“边尘满北溟,虏骑正南驱
。转斗岂长策,和亲非远图。惟昔李将军,按节临此都。总戎扫大漠
,一战擒单于。”他认为唐朝习用的“和亲”手段已经起不到羁縻强敌的效果,应该像汉时的李将军那样,迅速扫平残敌,解除边患。他的边塞诗中,还经常出现对士兵英勇无私的爱国精神的赞颂,对他们艰苦生活的同情。除了《燕歌行》,这一类的作品还有《蓟门五首》其四中:“黯黯长城外,日没更烟尘。胡骑虽凭陵,汉兵不顾身。古树满空塞,黄云愁杀人。”《答侯少府》中:“北使经大寒,关山饶苦辛。边兵若刍狗,战骨成埃尘。行矣勿复言,归欤伤我神。”
高适的边塞诗还抒发了自己的壮志雄心以及怀才不遇的悲慨。如《塞下曲》中:“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他的理想就是塞上立功,身后扬名。但是现实是残酷的,他在《蓟中作》中又写道:“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孙吴事”,指用兵之道。自己虽然有军事韬略,无奈无人赏识,那些不学无术的将领,早已得到皇帝的封赏。
高适的边塞诗多是五、七言古体,但一些以边塞生活为题材的绝句也写得境界阔大,风骨凛凛。如《送董大二首》之二:“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荒漠雪景,反而衬托出了英雄豪杰的不凡襟抱。《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诗把塞外雪夜写得多么明净寥廓,一支《梅花落》曲子又把它点缀得绚丽如画,而且情韵深厚。
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称赞高适说:“适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故朝野通赏其文”。高适的诗多从现实出发,写自己的真感情,真怀抱,或抒情、或议论,不是无病呻吟,不是矫揉造作,这是“多胸臆语”;而语言的质实有力,情调的豪迈雄壮,便是“兼有气骨”的表现。这两者相结合,形成了高适边塞诗“尚质主理”、“悲壮沉雄”的风格特色。
和高适并称为盛唐边塞诗代表的是岑参。
岑参(约715-769),江陵(今湖北江陵)人。和高适一样,岑参的祖、父辈都曾有过显赫的政治地位,但到岑参幼年时,家道已经中落,父亲又早死,全凭他勤奋读书,天宝三载(744),二十九岁时,应举及第 ,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天宝八载(749)冬天,岑参第一次赴安西边塞(今新疆库车附近),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中任职,两年后回长安。天宝十三载(754)夏秋之际 ,岑参赴北庭边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在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幕中供职,三年后东归。因杜甫的举荐,岑参入朝任右补阙,又历任起居舍人、虢州长史等职,后转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秩满罢官,流寓蜀中,卒于成都旅舍。有《岑嘉州集》,存诗约四百首。
岑参一生两次出塞,共写作了七十多首边塞诗,是盛唐诗人中写作边塞诗数量最多的。岑参边塞诗的内容比较丰富,有的是抒发为国安边、建立功业的抱负,表现了强烈的入世精神。如“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丈夫三十未富贵,安能终日守笔砚”(《银山碛西馆》);有的是抒写边思乡愁
,如《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初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诗写在边塞思念家人的感情,语淡情浓,气度却显得豪爽。
但岑参写得最多最好的,还是那些描写域外奇异风光和风土人情的作品。
岑参赴边之时,已是天宝后期,唐王朝内外危机重重,但安西、北庭边塞的兵力一向雄厚,唐帝国的声威依然显赫,所以岑参的情绪高昂、豪迈,充满了积极乐观的精神。他的性格又具有好奇的特点,杜甫就曾说:“岑参兄弟皆好奇”(《渼陂行》),而且想象力丰富
,域外奇伟壮丽的风物,极大地刺激了他的创作欲望,所以他的边塞诗如殷璠所说:“参诗语奇体峻,意亦造奇”(《河岳英灵集》)。殷璠此语虽是针对岑参早期写景之作而言,但似乎更符合他的边塞诗的艺术特点。关于岑参诗的“奇”,清人也有相同的看法,如沈德潜《唐诗别裁集》说:“参诗能作奇语,尤长于边塞。”翁方纲《石洲诗话》称:“嘉州之奇峭,入唐以来所未有。又加以边塞之作,奇气益出。”
岑参边塞诗的“奇”,首先表现在以奇特的想象抒发立功边塞的慷慨豪情,将域外荒寒的奇异风光,用豪迈高远的语言和声调来表达,给人既振奋又新鲜的感觉,如著名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这首诗写雪兼写送别。他把边地的雪写得那么绚丽,又用雪来表现奇寒,而后过渡到送别的场面、惜别的心情。诗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两句,用梨花盛开的春天景象,来比喻严冬飞雪,既形象,又使全诗表现出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两句,在漫天皆白之中,突出了红旗的鲜丽,画面给人的印象十分深刻。陈绎曾说“岑参诗尚巧主景”(《唐音癸签》引),胡应麟认为他的诗“清新奇逸”(《诗薮》),都指出了岑参诗善于写奇景的特点。再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行军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这首诗描写的是大漠中恶劣的环境:黄沙入天,夜风怒吼,飞石如斗,但诗人用夸张的笔法描写这些景物的时候,心中却充满了昂扬激动的情绪,因为他是用如此奇伟的景色,衬托奔赴沙场的勇士的英雄气概:看将士们半夜行军,幕中草檄,何等英姿飒爽!这首诗给我们美的感受,已不仅仅来自塞外奇景,还由于盛唐时代诗歌中鼓荡着的慷慨豪迈的激情。
岑参写塞外奇景的作品,数量颇多,且多用歌行体。如《火山云歌送别》:

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
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

《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岸旁青草常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
蒸沙烁石燃虏云,沸浪炎波煎汉月。
侧闻阴山胡儿语,西头热海水如煮。
海上众鸟不敢飞。中有鲤鱼长且肥。

这些景象本身已具有奇异的色彩,而岑参又驰骋想象,给以夸张
,更显得奇丽壮伟,震人心魄。
岑参边塞诗的“奇”,还表现在声韵上。
岑参边塞诗最擅长的是七言歌行和七绝。其七言歌行音节流畅,用韵灵活多变,既借鉴了高适等人纵横跌宕,开合自如的体势,又接受了乐府诗的形式特点,有时句句用韵,有时隔句用韵,有时一韵到底,有时二、三句一转韵,总之,视内容而作音律上的调度安排。所以音节嘹亮铿锵悦耳。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中,句句用韵、三句一转,且平、上、入三声互换,以急促劲折的声韵,表现出军情的紧急和土气的高昂。
在盛唐边塞诗人中,高适、岑参向来并称齐名。如杜甫说:“高岑殊缓步,沈鲍得同行。意惬关飞动,篇终接混茫。”(《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适虢州岑二十七长史参三十韵》)。关于两人在诗歌艺术上的造诣,曾有诗论家将他们归在一起品评。如严羽说:“高岑之诗悲壮,读之使人感慨。”(《沧浪诗话·诗评》),辛元房说:“(
岑参)诗调尤高……与高适风骨颇同,读之使人慷慨怀感”(《唐才子传》卷三)。但正如有的评论家所指出的,他们两人的风格,并不能以“悲壮”二字归为一类。由于经历、个性,接受的艺术熏陶不同
,两个同时代的著名的边塞诗人的风格,也是同中有异的。具体地说
,高适的边塞诗“悲壮”的色彩更浓郁一些,岑参的边塞诗更“奇丽
”一些。所以说高适诗“悲壮而厚”,岑参诗“奇逸而峭”。(《师友诗传续录》)“高适诗尚质主理;岑参诗尚巧主景”(《唐音癸签
》引《吟谱》)。
在盛唐边塞诗人群中,王昌龄、李颀、王之涣、崔颢等人,也是各有建树的作家。
王昌龄(约698-757),字少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早年曾漫游四方,到过塞上。开元十五年(727) ,登进士第,开始了仕宦生涯。先是授职秘书省校书郎,七年后应博学宏词科考试中选,授汜水(今属河南)县尉。开元二十七岁年(739),因“不护细行,屡见贬斥”(《旧唐书》本传),终于本年获罪被谪岭南。开元二十八年(740) ,王昌龄自岭南北归,任江宁(今江苏南京)县丞。但几年后,王昌龄又被贬至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安史之乱发生,王昌龄北还,路过亳州郡时,为刺史闾丘晓所杀。
王昌龄的一生是比较坎坷的。他早年家境贫寒,“多知危苦之事
”,但他又十分渴望建功立业,向往军中生活。他在《九江口作》中说:“何当报君恩,却系单于头”?《变行路难》中说:“封侯取一战,岂复念闺阁”?这种强烈的事功精神,慕侠尚气,慷慨豪爽的个性和他亲赴塞垣的生活经历,使他在边塞诗的创作方面,能有独特的成就。王昌龄边塞诗的代表作是《出塞》和《从军行》。《出塞》共有两首(均从《全唐诗》)。其一为: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首诗曾被明人评为唐人七绝中的“压卷”之作。作者从边关明月想到从秦汉以来,筑关备胡,耗时良久,但战争仍持续不绝,造成了多少家庭的悲剧。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边将不得其人。这种论点的提出,是基于作者对历史的深刻了解思考,而且语言精炼,以秦汉时的明月关山落笔,创造了一种苍茫辽阔的意境,艺术感染力很强。因此清人黄生评此诗道:“中晚唐绝句涉议论便不佳,此诗亦涉议论而未尝不佳。此何以故?风度胜故,气味胜故。”他的《从军行》共有七首绝句。其中一、二首分别是: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两首诗主要是抒发征戍者斩不断理还乱的乡思别愁。作者善于表现典型环境中人物的感情。如第一首写一个守边士兵,在秋日的黄昏
,萧瑟海风之中,坐在兀立的烽火台边,耳中是缭绕不去的《关山月
》曲子声,他不由得想起了万里之外闺中的妻子,是怎样苦苦地思念自己,于是愁绪萦怀,思情万端。情与景高度融合,悲凉中又有柔婉
。第二首写军中作乐的场面,人们在琵琶曲的伴奏下,蹁蹁起舞,但是乐曲怎么换都离不开“关山”的离别之情。浓浓的别愁,弹也弹不尽,听也听不腻,夜色渐渐转深,月亮已西落于长城之下了,边愁猕漫在塞外的夜空。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其四)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其五)

这两首主要表现立功塞上的雄心壮志,如其四中,身经百战的将士,表示“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第五首写的是一次夜战。前两句渲染战斗的紧张气氛,后两句突出胜利的结果。将前后几首诗结合起来读,使人感动于这些古代士兵崇高伟大的心灵:他们和常人一样有儿女情长,但一旦国家需要,他们便舍生忘死,不计个人得失。王昌龄因为早年有亲上塞垣的经历,对军队中的情况比较了解,他自己也有马上取功名的理想,所以在这些将士的身上也寄托了自己的热情
。沈德潜《唐诗别裁》卷一说:“少伯塞上诗,多能传出义勇”,的确如此。
王昌龄不但以边塞诗著称,他的反映妇女生活的诗篇,历来也备受推崇。他笔下的妇女形象有宫中怨女、有闺中少妇,也有劳动妇女
。如《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诗人先写少妇因为“不知愁”,所以盛妆打扮之后登上高楼观赏春色。没想到原野上灿烂的春光,突然触动了她心中索寞的情怀和对青春华年流逝的伤感,引出了“悔教夫婿觅封侯”的感叹。诗对少妇心理的描写可谓细致、传神。清人俞樾评此诗:“以无情言情则情出
,以无意写意则意真”。
王昌龄诗以七绝成就最高,数量也最多,人称“七绝圣手”。一般都认为,王昌龄的七绝,在唐代只有李白可与比肩。王世贞《诗评
》引焦竑语称:“龙标(王昌龄)、陇西(李白)真七绝当家,足称联璧”。清人叶燮《原诗》说:“七言绝句,古今推李白、王昌龄。”
李颀(约690-754) ,嵩阳(今河南登封)人(据姚奠中《李颀里居生平考辨和诗歌成就》 ,《山西大学学报》1983年1期)。李颀于开元二十三年(735)登进士第,他和盛唐时代的许多士子一样,有强烈的功名心,企慕富贵荣华的生活:“男儿立身须自强,十年闭户颍水阳。业就功成见明主,击钟鼎食坐华堂。二八蛾眉梳堕马,美酒清歌曲房下”。(《缓歌行》)这首诗写出了当时寒俊之士的“白日梦”。但是李颀的仕宦生涯并不如意:“数年作吏家屡空,谁料黑头成老翁”(《欲之新乡签崔颢綦毋潜》)由于对仕进失望,李颀不久便辞官不就,归隐田园了。
李颀性格中有豪爽任侠、倜傥不群的一面,又有长期接触社会生活的机会,他的边塞诗浑雄刚健,苍凉悲壮,代表作《古从军行》: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旁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这首诗借咏汉武帝征西域史事,感叹古往今来的边陲攻战,付出了数不清的性命和财产,换来的只不过是小小的蒲桃移植在长安!沈德潜评此诗道:“以人命换塞外之物,失策甚矣!为开边者垂戒,故作此诗。”(《唐诗别裁》卷五),诗的思想很有深度。这一首七言古诗音韵宛转,章法整饬。诗中描写的荒漠景色,色彩黯淡,情调低沉,表现了李颀个人悲怆的情怀。
李颀其他的边塞诗还有《古意》、《古塞下曲》等,情调都很苍凉悲壮。
李颀精通音律,对音乐的感受特别敏锐,而且能准确给以表达,他有几首描写音乐的诗篇,都十分成功。如《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房给事》中:

董夫子,通神明,深山窃听来妖精。
言迟更速皆应手,将往复旋如有情。
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
嘶酸雏雁失群夜,断绝胡儿恋母声。
川为净其波,鸟亦罢其鸣。
乌孙部落家乡远,逻娑沙尘哀怨生。
幽音变调忽飘洒,长风吹林雨堕瓦。
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

诗中的“董大”,即董庭兰,是当时著名的琴师。“胡笳声”即《胡笳弄》,是按胡笳声调翻为琴曲的,所以董大是弹琴而不是吹奏胡笳。
胡笳声不是具象、可触摸的。诗人便用了种种感通神明的意象,来给以描绘。说乐声时紧时缓,就像空中百鸟乍聚乍散,像兰天上浮云忽开忽合。乐声嘶哑,像离群的雏雁在暗夜里悲鸣,乐声低沉,像胡儿依恋慈母哀哀低唤。接着诗人又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来反衬琴声的艺术力量:“川为净其波,鸟亦罢其鸣”。好象河流,飞鸟都被琴声震慑了、陶醉了。后面写琴声的幽咽,使人想到汉乌孙公主和唐文成公主远嫁的悲伤。这以上是侧面写琴声。以下从正面写琴声,运用了形象的比喻,如“长风吹林”、“迸泉飒飒”、“野鹿呦呦”……,写出了音乐的无穷变化,也写出了音乐中的人情味。难怪殷璠称李颀描写音乐的诗句是"足可歔欷,震荡心神"(《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引)。
李颀还擅长刻画人物性格,他的《别梁鍠》、《赠别高三十五》
、《送陈章甫》、《赠张旭》等诗,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别梁鍠》:

梁生倜傥心不羁,途穷气盖长安儿。
回头转眄似雕鹗。有志飞鸣人岂知?
虽云四十无禄位,曾与大军掌书记。
抗辞请刃诛部曲,作色论兵犯二帅。
一言不合龙頟侯,击剑拂衣从此弃。
朝朝饮酒黄公垆,脱帽露顶争叫呼……
时人见子多落魄。共笑狂歌非远图。
忽然遣跃紫骝马,还是昂藏一丈夫……

把梁鍠任侠使气,不拘小节的个性作了生动、形象的刻划,使人感觉到他虽然落魄却依然悲歌慷慨。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绛州(今山西绛县)人,他少有侠气,靳能所作墓志铭并序中称其“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见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尝或歌从军,吟出塞,曒兮极关山明月之思,萧兮得易水寒风之声,传乎乐章,布在人口”。(同上)可见王之涣的边塞诗在当时已享有盛名。王之涣保留下来的作品只有六首,其中三首是边塞诗,最脍炙人口的是《凉州词二首》其一: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此诗首二句写玉门关外的情景。有的版本作“黄河”为“黄沙”
,因为黄河离玉门关很远,肉眼看不到黄河与天相接的情景。但是若从艺术想象的角度,以意念中黄河与白云相接的情景作为孤城、群山的背景,又是可以说得通的。后两句写羌笛吹奏着哀怨的《折杨柳曲
》,好像在埋怨因为春风不到玉门关,所以这里见不到一株杨柳树。这里的“春风”语带双关,既是说玉门关本就荒凉,不必埋怨春风,又是用“春风”比喻朝廷的恩译,说朝廷早就把这些戍卒的生死置之度外,流露了作者对守边士兵的同情,但是用语十分含蓄,用情十分深挚婉曲。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是家喻户晓的名篇: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写景却不把景写尽,而且在壮阔雄浑的景物描写中,寄寓着“登高望远”之意,展现了盛唐知识分子开阔的胸襟、进取的精神

崔颢(约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开元十一年(723)登进士第。崔颢曾漫游各地,到过塞上,有《崔颢集》,存诗40多首
。其中边塞诗7首,多抒发立功军中,杀敌塞上的豪迈意气。如《赠王威古》:

三十羽林将,出身常事边。春风吹浅草,猎骑何翩翩。
插羽两相顾,鸣弓新上弦。
射麋入深谷,饮马投荒泉。马上共倾酒。野中聊割鲜。
相看未及饮,朵虏寇幽燕。
烽火去不息,胡尘高际天。长驱救东北,战解城亦全。
报国行赴难,古来皆共然。

诗中把王威古慷慨悲歌之士的形象刻划得多么动人!诗的前十句借射猎的场面塑造王威古英武豪健的形象,后八句歌颂王将军慷慨赴国难、英勇上战场的精神。诗中漾溢着的爱国热情和英雄主义的精神
,都使人深受鼓舞,所以殷璠称赞道:“风骨凛然”(《河岳英灵集
》)。崔颢作品中,最为著名的是《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诗人在观赏黄鹤楼的风光时,想到古人登仙驾鹤的传说,也想起三国时才士祢衡被冤杀于此的往事,不由得感慨万端,在诗中抒发世事茫茫,人生如寄的感叹,转而对家乡亲人产生深深的系念。诗一气直下,自然流畅。就像沈德潜评此诗所说:“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唐诗别裁》卷十三)。诗的前四句写登楼所想,表现仙去楼空,岁月不再,唯有白云,千载之下,依然悠悠的世事茫茫之感。后四句写登楼所见所想,汉阳城、鹦鹉洲、绿草芳树在夕阳之下,暮江之上,徒然增人乡愁离思。写景抒情,臻于妙境,难怪严羽《沧浪诗话·诗评》称此诗:“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
黄鹤楼》为第一。”
盛唐边塞诗人的成就高低不同,数量多寡有别,但他们在艺术上基本都在努力创造阳刚、劲健、慷慨、奇伟之美,使边塞诗歌成为盛唐之音的一个有机组成

😊

  • 鐜嬫槍榫勮繕鏈鍝簺璇楀彞
    绛旓細娴佹按閫氭尝鎺ユ鍐堬紝閫佸悰涓嶈鏈夌浼ゃ闈掑北涓閬撳悓浜戦洦锛屾槑鏈堜綍鏇炬槸涓や埂銆
  • 鐜嬫槍榫鐨璇楀彞銆
    绛旓細鐜嬫槍榫勭殑璇楀彞 鏃舵槑鏈堟眽鏃跺叧锛屼竾閲岄暱寰佷汉鏈繕銆傗斺斻婂嚭濉炰簩棣柭峰叾涓銆闈掓捣闀夸簯鏆楅洩灞憋紝瀛ゅ煄閬ユ湜鐜夐棬鍏銆傗斺斻婁粠鍐涜涓冮路鍏跺洓銆鑽峰彾缃楄涓鑹茶锛岃姍钃夊悜鑴镐袱杈瑰紑銆傗斺斻婇噰鑾叉洸銆嬬Е鏃舵槑鏈堟眽鏃跺叧锛屼竾閲岄暱寰佷汉鏈繕銆傗斺斻婂嚭濉炰簩棣栥鐑界伀鍩庤タ鐧惧昂妤硷紝榛勬槒鐙潗娴烽绉銆傗斺斻婁粠鍐涜涓冮銆嬪瘨闆ㄨ繛姹熷...
  • 鈥鐜嬫槍榫鈥濈殑璇楀彞鏈鍝簺?
    绛旓細1銆併婂嚭濉炪嬬Е鏃舵槑鏈堟眽鏃跺叧锛屼竾閲岄暱寰佷汉鏈繕銆備絾浣块緳鍩庨灏嗗湪锛屼笉鏁欒儭椹害闃村北銆2銆併婁粠鍐涜銆闈掓捣闀夸簯鏆楅洩灞憋紝瀛ゅ煄閬ユ湜鐜夐棬鍏銆榛勬矙鐧炬垬绌块噾鐢诧紝涓嶇牬妤煎叞缁堜笉杩銆3銆併婁粠鍐涜銆嬪钩娌欎竾閲屼綑锛岄楦熷浣曞銆傝檹楠戠寧闀垮師锛岀咯缈╁倣娌冲幓銆傝竟澹版憞鐧借崏锛屾捣姘旂敓榛勯浘銆傜櫨鎴樿嫤椋庡皹锛屽崄骞村饱闇滈湶銆傝櫧鎶曞畾杩滅瑪...
  • 鐜嬫槍榫鐨璇楀彞鏈鍝簺
    绛旓細鐜嬫槍榫勭殑璇楀彞鏈夊緢澶氾紝浠ヤ笅鏄儴鍒嗚瘲鍙ワ細1. 绉︽椂鏄庢湀姹夋椂鍏筹紝涓囬噷闀垮緛浜烘湭杩樸2. 浣嗕娇榫欏煄椋炲皢鍦紝涓嶆暀鑳¢┈搴﹂槾灞銆3. 娲涢槼浜插弸濡傜浉闂紝涓鐗囧啺蹇冨湪鐜夊6銆4. 闂轰腑灏戝涓嶇煡鎰侊紝鏄ユ棩鍑濆涓婄繝妤銆5. 鏄庡彂涓嶈兘瀵愶紝鏈夋鍦ㄩ粠鏄銆傝В閲婏細鐜嬫槍榫勬槸鍞愪唬钁楀悕鐨勮瘲浜猴紝浠栫殑璇楀彞骞挎硾娴佷紶锛岃澶氳瘲鍙ラ兘鍏呮弧浜嗚瘲鎰...
  • 鐜嬫槍榫鐨勫彜璇
    绛旓細鐜嬫槍榫勭殑鍙よ瘲濡備笅锛1銆佺Е鏃舵槑鏈堟眽鏃跺叧锛屼竾閲岄暱寰佷汉鏈繕銆備絾浣块緳鍩庨灏嗗湪锛屼笉鏁欒儭椹害闃村北銆傗斺銆婂嚭濉炪璇楀彞缈昏瘧锛氫緷鏃ф槸绉︽椂鐨勬槑鏈堟眽鏃剁殑杈瑰叧锛屽緛鎴橀暱涔呭欢缁竾閲屽緛澶笉鍥炶繕銆傚樿嫢榫欏煄鐨勯灏嗘潕骞胯屼粖鍋ュ湪锛岀粷涓嶈鍖堝ゴ鍗椾笅鐗ч┈搴﹁繃闃村北銆傝瘲鍙ヨ祻鏋愶細杩欐槸涓棣栨叏鍙硅竟鎴樹笉鏂紝鍥芥棤鑹皢鐨勮竟濉炪傝瘲鐨勯鍙ユ渶...
  • 鐜嬫槍榫鐨璇楁湁鍝簺
    绛旓細涔屾爾鏇 [涓浣滄潕绔瘲] 椹惧垢娌充笢 瑁村叚涔﹀爞 鑳$鏇 娈靛鍘呭妗 澶遍 鍩庡倣鏇 琛岃矾闅 閫佹闃充細绋戒箣浠 閫佹潕妫规父姹熶笢 閫侀瓘浜 閫佽4鍥惧崡 鑺欒搲妤奸佽緵娓愪簩棣 鏃呮湜 [涓浣滄潕棰璇梋 姝﹂櫟寮鍏冭榛勭偧甯堥櫌涓夐 瑗垮鏄ユ 涓囧瞾妤 鍒濇棩 閮戝幙瀹块櫠澶叕棣嗕腑璧犲啹鍏厓浜 鍚脊椋庡叆鏉捐禒鏉ㄨˉ闃 缂戞皬灏夋矆鍏村畻缃厭鍗楁邯鐣欒禒...
  • 鐜嬫槍榫鐨璇楀彞鏈鍝簺
    绛旓細寮鍏冨崄浜斿勾锛727骞达級锛岃繘澹強绗紝鎺堟牎涔﹂儙锛岃縼榫欐爣鍘垮皦銆傚弬鍔犲崥瀛﹀畯杈炵鑰冭瘯锛屾巿姹滄按鍘垮皦锛屽潗浜嬫祦鏀惧箔鍗椼傚紑鍏冩湯骞达紝杩斿洖闀垮畨锛屾巿姹熷畞鍘夸笧銆傚畨鍙蹭箣涔辨椂锛屾儴閬撼宸炲埡鍙查椌涓樻檽鏉瀹炽鐜嬫槍榫涓庢潕鐧姐侀珮閫傘佺帇缁淬佺帇涔嬫叮銆佸矐鍙傜瓑浜轰氦寰娣卞帤銆傚叾璇椾互涓冪粷瑙侀暱锛屽挨浠ヨ竟濉炶瘲鏈涓鸿憲鍚嶏紝鏈夆滆瘲瀹跺か瀛愨濄佲涓冪粷鍦f墜...
  • 鐜嬫槍榫鐨璇楀彞
    绛旓細1銆1浠庡啗琛岄潚娴烽暱浜戞殫闆北锛屽鍩庨仴鏈涚帀闂ㄥ叧榛勬矙鐧炬垬绌块噾鐢诧紝涓嶇牬妤煎叞缁堜笉杩2鍑哄绉︽椂鏄庢湀姹夋椂鍏筹紝涓囬噷闀垮緛浜烘湭杩樹絾浣块緳鍩庨灏嗗湪锛屼笉鏁欒儭椹害闃村北3鑺欒搲妤奸佽緵娓愬瘨闆ㄨ繛姹熷鍏ュ惔锛屽钩鏄庨佸妤氬北銆2銆佹鏋楀瘨鑹插湪锛岃嫤鑺傜煡鎵鏁 鐜嬫槍榫勭殑閫佸埆璇 鐜嬫槍榫勭殑閫佸埆璇 1鑺欒搲妤奸佽緵娓 瀵掗洦杩炴睙澶滃叆鍚达紝骞虫槑閫佸...
  • 鐖卞浗璇楀彞鐜嬫槍榫鐨勮瘲鍙
    绛旓細鐖卞浗璇楀彞鐜嬫槍榫勭殑璇楀彞 1銆佷絾浣块緳鍩庨灏嗗湪锛屼笉鏁欒儭椹害闃村北銆傗斺斿攼路鐜嬫槍榫銆婂嚭濉炪閲婁箟锛氬樿嫢榫欏煄鐨勯灏嗘潕骞胯屼粖鍋ュ湪锛岀粷涓嶈鍖堝ゴ鍗椾笅鐗ч┈搴﹁繃闃村北銆2銆榛勬矙鐧炬垬绌块噾鐢诧紝涓嶇牬妤煎叞缁堜笉杩锛併傗斺斿攼路鐜嬫槍榫勩婁粠鍐涜涓冮路鍏跺洓銆嬮噴涔夛細瀹堣竟灏嗗+锛岃韩缁忕櫨鎴橈紝閾犵敳纾ㄧ┛锛屽.蹇椾笉鐏紝涓嶆墦璐ヨ繘鐘箣鏁岋紝瑾撲笉...
  • 鐜嬫槍榫鐖卞浗璇楀彞
    绛旓細鐜嬫槍榫勭埍鍥借瘲鍙ユ荤粨濡備笅锛1銆銆婂嚭濉炪 绉︽椂鏄庢湀姹夋椂鍏筹紝涓囬噷闀垮緛浜烘湭杩樸 浣嗕娇榫欏煄椋炲皢鍦紝涓嶆暀鑳¢┈搴﹂槾灞銆傝繖鏄竴棣栬憲鍚嶇殑杈瑰璇楋紝琛ㄨ揪浜嗚瘲浜哄笇鏈涜捣浠昏壇灏嗭紝鏃╂棩骞虫伅杈瑰鎴樹簨锛屼娇浜烘皯杩囦笂瀹夊畾鐨勭敓娲荤殑鎰挎湜銆2銆併婁粠鍐涜路鍏跺洓銆 闈掓捣闀夸簯鏆楅洩灞憋紝瀛ゅ煄閬ユ湜鐜夐棬鍏銆 榛勬矙鐧炬垬绌块噾鐢诧紝涓嶇牬妤煎叞缁堜笉杩...
  • 扩展阅读:李白最吓人的一首古诗 ... 小学生魔改古诗笑死人 ... 李白《少年行》全诗 ... 《出塞》古诗 ... 李白的藏头诗日本必亡 ... 王昌龄古诗100首 ... 王昌龄《出塞》古诗 ... 王昌龄《凉州词》 ... 李白最诡异的一首诗藏头诗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