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赵祯的生平? 宋仁宗赵祯的生平?谁知道

\u5b8b\u4ec1\u5b97\u8d75\u796f\u751f\u5e73\u7b80\u4ecb \u5b8b\u4ec1\u5b97\u8d75\u796f\u600e\u4e48\u6b7b\u7684

\u8d75\u796f\uff081010\u5e745\u670812\u65e5\u20141063\u5e744\u670830\u65e5\uff09\uff0c\u521d\u540d\u8d75\u53d7\u76ca\u3002\u5b8b\u671d\u7b2c\u56db\u4f4d\u7687\u5e1d\uff081022\u5e743\u670823\u65e5\u20141063\u5e744\u670830\u65e5\u5728\u4f4d\uff09\uff0c\u5b8b\u771f\u5b97\u8d75\u6052\u7b2c\u516d\u5b50\uff0c\u6bcd\u4e3a\u674e\u5bb8\u5983\u3002
\u65e9\u5e74\u5386\u5c01\u5e86\u56fd\u516c\u3001\u5bff\u6625\u90e1\u738b\u3001\u5347\u738b\uff0c\u5b98\u4e2d\u4e66\u4ee4\u3002\u5929\u79a7\u4e8c\u5e74\uff081018\u5e74\uff09\uff0c\u88ab\u7acb\u4e3a\u7687\u592a\u5b50\uff0c\u8d50\u540d\u8d75\u796f\u3002
\u4e7e\u5174\u5143\u5e74\uff081022\u5e74\uff09\uff0c\u8d75\u796f\u5373\u4f4d\uff0c\u65f6\u5e74\u5341\u4e09\u5c81\u3002\u4ed6\u5728\u4f4d\u521d\u671f\uff0c\u7531\u7ae0\u732e\u660e\u8083\u7687\u540e\u5218\u6c0f\u5782\u5e18\u542c\u653f\uff0c\u81f3\u660e\u9053\u4e8c\u5e74\uff081033\u5e74\uff09\u59cb\u4eb2\u653f\u3002\u5728\u4f4d\u4e2d\u671f\u7206\u53d1\u7b2c\u4e00\u6b21\u201c\u5b8b\u590f\u6218\u4e89\u201d\uff0c\u7ecf\u4e09\u5e74\u4ea4\u6218\u540e\uff0c\u53cc\u65b9\u7b7e\u8ba2\u201c\u5e86\u5386\u548c\u8bae\u201d\u3002\u671f\u95f4\uff0c\u8fbd\u671d\u8d81\u673a\u91cd\u5175\u538b\u5883\uff0c\u8feb\u5b8b\u589e\u8f93\u5c81\u5e01\uff0c\u53f2\u79f0\u201c\u91cd\u7199\u589e\u5e01\u201d\u3002\u9488\u5bf9\u5317\u5b8b\u65e5\u76ca\u4e25\u91cd\u7684\u7edf\u6cbb\u5371\u673a\uff0c\u8d75\u796f\u4e8e\u5e86\u5386\u4e09\u5e74\uff081043\u5e74\uff09\u4efb\u7528\u8303\u4ef2\u6df9\u7b49\u5f00\u5c55\u201c\u5e86\u5386\u65b0\u653f\u201d\uff0c\u4f46\u56e0\u53cd\u5bf9\u52bf\u529b\u5e9e\u5927\uff0c\u6539\u9769\u65cb\u5373\u4e2d\u6b62\u3002
\u5609\u7950\u516b\u5e74\uff081063\u5e74\uff09\uff0c\u8d75\u796f\u5d29\u901d\uff0c\u4eab\u5e74\u4e94\u5341\u56db\u5c81\u3002\u5728\u4f4d\u56db\u5341\u4e8c\u5e74\uff0c\u4e3a\u5b8b\u671d\u5728\u4f4d\u65f6\u95f4\u6700\u957f\u7684\u7687\u5e1d\u3002\u8c25\u53f7\u4f53\u5929\u6cd5\u9053\u6781\u529f\u5168\u5fb7\u795e\u6587\u5723\u6b66\u777f\u54f2\u660e\u5b5d\u7687\u5e1d\uff0c\u5e99\u53f7\u4ec1\u5b97\uff0c\u846c\u4e8e\u6c38\u662d\u9675\u3002

1.1063\u5e74\u75c5\u6b7b\u5f00\u5c01\uff0c\u4eab\u5e7454\u5c812.\u6709\u4e09\u5b50\uff0c\u6768\u738b\u8d75\u6609\uff0c\u65e9\u4ea1\u3000\u3000\u96cd\u738b\u8d75\u6615\uff0c\u65e9\u4ea1\uff0c\u3000\u3000\u8346\u738b\u8d75\u66e6\uff0c\u65e9\u4ea13.\u4ec1\u5b97\u4e4b\u540e\u662f\u82f1\u5b97\u5ba3\u5e1d(\u8d75\u66d9)4\u5b8b\u4ec1\u5b97\u662f\u5b8b\u4ee3\u5e1d\u738b\u4e2d\u7684\u660e\u541b\u5723\u4e3b\uff0c\u5728\u4f4d\u65f6\u95f4\u6700\u957f\uff0c\u8fbe42\u5e74\uff0c\u5176\u95f4\u56fd\u5bb6\u592a\u5e73\uff0c\u8fb9\u5883\u5b89\u5b9a\uff0c\u7ecf\u6d4e\u7e41\u8363\uff0c\u79d1\u5b66\u6587\u5316\u53d1\u8fbe\uff0c\u4eba\u6c11\u751f\u6d3b\u5b89\u5b9a

赵受益(后改名赵祯)生于大中祥符三年四月十四日(1010年5月30日) [6]  ,他是宋真宗赵恒的第六子,其母为李宸妃。 因赵恒所宠信的美人刘氏(章献明肃皇后)无子,赵恒便对外声称赵受益为刘氏所生。

天禧二年(1018年),赵受益进封升王。同年九月丁卯日(1018年10月19日),赵受益被册封为皇太子,赐名赵祯。

乾兴元年二月十九日(1022年3月23日),赵恒逝世。年仅十三岁的赵祯即皇帝位,由皇太后刘氏(章献明肃皇后)代行处理军国事务,直至明道二年(1033年)刘太后去世,才开始亲政。



扩展资料:

狸猫换太子

关于赵祯的身世,清代小说《三侠五义》里有一种“狸猫换太子”的说法,认为刘氏、李氏在宋真宗晚年同时怀孕,为了争当正宫,工于心计的刘氏将李氏所生之子换成了一只剥了皮的狸猫,污蔑李氏生下了妖孽。真宗大怒,将李氏打入冷宫,而将刘氏立为皇后。

后来,天怒人怨,刘氏所生之子夭折,而李氏所生男婴在经过波折后被立为太子,并登上皇位,这就是宋仁宗赵祯。在包拯的帮助下,赵祯得知相,并与已双目失明的李氏相认,而已升为皇太后的刘氏则畏罪自缢而死。

自宋朝以来,由于小说、戏剧等各种艺术形式的演绎,赵祯生母之谜日益鲜活生动,备受世人关注。关于“赵祯究竟是真宗后刘氏之子、还是妃子李氏亲生”这一问题,无论是小说,还是戏曲,几乎众口一辞,认定赵祯是李氏所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赵祯





  宋仁宗赵祯
  仁宗赵祯,真宗子。大中祥符八年封寿春郡王,天禧二年(1018)封升王,立为太子。乾兴元年(1022)即位,由刘太后垂帘听政,明道二年(1033)太后死,始亲政。仁宗在位42年,是两宋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仁宗早年生活在养母刘太后阴影之下,作为一个守成之君,能守祖宗法度,性情文弱温厚,其武功谋略不及太祖、太宗,在与西夏王朝的长期对峙中表现平平,宋王朝屡战屡败,军事上处于弱势地位。然而,仁宗知人善任,也想解决当时社会存在的诸多弊端,提拔重用了一大批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因而其在位时期名臣辈出。总体而言,仁宗算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他的一生充满了悲剧色彩,但其中也不乏悲天悯人的情怀。

  国母之争:生死两皇后

  安排了生母后事,仁宗表面上并未过分追究刘后及其亲属,这大概只是一时权宜之计。事实上,早在太后生前,仁宗与太后之间就已存在极大的冲突,尤其是在自己的婚姻大事上,仁宗明显地感到太后的专横。仁宗最初看上了并非官宦却富有钱财的王蒙正的女儿,曾向刘太后提起过此事,但武断的太后根本不予理会,借口这个王姓女子“妖艳太甚,恐不利少主”,硬是将这个“姿色冠世”的少女许配给了刘美的儿子刘从德。刘美即是银匠龚美,只可惜在刘氏册封皇太后之前就去世了,留下了两个儿子,刘从德便是其长子,太后此举无疑有报答龚美的意味。然而,这一许配却极大地伤害了少年皇帝。

  王蒙正与刘太后连姻时,其父极不赞成,阻拦不住,竟然大骂:我们王家世代为民,从来没有与外戚通过婚,今后必定要遭受灾祸!没想到此话当真应验了。10年后,王蒙正与父亲的婢女私通,生下了孩子又不承认,担心其分走自己的财产,被婢女告到官府。经审核,证据确凿,王蒙正被除名编管,发配岭南。仁宗特地下诏,禁止其女以国戚身份进入皇宫,其子孙也不得与皇族联姻,这种处罚大概与仁宗发泄他积蓄多年的怨恨有关。

  仁宗喜欢的姑娘被许给刘从德后,太后也准备尽快为15岁的皇帝完婚,选了几个有身份的少女进宫,作为皇后候选人,其中有已故中书令郭崇的孙女郭氏,已故骁骑卫上将军张美的曾孙女张氏。当时仁宗一眼就相中了张姓女孩。本来皇帝选中谁就可以立为皇后,但仁宗的意愿再次遭到太后的阻挠。原来,经过太后审视,认为张姓女子不如郭姓女子,在未与仁宗商量的情况下,便自作主张以张氏为才人,而册立郭氏为皇后。这一决定又一次使少年仁宗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进而造成此后长时间内皇帝对正宫的冷漠,也直接导致了废后风波。

  郭皇后有刘太后作靠山,她既不懂得谦让和宽容,更是逐渐养成了骄横自恣的性格。太后死后,她依然旧习不改,仍沿用太后时的规矩,垄断后宫。而仁宗亲政,却力图要摆脱太后的影响,其中一项重要变化,就是后宫嫔妃纷纷得宠。当时最受仁宗宠爱的两个美人是尚氏和杨氏。尚美人的父亲封官受赐,恩宠倾动京城,引起郭后的嫉恨,几番与尚氏发生冲突,尚氏自然也少不了在仁宗面前诋毁皇后。一次,尚氏当着仁宗的面讥讽郭后,郭后怒不可遏,上前要抽尚氏耳光,仁宗跑过来劝架,偏巧一巴掌落在皇帝的脖颈上。仁宗大怒,令宦官阎文应传来宰相吕夷简,让他“验视”伤痕,其实是为其废后寻求支持。随后,仁宗下诏,称皇后无子,愿意当道姑,特封净妃、玉京冲妙仙师,易名净悟,别居长宁宫。此诏一出,朝廷大哗,甚至引发了台谏官员在皇帝寝宫门前集体进谏这一前所未有的事件。郭后被废,名义上是她长时间未能生育皇子,实际上是仁宗发泄对已故太后的不满。

  郭皇后被废后,仁宗让宋绶草拟废后诏书,其中有“当求德门,以正内治”的话,意思是从有教养的家庭中选取秀女。刘太后虽已不在人世,仁宗也已亲政,但在选后的问题上他却一直未能如愿。当时,左右领来一个姓陈的女子进宫,颇得仁宗欢心。陈氏是寿州茶商之女,父亲靠捐纳谋得一个小官,不具高贵的门第。宋绶说:“陛下若以贱者正位中宫,不就与前日诏书所言背道而驰了吗?”宰相吕夷简、枢密副使蔡齐等人也纷纷劝说,负责给皇上供药的太监阎士良颇得仁宗信任,他也劝谏仁宗不要娶陈氏。这样,在众人的反复劝说下,仁宗不得不另立中宫,勉强将宋初名将曹彬的孙女选为皇后。

  正因为如此,仁宗对这次婚姻似乎也不是很满意。进入中年以后,仁宗最宠爱的女人是张美人。张美人后进封贵妃,虽然她在死后才被追册为皇后,但其生前的威势,并不亚于正宫曹皇后。张贵妃是洛阳人,祖先是吴人,吴越王归宋,其家迁到河南定居。不幸的是其父张尧封进士及第不久就去世了,母亲在齐国大长公主府上作歌舞女,将女儿带在身边。大长公主见这个小女孩灵巧可爱,便召入宫中作乐女,那时她才8岁,由宫人贾氏代养。一次宫中宴饮,被仁宗看中得宠。庆历八年(1048年)十月十七日成为贵妃。张氏在短短几年内,就由末等嫔妃的才人直升至最高等级的贵妃,距离皇后仅一步之遥,可知仁宗对她特别宠爱。

  虽然张贵妃聪明伶俐,深得仁宗喜爱,但在“士大夫与皇帝共治天下”的大背景下,她也不能为所欲为,不仅晋封皇后没有希望,甚至连其伯父张尧佐晋封宣徽南院使这样虚职的事也因遭到台谏官的猛烈攻击而作罢。一天,仁宗正准备上朝,张贵妃送仁宗至殿门,拉着仁宗说“官家今日不要忘了宣徽使!”仁宗答道:“放心!放心!”结果在殿上,仁宗正准备下达任命张尧佐的诏书,包拯便站出来上言,陈述不应给予张氏任命的理由,长篇大论,很是激动,唾沫都溅到仁宗脸上。仁宗不得不收回了成命。张贵妃遣宦官探问,得知包拯犯颜直谏。等仁宗回到宫中,张贵妃迎上前去,又想为其伯父美言。仁宗用袖子擦着脸不耐烦地说:“今天包拯上殿,唾沫都溅到我脸上了。你只管要宣徽使,不知道包拯是谏官吗?”

  皇佑六年(1054年)正月初八,31岁的张贵妃暴病身亡。仁宗感念张贵妃生前的柔情与善良,悲痛无比地对左右说,当年颜秀等人发动宫廷叛乱时,张贵妃不顾自身安危,挺身出来保护自己。天下大旱,为了替他分忧,又是张贵妃,在宫中刺臂出血,书写祈雨的祷辞。在左右宦官的支持下,仁宗最后决定用皇后之礼为张贵妃发丧。一生都梦想着登上皇后之位的张贵妃,终于在死后穿上皇后的殓服,享受到宗室、大臣们的参拜告奠。由于担心朝野的反对,仁宗干脆在治丧的第四天宣布追册贵妃张氏为皇后,赐谥温成。正宫曹皇后在世,却另追册贵妃为后,于是出现了一生一死两位皇后,如此逾礼之事,旷古未闻。台谏连续上奏反对,仁宗置之不理。为了自己心爱的女人,仁宗下令“禁乐一月”,京师惟一的活动便是为温成皇后举丧。

  仁宗为了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个女人——生母和爱妃,不顾朝野内外的巨大非议,毅然进行了两次追册活动,这种感情是真挚的。同样,知人善任的仁宗对自己看中的臣子,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都会给予相当的信任,这种信任也是坦诚的。但是,早年母后临朝的阴影和自己不幸的婚姻造就了他文弱、忧郁而又犹疑不定的性格,使得这种信任很难经得起世事沧桑的考验。

  名臣之悲:范仲淹与狄青

  仁宗登基以来,宋王朝内忧外患日渐严重。范仲淹像至庆历年间,北宋和西夏开始了全面的边境战争,北宋军队三战皆败,而国内又出现诸多起义、兵变和叛乱。这种情势迫使仁宗设法解决这些危机,以巩固赵宋王朝的统治。要巩固统治,必须要有人才。仁宗找到了贤臣范仲淹。

  范仲淹以推行新政而名满天下,他与仁宗的相识可追溯到天圣年间。当时,范仲淹初到京城任秘阁校理,就大胆上书给垂帘听政的刘太后,以为皇帝以九五之尊不应率百官行跪拜之礼为太后祝寿,而应由宰相代之。当时朝中大臣虽均知皇帝上寿行礼之事不妥,但无人敢言。同年,范仲淹又上书太后,请求还政于仁宗。太后未予理睬。范仲淹便愤然请求出外担任地方官。这给20岁的仁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第一次真正深切地感受到了臣僚的拥戴。

  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端拱二年(989)生,两岁时父亲便死了,其母改嫁。少年范仲淹虽身世不幸,但却胸怀大志。他曾经在一座神庙里询问神灵:“我将来能当宰相吗?”神说不能。仲淹便道:“不能当宰相,做个良医如何?”虽说这一记载不甚可信,但这正是范仲淹济世救人理想的自然流露。正因如此,早年学习条件艰苦,人所不堪,他却能刻苦攻读,力学不懈,甘之如饴。范仲淹后来回忆道:“年少时我和一位姓刘的同学在长白山读书,每天煮两升粟米粥,等它冷了切成四块,早晚吃两块。把蔬菜切碎,加半杯醋,少许盐,烧熟当菜,就这样过了三年。”大中祥符四年(1011),23岁的范仲淹告别母亲,来到了号称北宋四大书院之一的应天书院。他在书院读书异常勤奋,寒冬腊月,读书困倦了,就用冷水浇浇脸,昼夜不停,整整5年就寝时未曾解衣。艰苦的求学生涯不仅使他掌握了丰富的学识,更重要的是磨练了他的意志品质。

  由于仁宗对范仲淹的人品已经有所了解,亲政后便将范仲淹召回京城,升任右司谏。此时,朝野上下直接或间接地攻击太后垂帘时政事的人越来越多。范仲淹此前虽然强烈要求太后还政,甚至因此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但他却并未借机报复,反而劝仁宗说,太后受先帝遗命,保护您10多年,一些小小的过失,当遮掩的要遮掩,要保全太后的声名。仁宗听了很是感动,由此愈发敬重范仲淹,下令不许议论太后垂帘时的事情。也从那时起,范仲淹便成为仁宗心目中能进行全面改革的最佳人选。

  庆历三年(1043),北宋与西夏之间初步达成和议,仁宗迫不急待地将55岁的范仲淹从西北前线召回到中央任枢密副使。同年八月,升任参知政事。在仁宗的支持下,范仲淹开始了以整顿吏治为核心的新政,力图使有才能和德行的人得到提拔和重用,这是范仲淹的理想,也正是仁宗孜孜以求的目标。但是,改革从根本上触及了许多官员的既得利益,赞成改革的人实际上并不多,施行不久就受到多方面的攻击。很多人指责范仲淹等人拉帮结派,是“朋党”。仁宗便召范仲淹询问:“从来都是小人好结朋党,难道君子也结党吗?”范仲淹答道:“臣在边疆时,看见勇于作战的人自结为党,朝廷也是这样,邪正各有其党。唯圣上明察。一心向善的人结为朋党,对国家有什么坏处呢?”就在此时,欧阳修也进呈著名的《朋党论》,表达了对范仲淹的支持。然仁宗对此极为不满,而朝野上下对此更是一片反对之声,甚至连同样得到仁宗信任的宰相章得象也在仁宗面前攻击范仲淹等人为朋党。更有夏竦之辈诬称,当时的名儒石介已为富弼起草了废旧立新的诏书,即要废掉仁宗,诬陷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石介等人犯下大逆不道之罪。仁宗此时虽表示不信流言,但却进一步加深了他对范仲淹等人相互标榜为君子的反感。随着改革的进行,仁宗不单单听到了太多反对的声音,更重要的是,他自己对朋党也有着极度的敏感。自太祖立国以来,宋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就下大力气防范臣僚结党,恪守祖宗家法的仁宗,无论如何也不能容许自己身边有一个结党的政治集团。最后,他不得不做出了痛苦而又无奈的决定。庆历五年正月,辽、西夏对宋的威胁相继解除,犹疑不定的仁宗在矛盾和权衡中,先后罢去范仲淹、富弼和认同新政的宰相杜衍,让他们去担任地方官,短暂的“庆历新政”遂告失败。

  11年前,因上书极谏而谪守睦州的范仲淹为东汉名士严子陵建造了祠堂并写下了“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的绝词妙句。此时,罢相的范仲淹又访问了一位山间隐士魏疏,直白地吐露了自己的心迹:“我亦宠辱流,所幸无愠喜。进者道之行,退者道之止。”意思就是宠辱不惊,进退顺其自然。此后不久的庆历六年,范仲淹应好友滕子京之约为岳阳楼作记,留下了争光日月的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对中国士人情怀的完美阐释,也是范仲淹一生的真实写照。

  仁宗和范仲淹的改革是向宋王朝内部的积弊开战,目的是解决内忧的困扰。要最终实现这些愿望,或许尚可假以时日,而外部边患的压力却是实实在在而又迫在眉睫的。仁宗亲政以来,接连出现了西夏元昊的叛宋和南蛮侬智高的入侵,严重威胁到北宋王朝的统治,此时无良将可用的仁宗急需杰出的军事将领。这样,普通士兵出身的狄青就逐渐进入了求贤若渴的仁宗的视野。

  狄青是仁宗最为欣赏和信任的一员武将。后世小说把他塑造成一个战神的形象,说他从王禅老祖那里得到兵法和仙术,是受命于天,专门来解除宋朝边患的“武曲星”,他与当世的“文曲星”包拯,被人们一同视为救宋室于危难之中的一代名臣。

  狄青世代为农,宝元年间,元昊叛宋,便应招入伍,投入抗击西夏军队的战斗。当时宋军经常打败仗,士兵普遍产生了畏惧西夏军队的情绪,士气低落,而狄青每次作战都身先士卒,披散头发,戴着铜面具,手持利刃冲入敌阵,往往所向披靡,从而大大鼓舞了士气。在对西夏战争的4年中,狄青经历大小25战,身上留下了8处伤痕。因作战英勇,狄青得到了当时主持西北战事的韩琦和范仲淹的赏识。二人对狄青礼遇有加,范仲淹还送给他一部《春秋左传》,并告诫他说:“将领若不知天下古今之事,顶多只是匹夫之勇。”狄青潜心苦读,研习历代将帅兵法,自身修养不断得以提高。

  仁宗得知他的威名和事迹后,打算召他进京询问御边方略,后因战事紧迫,狄青难以离开前线,就让他画出作战地图送至京师。狄青士兵出身,当时脸上仍然留着从军时的刺字。仁宗曾专门下诏让他将脸上的刺字印记用药除去,狄青却这样回答仁宗:“陛下以功擢臣,不问门第,臣所以有今日,是因为有这印记,臣愿意留着印记,用以激励军心,所以不敢奉诏。”仁宗由此更加器重和信任这名爱将。宋夏议和后,仁宗便立刻将狄青升为马军都指挥使,后又授以枢密副使。

  皇佑年间,广源蛮侬智高入侵,先后攻陷宋朝数州之地,并围困广州达两月之久,朝廷派遣的增援部队屡战屡败,仁宗感到极度失望,又一次想到了狄青。狄青也在仁宗最需要他的时候主动请战,并向仁宗保证,有能力平定叛乱,慨然说道:“我起自行伍,要报效国家,唯有上阵杀敌,愿亲率大军,前往平叛,誓将贼首捕获,押至殿门之下。”仁宗听罢狄青的陈述,非常感动,似乎看到了宋军胜利的希望,便让狄青统一指挥岭南诸军。

  狄青到前线后,最初按兵不动,令大军休整10天。侬智高得到情报,放松了警惕。不料狄青在侬智高防守松懈的第二天,一昼夜急行军,率大军越过了昆仑关,在归仁铺摆好了阵形。侬智高失去了昆仑关天险,只得拼死力战,其兵势很盛,宋军前锋孙节力战而死,前阵眼看抵挡不住,诸将大惊失色。这时,狄青从容站起,手持一面白旗向上一挥,他从西北带过来的蕃落骑兵从左右两侧同时杀出,直插敌阵。至此,侬智高军全线溃败,狄青挥军掩杀50里,直下邕州城。有关狄青与侬智高归仁铺之战,宋人笔记的记载很是丰富,战况非常精彩,其中尤其强调了狄青善于用智,如在大战前,狄青为了鼓舞士气,暗地里准备好一枚两面均相同的铜钱,誓师时,便用这枚铜钱当众占卜道,若得正面,我军必胜。结果连掷数次,尽得钱的正面,使军士以为必有神助而信心大增;又如连续三夜大设宴会,命军士夜里尽情歌舞,自己则假借醉酒的名义,退席而暗夺昆仑关。其事虽不一定全是事实,但至少表明狄青是一位有勇有谋的战将。

  狄青能顺利讨平侬智高,除了自身善于用兵,另一方面则离不开仁宗的信任。时人曾有这样一段精彩的评论:“为将之道有三:曰‘智’、曰‘威’、曰‘权’。观狄青讨伐侬智高,狄青可谓是能施其智而奋其威,在当世都是绝无仅有的。然而狄青之所以能够有这么好的发挥,是由于仁宗将指挥大权授予了他。这就是得君之权的典型。假使狄青没有得到君主的专任之权以方便他行事,他何以会创下如此辉煌的战功。”按宋朝惯例,武将领兵出征,一般要遣文臣为副,以宦官监军。仁宗却毅然破例行事,独任狄青全权负责岭南军事。至捷报传来,仁宗大喜道:“朕常观魏太祖曹操雄才大略,然而多是谲诈的手段;唐庄宗李存勖也算是豪杰,行军打仗,基本上没有失败的,但即位后,沉迷于游猎而没有节度,对臣子的赏罚也不讲规则。这两个皇帝,只具备将帅之才,而无人君之量,可惜啊!”显然仁宗对自己知人善任很是得意,在狄青征南凯旋而归不到一个月,更是力排众议,升其为枢密使。

  仁宗欲拜狄青为枢密使时,朝野舆论大哗。宰相庞籍援引了祖宗先例,劝说仁宗道,曹彬战功卓著,但太祖当时也只是赏赐给他大量金帛,而未予枢密使职位。然而,仁宗居然在大臣们极力反对的情况下,仍将没有什么过失的枢密使高若讷罢免,以狄青补枢密使。狄青被拜为枢密使,何以会有如此的轰动?其原因之一是升迁的速度过快,二则是以武人的身份擢升为枢密使。这两条均与赵宋的祖宗家法相左,完全违背了太祖立国以来防制武人的国策。枢密院为掌控军政的最高权力机构,在重文轻武的宋代,自太祖、太宗以来,武臣出掌枢密院渐成忌讳,最后形成专以文臣为枢密使的惯例。仁宗这一有悖常理的任命为狄青的人生悲剧埋下了伏笔。

  狄青由于仁宗的鼎力支持,得到这一不寻常的升迁。这一现象既未被朝中大臣所接纳,也引起朝野上下对狄青举止的瞩目和揣测。一次,狄青家夜间焚烧纸钱祭奠祖先,事先偶然忘记了通知负责消防的厢吏,结果厢吏连夜报告开封府。虽然府吏迅速赶到时,“火”已灭了许久,但第二天,城中便盛传狄枢密家夜有怪光冲天。显然,狄青家中的任何异动都会成为控制社会舆论的文人们的谈资和口实。家中夜有怪光冲天,这在中国古代涉及到非常严肃的政治问题,常被看作臣子有图谋不轨之心的自然表象,甚至更被视为改朝换代的征兆。在这种情况下,狄青已然成为功高震主的人物,因而这些谣传对他具有极强的杀伤力。除此以外,各种类似的传闻也相继而起,有人说狄青家里养的狗也长出了奇怪的角;更有甚者,还有人在京师发大水时,见到狄青身穿黄衣坐在相国寺的大殿上,这无异于给狄青穿上了帝王象征仁宗像的“皇袍”。这些谣传除了因为至和、嘉佑年间盛行谶纬巫术外,主要还是基于政治上的不安,朝中大臣甚至包括当年相当赏识狄青的名臣韩琦,普遍担忧狄青有可能功高震主,篡夺皇位。这种担忧正是宋代重文轻武的必然结果。

  对种种关于狄青的传言,仁宗虽然并非全信,群臣对狄青的攻击和猜测,仁宗也一直有所保留,但他毕竟不能无动于衷,因为这些终究都直接关系到自己的皇位和性命。终于,至和三年(1056),性情文弱的仁宗又一次在极度的矛盾中,在朝野舆论的巨大压力下做出了无奈的决定,罢狄青枢密使,出外知陈州。据说,狄青将行时,对旁人说:“我此行必死无疑,陈州有一种梨,叫青沙烂,今去此州狄青必烂死。”这表明,狄青似已预感到了不祥之兆,也意识到陈州之行定然不会给自己带来平安。第二年,狄青因承受不了因朝廷疑忌而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暴病死于陈州,年仅50岁。仁宗得知,悲痛万分,赠官中书令,并亲自题其碑曰“旌忠元勋”。狄青死后得到如此高的荣誉和礼遇,这是仁宗对一代名将的最后交待,更是他内心无限愧疚的流露。

  范仲淹、狄青是仁宗时代众多历史人物的典型代表,他们的命运与仁宗时期的内忧外患紧密相连。作为文官、武将之杰出者,他们有着某些相似之处,他们都为挽救大宋王朝做出过巨大努力,结局却都带有浓浓的悲剧色彩,这大概与仁宗的性格和他们所处的时代密切相关。作为一个守成之君,仁宗坚守祖宗法度,千方百计地防范朋党,以致他不得不在最后关头放弃了范仲淹的改革。作为一位性情文弱的帝王,在宋朝防范武人的基本国策下,对自己甚为器重的狄青,他似乎也无法改变狄青的悲剧命运。

宋仁宗,名赵祯(公元1010一1063年),原名受益。真宗第6子。真宗病死后继位。在位42年,病死,终年54岁,葬于永昭陵(今河南省巩县西南孝义堡)。 赵祯,先后封为寿春王、异王。真宗病危时被立为太子。真宗于公元1022年2月病死,他于同月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天圣”。 赵桢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和科学文化都有所发展。他的生活也较检点。有一次,时值初秋,官员献上蛤蜊。赵桢问从哪里弄来的,臣下答说从远道运来。又问要多少钱,答说共28枚,每枚钱主干。赵桢说:“我常常告诫你们要节省,现在吃几枚蛤蜊就得花费28000钱,我吃不下!”他也就没有吃。还有一次,赵祯早晨醒来对近侍说:“昨天晚上我肚子饿得很,睡不着想吃烧羊。”近侍问道:“陛下为何不降旨命臣下去采办?”赵祯说:“我如果一开口,下面就因为这是我的命令,去大肆扰民,所以还是不开口的好。” 谏官王素曾劝谏赵桢不要亲近女色,仁宗回答说:“近日,王德用确有美女进献给我,现在在宫中,我很中意,你就让我留下她吧。”王素说:“臣今日进谏,正是恐怕陛下为女色所惑。”仁宗听了,虽面有难色,·但还是命令太监说:“王德用送来的女子,每人各赠钱三百贯,马上送她们离宫,办好后就来报告。”讲完,他还泪水涟涟。王素说:“陛下认为臣的奏言是对的,也不必如此匆忙办理。女子既然已经进了宫,还是过一段时间再打发她们走为妥。”赵祯说:“朕虽为帝王,但是,也和平民一样重感情。将她们留久了,会因情深而不忍送她们走的。” 一天,赵桢退朝回到寝宫,因为头痒,没有脱皇袍就摘下帽冠,呼唤梳头太监进来替他梳头。太监梳头时见赵祯怀中有一份奏折,问道:“陛下收到的是什么奏折?”赵祯说是谏官建议减少宫中宫女和侍从的。太监说:“大臣家里尚且都有歌伎舞女,一旦升官,还要增置。陛下侍从并不多,他们却建议要削减,岂不太过分了!”赵祯没有接口。太监又问:“他们的建议,陛下准备采纳吗?”赵祯说:“谏官的建议,朕当然要采纳。”太监自恃一贯为皇上所宠信,就不满地说:“如果采纳,请以奴才为削减的第一人。”赵祯听了,顿然站起呼唤主管太监入内,按名册检查,将宫人29人及梳头太监削减出宫。事后,皇后问道:“梳头太监是陛下多年的亲信,又不是多余的人,为何将他也削减?”赵祯说:“他劝我拒绝谏官的忠言,我怎能将这种人留在身边!” 另一方面,仁宗在位期间,土地兼并逐渐严重,官吏、军队人数和俸饷大大增加,冗官、冗兵、冗费严重,国家财政空虚。西夏和辽不断进攻,他又屈辱求和,分别以纳岁币或增纳岁币屈服于夏、辽。统治集团内部又矛盾重重,人民起义不断爆发。为了挽救危机,他任用范仲淹为副宰相,负责进行改革,史称“庆历新政”。由于皇亲国戚、贵族大臣的激烈反对,赵祯又罢免了范仲淹,使新政没能实现,逐渐形成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公元1063年3月辛未日,赵祯病死于汴京宫中福宁殿。遗诏由太子赵曙即位,进曹皇后为太后,丧礼必须从简。赵祯死后的庙号为仁宗。

宋仁宗,名赵祯(公元1010一1063年),原名受益。真宗第6子。真宗病死后继位。在位42年,病死,终年54岁,葬于永昭陵(今河南省巩县西南孝义堡)。 赵祯,先后封为寿春王、异王。真宗病危时被立为太子。真宗于公元1022年2月病死,他于同月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天圣”。 赵桢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和科学文化都有所发展。他的生活也较检点。有一次,时值初秋,官员献上蛤蜊。赵桢问从哪里弄来的,臣下答说从远道运来。又问要多少钱,答说共28枚,每枚钱主干。赵桢说:“我常常告诫你们要节省,现在吃几枚蛤蜊就得花费28000钱,我吃不下!”他也就没有吃。还有一次,赵祯早晨醒来对近侍说:“昨天晚上我肚子饿得很,睡不着想吃烧羊。”近侍问道:“陛下为何不降旨命臣下去采办?”赵祯说:“我如果一开口,下面就因为这是我的命令,去大肆扰民,所以还是不开口的好。” 谏官王素曾劝谏赵桢不要亲近女色,仁宗回答说:“近日,王德用确有美女进献给我,现在在宫中,我很中意,你就让我留下她吧。”王素说:“臣今日进谏,正是恐怕陛下为女色所惑。”仁宗听了,虽面有难色,·但还是命令太监说:“王德用送来的女子,每人各赠钱三百贯,马上送她们离宫,办好后就来报告。”讲完,他还泪水涟涟。王素说:“陛下认为臣的奏言是对的,也不必如此匆忙办理。女子既然已经进了宫,还是过一段时间再打发她们走为妥。”赵祯说:“朕虽为帝王,但是,也和平民一样重感情。将她们留久了,会因情深而不忍送她们走的。” 一天,赵桢退朝回到寝宫,因为头痒,没有脱皇袍就摘下帽冠,呼唤梳头太监进来替他梳头。太监梳头时见赵祯怀中有一份奏折,问道:“陛下收到的是什么奏折?”赵祯说是谏官建议减少宫中宫女和侍从的。太监说:“大臣家里尚且都有歌伎舞女,一旦升官,还要增置。陛下侍从并不多,他们却建议要削减,岂不太过分了!”赵祯没有接口。太监又问:“他们的建议,陛下准备采纳吗?”赵祯说:“谏官的建议,朕当然要采纳。”太监自恃一贯为皇上所宠信,就不满地说:“如果采纳,请以奴才为削减的第一人。”赵祯听了,顿然站起呼唤主管太监入内,按名册检查,将宫人29人及梳头太监削减出宫。事后,皇后问道:“梳头太监是陛下多年的亲信,又不是多余的人,为何将他也削减?”赵祯说:“他劝我拒绝谏官的忠言,我怎能将这种人留在身边!” 另一方面,仁宗在位期间,土地兼并逐渐严重,官吏、军队人数和俸饷大大增加,冗官、冗兵、冗费严重,国家财政空虚。西夏和辽不断进攻,他又屈辱求和,分别以纳岁币或增纳岁币屈服于夏、辽。统治集团内部又矛盾重重,人民起义不断爆发。为了挽救危机,他任用范仲淹为副宰相,负责进行改革,史称“庆历新政”。由于皇亲国戚、贵族大臣的激烈反对,赵祯又罢免了范仲淹,使新政没能实现,逐渐形成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公元1063年3月辛未日,赵祯病死于汴京宫中福宁殿。遗诏由太子赵曙即位,进曹皇后为太后,丧礼必须从简。赵祯死后的庙号为仁宗。

宋仁宗,名赵祯(公元1010一1063年),原名受益。真宗第6子。真宗病死后继位。在位42年,病死,终年54岁,葬于永昭陵(今河南省巩县西南孝义堡)。 赵祯,先后封为寿春王、异王。真宗病危时被立为太子。真宗于公元1022年2月病死,他于同月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天圣”。 赵桢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和科学文化都有所发展。他的生活也较检点。有一次,时值初秋,官员献上蛤蜊。赵桢问从哪里弄来的,臣下答说从远道运来。又问要多少钱,答说共28枚,每枚钱主干。赵桢说:“我常常告诫你们要节省,现在吃几枚蛤蜊就得花费28000钱,我吃不下!”他也就没有吃。还有一次,赵祯早晨醒来对近侍说:“昨天晚上我肚子饿得很,睡不着想吃烧羊。”近侍问道:“陛下为何不降旨命臣下去采办?”赵祯说:“我如果一开口,下面就因为这是我的命令,去大肆扰民,所以还是不开口的好。” 谏官王素曾劝谏赵桢不要亲近女色,仁宗回答说:“近日,王德用确有美女进献给我,现在在宫中,我很中意,你就让我留下她吧。”王素说:“臣今日进谏,正是恐怕陛下为女色所惑。”仁宗听了,虽面有难色,·但还是命令太监说:“王德用送来的女子,每人各赠钱三百贯,马上送她们离宫,办好后就来报告。”讲完,他还泪水涟涟。王素说:“陛下认为臣的奏言是对的,也不必如此匆忙办理。女子既然已经进了宫,还是过一段时间再打发她们走为妥。”赵祯说:“朕虽为帝王,但是,也和平民一样重感情。将她们留久了,会因情深而不忍送她们走的。” 一天,赵桢退朝回到寝宫,因为头痒,没有脱皇袍就摘下帽冠,呼唤梳头太监进来替他梳头。太监梳头时见赵祯怀中有一份奏折,问道:“陛下收到的是什么奏折?”赵祯说是谏官建议减少宫中宫女和侍从的。太监说:“大臣家里尚且都有歌伎舞女,一旦升官,还要增置。陛下侍从并不多,他们却建议要削减,岂不太过分了!”赵祯没有接口。太监又问:“他们的建议,陛下准备采纳吗?”赵祯说:“谏官的建议,朕当然要采纳。”太监自恃一贯为皇上所宠信,就不满地说:“如果采纳,请以奴才为削减的第一人。”赵祯听了,顿然站起呼唤主管太监入内,按名册检查,将宫人29人及梳头太监削减出宫。事后,皇后问道:“梳头太监是陛下多年的亲信,又不是多余的人,为何将他也削减?”赵祯说:“他劝我拒绝谏官的忠言,我怎能将这种人留在身边!” 另一方面,仁宗在位期间,土地兼并逐渐严重,官吏、军队人数和俸饷大大增加,冗官、冗兵、冗费严重,国家财政空虚。西夏和辽不断进攻,他又屈辱求和,分别以纳岁币或增纳岁币屈服于夏、辽。统治集团内部又矛盾重重,人民起义不断爆发。为了挽救危机,他任用范仲淹为副宰相,负责进行改革,史称“庆历新政”。由于皇亲国戚、贵族大臣的激烈反对,赵祯又罢免了范仲淹,使新政没能实现,逐渐形成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公元1063年3月辛未日,赵祯病死于汴京宫中福宁殿。遗诏由太子赵曙即位,进曹皇后为太后,丧礼必须从简。赵祯死后的庙号为仁宗。

  • 瀹嬩粊瀹楄档绁绠浠嬫槸浠涔堝憿?
    绛旓細瀹嬩粊瀹楄档绁畫鏈鍦ㄤ綅鏈闀跨殑鐨囧笣銆傚寳瀹嬬粡娴庣箒鑽o紝绉戝鎶鏈拰鏂囧寲涔熷緱鍒颁簡寰堝ぇ鐨勫彂灞曘傘婂畫鍙层嬭杞斤細鍦ㄤ綅鍥涘崄浜屽勾涔嬮棿锛屽悘娌昏嫢鍋锋儼锛岃屼换浜嬭攽娈嬪埢涔嬩汉锛涘垜娉曚技绾靛紱锛岃屽喅鐙卞骞冲厑涔嬪+銆傚浗鏈皾鏃犲紛骞革紝鑰屼笉瓒充互绱不涓栦箣浣擄紱鏈濇湭灏濇棤灏忎汉锛岃屼笉瓒充互鑳滃杽绫讳箣姘斻傚悰鑷d笂涓嬫伝鎬涗箣蹇冿紝蹇犲帤涔嬫斂锛屾湁浠ュ煿澹呭畫涓...
  • 瀹嬩粊瀹楄档绁鏄粈涔堜汉鐗?
    绛旓細1. 瀹嬩粊瀹楄档绁锛屽畫鏈濈鍥涗綅鐨囧笣锛屾槸瀹嬬湡瀹楄档鎭掔殑绗叚瀛愶紝姣嶄翰鏄潕瀹稿銆2. 鍑虹敓鍦ㄥぇ涓ゥ绗︿笁骞村洓鏈堝崄鍥涙棩锛1010骞5鏈12鏃ワ級锛屼粬琚皝涓哄簡鍥藉叕锛岃繘灏佸鏄ラ儭鐜嬶紝骞跺湪璧勫杽鍫傝瀛︺3. 澶╃Η浜屽勾锛1018骞达級锛岃档鍙楃泭琚唽灏佷负鐨囧お瀛愶紝璧愬悕璧电ク銆4. 涔惧叴鍏冨勾锛1022骞达級锛岃档鎭掗濅笘锛岃档绁嵆浣嶏紝鏃跺勾鍗佷笁宀併
  • 鍘嗗彶涓婄殑璧电ク,鍒板簳鏄竴涓庢牱鐨勪汉?
    绛旓細瀹嬩粊瀹楄档绁锛屽叕鍏1010骞-鍏厓1063骞达紝瀹嬫湞绗洓浣嶇殗甯濓紝涔熸槸涓ゅ畫鏃舵湡鍦ㄤ綅鏃堕棿鏈闀跨殑鐨囧笣銆傚垵鍚嶈档鍙楃泭锛屽畫鐪熷畻鐨勭鍏瓙锛屾瘝浜叉槸鏉庡濡冿紝绔嬩负澶瓙涔嬪悗锛岃祼鍚嶈档绁傚畫浠佸畻缁т綅鏃13宀侊紝54宀侀┚宕╋紝鍦ㄤ綅42骞淬傚畫浠佸畻鍗充綅鍚庣殑鍓嶅崄骞村鏃堕棿鏄お鍚庡垬濞ュ瀭甯樺惉鏀匡紝鑰屽畫浠佸畻鐨勭敓姣嶆潕姘忎负澶悗鍒樺ē渚嶅コ锛屽綋骞翠緧濂虫潕姘...
  • 瀹嬩粊瀹楄档绁绠浠嬫槸浠涔?
    绛旓細瀹嬩粊瀹楄档绁鏄畫鐪熷畻鐨勭鍏瓙锛屽湪浣嶅洓鍗佷簩骞淬備粬鏈澶х殑鏀跨哗鏄績杩涙枃瀛︼紝鍖诲鐨勫彂灞曪紝浠荤敤娆ч槼淇佽寖浠叉饭绛夎搐鑷o紝鏄彶涓婇毦寰楃殑璐ゅ悰銆
  • 瀹嬩粊瀹楄档绁绠浠嬫槸浠涔?
    绛旓細瀹嬩粊瀹楁槸瀹嬬湡瀹楃殑绗叚涓効瀛愶紝姣嶄翰鏄潕瀹稿锛岃鍒樺お鍚庢敹涓哄吇瀛愩瀹嬩粊瀹楃殑鍩庡簻寰堟繁锛屽巻鍙蹭笂璇翠粬鏄枩鎰犱笉褰簬鑹层傚叧浜庝粬鐨勬瘝浜诧紝銆婃竻骞充箰銆嬩腑鎻忕粯鐨勪笌鍘嗗彶鍦ㄨ繖閲屾湁浜涘樊鍒紝銆婃竻骞充箰銆嬩腑璇翠粬鍦ㄦ瘝浜叉椿鐫鐨勬椂鍊欏氨宸茬粡鐭ラ亾鍒樺お鍚庝笉鏄敓姣嶃傘婂畫鍙层嬩腑璁拌浇鏄瘝浜叉鍚庢墠鐭ラ亾銆傝拷灏婂濡冩潕姘忎负鐨囧お鍚庯紝 鑷虫槸甯...
  • 瀹嬩粊瀹楄档绁绠浠嬫槸浠涔堝憿?
    绛旓細1. 瀹嬩粊瀹楄档绁鏄畫鏈濆湪浣嶆椂闂存渶闀跨殑鐨囧笣銆2. 鍦ㄤ粬鐨勭粺娌讳笅锛屽寳瀹嬬粡娴庣箒鑽o紝绉戝鎶鏈拰鏂囧寲寰楀埌浜嗘樉钁楀彂灞曘3. 銆婂畫鍙层嬭杞斤紝璧电ク鍦ㄤ綅鏈熼棿锛屽敖绠″畼鍦烘湁鎳掓儼鍜岃厫璐ョ幇璞★紝浣嗘讳綋涓婃不鐞嗗緱褰擄紝鍒戠綒鍏锛屽浗瀹剁ǔ瀹氥4. 璧电ク鍦ㄤ綅鍙婁翰鏀挎湡闂达紝琚彶瀛﹀瑾変负鈥滀粊瀹楃洓娌烩濓紝杩欐槸瀵逛粬娌荤悊鏃舵湡鐨勯珮搴﹁瘎浠枫5. ...
  • 瀹嬩粊瀹楄档绁鏈3瀛14濂充负浣曢兘澶姌
    绛旓細璧电ク鐨勯櫟瀵濇案鏄櫟锛屾壙杞界潃浠栫殑鑽e厜涓庨仐鎲撅紝浠栫殑鍦e彿鈥滀粊瀹椾綋澶╂硶閬撴瀬鍔熷叏寰风鏂囧湥姝︾澘鍝叉槑瀛濃濆弽鏄犱簡鍚庝汉瀵逛粬鐨勯珮搴﹁瘎浠枫傜劧鑰岋紝鍏充簬浠栦负浣曟棤瀛愶紝鎴栬鍘嗗彶鐨勫皹鍩冧腑闅愯棌鐫涓娈典笉涓轰汉鐭ョ殑鏁呬簨锛岀瓑寰呭悗浜哄幓鎺㈠銆傛湰鏂囩畝瑕佸洖椤句簡瀹嬩粊瀹楄档绁殑鐢熷钩锛屽浜庝粬鏃犲瓙鐨勫師鍥狅紝鎴戜滑鍙兘鍦ㄥ巻鍙茬殑闀挎渤涓鎵剧瓟妗堛備粬鐨...
  • 瀹嬩粊瀹楄档绁涓鐢熺殑濡冨瓙涔熶笉灏,涓轰綍鐢熶笉鍑哄効瀛愬憿?
    绛旓細瀹嬫湞鍦ㄦ垜鍥藉巻鍙蹭笂瀛樺湪浜319骞达紝鍏变紶鏈18浣嶇殗甯濄傛彁璧峰畫鏈濈殑鐨囧笣锛屼汉浠鍏堟兂鍒扮殑鏄紑鍥界殗甯濊档鍖¤儰锛屽叾瀹為櫎浜嗕粬涔嬪锛屽畫鏈濊繕鏈変竴浣嶇殗甯濆崄鍒嗗帀瀹炽傞偅灏辨槸绗4浣嶇殗甯瀹嬩粊瀹楄档绁锛屼粬鍦ㄤ綅42骞翠箣涔咃紝浠モ滀粊瀛濃濇不鍥斤紝鐣欎笅浜嗗崈鍙ょ編鍚嶃傝屼粬鐨勪竴鐢熻繕鍗佸垎椋庢祦銆佽壋绂忎笉鏂紝鍚庡涓叡鏈4浣嶇殗鍚庯紝13浣嶅瀚旓紝涓轰綍浠栧嵈...
  • 瀹嬩粊瀹楄档绁鍦ㄤ綅鏃堕棿鏈夊闀?閮藉仛浜嗕粈涔堣础鐚
    绛旓細瀹嬩粊瀹楄档绁鏄ぇ瀹嬬殑绗洓涓殗甯濓紝浠佸畻鍦ㄤ綅鍥涘崄浜屽勾锛屽ぉ涓嬪お骞筹紝浜烘皯鑳藉瀹夊眳涔愪笟锛屼粬鍘讳笘鍚庯紝浜煄缃㈠競锛屽効绔ヤ篂涓愪负鍏跺摥娉o紝浠佸畻鏂芥斂鐨勪富瑕佽础鐚湁浠ヤ笅鍑犵偣锛氳祱娴庣伨姘戯紝鍑忓厤鍏惰祴绋 鍏厓1034骞存槬锛屼笅鍙戞睙娣紩绫宠祱娴庝含涓滈ゥ姘戙備笅璇忓紑灏佸簻鐣屽悇鍘垮埗浣滅背绮ヨ祱娴庨ゥ姘戯紝鍚勮矾鐏句激宸炲啗閮藉姝ゃ傛渤鍖楁按鐏俱備笅璇忓厤闄ょ绋庛
  • 瀹嬩粊瀹楄档绁殑鐢熷钩?璋佺煡閬
    绛旓細1.1063骞寸梾姝诲紑灏侊紝浜勾54宀2.鏈変笁瀛愶紝鏉ㄧ帇璧垫槈锛屾棭浜¢泹鐜嬭档鏄曪紝鏃╀骸锛岃崋鐜嬭档鏇︼紝鏃╀骸3.浠佸畻涔嬪悗鏄嫳瀹楀甯(璧垫洐)4瀹嬩粊瀹鏄畫浠e笣鐜嬩腑鐨勬槑鍚涘湥涓伙紝鍦ㄤ綅鏃堕棿鏈闀匡紝杈42骞达紝鍏堕棿鍥藉澶钩锛岃竟澧冨畨瀹氾紝缁忔祹绻佽崳锛岀瀛︽枃鍖栧彂杈撅紝浜烘皯鐢熸椿瀹夊畾
  • 扩展阅读:曹皇后为什么终身不孕 ... 赵祯子女一览表 ... 赵祯和丹姝圆了几次房 ... 宋仁宗爱过的女人 ... 赵祯最爱的五个女人 ... 赵祯一生的奇耻大辱 ... 赵祯最爱的女人是谁 ... 清平乐赵祯最爱的女人 ... 赵祯死后曹皇后下场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