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期,为何清 *** 和民间都因服饰改革问题引发热烈争议

清朝末期,满清政权岌岌可危,面临未知的“辛亥革命”,谁也不知道下一秒即将会发生什么。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清朝统治者已经到了风口浪尖的地步,如果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江山就会易主。

清 *** 迫于外界的压力,不得不掀起了“清末新政”,在预备立宪这段期间,大清帝国被迫在各方面实行改革,例如政治、军事、教育,甚至在服饰上亦是如此。

然后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易服”问题在当时引起了一阵风波,也出现了不同立场,无论是朝廷还是民间,都因此事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反应。

上世纪初,在清 *** 未颁布明确有关“易服”的政策之前,就已经有传言声称朝廷将会对当前的服饰进行改革,但这并不是无风先起浪,而是因为清末出洋五大臣在出国考察后回国,戴鸿慈等人提议改革服饰,并已上书朝廷,不过清 *** 对此并没有明确表态。

当时的新军服饰已经有所调整,但是现在要将服饰改革扩展到社会各个阶层,然而在军机大臣会议中,表示支持的人占了多数,甚至慈禧也表示武将易服将会改善机动性,至于文官则要慎重考虑。

除了清末出洋五大臣之外,留洋学生也对学校的服饰表示需要改革,而不能固步自封。所以在某些社会阶层以及回国的出洋大臣的影响下,朝廷似乎会有些动静,可是朝中对于此事并非众口如一。

例如醇亲王载沣等守旧派则极力反对,甚至宣称“易服”一事皆是空穴来风,并没有官方认定此事。

事出有因,既然有人提议,并且并非势单力薄,那就一定自有其道理存在。既然是推崇服饰改革,那么处于“新政”的清 *** 自然也就以西式服饰作为推崇对象。

当时的西式服饰确实值得中国人学习,相比较中国的传统礼服有许多优点:

首先,西式军事服饰面貌一新,适用于清朝新军。

其次,在国与国之间,交通便利、外交频繁,西式服饰更适合使臣在国际交涉中穿戴。

最后,比起传统服饰,西式服饰更加卫生整洁。

人类的思想总是不断进步,即便是服饰,也都会不断改革。

出国留洋的中国学生早已穿上了西式服饰,此股风气势不可挡,早晚会成为国内盛行的服饰。

清 *** 想要落实“新政”,服饰的改革无法避免。

虽然推崇西式服饰势在必行,但并非众口一辞,也同样会出现反对的立场。当时有学者提出,西方国家和中国并不一样,西式服饰是根据西方国情量身定制,中国传统礼服亦是如此。

对于几千年的传统服饰进行改革更需要小心谨慎,即便要改,也只需针对新军和外交人员即可,如果是大量改动,生怕遗忘祖训从而招惹非议,民心便会动摇。

清末外交官吕海寰也持相同态度,他认为推崇西式服饰就有必要向洋人花钱购买,到时候白花花的银子又落入了洋人口袋,最终得利的一定是洋人。

他还提到:如果朝廷没有严加管控,恐怕国内的服饰不伦不类,这对中国而言绝非好事。

吕海寰还指出,改革不在乎外表形式,最关键是要落实实处,仅仅通过改革服饰就能国富民强则是无稽之谈。

除了朝中的不同声音之外,民间也有很多人对此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和立场。天津《大公报》就此召集了许多读者前来讨论,也采集了民间各方代表的意见。

其实在民间,大多人都认为“易服”一事已成为趋势,中国既然想要立足于世界之林,就要从着装入手。国富民强并非区区建立在政治、军事等大型领域上,服饰的改革同样是促进中国发展强盛的必经之路。

民间的立场虽然不一而足,但支持服饰改革的占了绝大多数,可惜的是,朝廷对此束之高阁,即便是当时《大公报》这样的主流媒体都不予理睬。

除了新军之外,在留学生考场中依旧只能穿中国礼服,对西式服饰一概拒之门外。

服饰改革的风潮越来越大,朝中有人上奏提议,民间呼吁不断,清末资政院就此问题展开了讨论。

在议会中,有人认为服饰改革理应首当其冲,赶在预备立宪之前,无论是否推行服饰改革,西式服饰早晚都会在国内盛行。

当然虽说只是服饰改革,但是并非一朝一夕,即便只是服饰,也会牵扯经济和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有人在议会中就此提出了尖锐但又不失客观的观点:军事的服饰改革是理所应当,新军不仅在武器装备、军事体制上需要做出调整,然而军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原来的军服会影响到士兵的军事行动,洋装更能让士兵在行动中驾轻就熟。至于外交方面,由于中国的礼服行动不便,所以在国际交流中,中国人受到了很多影响,外交官的服饰同样需要改。

可是至于学生大可不必,中国学生的人口数量庞大,如果同时更换只会加重清 *** 的经济负担,可以暂且搁置一旁。

虽然只是服饰改革,但是朝中却对此事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政治立场和态度,崇尚“新政”的改进派人士是推崇西式服饰的,可是仍旧留有部分守旧派人士为了避免自己的地位和权力受到影响,想方设法阻碍改革的前进。

我认为,服饰能够体现国人的面貌,对于军事、外交或是民间而言,服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时代需要进步,中国传统礼服并未摒弃,“易服”也并不意味着西方人对中国文化产生冲击,只是基于清末新政的环境下能够更好地落实到每一处,固步自封和守旧的思想只会让大清帝国止步不前,最终注定了灭亡的结局。



扩展阅读:凌迟太平天国女将娄儿 ... 中国最后一个清朝人 ... 清朝最年轻的皇贵妃 ... 清朝十大猛将 ... 回族人看同治回乱 ... 宋朝最出色的皇帝 ... 清末 新政 的内容有 ... 同治回乱死了多少汉人 ... 是个狠人搞笑视频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