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大的时间,主要内容 和意义 历史时事政治

\u600e\u6837\u5b66\u597d\u6587\u79d1\uff1f\u5bf9\u65f6\u4e8b\u653f\u6cbb\uff0c\u6587\u5b66\uff0c\u5386\u53f2\uff0c\u793e\u4f1a\u5f62\u6210\u81ea\u5df1\u7684\u8ba4\u8bc6\uff1f

\u9996\u5148\u8981\u591a\u9605\u8bfb\uff0c\u591a\u4e86\u89e3\u65f6\u653f\uff0c\u591a\u5f00\u9614\u773c\u754c\uff0c\u591a\u4e30\u5bcc\u81ea\u5df1\u7684\u77e5\u8bc6\u9762\uff0c\u591a\u53bb\u95ef\u8361\u95ef\u8361\uff0c\u7136\u540e\u5c31\u8981\u9760\u4f60\u81ea\u5df1\u8ba4\u771f\u5b66\u4e60\uff0c\u6253\u597d\u57fa\u7840\u5566\u3002\u8fd9\u662f\u6211\u4e00\u4e2a\u6587\u79d1\u5b66\u9738\u7684\u7ecf\u9a8c\u54e6\uff0c\u671b\u91c7\u7eb3\u3002

#\u8fd9\u4e2a\u65f6\u4e8b\u653f\u6cbb\u534a\u6708\u8c08\u7535\u5b50\u8d44\u6599\u6709\u6ca1\u6709\u75282010\u8003\u8bd5\u65f6\u4e8b\u653f\u6cbb\u7535\u5b50\u4e66\uff081001\uff09--2010\u5e741\u67081\u65e5\u66f4\u65b0\u65f6\u4e8b\u653f\u6cbb\u548c\u6d4b\u8bd5\u66f4\u65b009\u5e7412\u6708\uff1b\u300a\u534a\u6708\u8bc4\u8bba\u300b\u66f4\u65b009\u5e74\u7b2c24\u671f\uff1b\u300a\u4e86\u671b\u65f6\u8bc4\u300b\u66f4\u65b009\u5e74\u7b2c52\u671f\uff1b\u534a\u6708\u8c08\u65f6\u4e8b\u548c\u5c0f\u6d4b\u9a8c\u66f4\u65b009\u5e74\u7b2c24\u671f
\u6536\u96c6\u6574\u74062007\u5e741\u6708\u81f32009\u5e7412\u6708\u671f\u95f4\u56fd\u5185\u5916\u91cd\u5927\u65f6\u4e8b\u653f\u6cbb\u8d44\u6599\uff0c\u672c\u7535\u5b50\u4e66\u5185\u5bb9\u5206\u4e3a\u201c\u65f6\u4e8b\u653f\u6cbb\u5907\u8003\u5b66\u4e60\u65b9\u6cd5\u6c47\u603b\u201d\u9644\u5f55\uff0c\u4ee5\u53ca\u201c\u65f6\u653f\u9605\u89c8\u90e8\u5206\u201d\u3001\u201c\u534a\u6708\u8c08\u91cd\u5927\u65f6\u4e8b\u53ca\u5c0f\u6d4b\u8bd5\u201d\u3001\u201c\u65f6\u653f\u6d4b\u8bd5\u90e8\u5206\u201d\u3001\u201c\u534a\u6708\u8bc4\u8bba\u201d\u3001\u201c\u4e86\u671b\u65f6\u8bc4\u201d\u3001\u201c\u7533\u8bba\u5199\u4f5c\u6a21\u677f\u53ca\u8303\u6587\u201d\u3001\u201c\u65f6\u653f\u70ed\u70b9\u7cbe\u9009\u201d\u3001\u201c\u5386\u5e74\u515a\u4ee3\u4f1a\u6587\u4ef6\u53ca\u653f\u5e9c\u5de5\u4f5c\u62a5\u544a\u201d\u3001\u201c\u4e2d\u534e\u4eba\u6c11\u5171\u548c\u56fd60\u5e74\u5927\u4e8b\u8bb0\u201d\u4e5d\u90e8\u5206\uff0c\u8ba170000\u591a\u5b57\u30011000\u591a\u9053\u6d4b\u8bd5\u9898\u3002\u53ef\u4ee5\u4e0a\u7f51\u641c\u7d22\u4e00\u4e0b\u201c2010\u8003\u8bd5\u65f6\u4e8b\u653f\u6cbb\u7535\u5b50\u4e66\u201d\u7684\u4e0b\u8f7d\u5730\u5740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82年9月1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标志着党成功地实现了具有重大历史性意义的伟大转变。 它总结了我国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正式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命题。开始把中国带入建设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的政治轨道,并以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而永远载入史册。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在北京举行。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的总方针的指引下,在拨乱反正的基础上,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决而有步骤地进行全面改革和对外开放,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国防、外交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它开辟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发展的新阶段。党明确认识到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在此基础上寻找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为了继续发展这种良好的局面和深化改革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一致拥护中央政治局提出的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解决了党从1957年以来未能解决好的工作重点转移问题,揭开了以改革开放为主旋律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 这次代表大会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为指导,认真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4年的实践经验,确定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部署,动员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把握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97年9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决议,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总结了我国改革和建设的新经验,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把依法治国确定为治国的基本方略,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确定为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党和十五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02年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 这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07年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提出了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看中国发展方略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