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下抗日各大战役?

  长城抗战\x0d\x0a  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1月至5月,中国军队抗击侵华日军进攻热河(今分属辽宁、河北、内蒙古),长城的冷口、古北口、喜峰口和滦东等地的作战。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三省后,为割断东北抗日部队与关内的联系,扩大并巩固伪满洲国的疆界,进而蚕食华北,决定由关东军司令官武藤信义指挥第6、第8师、混成第14、第33旅、骑兵第4旅和航空兵、海军各一部4万余人及伪军3万多人,企图攻占热河、古北口以东的长城一线,伺机进占冀东。国民党政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人民和国民党内爱国人士一致要求抗日压力下,由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代理委员长张学良(3月12日起由何应钦接替)指挥,先后调集14个军20余万人,企图保卫热河和依托长城阻止日军进关。中国军队4月下旬收复滦东后,关东军以此系中国军队“挑战”为借口,武藤于5月3日下令入关作战。此时,热河日军西进占领察哈尔省(今分属内蒙古、河北)的多伦和沽源。7~10日,日军第6师等部复攻占滦东,并于12日由滦县、迁安、兵河桥等地突破滦河守军防线,向平津方向进击。守军第29、第32、第53、第67军等部奉命节节后撤。13日,古北口日军第8师占领石匣镇,19日占领密云。21~23日,第59军在怀柔牛栏山抗击由密云向北平进逼的第8师,也未奏效。至23日,日军先后占领冀东的丰润、迁安、遵化、唐山、玉田、蓟县、三河、香河、平谷、密云、怀柔等县市。守军退至平、津附近。日军从南、东、北三个方向对北平形成威逼态势。25日,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代委员长何应钦派军使至密云向日军求和,双方停止军事行动。31日,双方代表在塘沽签订了使中国丧权辱国的《塘沽协定》,在事实上承认了日本占领东北三省和热河,并把冀东置于日伪势力范围之内。长城抗战历时80多天,中方仅第l7、第29、第32、第53、第67军就伤亡1.8万余人,日方公布死伤2400人。\x0d\x0a\x0d\x0a  热河抗战\x0d\x0a  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2月至3月,中国军队在热河省对侵华日军的作战。\x0d\x0a\x0d\x0a  淞沪抗战\x0d\x0a  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1月至3月,中国军队在上海及其外围地区抗击日军进攻战役,又称“一二八抗战”。此战,中国军队共击毙日军700余人,击伤2300余人,中方伤亡1.41万人。\x0d\x0a\x0d\x0a  绥远抗战\x0d\x0a  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11月至12月,中国军队在绥远省东部抗击日伪军进攻的作战。在其中的百灵庙之战中歼灭伪蒙军第7师大部(参见百灵庙之战)。12月2日,击溃日伪军4000余人对百灵庙的反扑,歼其700余人,并于10日收复大庙(锡林木楞庙),小滨大佐等20余名日本顾问被击毙,先后争取伪蒙军4个旅反正;是中国军队自1933年长城抗战以来取得的又一次胜利。\x0d\x0a\x0d\x0a  七·七事变\x0d\x0a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7月,在抗日战争中,中国第29军一部在北平西南卢沟桥地区对日军中国驻屯军一部进攻的防御战斗。以此为标志,中国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x0d\x0a\x0d\x0a  太原会战\x0d\x0a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10月至11月,在抗日战争中,中国第2战区部队同日军华北方面军在山西省北部、东部和中部地区进行的大规模的战略性防御战役。此战中,日军参战总兵力约合4个半师团共14万人,伤亡近3万人;中国军队参战总兵力6个集团军计52个师(旅)共28万余人,伤亡10万人以上。八路军在会战中有力地配合友军作战,平型关伏击战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忻口会战大量消耗日军有生力量,牵制了日军沿平汉铁路(今北京-汉口)南下的作战行动。惟娘子关方面防范疏漏,被日军乘虚而入,致会战失败。\x0d\x0a\x0d\x0a  淞沪会战\x0d\x0a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8月至11月,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在上海地区对日军进行的大规模的战略性防御战役。此战历时3个月,中国军队虽多,但分散在各自防区死打硬拼,注重正面防御,忽视侧翼安全;日军装备优良,采取正面强攻战术,却屡遭挫败,后改从侧后登陆,迂回成功。日军参战兵力达9个师20余万,伤亡4万多;中国军队有60余万兵力投入作战,伤亡16万余人。淞沪守军浴血奋战,使日军被迫转移战略主攻方向,打破其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为中国沿海工业的内迁赢得了时间,激发了中国军民的抗战热忱。\x0d\x0a\x0d\x0a  南京战役\x0d\x0a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12月,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在江苏省南京抵抗日军进攻的战役。此战,中国军队以10万之众浴血奋战,英勇地反击了日本侵略军。但日军以8个师的兵力分兵进逼,使守军处于三面被围。背水一战的不利地位,再加上军事当局在组织指挥上采取消极防御,使守军处处设防被动挨打,最后决定突围又未拟定周密计划,致使大量部队团于城内,惨遭日军杀戮。作战中,中国军队伤亡约5万余人。\x0d\x0a\x0d\x0a  徐州会战\x0d\x0a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2月至5月,在抗日战争中,中国第5战区部队与日军华北方面军、华中派遣军各一部,在以江苏省徐州为中心的津浦(天津至浦口)、陇海(宝鸡至连云港)铁路地区进行的大规模的防御战役。此战,日军动用8个师、5个旅约30万人,中国参战部队前后有70个师约100万人,历时5个月,中国军队广大官兵英勇奋战,首先在南线将日军阻止在淮河南岸,打破其与北线日军会合的企图;继而在北线将东路日军击败于临沂地区,又将西路日军之右翼阻止在嘉祥地区,粉碎日军在台儿庄会师的计划。在台儿庄地区作战中,第五战区采取积极防御战法,以一部担任内线防御,另一部置于外线作战,攻防结合,灵活机动,获得大捷。随后,最高军事当局不顾敌强我弱的总体形势,调集大军在徐州附近,企图与日军决战,因而使会战在后期陷于被动。尽管如此,这次会战钳制和消耗了日军有生力量,迟滞了日军进攻速度,为部署武汉会战战赢得了时间。\x0d\x0a\x0d\x0a  武汉会战\x0d\x0a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8月至10月,在抗日战争中,中国第5、第9战区部队在湖北省武汉地区抗击日军进攻的防御战役。此战,历时两个多月,是抗日战争初期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中国军队由于处处设防,分兵把守,且未掌握强有力的预备队,没有充分发动群众,破坏对方交通线,因此未能重创日军。但中国军队英勇抗击,也消耗了日军有生力量(日军承认伤亡共2.1万余人,其中将校级军官近700人),迟滞了日军行动。日军虽然攻占了武汉,但其速战速决,迫国民政府屈服以结束战争的战略企图并未达到。此后,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x0d\x0a\x0d\x0a  广州战役\x0d\x0a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10月,在抗日战争中,中国第4战区部队在广东省广州湾地区与日军第21军进行的防御战役。此战,日军实现了切断中国由华南接受外援的交通线,以及策应武汉作战的目的。对中国来说,则不仅失去了重要的国际物资补给线,而且影响了全国战局。\x0d\x0a\x0d\x0a  南昌会战\x0d\x0a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3月至4月,在抗日战争中,中国第9战区部队在江西省南昌地区对日军华中派遣军的防御战役。此战,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中日军队的首次交锋,日军纠集重兵,先发制人,攻势极为猛烈。中国守军奋勇抵抗,兵力损失达43000余人。\x0d\x0a\x0d\x0a  随枣会战\x0d\x0a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5月,在抗日战争中,中国第5战区部队等在湖北省随县、枣阳地区对日军进行的防御战役。此役,中国军队在兵力上占较大优势,能协同配合,但兵力使用欠灵活,曾一度处于被动局面,后经全军将士浴血奋战,恢复原态势。此役毙伤日军13000余人,达到了牵制消耗日军目的。中国军队伤亡2万余人。\x0d\x0a\x0d\x0a  第一次长沙会战\x0d\x0a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9月至10月,在抗日战争中,中国第9战区部队在以湖南、湖北、江西三省接壤地区对日军进行的防御战役。此役,中国军队共毙俘日军2万余人,炸毁日军飞机20余架,粉碎了日军消灭第9战区主力的企图。作战中,中国军队伤亡3万余人。\x0d\x0a\x0d\x0a  枣宜会战\x0d\x0a  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5月至6月,在抗日战争中,中国第5战区部队在湖北省枣阳、宜昌地区对日军华中派遣军第11军进行的防御战役。\x0d\x0a\x0d\x0a  晋南战役\x0d\x0a  1941年(民国三十年)5月至6月,在抗日战争中,中国第1战区部队在山西省南部中条山地区对日军第1军进行的防御战役。此战,由于中国军队疏于防守,临战又缺乏物质和精神准备,因此遭到惨败,退出中条山。\x0d\x0a\x0d\x0a  第二次长沙会战\x0d\x0a  1941(民国三十年)年9月至10月,在抗日战争中,中国第9战区等部队在湖南省长沙地区对日军进行的防御战役。此次会战历时月余,中国军队共歼灭日军4.8万余人,击落飞机3架,击沉汽艇7艘,使其妄图一举歼灭第9战区主力的计划遭到失败。\x0d\x0a\x0d\x0a  上高会战\x0d\x0a  1941年(民国三十年)3月至4月,在抗日战争中,中国第9战区部队在江西省上高地区对日军进行的防御战役。此役,毙伤日军1.5万余人。\x0d\x0a\x0d\x0a  桂南会战\x0d\x0a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11月至1940年2月,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在广西省南部地区对日军的防御战役。在昆仑关战役中,国民党政府军取得自武汉失守以来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中国军队共毙伤日军8100余人,中国军队阵亡27041余人。\x0d\x0a\x0d\x0a  第三次长沙会战\x0d\x0a  1941年(民国三十年)12月至1942年1月,在抗日战争中,中国第9战区部队在湖南省新墙河至浏阳河之间地区抗击日军第11军进攻的防御战役。在此次会战历时20余日,中国军队采用逐次抗击,诱敌深入,坚守长沙核心阵地,合围聚歼,动员敌后军民破坏日军补给线等战法,取得长沙会战胜利。第三次长沙会战是太平洋战争开始后盟国的第一次大捷,引起了国际上的强烈反响。中国军队伤亡3.1万余人。日军伤亡56944人,被俘139名。但据日方资料为6000余人。\x0d\x0a\x0d\x0a  常德会战\x0d\x0a  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11月至1944年1月,在抗日战争中,中国第6战区部队在湖南西北部常德地区对日军第11军进行的防御战役。此次会战,日军死伤:25718人,毙伤和缴获战马共1384,击落敌机四十五架,击毁敌汽车75辆,击沉、击伤敌舟艇122艘。\x0d\x0a\x0d\x0a  滇湎路战役\x0d\x0a  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3月至9月,在抗日战争中,中国远征军在云南省西南部、缅甸、泰国西北部和印度东北部地区,对日军第15军进行的防御战役。此战,远征军经一个多月作战,在保卫东吁、解救英军诸战中,英勇顽强为世人所赞誉。但由于出国时机过晚,盟军作战缺少协同,多头指挥等原因,使远征军始终处于被动态势,未能达成战役企图。\x0d\x0a\x0d\x0a  豫湘桂战役\x0d\x0a  1944年4月17日至12月10日,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在河南、湖南、广西等地抗击日军进攻的作战。此战持续近8个月,国民党军损失兵力五六十万人,丢弃了河南、湖南、广西、广东、福建、贵州等省的大部或一部,使20余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沦丧敌手,6000余万同胞处于日军铁蹄蹂躏之下。在这次大溃败中,中国人民生命财产所受的损失是无法统计的。河南损失88家工厂;湘桂粤3省的工厂占大后方工厂的三分之一,全部落入敌手;湖南著名的钨、锑等重要战略物资,全被日军攫夺;豫湘桂是重要农业地区,也被日军掌握。日军所到之处残暴地烧杀抢掠,仅萍乡一地,被杀害者1.9万余人,被虏者2万余人,妇女被侮辱者6000余人,房屋被毁700余间,农具被毁值4700余万元,米谷被劫5万余担,棉花被劫9500余担。战争中几十万难民颠沛流离,每天数百人死于疾病冻饿。豫湘桂战役的大溃退是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的第二次大溃退,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由于战略指导失误,战役指挥失当,加之国民党政府长期执行避战、观战政策,致使豫、湘、桂大片国土被占,空军基地、场站被毁。使部队大部丧失抵抗信心和战斗力其军事上的溃败,也是其政治上腐败的表现。日军尽管达成作战企图,却无力保障大陆交通线畅通,也未能阻挡美机空袭日本本土。由于分散了兵力,为中国军队反攻提供了条件。\x0d\x0a\x0d\x0a  缅北滇西战役\x0d\x0a  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10月至1945年3月,在抗日战争中,中国驻印军和中国远征军在美、英军的协同下,在缅甸北部和云南省西部对日军缅甸方面军的进攻战役。是役历时一年半,中国军队以阵亡31443人、负伤35948人的代价,毙伤日军25000余人,打通了中国西南国际交通线。\x0d\x0a\x0d\x0a  密支那战役\x0d\x0a  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5月至8月,在抗日战争的缅北滇西战役中,中国驻印军在缅甸北部密支那地区对日军第18师团等部的进攻战。此役,中国驻印军共击毙日军2000余人,俘70余人。\x0d\x0a\x0d\x0a  强渡怒江战役\x0d\x0a  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6月至7月,在抗日战争的缅北滇西战役中,中国远征军第11集团军在云南西部怒江西岸对日军第33军所部的进攻作战。\x0d\x0a\x0d\x0a  桂柳反攻战役\x0d\x0a  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4月至8月,在抗日战争的抗日战争中,中国第2、第3方面军在广西省龙州、南丹、全州、阳朔地区对日军第6方面军进行的反攻作战。此战,中国军队共击毙日军4000余人、击伤5000余人。\x0d\x0a\x0d\x0a  湘西会战\x0d\x0a  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4月至6月,在抗日战争中,中国第4、第3方面集团军在湖南省西部对日军第6方面军所部进行的转守为攻的战役。此役,中国军队转守为攻,毙、俘日军2万余人。\x0d\x0a\x0d\x0a  阵亡名单 (师级以上)\x0d\x0a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x0d\x0a  左权,18集团军副总参谋长,1942年5月25日,山西辽县\x0d\x0a\x0d\x0a  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x0d\x0a  罗忠毅,新四军6师参谋长,1941年11月28日,江苏溧阳\x0d\x0a  彭雄,新四军3师参谋长,1943年3月17日,江苏连云港\x0d\x0a  彭雪枫,新四军4师师长,1944年9月11日,河南夏邑八里庄\x0d\x0a\x0d\x0a  国民革命军将官\x0d\x0a  佟麟阁上将(追授),29军副军长 1937年7月28日 北京南苑\x0d\x0a  赵登禹上将(追授),132师师长 1937年7月28日 北京南苑\x0d\x0a  郝梦龄上将,9军军长 1937年10月16日 山西忻口\x0d\x0a  刘家麒中将,54师师长 1937年10月16日 山西忻口\x0d\x0a  吴克仁中将,67军军长 1937年11月9日 上海松江\x0d\x0a  高志航空军少将(追授),空军驱逐机司令 1937年11月21日 河南周家口\x0d\x0a  夏国璋中将,172师副师长 1937年11月21日 江苏吴兴\x0d\x0a  吴国璋中将,75师副师长 1937年11月26日 浙江湖州\x0d\x0a  饶国华上将(追授),145师师长 1937年11月30日 安徽广德(自杀)\x0d\x0a  肖山令中将,宪兵副司令 1937年12月12日 江苏南京\x0d\x0a  姚中英少将,156师参谋长 1937年12月12日 江苏南京\x0d\x0a  司徒非少将,160师参谋长 1937年12月12日 江苏南京\x0d\x0a  刘震东中将,第五战区第二路游击司令 1938年2月22日 山东莒县\x0d\x0a  王铭章上将(追授),122师师长 1938年3月17日 山东藤县\x0d\x0a  邹绍孟少将,124师参谋长 1938年3月17日 山东藤县\x0d\x0a  赵渭滨少将,122师参谋长 1938年3月17日 山东藤县\x0d\x0a  范庭兰少将,豫北别动队第五总队总队长 1938年3月28日 河南修武\x0d\x0a  刘桂五少将,骑兵第六师师长 1938年4月22日 内蒙黄油干子\x0d\x0a  周元中将,173师副师长 1938年5月9日 山东蒙城\x0d\x0a  李必藩中将,23师师长 1938年5月14日 山东菏泽(自杀)\x0d\x0a  黄启东少将,23师参谋长 1938年5月14日 山东菏泽(自杀)\x0d\x0a  方叔洪中将,114师师长 1938年6月 山东荷泽冯家场\x0d\x0a  付忠贵少将,鲁北游击司令 1938年9月23日 山东\x0d\x0a  冯安邦中将,42军军长 1938年11月3日 湖北襄阳\x0d\x0a  林英灿少将,152师副师长 1939年1月13日 广东清远\x0d\x0a  李巩良中将,军训部辎重总监 1939年3月7日 陕西西安\x0d\x0a  张谞行中将,第一战区副参谋长 1939年3月7日 陕西西安\x0d\x0a  王禹九少将,79军参谋处长 1939年3月26日 江西高安\x0d\x0a  陈安保中将,29军军长 1939年5月6日 江西龙里\x0d\x0a  唐聚五少将,东北游击司令 1939年5月18日 河北迁安\x0d\x0a  韩炳宸少将,山东第十三区保安副司令 1939年1月9日 山东莱阳\x0d\x0a  马玉仁中将,江苏第一路游击司令 1940年1月3日 江苏望乡台\x0d\x0a  丁炳权中将,197师师长 1940年1月25日 江西武宁\x0d\x0a  郑作民中将,2军副军长 1940年2月3日 广西昆仑\x0d\x0a  钟毅中将,173师师长 1940年5月9日 湖北苍台(自杀)\x0d\x0a  张自忠上将(追授),33集团军总司令 1940年5月16日 湖北南瓜店\x0d\x0a  张敬少将,33集团军高参 1940年5月16日 湖北南瓜店\x0d\x0a  戴民权中将,豫南游击第五纵队司令 1940年5月 河南遂平\x0d\x0a  王竣中将,新27师师长 1941年5月9日 山西台砦\x0d\x0a  梁希贤少将,新27师副师长 1941年5月9日 山西台寨(自杀)\x0d\x0a  陈文杞少将,新27师参谋长 1941年5月9日 山西台寨\x0d\x0a  唐淮源上将,3军军长 1941年5月12日 山西悬山(自杀)\x0d\x0a  寸性奇中将,12师师长 1941年5月13日 山西毛家湾(自杀)\x0d\x0a  金崇印少将,17军参谋长 1941年9月16日 山西横水镇\x0d\x0a  石作衡中将,70师师长 1941年9月6日 山西绛县\x0d\x0a  赖传湘中将,190师副师长 1941年9月24日 湖南梁家段\x0d\x0a  朱实夫少将,新3师副师长 1941年9月25日 甘肃\x0d\x0a  李翰卿中将,57师步兵指挥官 1941年9月27日 江西上高\x0d\x0a  武士敏中将,98军军长 1941年9月29日 山西东峪\x0d\x0a  朱世勤中将,暂30师师长 1942年5月4日,山东潘庄\x0d\x0a  郭子斌少将,暂30师副师长 1942年5月4日 山东潘庄\x0d\x0a  戴安澜中将,200师师长 1942年5月26日 缅甸茅邦村\x0d\x0a  王凤山少将,暂45师师长 1942年6月23日 山西张翁村\x0d\x0a  胡义宾少将,96师副师长 1942年7月 缅甸埋通\x0d\x0a  张庆澍少将,鲁苏战区高参 1942年8月 山东唐王山\x0d\x0a  周复中将,鲁苏战区政治部主任 1943年2月21日 山东城顶山\x0d\x0a  张少舫少将,113师参谋长 1943年2月21日 山东城顶山\x0d\x0a  高道先少将,山东铁道破坏总队长 1943年5月 山东\x0d\x0a  江春炎少将,114师参谋长 1943年7月4日 山东邹县\x0d\x0a  彭士量中将 (追授),暂5师师长 1943年11月15日 湖北石门\x0d\x0a  许国璋中将,150师师长 1943年11月21日 湖北诹市(自杀)\x0d\x0a  孙明瑾中将,预10师师长 1943年12月1日 湖南常德\x0d\x0a  卢广伟少将,骑8师副师长 1944年5月5日 安徽颍上\x0d\x0a  李家钰上将,36集团军总司令 1944年5月21日 河南秦家坡\x0d\x0a  陈绍堂少将,104师步兵指挥官 1944年5月21日 河南秦家坡\x0d\x0a  周鼎铭少将,36集团军副官处长 1944年5月21日 河南秦家坡\x0d\x0a  王剑岳少将,8师副师长 1944年6月10日 河南灵宝\x0d\x0a  王甲本中将,79军军长 1944年9月7日 湖南东安\x0d\x0a  阚维雍中将(追授),131师师长 1944年11月10日 广西桂林(自杀)\x0d\x0a  陈济恒中将,桂林防守司令部参谋长 1944年11月10日 广西桂林(自杀)\x0d\x0a  吕旃蒙少将(追授),31军参谋长 1944年11月10日 广西桂林\x0d\x0a  齐学启中将,38师副师长 1945年5月13日 缅甸仰光\x0d\x0a  胡旭盱少将,第三战区第一突击队司令 1945年6月 浙江孝丰\x0d\x0a\x0d\x0a  东北抗日联军\x0d\x0a  李学忠,第二军政治部主任,1936年8月,吉林省抚松县\x0d\x0a  王德泰,第二军军长,1936年11月,吉林省蒙江县\x0d\x0a  夏云杰,第六军军长,1936年11月26日,黑龙江省汤原县\x0d\x0a  宋铁岩,第一军政治部主任,1937年2月11日,吉林省蒙江县\x0d\x0a  陈荣久,第七军军长,1937年3月5日,黑龙江省饶河县\x0d\x0a  金正国,第十一军政治部主任,1938年5月,黑龙江省桦川县\x0d\x0a  刘曙华,第八军政治部主任,1938年8月22日,黑龙江省勃利县\x0d\x0a  李延平,第四军军长,1938年11月20日,黑龙江省五常县\x0d\x0a  王光宇,第四军副军长,1938年12月,黑龙江省五常县\x0d\x0a  王克仁,第五军代理政治部主任,1939年4月23日,黑龙江省穆棱县\x0d\x0a  侯国忠,第一路军第三方面军副指挥,1939年8月24日,吉林省安图县\x0d\x0a  杨靖宇,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1940年2月23日,吉林省蒙江县\x0d\x0a  曹亚范,第一路军第一方面军指挥,1940年4月8日,吉林省蒙江县\x0d\x0a  王汝起,第二路军一支队支队长,1940年5月21日,黑龙江省饶河县\x0d\x0a  赵敬夫,第三路军三支队政委,1940年7月20日,黑龙江省德都县\x0d\x0a  高禹民,第三路军第三支队政委,1940年12月1日,内蒙古阿荣镇\x0d\x0a  陈翰章,第一路军第三方面军指挥,1940年12月8日,吉林省宁安县\x0d\x0a  汪雅臣,第十军军长,1941年1月29日,黑龙江省五常县\x0d\x0a  张忠喜,第十军副军长,1941年1月29日,黑龙江省五常县\x0d\x0a  魏拯民,第一路军副司令,1941年3月8日,吉林省桦甸县\x0d\x0a  郭铁坚,第三路军第九支队参谋长,1941年9月20日,内蒙古莫力达瓦旗\x0d\x0a  赵尚志,第二路军副总指挥,1942年2月12日,黑龙江省鹤岗\x0d\x0a  许亨植,第三路军总参谋长,1942年8月3日,黑龙江省庆城

  • 涓浗鎶楁棩鎴樹簤鏈夊嚑澶ф垬褰
    绛旓細涓浗鎶楁棩鎴樹簤鏈夊嚑澶ф垬褰1銆闀挎矙浼氭垬1937骞12鏈堜腑鍥介閮藉崡浜け瀹堝悗,鏃ュ啗姘旂劙鏋佷负鍤e紶,浼佸浘娌块暱姹熻屼笅涔樿儨杩藉嚮涓涓惧嚮婧冧腑鍥芥斂搴滃啗闃熶富鍔,鐒惰,涓浗绗5鎴樺尯鍦ㄦ潕瀹椾粊灏嗗啗鍧氬畾鏈夊姏鐨勬寚鎸ヤ笅,涓庢棩鍐涘睍寮浜嗗ぇ瑙勬ā鐨勫緪宸炰細鎴,鍗庡寳鎴樺満鐨勫舰鍔垮拰寰愬窞鍦板尯涓浗瀹堝啗鐨勬湁鍔涘潥鍐崇殑鎶楀嚮,鍗存殏鏃惰浆绉讳簡鏃ュ啗瑙嗙嚎,杞屼紒鍥炬墦閫氭触娴︾嚎(澶╂触鈥...
  • 鎶楁棩鎴樹簤鐨勯噸澶鎴樺焦
    绛旓細鐧惧洟澶ф垬鏄姉鏃ユ垬浜夋椂鏈锛屽叓璺啗鍦ㄥ崕鍖楁晫鍚庡彂鍔ㄧ殑涓娆″ぇ瑙勬ā杩涙敾鍜屽弽鈥滄壂鑽♀濈殑鎴樺焦锛岀敱浜庡弬鎴樺叺鍔涜揪105涓洟锛屾晠绉扳滅櫨鍥㈠ぇ鎴樷濄傜櫨鍥㈠ぇ鎴樻槸鎶楁棩鎴樹簤鐩告寔闃舵鍏矾鍐涘湪鍗庡寳鍦板尯鍙戝姩鐨勪竴娆¤妯℃渶澶с佹寔缁椂闂存渶闀跨殑鎴樺焦銆傜櫨鍥㈠ぇ鎴樺垎涓3涓樁娈点1940骞8鏈20鏃ヨ嚦1940骞9鏈10鏃ヤ负绗竴闃舵锛屼腑蹇冧换鍔℃槸鎽ф瘉姝eお...
  • 鍦ㄤ腑鍥鎶楁棩鎴樹簤涓,鏈夊摢浜涙湁鍚嶇殑鎴樺焦?
    绛旓細澶師浼氭垬锛1937骞9鏈堚11鏈堬級锛屾槸鎶楁垬鐖嗗彂鍚庯紝涓浗绗2鎴樺尯閮ㄩ槦鍚屾棩鍐涘崕鍖楁柟闈㈠啗鍦ㄥ北瑗跨渷鍖楅儴銆佷笢閮ㄥ拰涓儴鍦板尯杩涜鐨勫ぇ瑙勬ā鐨勬垬鐣ユч槻寰℃垬褰癸紝涓轰腑鏃ュ弻鏂瑰湪鍗庡寳杩涜鐨勭涓鍦哄ぇ瑙勬ā浼氭垬銆傚お鍘熶細鎴樺巻鏃2涓湀锛屾槸鎶楁垬鍒濇湡鍗庡寳鎴樺満涓婅妯℃渶澶с佹垬鏂楁渶婵鐑堛佹寔缁椂闂存渶闀裤佹垬缁╂渶鏄捐憲鐨勪竴娆′細鎴樸傛棩鍐涘弬鎴樻诲叺鍔涚害...
  • 鎶楁棩姝i潰鎴樺満鍜屾晫鍚庢垬鍦烘湁鍝簺鎴樺焦
    绛旓細澶師浼氭垬锛1937骞9鏈堚11鏈堬級锛屾槸鎶楁垬鐖嗗彂鍚庯紝涓浗绗2鎴樺尯閮ㄩ槦鍚屾棩鍐涘崕鍖楁柟闈㈠啗鍦ㄥ北瑗跨渷鍖楅儴銆佷笢閮ㄥ拰涓儴鍦板尯杩涜鐨勫ぇ瑙勬ā鐨勬垬鐣ユч槻寰℃垬褰广備负涓棩鍙屾柟鍦ㄥ崕鍖楄繘琛岀殑绗竴鍦哄ぇ瑙勬ā浼氭垬銆傚お鍘熶細鎴樹富瑕佸寘鎷骞冲瀷鍏虫垬褰銆佸炕鍙f垬褰广佸瀛愬叧鎴樺焦銆佸お鍘熶繚鍗垬绛夈傚お鍘熶細鎴樺巻鏃2涓湀锛屾槸鎶楁垬鍒濇湡鍗庡寳鎴樺満涓婅妯℃渶澶с...
  • 涓浗鍏变骇鍏氬湪鎶楁棩鎴樹簤涓彂鍔ㄤ簡鍝簺鎴樺焦?
    绛旓細1銆佸钩鍨嬪叧鎴樺焦 1937骞9鏈堜腑鏃紝娌垮钩缁ヨ矾瑗胯繘鐨勪镜鍗庢棩鍐涘崰棰嗗ぇ鍚屽悗锛屽垎鍏典袱璺悜闆侀棬鍏炽佸钩鍨嬪叧涓绾胯繘鏀伙紝浼佸浘杩涢煎お鍘熴備负浜嗛厤鍚堝弸鍐涗綔鎴橈紝闃绘尅鏃ュ啗鐨勬敾鍔匡紝鍏矾鍐涚115甯堝湪甯堥暱鏋楀姜銆佸壇甯堥暱鑱傝崳鑷绘寚鎸ヤ笅锛屽鍛藉紑鎶靛钩鍨嬪叧鍦板尯闆嗙粨寰呮満銆9鏈23鏃ワ紝绗115甯堟淳鍑虹嫭绔嬪洟鍜岄獞鍏佃惀鎻掑埌鐏典笜鈥旀稙婧愨斿箍鐏典箣闂村湴鍖烘椿鍔...
  • 鎶楁棩鎴樹簤鏈夊摢鍑犲満閲嶈鎴樺焦
    绛旓細浼氭垬鏈熼棿,涓浗鍐涢槦鍦ㄥ彴鍎垮簞鍙栧緱姝肩伃鏃ュ啗1涓囦綑浜虹殑鑳滃埄,缁欐晫浜轰互鏈夊姏鎵撳嚮,榧撹垶浜嗗叏鍥戒汉姘戠殑鎶楁垬鏂楀織銆傝繖鏄彴鍎垮簞鎴樺焦涓殑涓浗鍐涢槦閲嶆満鏋樀鍦般備腑鍥界浜旀垬鍖洪儴闃熶笌鏃ュ啗鍗庡寳鏂归潰鍐涖佸崕涓淳閬e啗鍚勪竴閮,鍦ㄤ互姹熻嫃鐪佸緪宸炰负涓績鐨勬触娴(澶╂触鑷虫郸鍙),闄囨捣(瀹濋浮鑷宠繛浜戞腐)閾佽矾鍦板尯杩涜鐨勫ぇ瑙勬ā鐨勯槻寰℃垬褰广傚叾涓,涓夊洓鏈堥棿鐨勫彴鍎垮簞...
  • 鍏充簬鎶楁棩鎴樹簤鏈熼棿鐨勯噸澶鎴樺焦
    绛旓細1銆佹窞娌細鎴 娣炴勃浼氭垬锛堝張绉板叓涓涓夋垬褰癸紝鏃ユ湰绉颁负绗簩娆′笂娴蜂簨鍙橈級锛屾槸涓棩鍙屾柟鍦ㄦ姉鏃ユ垬浜変腑鐨勭涓鍦哄ぇ鍨嬩細鎴橈紝涔熸槸鏁翠釜涓棩鎴樹簤涓繘琛岀殑瑙勬ā鏈澶с佹垬鏂楁渶鎯ㄧ儓鐨勪竴鍦烘垬褰广2銆佸崡浜繚鍗垬 鍗椾含淇濆崼鎴橈紝鍙堢О鍗椾含鎴樺焦锛屾槸涓浗鍐涢槦鍦ㄦ窞娌細鎴樺け鍒╁悗锛屼负淇濆崼棣栭兘鍗椾含涓庢棩鏈镜鐣ュ啗灞曞紑鐨勪綔鎴樸傛皯鍥戒簩鍗佸叚骞达紙1937...
  • 鍏充簬鎶楁棩鎴樹簤鐨勫皬鏁呬簨
    绛旓細澶師浼氭垬锛1937骞9鏈堚11鏈堬級锛屾槸鎶楁垬鐖嗗彂鍚庯紝涓浗绗2鎴樺尯閮ㄩ槦鍚屾棩鍐涘崕鍖楁柟闈㈠啗鍦ㄥ北瑗跨渷鍖楅儴銆佷笢閮ㄥ拰涓儴鍦板尯杩涜鐨勫ぇ瑙勬ā鐨勬垬鐣ユч槻寰℃垬褰癸紝涓轰腑鏃ュ弻鏂瑰湪鍗庡寳杩涜鐨勭涓鍦哄ぇ瑙勬ā浼氭垬銆傚お鍘熶細鎴樹富瑕佸寘鎷骞冲瀷鍏虫垬褰銆佸炕鍙f垬褰广佸瀛愬叧鎴樺焦銆佸お鍘熶繚鍗垬绛夈傚お鍘熶細鎴樺巻鏃2涓湀锛屾槸鎶楁垬鍒濇湡鍗庡寳鎴樺満涓婅妯℃渶澶с...
  • 鎶楁棩鎴樹簤鐨勯噸澶鎴樺焦(濡備竷涓冧簨鍙)
    绛旓細1932骞 娣炴勃鎶楁垬(鍙堢О涓浜屽叓浜嬪彉,1932骞1鏈-1932骞3鏈)1933骞 闀垮煄鎶楁垬(1933骞1鏈-1933骞5鏈)鐑渤鎴樺焦(1933骞2鏈-1933骞2鏈)1936骞 缁ヨ繙鎶楁垬(1936骞11鏈-1936骞12鏈)1937骞 鍗㈡矡妗ヤ簨鍙(涓兟蜂竷浜嬪彉,1937骞7鏈)骞虫触浣滄垬(1937骞7鏈)澶師浼氭垬(1937骞10鏈-1937骞11鏈)鍗楀彛鎴樺焦(1937骞9鏈)蹇诲彛...
  • 鎶楁棩鎴樹簤鍗佸ぇ鎴樺焦鏄摢浜?
    绛旓細鎶楁棩鎴樹簤鏃舵湡锛屼腑鍥戒负淇濆崼棣栭兘鍗椾含锛屼笌鏃ユ湰渚电暐鑰呭睍寮鐨勪竴鍦烘垬褰癸紝寮濮嬩簬1937骞12鏈1鏃ワ紝涓浗鍙傛垬鍗佷簲涓囷紝鏃ュ啗鍙傛垬浜屽崄涓囦汉锛屾晫鎴戝弻鏂瑰疄鍔涙偓娈婏紝鎴樺焦浠呮寔缁簡鍗佷簩澶╋紝鍗椾含鍚勫煄闂ㄥ厛鍚庤鏃ュ啗鏀婚櫡锛岃拫浠嬬煶涓嬩护瀹堝啗鎾ら锛岀暀涓嬩簡鍩庡唴涓夊崄涓囩殑灞呮皯锛屽崡浜拨闄凤紝鏃ュ啗寮濮嬩簡鎯ㄧ粷浜哄鐨勫崡浜ぇ灞犳潃銆鍥涖佸お鍘熶細鎴 鎶楁棩...
  • 扩展阅读:中日会战的主要战役 ... 国共打日本谁功劳大 ... 抗日战争大型战役 ... 抗战最惨烈的战役 ... 抗日战争的22个战役 ... 我国新时代的三大战役 ... 抗日哪个省最怂 ... 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 ... 台儿庄战役和淞沪会战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