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来历及习俗 端午节的来历 习俗

\u7aef\u5348\u8282\u7684\u6765\u5386\u548c\u4e60\u4fd7\u662f\u4ec0\u4e48

\u7aef\u5348\u7684\u4e60\u4fd7\u3001\u6765\u5386\uff0c\u5403\u7cbd\u5b50\u7684\u8282\u65e5\u3002

\u7aef\u5348\u8282\uff0c\u53c8\u79f0\u7aef\u9633\u8282\u3001\u9f99\u821f\u8282\u3001\u91cd\u5348\u8282\u3001\u9f99\u8282\u3001\u6b63\u9633\u8282\u3001\u5929\u4e2d\u8282\u7b49\uff0c\u8282\u671f\u5728\u519c\u5386\u4e94\u6708\u521d\u4e94\uff0c\u662f\u4e2d\u56fd\u6c11\u95f4\u7684\u4f20\u7edf\u8282\u65e5\u3002\u7aef\u5348\u8282\u6e90\u81ea\u5929\u8c61\u5d07\u62dc\uff0c\u7531\u4e0a\u53e4\u65f6\u4ee3\u796d\u9f99\u6f14\u53d8\u800c\u6765\u3002\u4ef2\u590f\u7aef\u5348\uff0c\u82cd\u9f99\u4e03\u5bbf\u98de\u5347\u81f3\u6b63\u5357\u4e2d\u5929\uff0c\u662f\u9f99\u98de\u5929\u7684\u65e5\u5b50\uff0c\u5373\u5982\u300a\u6613\u7ecf\u00b7\u4e7e\u5366\u300b\u7b2c\u4e94\u723b\u7684\u723b\u8f9e\u66f0\uff1a\u201c\u98de\u9f99\u5728\u5929\u201d\u3002\u7aef\u5348\u65e5\u9f99\u661f\u65e2\u201c\u5f97\u4e2d\u201d\u53c8\u201c\u5f97\u6b63\u201d\uff0c\u4e43\u5927\u5409\u5927\u5229\u4e4b\u8c61\u3002\u7aef\u5348\u8282\u7684\u8d77\u6e90\u6db5\u76d6\u4e86\u53e4\u8001\u661f\u8c61\u6587\u5316\u3001\u4eba\u6587\u54f2\u5b66\u7b49\u65b9\u9762\u5185\u5bb9\uff0c\u8574\u542b\u7740\u6df1\u9083\u4e30\u539a\u7684\u6587\u5316\u5185\u6db5\uff1b\u5728\u4f20\u627f\u53d1\u5c55\u4e2d\u6742\u63c9\u4e86\u591a\u79cd\u6c11\u4fd7\u4e3a\u4e00\u4f53\uff0c\u8282\u4fd7\u5185\u5bb9\u4e30\u5bcc\u3002\u6252\u9f99\u821f\u4e0e\u98df\u7cbd\u662f\u7aef\u5348\u8282\u7684\u4e24\u5927\u793c\u4fd7\uff0c\u8fd9\u4e24\u5927\u793c\u4fd7\u5728\u4e2d\u56fd\u81ea\u53e4\u4f20\u627f\uff0c\u81f3\u4eca\u4e0d\u8f8d\u3002[1][2][3][4]
\u7aef\u5348\u8282\uff0c\u672c\u662f\u5357\u65b9\u5434\u8d8a\u5148\u6c11\u521b\u7acb\u7528\u4e8e\u62dc\u796d\u9f99\u7956\u7684\u8282\u65e5[5][6][7]\u3002\u56e0\u4f20\u8bf4\u6218\u56fd\u65f6\u671f\u7684\u695a\u56fd\u8bd7\u4eba\u5c48\u539f\u5728\u4e94\u6708\u4e94\u65e5\u8df3\u6c68\u7f57\u6c5f\u81ea\u5c3d\uff0c\u540e\u6765\u4eba\u4eec\u4ea6\u5c06\u7aef\u5348\u8282\u4f5c\u4e3a\u7eaa\u5ff5\u5c48\u539f\u7684\u8282\u65e5\uff1b\u4e5f\u6709\u7eaa\u5ff5\u4f0d\u5b50\u80e5\u3001\u66f9\u5a25\u53ca\u4ecb\u5b50\u63a8\u7b49\u8bf4\u6cd5\u3002\u603b\u7684\u6765\u8bf4\uff0c\u7aef\u5348\u8282\u8d77\u6e90\u4e8e\u4e0a\u53e4\u5148\u6c11\u62e9\u201c\u9f99\u5347\u5929\u201d\u5409\u65e5\u796d\u9f99\u7956\uff0c\u6ce8\u5165\u590f\u5b63\u65f6\u4ee4\u201c\u795b\u75c5\u9632\u75ab"\u98ce\u5c1a\uff0c\u628a\u7aef\u5348\u89c6\u4e3a\u201c\u6076\u6708\u6076\u65e5\u201d\u8d77\u4e8e\u5317\u65b9\u4e2d\u539f\uff0c\u9644\u4f1a\u7eaa\u5ff5\u5c48\u539f\u7b49\u5386\u53f2\u4eba\u7269\u7eaa\u5ff5\u5185\u5bb9\u3002\u7aef\u5348\u98ce\u4fd7\u5f62\u6210\u53ef\u4ee5\u8bf4\u662f\u5357\u5317\u98ce\u4fd7\u878d\u5408\u7684\u4ea7\u7269\u3002
\u7aef\u5348\u8282\u4e0e\u6625\u8282\u3001\u6e05\u660e\u8282\u3001\u4e2d\u79cb\u8282\u5e76\u79f0\u4e3a\u4e2d\u56fd\u56db\u5927\u4f20\u7edf\u8282\u65e5\u3002\u7aef\u5348\u6587\u5316\u5728\u4e16\u754c\u4e0a\u5f71\u54cd\u5e7f\u6cdb\uff0c\u4e16\u754c\u4e0a\u4e00\u4e9b\u56fd\u5bb6\u548c\u5730\u533a\u4e5f\u6709\u5e86\u8d3a\u7aef\u5348\u7684\u6d3b\u52a8\u30022006\u5e745\u6708\uff0c\u56fd\u52a1\u9662\u5c06\u5176\u5217\u5165\u9996\u6279\u56fd\u5bb6\u7ea7\u975e\u7269\u8d28\u6587\u5316\u9057\u4ea7\u540d\u5f55\uff1b\u81ea2008\u5e74\u8d77\uff0c\u88ab\u5217\u4e3a\u56fd\u5bb6\u6cd5\u5b9a\u8282\u5047\u65e5\u30022009\u5e749\u6708\uff0c\u8054\u5408\u56fd\u6559\u79d1\u6587\u7ec4\u7ec7\u6b63\u5f0f\u6279\u51c6\u5c06\u5176\u5217\u5165\u300a\u4eba\u7c7b\u975e\u7269\u8d28\u6587\u5316\u9057\u4ea7\u4ee3\u8868\u4f5c\u540d\u5f55\u300b\uff0c\u7aef\u5348\u8282\u6210\u4e3a\u4e2d\u56fd\u9996\u4e2a\u5165\u9009\u4e16\u754c\u975e\u9057\u7684\u8282\u65e5\u3002
\u4e2d\u6587\u540d
\u7aef\u5348\u8282
\u82f1\u6587\u540d
Dragon Boat Festival\uff08\u9f99\u821f\u8282\u76f4\u8bd1\uff09
\u522b\u79f0
\u7aef\u9633\u8282\u3001\u9f99\u65e5\u3001\u9f99\u821f\u8282\u3001\u5929\u4e2d\u8282\u7b49
\u8282\u65e5\u65f6\u95f4
\u519c\u5386\u4e94\u6708\u521d\u4e94
\u8282\u65e5\u7c7b\u578b
\u4e2d\u56fd\u56db\u5927\u4f20\u7edf\u8282\u65e5\u4e4b\u4e00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

  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传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端午节的习俗主要有:吃粽子于门上插艾或菖蒲驱邪,系长命缕,饮雄黄酒或以之消毒,赛龙舟等等。 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前者是由于形状有棱角、内裹粘米而得名,后者顾名思义大概是用竹筒盛米煮成。端午节吃粽子,在魏晋时代已经很盛行。这种食品是在每年端午和夏至两个节日里食用。粽子还是一种节日往来的礼品。到了唐宋时期,粽子已极为有名,市场上常有粽子卖。现在,我们过端午节仍然免不了要吃几只粽子。粽子有不少花样,有南北之别,东西之分。南方常用红枣、花生、咸肉等混在糯米中制成,也多见不杂别的食品,而去品味粽叶的清香的;北方多以枣、果脯等作为粽子的馅心。小小的粽子,似乎已经成了中国传统的象征,在人们心中占据着一定的位置。 过去端午节还有躲午的习俗,此种习俗源于一 种信仰,即:五月为“ 恶 月” ,瘟疮蔓延,重五是个不吉利的日子,所以父母都于是日将未满周岁的儿女带往 外婆家躲避,以逃脱灾祸,故称躲午。这无疑是古代科学不发达而产生的观念,因为五月酷暑将至,蚊虫滋 生,在没有医疗卫生设备的民间,容易发生传染病,遂给人们带来一种恐惧心理,于是产生躲午习俗,如今这一节日的一些古老习俗已经随着社会变迁而消失了,但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仍然流行 。

来 历: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等。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邪。尽管端午节年年过,但是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却不甚清楚,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诸说。

一,纪念屈原说。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蚊龙。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千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二,迎涛神说。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

三,龙的节日说。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一)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蚊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二)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四,恶日说。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吕氏春秋》中《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夏小正》中记:“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大戴礼》中记,“五月五日畜兰为沐浴”以浴驱邪认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传说也很多。《史记·孟尝君列传》记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风俗通》佚文,“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论衡》的作者王充也记述:“讳举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举也。” 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可见从先秦以后,此日均为不吉之日。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五,夏至说。持这一看法的刘德谦在《“端午”始源又一说》和《中国传统节日趣谈》中,提出三个主要理由:(一)权威性的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并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节日风俗,却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中。至于竟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把它划人夏至日的娱乐活动,可见不一定就是为了打捞投江的伟大诗人屈原。(二)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实际上与屈原无关。(三)岁时风物华纪丽》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由此午节的最早起源当系夏至。兑纷出,而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由于屈原的人格艺超群,人们也愿意把这一纪念日归之于他。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 ,“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 “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晴)。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汩罗江,奔向龙舟赛场。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人,可谓盛况空前。尔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赛龙舟将盛传于世。

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悬钟馗像

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挂荷包和拴五色丝线

应劭《风俗通》记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命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

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因而,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卷八记载:端午节物,百索、艾花、银样鼓儿,花花巧画扇,香糖果子、粽小,白团。紫苏、菖蒲、木瓜、并皆茸切,以香药相和,用梅红匣子盛裹。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卖桃、柳、葵花、蒲叶、佛道艾。次日家家铺陈于门首,与五色水团、茶酒供养。又钉艾人于门上,士庶递相宴赏。

陈示靓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提及一种“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或带或钉门上,以禳赤口白舌,又谓之搐钱”。以及另一种“蚌粉铃”:“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缀之以绵,若数珠。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类似还有饮雄黄酒: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游百病:此种习俗,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

端午节的习俗

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庆祝的活动也是各种各样,比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种种形式: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 ,“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 “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晴)。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汩罗江,奔向龙舟赛场。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人,可谓盛况空前。尔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赛龙舟将盛传于世。

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据 《 史 记 》 「 屈 原 贾 生 列 传 」 记 载 , 屈 原 是 楚 怀 王 时 的 大 臣 , 「 博 闻 强 志 , 明 于 治 乱 , 娴 于 辞 令 。入 则 与 王 图 议 国 事 , 以 出 号 令 ; 出 则接 遇 宾 客 , 应 对 诸 候 , 王 甚 任 之 」 。 因 为 他 受 到 楚 怀 王 的 重 用 , 引 起 上 官 大 夫 及 及 令 尹 子 兰 的 嫉 妒 , 就 在 楚 怀 王 及 继 位 的 顷 襄 王 之 前 谤 屈 原 。 楚 王 而 逐 渐 疏 远 屈 原 , 连 带 的 也 不 采 纳 他 的 谏 言 , 最 后 甚 至 将 屈 原 放 逐 。 屈 原 满 怀 悲 愤 , 落 拓 江 湖 , 在 写 下 了 绝 笔 作〈 怀 沙 〉 后 , 怀 石 投 汨 罗 江 自 尽 。屈 原 死 后 数 十 年 , 楚 国 终 因 谗 臣 误 国 而 为 秦 所 灭 。 但 是 屈 原 这 位 忠 而 见 疑 的 悲 剧 英 雄 还 活 在 楚 国 姓 的 心 中 。 下 面 这 个 故 事 可 以 用 来 说 明 楚 人 爱 戴 屈 原 的 心 情 。
据 说 屈 原 投 江 后 , 楚 国 的 百 姓 哀 痛 异 常 , 纷 纷 涌 到 汨 罗 江 边 去 凭 吊 屈 原 。 渔 夫 们 起 船 只 , 在 江 上来 回 打 捞 他 的 尸 身 。 有 位 渔 夫 还 拿 出 事 先 准 备 的 粽 子 、 鸡 蛋 等 食 物 , 扑 通 的 往 江 里 面 丢 , 说 是 让 鱼 假 吃 了 , 就 不 会 去 咬 屈 大 夫 尸 身 。 一 老 医 师 则 拿 了 一 坛 雄 黄 酒 倒 进 江 里 , 说 是 要 药 晕 了 蛟 龙 , 使 它 不 能 伤 害 屈 大 夫 。 过 不 了 多 久 , 水 面 上 浮 起 了 一 条 昏 晕 的 蛟 龙 , 龙 须 上 还 沾 著 一 片 屈 大 夫 的 衣 襟 。 人 们 就 把 这 恶 龙 拉 上 岸 , 抽 了 筋 , 脖 子 上 , 然 后 把 龙 筋 缠 在 孩 子 们 的 手 、 脖 子 上 , 又 用 雄 黄 酒 抹 七 窍 ,使 那 些 毒 蛇 害 虫 都 不 敢 来 伤 害 这 些 小 孩 子 。 据 说 屈 原 投 江 的 那 天 是 五 月 五 日 。 从 此 以 后 , 每 年 到 了 五 月 五 日 , 人 们 都 要 划 龙 舟 、 吃 粽 子 、 喝 雄 黄 酒 来 纪 念 屈 原 。 有 些 地 区 , 则 在 端 什 节 插 菖 蒲 或 艾 草 于门 上 , 这 固 然 是 因 为 蒲 艾 有 禳 毒 的 功 用 。 不 过 , 关 于 这 项 艾 习 俗 的 起 源 , 民 间 则 有 一 种 说 法 。

唐 朝 僖 宗 年 间 , 黄 巢 领 兵 造 反 , 所 到 之 处 , 杀 人 百 万 , 血 流 成 河 。 老 百 姓 只 要 一 听 见 黄 巢 来 了 ,就 急 急 忙 忙 的 逃 难 。 这 一 年 五 月 , 黄 巢 的 军 队 攻 进 河 南 , 兵 临 邓 州 城 下 , 黄 巢 骑 马 到 城 外 勘 察 地 形 , 只 见 一 波 波 的 老 弱 妇 孺 涌 出 城 外 , 他 看 见 一 个 妇 人 背 著 包 袱 , 一 手 拉 著 一 个 年 纪 小 的 男孩 , 另 一 只 手 却 抱 著 年 纪 较 大 的 男 孩 。 黄 巢 感 到 很 奇 怪 , 就 下 马 问 道 : 「 大 嫂 , 你 急 急 忙 忙 的 要 到 哪 里 去 ? 」 那 妇 人 回 答 : 「 听 说 黄 巢 是 个 杀 人 不 眨 眼 的 大 坏 蛋 , 不 日 就 要 攻 进 邓 州 。 城 里 的 男 人 都 被 徵 调 去 守 城 , 我 们 这 些 老 老 小 小 , 不 如 早 些 逃 命 」。 黄 巢 又 指 著 小 孩 问 她 : 「 你 为 什 么 手 牵 小 的 , 却 怀 抱 大 的 呢 ? 」 那 妇 人 就 说 : 「 怀 里 抱 的 , 是 大 伯 家 唯 一 的 活 口 。手 里 牵 的 才 是 我 亲 生
的 儿 子 。 万 一 情 况 危 急 时 , 我 宁 可 丢 掉 自 己 的 儿 子 , 也 得 为 大 伯 家 留 下 一 支 根 苗 」 。 黄 巢 听 了 , 深 受 感 动 , 就 对 那 妇 人 说 : 「 大 嫂 , 好 快 快 回 去 , 用 菖 蒲 和 艾 草 插 在 门 口 , 这 样 黄 巢 的 军 队 就 不 会 伤 害 你 了 。 」 妇 人 听 了 , 将 信 将 疑 , 不 过 她 还 是 回 到 城 里 , 把 这 个 消 息 传 了 出 去 。 第 二 天 正 是 五 月 端 阳 , 黄 巢 的 军 队 攻 进 城 里 , 只 见 家 家 户 户 门 上 都 挂 弓 菖 蒲 艾 草 。 为 了 遵 守 对 那 位 妇 人 的 承 诺 , 黄 巢 只 得 无 可 奈 何 的 领 兵 离 去 , 全 城 因 而 得 以 幸 免 于 难 。 为 了 纪 念 这 件 事 , 此 后 每 到 端 午 节 , 大 家 就 会 在 门 上 插 菖 蒲 、 艾 草 , 这 项 习 俗 一 直 流 传 到 今 天

1、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 ,“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 “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晴)。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汩罗江,奔向龙舟赛场。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人,可谓盛况空前。尔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赛龙舟将盛传于世。

2、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端午节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
煮粽子的锅里一定要煮鸡蛋,有条件的还要再煮些鸭蛋、鹅蛋,吃过蘸糖的甜粽之后,要再吃蘸盐的鸡蛋“压顶”。据说吃五月端粽锅里的煮鸡蛋主夏天不生疮;把粽子锅里煮的鸭蛋、鹅蛋放在正午时阳光下晒一会再吃,整个夏天不头痛。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3、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在中国某些南方城市,青年男女还用香囊来表达爱意。

4、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5、悬钟馗像
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6、挂荷包和拴五色丝线
应劭《风俗通》记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命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
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因而,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卷八记载:端午节物,百索、艾花、银样鼓儿,花花巧画扇,香糖果子、粽小,白团。紫苏、菖蒲、木瓜、并皆茸切,以香药相和,用梅红匣子盛裹。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卖桃、柳、葵花、蒲叶、佛道艾。次日家家铺陈于门首,与五色水团、茶酒供养。又钉艾人于门上,士庶递相宴赏。
陈示靓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提及一种“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或带或钉门上,以禳赤口白舌,又谓之搐钱”。以及另一种“蚌粉铃”:“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缀之以绵,若数珠。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类似还有饮雄黄酒: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游百病:此种习俗,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

  • 绔崍鑺傜殑鏉ュ巻鍜涔犱織鏄粈涔?
    绛旓細绔崍鑺傜殑涔犱織 1銆佽禌榫欒垷璧涢緳鑸熸槸绔崍鑺傜殑涓昏涔犱織銆傜浉浼犺捣婧愪簬鍙ゆ椂妤氬浗浜哄洜鑸嶄笉寰楄搐鑷e眻鍘熸姇姹熸鍘伙紝璁稿浜哄垝鑸硅拷璧舵嫰鏁戯紝浠栦滑浜夊厛鎭愬悗锛岃拷鑷虫礊搴箹鏃朵笉瑙佽釜杩广備箣鍚庢瘡骞翠簲鏈堜簲鏃ラ兘浼氬垝榫欒垷浠ョ邯蹇典箣锛屽熷垝榫欒垷椹辨暎姹熶腑涔嬮奔锛屼互鍏嶉奔鍚冩帀灞堝師鐨勮韩浣撱傚浠婅禌榫欒垷鐨勪範淇楀湪涓浗鍗楁柟鍦板尯鏅亶瀛樺湪锛屽湪鍖楁柟闈犺繎娌...
  • 绔崍鑺傜殑鐢辨潵鍜岄淇
    绛旓細鐧惧浠張鎬曟睙娌抽噷鐨勯奔鍚冩帀浠栫殑韬綋锛屽氨绾风悍鍥炲鎷挎潵绫冲洟鎶曞叆姹熶腑锛屼互鍏嶉奔铏剧碂韫嬪眻鍘熺殑灏镐綋锛屽悗鏉ュ氨鎴愪簡鍚冪步瀛愮殑涔犱織銆绔崍鑺傜殑涔犱織锛氱鍗堣妭鐨勪範淇楁湁璧涢緳鑸熴佸悆绮藉瓙銆佷僵棣欏泭銆佹偓鑹俱佹偓閽熼鍍忋佹寕鑽峰寘鍜屼簲褰╀笣绾裤佺偣闆勯粍閰掋佸悆浜旀瘨楗硷紝鐢讳簲姣掑浘銆1銆佽禌榫欒垷銆傝禌榫欒垷锛屾槸绔崍鑺傜殑涓昏涔犱織銆傜浉浼犺捣婧愪簬鍙ゆ椂...
  • 绔崍鑺傜殑鐢辨潵鍜岄淇
    绛旓細绔崍鑺婧愯嚜澶╄薄宕囨嫓,鐢变笂鍙ゆ椂浠i緳鍥捐吘绁婕斿彉鑰屾潵銆涔犱織鏄鍗堢キ榫欑ぜ淇椾笌鍘熷淇′话銆佺キ绁鏂囧寲銆佸共鏀巻娉曚互鍙婅媿榫欎竷瀹挎澶勫崡涓殑澶╄薄鏈夊叧銆備絾鈥滃眻鍘熻鈥濇渶鍙楄鍚屻 鑺傛棩鍚嶇О绔崍鑺傗滅鍗堚濅竴璇嶆渶鏃╁嚭鐜颁簬瑗挎檵鐨勩婇鍦熻銆:鈥滀徊澶忕鍗堣皳浜旀湀浜旀棩涔,淇楅噸姝ゆ棩涔,涓庡鑷冲悓銆傗濈,鍙ゆ眽璇湁寮澶淬佸垵濮嬬殑鎰忔,绉扳滅浜斺...
  • 绔崍鑺傜殑鐢辨潵涓庨淇
    绛旓細鈽 绔崍鑺傜殑鐢辨潵鍜屼範淇 鈽 鍏充簬绔崍鑺傜敱鏉ュ強涔犱織浠嬬粛 鈽 绔崍鑺傜殑鐢辨潵鍙婁範淇 鈽 绔崍鑺傜殑涔犱織鍙婃潵婧 鈽 绔崍鑺傜殑涔犱織鍙婃潵鍘 鈽 绔崍鑺傜殑鏉ュ巻鍙婇淇椾範鎯 鈽 2022绔崍鑺傜殑鐢辨潵鍜岄淇楃畝鍗曚粙缁 鈽 绔崍鑺傜殑鏉ュ巻涓庝範淇 鈽 绔崍鑺備紶缁熷崄澶т範淇 鈽 绔崍鑺傜殑鏉ュ巻鍙婁紶璇 宸茶禐杩 宸茶俯杩< 浣犲杩欎釜鍥炵瓟...
  • 绔崍鑺傜殑鏉ュ巻銆侀淇椼佷紶璇
    绛旓細1銆绔崍鑺锛屼负姣忓勾鍐滃巻浜旀湀鍒濅簲锛屽張绉扮闃宠妭銆佸崍鏃ヨ妭銆佷簲鏈堣妭銆侀緳鑸熻妭銆佹荡鍏拌妭绛夈 鏄祦琛屼簬涓浗浠ュ強姹夊瓧鏂囧寲鍦堣鍥界殑浼犵粺鏂囧寲鑺傛棩锛2銆佺鍗堣妭璧锋簮浜庝腑鍥斤紝鏈鍒濅负绁涚梾闃茬柅鐨勮妭鏃ワ紝鍚磋秺涔嬪湴鏄ョ涔嬪墠鏈夊湪鍐滃巻浜旀湀鍒濅簲浠ラ緳鑸熺珵娓″舰寮忎妇琛岄儴钀藉浘鑵剧キ绁鐨勪範淇锛涘悗鍥犺瘲浜哄眻鍘熸姳鐭宠嚜鎶曟报缃楁睙韬锛屽張鎴愪负鍗庝汉...
  • 绔崍鑺傜殑涔犱織鍙婃潵鍘
    绛旓細鎮挓棣楀儚锛氶挓棣楁崏楝硷紝鏄绔崍鑺備範淇銆傚湪姹熸樊鍦板尯锛屽瀹堕兘鎮挓棣楀儚锛岀敤浠ラ晣瀹呴┍閭傚攼鏄庣殗寮鍏冿紝鑷獖灞辫姝﹀洖瀹紝鐤熺柧澶у彂锛屾ⅵ瑙佷簩楝硷紝涓澶т竴灏忥紝灏忛绌垮ぇ绾㈡棤瑁嗚¥锛屽伔鏉ㄨ吹濡冧箣棣欏泭鍜屾槑鐨囩殑鐜夌瑳锛岀粫娈胯岃窇銆傚ぇ楝煎垯绌胯摑琚嶆埓甯斤紝鎹変綇灏忛锛屾寲鎺夊叾鐪肩潧锛屼竴鍙e悶涓嬨傛槑鐨囧枬闂紝澶ч濂忔洶锛氳嚕濮撻挓棣楋紝鍗...
  • 鍏充簬绔崍鑺傜殑鏉ュ巻鍜岄淇
    绛旓細绔崍鑺璧锋簮浜庢垜鍥藉彜浠d汉姘戝榫欏浘鑵剧殑宕囨嫓銆傜鍗堣妭婧愯嚜澶╄薄宕囨嫓锛岀敱涓婂彜鏃朵唬榫欏浘鑵剧キ绁婕斿彉鑰屾潵銆涔犱織鏄鍗堢キ榫欑ぜ淇椾笌鍘熷淇′话銆佺キ绁鏂囧寲銆佸共鏀巻娉曚互鍙婅媿榫欎竷瀹挎澶勫崡涓殑澶╄薄鏈夊叧銆傜鍗堣妭鈥滅鍗堚濅竴璇嶆渶鏃╁嚭鐜颁簬瑗挎檵鐨勩婇鍦熻銆嬶細鈥滀徊澶忕鍗堣皳浜旀湀浜旀棩涔燂紝淇楅噸姝ゆ棩涔燂紝涓庡鑷冲悓銆傗濈锛屽彜姹夎鏈夊紑澶淬...
  • 绔崍鑺傜殑鏉ュ巻60瀛楁槸浠涔?
    绛旓細绔崍鑺備笌鏄ヨ妭銆佹竻鏄庤妭銆佷腑绉嬭妭骞剁О涓轰腑鍥藉洓澶т紶缁熻妭鏃ャ傜鍗堟枃鍖栧湪涓栫晫涓婂奖鍝嶅箍娉涳紝涓栫晫涓婁竴浜涘浗瀹跺拰鍦板尯涔熸湁搴嗚春绔崍鐨娲诲姩銆傞伩浜旀瘨 绔崍鍦ㄥ彜浠e寳鏂逛汉蹇冪洰涓槸姣掓棩銆佹伓鏃ワ紝鍦ㄦ皯闂磋繖涓濇兂涓鐩翠紶浜嗕笅鏉ワ紝鎵浠ユ墠鏈夌绉嶆眰骞冲畨銆侀伩浜旀瘨鐨涔犱織銆傛皯闂磋涓轰簲鏈堟槸浜旀瘨锛堣潕銆佽泧銆佽湀铓c佸铏庛佽熅铚嶏級鍑烘病涔嬫椂锛岃鐢...
  • 绔崍鑺傜殑鏉ュ巻鍜涔犱織
    绛旓細鍑哄湡闄跺櫒涓婄殑绾归グ鍜屽巻鍙蹭紶璇寸ず鏄庯紝浠栦滑鏈夋柇鍙戠汗韬殑涔犱織锛岀敓娲讳簬姘翠埂锛岃嚜姣旀槸榫欑殑瀛愬瓩銆傚叾鐢熶骇宸ュ叿锛屽ぇ閲忕殑杩樻槸鐭冲櫒锛屼篃鏈夐摬銆佸嚳绛夊皬浠剁殑闈掗摐鍣ㄣ備綔涓虹敓娲荤敤鍝佺殑鍧涘潧缃愮綈涓紝鐑х叜椋熺墿鐨勫嵃绾归櫠榧庢槸浠栦滑鎵鐗规湁鐨勶紝鏄粬浠棌缇ょ殑鏍囧織涔嬩竴銆傜洿鍒扮Е姹夋椂浠e皻鏈夌櫨瓒婁汉锛绔崍鑺灏辨槸浠栦滑鍒涚珛鐢ㄤ簬绁鐨勮妭鏃ャ傚湪鏁...
  • 绔崍鑺傜殑鏉ュ巻鍜涔犱織鏄粈涔?
    绛旓細1. 绔崍鑺锛屼害绉扳滅闃宠妭鈥濇垨鈥滈噸浜旇妭鈥濓紝婧愪簬鎴樺浗鏃舵湡锛屾棬鍦ㄧ邯蹇垫鍥藉繝鑷e眻鍘熴2. 灞堝師锛屾鍥藉ぇ鑷e強璇椾汉锛屽洜蹇у浗蹇ф皯鑰岃娴佹斁锛屾渶缁堝湪浜旀湀鍒濅簲鑷矇姹ㄧ綏姹熴3. 鐩镐紶锛屾皯浼椾负淇濇姢灞堝師閬椾綋锛屾姇鍏ユ睙涓殑绮藉瓙鍜岃壘鍙讹紝浠ュ強鍒掕埞鎵撻紦鐨勪範淇鐢辨浜х敓銆4. 绮藉瓙锛岀鍗堣妭鐗硅壊椋熷搧锛岀敱绯背鍜屼笉鍚岄鏂欏寘瑁硅屾垚锛岄鍛...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