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知道黄帝的历史

\u5386\u53f2\u4e0a\u5230\u5e95\u6709\u6ca1\u6709\u9ec4\u5e1d\uff1f

\u90a3\u65f6\u6ca1\u6709\u6587\u5b57\uff0c\u662f\u9760\u4eba\u4eec\u53e3\u5934\u4ee3\u4ee3\u76f8\u4f20\u7684\uff0c\u53ef\u4fe1\u5ea6\u4e0d\u9ad8\uff0c\u56e0\u4e3a\u6c49\u4eba\u5d07\u62dc\u7956\u5148\uff0c\u7edf\u6cbb\u8005\u66f4\u662f\u5c06\u81ea\u5df1\u7684\u7956\u5148\u795e\u5316\uff0c\u6240\u4ee5\u9ec4\u5e1d\u53ef\u80fd\u662f\u534e\u590f\u65cf\u7684\u67d0\u4e2a\u90e8\u843d\u666e\u901a\u9996\u9886\uff0c\u540e\u6765\u88ab\u81ea\u5df1\u7684\u5b50\u5b59\u5949\u4e3a\u534e\u590f\u7956\u5148\u3002\u5373\u4f7f\u5386\u53f2\u4e0a\u6ca1\u6709\u9ec4\u5e1d\u5176\u4eba\uff0c\u4f46\u662f\u5728\u4e2d\u534e\u6587\u660e\u4e2d\uff0c\u9ec4\u5e1d\u65e9\u5c31\u662f\u4e00\u79cd\u7cbe\u795e\u4eba\u7269\u4e86\uff0c\u6211\u4eec\u8bf4\u90fd\u4f1a\u8bf4\u81ea\u5df1\u662f\u708e\u9ec4\u5b50\u5b59\uff0c\u5c31\u50cf\u6211\u4eec\u8bf4\u6211\u4eec\u662f\u9f99\u7684\u4f20\u4eba\u4e00\u6837\u3002\u6240\u4ee5\u9ec4\u5e1d\u662f\u5426\u771f\u5b9e\u5b58\u5728\u662f\u8003\u53e4\u5b66\u5bb6\u7684\u95ee\u9898\uff0c\u6211\u4eec\u53ea\u8981\u8bb0\u4f4f\u6211\u4eec\u662f\u708e\u9ec4\u5b50\u5b59\u5c31\u884c\u4e86\u3002

\u6309\u8003\u53e4\u5b66\u89c4\u5219\uff0c\u5fc5\u987b\u6709\u6587\u5b57\u8bb0\u8f7d\u548c\u8003\u53e4\u5b9e\u7269\u8bc1\u660e\u7684\u624d\u662f\u4fe1\u53f2\uff0c\u800c\u4e2d\u56fd\u76ee\u524d\u80fd\u627e\u5230\u8003\u53e4\u5b9e\u7269\u8bc1\u660e\u7684\u53ea\u5230\u5546\u4ee3\uff0c\u5546\u4ee3\u4ee5\u524d\u7684\u90fd\u53ea\u80fd\u7b97\u662f\u4f20\u8bf4\u3002\u6240\u4ee5\u8fde\u590f\u671d\u90fd\u662f\u4e0d\u88ab\u6b63\u5f0f\u627f\u8ba4\u7684\uff0c\u4f55\u51b5\u9ec4\u5e1d

黄帝,姓公孙,名叫轩辕 ,五千年前出生在中华大地西北黄土高原沮水河畔的沮源关降龙峡,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载: “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他十五岁就被群民拥戴当上“部落猷长”,三十七岁登上天子位 。轩辕黄帝,一生历经52战,降服了炎帝 ,诛杀了蚩尤 ,结束了远古战争,告别了野蛮时代,建立起中国第一个有共主的国家并当选为中华民族第一帝,中华文明时代从此开始了。由于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文化,后世都尊称轩辕黄帝为“文明之祖”、 “人文初祖”。 黄帝死后,群民选择了“桥山之巅” ,将他深深埋进黄土里,希望“黄帝灵魂升天,精神永远常在”。历代的帝王将相乃至平民百姓都到此拜谒,这就是今天海内外中华儿女拜谒的中华第一陵―――黄帝陵。

(一) 轩辕黄帝
1 黄帝生平
《史记·五帝本记》记载: “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 , 五千年前出生在中华大地西北黄土高原的沮水河畔的沮源关降龙峡,时间是农历的二月初二。从此,就产生了二月二,龙抬头的吉祥之说。黄土高原,坦荡浑朴,博大雄沉,山丰土厚,土色呈黄。黄乃地之正色,象征着吉祥喜庆,为古人所崇尚之色,土乃五行之尊,万物之本,轩辕以土德称王。故轩辕号曰黄帝。古文献记载有三皇五帝,黄帝是三皇之一,又是五帝之首。在炎帝后期,黄帝于乱世起兵,以德号召天下,战败炎帝于阪泉,代炎帝为天子,后又战胜蚩尤于涿鹿之野,结束了远古战争,统一了中华民族,建立起中国第一个有共主的国家。当选为中华民族第一帝,中华文明时代从此开始了。历史上的唐尧、虞舜以及夏、商、周三代帝王均为黄帝后裔,所以黄帝被称为中华民族的始祖。

2 轩辕黄帝与中华文化
黄帝为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灿烂的中华文化。我国古史时期的衣 、食、住、行、农、工、矿、商、货币、文字、图画,弓箭、音乐、医药、婚姻、丧葬、历数、阴阳五行、伞、镜的创造发明,均始于黄帝时代,这些都是"文明"的重要标志。而重文明的传统发展到西周时代,就产生了文野之分的理论,把"文明"作为一种美德。黄帝时期产生的重创造、重自强不息的精神,在黄帝以后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财富。并形成了优良的文化传统。今天我们要发扬这些优良传统,加强炎黄子孙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黄帝与中华民族精神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一面旗帜,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第一个奠基人 。黄帝时代,解决了人类衣,食,住、行问题,诸如制衣冠,造舟车,创文字,教蚕桑,种五谷等,使人们逐步走向了文明有序的生活道路。黄帝时代的伟大功德,结晶成了黄帝精神,黄帝精神体现了方面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即“创造”,“奉献”,“团结”,这是黄帝时代宝贵精神的结晶,是促进人类进步发展的伟大精神精髓,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亿万黄帝子孙的“传家宝”。

也正是在这一基础上,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才创造出如“天下为公”,“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信条。这些都是永远激励我们中华民族前进的中国精神,它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规范我们言行的总则,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精神,中华民族才能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黄帝陵庙

1 历史沿革

中华民族祭祀黄帝陵庙的活动,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开始了。从孔子,孟子的文章中和他们与学生对话语录中,已经得到证实。据《吕氏春秋·安葬篇》、《七国考》、《山海经》这些古史书籍记载:“墓设陵园”在秦代开始形成一种制度。黄帝陵园最早建于秦代。秦统一六国后,又规定天子的坟墓一律称作“陵”,一般庶民坟都称作“墓”。汉代又规定天子陵旁必设‘庙’。刘邦建立大汉后,汉朝初期就在桥山西麓建起“轩辕庙”。唐代宗大历五年至大历七年,对轩辕庙进行了历时二年重修扩建,并栽植柏树一千一百四十株。宋朝开宝二年,因沮河水连年侵蚀,桥山西麓经常发生崖塌水崩,威胁庙院存亡,地方官员上书朝庭,宋太祖赵匡胤降旨,将轩辕庙由桥山西麓迁移桥山东麓黄帝行宫。这就是当今人们前来拜谒的轩辕庙。在之后的元,明,清各朝以及辛亥革命前后直至当今,都对黄帝陵庙进行过多次修缮和扩建,我们现在看到的黄帝陵庙的规模和范围。已远远超过历代。

千百年来流传在当地民谣说:
汉朝立庙唐扩建,
到了宋朝把庙迁,
不论谁来坐皇帝,
登基都不忘祖先。

黄帝 轩辕氏
黄帝是传说中上古帝王轩辕氏的称号。姓公孙,生于轩辕之丘,故称为轩辕氏。据传他出生几十天就会说话,少年时思维敏捷,青年时敦厚能干,成年后聪明坚毅。

建国于有熊(河南新郑),亦称为有熊氏。时蚩尤暴虐无道,兼并诸侯,当时的天下共主发明农耕和医药的「炎帝神农氏」已经衰落,酋长们互相攻击,战乱不已,生灵涂炭,神农氏无可奈何,求助于黄帝。黄帝毅然肩负起安定天下的责任,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双方的战士斗英勇无畏,战斗十分激烈。黄帝在大将风后,力牧的辅佐之下,终擒蚩尤而诛之,诸侯尊为天子,以取代炎帝,成为天下的共主。因有土德之瑞,故称为黄帝。

不久,天下又出现骚乱。黄帝知道蚩尤的声威还在,于是画了蚩尤的相到处悬挂。天下的人都以为蚩尤未死,只是被黄帝降服,更多的部落都来归附。后来,蚩尤被尊为战神。

炎帝虽然被蚩尤打败,实力尚存。他不满黄帝成为天下共主,企图夺回失去的地位,终于起兵反抗。炎、黄二帝发生火并,决战在阪泉之野进行。经过三场恶战,黄帝得胜。从此,黄帝天下共主的地位最终确立,号令天下,凡是不顺从的部落,都以天子的身分去加以讨伐。

黄帝在位时间很久,国势强盛,政治安定,文化进步,有许多发明和制作,如文字、音乐、历数、宫室、舟车、衣裳和指南车等。相传尧、舜、禹、汤等均是他的后裔,因此黄帝被奉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

黄帝有四妃十嫔。正妃为西陵氏,名嫘祖,她亲自栽桑养蚕,教民纺织,人称她为「先蚕」。次妃为方雷氏,名女节。又次妃为彤鱼氏。最次妃名嫫母,长相丑陋,但德行高尚,深受黄帝的敬重。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十四人被分封得姓。这十四人共得到十二个姓,它们是:「姬、酉、祁、己、滕、蒧(草花头下面咸,音「真」)、任、荀、僖、佶、儇(音「宣」)、衣。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说时代,黄帝就是中国传说时代的一位代表人物,人们在他的身上集中了古人的各种优点,诸多创造,他带领中华文明从野蛮向文明发展,从而将他奉为人文始祖。根据《二十五史新篇》:黄帝可能实有其人,是父系氏族时期中原地区的一位部落联盟长。他通过战争,使中原各部落实现了联合,并做了许多好事,因而在古人的口传历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后妃:嫘祖,嫫母

传说行么?

华夏之祖——黄帝的传说

我国陕西省中部,有个黄陵县,黄陵县城北有座桥山,桥山顶上有一座高大的陵墓。这就是传说中的中华民族祖先黄帝的墓。人们称它为黄陵,因此把这个原称为“中部”的县,改名为黄陵县。

黄帝陵壮丽威武,古书记载说,它座山环水:“其山势如桥,沮水环绕之”。黄陵的周围是峰峦起伏的陕北高原,山上古柏成林,郁郁葱葱,参天耸立,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古老、挺拔、苍劲。

传说这座黄帝陵汉朝时就已存在了。司马迁的《史记》记载说:“黄帝葬于桥山”。西汉著名的皇帝汉武帝曾经来到这里祭祀。关于这事还有一段小小的插曲:汉武帝北巡朔方(今内蒙古河套一带)南归,带着十余万大军,路过桥山。当他看到黄帝陵时,突然想起了一个问题,对臣下说:“我听说黄帝并没有死,现在又出现了他的坟,这是什么缘故呢?”臣下回答说:“黄帝成仙上天去了。这个陵墓是黄帝的臣下为纪念他,葬了他的衣冠”。后来,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清朝的康熙皇帝,也都亲自写过祭文,祭祀黄陵。这都说明:我国历朝历代,祭祀祖先黄帝,由来已久。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清明节,陕甘宁边区政府也有一次盛大的祭黄陵活动。这年4月6日,当时陕北出版的《新中华报》对这次活动有一段十分醒目的报道: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特派林伯渠为代表,参加了这次民族扫墓盛典,以表示愿做抗日救亡前驱的决心。毛主席和朱总司令还共同写了《祭黄帝文》,文中盛赞黄帝的功劳:“赫赫始祖,吾华肇(开始的意思)造;胄衍(后代延续)社绵(国家长存),岳峨(山高)河浩。聪明睿智,光被遐荒(远近);建此伟业,雄立东方”。祭文把黄帝作为中华民族抵御外侮、振兴祖国的精神象征。鲁迅也把黄帝作为伟大的民族象征。他在一首诗中说:“我以我血荐轩辕”,就是说要用自己的鲜血来保卫中华民族。近年来,每逢清明节,我国人民纷纷来到黄帝陵,以崇敬的心情,拜谒这位民族之祖。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来到大陆,差不多也都要到这里来寻根,表示后代对祖先的敬意。人们都把黄帝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悠悠五千年过去了,黄帝的形象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奋发图强,为人类作出更多的贡献。

黄帝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对我们民族有过什么功绩呢?可惜,黄帝离我们太遥远了,关于他的事迹,很难征之信史,只有借助于古代的神话传说,来勾画他伟大的形象。

黄帝为什么叫“黄”帝呢?这在古书里是有解释的。《淮南子》一书说:“中央土也,其帝黄帝,其佐(帮助)后土(管土的神),执绳(法)而制四方”。这是说因为黄帝是管理四方的中央的首领,他专管土地,而土是黄色,故名“黄帝”。黄帝为什么又名轩辕氏呢?根据史料记载,黄帝曾发明一种车战法,打仗的时候,将士都站在战车上;停战休息时,将战车连接起来,围成一圈,指挥员在中间,只留一个空当作为出入的门,起到了保护指挥员的作用。古人把带有布幕的战车叫“轩”,把两辆战车中间的空当叫做“辕”,因为黄帝是这种车战法的发明者,所以后人便又把黄帝叫做轩辕氏。

用科学的观点来解释,大概黄帝是属于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父系氏族公社时代的一位部落联盟的首领。当时还是部落、氏族聚居的状况,阶级和国家还没有产生。黄帝的部落聚居的地方,历史记载各有不同。有的说,黄帝曾居住在河北涿鹿县的山弯弯里,史书上叫做“涿鹿之野”。也有的说,他的部落居住在今河南新郑一带,名曰“轩辕之丘”。这说明当时大约还没有完全定居,部落经常迁徙,黄帝部落大体活动在今天陕西、河南、河北沿黄河一线。

在传说中,黄帝是个非常聪明能干的人物。他既会推算天文,制定出中国最早的历法,又会制造车、船和指南车。他还精通医术,和神医岐伯一起研究出一套诊治方法。他和岐伯关于医学的对话,被后人编成我国最早的一部医书——《黄帝内经》。黄帝的妻子嫘祖也很能干,她教人民养蚕,总结出一套喂蚕、缫丝、织帛的经验。从此人们既会制衣,又会作冕,还能制鞋,从上到下都装束起来,彻底改变了上古时代穿树叶兽皮的原始习惯。古代的人受饮水限制,居者靠河流,牧者逐水草,很不方便。黄帝发明了井,人们才有可能到远离河流的地方去开发。当时的人还不会盖房子,穴居野处,构木为巢;又是黄帝教给人们“伐木构材,筑作宫宝,上栋下宇,以避风雨”。黄帝手下集中了一大批有才能的人,他们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比如,文字学家仓颉,造出了象形文字,音乐家伶伦分出十二音阶,配成乐曲;精通数学的隶首,制定了各种度量衡等等。当然,这些发明,掺杂着许多神话传说的成份,实际上任何一项发明,都绝不会是一两个人的功劳。历史上的这些记载,只不过反映了黄帝那个时代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黄帝,因为是古代学者一致承认的华夏始祖,所以人们就把一切文明制度都推源于他。”

黄帝还是古代主持正义力量的代表。古书上说,他办事公道,受到了周围许多邻近部落的拥戴。当时有一个南方部落的首领蚩尤,勇猛善战,常常凭借自己的强大力量,进攻别的部落,烧杀抢掠,使得人们不能安定生活。蚩尤把矛头指向了曾与黄帝结成联盟的炎帝部落,把炎帝部落赶到了黄帝控制的河北省涿鹿地区。蚩尤乘胜追击,又跟踪到了涿鹿。在这里,终于和黄帝部落展开了一场恶战。涿鹿之战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次相当激烈的战争。传说蚩尤请来了风伯、雨师施展法术,突然间风雨大作,使黄帝部众迷失了方向。黄帝布下出奇制胜的阵式,又利用了风后所制造的指南车,辨别了风向,才把蚩尤打败。黄帝乘胜追到山东,捉住蚩尤杀掉,把蚩尤的头带回涿鹿,埋在那里。所以至今在河北省张家口市东南的涿鹿县,还有一座蚩尤坟。

黄帝战胜蚩尤后,威信更高了,被中原各部落尊为共同的领袖。后来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合并,统称为华夏族。华夏族就是中华民族的前身。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把自己叫做“炎黄子孙”。古书记载说,黄帝以后我国历史上出现的尧、舜、禹,和后来的夏、商、周三代,都是炎黄的后代。不仅中原的汉民族这样说,北方的匈奴、西边的羌族(羌族,我国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居住青海一带)、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也都自称是炎黄的子孙。

关于黄帝之死,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神话。据说,他并没有死,最后的归宿是乘龙升天了。因此,现在陕西黄陵前的围墙正面,还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四个大字,叫做“桥山龙驭”,就是指的这个故事。这更说明黄帝受到人们无比的崇敬,人们不希望他死,希望他永生。这个神话,表达了他的部族和后代们的美好愿望。

黄帝 轩辕氏
黄帝是传说中上古帝王轩辕氏的称号。姓公孙,生于轩辕之丘,故称为轩辕氏。据传他出生几十天就会说话,少年时思维敏捷,青年时敦厚能干,成年后聪明坚毅。

建国于有熊(河南新郑),亦称为有熊氏。时蚩尤暴虐无道,兼并诸侯,当时的天下共主发明农耕和医药的「炎帝神农氏」已经衰落,酋长们互相攻击,战乱不已,生灵涂炭,神农氏无可奈何,求助于黄帝。黄帝毅然肩负起安定天下的责任,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双方的战士斗英勇无畏,战斗十分激烈。黄帝在大将风后,力牧的辅佐之下,终擒蚩尤而诛之,诸侯尊为天子,以取代炎帝,成为天下的共主。因有土德之瑞,故称为黄帝。

不久,天下又出现骚乱。黄帝知道蚩尤的声威还在,于是画了蚩尤的相到处悬挂。天下的人都以为蚩尤未死,只是被黄帝降服,更多的部落都来归附。后来,蚩尤被尊为战神。

炎帝虽然被蚩尤打败,实力尚存。他不满黄帝成为天下共主,企图夺回失去的地位,终于起兵反抗。炎、黄二帝发生火并,决战在阪泉之野进行。经过三场恶战,黄帝得胜。从此,黄帝天下共主的地位最终确立,号令天下,凡是不顺从的部落,都以天子的身分去加以讨伐。

黄帝在位时间很久,国势强盛,政治安定,文化进步,有许多发明和制作,如文字、音乐、历数、宫室、舟车、衣裳和指南车等。相传尧、舜、禹、汤等均是他的后裔,因此黄帝被奉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

黄帝有四妃十嫔。正妃为西陵氏,名嫘祖,她亲自栽桑养蚕,教民纺织,人称她为「先蚕」。次妃为方雷氏,名女节。又次妃为彤鱼氏。最次妃名嫫母,长相丑陋,但德行高尚,深受黄帝的敬重。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十四人被分封得姓。这十四人共得到十二个姓,它们是:「姬、酉、祁、己、滕、蒧(草花头下面咸,音「真」)、任、荀、僖、佶、儇(音「宣」)、衣。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说时代,黄帝就是中国传说时代的一位代表人物,人们在他的身上集中了古人的各种优点,诸多创造,他带领中华文明从野蛮向文明发展,从而将他奉为人文始祖。根据《二十五史新篇》:黄帝可能实有其人,是父系氏族时期中原地区的一位部落联盟长。他通过战争,使中原各部落实现了联合,并做了许多好事,因而在古人的口传历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远古]炎帝 神农氏

姓名:伊耆,姜
别名:炎帝,神农氏,烈山氏
民族:华夏
职业:部落首领
国家:中国
地区:湖北随县
籍贯:湖北随县
生辰:古历四月二十六日
神农氏,即炎帝,远古传说中的太阳神。传说炎帝神农,人身牛首,三岁知稼穑,长成后,身高八尺七寸, 龙颜大唇。
神农氏本为姜水流域姜姓部落首领,后发明农具以木制耒,教民稼穑饲养、制陶纺织及使用火,以功绩显赫,以火得王,故为炎帝,世号神农,曾建都山东曲阜,并被后世尊为农业之神。
神农氏又曾跋山涉水,尝遍百草,找寻治病解毒良药,以救夭伤之命,后因误食“火焰子”肠断而死。《神农本草经》即是依托他的著作。炎帝神农在位120年,传七代世袭神农之号,共计380年。

  • 鏈夎皝鐭ラ亾榛勫笣鐨勫巻鍙
    绛旓細杞╄緯榛勫笣锛屼竴鐢熷巻缁52鎴橈紝闄嶆湇浜嗙値甯 锛岃瘺鏉浜嗚毄灏 锛岀粨鏉熶簡杩滃彜鎴樹簤锛屽憡鍒簡閲庤洰鏃朵唬锛屽缓绔嬭捣涓浗绗竴涓湁鍏变富鐨勫浗瀹跺苟褰撻変负涓崕姘戞棌绗竴甯濓紝涓崕鏂囨槑鏃朵唬浠庢寮濮嬩簡銆傜敱浜庤僵杈曢粍甯濅负涓崕姘戞棌鍒涢犱簡涓板瘜鐏跨儌鐨勬枃鍖栵紝鍚庝笘閮藉皧绉拌僵杈曢粍甯濅负鈥滄枃鏄庝箣绁栤濄 鈥滀汉鏂囧垵绁栤濄 榛勫笣姝诲悗锛岀兢姘戦夋嫨浜嗏滄ˉ灞变箣宸...
  • 姹備腑鍥杞╄緯榛勫笣鐨勫巻鍙璧勬枡涓庤僵杈曢粍甯濈殑浠嬬粛,瓒婅缁嗚秺濂!!!
    绛旓細鐜嬪瘨鐢熺殑濂冲効銆佸彴婀捐僵杈曟暀浼氭诲共浜嬬帇涓介湠鍚埌杩欎竴娑堟伅鍚,浜1994骞4鏈堜笓绋嬫潵鍒伴檿瑗块粍甯濋櫟涓庤僵杈曡浼氶潰,骞跺皢濂圭埗浜茶憲浣滅殑鏈夊叧榛勫笣濮撴皬鐨勫浘涔﹁禒缁欒僵杈曡銆 鐢辨鐪嬫潵,鐜嬪瘨鐢熷拰浣欐槑鍏変袱浣嶈佸厛鐢熺殑鎺ㄦ柇鏄湁閬撶悊鐨勩杞╄緯榛勫笣纭疄鏄竴涓巻鍙蹭汉鐗,鏄腑鍗庢皯鏃忕殑濮嬬,鑰屼笖鏄腑鍥藉巻鍙蹭笂绗竴涓粺涓鍗庡澶у湴鐨勯儴钀介棰嗐 銆愰粍甯濆彇鍚"...
  • 杞╄緯澶у笣鍘嗗彶绠浠
    绛旓細榛勫笣锛堝叕鍏冨墠2717骞-鍏厓鍓2599骞达級锛氬彜鍗庡閮ㄨ惤鑱旂洘棣栭锛屼腑鍥借繙鍙ゆ椂浠e崕澶忔皯鏃忕殑鍏变富銆備簲甯濅箣棣栥傝灏婁负涓崕鈥滀汉鏂囧垵绁栤濄傛嵁璇翠粬鏄皯鍏镐笌闄勫疂涔嬪瓙锛屾湰濮撳叕瀛欙紝鍚庢敼濮锛屾晠绉板К杞╄緯銆傚眳杞╄緯涔嬩笜锛屽彿杞╄緯姘忥紝寤洪兘浜庢湁鐔婏紝浜︾О鏈夌唺姘忋備篃鏈変汉绉颁箣涓衡滃笣楦挎皬鈥濄傚彶杞介粍甯濆洜鏈夊湡寰蜂箣鐟烇紝鏁呭彿榛勫笣銆
  • 榛勫笣鐨绠浠 榛勫笣鐨勭敓骞充簨杩鍘嗗彶鍚嶄汉
    绛旓細榛勫笣, 鍙ゅ彶浼犺鏃舵湡鏈鏃╃殑瀹楃绁烇紝濮锛屽彿杞╄緯姘忋佹湁鐔婃皬銆傞粍甯濅负灏戝吀涔嬪瓙锛屾湁鍦熷痉涔嬬憺锛屽湡鑹查粍锛屾晠绉伴粍甯濄傜浉浼犻粍甯濇椂鏈熸湁璁稿鍒涢犲拰鍙戞槑锛屽鍏昏殨銆佽垷杞︺佹枃瀛椼侀煶寰嬨佺畻鏁般佸尰瀛︾瓑銆傞粍甯濆ǘ瑗块櫟姘忎箣濂充负濡伙紝鍚嶅珮绁栥傞粍甯濈敓鏈変簩鍗佷簲涓効瀛愶紝寰楀鑰呭崄鍥涗汉锛屽叡鍗佷簩濮撱傞粍甯濇鍚庤懍浜庢ˉ灞(鍦ㄤ粖鏃ラ檿瑗跨渷榛...
  • 杞╄緯榛勫笣鍘嗗彶銆
    绛旓細濮撳叕瀛欍備负涓婂彜鏃跺笣鐜嬨傛槸鏈夌唺鍥藉悰灏戝吀涔嬪瓙銆鐩镐紶杞╄緯榛勫笣鐨勬瘝浜插彨闄勫疂銆備紶璇存湁涓澶╂櫄涓婏紝闄勫疂瑙佷竴閬撶數鍏夌幆缁曠潃鍖楁枟鏋㈡槦銆傞殢鍗筹紝閭i鏋㈡槦灏辨帀钀戒簡涓嬫潵锛岄檮瀹濈敱姝ゆ劅搴旇屽瓡銆傛鑳24涓湀鍚庯紝鐢熶笅涓涓皬鍎匡紝杩欏皬鍎垮氨鏄悗鏉ョ殑榛勫笣銆傞粍甯濅竴鐢熶笅鏉ワ紝灏辨樉寰楀紓甯哥殑绁炵伒銆傜敓涓嬫病澶氫箙锛屼究鑳借璇濄傚埌浜15宀侊紝...
  • 鍏充簬榛勫笣鐨浼犺鏈夋病鏈夊巻鍙鏍规嵁涓轰粈涔
    绛旓細榛勫笣鏄紶璇,鏄洜涓洪粍甯濇椂浠h窛浠婂ぇ绾︽湁5000骞翠箣涔呰繙,杩樻病鏈夌洿鎺ョ殑鏂囧瓧鎴栬鍘嗗彶璁拌浇銆傝縿浠婂彂鐜扮殑涓浗鏈鍙よ佺殑鏂囧瓧涓虹敳楠ㄦ枃,鏈鍙よ佺殑鏂囧瓧璁拌浇鏄敳楠ㄦ枃鍗滆緸,鑰岃繖浜涘疄璇佽窛浠婂彧鏈3000澶氬勾,鍙嶆槧鐨勪篃涓昏鏄綋鏃舵鍟嗘椂鏈熺殑绀句細鏂囧寲銆 鏈夊叧榛勫笣鐨姝e彶璁拌浇鍑轰簬鍙搁┈杩併婂彶璁奥蜂簲甯濇湰绾,璁拌堪浜嗛粍甯濊僵杈曘佸笣棰涢〖楂橀槼銆佸笣鍠鹃珮杈涖佸笣...
  • 璋佺煡閬撳巻鍙涓婃槸鍚鏈夐粍甯鍏朵汉,浠栨槸浠涔堟牱鐨勪汉
    绛旓細鏈,榛勫笣鏄悕瀛,涓嶆槸閭d釜鐨囧笣鐨勬剰鎬濇渤鍗楁柊閮戝彜涓烘湁鐔婃皬涔嬪浗锛杞╄緯榛勫笣闄嶄簬杞╄緯涔嬩笜锛屽畾閮戒簬鏈夌唺銆傞粍甯濈粺涓澶╀笅锛屽瀹氫腑鍗庯紝鑲囬犳枃鏄庯紝鎯滅墿鐖辨皯锛岃鍚庝汉灏婁负涓崕浜烘枃濮嬬銆傚簞瀛愭洶锛氣滀笘涔嬫墍楂橈紝鑾嫢榛勫笣銆傗濆浠婄殑榛勫笣鏁呴噷鏄捣鍐呭鐐庨粍瀛愬瓩瀵绘牴鎷滅鐨勫湥鍦帮紝琚瘎涓哄浗瀹禔AA绾ф櫙鍖恒2000骞磋鍏竷涓烘渤鍗楃渷閲嶇偣...
  • 鍘嗗彶涓婄湡鐨鏈夐粍甯鍚?
    绛旓細鍏充簬榛勫笣鐨璧锋簮鍦帮紝缁濆ぇ澶氭暟鍙や功鏂囩尞璁拌浇榛勫笣閮ㄨ惤璧锋簮浜庨檿瑗挎腑姘存祦鍩燂紝鎹婂浗璇檵璇嬭浇锛屾様灏戝吀濞朵簬鏈夎煖姘愶紝鐢熼粍甯濓紝鐐庡笣锛岄粍甯濅互濮按(浠婇檿瑗挎鍔熸紗姘存渤)鎴愶紝鐐庡笣浠ュ姘(浠婇檿瑗垮疂楦℃竻濮滄渤)鎴愶紝鎴愯屽紓寰凤紝鏁呴粍甯濅负濮紝鐐庡笣涓哄锛屽洜姝や粬浠浉娴庝篃锛屽紓寰蜂箣鏁呬篃銆傝繖鏄腑鍥鍘嗗彶鏈鏃╄杞介粍甯濄佺値甯濊癁鐢熺殑...
  • 榛勫笣鏈夊灏戝勾鐨勫巻鍙
    绛旓細杞╄緯鏈:鍚涗富榛勫笣濮偊鍗,鍏厓鍓4513骞-鍏厓鍓4053骞,绾厓甯濊姃鍏...>> 闂鍥:涓浗鍘嗗彶涓婃湁澶氬皯涓湞浠?姣忎釜鏈濅唬澶氬皯骞?澶氬皯涓殗甯? 涓婂彜鏃朵唬 鐐庡笣 绁炲啘姘 榛勫笣 杞╄緯姘 灏戞槉 閲戝ぉ姘 棰涢〖 楂橀槼姘 甯濆柧 楂樿緵姘 甯濇寶 楂樿緵姘 鍞愬哀 鏀惧媼 铏炶垳 閲嶅崕 澶:(鍚互鍚)鍏厓鍓2197--1766 鍏432骞 *濮,...
  • 涓婂彜浜斿笣涔嬮杞╄緯榛勫笣绠浠
    绛旓細榛勫笣绠浠 榛勫笣鏄崕澶忔棌鐨勯澶翠汉鐗╋紝榛勫笣涔熷彲浠ョО浣滆僵杈曘傛牴鎹竴浜鍘嗗彶璧勬枡鍙戠幇锛岄粍甯濊繖涓悕瀛楁牴鏈笉鏄榛勫笣鐨鍘熷悕锛岄粍甯濆師鏈槸濮撳叕瀛欑殑锛屽彧鏄湪鍚庢潵鍥犱负涓浠朵簨浠讹紝浠栦究绉拌嚜宸变负榛勫笣銆傜幇鍦ㄦ垜浠潵鐪嬩笅榛勫笣绠浠嬨傞粍甯濆簷 鍙鎻愬埌鍜岄粍甯濇湁鍏崇殑涓滆タ锛岄兘浼氳绉颁负鏄绁栵紝鐢辨鍙榛勫笣鐨勮础鐚強浠栧鍚庝笘鐨勭Н鏋佸奖鍝嶃
  • 扩展阅读:吓死10亿人的图片 ... 轩辕黄帝像原图 ... 黄帝子孙家谱全集 ... 最完整的黄帝尸骨 ... 黄帝二十五子明细表 ... 二年级语下册皇帝的传说 ... 第1个皇帝是黄帝吗 ... 轩辕黄帝真实姓名 ... 黄帝的事迹简要摘抄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