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汉书董仲舒传》

  • 皓日中天—独尊地位的确立·经学的兴起·董仲舒与独尊儒术
    答:(《汉书·董仲舒传》)董仲舒的这个建议就是后世所说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接受了这个建议,儒家思想从此成为历代的指导思想,也成为传统文化的核心。 董仲舒像(《历代名臣像解》) 董仲舒是西汉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经学大师,他约生于汉高祖九年(约前198),历经汉高祖、汉惠帝、文帝、景帝、武帝五朝皇帝...
  • 春秋繁露的简介
    答:为适应统一的中央集权的需要,董仲舒的神学唯心哲学思想便应运而生。他的哲学思想主要反映在所著的《春秋繁露》中。 据《汉书·董仲舒传》记载,董仲舒说《春秋》事得失,作《闻举》、《玉杯》、《蕃露》等数十篇。《蕃露》是他讲《春秋》诸篇中的一篇。“蕃”与“繁”古字相通。《史记》说“蕃...
  • 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什么意思?
    答:一、意思是:然后统治的法度可以统一明了。二、语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三、凡是不在六艺之内的,不是孔子所传下来的学问(儒家),要断绝诸子百家之学的进身之道,不要使他们的学说...
  • 补敝起废的解释
    答:补救敝败。《史记·太史公自序》:“夫《春秋》……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汉书·董仲舒传》:“至於 宣王 ,思昔先王之德,兴滞补弊,明 文 武 之功业, 周 道粲 起废的解释 .重新 建树 、恢复已被废置的事和物。《史记·太史公自序》:“ 孔子 修旧起废,论...
  • 儒学与中国传统政治哲学·汉儒家的政治逻辑·三纲五常乃是天意_百度...
    答:(《五行之义》) 董仲舒根据五行提出“五常”说:“夫仁、谊、礼、知、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汉书·董仲舒传》)“五常”是董仲舒提出的五种人的道德。常是恒常,意即仁、义、礼、智、信为人与人或人世间永恒不变的常理常规。在董仲舒看来,五常不仅是人世间永恒存在的五种德性,而且是王者能否得到...
  • 董仲舒简介是怎么样的?
    答:东汉末何休作《公羊解访》,就曾“依胡毋生《条例》,多得其正”(何体《自序》)。胡毋生还亲自传学,扩大了公羊学的传授面。他景帝时为博士,与董仲舒同列。年老,复归教于齐,“齐之言《春秋》者多受胡毋生”,武帝时的大丞相公孙弘就曾得其师传。董仲舒对他也十分敬重,《汉书》说:胡毋生“与董仲舒同业,...
  • 董仲舒是被谁害死的?
    答:有关史实文集对董仲舒的晚年归宿记载非常清晰:董仲舒曾任诸侯国相,虽是无足轻重的闲官,但级别却相当高,为二千石吏,属高级官员之列。因此汉武帝建茂陵后,董仲舒就迁居茂陵邑的显武里。据《汉书•董仲舒传》载:“及去位归居,终不问家产业,以修学著书为事。”“年老,以寿陪葬皇陵不仅...
  • 二十四史包括哪些?
    答:二十四史包括的有: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二十四史指中国古代各个朝代时期所编写史书的总称,因为《史记》的写作方法一直被历代的朝代认为是...
  • 二十四史经典名言
    答:《汉书·董仲舒传》 译文:站在深潭边,希望得到里面的鱼,还不如回家去结网。 9、宜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栗栗,日慎一日。《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译文:应该像面临着深渊和在薄冰上行走一样提心吊胆,害怕得发抖,一天比一天更加谨慎。 10、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 译文:...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考辨
    答:通过《史记·儒林列传》与《汉书·董仲舒传》相比较,我认为司马迁关于董仲舒生平的记载比较符合情理:“董仲舒,广川人也。以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董仲舒不观于舍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今上即位,为江都相。以春秋灾异之变推阴阳所以错行,...

  • 网友评论:

    连竖15265036599: 求译文 选自——《汉书·董仲舒传》 -
    59557丰进 : 译文:只要不是在六艺之列的,《所谓“六艺”,就是过去读书人必备的六种才能,“礼”,“乐”,“射”,“御”,“书”,“数”.〉和孔子那一套儒家思想的人.都不许其发展下去,不允许和儒家思想一起存在.那些乱七八糟的教派和学说就不会再来迷惑百姓,国家的法律和制度才能显示出地位.老百姓也才知道用什么样的方式去教育子孙后代.

    连竖15265036599: 史记董仲舒列传原文 -
    59557丰进 : 董仲舒为人廉直.是时方外攘四夷(1),公孙弘治《春秋》不如董仲舒,而弘希世用事(2),位至公卿.董仲舒以弘为从谀(3).弘疾之,乃言上曰:“独董仲舒可使相胶西王(4).”胶西王素闻董仲舒有行,亦善待之.董仲舒恐久获罪,...

    连竖15265036599: 汉书 董仲舒传 译文 -
    59557丰进 : 我(郑重地)考查研究了《春秋》中的内容,通过细看前世已经发生的事情来观察天人之间的彼此往来之道,(真是)非常值得敬畏的.国家(如果)将要出现(因为)失去道义(而带来)的衰败,上天就会先(让这个国家)发生灾害来谴责并告诫君主,(如果还是)不知道自我反省,那么就又会(让这个国家)发生怪异的现象来警告并使君主戒惧,(如果这样)还不知道要改变,那损害和衰败就会到来了.由此可见上天的心是对人君非常仁慈的、并且想要制止他国家动荡的.假如不是(太过份地)丧失道义的朝代,上天都是想扶持他并使(这个国家)能够保全而获得安宁,(能否获得上天的辟佑)不过是要尽力勤勉地做事罢了.自己翻的,个人觉得意译比较好,所以并不是一个字一个字拼起来的

    连竖15265036599: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
    59557丰进 :[答案] 出 处 《史记·汉书·董仲舒传》,书中说:“故汉得天下以来,常欲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古人有言 曰:'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释 义 表示与其羡慕,不如动手去干 道 理 ①在目的与手段之间,有明确的目的固然重...

    连竖15265036599: 《汉书·董仲舒传》中董仲舒提出了什么建议 -
    59557丰进 :[答案] 翻译如下:我(郑重地)考查研究了《春秋》中的内容,通过细看前世已经发生的事情来观察天人之间的彼此往来之道,(真是)非常值得敬畏的.国家(如果)将要出现(因为)失去道义(而带来)的衰败,上天就会先(让这个国...

    连竖15265036599: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典故 -
    59557丰进 : 《史记·汉书·董仲舒传》,书中说:“故汉得天下以来,常欲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古人有言 曰:'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但是这里也说的是古人有言,究竟是何古人,就不了了之了!

    连竖15265036599: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它教会我们什么?深层的含义、 -
    59557丰进 :[答案]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出 处 《史记·汉书·董仲舒传》,书中说:“故汉得天下以来,常欲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古人有言 曰:'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释 义 表示与其羡慕,不如动手去干 道 理 ①在目的与手段之...

    连竖15265036599: 〈汉书 董仲舒传〉 -
    59557丰进 :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意思是说,汉朝希望国家能得到很好的治理,却没有达到这个目的,原因在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就是没有在观念上、制度上做出必要的改革和调整,于是他借“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句古训,来告诫统治者,要治理好国家,必须抓住观念、制度这个根本.

    连竖15265036599: 史记《董仲舒传》的译文谁有,...
    59557丰进 : 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译文: 只要不是在六艺之列的,《所谓“六艺”,就是过去读书人必备的六种才能,“礼”,“乐”,“射”,“御”,“书”,“数”.〉和孔子那一套儒家思想的人.都不许其发展下去,不允许和儒家思想一起存在.那些乱七八糟的教派和学说就不会再来迷惑百姓,国家的法律和制度才能显示出地位.老百姓也才知道用什么样的方式去教育子孙后代.

    连竖15265036599: 汉书董仲舒传 求译文啊 紧急的 -
    59557丰进 : 上面两个我缺,不好意思.3、“春秋大一统者” 到 “民知所从矣” “《春秋》推重统一,这是天地永恒的原则,是古今共通的道理,如今老师,所讲的道理彼此不同,人们的议论也彼此各异,诸子百家研究的方向不同,意旨也不一样,所以处在上位的人君不能掌握统一的标准,法令制度多次改变,在下的百姓不知道应当怎样遵守.臣以为凡是不属于六艺的科目和孔子学术的学说,都一律禁止,不许他们同样发展.邪僻的学说消失,然后学术的系统就可以统一,法令制度就可以明白,人民也知道服从的对象了.”

    热搜:汉书董仲舒传原文 \\ 《史记》全文 \\ 董仲舒天人三策原文 \\ 董仲舒诗十首 \\ 《明史》原文 \\ 《资治通鉴》全书 \\ 《天人三策》 \\ 《过秦论》原文 \\ 《滕王阁序》全文 \\ 《史记》原著全文 \\ 《汉书》原文 \\ 赞美董仲舒的诗词歌赋 \\ 董仲舒最后下场 \\ 董仲舒传第二十六 \\ 《史记》全文免费阅读 \\ 《史记》《汉书》 \\ 《史记》全篇 \\ 董仲舒最著名的七言诗词 \\ 《史记西南夷列传》 \\ 天人三策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