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臣尝读汉史

  • 臣尝读汉史文言文阅读
    答:(2)B中宋代的三司是指盐铁、度支、户部.(3)B原文“臣尝读唐史,见贞观初始置崇文馆”,故崇文馆是唐贞观时所设.张观并没有提议设崇文馆,而且张观推崇佛道之学在原文中没有依据.(4)①旰,晚,可结合成语“宵衣旰食”;始,才;诸,兼词“之于”;垂,流传,可结合“永垂不朽”....
  • 《宋史》卷三百八十九 列传第一百四十八(3)
    答:于是以大宗正簿召登对,即因史书以言曰:"臣窃闻陛下尝读《通鉴》,屡有训词,见诸葛亮论两汉所以兴衰,有'小人不可不去'之戒,大哉王言,垂法万世。"遂历陈往事,自汉武而下至唐文宗偏听奸佞,致于祸乱。且曰:"固有诈伪而似诚实,憸佞而似忠鲠者,苟陛下日与图事于帷幄中,进退天下士,臣恐必为朝廷累。"上顾谓...
  • 刘恕是个怎样的人
    答:一、译文:刘恕做学问,从历数、地理、官职、族姓到前代官府的公文,都拿来仔细分析认真求证。刘恕为了得到书来读,即使跑几百里路也不怕远,亲自接近书,一边读一边摘抄,几乎废寝忘食。一次,和司马光一起游万安山,路旁有石碑,读上面的字,知道是五代的一位将军,人们不熟悉他的名字,刘恕能够说...
  • 同样都是中兴之君的赵构和刘秀 世人对两人的评价为何完全不同
    答:在刘秀的带领之下,东汉很快迎来了一个全盛的时期,史称“光武中兴”,成为了我国古代王朝当中少有的全盛时期。反观赵构,虽然起点比刘秀高,并且手中的资源与土地都远超刘秀.但在国家发展上却是不尽人意,对于建设在北宋部分地区的南宋来说,制度难以进行改变,改革更是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变革。而此时的...
  • 《二十四史》你知道是哪些吗?其演化和来历呢?
    答:啥是“二十四史”呢? “二十四史”就是清朝乾隆时期以来,人们对历朝历代列入正史的二十四种史书的总称。这些正史有一个不断累积和增加的演化过程。三国时期,有 “三史”的说法。三史指的是《史记》、《汉书》和东汉时刘珍等人编纂的《东观汉记》。后来范晔编著的《后汉书》出现,取代了《东观...
  • 《宋史》卷九十五,志第四十八(4)
    答:全书《本纪》四十七卷,《志》一百六十二卷,《表》三十二卷,《列传》二百五十五卷,共四百九十六卷,是中国二十四史中最庞大的一部史书。《宋史》卷帙浩繁,共两千多人的列传,比《旧唐书》列传多出一倍,《周三臣传》将韩通、李筠、李重进同列,横跨五代至宋初,弥补过去新旧五代史之不足。《志》共有十五志(...
  • 《宋史》卷四百四十四
    答:《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收录于《四库全书》史部正史类。于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宋史》与《辽史》《金史》同时修撰,是二十四史中篇幅最庞大的一部官修史书。以下是我收集整理了《宋史》卷四百四十四,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文苑六 ○黄庭坚 晁补之(...
  • 王景文言文全文翻译
    答:历史类文学作品,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汉朝东汉时期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195年的史事。 《后汉书》纪十卷和列传八十卷的作者是范晔,章怀太子李贤注,此书综合当时流传的七部后汉史料,并参考袁宏所著的《后汉纪》,简明周详,叙事生动,故取代以前各家的后汉史。北宋...
  • 巷第的古义
    答:作品别名:《汉史》、《汉记》创作年代:汉。范晔《後汉书》问世前,该书影响较大,与《史记》、《汉书》并称“三史”,人多诵习。范书流行後,才逐渐被人忽视。据《隋书·经籍志》著录,全书一百四十三卷。《旧唐书·经籍志》著录为一百二十七卷,可见唐代官方收藏本已减少十六卷。《宋史·艺文...
  • 《宋史》卷二百一十 表第一
    答:宋自太祖至钦宗,旧史虽以《三朝》、《两朝》、《四朝》各自为编,而年表未有成书。神宗时常命陈绎检阅二府除罢官职事,因为《拜罢录》。元丰间,司马光尝叙宋兴以来百官公卿沿革除拜,作年表上之史馆。自时而后,曾巩、谭世勣、蔡幼学、李焘诸人皆尝续为之。然表文简严,世罕知好,...

  • 网友评论:

    姚榕13384982282: 臣尝读汉史文言文作者提出了哪些建议? -
    45816怀妮 : 《臣尝读汉史》文言文,节选自《旧唐书 魏徵传》,作者提出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建议:1、上谏的人要像刘更生那样出以公心,既不能像谷永、杨兴的上言,借谏言为自己谋私利,“图为奸利,与贼臣为乡导”,也不能像梅福、王吉的上言,不切合实际,“虽近古道,未切事情”.2、上谏的文章不但要切合实际,点中要害,而且要有文采,有充分的说服力.要像魏徵的上谏那样“匡过弼违,能近取譬,博约连类”.不能连篇累牍不着边际,也不能枯燥无味令人昏睡.3、上谏的文章要以事实为根据,符合法律制度,不阿谀奉承,不图谋私利.“根于道义,发为律度,身正而心劲,上不负时主,下不阿权幸,中不侈亲族,外不为朋党,不以逢时改节,不以图位卖忠.”

    姚榕13384982282: 群儿戏于庭,一儿凳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光持石击瓮,水迸,儿得活的意思 -
    45816怀妮 : 意思是:有一次,司马光和一群小朋友在庭院里玩耍,一个小孩爬到水缸上,失足落入缸中淹到水里,别的孩子都吓跑了,司马光却镇静地拿起一块石头猛击水缸.水缸破了,水流出来,小孩因此得救. 出自:《宋史》 原文:司马光七岁,凛...

    姚榕13384982282: 王珪的《宋史》原文: -
    45816怀妮 : “王珪,开封人也.少拳勇,善骑射,能用铁杵、铁鞭.年十九,隶亲从官,累迁殿前第一班押班,擢礼宾副使、泾州驻泊都监.康定初,元昊寇镇戎军,珪将三千骑为策先锋,自瓦亭至师子堡,敌围之数重,珪奋击披靡,获首级为多.叩镇...

    姚榕13384982282: 《宋史》苏轼传部分译文
    45816怀妮 : 苏轼,字子瞻,是眉州眉山县人.十岁的时候,其父苏洵到外地去游学,母亲程氏则亲自教他读书,苏轼每听闻古今兴衰成败的历史,都能道出其概要.程氏读到《后汉书.范滂传》时,发出深深的慨叹,苏轼对她说:“我如果想和范滂一样为名...

    姚榕13384982282: 宋史 吕蒙正传》译文吕蒙正字圣功,河南人,太平兴国二年擢进士第一.五年,拜左补阙,知制诰.未几,擢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蒙正初入朝堂,有朝士指之... -
    45816怀妮 :[答案] 吕蒙正字圣功,河南人,太平兴国二年科举考试状元.太平兴国五年,官拜左补阙、知制诰(负责起草皇帝诏令),没过多久,升为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副宰相).吕蒙正刚入朝为官时,朝廷中有官员指着他说:“这小子也参与商议政事...

    姚榕13384982282: 宋史列传第一百八十的翻译 -
    45816怀妮 : 列传第一百八十○杨栋姚希得包恢常挺陈宗礼常家铉翁李庭芝杨栋,字元极,眉州青城人.绍定二年进士第二.授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厅公事.未上,丁母忧.服除,迁荆南制置司,改辟西川,入为太学正.丁父忧,服除,召试授秘书省正...

    姚榕13384982282: 翻译文言文 -
    45816怀妮 :[答案] 【原句】 1、蒙晓之曰:“君辈皆侯伯,无庸以狱吏辱君,第以实对.” 2、至是,帝密谕之.对曰:“以财利要君而进,... (节选自《宋史·侯蒙》) 【译文】 侯蒙字元功,是密州高密县人.还不满二十岁的时候,就有好的名声,为正义的事情急...

    姚榕13384982282: ...“ 臣老疾,行愈矣,不足为陛下忧也 .”已而薨.帝虽临奠,以不视疾为恨,特罢朝二日,赠司空兼侍中,谥元献,篆其碑首曰“旧学之碑”.(选自《... -
    45816怀妮 :[答案] 1.C 2.D 3.B 4.帝召殊与进士千余人并试廷中/殊神气不慑/援笔立成/帝嘉赏/赐同进士出身. 5.(1)向太后奏事的大臣,需隔着帘子汇报,使太后在帘子内听政,不能看到他们是谁. (2)我是老毛病犯了,马上就要好了,不值得让陛下担忧.

    姚榕13384982282: ...“ 臣老疾,行愈矣,不足为陛下忧也 .”已而薨.帝虽临奠,以不视疾为恨,特罢朝二日,赠司空兼侍中,谥元献,篆其碑首曰“旧学之碑”. (选自《... -
    45816怀妮 :[答案]小题1:C 小题1:B 小题1:D 小题1:帝召殊与进士千余人并试廷中/殊神气不慑/援笔立成/帝嘉赏/赐同进士出身. (3分,错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 小题1:①向太后奏事的大臣,需隔着帘子汇报,使太后在帘子内听政,不能看到他们是 谁.②我是老毛病...

    姚榕13384982282: 薛弼的《宋史·薛弼传》 -
    45816怀妮 : 薛弼,字直老,温州永嘉人.登政和二年进士第,调怀州刑曹、杭州教授.初颁《五礼》《新书》,定著释奠先圣误用下丁,弼据礼是正,州以闻,诏从其议.监左藏东库.内侍王道使奴从旁礼绢美恶,多取之,弼白版曹穷治,人严惮之.靖康...

    热搜:《宋史》原文及译文脱脱 \\ 《宋史》全文及译文 \\ 《宋史》在线阅读 \\ 《宋史》宋太宗在线读 \\ 宋史翻译上尝欲遣人使朔方 \\ 《宋史》原文 \\ 史臣曰臣尝读 \\ 《宋史王安石传》 \\ 臣尝读汉史文言文全篇翻译 \\ 《汉史》 \\ 文言文翻译器在线翻译转换 \\ 文言文翻译《宋史》 \\ 臣尝读汉史原文翻译 \\ 《宋史》全文 \\ 宋史臣尝读汉史翻译 \\ 《宋史舆服志》 \\ 臣尝读汉史翻译宋史 \\ 宋史臣尝读汉史李广之 \\ 《宋史》作者 \\ 臣尝读汉史译文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