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胠箧》

  • 胠箧原文及翻译及注音
    答:原文: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①,则必摄缄縢、固扃鐍②;此世俗之所谓知也。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③;唯恐世拆缄縢、扃鐍之不固也。然则乡之所谓知者④,不乃为大盗积者也?故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
  • 《庄子》外篇·胠箧原文及译文
    答:你看《防窃须知》大字写在驿馆门墙:敬请各位驿客小心,谨防摸扒钱囊,暗撬货柜,偷启物箱;行李要看管好,绳要捆紧,锁要锁上;若有失窃,本馆概不赔偿,祈谅。这个《防窃须知》字字千金,便是人间最宝贵的知识,最值钱的力量。你不好好学习,掌握,运用,纵然读遍了《诗》《书》《易》《礼》《春秋》也等同愚氓。
  • 庄子《胠箧》文言文全文翻译。
    答:作者简介:庄子(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胠箧》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朱玉璋3 推荐于2017-11-25 · TA获得超过3377个赞 知道...
  • :“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 什么意思谁能用简单文字解释 谢谢...
    答:原文: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译文:为了对付撬箱子、掏口袋、开柜子的小偷而做防范准备。出处:《庄子·胠箧》选文: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縢、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谓知也。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唯恐缄縢扃鐍之不固也。然则乡之所谓知者,不...
  • 胠箧原文注释及翻译
    答:弃知】的思想联系到一起,剩下的为第三部分,通过对比【至德之世】与【三代以下】的治乱,表达缅怀原始社会的政治主张;庄子,姓庄名周,战国中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庄学的创立者,与老子并称【老庄】;好的,以上就是本期关于《胠箧》的全部内容,我们下期再见。
  • 庄子《胠箧》阐述的思想及释义
    答:“胠箧”意思是打开箱子、撬箱子这种小偷行径,后亦用为盗窃的代称。本篇的主旨跟《马蹄》篇相同,但比《马蹄》更深刻,言辞也直接,一方面竭力抨击所谓圣人的“仁义”,一方面倡导抛弃一切文化和智慧,使社会回到原始状态中去。宣扬“绝圣弃知”的思想和返归原始的政治主张,就是本篇的中心,同时在这篇...
  • 庄子的"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是什么意思?_百 ...
    答:意思是偷窃腰带环钩之类小东西的人受到刑戮和杀害,而窃夺了整个国家的人却成为诸侯;诸侯之门方才存在仁义。出处:庄子的《庄子·胠箧》原文节选:何以知其然邪?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则是非窃仁义圣知邪?故逐于大盗、揭诸侯、窃仁义并斗斛权衡符玺之利者,虽有轩冕之...
  • 每日学经典 |《南华经》外篇 · 胠箧(五)
    答:《 南 华 真 经》外篇《胠箧》本篇表现了庄子反对束缚和羁绊,提倡一切返归自然的政治主张。原文 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擿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掊斗折衡,而民不争;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擢乱六律,铄绝竽瑟,塞瞽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灭文章,...
  • 绝圣弃智,大盗乃止
    答:”绝圣弃智,大盗乃止“出自《庄子·胠箧》,意思是:抛弃一切文化和智慧,社会就会没有盗乱回到原始状态中去。原文为:夫谷虚而川竭,丘夷而渊实。绝圣弃智,大盗乃止,天下平而无故矣。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虽重圣人而治天下,则是重利盗跖也。译文:溪水干涸山谷显得格外空旷,山丘夷平深潭显得...
  • 绝圣弃智,大盗乃止 谁知道是什么意思
    答:”绝圣弃智,大盗乃止“出自《庄子·胠箧》,意思是:抛弃一切文化和智慧,社会就会没有盗乱回到原始状态中去。原文为:夫谷虚而川竭,丘夷而渊实。绝圣弃智,大盗乃止,天下平而无故矣。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虽重圣人而治天下,则是重利盗跖也。译文:溪水干涸山谷显得格外空旷,山丘夷平深潭显得...

  • 网友评论:

    乌货19882345900: 《庄子·外篇·胠箧第十》 内容? -
    69479归石 : 庄子·外篇·胠箧第十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縢,固扃谲,此世俗之所谓知也.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唯恐缄縢扃谲之不固也.然则乡之所谓知者,不乃为大盗积者也?故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知者,有不为...

    乌货19882345900: 庄子的《脥箧》讲的是什么?其实碰到的是“月夹 箧”这个词,查不到怎么发音和意思,怀疑是“脥箧”的异体.求赐教, -
    69479归石 :[答案] “胠箧”读音为qūqiè,基本释义为撬开箱箧,后亦用为盗窃的代称. 出自《庄子·胠箧》(据《辞海》).其它释义为原谓撬开箱子·题解“胠箧”的意思是打开箱子.

    乌货19882345900: 窃(盗窃)钩(钩环)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仁义存焉 赏析 -
    69479归石 :[答案] 加分哦! 《庄子·胠箧》:“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史记·游侠列传序》:“故伯夷丑周,饿死首阳山,而文武不以其故贬王;跖蹻暴戾,其徒诵义无穷.由此观之,'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侯之门仁义存',非虚...

    乌货19882345900: 为什么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这句话该如何理解 -
    69479归石 :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这一惊世骇俗之言,出自《庄子·胠箧》.字面意思很明白:圣人不死绝,世间大盗也就不灭绝.如此说来,“圣人”简直就是“大盗”的同义词了.《胠箧》开篇,庄子用了个比喻,说明圣人实际上是在帮大盗的...

    乌货19882345900: 绝圣弃智,大盗乃止;摘珠毁玉,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剖斗折衡,而民不争. -
    69479归石 : 《庄子·胠箧》qūqiè 一方面竭力抨击所谓圣人的“仁义”,一方面倡导抛弃一切文化和智慧,使社会回到原始状态中去.宣扬“绝圣弃知”的思想和返归原始的政治主张,就是本篇的中心.

    乌货19882345900: 窃钩者诛,窃国者侯,是什么意思啊? -
    69479归石 : 出自《庄子·胠箧》,原句:“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意思是,那些小偷小摸的人被逮到了一定会按律治罪,罪行严重的甚至还要判死刑.但是那些大偷大到偷窃整个国家的人则不但不会被治罪,而且还能成为诸侯称霸一方,受世人景仰.这说明了统治阶级的虚伪,也从某种程度上凸显了法律的局限性.

    乌货19882345900: 英语翻译选自《庄子·胠箧》.原文: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耶?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 -
    69479归石 :[答案] 成语名称 盗亦有道 成语拼音 dào yì yǒu dào 成语释义 道:道理.盗贼也有他们的那一套道理. 成语出处 《庄子·胠箧》:“盗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耶?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

    乌货19882345900: 《庄子》.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圣人生而大盗起,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
    69479归石 :[答案] 《庄子·胠箧》:“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则是非窃仁义圣知邪?” 那些偷个衣带钩的小贼都被砍头处死,但窃国大盗们却冠冕堂皇地当上人人敬畏的诸侯,诸侯家也就有了“仁义”啦,这不是连“仁义圣智”一块都偷...

    乌货19882345900: 鲁酒薄而邯郸围什么意思 -
    69479归石 : 鲁酒薄而邯郸围释义: 语出《庄子·胠箧》:“ 鲁 酒薄而 邯郸 围.” 陆德明 释文:“ 许慎 注《淮南》云:' 楚 会诸侯, 鲁 赵 俱献酒於 楚 王, 鲁 酒薄而 赵 酒厚.

    乌货19882345900: 绝圣弃智,大盗乃止;摘珠毁玉,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剖斗?
    69479归石 : 《庄子·胠箧》 (原作)故绝圣弃智,大盗乃止;擿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剖斗折衡,而民不争;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擢乱六律,铄绝...

    热搜:《庄子》全文和翻译 \\ 老子《道德经》全文 \\ 外篇 胠箧 \\ 《逍遥游》原文 \\ 原文译文及注释 \\ 《逍遥游》完整版 \\ 《庄子》全文及译文 \\ 《庄子逍遥游》全文 \\ 《道德经》全文 \\ 《庄子》33篇 \\ 《庄子》文言文 \\ 《庄子齐物论》全篇 \\ 《逍遥游》全篇 \\ 《庄子》经典名句 \\ 《庄子》全文 \\ 庄子《盗跖》篇 \\ 惠子相梁原文及翻译 \\ 《庄子》原文及翻译 \\ 《庄子》全篇 \\ 《德道经》原文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