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苦在哪儿

  • 再读《文化苦旅》
    答:考题答完就忘了,但一进大学,就读到了当时的畅销书《文化苦旅》,许多记忆被唤起,一下子就爱上了余老师的文字。《文化苦旅》是一本文化散文。作为像余老师这样的大学者,语言端庄典雅,厚重笃实,富有文化气息自不必说。我喜欢的除了语言,更重要的是余老师在书中对中国文化的那份感情——一个“苦...
  • 何谓“文化苦旅”?
    答:何谓“文化”?何谓“苦旅”?用秋雨先生自己的话说,“并不是指旅行之苦,而是指创造之苦。由创造之苦连接成了人生旅途,这便是文化的宿命。”于是,我们虽也能和他一同感受“除了茫茫一片雪白,什么也没有,连一个皱折也找不到”的沙漠(《阳关雪》),一同领教把人“浇得透湿”、使人“满嘴咸...
  • 余秋雨文化苦旅的深刻含义
    答: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提出了“文化苦旅”的概念,意思是中国文化的漫长历程中,一路走来,不仅充满了辛酸和磨难,也常常陷入困境,需要不断地寻找出路。他通过对中国文化的历史演变和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中国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问题。作者在《文化苦旅》中反思了中国文化的现状,指出了中国文化面临...
  • 余秋雨为什么去苦读中华文化?
    答:读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忽然想到一个问题,余秋雨为什么要抛弃世事繁华,独身一人去苦旅中寻求中华文化? 独身一人苦旅 余秋雨最初是个宅男学者,每天蜗居在12平米闷不透风的小楼里写作,完成了三大卷戏剧学专著,在圈子里声名显赫,这些著作至今都是各大戏剧学院的首选教材。凭着这些成就,他还当上了上海戏剧学院的院长,从...
  • 读《文化苦旅》
    答:”不管他怎么样,他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我们看书是从书的价值的角度来选择的,与作者的作风没有关系的。”我以为《文化苦旅》就是写自己在旅途中的见闻。可谁知看了整本书之后我才明白他写的是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才知道这是关于文化实践探索、思考的书。本书一共分为三个部分:中国...
  • 读完文化苦旅你感触最深的一点是什么,写一段读后感
    答:在《文化苦旅》中,余秋雨展现给我们那一处处古迹背后的辛酸和沉痛以唤醒我们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让铭记我们历史的教训!《文化苦旅》这本书在告诉我们中国古代历史的同时,告诉了我们更深一层的道理。跟随作者走到书中,我们不得不因那历史和文化推引,走上前去——眼前出现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旧...
  • 文化苦旅读后感1500字
    答:文化苦旅读后感1500字2 这么一看,《文化苦旅》倒是改为《文化之旅》也无妨了。可后来再看,发现细细思索起来,这“苦”字是自有其内涵的。 所谓“苦”,并不体现在余秋雨先生本身旅程中的苦,而是一种从古至今,从文人到文物再到文化所经受的“苦”:从《莫高窟》、《道士塔》中王道士对文物的漠视,到苏轼、柳宗元...
  • 文化苦旅读后感3000字
    答:中国灿烂的文明正在被时光磨灭,不知在角落里边回味心酸史边唾骂历史罪人的人们是否真曾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我一直以来欣赏懂史且敢于评论批判历史的学者,而也同时认为现任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的余秋雨先生是无数学者中的豪杰,他的《文化苦旅》是万千部文史学散文著作中最为出色的上品. ...
  • 文化苦旅——余秋雨
    答:有利于集中注意力,但是前提是要精神状态好,不然很容易睡着,在《文化苦旅》这本书中,作者并不是在写文化旅途中的苦,相反,我到看到了余秋雨先生在这一路旅途的愉悦,似乎有种号召力,呼吁着我前行,先生途径的这些地方,显然都就有很高的参考性,就像看这本书,若是没有一定的历史基础,一般人很...
  • 关于散文《文化苦旅》读后感范文7篇
    答:  我一向在想,为什么叫做文化苦旅?慢慢得,我明白:苦旅,苦在历史的重压,苦在历史的逝去,苦在古人的远离,更苦在文人心里的敏感。   读了这本书,不仅仅让我略懂了作者,更让我读懂了中华民族历史的一丝细脉。    散文《文化苦旅》读后感2   人生就像一场旅途、旅行的终点,我们可能什么都无...

  • 网友评论:

    古亨18481738682: 《文化苦旅》,苦在哪里? -
    21869傅荷 : 这里的苦并非是指身体上的劳累(当然旅游多少是有点的),而是在感受博大,沉重的文化底蕴,以及历史时的无奈.如同美好事物被摧残,自己却只能旁观,看历史不外乎如此的感觉.苦就来自于精神上的折磨和无尽的惋惜.

    古亨18481738682: 文化苦旅,为什么是苦旅,,苦于何处,为何而苦,,, -
    21869傅荷 : 艰辛的文化之旅表现了历史的深邃荒凉,又展现了江南文化的清新婉约;既展示中国文人的艰难心路,又不忘揭露世态人情.

    古亨18481738682: 文化苦旅书评 -
    21869傅荷 : 读了《文化苦旅》这一本书,这本书的介绍了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但是,在那一处处古迹的的背后却隐藏着人们不为人知的一面,而作者运其妙笔,,给我们的心灵写下了“震撼”两个大字…… 还记得新浪上这样评价...

    古亨18481738682: 文化苦旅 为什么说是“苦”的? -
    21869傅荷 : 这不是余秋雨的问题,这是中国的问题. 世人皆知中国是文明古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它的历史过于冗长,朝代更替过于频繁,“文化”一词,确实重之又重,但在很长的时间内,文化并不得统治者的重视,不得社会的青睐.也就是说我们有...

    古亨18481738682: 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为何称旅行为苦旅?既是苦旅,他又为何要再一次次踏上旅程? -
    21869傅荷 : 有句话说;读万卷书 不如行万里路 行万里路 当然苦 旅途之苦 鞍马风尘 舟车劳顿 风雨兼程 怎么不苦 身体力行的 当然苦 另外 他所去的地方 都是蕴涵中国古典文化的地方 都曾经的中国以前的辉煌与骄傲 但是时过境迁 以前的繁华,不是变得苍凉 就是变得落后 被世人遗忘 去看这些曾经辉煌的地方 再与现在现实的其他地方和人们的思想比较 如何不得苦 作者就像一个孤独的人 走在文化的孤单之路上 但是 就算是现在的社会 还迷恋在书里 还迷恋在文化里的人很少 就算只是一个人 也要坚持 这也许是虽然知道哭 也还要以次次踏上的原因吧记得采纳啊

    古亨18481738682: 余秋雨的散文文化苦旅 -
    21869傅荷 : 文化苦旅,重点在一苦字,你想这会优美吗.这本书写得太深,我第一次看的时候根本就无法理解,一遍下来不知所云,第二遍才初见端倪.所以这本书要看就持之以恒,会慢慢进入氛围的.而且看书的时候专门找个时间,环境一定要静,好比...

    古亨18481738682: 余秋雨文化苦旅赏析 -
    21869傅荷 : 杂文有品(现代文学院) 初识余秋雨——赏析《文化苦旅》-姜涛 我第一次接触到余秋雨先生是从《文化苦旅》一书开始.最初只是在众多书籍中随手找一本来做冲淡时间之用,就随手取了这本.见书名即为“苦旅”,我便当是游记欣然读起....

    古亨18481738682: 《文化苦旅》读后感 -
    21869傅荷 : [《文化苦旅》读后感](以下观点,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常考,不要过分认真,《文化苦旅》读后感.)前些时候舆论对该书及作者争议颇多,如今看过并粗略的研究一下,觉得议论是理所当然的.总体评价这本书:文化苦旅,不苦很酸,文...

    古亨18481738682: 文化苦旅中漂泊者的读后感200字 -
    21869傅荷 : 《文化苦旅》这本书我真的读得很苦. 从《道士塔》的漫漫黄沙开篇,和着异乡漂泊者的脚步声结束,从两千多年前李冰的都江堰直读到两千年后非常时代的吴江船,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苦旅,它涵盖了太多,它承受了太多,它让一颗不堪负重...

    古亨18481738682: 《文化苦旅》读后感1000字余秋雨著作 -
    21869傅荷 :[答案] 其一: 读《文化苦旅》有感 匆匆地读过一遍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心情有些沉重. 前些时候舆论对该书及作者争端颇多,如今看过并粗略地研究了一下,觉得议论是理所当然的.这书里写的,有历史上的匆匆过客,有漂泊一生的落魄文人,有...

    热搜:文化苦旅电子版 \\ 《人生苦旅》原文 \\ 朝花夕拾中的苦体现在哪里 \\ 文化苦旅都去了哪里 \\ 《文化苦旅》余秋雨 \\ 文化苦旅到底有多可怕 \\ 文化苦旅优美文段 \\ 为什么文化苦旅值得看 \\ 文化苦旅的苦体现在哪里 \\ 文化苦旅哪个出版社的最好 \\ 文化苦旅经典语句 \\ 文化苦旅原文全文 \\ 文化苦旅摘抄一万字左右 \\ 文化苦旅为何越旅越苦 \\ 文化苦旅值不值得读 \\ 文化苦旅摘抄 \\ 文化苦旅文化之苦苦在何处 \\ 文化苦旅值得读吗 \\ 文化苦旅余秋雨在线阅读 \\ 文化苦旅为什么说苦呢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