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假于物+反求诸己

  • “不求外物,反求诸己”的解释
    答:意思是不去追求外在的物质,而去追逐自身的发展。出自:春秋时期孟子的《孟子·公孙丑上》原文: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译文:不怪比自己射得好的人,而是反过来找自己的原因。
  • 内求诸己,不假外物出处
    答:出处是春秋时期孟子的孟子·公孙丑上。根据道客巴巴资料查询显示,内求诸己,不假外物出处是春秋时期孟子的孟子·公孙丑上原文: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孟子·公孙丑上是儒家经典著作孟子中的一篇,记录了孟子的一些言行。
  • 反求诸己什么意思?
    答:词目 反求诸己 发音 fǎn qiú zhū jǐ 释义 求:追究,寻求;诸:“之于”的合成词。反过来追究自己。指从自己方面找原因。 近义词 反躬自省闭门思过 引用 《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七节 ...,莫如为仁。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 反求诸己 而已...
  • 反求诸己
    答:可是当一箭发出去以后,不能射中红心的话,对于比你射得好的人,绝对不可以产生怨恨,要自己反省为什么不能胜过别人,自己好胜、好强,并不算错,但是不能因别人胜过自己就怨恨别人,而要反求诸己。做任何学问,也都是如此。孟子一再强调反求诸己,是儒家修养学问的中心,也是佛家修行的要点。一切都反转来,要求自己,反省...
  • 本自具足反求诸己是什么意思
    答:本自具足反求诸己的意思是:自给自足。近代儒家圣人王阳明35岁左右的时候,一天半夜里,他忽然有了顿悟,认为心是感应万事万物的根本,由此提出心即理的命题。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龙场“悟道”之后,王阳明提出本自具足,不假外求的观点...
  • 谨慎小心,反求诸己
    答:“求人不如求己”,要求别人不要欺骗,远不如自己提高警觉更可靠。防人之心其实就是让人小心不要上当,因此“反求诸己”更胜一筹。 试想,如果你和别人初次见面,就老实地对别人说:“我是个老实人,人家说什么我都信,所以请不要骗我。”那对方会怎么想?当然是:“他最容易上当,不骗他骗谁?”如果蛮横地要求...
  • 关于励志名言
    答:1、孤独不求外物,反求诸己。 2、不要等到明天去幸福,因为明天以后又是明天,不要等到未来去实现某一个梦想,因为当你说未来的时候未来永远不来。 3、人应该学会包容自己的命运,包容自己的生活,包容生命中各种不幸。 4、真正了解一个人,要真正了解我自己,要真正了解这大千世界上任何一个有生命的东西,你要真正深入...
  • “莫向外求”出自什么典故啊
    答:“莫向外求”还出自一句名言: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出处:王阳明心学——龙场悟道。释义:圣人之道是什么,就是良知,良知人人都有。判断事情对错是非,标准是良知,而不是外在的一些事物。典故:王阳明于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因反对宦官刘瑾,被廷杖四十,谪贬至贵州龙场(贵阳西北...
  • 读《曾国藩传》第八章|曾国藩的脱胎换骨(二)反求诸己
    答: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当事情做得不顺利的时候,人际交往不顺心的时候,遇到了挫折和磨难的时候,你首先应该反思一下自己,从自身找问题。这一《孟子》中的名言警句,他早就读过背过千百遍,而现在才算是妥妥地身体力行的理解了。如果没有这次受挫,曾公可能不会有这么深刻的反思,也可能不会名垂...
  • 如何利用孟子大丈夫人格精神力量来引领学生成长?
    答:总之,从孟子的“大丈夫”(“大人”)精神中,我们既要学习其对道德理想的坚守,以“反求诸己”的方式切实修习自己的德行,努力塑造“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的良师形象,又要在乐于教、安于教的教学实践中将其示范于学生,给学生的“心灵转向”和道德化改造带来正向的、良性的影响。来源:文教资料 已赞过 已踩...

  • 网友评论:

    管左19186973964: 请问“反求诸己”是什么意思? -
    68635丁璐 : “反求诸己”的意思是:如果行动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就应该反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拼音】:fǎn qiú zhū jǐ 【解释】:求:追究,寻求;诸:“之于”的合成词.反过来追究自己.指从自己方面找原因.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

    管左19186973964: 《孟子》中关于“反求诸己”的句子 -
    68635丁璐 :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这句话出自《孟子·离娄上》含义是:事情做不成功,遇到了挫折和困难,或者人际关系处得不好,就要自我反省,一切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我们平时的做法却往往与圣人背道而驰.有了问题,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反躬自省. (希望可以帮到您)

    管左19186973964: 反求诸己的正确含义是什么?
    68635丁璐 : 语出《孟子·公孙丑上》:“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求:追究,寻求;诸:“之于”的合音.意思是反过来追究自己,从自己方面找原因. 中国人认为学问的目的不只是在于认识外物,而更在于成就自身,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因此,“反求诸己”,观察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最高人生价值的标准,便成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之一.孔子也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是中国古代文化品格中“内省”的方式,以达到人格或者学问的最高境界.

    管左19186973964: 不假于物是修行真谛 -
    68635丁璐 : 至高境界的描述老子说是“道”,孔子说“无矩”,佛祖说“涅槃”,瑜伽说“三摩地”,其实各行各业到了极致都能达到相似的境界,殊途而同归,“上善若水”,“君子不器”,“兵无常势”,这些都是高境界的一种外在表现,相当于立个标...

    管左19186973964: 陈果老师说的经典语录 -
    68635丁璐 : 1. 什么是孤独?孤独是从人群中偷来的享受,她高傲、优美,完全是精神的自由.孤独,是要我们有独处的时间,做到“如我所是”,完全不需要装扮、做作,不需要戴着帽子抽根烟来装深沉.2. 什么是寂寞?寂寞是一种病,是一种精神的饥...

    管左19186973964: 含 反求 的成语有哪些? -
    68635丁璐 : 含 反求 的成语只有一个——反求诸己. 反求诸己【拼音】: fǎn qiú zhū jǐ 【解释】: 求:追究,寻求;诸:“之于”的合成词.反过来追究自己.指从自己方面找原因. 【出处】: 《孟子·公孙丑上》:“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举例造句】: 君子之遇艰阻,必反求诸己,而益自修. ★《二程全书·伊川易品三》 【拼音代码】: fqzj 【近义词】: 反躬自问、严于律己、闭门思过 【反义词】: 苛求于人 【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反省 【英文】: seek the cause in oneself instead of somebody else

    管左19186973964: 寻找议论文 - 反求诸己 -
    68635丁璐 : 1.人生弯弯曲曲水,世事重重叠叠山,奔跑在人生的赛场,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 "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而求诸己而已矣."生活如海,有风有雨,有浪有潮,而芸芸众生的我们,需要反求诸己,从容应对...

    管左19186973964: 古人云"君子反求诸己","小人无错,君子什么意思 -
    68635丁璐 : 小人无错,君子常过,君子反求诸己 小人总认为自己没有过错,君子常常反省自己过失,而且君子往往在自己方面找原因. 这是意译.诸在这是兼词,之于的意思.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诸”是“之于”的合音.碰到困难,君子力求自己解决...

    管左19186973964: 怎么提高自己精神境界? -
    68635丁璐 : 孟子认为如何才能把人们本性的善 扩充发展为完美的善,把道德原则变成人们自觉的道德行动呢?孟子系统地阐述他的提高道德修养方法. (一)“反求诸己” 孟子的道德修养论本于“性善论”,他的道德修养方法具有向内求的特点,他说:...

    管左19186973964: 《中庸》的全文? -
    68635丁璐 : 四书之一《中庸》全文和译文 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

    热搜:内求诸己 不假外物 \\ 事由不成反求诸己 \\ 王阳明说向内求的原话 \\ 内求于心不假外求 \\ 佛经最精髓的一句 \\ 凡事求诸己莫要求诸人 \\ 行有不得 反求诸己 \\ 圣人之心人人本有不假于物 \\ 不囿于物不萦于心 \\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下联 \\ 莫向外求 反求诸己 \\ 外求于物不如内求于心 \\ 不假于物不外于心 \\ 向内求 向外求 王阳明 \\ 不假于外物啥意思 \\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 孤独不求外物 反求诸己 \\ 反求诸己的经典语录 \\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 \\ 不扰于物不困于心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