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则鸣是谁提出的

  • 不平则鸣是谁提出的?
    答:韩愈的这篇立论把“不平则鸣”写的卓异不凡,寓意深刻。人物简介: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
  • 不平则鸣出自
    答:“不平则鸣”这一理论观点见之于韩愈著名的《送孟东野序》.此文开篇就提出了“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进而慨叹“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人声之精者为言,文辞之于言,又其精也,尤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一言以蔽之,...
  • 不平则鸣是谁提出的?
    答:不平则鸣是韩愈提出的。韩愈《送孟东野序》中有一段著名的论断:“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其跃也,或激之;其趋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
  • 提出“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这一著名观点的作家是( )
    答: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这个观点,是韩愈在其文学理论著作《送孟东野序》中提出的。他指出,文学创作是人们内心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是对生活中不平之事的一种反抗和呼声。他认为,优秀的文学作品应该能够表达人们内心的真情实感,应该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这个观点不仅反映了韩愈对文学的本质和功能的...
  • 不平则鸣是谁提出的 提出“不平则鸣”的批评家是谁
    答:“不平则鸣”是韩愈提出的,意思是受到委屈和压迫就要发出不满和反抗的呼声。在文学批评研究中,人们也往往以“不平则鸣”来阐释诗人作家的不幸和痛苦生活遭遇对于创作的积极作用。并且把它与“发愤著书”“穷而后工”作为同一理论源流。《送孟东野序》节选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
  • 不平则呜说是谁提出的
    答:韩愈。“不平则鸣”说是由中唐古文家韩愈提出的。这一观点主要阐述了艺术情感在文学创作中的决定性作用,意味着当受到委屈和压迫时,人们会发出不满和反抗的呼声。后来,北宋欧阳修继承了韩愈的这一理论,并提出了“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的观点,这被后人概括为古文论中的“穷而后工”论。?...
  • 韩孟诗派的诗歌主张
    答:韩孟诗派的诗歌主张如下:韩孟诗派有两项最基本的主张:一是“不平则鸣”说;二是“笔补造化说”。第一种观点由韩愈提出,他在给孟郊的书信《送孟东野序》中说到“大凡物不平则鸣……人之于言也亦言。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韩愈认为凡是说出口,写于纸的东西都是不平...
  • 提出文以明道,气盛言宜,不平则鸣,词必已出的作家是谁
    答:提出文以明道,气盛言宜,不平则鸣,词必已出的作家是(韩愈)
  • 如何理解“文以载道,不平则鸣”??
    答:韩愈“不平则鸣”的提出,除了与其自身坎坷不平的遭遇有关外,还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儒家诗学的影响,更与“发愤”说一脉相承,同时也与任性率真以发怨怒之思的庄学精神密切相关,但“不平则鸣”有其更完善、更系统的新发展。它有其自身丰富的内涵。“不平则鸣”与“文以载道”并不矛盾、并不对立,其...
  • 试比较韩愈“不平则鸣”说和司马迁“发愤著书”说的异同
    答: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还提出了“不平则鸣”论。他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所谓“不平则鸣”从文学理论批评上看,就是认为作家、诗人在不得志时,就会用创作的方法抒写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自己的内心情志。这与司马迁的...

  • 网友评论:

    禄烟18797791445: 不平则鸣是谁提出的
    9986充薇 : 不平则鸣,唐·韩愈提出的.是指生活中的矛盾与斗争,激起作家的创作激情,语出其《 送孟东野序冬》:“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 一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音,其皆有弗平者乎!”以自然万物受外界激荡而发出声音为喻,说明文学也是“不平则呜”的产物,是对司马迁“发愤著书”的继承和发展.司马迁旨在抒发郁积内心的愤慨之情.

    禄烟18797791445: 提出“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这一著名观点的作家是谁 -
    9986充薇 :[答案] 物不平则鸣”常用成语是“不平则鸣”. 物不平则鸣:万物受到受到委曲和压迫就要发出不满和反抗的呼声. 〖出处〗唐·韩愈《送孟东野序》:“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禄烟18797791445: 提出“不平则鸣”的批评家是谁? -
    9986充薇 : 【解释】:鸣:发出声音,指有所抒发或表示.指受到委曲和压迫就要发出不满和反抗的呼声.【出自】:唐·韩愈《送孟东野序》:“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禄烟18797791445: 提出“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这一著名观点的作家是: -
    9986充薇 : 出自 韩愈著名的《送孟东野序》.【原文】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其跃也,或激之;其趋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解释:一般说来各种事物处在不平静的时候就会发出声音:草木本来没有声音,风摇动它就发出声响.水本来没有声音,风震荡它就发出声响.水浪腾涌,或是有东西在阻遏水势;水流湍急,或是有东西阻塞了水道;水花沸腾,或是有火在烧煮它.金属石器本来没有声音,有人敲击它就发出音响.人的语言也同样如此,往往到了不得不说的时候才发言.

    禄烟18797791445: 韩愈在哪篇文章里提出了“不平则鸣”的文学理论?
    9986充薇 : 是《送孟东野序》.“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是这篇著名文章的开篇第一句.《送孟东野序》是韩愈为著名诗人孟郊去江南就任溧阳县尉而作的一篇赠序.孟郊壮年屡试...

    禄烟18797791445: 文以明道,气盛言宜,不平则鸣,词必已出的作家是谁 -
    9986充薇 : 韩愈

    禄烟18797791445: 韩愈在祭十二郎文中提出了不平则鸣的文学主张吗 -
    9986充薇 : 这个主张是在《送孟东野序》中提出的.分别是对友人、对自己、对现实的社会愤慨不平

    禄烟18797791445: 如何理解“文以载道,不平则鸣”?? -
    9986充薇 : 韩愈“不平则鸣”的提出,除了与其自身坎坷不平的遭遇有关外,还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儒家诗学的影响,更与“发愤”说一脉相承,同时也与任性率真以发怨怒之思的庄学精神密切相关,但“不平则鸣”有其更完善、更系统的新发展.它有其自身丰富的内涵.“不平则鸣”与“文以载道”并不矛盾、并不对立,其精神实质是是一致的.“不平则鸣”说为诗人作家的创作提出了忠于生活敢于作不平之鸣的现实主义要求.

    禄烟18797791445: 《文心雕龙》所说“尽锐于《三都》,拔萃提出“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这一著名观点的作家是于《咏史》,指的 -
    9986充薇 : 题目没大看明白.不过知道: 《咏史》和《三都》都是左思所作.左思一生也很不平,除了《三都》为其赢得“洛阳纸贵”的名声外,终究是落寞的,所以借《咏史》抒怀,这也是左思在文学史上的贡献. 但“不平则鸣”确是首先由韩愈提出来的. 希望对比有点帮助吧

    禄烟18797791445: 韩瑜简介 -
    9986充薇 : 人物简介 人物历程 韩愈(768~824) 字退之,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公,故世称韩文公,唐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市)人,另有祖籍邓州一说,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郡望”一词,是“郡”与“望”的合称.“郡”...

    热搜:不平则鸣女尊 \\ 一鸣惊人 \\ 惟陈言之务去是谁的主张 \\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 不平则鸣是谁的主张 \\ 荡尽不平 理想长鸣 \\ 诗穷而后工是谁提出的 \\ 别是一家是谁提出的 \\ 物不平则鸣 人不齐则乱 \\ 寓教于乐是谁提出的 \\ 韩愈和谁提出文以载道 \\ 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 \\ 韩愈不平则鸣主张 \\ 不平则鸣 一鸣惊人 \\ 物不平则鸣 \\ 不胜枚举 \\ 物不平则鸣 人不平则言 \\ 信达雅是谁提出的 \\ 不平则鸣女尊宋昙 \\ 不平则鸣by宋昙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