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三四之争谁赢了

  • 儒家三四之争谁赢了
    答:亚圣:儒家三掌门,三四之争的胜者。 道老二:道祖弟子,主要是战力卓绝,真无敌。 阿良:和道老二五五开,目前手上没剑。可以打得过陆沉。
  • 历史上儒家的三四之争是什么?
    答:儒家学宫的排名应当是至圣先师,礼圣,亚圣以及最终的文圣,这是很严肃的顺序之别,当然最高等级的还是至圣先师,这个人有着最终的话语权。而第三位和第四位,也就是文圣和亚圣发生了一个学说上的争论,那就是人性究竟是善良的还是邪恶的。其所特指的是刚刚生下来的孩子,究竟是善良的还是邪恶的。亚...
  • 剑来人物实力排名是怎样的?
    答:3、礼圣、亚圣、文圣、阿良、陆沉、老杨头 礼圣,规矩的制定者,有大佬说他的原型是颜回,我只知道颜回比较温和,是不是礼圣我就不知道了,但还是放他吧。然后是亚圣和文圣,也就是阿良他爹和齐先生的先生。三四之争就是孟子和荀子的性善性恶之争,剑来里面的亚圣和文圣之争。文庙是至圣先师排第...
  • 剑来中无人敢惹的圣人!为浩然开辟第五天下,舍弃肉身合道三洲
    答:剑来世界,儒家威震天下,其中最令人敬畏的便是那位以无赖形象示人的文圣老秀才。他虽外表邋遢,但内心却藏着一颗济世之心。在三四之争中,老秀才以独特的策略败北,看似失利,实则是他舍身忘我,渴望将教化普照人间。他选择散入天地,以实际行动践行圣人的理念,无人能敌他的口才,连至圣先师也难以与之...
  • 儒家的两次遭遇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
    答:”(《汉书·董仲舒传》)这里所用的理由与李斯劝秦始皇焚书的理由何其相似,只不过这次儒家成了赢家。所以钱钟书先生认为两者“均欲‘禁私学’,‘绝异道’,‘持一统’,‘定一尊’;东西背驰而道路同轨,左右易位而照影随形。然则汉人之‘过秦’,非如共浴而讥裸裎,即如劫盗之伤事主耳。”(...
  • 剑来儒家四圣原型
    答:4、文圣,《剑来》中有”三四之争“就是说老秀才和亚圣之间的思想争斗,而历史上的荀子思想也是很针对孟子的。除此之外,文圣神像在书中被移走了,而历史上的荀子也是没有进入孔庙中配祀。《剑来》是连载于纵横中文网中一部网络玄幻小说,作者是烽火戏诸侯。此文属于武侠仙侠,于2017年6月1日出版,...
  • 李泌是什么样的人,他的生平事迹是什么?
    答:李公之亲爱乃多捣蒜齑,至数斛,伺 其异音、奇香至,潜令人登屋,以巨勺扬浓蒜泼之,香、乐遂散。”在这场争夺战中,李家最终赢得了胜利,虽然李泌白日升天的时日往后推迟了一些,但人间则多了一位造福国、民的李姓宰相。 后来,李泌在游衡山、嵩山时,“遇神仙桓真人、羡门子、安期生先生降之,羽车幢节,...
  • 古时儒道之争 有哪些事件?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答:儒道之争 儒家为春秋末期孔子创立,其思想于后世影响深远。儒家主张"仁政","仁者,爱人",要"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而仁义之根本为孝梯。儒家崇尚周道,提出"法先王"而"言必称尧舜"。提倡"天命",讲尽人事,听"天命","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 儒家还注重教育,提出"学而优则仕"及"有教...
  • 从焚书坑儒到独尊儒术,为何法家与儒家之争,分不出最终的胜负?_百度...
    答:那么为何法家与儒家之争,分不出最终的胜负?这是因为社会发展到达的阶段不同,就会有相适应的学说,战国大争之世需要法家思想来完成统一,汉朝华夏文明圈已经大体确定,儒家学说的优势又被显露了出来。到了后来,统治者治国思想,则慢慢把儒家和法家学说相互结合,一方面以法家治国,另一方面又以儒家教化...
  • 春秋时期百家争鸣,为何只有儒家成了治国良方?
    答: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所以,这是统治阶级需要的,自然而然就变成了治国思想。总不可能让古代统治者真的承认天子犯法和庶民同罪吧,这就是忽悠庶民的。所以,儒家思想成为了治国良方,是符合统治阶级需要的。要不然就会像其他的思想一样,慢慢的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被人们所慢慢遗忘了。

  • 网友评论:

    丘浦15535241093: 为什么儒墨之争,儒家获得了辩论的胜利 -
    22552白希 : 屁股决定脑袋.儒家代表的是地主阶层,是有产者.墨家代表的是手工业者,是无产阶级或者小业主,因此天生在掌握话语权方面就弱于儒家.加上墨家理论提倡兼爱、非攻,和追求大一统的统治阶级格格不入,因此就很难得到统治阶级的支持,逐渐式微就是不可避免的.

    丘浦15535241093: 儒家思想在历史上经历了哪三起三落 -
    22552白希 : 儒家思想产生于孔子的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战乱,并不被统治者所重视.汉初为了适应大一统的需要,汉武帝采取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方法,封其为正统思想.奠定了其统治地位魏晋南北朝,儒释道三教鼎立,有逐步融合的趋势.唐朝统治者出于个人喜好,重视道家思想,儒家地位下降,宋明时期,程朱理学与阳明心学逐渐繁荣,新儒学发展到了高峰时期.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发展,李贽,黄宗羲等一批人,开始了批判理学的进程,儒家思想逐渐没落 .这些是儒家思想的主要发展进程,只不过谈不上三起三落

    丘浦15535241093: 文圣是谁,礼圣是谁,亚圣是谁,至圣先师又是谁 -
    22552白希 : 书中的儒家四圣是指:至圣先师孔子,亚圣孟子(性本善),文圣荀卿(三四之争,学问针对孟子,圣像未进文庙),礼圣是周公旦(以礼法教导世人).

    丘浦15535241093: 汉代儒家思想取得胜利的表现是什么 -
    22552白希 : 表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儒家思想,是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之一.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发展为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儒学”、“儒家”、“儒教”这些概念要分清.儒学作为一种学说,儒家作为一个阶层,儒教作为一种信仰,三者相同也不同,需要区分开来

    丘浦15535241093: 儒家思想是怎样成为封建正统思想的 -
    22552白希 : 儒家思想作为正统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先秦时期儒家只是诸子百家之一,比杂家或者小说家之类的相对完备,但儒法之争和儒墨之争中,儒家并没有体现出比其他哲学思想更特别的地方,儒家作为正统是在汉朝董仲舒之后才确立起来的,而在之后各代都略有变化,并不是一概而论的,总体来说,很多人认为儒家作为治国的正统思想之后,是儒家忠恕的外皮,而内在却是法家的法术势,李宗吾在《厚黑学》里说,一个死孔子,一手拿着官爵,一手拿着钢刀,那个敢不称万世师表.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就是说,儒家的思想,包括孔孟在内,有表面上缓和阶级矛盾的作用,所以作为正统思想是易于被人们接受的,也可以使统治阶级免于诟病,而实际上是怎么样,个人就有个人的看法了.

    丘浦15535241093: 孔子是什么时期的 -
    22552白希 :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1] 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2] 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

    丘浦15535241093: 儒家思想一分为八 -
    22552白希 : 孔子死后,儒家分为八支,即子张之儒,子思之儒,颜氏之儒,孟氏之儒,漆雕氏之儒,仲良氏之儒,孙氏之儒,乐正氏之儒.在战国时期,儒家除和其他学派论战外,他们内部的各派间也相互论争. 这八支当中,又以思孟学派和荀卿氏之儒的影响为最巨.思孟学派是由子思(孔子之孙)和子思的传人孟子推衍孔子思想而形成的.这一派的学说,除了见於《孟子》一书外,还见於《大学》、《中庸》、…… http://humanum.arts.cuhk.edu.hk/~hkshp/ng/chapter%201-2.htm

    丘浦15535241093: 儒家学派在春秋战国以及西汉时期的代表人物 -
    22552白希 : 公元前551年(周灵王二十一年) 孔子生.提倡仁、义、礼等价值,挺立道德主体,开创了儒家学派.弟子记其言行,杂以己言,战国初年成《论语》一书.公元前479年卒.公元前483年(周敬王三十七年) 子思生.孔子嫡孙.相传《礼记》...

    丘浦15535241093: 孔子﹨孟子﹨荀子 谁是儒家学派﹖ -
    22552白希 : 三个都是.关系如下: 1、孔子是儒家学派开创者. 2、孟子和荀子都是是儒家学说的继承发展者. 3、孟子是儒家思想主义流派,主张法先王,行仁政.认为人性本善(例:不管是谁,看见一个小孩要掉井里,你都会冲过去拉起他) 4、荀子重点则是在儒家修身方面思想研究较多.他认为人性本恶(例:小孩子不教育,就会自然变坏)但可以通过教育来矫正. 5、孟子在政治上成就较高,所以地位仅次于孔子.而荀子则是桃李满园,李斯、韩非、兰陵都是荀子高徒.

    热搜:儒家四圣三四之争 \\ 三四之争真实存在吗 \\ 中国儒家四大圣人 \\ 儒家四圣三贤 \\ 中国公认的四大圣人 \\ 历史上三四之争谁输了 \\ 法家为什么干不过儒家 \\ 道家厉害还是儒家厉害 \\ 儒家思想的最大危害 \\ 儒家思想有多可怕 \\ 为何儒家赢了道家 \\ 儒家四大圣人孔孟朱王 \\ 儒教三大始祖是谁 \\ 儒家为何不是宗教 \\ 儒家和道家为什么能共存 \\ 儒家四圣为何没有荀子 \\ 历史上儒家的三四之争 \\ 儒家五大圣人顺序 \\ 儒家思想好还是道家好 \\ 老秀才的四个弟子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