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才选拔制度变迁

  • 科举制创立于哪个朝代
    答: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士子应举,原则上允许投牒自进,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这一点是科举制最主要的特点,也是与察举制最根本的区别。科举制不仅代表了一种中国文化,从整个人类社会管理变迁过程来看科举制度一定程度上也有...
  • 各朝升官制度是怎么样的?“进士”“举人”哪个更易升迁?
    答:到了唐朝时期,科举制度快速的发展,武则天更是对人才十分的重视,亲自监视最高的殿试。随着朝廷对人才选拔方式的改变,使得社会底层的人有了做官的机会,于是在唐朝时期算是一个转折点,是普通人改变命运的最重要的一个方式。不过虽然朝廷对科举制度十分的重视,但是当时教育的发展并没有一个完整良好的体系...
  • 科举制度形式
    答:涉及范围广泛。诗赋则在唐朝后期加入,以检验考生的文学素养。自宋代开始,经义逐渐成为主流,取代了墨义和帖经。明朝时,经义成为唯一考试内容,读书人陷入“死读书,读死书”的模式,个人思想发挥的空间被大大压缩。科举制度的变迁,不仅反映了人才选拔的变迁,也折射出社会思想和教育理念的转变。
  • 为什么察举制会被九品中正制取代?
    答:2. 考试制度的改革:九品中正制引入了科举制度,通过举行科举考试选拔官员。科举考试在选拔人才方面更加公平和公正,突破了出身和阶级的限制。相比之下,察举制的考试内容和方式相对不够科学和规范,导致官员选拔的不公平性和局限性。3. 政治权力的变革:九品中正制的兴起与中国古代政权的变革有关。九品...
  • 隋文帝杨坚开科举,清末废除科举。为什么科举制度的开创与废除都是历史...
    答:科举制度的主要考试都是定期的举行的。 [4] 科举制度是封建时代所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它扩展了封建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吸收了大量出身中下层社会的人士进入统治阶级。特别是唐宋时期,科举制度之初,显示出生气勃勃的进步性,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 [8] 科举制度是封建...
  • 概述科举制的产生 比较唐朝于清朝的对外政策及其影响
    答:利益,确有一种求贤若渴的紧迫感。为了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解决官吏缺乏的问题,就需要有 一种新型的选士制度。封建王朝的更替,影响了人们地位的变迁和利益的分配。隋朝以前的九品中正制,选人注 重门第,选人的大权掌握在地方中正官的手中,完全为豪门士族所垄断,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 隋朝的选官制度与魏晋南北朝时有什么不同?
    答:魏晋南北朝时的选官制度主要是九品中正制,隋朝时开启了科举制度。两种制度针对对象不同:九品中正制又名九品官人法,分为九个等级,作为政府选用官吏的依据。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九品中正制是保护士族世袭政治特权的官僚选拔制度。科举制与九品中正制的明显区别是选拔官吏不再以家族名望而是以...
  • 制度兴替的历史必然性在科举考试的兴衰发展中是如何体现的?
    答:科举制度的不足愈加明显,无法满足社会对于更为开明、灵活的人才选拔机制的需求。这也是科举考试衰退的历史必然性。总的来说,科举考试在兴衰发展过程中,其兴起和发展与政治、社会和经济的需求密切相关,而其衰退则反映了社会变革的要求以及制度本身的内在缺陷。这种历史变迁体现了制度兴替的历史必然性。
  • 察举制是科举制的基础吗?转化后有哪些优势?
    答:察举制度是中国古代帝国政府的一种选官程序,它主要存在于两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中国古代政治和行政制度的发展史上,曾经先后出现过贵族世卿世禄制、察举征辟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等等不同样式的选官制度,它们分别在不同时期占据主导地位。 察举制度便是选官制度变迁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制度的成立,大约是...
  • 古代时期汉朝的察举制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答:引言:重视人才是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的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可谓是体现了人才的重要性,体现了知识的重要性。早在夏朝,我国古代就已经有了选官制度,随着时间的更迭,王朝的盛衰,制度的变迁,到了汉朝,有了察举制。一、察举制的历史原因在汉高祖刘邦时期,创立了最早期的...

  • 网友评论:

    郜泻19291375033: 中国古代各时期如何选拔人才 -
    25252安咏 :[答案] 1.世官制 又称世卿世禄制,主要存在于夏、商、周时期.它通过家族血缘关系来确定政府各级官员的任命,将官职限定在贵... 2.察举制 汉武帝时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官制度用来选拔人才,即察举制,其内容包括地方察举和皇帝征召等,其中自下而...

    郜泻19291375033: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经历的变化是 -
    25252安咏 : 选官制度汉朝建立了一整套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其中,察举即选举,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是两汉选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径;察举制,初期以“乡举里选” 为依据,注重乡里舆论对某位士人德才评判的权威性,后期门第望族成...

    郜泻19291375033: 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两汉时期选官吏最主要途径是什么?其中,在东汉时期这种选拔方式的主要依据发生了什么变化?从而... -
    25252安咏 :[答案] 察举制是两汉选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径之一,它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①西汉:汉武帝时,建立一整套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包括察举、皇帝征召,其中察举是两汉最主要的选官途径;②东汉:注重孝廉一科,先是乡党声望,后是门第族...

    郜泻19291375033: 古代人才选拔制度演变有着怎样的发展趋势简明扼要. -
    25252安咏 :[答案] 在封建社会,世袭是贯穿始终的,另外从夏商周到秦,通常是由君主寻访或本人自荐,汉朝开始通常为举孝廉,西晋时曹丕创立九品中正,以出身选人才,到隋唐出现科举考试,只到明清一直沿用.

    郜泻19291375033: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是怎样演变的?体现出了怎样的趋势 -
    25252安咏 : 秦以前:选官主要按爵位选官. 西汉:实行察举制,就是令郡县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 南北朝:九品中正制,中正意思就是品级,就是按品级、门第选官,世家大族即使无才也能做官,贫贱之人有才也没用. 隋唐:隋文帝时实行分科考试选拔...

    郜泻19291375033: 中国古代的选举制度,越详细越好. -
    25252安咏 : 一、 中国古代人才选举机制的发展历程 1. 世官制 又称世卿世禄制,主要存在于夏、商、周时期.它通过家族血缘关系来确定政府各级官员的任命,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由贵胄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它是历...

    郜泻19291375033: 中国古代选取人才的方法大体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
    25252安咏 : 1.世官制又称世卿世禄制,主要存在于夏、商、周时期.它通过家族血缘关系来确定政府各级官员的任命,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由贵胄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它是历史的进步,其产生的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

    郜泻19291375033: 举例说明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经历了哪些变化
    25252安咏 :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 1.夏、商、周时代:“世袭制”亦称“世卿世禄制” ,盛行于夏、商、周时代. 2.秦国:按军功授爵,打破了奴隶主贵族世袭爵位的制度,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势力的增强. 3.两汉:汉朝建立了一整套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有察举制和征辟制. 4.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注重门第出身. 5.科举制:隋朝至清末(唐朝时期是科举制的鼎盛时期).

    郜泻19291375033: 中国古代的人才选举制度是什么?怎样演变? -
    25252安咏 : 科举考试制度

    郜泻19291375033: 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选拔人才制度叫什么?从低到高晋级称谓都有什么?每个朝代都有不同的选拔人才制度,从低级到高级分别叫什么呢? -
    25252安咏 :[答案] 科举以前的人才制度 秦朝以前,中国社会采用分封制,选士也依靠世袭制度.西周时,天子以及诸侯分封天下.周礼之下,社会阶级分明.管理国家由天子、诸侯、卿、士分级负责.而各阶层按伦常,依照血缘世袭.到了东周,稳定的制度开始崩溃,于是...

    热搜:古代选拔制度的顺序 \\ 古代怎样选拔人才 \\ 古代五种人才选拔制度 \\ 两汉时期人才选拔制度 \\ 人才的六个标准 \\ 古代考察人才的方式有 \\ 古代选拔官吏三大制度 \\ 历朝历代人才选拔制度 \\ 古代人才选拔制度总结 \\ 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 \\ 人才选拔制度发展史 \\ 古代选拔制度一览表 \\ 古代的选拔制度有哪些 \\ 人才选拔制度的演变 \\ 古代人才选拔制度的概括 \\ 人才选拔制度的历史 \\ 古代选拔人才的方式有哪些 \\ 中国古代人才选拔机制 \\ 古代推荐人才的制度 \\ 中国人才选拔制度的变迁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