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古迹其一赏析

  • 咏怀古迹其一翻译
    答:《咏怀古迹·其一》赏析 第一首诗从安史之乱写起,写自己漂泊入蜀居无定处。接写流落三峡、五溪,与夷人共处。再写胡人安禄山狡猾反复,正如梁朝的侯景;自己飘泊异地,欲归不得,恰似当年的庾信。最后写庾信晚年《哀江南赋》极为凄凉悲壮,暗寓自己的乡国之思。全诗写景写情,均属亲身体验,深切真...
  • 咏怀古迹五首·其一赏析
    答:只叙事实,感慨自深。颔联承上漂流西南,点明所在之地。这里风情殊异,房屋依山而建,层层高耸,似乎把日月都遮蔽了。山区百姓大多是古时五溪蛮的后裔,他们身穿带尾形的五色衣服同云彩和山峦一起共居同住。颈联追究支离漂泊的起因。这两句是双管齐下,因为在咏怀之中兼含咏史之意,它既是自己咏怀,又...
  • 咏怀古迹·其一译文赏析古诗词
    答:赏析 这五首是咏古迹怀古人进而感怀自己的诗。作者于代宗大历元年(766),先后游历了宋玉宅、庾信古居、昭君村、永安宫、先主庙、武侯祠等古迹,对于古代的才士、国色、英雄、名相,沉表崇敬,写下了《咏怀古迹》五首,以抒情怀。这是五首中的第一首。开首咏怀的.是庾信,这是因为诗人对庾信的诗赋...
  • 咏怀古迹五首·其一原文_翻译及赏析
    答:——唐代·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一》 咏怀古迹五首·其一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唐诗三百首 , 怀古感叹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关中兵荒马乱百姓流离失所,躲避战乱漂泊流浪来到西南。 长久地停...
  • 咏怀古迹五首·其一译文 | 注释 | 赏析
    答:咏怀古迹五首·其一 [唐代] 杜甫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怀古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关中兵荒马乱百姓流离失所,躲避战乱漂泊流浪来到西南。长久地停留三峡楼台熬日月,与五溪民族...
  • 咏怀古迹翻译 咏怀古迹翻译及赏析
    答:诗词赏析这是组诗《咏怀古迹五首》其中的第三首,诗人借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来抒写自己的怀抱。诗人有感于王昭君的遭遇,寄予了自己深切的同情。同时表现了昭君对故国的思念与怨恨,并赞美了昭君虽死,魂魄还要归来的精神,从中寄托了诗人自己身世及爱国之情。全诗叙事明确,形象突出,寓意深刻。
  • 《杜甫诗选 咏怀古迹》(杜甫)诗句译文赏析
    答:【赏析】 此为《咏怀古迹》之第二首,咏怀的是楚国诗人宋玉。相传江陵有宋玉故宅,故杜甫暮年出蜀,至江陵时触景生情,不禁怀念起宋玉来。诗中抒发了诗人对宋玉的崇敬之情,并对其壮志难酬、死后遭曲解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诗人由宋玉的不幸联想到自己的身世遭际,借缅怀古人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哀伤。诗...
  • 咏怀古迹五首原文_翻译及赏析
    答:——唐代·杜甫《咏怀古迹五首》 咏怀古迹五首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
  • 杜甫《咏怀古迹·王昭君》怀古诗赏析
    答:—杜甫《咏怀古迹·王昭君》 不少诗人都喜欢写怀古诗,其中比较知名的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皮日休的《汴河怀古》等等。以上提到的三首都是以某一地点为中心,怀念古人古事。 杜甫的《咏怀古迹》组诗一共五首,主题是怀人,五首诗写的分别是诗人庾信、辞赋家宋玉、明...
  • 急需《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一)》,《登高》,《锦瑟》,《马...
    答:实际上,“咏怀古迹”就是“怀古”,“咏怀”二字都是动词,意为歌咏怀念,题目之义就是歌咏和怀念古迹。句解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三峡之中,成千上万的山峦山谷,相依相连,一齐奔向荆门。就在那一带,还保留着生长明妃的山村。首联点出昭君村所在位置和环境。“荆门”,指荆门山,在...

  • 网友评论:

    上包17749451110: 咏怀古迹(其一)的赏析和译文!!!急求!!特别是赏析啊!!急呀! -
    3932颜峡 : 《咏怀古迹·其一》作者:杜甫支离东北风尘际,飘泊西南天地间.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译文:战乱之际,我在东北一带颠沛流离;辗转入蜀,...

    上包17749451110: 咏怀古迹·群山万壑赴荆门表达思想感情?(只要一两句话概括,不要赏析) -
    3932颜峡 :[答案] 杜甫的诗题叫《咏怀古迹》,他在写昭君的怨恨之情时,是寄托了他的身世家国之情的.杜甫当时正“飘泊西南天地间”,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虽然他在夔州,距故乡洛阳偃师一带不像昭君出塞那样远隔万里,但是“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

    上包17749451110: 古诗鉴赏咏怀古迹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上黄昏.翻译诗句 -
    3932颜峡 :[答案] 咏怀古迹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上黄昏. 千山万壑逶迤不断奔赴荆门;此地还遗留生长明妃的山村.一别汉宫她嫁到北方的荒漠; 只留下青冢一座面向着黄昏.凭看图汉元帝岂识月貌花容?昭君佩带玉饰...

    上包17749451110: 咏怀古迹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有什么作用 -
    3932颜峡 : 你好,只是我的答案,望采纳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三峡之中,成千上万的山峦山谷,相依相连,一齐奔向荆门.就在那一带,还保留着生长明妃的山村.首联点出昭君村所在位置和环境交待地点,本来是很平常的起头,却写得极有气势.一个“赴”字突现了三峡和荆门那种山连岭接、雄奇生动的走向和动势,读者的视线一下子被吸引到荆门这个点上,进而定格在昭君村.昭君虽为女流,但她身行万里,心与故国同在,芳名万古长传.其人其事,有一种悲壮的色彩,仿佛正如她生长的地方那样,气象不凡.所以在诗人笔下,这画面的底色,不是阴柔的秀丽,而是阳刚的伟岸

    上包17749451110: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问题.咏怀古迹① •其一杜甫支离东北风尘际,飘泊西南天地间.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②共云山.羯胡事主终无赖,... -
    3932颜峡 :[答案] (1)此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主要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从诗歌的结构内容方面进行具体分析,重点把握诗歌的表达意蕴.D项,对尾联理解有误,尾联庾信的典故是说他长期羁留北...

    上包17749451110: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题目. 咏怀古迹 唐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 -
    3932颜峡 :[答案] 答案: 解析: (1)首句一个“赴”字突出了三峡山势的雄奇生动,把”群山万壑”写活了,化静为动.在作者的想象中,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山势若巨龙奔驰,作者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王昭君,把她写得惊天动地.一个...

    上包17749451110: 求《秋兴八首》其一 《咏怀古迹》其三 《登高》其中任意一篇的赏析 300字左右 -
    3932颜峡 : 《秋兴·其一》和《登高》是杜甫晚期作品,它们分别创作于大历元年(公元766年)和大历二年(公元767年),当时作者在夔州.作者在夔州的一两年的时间内创作了许多千古流传的诗篇,除《登高》和《八阵图》等单首诗外,还有许多组...

    上包17749451110: 杜甫的《咏怀古迹》 -
    3932颜峡 : 咏怀古迹 杜甫 其一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1] 其二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

    上包17749451110: 咏怀古迹五首(其一)急求全文翻译!!!!!! -
    3932颜峡 : 战乱之际,我在东北一带颠沛流离;辗转入蜀,更是居无定处漂泊东西.我在三峡的楼台,留滞了不少日月;在湘贵交界,与五溪夷人共处一起.羯胡之人事主多变,终究不可信赖;词客常忧乱伤时,我仍然流落外地.抚今追惜,庾信的一生最萧条索寞;他晚年的诗斌,惊动江关传之千里.

    上包17749451110: 杜甫《咏怀古迹》的全诗 -
    3932颜峡 : 咏怀古迹五首(其一)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①词客哀时且未还. ②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③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热搜:《咏怀古迹》五首 \\ 咏怀古迹其一注音 \\ 咏怀古迹其三空字赏析 \\ 咏怀古诗二首其一 \\ 杜甫咏怀古迹其一赏析 \\ 咏怀其一阮籍赏析 \\ 咏怀古迹其一思想内容 \\ 咏怀古迹五首全篇 \\ 咏怀古迹其一杜甫阅读答案 \\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诗歌鉴赏 \\ 咏怀古迹其四平仄分析 \\ 咏怀古迹其一带拼音 \\ 咏怀古迹唐杜甫其二 \\ 咏怀古迹一共有几首 \\ 咏怀古迹其一重点句子 \\ 杜甫咏怀古迹其一 \\ 咏怀古迹其三主要内涵 \\ 咏怀古迹其五平仄分析 \\ 咏怀古迹其五全诗赏析 \\ 咏怀古迹其一拼音版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