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朱熹身上学到了

  • 朱熹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朱熹的思想是理学思想和格物致知论。思想主张如下:1、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形而上者。他认为理比气更根本,逻辑上理先于气;同时,气有变化的能动性,理不能离开气。他认为万物各有其理,而万物之理终归一,这就是“太极”。2、理是事物的规律,理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3、理在人身上就...
  • 作文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 朱熹,应该怎么写,要写为什么喜欢他,他有...
    答:朝鲜李氏王朝非常推崇朱子学说,而日本从德川幕府时代起,就以朱熹的学说为官学了。他的学说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发展影响很大,以至后来的康熙皇帝都称朱熹为:“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归”。你随便抄几段就够了,这货在我看来就是中华之罪人 ...
  • 朱熹给人启迪的事迹?
    答:赴任途中拜见了著名道学家、程颐的丙传弟子李侗。绍兴三十年(1160年),三十岁的朱熹决心向要侗求学,为表诚意,他步行几百时从崇安走到延平。李侗非常欣赏这个学生,替他取一字曰元晦。从此,朱熹开始建立自己的一套客观唯心主义思想——理学。 朱熹认为在超现实、超社会之上存在一种标准,它是人们一切行为的标准,即“...
  • 朱熹对儒家文化所作出的贡献
    答:影响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中国封建时代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学术思想,在中国元明清三代,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标志着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更趋完备。元朝皇庆二年(1313)复科举,诏定以朱熹《四书集注》试士子,朱学定为科场程式。朱元璋洪武二年(1369)科举以朱熹等“传注为宗”。
  • 朱熹主要思想
    答:注重“眼前事”的学习,也就是要求从小事、身边事做起,至今这仍是儿童品德教育中必须遵循的原则。 四、提倡正面教育为主 朱熹在教育工作中一贯重视和提倡以正面教育为主,他曾说:“尝谓学校之政,不患法制之不立,而患理义之不足以悦其心。夫理义之不足以悦其心,而区区于法制之末以防之,……亦必不胜矣。
  • ~朱熹的资料~
    答:总起来说,朱熹教学思想是十分丰富的,己接触到了教学过程中教学原则的一些基本问题,学习的自动性、学与思、学与习、学与行、教与学、博与约等等;也涉及到教学的目的性、积极性、良好开端性、巩固性、量力性、实践性、广博性、专精性等等。他对我国古代长期积累起来的教学经验与理论,做了一番归纳、整理、总结、...
  • 朱熹的思想主要有哪些方面呢?
    答:思想主张:1、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理在先,气在后”,提出“存天理,灭人欲”。2、理是事物的规律,理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3、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朱熹又称理为太极,是天地万物之理的总体,即总万理的那个理。“太极只是一个理字”。太极既包括万物之理,万物便可分别体现整个太极。这便...
  • 朱熹的教育思想
    答:朱熹朱熹的教育思想是:1、教育的主要作用是“改变人的气质”。他从“理”一元论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出发来解释人性论,提出了人性就是“理”,就是“仁、义、礼、智”等道德规范。他强调“为学乃变化气质耳。”只有通过教育来澄浊为清,去不善而从善,才能变“气质之性”为“天地之性”。2、教育...
  • 朱熹理学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朱熹理学主要内容是什么 朱熹反佛崇儒,他一直在探索可以用来治国的方法。他的新主张对整个宋朝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他的理学,堪称绝妙。他的理论得到大家的认可,而且体系之庞大,是宋代理学的大成,他在理学方面所作的阐述,后人受益匪浅且对他的理学称赞有嘉。他的理学思想到了元朝的时候受到欢迎,...
  • 有谁可以用比较直白易懂的语言叙述一下朱熹的思想?
    答:依朱熹的看法, "入道之门,是将自个已身入那道理中去,渐渐相亲,与已为一。而今人,道在这里,自家在外,无不相干。学者读书,须要将圣贤言语,体之于身。如克已复礼,如出门如见大宾等事,须就自家身上体复,我实能克已复礼,主敬行恕否?件件如此,方有益。" 5.着紧用力 所谓着紧用力,即是以刚毅勇猛的精神...

  • 网友评论:

    汲实17553281938: 从朱熹的熟读中体会到? -
    25230钮雨 :[答案] ]【原文】 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至于文义有疑... 进一步就仔细的思考,使它的意思好像都出自于我的心里所想的,然后可以有所心得.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朱熹(1130...

    汲实17553281938: 朱熹的学习理念对我的启迪 -
    25230钮雨 : “理”作为程朱理学的核心范畴,正如“道”之于《道德经》,且“理”本身也是个与“道”一般的形而上概念,因此要对其作出个条例清晰的论述实非我可以做到.根据大部分哲学史的定义,“理”是自然法则、事物规律以及伦理原则的统...

    汲实17553281938: 你从朱熹对儿子的教导中获得了怎样的感悟? -
    25230钮雨 : 感悟到人要学会区分学习,独立成长.要要分得清亲近疏远,分得清谁才是对你好的人.做人一定要为人敦厚,讲信用,论忠诚,这些都是最基本的道义.犯错了就是犯错了,要勇于承认,知错就改善莫大焉!参考资料:朱熹时常对儿子教导,说:“别总一个人待在家里,看不到外面新鲜的食物,这样的生活不是长久之计,长期处在这样的环境中,亲情是有了,但是却会把你拴在家中,进步也就止步不前了.书中总是写到名师出高徒,不出去怎么可以接触得到那些名人大师!父母能给你的也是有限的,依靠父母仅仅做不到人中龙凤,很难成才的,所以你要多出去走走!年轻人多吃点苦算什么?”

    汲实17553281938: 读《朱子家训》后感 -
    25230钮雨 : 朱熹是中国文化史上影响极为深远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朱熹自古以来被称为孔子第二.我今天有幸读了朱熹对他家族的要求——《朱文公家训》,从中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家训》中有两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其中一句是“子...

    汲实17553281938: 读了朱熹的春日,我的感想是: -
    25230钮雨 : 从《春日》中我感受到了春天的美,感受到了它的温馨. “胜日寻芳泗水斌,无限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首诗的大意是:风和日丽来到泗水边赏景,一望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处处可以领略到东风的面容,万紫千红都呈现出唇的意境.“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天是万紫千红的,而不是万绿丛中一点红,也不是那种很枯槁的春天,是满园的春色,是花影的摇曳.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上下五千年,诗歌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的身边.春天,是美好的季节,是充满诗情的季节;春天也意味着一个生机勃勃的开始.自古以来,诗人喜爱春天,赞美春天,因为春天景色宜人,处处皆可入诗.漫步古诗百花园,歌颂春天的诗争奇斗艳,令人目不暇接,然而我更喜爱朱熹的《春日》.

    汲实17553281938: 朱熹《大学》2000字的理解谈谈你对《大学》的理解字数不少于2000字.可以就整个《大学》谈谈自己的认识,也可以选取其中一点说说自己的理解. -
    25230钮雨 :[答案] 《大学》读后感 初次接触《大学》,不求甚解,读完一遍以后最大的感受即是感动.可能有人觉得奇怪,《大学》讲的并不... 朱熹只 是古代学者的一个典型代表,从他身上可以看到古代文人学者极为严谨的治学态度.他们毕恭毕敬,兢兢业业地学习钻...

    汲实17553281938: 朱熹给人启迪的事迹? -
    25230钮雨 :朱熹(1130-1200)中国南宋思想家.字元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绍兴...

    汲实17553281938: 谈对朱熹读书六法的体会和看法 -
    25230钮雨 : 朱熹的六条读书法是一个整体,相互之间有内在的联系.而且不是单独谈方法,而是贯穿着道德修养、治学精神和学习态度的要求.朱熹的读书法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经验,总结和概括了自己的亲身体验,提高了儒家经典的地位.但也使学习的途径、读书的范围受到极大的限制,对造成“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不良学风,有着重要影响.

    汲实17553281938: 读《朱熹家训》有感,五百字以上 -
    25230钮雨 : 读《朱子家训》有感 原来听说过宋朝朱熹有本《朱子家训》的书,近期又听说老祖宗朱用纯也写过一本《朱柏庐治家格言》,简称《治家格言》的书.我在网上下载来一看,原来这二本《家训》是有区别的. 细嚼慢咽老祖宗的《家训》感触很...

    汲实17553281938: 急!!!!!!!!!!!!!!!观书有感 朱熹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25230钮雨 : 这是一首有哲理性的小诗.人们在读书后,时常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行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从书中不断汲取新的知识. 观书有感...

    热搜:朱熹晚年为何身败名裂 \\ 朱熹对中国的危害 \\ 朱熹的十大罪状 \\ 朱熹教育思想的利与弊 \\ 朱熹告诉我们读书要 \\ 朱熹真实面目 \\ 朱熹对女子思想主张 \\ 《读书有三到》朱熹 \\ 从朱熹身上学到了什么 \\ 朱熹《朱子家训》 \\ 宋朱熹《朱子语录》 \\ 朱熹为啥不能称之为圣人 \\ 朱熹的思想对我们的启示 \\ 朱熹《读书须有疑》 \\ 朱熹教育思想心得体会 \\ 朱熹《大学章句》 \\ 朱熹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朱熹为什么要纠缠严蕊 \\ 朱熹自己做到灭人欲了吗 \\ 朱熹饱含哲理的名句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