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也的用法归纳

  • 请帮忙总结一下文言词"也"的用法,要有例句。(初中语文)
    答: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4.表示感叹语气的,如: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庄暴见孟子》)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也"表示疑问语气和感叹语气,句中一般要用疑问代词。5.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如:当余之从师也,负箧...
  • 古文中“也”的用法
    答:也 yě (1) 用在句末表示判断或肯定语气。相当于“啊”、“呀”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旋见一白酋…英将也。——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2) 用在句中,表示停顿 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3) 用在句末,表示疑问,相当...
  • 文言文中“也”的用法有哪些?
    答:人之死生自有长短,不在操行善恶也。——汉· 王充《论衡》小人自姓崔名 宁,与那小娘子无半面之识。——《京本通俗小说》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乐府诗集》又如:自可(本来可以);自性(个性;本性);自合(自应;本该);自恁(本当)3.仍旧,依然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
  • 文言文也字用法
    答:例: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2. 文言文中也字的用法 “也”字的用法 (一)“也”字作助词的用法: 1、“也”字表示判断语气的用法:一般译为“是”“就是”。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2、“也”字作句末语气词的用法:表示陈述或...
  • 文言文的也的用法
    答:例: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2. 文言文中也字的用法 “也”字的用法(一)“也”字作助词的用法:1、“也”字表示判断语气的用法:一般译为“是”“就是”。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②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2、“也”字作句末语气词的用法: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
  • "也、与、矣、在"在文言文中怎么翻译?用法是什么?
    答:也:需要看句子本身的性质。1、属于判断句的,“也”起加强肯定判断的作用,如“知我者,兄也。”2、属于疑问句的,“也”起加强“问”的作用,如“所为者,何也?”翻译时,根据句子属性,可译成啊!呀!吗?呢。3、语气较轻的,可以不译。如“李毅者,蜀人也”,译成“李毅,蜀地人”...
  • 也与矣在文言文中的翻译与用法
    答:文言文用在句尾的也与矣都是助词,但用法上有区别:也:需要看句子本身的性质,属于判断句的,“也”起加强肯定判断的作用,如“知我者,兄也!”属于疑问句的,“也”起加强“问”的作用,如“所为者,何也?”翻译时,根据句子属性,可译成啊!呀!吗?呢?语气较轻的,可以不译。如“李毅...
  • 也的文言文用法
    答:(5)“也已矣”:罢了。例: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2. 文言文中也的用法有哪些 -- 虚词“也”的用法 1.同现代汉语“也”。例:①那老儿也都相见了。②看坐儿的也只是搬张短凳在夹缝吕安插。 2.用在句末,表示判断语气。例:①虎见之,庞然大物也。②河南乐羊子这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③童寄者,郴州荛...
  • 也在文言文后的作用
    答:例:①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②缚者曷为者也? ⑹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例:①子子孙孙无穷匮也。②苟政猛于虎也!③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⑺用在句末,表示反问语气。例:使秦复爱六国之人……谁得而族灭也? 2. 也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针对你的问题。
  • 请教各位文言文中“已”“矣”“也”的用法区别
    答:这三个词都常用于文言文句尾,表语各种语气。这时,“已”“矣”在有些地方是通用的。但作为语气词,“矣”较为常用。也 ⑴同现代汉语“也”。⑵用在句末,表示判断语气。⑶用在句末,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⑷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⑸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⑹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

  • 网友评论:

    鄢茜17295797048: 文言文中也字的用法 -
    3563桓晏 :[答案] “也”字的用法(一)“也”字作助词的用法:1、“也”字表示判断语气的用法:一般译为“是”“就是”.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②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2、“也”字...

    鄢茜17295797048: 文言文中也字的用法 -
    3563桓晏 : “也”字的用法 (一)“也”字作助词的用法: 1、“也”字表示判断语气的用法:一般译为“是”“就是”.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2、“也”字作句末语...

    鄢茜17295797048: 请帮忙总结一下文言词"也"的用法,要有例句. -
    3563桓晏 :[答案] 也语气助词,经常用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1.表示判断语气的.如:死生,昼夜事也.(《后序》) 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左忠毅公逸事》)2.表示肯定语气的,如:昔人云:"将以有为也."(《后序...

    鄢茜17295797048: 文言文中“也”的用法有哪些
    3563桓晏 :-- 虚词“也”的用法 1.同现代汉语“也”.例:①那老儿也都相见了.②看坐儿的也只是搬张短凳在夹缝吕安插. 2.用在句末,表示判断语气.例:①虎见之,庞然大物也.②河南乐羊子这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③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④...

    鄢茜17295797048: 古文中“也”的用法 -
    3563桓晏 : 也 yě (1) 用在句末表示判断或肯定语气.相当于“啊”、“呀” 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旋见一白酋…英将也.——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用在句中,表示停顿 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3) 用在句末,表示疑问,相当于“呢”、“吗”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史记》 (4) 用在前半句的末了,表示停顿一下,舒缓语气,后半句将对前半句加以解说.对后半句有强调作用 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孟子·告子下》

    鄢茜17295797048: 文言文中"也"的用法 -
    3563桓晏 : 也 ⑴同现代汉语“也”. ⑵用在句末,表示判断语气. ⑶用在句末,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 ⑷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⑸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 ⑹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⑺用在句末,表示反诘语气. ⑻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 (也者)⑴语气助连用,起说明或解释作用.例:是鞭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 ⑵用在句末,表示反问.例: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也与)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带有反诘之意.例: 唯求则非邦也与? (也么哥)句尾助词连用,无实义.例:枉将他气杀也么哥. (也已矣)罢了.例: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鄢茜17295797048: 也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
    3563桓晏 : 针对你的问题.建议如下: 1.掌基本字词的意思和词性和掌握基本的句子结构.(推荐高中人教版语文书)这个适合你短期冲击.你掌握课文附录的知识点的基本的句子都没问题. 2.注意把握文章的主旨.因为句子的翻译和当时语境密切相关....

    鄢茜17295797048: 初中文言文关于也字的用法和例句 -
    3563桓晏 : 1.句末语气词,表示肯定语气2.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 3.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问 4.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 5.句末语气词,表示祈使 6.句中语气词,表示引起下文

    鄢茜17295797048: 文言文“也”字的副词用法及例子 -
    3563桓晏 : 也1、象形字.邨的本字.本义:羹魁柄.语气副词义:1、用在句末表示判断或肯定语气.相当于“啊”“呀”.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旋见一白酋……英将也.——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2、用在...

    鄢茜17295797048: 也与矣在文言文中的翻译与用法 -
    3563桓晏 : 文言文用在句尾的也与矣都是助词,但用法上有区别: 也:需要看句子本身的性质,属于判断句的,“也”起加强肯定判断的作用,如“知我者,兄也!”属于疑问句的,“也”起加强“问”的作用,如“所为者,何也?”翻译时,根据句子属性,可译成啊!呀!吗?呢?语气较轻的,可以不译.如“李毅者,蜀人也”,译成“李毅,蜀地人”即可. 矣:本义是完了,作助词时,一般表示时态完结.如“酒罄矣.”意思是酒喝光了.一般情况下,都可以翻译为“了”.如果是感叹句,还可以在“了”的后面加“啊”,如“吾老矣!”可以译成“我确实老了啊!”

    热搜:中文转换成文言文 \\ 文言文以字的七种用法 \\ 文言文之的用法及例句 \\ 以的用法及文言文举例 \\ 文言文阅读8个技巧 \\ 18个文言文虚词归纳 \\ 文言文之的12种用法 \\ 古文中也的用法及意思 \\ 于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 文言文也字用法归纳 \\ 文言文中于的几种用法 \\ 文言文乃的用法及例句 \\ 文言文特的用法及例句 \\ 文言文于的用法及例句 \\ 于的文言文用法及例句 \\ 文言文中其的所有用法 \\ 古文中也的用法有哪些 \\ 于文言文中的用法 \\ 之在古文中的用法 \\ 文言文中之的常见用法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