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发出感慨

  • 朱熹在《观书有感》里(其一)中发出怎样的感慨?
    答:发出了学无止境的感慨。《观书有感二首》的第一首诗借助池塘水清因有活水注入的现象,比喻要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第二首诗借助巨舰无人能推动却能自由航行在水中,比喻艺术创作需要灵感的道理。全诗寓哲理于生动形象的比喻之中,不堕理障,富于理趣,一直为人传诵。
  • 朱熹的《观书有感》是描写一个池塘的,为什么题目是观书有Ƅ
    答:朱熹在读书时产生了感慨:要使头脑更加聪慧,就得不断地读书,不断地汲取新知。作为一个理学家,特别又是一个教育家,这样地劝告别人,未免太直露了,所以他想到了打比方来加以说明,这样就有了这首以源头活水比喻学习的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为什么要写观书有感呢?作者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写成的呢? 小学六年级...
    答:因为朱熹在读书时产生了感慨:要使头脑更加聪慧,就得不断地读书,不断地汲取新知。作为一个理学家,特别又是一个教育家,这样地劝告别人,未免太直露了,所以他想倒了打比方(譬喻)来加以说明,这样就有了这首写清渠喻读书的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
  • 《观书有感》其一的意思了?
    答: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宋代: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译文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
  • 《观书有感》读后感
    答:《观书有感》读后感1 半亩大小的一块方形水塘,清澈见底,如一面展开的明镜,恬静而幽雅。天上无限美景都映在水里,天高云淡,随着水波在不停晃动,映出粼粼波光,令人立时展开想象的翅膀。朱熹在池边伫立,不时意味深长地点点头:“为何池水会如此清澈?”话语一落,他便自己大笑起来,开心地自答道:“难道不是因为在...
  • 观书有感其二是蒙冲还是艨艟
    答:该词是蒙冲。这是出自宋代诗人朱熹的《观书有感(其二)》这首诗,原诗是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意为昨天夜晚江边的春水大涨,那艘庞大的战船就像一根羽毛一样轻。这句诗表达了作者朱熹对自然景象的感慨和欣赏,同时也在抒发作者的哲理思考。
  • 观书有感的诗意
    答:观书有感的诗意 《观书有感》 作者:朱熹 原文: (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注释: (其一) 1、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朱熹父亲朱松与郑...
  • 朱熹《观书有感》的哲理是什么?
    答:江春入旧年”一联,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对仗隐含哲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给人积级向上的艺术魅力。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事物不断的变化发展,蕴含自然理趣,不失诗苑奇葩,艳丽千秋。尾联见雁思亲,与首联呼应。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我也初一 寒假作业P18上题 ...
  • 偶成宋朱熹的诗
    答: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是朱熹最为著名的词作之一,以其婉约、含蓄的语言风格,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流转变化的思考和感慨。2.《秋夕》朱熹在此诗中写下了自己对于国家兴衰、民生疾苦的关切之情,以及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求。3.《观书有感》这首诗是朱熹在读《庄子》后的感想,表达了对于人生、世界的...
  • 朱熹关于写作的诗句
    答:1.朱熹用来形容写作与生活关系的诗句 1、《观书有感二首(其一)》宋代: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译文: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要问为什么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

  • 网友评论:

    平庾13643118368: 观书有感 朱熹 表达了什么 -
    55978邰珠 :[答案] 朱熹在读书时产生了感慨:要使头脑更加聪慧,就得不断地读书,不断地汲取新知.作为一个理学家,特别又是一个教育家,这样地劝告别人,未免太直露了,所以他想倒了打比方(譬喻)来加以说明,这样就有了这首写清渠喻读书的诗:“半亩方塘...

    平庾13643118368: 观书有感 朱熹 -
    55978邰珠 :[答案] 原诗四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它实写的是明丽清新的一派田园风光,反复读上几遍,会觉得愈读愈爱读!你看,半亩的一块小水塘,在朱熹笔下是展开的一面镜子(一鉴开),起笔就恬静而...

    平庾13643118368: 观书有感 朱熹 表达了什么 -
    55978邰珠 : 朱熹在读书时产生了感慨:要使头脑更加聪慧,就得不断地读书,不断地汲取新知.作为一个理学家,特别又是一个教育家,这样地劝告别人,未免太直露了,所以他想倒了打比方(譬喻)来加以说明,这样就有了这首写清渠喻读书的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他写的是看书有所感悟,而不是写看到清渠(方塘)有所感悟.用譬喻的方法说理既形象又直观,所以文题就是《观书有感》了.

    平庾13643118368: 《观书有感》朱熹 全诗诗意 -
    55978邰珠 : 原诗四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它实写的是明丽清新的一派田园风光,反复读上几遍,会觉得愈读愈爱读!你看,半亩的一块小水塘,在朱熹笔下是展开的一面镜子(一鉴开),起笔就...

    平庾13643118368: 朱熹 观书有感表达了诗人怎样情感? -
    55978邰珠 : 观书有感是宋代诗人朱熹.这首诗是借半亩方塘清澈明净来说读书的 体会的是人只有不断吸去新知识才能更加敏锐.

    平庾13643118368: 朱熹的《观书有感》表达了什么? -
    55978邰珠 : 这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歌,大意是,半亩大的池塘像镜子一般明净彻底,天光云影在方塘中摇曳流动要问它为什么如此清澈,因为上有源头,使活水不断流来.本文的题目是《观书有感》,因此本文虽然是在写景状物,其实应该是和读书有关的.实际上诗人是借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一个深刻的道理,以池水源头作喻体,比喻在学习中只要不断地吸收新的知识,就能进步不已.

    平庾13643118368: 观书有感朱熹的诗意 急急急 -
    55978邰珠 : 观书有感(其一)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译文】 (其一)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

    平庾13643118368: 朱熹 - 观书有感的心得体会(紧急)这首诗通过诗中具体的景物描写,表达了作者有关——和——的心得体会.(每个横线上限填两个字)“问渠那得清如许,... -
    55978邰珠 :[答案] 读书;做人. 一个水塘里的水要想清澈,就要有清水时时注入;同样,一个人要想心灵澄明、思想活跃,就要时时读书、认真读书,补充新鲜的知识.

    平庾13643118368: 朱朱熹观书有感有感800 -
    55978邰珠 : 儿时读的第一首诗是朱熹的《偶成》:“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怎么也没有想到儿时的一首小诗,三十年后我方才明白这首诗的深刻含意.我以为这首诗已将治学与人生写尽了.最近一个时期我一...

    平庾13643118368: 朱熹的《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朱熹的《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 -
    55978邰珠 :[答案] 观书有感(其一) 宋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它实写的是明丽清新的一派田园风光,反复读上几遍,会觉得愈读愈爱读!你看,半亩的一块小水塘,在朱熹笔下是展开的一面镜子(一鉴开),起笔...

    热搜:朱熹《观书有感》其一 \\ 《观书有感》朱熹古诗 \\ 朱熹《观书有感》全诗 \\ 《观书有感》两首古诗 \\ 朱熹的观书有感的道理 \\ 《观书有感》朱熹教案 \\ 《观书有感》朱熹作文 \\ 观书有感朱熹的心得 \\ 《观书有感》朱熹读后感 \\ 五年级上册《观书有感》 \\ 《观书有感》(其二) \\ 观书有感朱熹作文800 \\ 观书有感告诉我们什么 \\ 观书有感古诗其二 朱熹 \\ 朱熹《观书有感》二首 \\ 观书有感五年级上册 \\ 观《观书有感》一二 \\ 观书有感朱熹古诗全文 \\ 《观书有感》诗词全文 \\ 朱熹的观书有感全文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