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者浊之源下一句

  • 求道教 清素经
    答:查无此经!无能为力!特奉清静经(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一部!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
  • 夫道者有清有浊是什么意思
    答:夫道者,有清有浊出自《清静经》。原文: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夫人...
  • 什么方法能不上课走神
    答: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浊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夫人神好清,而心忧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起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
  • 道教《清净经》
    答:清者浊之源。〔清净是污浊的源头,如水源在上游是清净的,在下游就显得污浊。〕动者静之基。〔活动的事物只是清静的基础,如一切的建筑物,都是由活动而来的,这就表示出——活动的力量只是静止的基础,只有清静才是万物的根本之道。〕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所以,人如果能够经常保持清清静静,一切天地万物,就...
  • 谁有道教清心咒的全文给我谢谢了
    答:太上老君静心咒: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道家静心咒。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 动者,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夫人神好静,而心...
  • 江山雪歌词
    答:夫道者 有清有浊 有动有静 天清地浊 天动地静 降本流末 而生万物 清者 浊之源 动者 静之基 人能常清净 天地悉皆归 未曾忘 蒙昧时授我出世方(君却重入尘浪)如何渡暖意 才能化尽你眼底 千山月下霜(将眷恋深藏)挥剑 斩痴念万丈(已决意相忘)却 输给回眸一望 曲中全 直藏枉 盛世于斯须...
  • 你觉得佛教和道教的教义谁更厉害一点,为什么?
    答:所以,学道信道之人,首先要学知清静,以常清静为行为标准,才能实现修行而得道的追求。为此,《清静经》总结清静的要旨时说:“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把清静之教义提高到了非常重要的高度 道教的清静教义,与浊动相互化和对应。《清静经》说:“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意思是说:清是浊的源头,动是说明...
  • 天清地浊什么意思
    答:天,气清而旷;地,积尘而厚。
  • 清静的道教概念
    答:《清静经》充分发挥了《道德经》的清静思想,认为“清者,浊之源;静者,动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唐代以后道门注家对此作了充分发挥,杜光庭在《清静经注》中称:“清者,天之气也,浊者,地之气也。”又曰:“清浊者,道之别名也。学仙之人,能坚守于至道,一切万物自然归之。”元初道士李道纯也注曰:...
  • 《清净经》原文以及解读
    答:我们再看看正文都讲了哪些事情,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开头讲解了所有...

  • 网友评论:

    糜胥18143331396: 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出自——《常静经》,这几句是什么意思啊? -
    22202人钱 : 降本流末,而生万物者.降为生,流为成,本为始,末为终,是故万物乃人之末,人为万物之本;人又为天地之末,天地又为人之本.夫人不可以无本,亦不可以无末.本者体也,末者用也,则两不相离.天地以太空为本,而人畜万物;人畜以至善为本,而生周身百体

    糜胥18143331396: 《清净经》 -
    22202人钱 :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

    糜胥18143331396: 请教:如何理解和把握“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 -
    22202人钱 : 道包含了世间的一切,世间的一切从道演化而来,对立而生,便有了清浊、动静、善e、美丑.清气上升而为天,浊气下降而成地,清气无形,变化多端;浊气化形,凝固静止(天为世界演化的形而上的动力或者方法,地为形而下的世界演化的实...

    糜胥18143331396: 悟道诗赏析 -
    22202人钱 : 三字经道可道,非常道,古老贤,玄此道,学者易,难者道,若不学,不知道,学了道,不去道,与凡俗,无它道,若学道,不尊道,贪味痴,入邪道,生死苦,入地道,沉苦海,永失道,凡学道,须尊道,沉其心,渐悟道,谴其欲,入真道,...

    糜胥18143331396: 请教一句让自己心无杂念的经文…… -
    22202人钱 :经文不能让你心无杂念,经文是告诉你心无杂念的方法,经文是让自己心无杂念的一个所专注的境,心无杂念是自己让自己心无杂念.也就是你面对经文的时候,要强硬的让自己不去想其它的东西,而一心的专念经典,或一心地看经书.心无杂念那是一种境界,达到这种境界要靠长期的修行.也就是你在念经的时候,妄想来了,先发现觉察到自己心有妄想了,然后把心拉回来,继续专注于经典,如果妄想心又来了,继续拉回来,如此反复修习,让心慢慢地减少妄想,直到没有妄想,而达到念经时心无杂念的境界,然后再能过修习,让平常时也心无杂念. 所以,心无杂念是自己修行来的,不是经文能让你心无杂念.

    糜胥18143331396: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哪位道长回答一下,谢谢 -
    22202人钱 : 楼主您好.我是佛教徒、但是对道家的哲学一向很有好感.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我觉得可以这样理解:如果没有清、那么哪里来的浊呢?清浊是共生互补的两个概念,你想想看,人类在没有“清”这个概念时,它会认为有“浊”吗?另外,只有存在清的状态、才有可能由清转浊啊!如果只有浊、就没有变化了、也就没了浊.动静也是一样的.同时,这两句话的两个词也可以掉过来用啊!清者浊之源,浊者也是清之源;动者静之基,静也可以是动之基.老子在道德经里阐述过类似的看法,阴阳本来就是互生的、而不是单向.

    糜胥18143331396: 人能长清静,天地悉皆归 -
    22202人钱 : 道以其清静的本性来化生和养护万物,从无想过自己应该得到什么回报或想得到什么,无欲以待万物.而人类社会,若亦以“清静”的思想来治世修身,世界将会和谐而太平,人们则会得到更好的休养和生息,生命也将得到升华.所以,学道信道之人,首先要学知清静,以常清静为行为标准,才能实现修行而得道的追求.为此,《清静经》总结清静的要旨时说:“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把清静之教义提高到了非常重要的高度.这句话的意思是“所以,人如果能够经常保持清清静静,一切天地万物,就全部归纳在人的本性之中了,这就是学道的根本,可是学道的根本,每个人都忽视了.”悉应该是都的意思,皆归是全部归纳的意思.

    糜胥18143331396: 成语:降本流末什么意思 -
    22202人钱 : 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糜胥18143331396: 道家清心咒和静心咒的解析 -
    22202人钱 : 呃......

    糜胥18143331396: 养气忘言守,降心为无为.动静知宗主,无事更寻谁.是什么意思 -
    22202人钱 : 养气忘言守 “养气”,养的是元始祖气,又名曰:“浩然正气.”既然要养此浩然正气,首先要把心静下来,参禅静坐,越自然越好.闭口藏舌,舌尖顶上腭,此即“忘言”之妙用.为什么要忘言呢?不忘言则开口神气散矣,极为重要的是“守...

    热搜: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 \\ 清者自清的经典句子 \\ 清为浊之源什么意思 \\ 道德经清者浊之源 \\ 清静的最高境界 \\ 清者浊之源动者静天地 \\ 静为动之基动为静之母 \\ 如何理解清者浊之源 \\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怎么反驳 \\ 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下句 \\ 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是什么意思 \\ 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何解 \\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下一句是什么 \\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怎么发朋友圈 \\ 清自清来浊自浊 下一句 \\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是谁的名言 \\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的意思 \\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的经典句子 \\ 浊者自浊下一句是什么 \\ 清者浊之源什么意思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