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道理

  •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句话...
    答: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 学而》【译文】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感悟】当父母在世...
  •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什么意思
    答:释义:评价一个人应该这样,其父亲在世的时候,要看他的志向;在他的父亲死后要看他的行为。如果他的父亲死了三年以后他依旧还是向他父亲生前那样坚持固有的为人准则,那么这个人就算是做到了孝道。解释:①没(音同“末”),去世。②改,改变,与当初的行为操守不一致。③道,原则、操守。出处:《论语...
  •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道,可谓孝矣。”是什么意思...
    答:这句话主要阐述的是孔子对于孝道的看法。具体解释这句话中的字词意思,“其”实代指,他的,指儿子,不是指父亲;行的读音是xìng,指行为举止等;三年在这里并不是三年的意思,而是指多年,对于古人所说的数字不必过于机械地理解,只是说要经过一个较长的时间而已。道表示善的、好的东西。这里表示“...
  •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的启示是什么
    答:这是考验一个人是否有孝道的方法。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孔子对孝道的重视。
  • 《论语·学而篇第一》1.11: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
    答:子曰:“父在,观其①志;父没,观其行②;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注释】①其:这里指儿子。②行(Xíng):指行为举止。【译文】孔子说:“他父亲活着时,要观察他的志向;他父亲去世后,要考察他的行为举止。如果的哦年不改变他父亲的那些行为原则,就可以说是尽孝了。”【解读&感悟】...
  •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 含义?
    答:“观其志”是说事父的心如何;父在之时,以父亲为倚靠。自己所做之事并不是为自己而做。应该是要使父母安心。“观其行”是观其居丧之事也。古人守孝三年。及三年要在制中。这三年要清心寡欲,粗茶淡饭,衣食简单。心中常有思念,戚戚之情。
  • 《论语·学而》-父在观其志
    答: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译文 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去世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能够延续父亲的家风、家训、价值观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有选择地学习和遵从父辈的美德,但不能盲从,为人父...
  • 关于孝顺的论语
    答: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就是说父母健在的时候,观察他的志向,父母去世了,就要观察他的行为,三年不更改父母的为人之道,那么他的行为就能算是孝了.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则以喜,一则以忧.”就是说父母的年纪是不可以不知道的事情,我们一来对他们的...
  •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_百度知...
    答:"也就是说,所谓孝,就是要继承先人的遗志,完成先人未竟的事业。这与"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的意思是一脉相承的。就现代社会而言,即便父在,父子之间已多半是"人各有志,不能强勉",哪里保得住"无改于父之道"呢?更不要说父没以后三年乃至更长的时间了。不仅现代社会如此,就是在封建宗法制的...
  •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翻译
    答:3、他的志向跟父母的志向一致,这就是养父母之志,这就是孝道。观其行,这里是特指父母过世之后三年,三年居丧。所以观其行主要是讲“观其居丧之事”。《弟子规》上讲的,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就看他这种事他是不是真正做到,孝心就从这里可知也。孝经的意义 1、孔老夫子...

  • 网友评论:

    言春13031971679: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含义? -
    69321蓟庄 :[答案] “观其志”父在之时,以父亲为倚靠.自己所做之事并不是为自己而做.应该是要使父母安心.一切要以令父母安心为出发点,同时亦是要达到的目标,别无二念. 观其行”是观其居丧之事也.古人守孝三年.及三年要在制中.这三年要清心寡欲,...

    言春13031971679: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道,可谓孝矣.”什么意思? -
    69321蓟庄 : 以下是 南怀瑾《论语别裁》关于这一段的解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讲到这里,我们要向前辈的某些儒者、理学家、读书人告个罪了,他们的解释,又是错误的.他们说看一个人...

    言春13031971679: 《论语 学而篇第十一篇》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谁能帮我全新解释一下,以现代人的眼光,三百字为佳,... -
    69321蓟庄 :[答案] 11·1子曰:“先进(1)于礼乐,野人(2)也;后进(3)于礼乐,君子(4)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注释】 (1)先进:指先学习礼乐而后再做官的人. (2)野人:朴素粗鲁的人或指乡野平民. (3)后进:先做官后学习礼乐的人. (4)君...

    言春13031971679: 子曰:父在关其志,父没关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已. -
    69321蓟庄 :[答案] 大哥!拜托你提问认真点好不好! 麻烦你提问,把字都打正确了好不好?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这才是正确的! 1)其:他的,指儿子,不是指父亲. (2)行:音xìng,指行为举止等. (3)三年:...

    言春13031971679: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的意思 -
    69321蓟庄 :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道,可谓孝矣【注释】 (1)其:他的,指儿子,不是指父亲. (2)行:音xìng,指行为举止等. (3)三年:对于古人所说的数字不必过于机械地理解,只是说要经过一个较 长的时间而已,不一定仅指三年的时间. (4)道:有时候是一般意义上的名词,无论好坏、善恶都可以叫做道.但更多时候是积极意义的名词,表示善的、好的东西.这里表示“合理内容”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言春13031971679: 子曰:“父在观其行,父没观其志,三年无改父之道,可为孝矣.”是什么意思? -
    69321蓟庄 : 父亲在的时候观察他的行为,父亲去世了观察他的志向,如果三年他没有改变他父亲的处事之道,可以称他为孝了.

    言春13031971679:  翻译下面文言文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
    69321蓟庄 :[答案] 孔子说:“父亲在时世时看其志向,父亲死后看其行动,三年内不改父亲的规矩习惯,可算孝了.”

    言春13031971679: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出自《论语》哪一篇 -
    69321蓟庄 :[答案] 学而.第一 【原文】 1·11 子曰:“父在,观其(1)志;父没,观其行(2);三年(3)无改于父之道(4),可谓孝矣.” 【注释】 (1)其:他的,指儿子,不是指父亲. (2)行:音xìng,指行为举止等. (3)三年:对于古人所说的数字不必过于机...

    言春13031971679: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实例 -
    69321蓟庄 :[答案] 司马迁继承父志 西汉的司马谈是个史官,对经史很有研究,晚年时候,更精读《国语》、《战国策》、《楚汉春秋》等史籍,并从中搜集大量资料,为撰写史籍作准备. 儿子司马迁在父亲的影响下,从小就养成喜欢读书、勤奋好学的习惯.父亲也有意...

    言春13031971679: 孔子的“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到底是什么意思? -
    69321蓟庄 :[答案] ��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对孔子的这句话,与对他的许多其它话一样,后人同样众说纷纭.�� 一说,就是要在父亲死后,要遵循父亲生前定了的规矩.对一国之君而言,也是要遵循先王制定的方针政...

    热搜: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 父在观其志 怎么评析 \\ 父在,观其志 \\ 父在不留须 \\ 父必有其子经典语录 \\ 子曰父在观其志的全文 \\ 子曰父在观其志感悟 \\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 父在观其志全文解释 \\ 父没观其行下一句 \\ 父没观其行没的读音 \\ 有其父必有其女的理解 \\ 父在观其行感悟 \\ 子曰父在观其志一段 \\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全文 \\ 父在观原文和翻译 \\ 子曰父在观其行父在观其行 \\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感悟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