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丈丛林二十条

  • 《百丈清规》丛林要则二十条(选摘)
    答:于是马祖弟子百丈禅师制定了一套系统而严谨的善于禅院事务管理的戒律清规,为禅寺首创法制,世称“百丈清规”。此外,百丈禅师又制定“丛林要则”二十条,以警策后学。 1、“丛林以无事为兴盛” “无事”不是没有事情或者不做事情,而是内心无所牵缚。因为人活在世间,身处丛林,就要处理大事小事,但在此过程中,心不...
  • 百丈清规二十条出处
    答:丛林以无事为兴盛。修行以念佛为稳当。精进以持戒为第一。疾病以减食为汤药。烦恼以忍辱为菩提。是非以不辩为解脱。留众以老成为真情。执事以尽心为有功。语言以减少为直截。长幼以慈和为进德。学问以勤习为入门。因果以明白为无过。老死以无常为警策。佛事以精严为切实。待客以至诚为供养。山门以...
  • 是非以不辩为解脱
    答:百丈怀海是福州籍的著名高僧,长乐龙泉寺为其剃度出家祖庭。他创制了中国化的佛教戒律,史称「百丈立清规」。其中,丛林规则的二十条,常为现代人引用,如:烦恼以忍辱为菩提,是非以不辩为解脱,遇险以不乱为定力,济物以慈悲为根本!是非以不辩为解脱。不辩,此为佛门大智慧也。为何不辩,因为真理...
  • 为何要在是非烦恼面前去争辩
    答:寺院中常说:丛林以无事为兴盛,是非以不辩为解脱。其实,对于生活中的烦恼,这又何尝不是一句金玉良言呢?唐代有位百丈禅师,他有个管理的二十条法则,叫《百丈大智禅师丛林要则二十条》,我把它叫做过去寺院管理的二十条总纲。我觉得,这个丛林要则的头两条,对我们的现实人生很有指导意义。如果刚...
  • 什么是丛林清规,佛教网
    答:百丈禅师制定的《丛林要则》二十条,为丛林清规制度作了简要、通俗的说明:丛林以无事为兴盛。修行以念佛为稳当。精进以持戒为第一。疾病以减食为汤药。烦恼以忍辱为菩提。是非以不辩为解脱。留众以老成为真情。执事以尽力为有功。语言以减少为直接。长幼以慈和为进德。学问以勤习为入门。因果以...
  • 《禅·茶·心》(五十)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答:百丈怀海禅师特定丛林要则二十条:丛林以无事为兴盛,修行以念佛为稳当。精进以持戒为第一,疾病以减食为汤药。烦恼以忍辱为菩提,是非以不辩为解脱。留众以老成为真情,执事以尽心为有功。语言以减少为直截,长幼以慈和为进德。学问以勤习为入门,因果以明白为无过。老死以无常为警策,佛事以精严...
  • 如何理解「是非以不辩为解脱」
    答:百丈大智禅师《丛林要则二十条》中说:「烦恼以忍辱为菩提,是非以不辩为解脱。」有人对此就表示不理解了。因为遇到被冤枉或者被误解的情况时,平常人的反应是立刻出声为自己申辩。为何禅师要求「不辩」,也就是不为自己辩解呢?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则禅门的故事:大慧宗杲禅师的《宗门...
  • 星云大师《禅堂的生活与清规》
    答:另外百丈禅师也有「丛林二十条规定」: 丛林以无事为兴隆修行以念佛为稳当 精进以持戒为第一疾病以减食为汤药 烦恼上忍辱为菩提是非以不辩为解脱 留众以老成为真情执事以尽心为有功 语言以减少为直截长幼以慈和为进德 学问以勤习为入门因果以明白为无过 老死以无常为警策佛事以精严为切实 待客以至诚为供养山门...
  • 百丈禅师经典禅语大全摘抄
    答:百丈怀海禅师是中国禅宗史上的重要人物,唐代禅宗高僧。原籍太原,远祖因西晋怀帝永嘉战乱,移居到福州,俗姓王。是洪州宗风开创者马祖道一大师的法嗣,禅宗丛林清规之制定者。因其后半生常住于洪州百丈山(江西奉新),故世称百丈禅师。 唐中叶后,由于旧教规和戒律与禅宗发展存在尖锐矛盾,于是怀海便大胆进行教规改革,设立...
  • 如何看待「丛林以无事为兴盛」
    答:记者:您如何看待百丈怀海禅师所撰的《丛林要则》中「丛林以无事为兴盛」这句话?传印长老:祖师要求高啊,百丈怀海禅师所撰的《丛林要则》上有这条,一共有二十几条的训示,其中有一条就是「丛林以无事为兴盛,修行以念佛为稳当」。「丛林以无事为兴盛」,它的意思是:禅宗明心见性的祖师们,...

  • 网友评论:

    米菁15751632529: 为何寺院的大门叫“山门? -
    49534尚应 : 山门又作“三门”,乃大乘佛教及丛林之象征.本义为寺院正面的楼门,为禅刹七堂伽蓝之一.后引申发展出以下几种意思:第一、寺院正面、最外层的楼门,称山门;第二、寺院的一般称呼.通常寺院为了避开市井尘俗而建于山中,故凡寺院...

    米菁15751632529: 为什么叫丛林了? -
    49534尚应 : 丛林,梵名 Vindhyavana,僧侣聚集、修道之处,亦通常指禅宗寺院而言,故亦称禅林,但后世教、律等各宗寺院也有仿照禅林制度而称丛林的.中国禅宗从曹溪慧能后,四传至于怀海,百余年间禅...

    米菁15751632529: “一日不作,则一日不食”请问怎么理解 -
    49534尚应 : 唐朝百丈怀海禅师,承继开创丛林的马祖道一禅师以后,立下一套丛林规矩--百丈清规,所谓“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即是此意.百丈禅师倡导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农禅生活.曾经也遇到许多的困难,因为佛教一向以戒为规范的生活,而...

    米菁15751632529: 禅宗南岳派的主要人物有谁 -
    49534尚应 : 禅宗中没有南岳派,只有南岳系,是六祖弟子南岳怀让一系的传承. 南岳怀让传马祖道一,道一传百丈怀海,怀海制《百丈清规》;怀海传沩山灵佑,灵佑传仰山慧寂,师徒二人共创“沩仰宗”.沩仰宗开创最早,也消失最早.怀海传黄檗希运,希运传临济义玄,义玄创“临济宗”,临济宗至今流传不衰,仍是中国禅宗主流. 临济义玄传兴化存奖,存奖传南院慧颙,慧颙传风穴延沼,延沼传首山省念,省念传汾阳善昭,善昭传石霜楚圆,楚圆传黄龙慧南和杨歧方会,各创临济宗黄龙派和杨歧派.黄龙派数传后失传,杨歧派在黄龙派消失后,恢复临济宗之名,并流传至今,且广布海外. 以上各位均为南岳一系之高僧大德.

    米菁15751632529: 我看破红尘了,想遁入空门,哪里有清静的寺庙,大家给介绍一下 -
    49534尚应 : 以下内容摘自网友“德和了”对某一相似问题的回答,发人深省. 辽宁海城地区的———大悲寺,全体僧人持金钱戒律,日中一食.寺院里没有功德箱,每月2场佛事(14超拔、15普佛,不收取任何费用).每年在4月8,7月15两次皈依.皈依居...

    米菁15751632529: 禅宗百丈禅师 丛林以无事为兴盛.修行以念佛为稳当. -
    49534尚应 : 其实禅宗所谓的顿悟,不是无端端的,什么都没有做过,什么佛经都没有读,就忽然智慧生出.所谓顿悟,其实是一个人经过了真正的艰苦、实在的锻炼,生命的素质已经提升到了相当的高度,经过无数的努力尝试后,才突破了生命智慧之关口,这才是所谓的顿悟.为什么叫顿悟,那是因为悟则悟,不悟则不悟.就像进门一样,不管是离门远近,进则进,不进则不进,只在一步之间. 现代所谓禅师,九成都是口头禅、野禅、狂禅.都只得其形,而不得其髓.所以跟的所谓禅师,真要格外小心. 末学合十.

    米菁15751632529: 农禅并重怎样用诗词写出来 -
    49534尚应 : 时间.丛林中向有茶具“三德”之说、禅深意简洁明快地表现了出来,相缠、功用,六碗通仙灵,乌龙茶源于福建武夷山的武夷寺:斯须炒成满室香.他的一首《吃茶(五绝)》、烹茶之术,可见茶是佛教丛林仪轨中重要的供养品、支孝龙....

    米菁15751632529: 寺院执事有108位吗? -
    49534尚应 : 是八位 八大执事,就是指五大堂口的主要负责人及其他寺院重要执事僧,包括:监院(库房负责人)、知客(客堂负责人)、僧值(又名纠察)、维那(寺院监察)、典座(斋堂负责人)、寮元(云水堂负责人)、衣钵(方丈堂负责人)及书...

    米菁15751632529: 佛教祖师殿是哪几位祖师 -
    49534尚应 : 1、祖师殿殿正中是梁时来华的禅宗初祖达摩禅师, 2、左方是达摩六传弟子唐时的六祖慧能禅师, 3、右方是慧能的三传弟子建立丛林制度的百丈怀海禅师. 4、其他宗派的寺院,也有在祖师殿内加祀本宗祖师像的,伽蓝殿和祖师殿是有些佛寺...

    米菁15751632529: 何谓“马祖创丛林?何谓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
    49534尚应 : 禅法传入之初,禅宗僧侣大多栖住于律寺,肘日一久,龃龉丛生,所以马祖道一便在荒山另建丛林,作为安顿禅僧之所.百丈怀海禅师承继开创丛林的马祖道一禅师,立下...

  • 百丈丛林二十条
  • 百丈丛林清规全文
  • 百丈丛林法则
  • 百丈禅师丛林要则
  • 百丈禅师的丛林二十法则
  • 百丈森林古道的路线图
  • 百仗丛林
  • 小说百丈岭
  • 百丈丛林要则二十条
  • 百丈丛林清规白话文版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