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和酸反应

  • 酸与碱反应生成什么
    答:酸和碱反应的结果是生成盐和水。这种反应被称为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之间的反应是通过质子(氢离子)的转移来实现的。当一个酸遇到一个碱时,它会释放出一个质子(H+),同时碱会接受这个质子,然后形成一个水分子。这个过程同时也会导致阳离子和阴离子结合形成盐。例如,如果强酸氢氯酸(HCl)和强碱...
  • 酸和碱反应后的产物是什么?
    答: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 CO2+MgO=MgCO3 酸性氧化物 1. 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 SO3+H2O=H2SO42. 2.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CO2+2NaOH=Na2CO3+H2O. 3.与碱性氧化物生产相应的盐和水:CO2+MgO=MgCO3 碱性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 CaO+H2O==Ca(OH) 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CaO+H2...
  • 酸与碱反应是什么?
    答:有酸便会有碱,有碱也便会有酸,在酸碱质子理论中,酸和碱的反应表达方式是HB1+B2HB2+B1,强酸的离解和弱酸的离解,都是比较适用于非水溶剂,在不一样的溶剂里,相同的碱和酸所存在的形式不一样。酸碱反应方程式 1.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NaOH=NaCl+H2O 2.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l+KOH=KCl...
  • 碱和酸混合会产生什么反应
    答:中和反应:碱+酸→盐+H₂O 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水(H₂O)Cu(OH)₂+2HCl==CuCl₂+2H₂O Cu(OH)₂+H2SO₄==CuSO₄+2H₂O 例如HCl被电离成氢离子(H+)和氯离子(Cl-),而NaOH被电离成钠离子(Na+)和氢氧根离子(OH...
  • 酸和碱反应生成什么
    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酸和碱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例如: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注意: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所以只要酸碱发生了反应就叫中和,不管进行到何种程度。判断是否...
  • 酸溶液和碱溶液混合会发生什么反应
    答:反应方程式如下: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在这个反应中,硫酸中的氢离子和氢氧化钠中的氧化物离子结合成水,并生成硫酸钠盐(Na2SO4)。中和反应常常伴随着水的形成,因此通常会观察到反应混合物的温度升高,因为水是一个热化学反应的产物。同时,如果酸和碱的浓度适当,中和反应也是放热...
  • 强酸和强碱会发生反应吗?
    答:在酸碱中和反应中,如果酸强度和碱强度相等,则会产生中和现象,产物为氧化物和水。如果酸强度大于碱强度,则会生成盐酸,反之则会生成氢氧化物(也叫做氢氧化钠或氢氢氧化钙)。因此,了解酸碱中和反应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化学知识,而且可能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生活中,我们应该...
  • 酸碱反应的顺序是什么?
    答:在酸碱反应中,酸和碱的强弱决定了反应的速度和程度。强酸和强碱具有较高的离解度,能够迅速产生大量的离子,因此它们的反应速度较快。而弱酸和弱碱的离解度较低,反应速度相对较慢。此外,酸碱反应还受到温度、浓度、催化剂等因素的影响。较高的温度和浓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而催化剂可以提高反应速率而...
  • 碱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吗
    答:常见的碱有氢氧化钠 NaOH、氢氧化钾 KOH、氢氧化钡Ba(OH)₂、氢氧化钙 Ca(OH)₂、氨水 NH₃·H₂O。碱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Ca(OH)2+H2SO4=CaSO4+2H2O CO2+Ca(OH)2==CaCO3↓+H2O 2NaOH+SO2==Na2SO3+H2O 碱能与某些盐溶液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Ca(OH)2...
  • 初中化学中 与常见的酸和碱 可反应的所有化学方程式
    答:(5)酸 + 碱 --- 盐 + 水 (中和反应)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 H2O 表观观察不到现象 、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l + KOH = KCl + H2O 、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2HCl + Cu(OH)2 = CuCl2 + 2 H2O 蓝色沉淀消失,溶液变蓝色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u(OH)2 =...

  • 网友评论:

    燕闻14771326453: 碱和酸的化学反应是什么 -
    18511都俗 :[答案] 属于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 碱+酸→盐+H2O Cu(OH)2+2HCl==CuCl2+2H2O Cu(OH)2+H2SO4==CuSO4+2H2O NaOH+HCl==NaCl+H2O 2NaOH+H2SO4==Na2SO4+2H2O NaOH+HNO3==NaNO3+H2O Mg(OH)2+2HNO3==Mg(NO3)2+2H2O Ba(...

    燕闻14771326453: 酸和碱反应生成什么 -
    18511都俗 : 酸和碱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水(H2O).酸+碱→盐+水 例如HCl+NaOH=NaCl+H2O ( 注意: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2N...

    燕闻14771326453: 碱和酸在一起产生的化学反应 -
    18511都俗 : 通常碱和酸在一起产生的化学反应都是生成水和盐的. H2SO4+2NaOH=Na2SO4+2H2O H2CO3(碳酸)+ 2NaOH =Na2CO3 + 2H2O NaOH + HCL =NaCL + H20 GH3COOH(醋酸)+ NaOH=CH3COONa + H2O C6H5OH(苯酚)+ NaOH = C6H5ONa + H2O HCLO(次氯酸)+ NaOH = NaCLO + H2O 其中以上的NaOH也可以用KOH,Ca(OH)2 等碱代替.

    燕闻14771326453: 碱和酸反应是什么反应? -
    18511都俗 :[答案] 是中和反应,确切的说用一个名词叫“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有水和气体生成 1.复分解反应的概念 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 可简记为AB+CD=AD+CB 复分解反应的本质是...

    燕闻14771326453: 酸和碱的反应化学式怎么写 -
    18511都俗 : 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l + KOH ==== KCl +H2O .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2HCl + Cu(OH)2 ==== CuCl2 + 2H2O 51.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Cl + Fe(OH)3 ==== FeCl3 + 3H2O 53.氢氧...

    燕闻14771326453: 酸和碱的化学方程式 -
    18511都俗 : 复分解反应: (1)碱性氧化物+酸→盐+H2O Fe2O3+6HCl==2FeCl3+3H2O Fe2O3+3H2SO4==Fe2(SO4)3+3H2O CuO+H2SO4==CuSO4+H2O ZnO+2HNO3==Zn(NO3)3+H2O (2)碱+酸→盐+H2O Cu(OH)2+2HCl==CuCl2+2H2O Cu(OH)2+H2SO...

    燕闻14771326453: 酸和碱的反应方程式与现象 -
    18511都俗 :[答案] 复分解反应: (1)碱性氧化物+酸→盐+H2O Fe2O3+6HCl==2FeCl3+3H2O Fe2O3+3H2SO4==Fe2(SO4)3+3H2O CuO+H2SO4==CuSO4+H2O ZnO+2HNO3==Zn(NO3)3+H2O (2)碱+酸→盐+H2O Cu(OH)2+2HCl==CuCl2+2H2O Cu(OH)2+H2SO4==...

    燕闻14771326453: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
    18511都俗 : 大哥,酸碱当然是中和反应喽.酸的ph<7,碱的ph>7.如果再有不懂,可以去看一下教科书,加油了,希望这对你会有帮助!

    燕闻14771326453: 酸溶液和碱溶液混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
    18511都俗 : 1、酸溶液和碱溶液混合会发生中和反应; 2、强酸和强碱混合会发生中和反应,当定量反应时,pH= 7.0,溶液显中性; 3、弱酸和强碱混合会发生中和反应(例如:氢氧化钠+醋酸),当定量反应时,pH大于 7.0,溶液显弱碱性; 4、强酸和弱碱混合会发生中和反应(例如:氨水+盐酸),当定量反应时,pH小于 7.0,溶液显弱酸性; 5、酸碱中和反应的定量混合,可以选择酸碱指示剂来指示. 提交回答

    燕闻14771326453: 碱能与酸发生反应,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8511都俗 : 我简单地用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来做例子.NaOH+HCL====NaCL+H2O

    热搜:碱最怕什么 \\ 酸与盐反应 \\ 酸碱的各种反应 \\ 碱的四大反应 \\ 碱与酸反应例子 \\ 酸与活泼金属反应 \\ 酸和碱放一起的危害 \\ 纯碱和小苏打与酸反应 \\ 盐和酸反应 \\ 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 \\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笔记 \\ 食用盐和碱混合的反应 \\ 酸和碱发生了什么反应 \\ 盐和碱的反应 \\ 碱为什么先和酸反应 \\ 碱与盐反应 \\ 碱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 酸与碱反应例子 \\ 碱和碱反应的例子 \\ 碱与酸反应生成什么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