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虚极+守静笃+怎解

  •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怎么翻译
    答:尽力使心灵的虚寂达到极点,使生活清静坚守不变。万物都一齐蓬勃生长,我从而考察其往复的道理。该句出自春秋老子的《道德经·第十六章》。原文: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
  • 致虚极守静笃意思是什么
    答:意思是:使心灵保持虚和静的至极笃定状态,不受影响 “致虚极”,“致”是动词,是做到、达到的意思,虚是无物,极是极致。“致虚极”,就是要做到空到极点,没有一丝杂念与污染,空明一片,湛然朗朗。“虚”从道家角度来看和佛家的"空“有些相似,是一种精神状态,从现代科学角度看,是把自身对...
  • "致虚极,守静笃"怎解?
    答:陈鼓应说:“致虚即是心智作用的消解到没有一点心机和成见的地步。”(2)守静笃:【注】守静达到了纯笃。此静是守之结果,静之又静,以至静无可静,即静笃。宋常星说:“专一不二曰守,寂然不动曰静,虚一浑厚,静而至静曰笃。”
  • 致虚极,守静笃 。是什么意思?
    答:“致虚极”,就是要做到空到极点,没有一丝杂念与污染,空明一片,湛然朗朗。“守静笃”,寂然不动曰“静”。虚一浑厚,静而至静曰“笃”。“守静笃”讲的是修炼功夫,要一心不乱、专一不二地“守”住心。如灵猫捕鼠一般,目不转睛,聚精会神,思想高度集中。又如鸡之孵卵,紧闭双目,精神内...
  • 致虚极,守静笃 。是什么意思?
    答:致虚极,守静笃的意思是使心灵保持虚和静的至极笃定状态,不受影响。出处:老子《道德经·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译文:使心灵保持虚和静的至极笃定状态,不受影响。万物都一齐蓬勃生长,我从而考察其往复的道理。那...
  •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怎么“复”
    答:①致虚极,守静笃:虚和静都是形容人的心境是空明宁静状态,但由于外界的干扰、诱惑,人的私欲开始活动。因此心灵蔽塞不安,所以必须注意"致虚"和"守静",以期恢复心灵的清明。极、笃,意为极度、顶点。②作:生长、发展、活动。③复:循环往复。④芸芸:茂盛、纷杂、繁多。⑤归根:根指道,归根即...
  • 致虚极,守静笃的意思是什么?
    答:原文:“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道德经》;意思是:使心灵保持虚和静的至极笃定状态,不受影响,为的是万事万物并行发生时,用这种心态观察事物循环往复的规律。内容简介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道德经...
  • “致虚极,守静笃”解一下?
    答:追求“虚”,要达到极点;守住“静”,要完全确实。万物蓬勃生长,我因此看出回归之理。审老子修养的明确方法。虚静合一,万物能蓬勃生长。“虚”之后能空能明,虚了就空,空了就明。《庄子人间世》说得好:“虚空生白。”空的房间就显得亮;相反,房间里面如果塞满了东西,再亮的灯光都没有用,因为...
  • 致虚极守静笃全文翻译
    答:致虚极守静笃出自《道德经》第十六章,全文翻译如下:原文翻译:使心灵虚寂到极点,使生活的清静达到极致坚守不变。在万物都蓬勃生长的时候,我从中仔细观察它们生死循环的道理。天下万物虽然纷纷芸芸,但最终都将回复到它们的本根。返回本根就叫“静”,静叫作复归于本性。复归于本性就叫自然,复归本性是...
  • 《道德经》如何理解“致虚极,守静笃”的真意呢?
    答:“致虚极,守静笃”就是你要把自我都空掉,你要放下自我,放下所有的那些成见,放下那些习以为常的论断、判断、审判。老子跟我们讲:你那些大脑里装填的东西全部都要空掉。“致虚极”的“极”,就是你要来到极致。心中不要带有任何的成见,不要带有什么东西,要空掉。因为一般人常常用狭窄的心...

  • 网友评论:

    汪雅17023452878: "致虚极,守静笃"怎解? -
    36148张裴 :[答案]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日复命、复命日常、知常日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这世间,一切原本都是空虚而宁静的...

    汪雅17023452878: "致虚极,守静笃"怎解? -
    36148张裴 :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日复命、复命日常、知常日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这世间,一切原本都是空虚而宁静的,万物...

    汪雅17023452878: 虚极静笃怎么去理解? -
    36148张裴 : 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十六章. 原文为:“致虚极,守静笃.” 含义:虚和静都是形容人的心境是空明宁静状态,但由于外界的干扰、诱惑,人的私欲开始活动.因此心灵蔽塞不安,所以必须注意"致虚"和"守静",以期恢复心灵的清明.极、笃,意为极度、顶点.

    汪雅17023452878: 慑心神 致虚极 守静笃 是什么意思? -
    36148张裴 : 《老子》是道家文化的创始人.他的哲学中包含了丰富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其根本的观念是虚无、无为.《道德经》中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覆命.”所有的奇妙变化都是由心神的中和虚静而产生的.若在身体内产生变化时而妄动意识,那就必然会导致“元气”的妄动而对身体带来新的不和谐. 人们想要获得持久的健康,就应该经常归复于生命本源的虚静状态.老子的这些思想或为摄生运动防病治病的重要原理.

    汪雅17023452878: 《至虚极,守静笃.》谁能告诉我这句话的意思? -
    36148张裴 : 致虚极:达到空虚无物的极点.致,同"至".守静笃:外无所见,内无所思,凝神内守,是谓守静.笃,坚定不移.

    汪雅17023452878: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是什么意思 -
    36148张裴 :[答案] 这世间,一切原本都是空虚而宁静的,万物也因而能够在其中生长.因此要追寻万物的本质,必须恢复其最原始的虚静状态.万物的生长虽蓬勃而复杂,其实生命都是由无到有,由有再到无,最后总会回复到根源.根源都是...

    汪雅17023452878: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解析一下哪一章的话 -
    36148张裴 :[答案] 这是老子第十六章的话致虚是说消除心智的作用,以使心空虚无知守静是说去除欲念的烦恼,以使心安宁沉静极和笃都是极点的意思万物并作,吾以观复是说万物的生长活动,我们能看得出他们由有到无,循环反复的过程.也就是说,致虚极,守静笃...

    汪雅17023452878: 请问有谁知道 虚极静笃 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
    36148张裴 : 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致虚极”,造其极曰“致”.“致”是动词,是做到、达到的意思.真空无象曰“虚”.“虚”就是佛家所说的“空”.以往道家只讲“清”与“虚”二字.“清”是形容那个境界,“虚”则是象征那个境界的空灵,二者相通意同.虚而至虚曰“极”.“致虚极”,就是要做到空到极点,没有一丝杂念与污染,空明一片,湛然朗朗.“守静笃”,寂然不动曰“静”.虚一浑厚,静而至静曰“笃”.“守静笃”讲的是修炼功夫,要一心不乱、专一不二地“守”住心.如灵猫捕鼠一般,目不转睛,聚精会神,思想高度集中.又如鸡之孵卵,紧闭双目,精神内守,专注在所孵的鸡蛋上.这是一种修定的功夫,也是虚静到极点的比喻.

    汪雅17023452878: 老子云: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其根曰静,是谓复命.原文,释义 -
    36148张裴 :[答案] 这世间,一切原本都是空虚而宁静的,万物也因而能够在其中生长.因此要追寻万物的本质,必须恢复其最原始的虚静状态.万物的生长虽蓬勃而复杂,其实生命都是由无到有,由有再到无,最后总会回复到根源.根源都是最虚静的,虚静是生命的本质...

    汪雅17023452878: 请教 致虚极、宁静笃,这句话的出处及含义 -
    36148张裴 : 老子 第十六章最佳答案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日复命、复命日常、知常日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这世间,一切原本都是空...

    热搜:虚极静笃形容女人 \\ 虚极静笃送人好不好 \\ 如何做到虚极静笃 \\ 见素抱朴虚极静笃 \\ 虚极静笃书法欣赏 \\ 虚极静笃心斋坐忘 \\ 解读守静致虚 \\ 致虚守静怎样理解 \\ 虚极静笃 是什么境界 \\ 致静虚守静笃的方法 \\ 虚至极守静笃 \\ 致虚守静 解析 \\ 虚极静笃适合挂哪里 \\ 如何才能做到虚极静笃 \\ 勤养正虚静笃 \\ 致虚守静是老子的修养方法 \\ 虚极静笃适合在办公室 \\ 致虚极 守静笃全文翻译 \\ 老子致虚极守静笃 \\ 老子致虚守静什么意思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