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蓼莪表达的是什么感情

  • 蓼莪详细解释
    答:蓼莪的解释《诗·小雅》 篇名。此诗表达了 子女 追慕双亲抚养之德的 情思 。后因以“蓼莪”指对亡亲的 悼念 。 《后汉书·清河孝王刘庆传》 :“﹝诸王﹞常有 《蓼莪》 、 《凯风》 之哀。” 宋 苏轼 《谢生日诗启》 :“ 《蓼莪》 之感,迨衰老而不忘。” 明 夏完淳 《寒日扫墓》 ...
  • 蓼莪诗的意思是什么?
    答:父母养大自己不易,费心劳力,吃尽苦头,蓼莪自责不成材又不能终养尽孝,蓼莪与父母相依为命,失去父母,没有了家庭的温暖,以至于有家好像无家,诗人所抒发的只是不能终养父母的痛极之情。子女赡养父母,孝敬父母,本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之一,实际也应该是人类社会的道德义务。告诫后人在父母亲健在的时候...
  • 蓼莪读后感
    答:《蓼莪》读后感 《蓼莪》是有孝心的儿子哭悼已故父母的哀歌。从内容上看,很可能是用在上坟扫墓祭祀时的祭歌。诗中主人公是一个孤苦伶仃的穷苦人。全诗充满对已故父母的深情怀念、感恩、歌颂、内疚、忏悔和忆苦思甜等百感交集的复杂感情。这种感情也是人之常情。诗中主人公以第一人称的独自表白的方式...
  • 诗经蓼莪诗人是怎样用南山,飘风烘托映衬自己怀念父母的巨大伤痛的诗经蓼...
    答:在《诗经·蓼莪》中,诗人以南山、飘风起兴,创造了肃杀悲凉的气氛,抒写遭遇不幸的悲怆伤痛,烘托映衬自己怀念父母的巨大伤痛。诗的第五章写道:“南山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谷,我独何害!”烈烈:通“颲颲”,山风大的样子。飘风:同“飙风”。发发:形容风势凶猛。头两句诗人以眼见的南山艰危...
  • 蓼莪的解释蓼莪的解释是什么
    答:此诗表达了子女追慕双亲抚养之德的情思。后因以"蓼莪"指对亡亲的悼念。蓼莪的词语解释是:《诗.小雅》篇名。此诗表达了子女追慕双亲抚养之德的情思。后因以"蓼莪"指对亡亲的悼念。注音是:ㄌㄨ_ㄜ_。拼音是:lùé。结构是:蓼(上下结构)莪(上下结构)。蓼莪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
  • 哀哀怙恃,生我劬劳,《诗经》那首诗一字一泪,为人子都该读一读
    答:从整首诗的内容来看,委实看不出有“刺幽王”之意,但字里行间所吐露出的“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那种伶丁、惭愧、烦恼的感情,千百年来引发了无数人的共识。清朝文学家方玉润如是评价“此诗为千古孝思尽做,尽人能识”,我深觉得然。诗歌前两章以“蓼莪”起兴,表达了对怙恃深切的吊唁之情。那...
  • 蓼莪从内容上来说是一首什么诗?
    答:《蓼莪》是一首感怀诗。《毛序》说此诗“刺幽王也,民人劳苦,孝子不得终养尔”,只有最后一句是中的之言,至于“刺幽王,民人劳苦”云云,正如欧阳修所说“非诗人本意”(《诗本义》),诗人所抒发的只是不能终养父母的痛极之情。《蓼莪》[ 先秦 ] 佚名 原文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
  • 蓼莪什么意思
    答:《蓼莪》的意思是:本义为茁壮的莪蒿。通常指《诗·小雅》篇名,该诗表达了对亡亲的悼念。原诗: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瓶之罄矣,维罍之耻。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父兮生我...
  • 蓼莪原文译文注释
    答:从而表达了对父母的感激和敬爱之情。同时,作者也使用了简洁明了的词语和句子,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感情和感染力。总之,蓼莪是一部以生命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它以蓼莪为比喻,表达了人们对生命的感慨和思考。通过译文注释的介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部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 《诗经.蓼莪》被誉为千古孝思之作,此诗究竟有何特色
    答:显卡吧vbOQ :你好。《诗经 小雅 谷风之什 蓼莪》是孤子哀伤情思。开篇以先比后赋的笔法,口中念着:“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第二章,也是先比后赋的手法,又念道:“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第三章,仍以先比后赋的笔法,边哭边说:“瓶之罄矣,维罍之耻,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

  • 网友评论:

    那衬17241708076: 诗经《蓼莪》反应的情感 -
    19419柯顺 : 《蓼莪》悼念父母恩德,抒发失去父母的孤苦和未能终养父母的遗憾,沉痛悲怆,凄恻动人,清人方玉润称为“千古孝思绝作”(《诗经原始》卷十一).诗以丛丛莪蒿摇曳兴起心中苦涩的悲悼之情, 或正是悼念之情景,其中连用“生”、“鞠”、“拊”、“蓄”、“长”、“育”、“顾”、“复”、“腹”九个动词,直颂父母恩德.充分表达“无父何怙,无母何恃”的孝子之思,而一旦失去,“出则衔恤,入则靡至”的失落油然而生,终于发生“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的悲天怆地呼号.末两章又是景象描绘,南山高大,正示父母的恩德,飘风的吹拂,又写孝子的悲苦,情与景交融,虚与实相衬,充分表达了诗人一片至真至性的情咸,却又给人无比想象的空间.

    那衬17241708076: 谈谈你对《蓼莪》情感内涵的理解 -
    19419柯顺 : 这首三千年前的、古老的《蓼莪》,会让我们在情感上产生如此巨大的共鸣,获 得如此巨大的认同呢?《蓼莪》中到底埋藏着怎样民族的、文化的、情感的记忆呢? 《蓼莪》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篇,这首诗表达了一位失去父...

    那衬17241708076: 《蓼莪》在情感表达上的特点? -
    19419柯顺 : 这首诗前两章用比,表现“父母劬劳”;后两章用兴,象征自己遭遇不幸,首尾遥遥相对.中间两章一写儿子失去双亲的痛苦;一写父母对儿子的深爱.全诗情真意切,表现了作者对父母的深厚感情.此诗悼念父母恩德,抒发失去父母的孤苦和...

    那衬17241708076: 蓼莪中是怎样描写父母的养育之恩的? -
    19419柯顺 : 《蓼莪》是一首描写父母养育之恩的诗歌,是古代中国文学的一颗璀璨明珠.在诗中,作者通过平铺直叙的描写,细腻铺写父母的养育之恩.首先,诗中描绘了一个曾经年轻力壮的男子,他被赶往他乡去耕种谋生.在艰苦的生活中,他心中时刻...

    那衬17241708076: 谁能解释一下诗经《蓼莪》啊.谢谢 -
    19419柯顺 : 作品内容 年代:先秦作者:诗经作品:蓼莪内容: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瓶之罄矣,维罍之耻.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父兮...

    那衬17241708076: 《诗经.蓼莪》被誉为千古孝思之作,此诗究竟有何特色? -
    19419柯顺 : 此诗六章,似是悼念父母的祭歌,分三层意思: 首两章是第一层,写父母生养“我”辛苦劳累. 中间两章是第二层,写儿子失去双亲的痛苦和父母对儿子的深爱. 后两章第三层承第四章最后两句,诗人因不得奉养父母,报大恩于万一,痛极而归咎于天,责其变化无常,夺去父母生命,致使“我”欲报不能而来,抒写遭遇不幸. 赋比兴交替使用是此诗写作一大特色,丰坊《诗说》云:“是诗前三章皆先比而后赋也;四章赋也;五、六章皆兴也.”后两章也应该说是“先兴后赋”.三种表现方法灵活运用,前后呼应,抒情起伏跌宕,回旋往复,传达孤子哀伤情思,可谓珠落玉盘,运转自如,艺术感染力强烈.

    那衬17241708076: 分析《蓼莪》中连用了九个动词,九个我的表达效果? -
    19419柯顺 :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瓶之罄矣,维罍之耻.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

    那衬17241708076: 诗经.蓼莪的,拜托大家帮帮我的忙 -
    19419柯顺 : 蓼莪 [格式:诗经] [作者:诗经]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蓼蓼者莪,匪莪伊蔚. 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瓶之罄矣,维罍之耻. 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出则衔恤,入则靡至.父兮生我,母兮鞠...

    那衬17241708076: 小雅·蓼莪的作品鉴赏 -
    19419柯顺 : 《毛诗序》说此诗“刺幽王也,民人劳苦,孝子不得终养尔”,只有最后一句是中的之言,至于“刺幽王,民人劳苦”云云,正如欧阳修所说“非诗人本意”(《诗本义》),诗人所抒发的只是不能终养父母的痛极之情. 此诗六章,似是悼念父...

    那衬17241708076: 诗经蓼莪诗人是怎样用南山,飘风烘托映衬自己怀念父母的巨大伤痛的诗经蓼莪诗人是怎样用南山,飘风烘托映? -
    19419柯顺 : 在《诗经·蓼莪》中,诗人以南山、飘风起兴,创造了肃杀悲凉的气氛,抒写遭遇不幸的悲怆伤痛,烘托映衬自己怀念父母的巨大伤痛.诗的第五章写道:“南山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谷,我独何害!”烈烈:通“颲颲”,山风大的样子....

    热搜:诗经里的女孩灵动名字 \\ 诗经蓼莪艺术特色分析 \\ 诗经蓼莪的思想内涵 \\ 蓼莪所表达的内容 \\ 蓼莪这首诗表达的感情 \\ 对《蓼莪》的理解 \\ 蓼莪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蓼莪这首诗表达了什么 \\ 蓼莪表现的是贵族的情感吗 \\ 取自诗经的惊艳名字 \\ 诗经蓼莪表达的思想感情 \\ 诗经蓼莪赏析 \\ 蓼莪抒发的是什么感情 \\ 诗经蓼莪的主要内容 \\ 对蓼莪这首诗的感悟 \\ 《诗经蓼莪》全文 \\ 诗经小雅蓼莪表达的主题 \\ 蓼莪赏析思想感情 \\ 蓼莪表达的思想感情 \\ 蓼莪中的比喻意味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