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习俗和来历

  • 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
    答:总的来说,端午节起源于上古先民择“龙升天”吉日祭龙祖,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起源于北方中原,附会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 端午风俗形成可以说是南北风俗融合的产物。“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的《风土记》:“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 端,古汉语有开...
  • 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
    答: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龙舟节、龙日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等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端午节的来历 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 端午节,本是南方吴越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
  • 端午节有哪些风俗,由来
    答:关于端午节的来历有很多说法,对学术界而言,却大都沿用信仰说,认为端午节应该起源于古代百越地区对龙图腾的信仰和崇拜。近代著名爱国学者闻一多先生在《端午的历史教育》中,对端午节作了详细而精辟的考证。他认为,端午节是古代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近些年出土的大量文物和考古研究证明,闻一多先生的说法是比较科学的...
  • 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
    答:端午节的习俗主要有 :吃粽子于门上插艾或菖蒲驱邪,系长命缕,饮雄黄酒或以之消毒,赛龙舟等等。粽子又叫“角黍”、“简粽”,前者是由于形状有棱角、内裹粘米而得名,后者顾名思义大概是用竹筒盛米煮成。端午节吃粽子,在魏晋时代已经很盛行。这种食品是在每年端午和夏至两个节日里食用。赛龙舟...
  • 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100-200字)
    答:总的来说,端午节起源于上古先民择“飞龙在天”吉日拜祭龙祖、祈福辟邪,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中原,附会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二、端午节的习俗 1、扒龙舟 扒龙舟历史悠久,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龙舟竞渡分为请龙、祭龙神、游龙和收龙等几个版块。龙舟...
  • 端午节的由来及风俗
    答:8、菖蒲节:古人认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时五毒尽出,因此端午风俗多为驱邪避毒,如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等,故端午节也称“菖蒲节”。端午节的由来及风俗相关 文章 :★ 端午节的来历及习俗 ★ 端午节传统十大习俗 ★ 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故事 ★ 端午节的习俗及来历 ★ 端午节的...
  • 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要200字以上
    答:2、端午节习俗 (1)吃粽子:端午节吃粽子已经深入人心,是一种仪式感的存在。(2)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3)悬艾:家家户户都要洒扫庭院,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
  • 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是什么?
    答:端午节的来历: “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名臣周处的《风土记》,这本文献成了现代人们查考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习俗的重要参考。端午节起源于何时——长期以来众说纷纭,说法不一,争论不休。关于端午节的由来,共有多种说法,我们这里给大家介绍几种流传较为广泛的说法。 1、源于纪念屈原 这种说法在全国流传很广,老百...
  • 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资料
    答:端午节的习俗 1、吃粽子 端午吃粽子也是一个重要习俗,粽子又被称为“筒粽”、“角黍”,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每个地方的粽子口味和馅料都有所不同,粽子最初为了祭祀祖先神灵,但是屈原投江那天也正是五月初五,人们不忍心江中的鱼虾吃掉屈原的身体,便向江中的鱼虾投入...
  • 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是什么?
    答:端午节的来历故事屈原: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

  • 网友评论:

    曲鲍18820769772: 端午节(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 百科
    9124凤凡 :[答案] 起源 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殉国.但许多盛行于世的端午习俗早在此之前即已流传,而且不少都有驱瘟避疫的成分,故此有人推测,端午节源于对恶日(即农历五月,因仲夏瘟疫流行而得名)...

    曲鲍18820769772: 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 -
    9124凤凡 :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曲鲍18820769772: 端午节的习俗及来历 -
    9124凤凡 :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等.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邪.尽管端午节年年过,但是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却不甚清楚,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诸说.

    曲鲍18820769772: 端午的来历和风俗习惯 -
    9124凤凡 : 据说,端午节吃粽子和赛龙舟的习俗,是为了纪念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诗人屈原,也正是因为如此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 屈平(约公元前339年~约公元前278年)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

    曲鲍18820769772: 端午节来历与习俗? -
    9124凤凡 :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

    曲鲍18820769772: 端午节的由来和各地的风俗 -
    9124凤凡 : 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又称为五五节,因为端午节是在农历的五月五日,是三个重要的中国节庆之一,其他两个分别是中秋节和农历新年. 这个节日的由来是古代中国有一位博学多闻的官吏屈原,他是一位爱民而且又受到尊崇的官吏,但是...

    曲鲍18820769772: 端午节的来源和习俗
    9124凤凡 :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

    曲鲍18820769772: 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哪儿有 -
    9124凤凡 : 1.端午节的由来,其实向来都说法不一.有些人将它视为是纪念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的爱国诗人屈原.有人说,这一个节日在古代,是一个消毒避疫的日子.根据文献上的记载,以及历代相传流行下来的许多端午习俗,五月被视为“毒月”、“恶月”,五月初五是九毒之首,所以这一天便流传了许多驱邪、消毒和避疫的特殊习俗,比如说:“插蒲子艾叶、喝雄黄酒、祭五瘟使者等”.2. 习俗 挂艾草、菖蒲、榕枝 禳解、祛除及避五毒 佩饰 龙舟竞渡与祭祀屈原、曹娥吃粽子 饮雄黄酒

    曲鲍18820769772: 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 -
    9124凤凡 : 端午节来历:纪念屈原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

  • 端午节的习俗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