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名字由来的三种说法

端午节名字由来的三种说法

  端午节的称呼有二十多种,其中涉及到它的来历的,主要有这几种:龙舟节、龙日节、地腊节、屈原日。透过名字,我们可以知道,端午节的来由主要有三种。下面是我带来的端午节名字由来的三种说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很多人都是十分好奇为什么端午节这个节日叫端午节呢,接下来我为大家介绍关于端午节名字由来的三种说法,欢迎参阅。

  端午节为什么叫端午节

  说法一

  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时,居三毒之端,所端午节又叫“五月端”。

  说法二

  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

  说法三

  端午节,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本名端五节,又叫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天长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月初五就叫做端午。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代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到了唐代,因唐玄宗八月五日生,宋景为了讨好皇帝,避"五”字的讳,将“端五”正式改为“端午”。

  拓展阅读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这可是老祖宗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啊,而且是仅次于春节和中秋节的三大传统节日。这个重大节日包含有很重要的纪念意义,举国同庆,万众欢腾,意义非凡。为此,国家特意规定,从最近几年始,和春节中秋节一样,每逢端午节,还专门放假庆贺呢!

  据中国民俗家考证,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端午节就是因纪念古代一个伟大的诗人屈原而专门设立的。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名句古诗闻名中外的屈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生前,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这里根据大量的文史资料考究,仅介绍以下四种,以飨读者。

  源于纪念屈原。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我国现代大文豪郭沫若先生,曾经著作改编大型历史话剧、电影《屈原》,都艺术地再现了这位伟大诗人的光辉形象,揭示了民间五月端午纪念屈原的伟大意义,影响深远!

  源于纪念伍子胥。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源于纪念孝女曹娥。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示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其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不管哪种由来和传说,端午节作为两千多年的传统已深深地扎根保留了下来,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心目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在保留传统习俗的基础上,它吸取精华,剔除糟粕,与时俱进,也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和精神。让我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和优秀的民俗继续发扬光大,也让外国的诸如“父亲节”“母亲节”“情人节”等先进文化引进来,和我国的民族文化共融共生,依照“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正确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人人践行社会主义“24字”核心价值观,为坚守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而鼓与呼!

;

  • 绔崍鑺傚悕瀛楃敱鏉ョ殑涓夌璇存硶
    绛旓細鎹腑鍥芥皯淇楀鑰冭瘉,鍏充簬绔崍鑺傜殑鐢辨潵,璇存硶鐢氬,璇稿:绾康灞堝師璇;绾康浼嶅瓙鑳ヨ;绾康鏇瑰ē璇;璧蜂簬涓変唬澶忚嚦鑺傝;鎭舵湀鎭舵棩椹遍伩璇,鍚存湀姘戞棌鍥捐吘绁绛夌瓑銆備互涓婂悇璇,鍚勬湰鍏舵簮銆傛嵁瀛﹁呴椈涓澶氬厛鐢熺殑銆婄鍗堣冦嬪拰銆婄鍗堢殑鍘嗗彶鏁欒偛銆嬪垪涓剧殑鐧句綑鏉″彜绫嶈杞藉強涓撳鑰冨彜鑰冭瘉,绔崍鐨勮捣婧,鏄腑鍥藉彜浠e崡鏂瑰惔瓒婃皯鏃忎妇琛屽浘鑵剧キ鐨勮妭鏃,...
  • 绔崍鑺傜殑鏉ュ巻鏈鍑犵璇存硶
    绛旓細绔崍鑺傜殑鏉ュ巻鏈夊緢澶氱殑璇存硶,鐜板湪鎬荤粨浜嗕互涓嬪嚑绉嶄富瑕佺殑璇存硶: 1銆佺鍗堣捣婧愪簬绾康灞堝師;2銆佺鍗堣捣婧愪簬榫欑殑鑺傛棩;3銆佺鍗堣捣婧愪簬澶忚嚦涔嬭;4銆佺鍗堣捣婧愪簬鎭舵棩涔嬭;5銆佺鍗堣捣婧愪簬浜轰滑绁堟眰鈥滅敺濂虫瀯绮,鍖栫敓涓囩墿鈥濈殑鈥滄垚浜鸿妭鈥濄傛帴涓嬫潵瀵逛互涓婄殑鍑犵璇存硶涓涓閬撴潵銆 涓銆佺鍗堣捣婧愪簬绾康灞堝師 杩欎釜璇存硶鏈鏃╄兘杩芥函鍒板崡鏈濇浠e惔鍧...
  • 鍐滃巻浜旀湀鍒濅簲绔崍鑺,涓浗绔崍鑺傚彂婧愪簬浠涔堝湴鏂?
    绛旓細绔崍鑺傛湁鐫鎮犱箙鍘嗗彶鐨勪紶缁,璧锋簮浜庡厛绉︽椂浠g殑绔崍鑺備粠姹変唬寮濮嬬洓琛屼簬闀挎睙涓ゅ哺銆 绔崍閲婁箟 绔崍浠庡瓧闈笂杩樻湁绔簲銆侀噸浜斻侀噸鍗堢瓑鍚嶇О,绔瓧闈㈡剰鎬濇槸鍒濆,鍗堝睘鍗佷簩鍦版敮绗竷浣嶉┈,鐢ㄤ簬璁℃椂銆鍐滃巻浜旀湀涓哄崍鏈,浜斻佸崍鍚岄煶,浜斻佷簲鐩搁噸,鏁呯鍗堣妭鍙堝悕閲嶅崍鑺傛垨閲嶄簲鑺傘 绔簲鍗冲垵浜,鍐滃巻浜旀湀涔熸槸鍗堟湀,鈥滅浜斺濇參鎱㈡紨鍙樻垚浜嗏...
  • 绔崍鑺傜殑鐢辨潵
    绛旓細鏈変笁绉嶈娉 涓鏄邯蹇典紞瀛愯儱 浜屾槸绾康鏇瑰ē 涓夋槸娴佷紶鏈骞挎硾鐨 绾康灞堝師 鑷充簬绔崍鐨勫悕瀛 鈥滅鈥濆瓧鏈夆滃垵濮嬧濈殑鎰忔濓紝鍥犳鈥滅浜斺濆氨鏄滃垵浜斺濄傝屽啘鍘嗕簲鏈堝張鍙崍鏈堛傚洜姝ゅ氨鍙樻垚浜嗙鍗堛
  • 鍐滃巻浜旀湀浜旀棩涓轰粈涔堣绉颁负绔崍鑺?
    绛旓細鎸傝壘鑽夈佽彇钂层佹鏋濊壘銆佽彇钂插拰钂滆绉颁负鈥滅鍗堜笁鍙嬧濓紝鍙堣绉颁负鈥涓夌姝﹀櫒鈥濓紝鍙や汉璁や负鍙互閫铔囥佽櫕銆佺梾鑿岋紝鏂╅櫎濡栭瓟銆傛湁鍦版柟绔崍鑺鍦ㄩ棬鍙f寕鑹捐崏銆佽彇钂诧紙钂插墤锛夋垨鐭虫Υ銆佽儭钂溿傞氬父灏嗚壘銆佹銆佽彇钂茬敤绾㈢焊缁戞垚涓鏉燂紝鐒跺悗鎻掓垨鎮湪闂ㄤ笂 闄ゆ涔嬪锛岀鍗堣妭杩樻湁涓浜涢潪鏂囧寲閬椾骇涔犱織銆傚鍦ㄧ寤烘檵姹燂紝绔崍鑺傝...
  • 涓轰粈涔堝彨绔崍鑺鑰屼笉鍙埆鐨勫憿?
    绛旓細绔崍鑺傜殑鏉ュ巻锛氱鍗堣妭鐨勭涓绉璇存硶鏄负绾康鍘嗗彶涓婁紵澶х殑璇椾汉灞堝師鐨勩傝繖绉嶈娉曞湪鍏ㄥ浗娴佷紶寰堝箍锛岃佺櫨濮撲篃鏈涓鸿鍙傚眻鍘熸槸鎴樺浗鏃朵唬鐨勬鍥戒汉锛屽畼鑷冲乏寰掋佷笁闂惧ぇ澶瓑銆傚眻鍘熶负浜烘鐩达紝蹇у浗蹇ф皯锛屼竴蹇冭嚧鍔涗簬鍥藉鐨勫彉娉曞浘寮猴紝浣嗘槸鍗村薄灞¢伃鍙楀皬浜虹殑璋楄█鏀诲嚮鍜岃揩瀹筹紝鍐嶅姞涓婃鎬鐜嬫槒搴告棤閬擄紝涓嶈鲸蹇犲ジ锛屾弧鎬蹇犲悰...
  • 绔崍鑺.涓轰粈涔堝彨绔崍鍛?
    绛旓細鍏充簬绔崍鑺傜殑鐢辨潵,璇存硶鐢氬,璇稿:绾康灞堝師璇;绾康浼嶅瓙鑳ヨ ;绾康鏇瑰ē璇;璧蜂簬涓変唬澶忚嚦鑺傝;鎭舵湀鎭舵棩椹遍伩璇,鍚存湀姘戞棌鍥捐吘绁绛夌瓑銆備互涓婂悇璇,鍚勬湰鍏舵簮銆傛嵁瀛﹁呴椈涓澶氬厛鐢熺殑銆婄鍗堣冦嬪拰銆婄鍗堢殑鍘嗗彶鏁欒偛銆嬪垪涓剧殑鐧句綑鏉″彜绫嶈杞藉強涓撳鑰冨彜鑰冭瘉,绔崍鐨勮捣婧,鏄腑鍥藉彜浠e崡鏂瑰惔瓒婃皯鏃忎妇琛屽浘鑵剧キ鐨勮妭鏃,姣斿眻鍘熸洿鏃┿備絾...
  • 绔崍鑺傜殑鍚嶇О,鏉ュ巻,涔犱織,姹熻嫃鐨勪範淇椼
    绛旓細鍏充簬绔崍鑺傜殑鏉ュ巻锛屽綊绾宠捣鏉ワ紝澶ц嚧鏈変互涓嬭璇达細灞堝師 涓銆 绾康灞堝師锛屾璇存渶鏃╁嚭鑷崡鏈濇浠e惔鍧囥婄画榻愯皭璁般嬪拰鍖楀懆瀹楁嚁銆婅崋妤氬瞾鏃惰銆嬬殑璁拌浇銆傛嵁璇达紝灞堝師浜庝簲鏈堝垵浜旇嚜鎶曟报缃楁睙锛屾鍚庝负铔熼緳鎵鍥帮紝涓栦汉鍝涔嬶紝姣忎簬姝ゆ棩鎶曚簲鑹蹭笣绮藉瓙浜庢按涓紝浠ラ┍铔熼緳銆傚張浼狅紝灞堝師鎶曟报缃楁睙鍚庯紝褰撳湴鐧惧闂昏椹笂鍒掕埞鎹炴晳锛屼竴鐩...
  • 绔崍鑺傜殑鐢辨潵鍙婄壒鐐
    绛旓細绔崍鑺傦細姣忓勾鍐滃巻鐨勪簲鏈堝垵浜斾负绔崍鑺傦紝鍏充簬绔崍鑺傜殑鐢辨潵锛屾皯闂存祦琛岀潃涓夌璇存硶 1锛岀邯蹇靛眻鍘燂細灞堝師锛屾槸鏄ョ鏃舵湡妤氭鐜嬬殑澶ц嚕銆備粬瀹炶鏀挎不鏀归潻鐨勪富寮犳湭鑳藉疄鐜帮紝鍚庨伃棣嬪幓鑱岋紝琚刀鍑洪兘鍩庯紝娴佹斁鍒版矃銆佹箻娴佸煙銆傚眻鍘熺溂鐪嬭嚜宸辩殑绁栧浗琚镜鐣ワ紝蹇冨鍒鍓诧紝浜庝簲鏈堝垵浜旀姳鐭虫姇姹ㄧ綏姹熻嚜灏芥畨鍥姐備粬鍐欒繃蹇у浗蹇ф皯鐨勩婄楠氥...
  • 扩展阅读:端午节三大禁忌 ... 端午节其他的别称 ... 端午节三个别称 ... 端午节由来及意义 ... 端午节粽谐音祝福 ... 端午节由来与传说 ... 端午节真正的由来 ... 端午的由来和传统风俗 ... 端午节起源四种说法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