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谢中书书》翻译赏析是什么? 答谢中书书原文及翻译注释

【《答谢中书书》全文翻译】: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赏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猿、鸟的叫声此起彼伏;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答谢中书书》赏析】:

《答谢中书书》是作者寄给谢徵谈山水之美的一封信笺。

文章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有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将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乐事。作者正是将谢中书当作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同时也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

接下来的十句,作者便以清峻的笔触具体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用笔洗练,寥寥八字,就写出了仰观俯察两种视角,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境界清新。“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又改用平远、高远的视角极目远眺,青翠的竹木与五彩的山石相映衬,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在清爽宜人的画卷上平添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阳欲颓,沉鳞竞跃”,由静景转入对动景的描写。猿鸟的鸣叫声穿越了清晨即将消散的薄雾,传入耳际;夕阳的余晖中,鱼儿在水中竞相嬉戏。这四句通过朝与夕两个特定时间段的生物的活动,又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气息。这十句作者择取有代表性的景物加以组合,使读者对山川景物产生完整、统一的印象。

统观全文,语言精练。其一字一句,均是文章的重要组成一部分,少一字会断章离义,多一字便画蛇添足。一个景物,仅仅四字,便描绘恰当,津津有味。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个心声一句话,不多也不少。“夕日欲颓”,势在必然。“沉鳞竞跃”,变化突然。分析文章结构,亦不失巧妙,杂而不乱,结合有序。

《答谢中书书》一文,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清高思想。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因为各种矛盾非常尖锐,政局极度动荡,因此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旨图从自然美中去寻求精神上的慰藉和解脱,因而他们常在书信中描述山水,来表明自己之所好,并从而作为对友人的问候和安慰,这类作品虽然没有表现出多么积极进步的政治观点,但是却以其高超的艺术笔触,创作了具有相当高的美学价值的文学精品,至今仍然具有较高的鉴赏意义。


【作品原文】: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南北朝〕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词句注释】:


【作者简介】:

陶弘景(公元456—536年),字通明,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号华阳隐居(自号华阳隐居)。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人称“山中宰相”。作品有《本草经注》、《集金丹黄白方》、《二牛图》、《华阳陶隐居集》等。


【创作背景】:

《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俊赏山林、心灵净化之后所作。这篇文章当为陶弘景晚年的作品。对于谢中书为谁,迄今为止共有四种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是谢微(一作谢徵)。见《六朝文絜》眉间批注,朱东润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沿其说。第二种说法认为是谢朓。王家葵《陶弘景丛考》说:“《陶隐居集》中有《答谢中书书》一篇,谢中书应即谢朓,据《南齐书》本传,朓建武初曾‘掌中书诏告’,故得称‘谢中书’,至建武二年(495)夏谢朓出守宣城,友朋唱和乃呼为‘谢宣城’不称‘谢中书’矣,如沈约有《和谢宣城》。第三种说法认为是谢览。王京州据明代贾嵩《华阳陶隐居内传》中关于陶弘景与谢览交往的记载及谢览曾任中书郎的经历,认为谢中书为谢览。第四种说法认为是谢朏。高步瀛《南北朝文举要》解题称:“谢中书,疑是谢朏。《梁书·(谢)朏传》:朏,天监五年,授中书监。”钟国发《陶弘景评传》也持这个观点。他说:“他(谢朏)比陶弘景大十五岁,出身头等高门,加以文才出众,品格高雅,颇有名望;约永明七年(489)从义兴太守内调为中书令,至隆昌元年(494)外调为吴兴太守。陶弘景恰于永明八年(490)启假东行浙越。此文所描写的风景,显然非茅山之类临近京师的小山水,而可能是陶弘景于浙东所见。”


【表达主题】:

《答谢中书书》是南朝文学家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文章以感慨发端,言有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将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乐事,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思想。作者正是将谢中书当作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同时也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此文称道江南山水之美,笔笼山川,纸纳四时,文辞清丽,堪称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名家点评】:


【题解】: 

《答谢中书书》是六朝山水小品名作,同时也是陶弘景先生写给朋友的一封书信。文题中的“答”是“回复”“写给”的意思。“谢中书”,即谢徵(zhēng),字元度,陈郡阳夏(河南太康)人。曾任中书舍人(掌朝廷机密文书),所以称之为谢中书。“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答谢中书书》是南朝文学家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出处《全梁文》。


【白话译文】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实在是人间的天堂呀。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原文】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注释】

⑴答:回复。谢中书:其人为谁,有多种说法。书。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⑵共谈:共同谈赏。
⑶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正色。交辉,指交相辉映。
⑷青林:青葱的树林。翠竹:翠绿的竹子。
⑸四时:四季。俱:都。
⑹歇:消。
⑺乱:此起彼伏。
⑻夕日欲颓:太阳快要落山了。颓,坠落。
⑼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竞跃,竞相跳跃。
⑽实:确实,的确。欲界之仙都:即人间仙境。欲界,佛家语,佛教把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仙都,仙人生活在其中的美好世界。
⑾康乐:指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他继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
⑿复:又。与(yù):参与,这里有欣赏领略之意。奇:指山水之奇异。


【作品赏析】

全文结构巧妙,语言精奇。短短六十八字,即已集江南之美于一身,切切实实地道出了山川之自然美。

“高峰入云”的磅礴气势在北方也能看到,但在同一个景观里,又相伴着“清流见底”直视无碍的澄澈之美,在北方就难以见到。

写了茅山中一年四时之美后,作者又用两组并列对偶句写一日之美。“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如果说写茅山一年四时之美是以静见动:静到能窥见大自然的奥秘,大自然生命之律动是通过“交辉”的色彩奉献给作家的,那么,茅山中一日之美则是以动见静:天刚麻麻亮,“晓雾将歇”,花叶上露珠还未照上太阳时,山林就开始了欢唱,“猿鸟乱鸣”。这“乱”字有声繁悦耳,使人迷惑,动人心魄的意思。

而到了“夕日欲颓”、金乌西栖之后,鱼儿避开了“鹰嶙鹗视”的威胁,此际竞跃腾欢,尽情享受空气中弥漫的芳馨。总之,从早到晚,山林中正是由于猿的柔声啼唤,鸟的恣意鸣哄和鱼的欢腾竞跃而显得格外静谧幽美。


【作者简介】

陶弘景(456—536),南朝齐梁时期道教思想家、医学家。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仕齐拜左卫殿中将军。后隐居茅山。搜集整理道经,创立茅山派。入梁,武帝礼聘不出,但朝廷大事辄就咨询,时称“山中宰相”。对历算、地理、医药等都有较深研究。著有《本草经集注》《真诰》等。



《答谢中书书》翻译: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赏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猿、鸟的叫声此起彼伏;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赏析:

《答谢中书书》是南朝文学家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文章以感慨发端,言有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将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乐事,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思想。作者正是将谢中书当作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同时也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此文称道江南山水之美,笔笼山川,纸纳四时,文辞清丽,堪称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原文: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注释:

1.答:回复。谢中书:即谢征(500—536),字玄度,南朝梁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曾任中书舍人。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2.山川:山河。

3.之:的。

4.共谈:共同谈赏的。

5.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正色,交辉,指交相辉映。

6.青林:青葱的树林。

7.翠竹:翠绿的竹子。

8.四时:四季。

9.俱:都。

10.歇:消散。

11.乱:此起彼伏。

12.夕日欲颓:太阳快要落山了。颓,坠落。

13.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竞跃,竞相跳跃。

14.实:确实,的确。

15.欲界之仙都:即人间仙境。欲界,佛家语,佛教把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境界,即指人间。仙都,仙人生活在其中的美好世界。

16.康乐:指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他继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是南朝文学家。

17.复:又。与(yù):参与,这里有欣赏领略之意。

18.奇:指山水之奇异。


创作背景:

《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俊赏山林、心灵净化之后所作。这篇文章当为陶弘景晚年的作品。对于谢中书为谁,迄今为止共有四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认为是谢微(一作谢徵)。见《六朝文絜》眉间批注,朱东润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沿其说。

第二种说法认为是谢朓。王家葵《陶弘景丛考》说:“《陶隐居集》中有《答谢中书书》一篇,谢中书应即谢朓,据《南齐书》本传,朓建武初曾‘掌中书诏告’,故得称‘谢中书’,至建武二年(495)夏谢朓出守宣城,友朋唱和乃呼为‘谢宣城’不称‘谢中书’矣,如沈约有《和谢宣城》。

第三种说法认为是谢览。王京州据明代贾嵩《华阳陶隐居内传》中关于陶弘景与谢览交往的记载及谢览曾任中书郎的经历,认为谢中书为谢览。

第四种说法认为是谢朏。高步瀛《南北朝文举要》解题称:“谢中书,疑是谢朏。《梁书·(谢)朏传》:朏,天监五年,授中书监。”钟国发《陶弘景评传》也持这个观点。他说:“他(谢朏)比陶弘景大十五岁,出身头等高门,加以文才出众,品格高雅,颇有名望;约永明七年(489)从义兴太守内调为中书令,至隆昌元年(494)外调为吴兴太守。陶弘景恰于永明八年(490)启假东行浙越。此文所描写的风景,显然非茅山之类临近京师的小山水,而可能是陶弘景于浙东所见。


作者简介:

陶弘景(公元456—536年),字通明,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号华阳隐居(自号华阳隐居)。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人称“山中宰相”。作品有《本草经注》、《集金丹黄白方》、《二牛图》、《华阳陶隐居集》等。



译文: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赏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猿、鸟的叫声此起彼伏;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赏析:文章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有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将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乐事。作者正是将谢中书当作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同时也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

统观全文,语言精练。其一字一句,均是文章的重要组成一部分,少一字会断章离义,多一字便画蛇添足。一个景物,仅仅四字,便描绘恰当,津津有味。

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个心声一句话,不多也不少。夕日欲颓,势在必然。沉鳞竞跃,变化突然。分析文章结构,亦不失巧妙,杂而不乱,结合有序。

《答谢中书书》古今异义与原文:

原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①四时俱备(时古义:季节;今义:时间)(备古义:具备;今义:准备、具备)。

②晓雾将歇(歇古义:消散;今义:休息)(晓古义:清晨;今义:知道)。

③夕日欲颓(颓古义:坠落;今义:消沉,萎靡)。

④古来共谈(谈古义:称赞;今义:谈论)。



【译文】: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赏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猿、鸟的叫声此起彼伏;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赏析】:

  《答谢中书书》是作者寄给谢徵谈山水之美的一封信笺

  文章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有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将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乐事。作者正是将谢中书当作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同时也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

  接下来的十句,作者便以清峻的笔触具体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用笔洗练,寥寥八字,就写出了仰观俯察两种视角,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境界清新。“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又改用平远、高远的视角极目远眺,青翠的竹木与五彩的山石相映衬,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在清爽宜人的画卷上平添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阳欲颓,沉鳞竞跃”,由静景转入对动景的描写。猿鸟的鸣叫声穿越了清晨即将消散的薄雾,传入耳际;夕阳的余晖中,鱼儿在水中竞相嬉戏。这四句通过朝与夕两个特定时间段的生物的活动,又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气息。这十句作者择取有代表性的景物加以组合,使读者对山川景物产生完整、统一的印象。

  统观全文,语言精练。其一字一句,均是文章的重要组成一部分,少一字会断章离义,多一字便画蛇添足。一个景物,仅仅四字,便描绘恰当,津津有味。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个心声一句话,不多也不少。“夕日欲颓”,势在必然。“沉鳞竞跃”,变化突然。分析文章结构,亦不失巧妙,杂而不乱,结合有序。

  《答谢中书书》一文,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清高思想。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因为各种矛盾非常尖锐,政局极度动荡,因此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旨图从自然美中去寻求精神上的慰藉和解脱,因而他们常在书信中描述山水,来表明自己之所好,并从而作为对友人的问候和安慰,这类作品虽然没有表现出多么积极进步的政治观点,但是却以其高超的艺术笔触,创作了具有相当高的美学价值的文学精品,至今仍然具有较高的鉴赏意义。


【原文】:

《谢中书书》

陶弘景 〔南北朝〕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注释】:

  1. 答:回复。

  2. 谢中书:即谢征(500—536),字玄度,南朝梁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曾任中书舍人。

  3.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4. 山川:山河。

  5. 之:的。

  6. 共谈:共同谈赏的。

  7. 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正色,交辉,指交相辉映。

  8. 青林:青葱的树林。

  9. 翠竹:翠绿的竹子。

  10. 四时:四季。

  11. 俱:都。

  12. 歇:消散。

  13. 乱:此起彼伏。

  14. 夕日欲颓:太阳快要落山了。颓,坠落。

  15. 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竞跃,竞相跳跃。

  16. 实:确实,的确。

  17. 欲界之仙都:即人间仙境。欲界,佛家语,佛教把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境界,即指人间。仙都,仙人生活在其中的美好世界。

  18. 康乐:指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他继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是南朝文学家。

  19. 复:又。与(yù):参与,这里有欣赏领略之意。

  20. 奇:指山水之奇异。


【创作背景】:

  《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俊赏山林、心灵净化之后所作。这篇文章当为陶弘景晚年的作品。对于谢中书为谁,迄今为止共有四种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是谢微(一作谢徵)。见《六朝文絜》眉间批注,朱东润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沿其说。第二种说法认为是谢朓。王家葵《陶弘景丛考》说:“《陶隐居集》中有《答谢中书书》一篇,谢中书应即谢朓,据《南齐书》本传,朓建武初曾‘掌中书诏告’,故得称‘谢中书’,至建武二年(495)夏谢朓出守宣城,友朋唱和乃呼为‘谢宣城’不称‘谢中书’矣,如沈约有《和谢宣城》。第三种说法认为是谢览。王京州据明代贾嵩《华阳陶隐居内传》中关于陶弘景与谢览交往的记载及谢览曾任中书郎的经历,认为谢中书为谢览。第四种说法认为是谢朏。高步瀛《南北朝文举要》解题称:“谢中书,疑是谢朏。《梁书·(谢)朏传》:朏,天监五年,授中书监。”钟国发《陶弘景评传》也持这个观点。他说:“他(谢朏)比陶弘景大十五岁,出身头等高门,加以文才出众,品格高雅,颇有名望;约永明七年(489)从义兴太守内调为中书令,至隆昌元年(494)外调为吴兴太守。陶弘景恰于永明八年(490)启假东行浙越。此文所描写的风景,显然非茅山之类临近京师的小山水,而可能是陶弘景于浙东所见。”


【作者简介】:

陶弘景(公元456—536年),字通明,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号华阳隐居(自号华阳隐居)。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人称“山中宰相”。作品有《本草经注》、《集金丹黄白方》、《二牛图》、《华阳陶隐居集》等。


【常考知识点】:

1、本文反映了作者什么思想?

答: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思想。 


2、中心思想(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本文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3、书是一种怎样的体裁?

答:书即书信,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可具有文学性。 


4、文中提到的“康乐”指谁?作者举他有什么用意?

答:“康乐”指谢灵运。说明能够欣赏领略山川之美的人很少。


5、找出文中的议论句,说说其作用。    

答:最后一句。说明能够欣赏山水之美的人很少。    


6、文中描绘了哪些景物?请用一个短语来概括短文内容。

答:峰、流、壁、林、竹、雾、猿、鸟、夕日、沉鳞等景物。短语是:欲界之仙都。


7、“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表现了  山水相映  之美。


8、“两岸石壁,五色交辉”表现了色彩配合之美。    


9、“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表现了晨昏变化之美。



  • 銆婄瓟璋腑涔︿功銆嬬炕璇戣祻鏋愭槸浠涔?
    绛旓細鑷粠鍗楁湞鐨勮阿鐏佃繍浠ユ潵锛屽氨鍐嶄篃娌℃湁浜鸿兘澶娆h祻杩欑濂囦附鐨勬櫙鑹蹭簡銆傘銆婄瓟璋腑涔︿功銆嬭祻鏋銆戯細銆婄瓟璋腑涔︿功銆嬫槸浣滆呭瘎缁欒阿寰佃皥灞辨按涔嬬編鐨勪竴灏佷俊绗恒傛枃绔犱互鎰熸叏鍙戠锛灞卞窛涔嬬編锛屽彜鏉ュ叡璋堬紝鏈夐珮闆呮儏鎬鐨勪汉鎵嶅彲鑳藉搧鍛冲北宸濅箣缇庯紝灏嗗唴蹇冪殑鎰熷彈涓庡弸浜轰氦娴侊紝鏄汉鐢熶竴澶т箰浜嬨備綔鑰呮鏄皢璋腑涔﹀綋浣滆兘澶熻皥灞辫姘寸殑鏈嬪弸...
  • 绛旇阿涓功涔鐨缈昏瘧鍜璧忔瀽!鎬!HOT!
    绛旓細闄跺紭鏅敓娲荤殑鍗楁湞锛屾暎鏂囨湁浜嗛暱瓒崇殑鍙戝睍锛屽唴瀹逛笂鍑虹幇浜嗗彊浜嬨佽█鎯呮垨瀵勬儏灞辨按鐨勬枃绔狅紝褰㈠紡涓婂嚭鐜颁簡杩芥眰瀵瑰伓銆佹帓姣斻佺敤鍏革紝杈炶椈鍗庝附骞跺0寰嬫眰宸ョ殑楠堟枃銆備絾闄跺紭鏅殑銆婄瓟璋腑涔︿功銆涓鏂囷紝涓嶇敤鍏搞佷笉闆曠悽锛屾竻鏂伴毥姘革紝鏈寸礌鑷劧鍦版姃鍙戝姹熷崡椋庢櫙鐨勮禐缇庝箣鎯呫傛枃鍖栧皬甯歌瘑锛氭眽榄忔椂锛屾瀬鐩涗簬姹変唬鐨勮緸璧嬶紝鍦ㄥ舰寮忓拰鍐呭涓ゆ柟...
  • 闈掓灄缈犵,鍥涙椂淇卞銆傚師鏂嘷缈昏瘧鍙璧忔瀽
    绛旓細閴磋祻 銆婄瓟璋腑涔︿功銆嬫槸浣滆呭瘎缁欒阿寰皥灞辨按涔嬬編鐨勪竴灏佷俊绗銆傚叏鏂囩粨鏋勫阀濡欙紝璇█绮惧銆傜煭鐭叚鍗佸叓瀛楋紝鍗冲凡闆嗘睙鍗椾箣缇庝簬涓韬紝鍒囧垏瀹炲疄鍦伴亾鍑轰簡灞卞窛涔嬭嚜鐒剁編銆傝捣棣栦箣鍙モ滃北宸濅箣缇庯紝鍙ゆ潵鍏辫皥鈥濓紝铏界劧骞冲拰鍗村緢鑷劧锛屼笖绔嬫剰楂樿繙锛涙帴鐫鐨勨滈珮宄板叆浜戯紝娓呮祦瑙佸簳鈥濊嚦鈥滃鏃ユ棰擄紝娌夐碁绔炶穬鈥濓紝涓嶈冻浜斿崄涓...
  • 绛旇阿涓功涔鐨缈昏瘧?
    绛旓細鑷粠璋㈢伒杩愪箣鍚庯紝杩樻病鏈変汉鑳界疆韬繖浣崇編鐨勫北姘翠箣涓傝祻鏋愶細銆婄瓟璋腑涔︿功銆嬫槸闄跺紭鏅啓缁欐湅鍙嬭阿涓功鐨勪竴灏佷功淇銆傛枃绔犱互鎰熸叏鍙戠锛氬北宸濅箣缇庯紝鍙ゆ潵鍏辫皥锛屾湁楂橀泤鎯呮鐨勪汉鎵嶅彲鑳藉搧鍛冲北宸濅箣缇庯紝灏嗗唴蹇冪殑鎰熷彈涓庡弸浜轰氦娴侊紝鏄汉鐢熶竴澶т箰浜嬨備綔鑰呮鏄皢璋腑涔﹀綋浣滆兘澶熻皥灞辫姘寸殑鏈嬪弸锛屽悓鏃朵篃鏈熸湜涓庡彜寰浠婃潵鐨勬灄娉夐珮澹浉...
  • 绛旇阿涓功涔︾炕璇鍙婃敞閲
    绛旓細涓銆佺炕璇戯細灞辨渤鐨勫.缇庯紝鏄嚜鍙や互鏉ヤ汉浠叡鍚岃皥璧忕殑銆杩欓噷鐨勯珮宄版彃鍏ヤ簯闇勶紝娓呮祦婢勬緢瑙佸簳,娌虫祦涓ゅ哺鎮礀宄锛屽湪闃冲厜涓嬪悇绉嶅厜褰╀氦鐩歌緣鏄銆傝媿闈掔殑瀵嗘灄鍜岀ⅶ缁跨殑绔瑰瓙锛屼竴骞村洓瀛e父闈掕懕缈犮傛瘡褰撴棭鏅紝澶滈浘灏嗚娑堟瓏锛屽彲鍚埌鐚跨尨闀垮暩锛岄笩闆涔遍福锛涙瘡褰撳倣鏅氾紝澶曢槼灏嗚惤锛屽彲瑙佸埌姘翠腑鐨勯奔鍎跨珵鐩歌烦璺冦傝繖閲屽疄鍦ㄦ槸浜洪棿鐨勪粰澧冨晩...
  • 銆婄瓟璋腑涔︿功銆嬬炕璇戣祻鏋愭槸浠涔?
    绛旓細銆婄瓟璋腑涔︿功銆嬫槸鍗楁湞鏂囧瀹堕櫠寮樻櫙鍐欑粰鏈嬪弸璋腑涔︾殑涓灏佷功淇,鍑哄銆婂叏姊佹枃銆嬨 銆愮櫧璇璇戞枃銆 灞卞窛鏅壊鐨勭編涓,鑷彜浠ユ潵灏辨槸鏂囦汉闆呭+鍏卞悓娆h祻璧炲徆鐨勩傚穽宄ㄧ殑灞卞嘲鑰稿叆浜戠,鏄庡噣鐨勬邯娴佹竻婢堣搴曘備袱宀哥殑鐭冲鑹插僵鏂戞枔,浜ょ浉杈夋槧銆傞潚钁辩殑鏋楁湪,缈犵豢鐨勭涓,鍥涘甯稿瓨銆傛竻鏅ㄧ殑钖勯浘灏嗚娑堟暎鐨勬椂鍊,浼犳潵鐚裤侀笩姝よ捣褰间紡鐨勯福鍙0;...
  • 绛旇阿涓功涔︾炕璇鍙璧忔瀽 绛旇阿涓功涔︽敞閲
    绛旓細绛旇阿涓功涔︾炕璇戝強璧忔瀽銆婄瓟璋腑涔︿功銆嬬炕璇灞卞窛鏅壊鐨勭編涓斤紝鑷彜浠ユ潵灏辨槸鏂囦汉闆呭+鍏卞悓娆h祻璧炲徆鐨勩傚穽宄ㄧ殑灞卞嘲鑰稿叆浜戠锛屾槑鍑鐨勬邯娴佹竻婢堣搴曘備袱宀哥殑鐭冲鑹插僵鏂戞枔锛屼氦鐩歌緣鏄犮傞潚钁辩殑鏋楁湪锛岀繝缁跨殑绔逛笡锛屽洓瀛e父瀛樸傛竻鏅ㄧ殑钖勯浘灏嗚娑堟暎鐨勬椂鍊欙紝浼犳潵鐚裤侀笩姝よ捣褰间紡鐨勯福鍙0;澶曢槼蹇钀藉北鐨勬椂鍊欙紝娼滄父鍦ㄦ按涓殑...
  • 銆婄瓟璋腑涔︿功銆娉ㄩ煶鍙缈昏瘧鏄粈涔?
    绛旓細绛旇阿涓功涔 銆愪綔鑰呫戦櫠寮樻櫙 銆愭湞浠c戝崡鍖楁湞 璇戞枃瀵圭収 灞卞窛涔嬬編锛屽彜鏉ュ叡璋堛傞珮宄板叆浜戯紝娓呮祦瑙佸簳銆備袱宀哥煶澹侊紝浜旇壊浜よ緣銆傞潚鏋楃繝绔癸紝鍥涙椂淇卞銆傛檽闆惧皢姝囷紝鐚块笩涔遍福锛涘鏃ユ棰擄紝娌夐碁绔炶穬锛屽疄鏄鐣屼箣浠欓兘锛岃嚜搴蜂箰浠ユ潵锛屾湭澶嶆湁鑳戒笌鍏跺鑰呫傝瘧鏂 娉ㄩ噴 灞卞窛鏅壊鐨勭編涓斤紝鑷彜浠ユ潵灏辨槸鏂囦汉闆呭+鍏卞悓娆h祻璧炲徆鐨勩
  • 绛旇阿涓功涔 缈昏瘧鍙婃枃瀛﹀父璇
    绛旓細銆婄瓟璋腑涔︿功銆嬫槸鍗楁湞鏂囧瀹堕櫠寮樻櫙鍐欑粰鏈嬪弸璋腑涔︾殑涓灏佷功淇°傛枃绔犱互鎰熸叏鍙戠锛灞卞窛涔嬬編锛屽彜鏉ュ叡璋堬紝鏈夐珮闆呮儏鎬鐨勪汉鎵嶅彲鑳藉搧鍛冲北宸濅箣缇庯紝灏嗗唴蹇冪殑鎰熷彈涓庡弸浜轰氦娴侊紝鏄汉鐢熶竴澶т箰浜嬨傚弽鏄犱簡浣滆呭ū鎯呭北姘寸殑鎬濇兂銆備綔鑰呮鏄皢璋腑涔﹀綋浣滆兘澶熻皥灞辫姘寸殑鏈嬪弸锛屽悓鏃朵篃鏈熸湜涓庡彜寰浠婃潵鐨勬灄娉夐珮澹浉姣旇偐銆傛鏂囩О閬撴睙鍗...
  • 绛旇阿涓功涔︾炕璇鍏ㄦ枃
    绛旓細绛旇阿涓功涔缈昏瘧鍏ㄦ枃 榄忔檵鍗楀寳鏈濇椂鏈燂紝闅忕潃鏂囧鐨勮嚜瑙夛紝涔︿俊浣撴暎鏂囦篃寮濮嬫垚鐔燂紝璁稿浜哄凡鎶婁功淇′綔涓烘枃瀛︿綔鍝佹潵鍒涗綔銆佹潵娆h祻浜嗐傚姞涔嬭繖涓鏃舵湡楠堟枃鐩涜锛屼竴浜涗紭绉鐨勪功淇¢兘鍐欏緱璇嶉噰闅芥案銆侀煶鑺傞摽閿碉紝璇█瀵屾湁闊充箰缇庯紝銆婄瓟璋腑涔︿功銆灏辨槸杩欎竴鏃舵湡鐨勪功淇′匠浣溿備笅闈㈡槸鎴戞暣鐞嗙殑绛旇阿涓功涔︾炕璇戝叏鏂囷紝甯屾湜瀵逛綘鏈夊府鍔!鍘...
  • 扩展阅读:原文译文及赏析 ... 答谢中书书赏析简短 ... 《答谢中书书》全文 ... 《记承天寺夜游》原文 ... 答谢中书书原文及翻译 ... 原文及译文赏析 ...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 中英文自动翻译器 ... 《答谢中书书》 白话文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