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梦德《石林家训》家风家训

叶梦德《石林家训》家风家训_名言名句摘抄

宋叶梦德《石林家训》。

1.修身要略以戒诸子。

君子虽贫穷而志向宏大,是为了培养仁心;虽富贵而体貌恭谦,是为了消除骄横之气;生活安逸舒适却能使气血不懈怠,这是遵循事理或礼法的缘故;辛劳疲倦而容貌并不枯暗,这是喜爱结交的缘故;虽然愤怒但却不因此过分剥夺应该给予他人的东西、虽然十分喜爱但不因此而超过分额多给他人,这是礼法战胜私情的缘故。
你们要把我的话铭记在心,用来提高自己的修养,即使不能达到至善,也不至于失于不善。
你们一定不要怠慢这件事。

贫穷如果无志,就已经落进了穷途末路;富贵如果骄横,迟早必被千夫所指;安乐如果丧失斗志,安乐的日子就已经进入尾声;疲倦时如果不坚持热情待客,就容易引起客人的误解;如果因为愤怒而故意剥夺他人应得的利益,如果因喜爱而将利益过多地给予他人,这都是心眼狭小、利令智昏的行为。
以上几条之所以能成为修身之要,是由于它能使人无论处在顺境还是逆境中,即使处在情绪失控的关头,都能拥有和谐的环境、清醒的决断、旺盛的斗志和高尚的人格。

2.事亲不欺。

司马温公著《迂说》,其中有一章说:迂腐的老头对侍候君主没有其他秘诀,就是长期不欺骗君主罢了。
对待双亲也应该这样。
这是天下的至理名言。
对待君主的道理,对你们不容易讲,暂且讲讲对待双亲的问题。
我看世人没有能够避免被晚辈欺骗的。

喜爱孩子就教训他,孩子表面服从却不付之行动,这就是欺骗。
自己犯了错误却隐瞒、沉默,不使父母知道,这也是欺骗。
有想法藏在心中,避重就轻不敢全都会出来,也是欺骗。
假装做些表面好看的事情,未必出于真情实意,这也是欺骗。
曾子为自己逝去的亲人服丧,能在七天之内不吃不喝,虽然这样做对于我们已逝的亲人没有任何作用,但却出于内心的感情。
曾子的孝心已经达到了极点,其高难的程度让后人难以仿效。
如果想通过自己的行为博得孝顺的名声,就不能完全表现出对亲人应有的真情,自己应该认识到这样做也是一种过错。
如果亲人去世了,后人因仿效曾子过于艰难尚且不敢去做,何况亲人活在世上去欺骗他又有什么不敢做的呢?

现在你们听到我的教诲,就要逐一遵行,不能有所丢失。
有过错就要改悔,不能重复再犯。
不能不让父母听到自己的事;如心中有想法,一定要全部告诉父母,丝毫不能隐瞒,做人子应做的事,不做人子不应做的事。
采取文饰的方式以获得美好的名声,这样做也可以说得上孝顺,但要以不欺骗为前提。
这种心态同样用来对待君主,难道还会有第二种办法吗?

强调不欺骗他人,并不意味着要侵犯自己的隐私权。
在感情上欺骗他人要受到道德的谴责,在生意场上欺骗他人是违法行为,在工作上欺骗上司是不称职的行为,在成长时期欺骗父母不利于父母及时帮助自己改正错误和抓住机遇。
一个人如果长于欺骗,注定要在工作和生活上遭人唾弃。
千万不要把忠诚无欺等同于傻子,这是一种极易做到却十分难能可贵的道德品质,这种品质在工作上是一种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有时甚至能够弥补能力不足的缺陷。

3.慎言省事。

我看人们说话,类型不过有四种:习惯于传播荒诞和虚妄的故事的人,每每信口纵谈,不顾被议论者的利害得失,只顺着自己的兴致畅所欲言。
喜好打听的人,就对一些表面上大致相似的内容,大加渲染称赞,尽管言过其实,自己还不知道。
沉陷在好恶之情之中的人,所喜欢的人虽然很丑恶,却竭力为他们遮掩;所讨厌的人即使很善良,也巧妙地予以诋毁。
那些涉及利害关系而排挤他人的人,就故意制造事端设置阴谋,倾轧他人唯恐不力,中伤他人唯恐不深。
而人们听话的类型也不过两种:单纯的人不辨是非,全面予以相信;粗心且快嘴快舌的人也不管其中的利害,统统予以传播。
这就是说话不能不慎重的原因。
现在你们在前四种弊端上,我知道或许可以避免,但对后两点过失,我不能没有忧虑。
原因是你们涉世还不深,还没有经历患难,对于人情的狡诈情况,还不能清楚体察,哪会知道你们能够不沿袭和沉陷于这些过错之中呢?

所以想要谨慎说话,首先要会减去无关的事务,选择朋友一定要注重单纯和沉静的人,对分外事不去追求,自然就不会进入是非毁誉之地。
所与交游者都是善良、正派的人士,他们也自然喜欢能自觉防备患害的人,那么,是非毁誉的话也不会传到你的耳边。
你万不得已听到一些传闻,对那些单纯的人无心传来的话,要动脑思考而不可轻信;对于粗心且快嘴快舌的人传来的话,一定要认真引以为戒并且不要轻易传播,这样或许就能免去一些过失了。

劝人慎言省事,似乎给人以不开朗和过于谨小慎微的感觉.但仔细想想:无论何时何地,谁又能免得了信口开河种下的纷争与祸端呢?作者详细描述了言语被各怀心思的众口传扬和流变的过程,充分论证了谨慎言语是尊重他人和保护自己的重要手段。
现代人提倡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多半只注重在提高表达能力上下工夫,这就更容易因贪图一时口舌之快而给他人造成诽谤和精神损害。
一旦发生这样的事,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因口致祸者也就更加难逃干系了。
要谨慎言语,不仅自己说话要根据对象选择措辞,而且还要在善于倾听和减少传播上下工夫。
这就在说话艺术上比通常的提高表达能力的要求又提升了一个层次。

4.不贰过说喻诸子。

圣人抱着由至诚之心和完美的道德构成的本性,扎根于由中庸之道构成的至高的道德。
如果把这些从内心发放出来,在言行上表现出来,不独他们思考的问题无一不合乎规矩,不良的邪念也无孔可入,不合法度的任性行为也就无法强加在他们身上了,所以圣人没有过失。
所谓过失,不是表现在行动上和彰显在语言上(才算过失),人们通常都认为过失出现之后才算过失。
颜子的过失,就是我讲的这种过失。
不贰的意思,就是能够在没有发生时停止住,在还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就已经杜绝,也就是说言行上出现的过失就是第二次过失。
你们应该以不贰过的思想来戒勉自己,学习颜子的心法,这就是我平素的愿望了!
你们要以此勉励自己啊!

不贰过的意思,不是指不要在言行上重复犯错,而是指如果心中涌出不正确的想法,就已经是第一次犯错;如果再进一步在言语和行动上表现出来,那就是第二次犯错。
这就要求人们当错误的念头在心中开始萌生时,就能及时觉察并予以先行锄除,把过错彻底消灭在成形之前,这是一种极高的免过功夫和修养境界,需要极高的道德智慧和长时间才能养成的自我正心的习惯。
陆游《放翁家训》家风家训_名言名句摘抄
陆游《放翁家训》家风家训_名言名句摘抄

宋陆游《放翁家训》。

1.人生才固有限,然世人多不能克尽其实。

人生的才力固然有限,但世人大多不能把它尽情发挥,到老必定抱恨终身。
我虽然没有多少才华,但同样也是一个人,没有到四十岁,还没有著书立说,过了四十岁精力日渐衰竭,很快就衰老了。

珍惜生命的意义,要计算和运用好手中的岁月。
不愁自己无才,就怕才华在自己身上没有得到足够发挥;不愁才无用武之地,就怕不为自己的才华寻求一个适宜的投放方向。
大才有大用,小才有小用,只要抓紧时间,生命的才华足以照亮人生。

2.后生才锐者.最易坏。

后生才华锋锐外现的,最容易变坏。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父兄应该为此而忧虑,不能认为这是一件可喜的事。
一定要常加检查和约束,使他熟读五经和诸子的文章。
要用为人要宽厚、恭谨的道理规训他,不要让他们与轻浮浅薄之徒交游相处。
这样坚持十几年,他的志向和兴趣就会自然形成。
否则,值得忧虑的事情,还不止影响某一方面。
我这句话,是对后人的药石之言,每个人都要谨慎记住,不要留下后悔。

才华横溢的人,用来建功立业,可能成为盖世英才;用作鸡鸣狗盗,也可成为害群之马。
智力愚钝的人成事的能力有限,其破坏力也相应有限。
所以陆游最怕子孙沦为人人喊打的害群之马。
天纵奇才,固然令人艳羡不已,但有才无德的人对社会进行破坏的力量更大更强。

3.如是思之,贪求自息。

世间那些贪婪之徒,欲望像沟壑一样无法填满,确定已经不值得去责备了。
至于常人,见到别人的服饰珍玩,不能不动心,这其实也是一病。
大概人的性情总是倾慕他所没有的东西,讨厌自己已经到手的东西,只要想想这件东西如果我拥有了,究竟又有什么作用呢?能给他人带来艳羡,对于我又有什么实际补益呢?这样一想,贪求的欲望自然止息。
如果一个人天性淡泊、超脱,或者学问功夫已到,就不必依靠这种办法了。

陆游创立的这种戒贪之法,实在源于他对人生人性的把握和参透。
新奇的物品只要在他人手中无一不是五光十色、富丽堂皇,而一旦把它弄到我的手中,立刻显得光华顿收、平庸无奇了,再过几日,就已经是新变成旧、有等于无了。
任何珍奇的东西一旦到了我的手中无一不遭到这种下场。
既然如此,我又何必对那些还没有到手的东西艳羡不已呢?难道仅仅引起他人的惊叹和钦佩吗?如果一味为了别人的感觉,我自己生命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凭这样的想法,能够斩断很多的麻烦与拖累。

4.舍此三者.别无策矣。

风俗正一天比一天坏,令人担忧的不止一处。
我很庆幸自己已经衰老将死了。
如果让我没有很快就死,也决不出来做官。

我家本来就以务农为生,若再能重新务农,当为上策;闭门读书,不参加科举考试,不求做官,当为中策;安心做小官,不向往荣华发达,当为下策。
除了这三策,就别无选择了。
你们今天听到这句话,心里肯定不认为正确,日后才会深刻理解。
闲暇时与兄弟们看看这句话用来警示自己,不必要跟别人说。

如此消极绝望的话语,陆放翁为什么把它当做秘而不宣的三策传给后代呢?应该说,这绝不仅仅是一种正话反说的愤世之言。
安于小官,不慕荣达,既可谋生,又可不招太大的风险,更不受官场恶习的熏染,但又不得不受一些官场规则的制约,所以为下策;闭门读书,不图仕举,固然能保养名节,但又不能毫无谋生之忧,所以只能为中策;如果复能为农,既可自食其力,又可保全名节,所以是最上之策。
可见陆游把保全气节和谋生问题视为子孙的首要选择。
这不是规劝子孙回避社会责任,而是因为当时的官场漆黑一团并且恶人正在作恶,不仅让人报国无门,而且不同流合污就没有立锥之地。
为保全高风不绝,陆游出此三策为子孙谋。
宋·赵鼎《家训笔录》家风家训_名言名句
宋·赵鼎《家训笔录》家风家训_名言名句

宋赵鼎《家训笔录》。

惟廉勤二字,人人可至。

第一项:在家中,要以孝顺父亲和兄弟友爱为首要任务。
平时教育子孙读书做学问,也正是为了达成这个目的。
前人留下的训诫,子孙各自都有一本书,还有司马温公的《家范》;可以每样都抄录一本,要时时阅览,足以值得效法,不必等我一一说透。

第二项:凡是做官的,一定要以廉洁和勤政为本。
人的才能和禀性,各有短长,很难勉强保持一致。
但廉和勤这两个字,却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用廉和勤对内来要求自己,用和顺的原则来待人接物;与人和顺自己就能安身,就能远离祸害。

第三项:在家人中要以最年长的主管家中事务以及收支租税等。
如一开始就想让自己看中的人担任主管,也要听从大家的意见,意见一致才可以。

第四项:子孙如有不成器的行为,败坏家风,就要依靠主管家事的人召集各位子弟,在厅堂前训诫和整治他,促使他们改正错误,对那些行为很过分的人,就要在供奉神佛和祖先牌位的厅堂上当庭训诫,如再犯就再当庭训诫。

第五项:一年中各种祭祀活动,主管家务的人要率领各位子弟协力安排办理,一定要符合祭礼要求,剩余祭品一定要全族分享。

第六项:每月初一、十五都要拿出酒食来进行祭祀,要像平常祭祀一样,全家老小都要集中在一起,不能懈怠和轻慢。

第七项:在追思逝去的亲人的祭日,要邀请并供养僧人念经超度,全家人都要吃素食。

第八项:凡是本家田产,子子孙孙,不能分割。
另外还有明文规定,一定要依照规定的约束,严格遵守。

第九项:每年收来的地租,按人口分配,不论大小,每人都有一份。
五岁以上,给三分之一份;十岁以上,给半份;十五岁以上给全份;只给自家骨肉;女子已经出嫁还没有离开家庭的,与女婿和外甥一样对待。
其他奴仆不在分配的范围之内。

第十项:对于家中库存及租、税、收支等情况,要开列详细记录和出示单据,家中主管和各房长子都要签字画押。
其他广泛地增加和减损的事务,也要共同商议才能决定。

这是赵鼎制定的三十条治家法规的前十项,从中可以对中国古代的家族制度窥见一斑。
从以上十条具体的家规中不难看出,中国古代的家族制度至少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家族管理的道德目标是孝友、廉勤和读书为学,这种道德方向是善良的和崇高的,也是无可非议的。
二、在家族的模式上虽然原则上要求以最长一人担当治家主管,但如有合适的人,也要听须众议所同乃可;治家主管在财务上要严格建账、全面公开;重要开支,亦须商议。

可见这管理制度虽被后世视为家长制,其实不乏民主的因素。

三、在经济上人人平等。
在财物分配上,全族不论长幼,俱为一等,既使是对祭祀剩下的酒食的分配,也是合族破盘。
四、祭祀是中国古代家族中最普遍和最庄重的民俗活动,现代人把它视为封建迷信,它其实是一种不同于西方基督教的民俗宗教.是华夏文明有史以来就沿袭下来的以敬天和敬祖为主旨的真正的中国本土宗教。
五、古代家族制度的管理是十分严格的,对不肖子孙采取了堂训、庭训和再庭训等手段。
这是在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之外教育子弟迁善改过的一种有力而重要的手段。
传统美德就是依靠这种手段得以树立和传承下来的。

名句作为警示自己的句子,希望以上《叶梦德《石林家训》家风家训_名言名句摘抄》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想获取更多名句内容可以点击 名言名句 专题。

  • 鍙舵ⅵ寰枫婄煶鏋楀璁嬪椋庡璁_鍚嶈█鍚嶅彞鎽樻妱
    绛旓細瀹鍙舵ⅵ寰枫婄煶鏋楀璁銆 1.淇韩瑕佺暐浠ユ垝璇稿瓙銆 鍚涘瓙铏借传绌疯屽織鍚戝畯澶,鏄负浜嗗煿鍏讳粊蹇;铏藉瘜璐佃屼綋璨屾伃璋,鏄负浜嗘秷闄ら獎妯箣姘;鐢熸椿瀹夐歌垝閫傚嵈鑳戒娇姘旇涓嶆噲鎬,杩欐槸閬靛惊浜嬬悊鎴栫ぜ娉曠殑缂樻晠;杈涘姵鐤插﹁屽璨屽苟涓嶆灟鏆,杩欐槸鍠滅埍缁撲氦鐨勭紭鏁;铏界劧鎰ゆ掍絾鍗翠笉鍥犳杩囧垎鍓ュず搴旇缁欎簣浠栦汉鐨勪笢瑗裤佽櫧鐒跺崄鍒嗗枩鐖变絾涓嶅洜姝よ岃秴杩囧垎棰濆...
  • 瀹嬄风湡寰风銆婃暀瀛愭枊瑙銆嬪椋庡璁_鍚嶈█鍚嶅彞
    绛旓細瀹鍙舵ⅵ寰枫婄煶鏋楀璁銆 1.淇韩瑕佺暐浠ユ垝璇稿瓙銆 鍚涘瓙铏借传绌疯屽織鍚戝畯澶,鏄负浜嗗煿鍏讳粊蹇;铏藉瘜璐佃屼綋璨屾伃璋,鏄负浜嗘秷闄ら獎妯箣姘;鐢熸椿瀹夐歌垝閫傚嵈鑳戒娇姘旇涓嶆噲鎬,杩欐槸閬靛惊浜嬬悊鎴栫ぜ娉曠殑缂樻晠;杈涘姵鐤插﹁屽璨屽苟涓嶆灟鏆,杩欐槸鍠滅埍缁撲氦鐨勭紭鏁;铏界劧鎰ゆ掍絾鍗翠笉鍥犳杩囧垎鍓ュず搴旇缁欎簣浠栦汉鐨勪笢瑗裤佽櫧鐒跺崄鍒嗗枩鐖变絾涓嶅洜姝よ岃秴杩囧垎棰濆...
  • 扩展阅读:家风家训作品一等奖 ... 家训家规家风内容摘抄 ... 亲子诵读《家风家训》 ... 家庭家风家训简单 ... 家风家训免费模板 ... 好家风好家训家长征文 ... 弘扬好家风家训演讲稿 ... 《朱子家训》原文 ... 家庭最好的三种家风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