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这首诗歌竟是出自这样的背景!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出处是哪里?

\u201c\u6350\u8eaf\u8d74\u56fd\u96be\uff0c\u89c6\u6b7b\u5ffd\u5982\u5f52\u201d\uff0c\u8fd9\u9996\u8bd7\u6b4c\u7adf\u662f\u51fa\u81ea\u8fd9\u6837\u7684\u80cc\u666f\uff01

\u201c\u6350\u8eaf\u8d74\u56fd\u96be\uff0c\u89c6\u6b7b\u5ffd\u5982\u5f52\u201d\uff0c\u8fd9\u9996\u8bd7\u6b4c\u7adf\u662f\u51fa\u81ea\u8fd9\u6837\u7684\u80cc\u666f\uff01

\u66f9\u64cd\u4e4b\u5b50\u66f9\u690d\u300a\u767d\u9a6c\u7bc7\u300b\u4e2d\u6709\u8fd9\u6837\u4e00\u53e5\u8bdd\uff1a\u201c\u6350\u8eaf\u8d74\u56fd\u96be\uff0c\u89c6\u6b7b\u5ffd\u5982\u5f52\u201d\u3002\u53ef\u4ee5\u8bd1\u4f5c\uff1a\u4e3a\u4e86\u89e3\u9664\u56fd\u96be\u732e\u8eab\uff0c\u628a\u6b7b\u4ea1\u770b\u4f5c\u56de\u5bb6\u4e00\u6837\u201c\u3002\u6709\u8fd9\u4e48\u4e00\u4e2a\u4eba\u6b63\u5370\u8bc1\u4e86\u8fd9\u53e5\u8bdd\u7684\u542b\u4e49\uff0c\u4ed6\u5c31\u662f\u9ec4\u9053 \u5468\u3002\u9ec4\u9053\u5468,\u5b57\u5e7c\u7384\uff0c\u53f7\u77f3\u658b\u3002\u660e\u672b\u5b66\u8005\u3001\u4e66\u753b\u5bb6\u3001\u6587\u5b66\u5bb6\u3001\u5112\u5b66\u5927\u5e08\u3002\u5d07\u796f\u4e5d\u5e74\uff081636\u5e74\uff09\uff0c\u9ec4\u9053\u5468\u64e2\u8a79\u4e8b\u5e9c\u5c11\u8a79\u4e8b\uff0c\u517c\u7ff0\u6797\u4f8d\u8bfb\u5b66\u58eb\uff0c\u5145\u7ecf\u7b75\u65e5\u8bb2\u5b98\u3002\u5d07\u796f\u5341\u4e00\u5e74\uff081638\u5e74\uff09\uff0c\u9ec4\u9053\u5468\u56e0\u6307\u65a5\u5927\u81e3\u6768\u55e3\u660c\u7b49\u79c1\u4e0b\u5984\u81ea\u8bae\u548c,\u5e76\u72af\u989c\u76f4\u8c0f\u5d07\u796f\u9053 \uff1a\u201c\u5fe0\u4f5e\u4e8c\u5b57\uff0c\u81e3\u4e0d\u6562\u4e0d\u8fa9\u3002\u81e3\u5728\u541b\u7236\u4e4b\u524d\u72ec\u72ec\u6562\u8a00\u4e3a\u4f5e\uff0c\u5c82\u5728\u541b\u7236\u4e4b\u524d\u8c17\u8bcc\u9762\u8c00\u8005\u4e3a\u5fe0\u4e4e\uff1f\u5fe0\u4f5e\u4e0d\u5206\uff0c\u5219\u90aa\u6b63\u6df7\u6dc6\uff0c\u4f55\u4ee5\u6cbb\uff1f\u201d\uff0c\u5d07\u796f\u5927\u6012\uff0c\u5c06\u9ec4\u9053 \u5468\u8fde\u964d\u516d\u7ea7\u8c03\u4efb\u6c5f\u897f\uff0c\u540e\u53c8\u5c06\u5176\u6c38\u8fdc\u5145\u519b\u5e7f\u897f\u3002\u5d07\u796f\u5341\u56db\u5e74\uff0c\u5d07\u796f\u56de\u60f3\u8d77\u9ec4\u9053\u5468\u5f53\u521d\u6240\u8a00\uff0c\u4fbf\u4e0b\u65e8\u5c06\u9ec4\u9053\u5468\u590d\u5b98\u3002



\u9ec4\u9053 \u5468\u753b\u50cf

\u660e\u4ea1\u540e\uff0c\u9ec4\u9053 \u5468\u56e0\u5176\u540d\u671b\u88ab\u5357\u660e\u5f18\u5149\u671d\u4efb\u4e3a\u540f\u90e8\u4f8d\u90ce\u3001\u793c\u90e8\u5c1a\u4e66\uff0c\u5176\u201c\u4e25\u51b7\u65b9\u521a\uff0c\u4e0d\u5055\u6d41\u4fd7\u201d\u3002\u5f18\u5149\u4ea1\u540e\uff0c\u5728\u798f\u5efa\u62e5\u7acb\u9686\u6b66\u5e1d\u6731\u807f\u952e\u5373\u4f4d\uff0c\u5c01\u6b66\u82f1\u6bbf\u5927\u5b66\u58eb\u517c\u540f\u3001\u5175\u4e8c\u90e8\u5c1a\u4e66\u3002\u9686\u6b66\u5143\u5e74\uff081645\u5e74\uff09\uff0c\u6e05\u519b\u8fde\u4e0b\u6c5f\u5357\u6570\u7701\uff0c\u5e76\u9881\u5e03\u5243\u53d1\u4ee4\uff0c\u6c5f\u5357\u58eb\u7ec5\u767e\u59d3\u6c42\u52a9\u4e8e\u9686\u6b66\u5e1d\u3002\u4f46\u5f7c\u65f6\u9686\u6b66\u671d\u5927\u6743\u5728\u90d1\u829d\u9f99\u624b\u4e2d\uff0c\u90d1\u829d\u9f99\u517b\u5175\u81ea\u91cd\uff0c\u4e0d\u53d1\u4e00\u5175\u4e00\u5352\u3002\u4e5d\u6708\u9ec4\u9053\u5468\u52df\u4f17\u6570\u5343\u4eba\uff0c\u9a6c\u4ec5\u5341\u4f59\u5339\uff0c\u53e6\u6709\u4e00\u6708\u7cae\uff0c\u51fa\u4ed9\u971e\u5173\uff0c\u4e0e\u6e05\u5175\u6297\u51fb\u3002\u4ed6\u77e5\u9053\u6b64\u884c\u65ad\u65e0\u751f\u8def\uff0c\u4f46\u4ed6\u8fd8\u662f\u8981\u53bb\uff0c\u5341\u6708\u521d\u62b5\u8fbe\u5e7f\u4fe1\uff08\u4eca\u4e0a\u9976\uff09\uff0c\u52df\u5f97\u4e09\u4e2a\u6708\u5175\u7cae\uff0c\u5206\u5175\u4e09\u8def\uff0c\u5411\u6e05\u5175\u53d1\u8d77\u8fdb\u653b\uff0c\u4e00\u8def\u5411\u897f\u653b\u629a\u5dde\uff08\u4eca\u4e34\u5ddd\uff09\uff0c\u53e6\u4e24\u8def\u5317\u4e0a\u5206\u653b\u5a7a\u6e90\u3001\u4f11\u5b81\uff0c\u4e0d\u4e45\u4e09\u8def\u7686\u8d25\u3002


\u5341\u4e8c\u6708\u4e8c\u5341\u56db\u65e5\uff0c\u9053\u5468\u88ab\u5fbd\u5dde\u5b88\u5c06\u5f20\u5929\u7984\u4fd8\u83b7\uff0c\u9001\u81f3\u5357\u4eac\u72f1\u4e2d\uff0c\u5176\u72f1\u4e2d\u541f\u548f\u5982\u6545\uff0c\u8a93\u6b7b\u4e0d\u964d\u3002\u6e05\u5ef7\u611f\u5176\u5fe0\u4e49\uff0c\u6d3e\u65e9\u5df2\u964d\u6e05\u7684\u6d2a\u627f\u7574\u53bb\u529d\u964d\uff0c\u9ec4\u9053\u5468\u4e0d\u53d1\u4e00\u8a00\u5199\u4e0b\u8fd9\u6837\u4e00\u526f\u5bf9\u8054\uff1a\u201c\u53f2\u7b14\u6d41\u82b3\uff0c\u867d\u672a\u6210\u529f\u7ec8\u53ef\u6cd5\uff1b\u6d2a\u6069\u6d69\u8361\uff0c\u4e0d\u80fd\u62a5\u56fd\u53cd\u6210\u4ec7\u3002\u201d\u5c06\u53f2\u53ef\u6cd5\u4e0e\u6d2a\u627f\u7574\u5bf9\u6bd4\uff0c\u6d2a\u627f\u7574\u53c8\u7f9e\u53c8\u6127\uff0c\u4e0a\u758f\u8bf7\u6c42\u514d\u9053\u5468\u6b7b\u5211\uff0c\u6e05\u5ef7\u4e0d\u51c6\u3002\u9686\u6b66\u4e8c\u5e74\u4e09\u6708\u4e94\u65e5\uff0c\u7edd\u98df\u5341\u591a\u65e5\u7684\u9ec4\u9053\u5468\u88ab\u62bc\u81f3\u4e1c\u534e\u95e8\u5211\u573a\u4e0a\uff0c\u5411\u5357\u518d\u62dc\uff0c\u9053\u5468\u54ac\u7834\u624b\u6307\uff0c\u7559\u8840\u4e66\u9057\u5bb6\u4eba\uff1a\u201c\u7eb2\u5e38\u4e07\u53e4\uff0c\u8282\u4e49\u5343\u79cb\uff1b\u5929\u5730\u77e5\u6211\uff0c\u5bb6\u4eba\u65e0\u5fe7\u3002\u201d\u4e34\u5211\u524d\u5927\u547c\uff1a\u201c\u5929\u4e0b\u5c82\u6709\u754f\u6b7b\u9ec4\u9053\u5468\u54c9?\u201d\u6700\u540e\u5934\u5df2\u65ad\u800c\u8eab\u201c\u5140\u7acb\u4e0d\u4ec6\u201d\uff0c\u65f6\u5e74\u516d\u5341\u4e00\u5c81\u3002\u6b7b\u540e\uff0c\u4eba\u4eec\u4ece\u4ed6\u7684\u8863\u670d\u91cc\u53d1\u73b0\u201c\u5927\u660e\u5b64\u81e3\u9ec4\u9053\u5468\u201d\u4e03\u4e2a\u5927\u5b57\u3002



\u9ec4\u9053\u5468\u4e66\u6cd5

\u8ba3\u8baf\u4f20\u81f3\u798f\u5efa\uff0c\u9686\u6b66\u5e1d\u201c\u9707\u60bc\u7f62\u671d\u201d\uff0c\u7279\u8d50\u8c25\u201c\u5fe0\u70c8\u201d\uff0c\u8d60\u6587\u660e\u4f2f\uff0c\u5e76\u4ee4\u5728\u798f\u5dde\u4e3a\u9ec4\u9053\u5468\u7acb\u201c\u95f5\u5fe0\u201d\u5e99\uff0c\u6625\u79cb\u5960\u796d\u3002\u767e\u5e74\u540e\uff0c\u6e05\u4e7e\u9686\u5e1d\u4e3a\u8912\u626c\u9ec4\u9053\u5468\u5fe0\u8282\uff0c\u6539\u8c25\u201c\u5fe0\u7aef\u201d\u3002\u9053\u5149\u56db\u5e74\uff081824\u5e74\uff09\uff0c\u65e8\u51c6\u9ec4\u9053\u5468\u4ece\u7940\u5b54\u5e99\u3002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出自中国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曹植前期的代表作品《白马篇》。


【作品概述】

《白马篇》是中国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曹植前期的代表作品。

此诗以曲折动人的情节描写边塞游侠儿捐躯赴难、奋不顾身的英勇行为,塑造了边疆地区一位武艺高超、渴望卫国立功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游侠少年形象,表达了诗人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开头两句以奇警飞动之笔,描绘出驰马奔赴西北战场的英雄身影,显示出军情紧急,扣动读者心弦;接着以“借问”领起,以铺陈的笔墨补叙英雄的来历,说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英雄形象;“边城”六句,遥接篇首,具体说明“西北驰”的原因和英勇赴敌的气概。末八句展示英雄捐躯为国、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境界。全诗风格雄放,气氛热烈,语言精美,称得上是情调兼胜,诗中的英雄形象,既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又凝聚和闪耀着时代的光辉。


【作品原文】

白马篇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词句注释】

白马篇:又名“游侠篇”,是曹植创作的乐府新题,属《杂曲歌·齐瑟行》,以开头二字名篇。

金羁(jī):金饰的马笼头。

连翩(piān):连续不断,原指鸟飞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白马奔驰的俊逸形象。

幽并:幽州和并州。在今河北、山西、陕西一带。

去乡邑:离开家乡。

扬声:扬名。垂:同“陲”,边境。

宿昔:早晚。秉:执、持。

楛(hù)矢:用楛木做成的箭。何:多么。参差(cēncī):长短不齐的样子。

控弦:开弓。的:箭靶。

摧:毁坏。月支:箭靶的名称。左、右是互文见义。

接:接射。飞猱(náo):飞奔的猿猴。猱,猿的一种,行动轻捷,攀缘树木,上下如飞。

散:射碎。马蹄:箭靶的名称。

狡捷:灵活敏捷。

勇剽(piāo):勇敢剽悍。螭(chī):传说中形状如龙的黄色猛兽。

虏骑(jì):指匈奴、鲜卑的骑兵。数(shuò)迁移:指经常进兵人侵。数,经常。

羽檄(xí):军事文书,插鸟羽以示紧急,必须迅速传递。

厉马:扬鞭策马。

长驱:向前奔驰不止。蹈:践踏。

顾:看。陵:压制。鲜卑:中国东北方的少数民族,东汉末成为北方强族。

弃身:舍身。

怀:爱惜。

籍:名册。

中顾私:心里想着个人的私事。中,内心。

捐躯:献身。赴:奔赴。


【白话译文】

驾驭着白马向西北驰去,马上佩带着金色的马具。有人问他是谁家的孩子,边塞的好男儿游侠骑士。

年纪轻轻就离别了家乡,到边塞显身手建立功勋。楛木箭和强弓从不离身,下苦功练就了一身武艺。

拉开弓如满月左右射击,一箭箭中靶心不差毫厘。飞骑射裂了箭靶“月支”,转身又射碎箭靶“马蹄”。

他灵巧敏捷赛过猿猴,又勇猛轻疾如同豹螭。听说国家边境军情紧急,侵略者一次又一次进犯内地。

告急信从北方频频传来,游侠儿催战马跃上高堤。随大军平匈奴直捣敌巢,再回师扫鲜卑驱逐敌骑。

上战场面对着刀山剑树,从不将安和危放在心里。连父母也不能孝顺服侍,更不能顾念那儿女妻子。

名和姓既列上战士名册,早已经忘掉了个人私利。为国家解危难奋勇献身,看死亡就好像回归故里。


【作品赏析】

《白马篇》是乐府歌辞,又作《游侠篇》,大概是因为这首诗的内容是写边塞游侠的缘故。诗中塑造了一个武艺精熟的爱国壮士的形象,歌颂了他的为国献身,誓死如归的高尚精神,寄托了诗人为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诗一开头就使人感到气势不凡。“白马”“金羁”,色彩鲜明。从表面看,只见马,不见人,其实这里写马,正是为了写人,用的是烘云托月的手法。这不仅写出了壮士骑术娴熟,而且也表现了边情的紧急。这好像是一个电影特写镜头,表现出壮士豪迈的气概。清代沈德潜说,曹植诗“极工起调”,这两句就是一例。这样的开头是喷薄而出,笼罩全篇。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诗人故设问答,补叙来历。关于游侠,司马迁《史记》有《游侠列传》。他说:“(游侠)救人于厄,振人不赡。仁者有乎?不既(失)信,不倍(背)言,义者有取焉。”(《太史公自序》)可见那些救人于患难,助人于穷困,不失信,不背言的人,才能具备“游侠”的条件。而曹植笔下的游侠与此不同,成了为国家效力的爱国壮士。“借问”四句紧承前二句,诗人没有继续写骑白马的壮士在边塞如何冲锋陷阵,为国立功,而是一笔宕开,补叙壮士的来历,使诗歌气势变化,富于波澜。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刻意铺陈“游侠儿”超群的武艺。这是补叙的继续。诗人使用了一连串的对偶句使诗歌语言显得铿锵有力,富于气势。“控弦”四句,选用“破”“摧”“接”“散”四个动词,从左、右、上、下不同方位表现游侠儿的高超武艺。“狡捷”二句,以形象的比喻描写游侠儿的敏捷灵巧,勇猛轻疾,都很生动。这些描写说明了游侠儿“扬声沙漠垂”的重要原因,也为后面所写的游侠儿为国效力的英勇行为做好铺垫。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这里是写游侠儿驰骋沙场,英勇杀敌的情景。因为游侠儿的武艺高超,前面已详写,这里只用“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二句,就十分精练地把游侠儿的英雄业绩表现出来了。这种有详有略的写法,不仅节省了笔墨,而且突出了重点。可见其剪裁的恰当。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这最后八句揭示游侠儿的内心世界。游侠儿之所以能够克敌制胜,不仅是由于他武艺高超,更重要的,还由于他具有崇高思想品德。这种思想品德和他的高超武艺结合起来,使这个英雄形象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白马篇》是曹植前期诗歌中的名作,它在写法上显然受到汉乐府的影响。曹植诗的“赡丽”“尚工”“致饰”,还有曹植的“雅好慷慨”(《前录自序》)和他诗歌的“骨气奇高”(钟嵘《诗品》上),即曹植常常表现出一种慷慨激昂的热情,因此其诗歌的思想感情高迈不凡。从《白马篇》来看,确实如此。


【名家点评】

李善:言人当立功、立事,尽力为国,不可念私。(《六臣注文选》)

胡应麟:子建《名都》《白马》《美女》诸篇,辞极瞻丽,然句颇尚工,语多致饰,视东、西京乐府天然古质,殊自不同。(《诗薮》内篇卷二)

陈祚明:“参差”,字活。“左的”、“右发”,变宕不板。“仰手”、“俯身“,状貌生动如睹,而“俯身”句尤佳。“散马蹄”,“散”字活甚,有声有势,历乱而去,而马上人身容飘忽,轻捷可知。缀词序景,须于此等字法尽心体究,方不重滞。弃身以下,慷慨激昂。(《采菽堂古诗选》)

何焯:此即所谓“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者也。(《义门读书记》)

方东树:此篇奇警。后来杜公《出塞》诸什,实脱胎于此。明远《代出自蓟北门行》《结客少年场》《幽并重骑射》皆模此,而实出自屈子《九歌·国殇》也。(《昭昧詹言》卷二)

朱乾:此寓意于幽并游侠,实自况也。子建《自试表》云:昔从武皇帝,南极赤岸,东临沧海,西望玉门,北出玄塞,伏见所以用兵之势,可谓神妙。而志在擒权馘亮,虽身分蜀境,首悬吴阙,犹生之年。篇中所云‘捐躯赴难,视死如归’,亦子建素志,非泛述矣。(《乐府正义》卷十二)


【作者简介】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出生于东阳武,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曹植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其诗以笔力雄健和词采画眉见长,留有集三十卷,已佚,今存《曹子建集》为宋人所编。曹植的散文同样也具有“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的特色,加上其品种的丰富多样,使他在这方面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诗品》的作者钟嵘亦赞曹植“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这首诗的大背景是建安时代,正当汉末天下大乱之际。小背景是这首诗写于曹植的早期阶段,也就是曹丕被封为太子进而继承王位之前。

是抱着为国家为正义而死的决心奔赴国难,把死亡看得就像回家一样,表现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和崇高思想。


【出处】三国时期 曹植 《白马篇》


【原文】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译文】

驾驭着白马向西北驰去,马上佩带着金色的马具。有人问他是谁家的孩子,边塞的好男儿游侠骑士。
年纪轻轻就离别了家乡,到边塞显身手建立功勋。楛木箭和强弓从不离身,下苦功练就了一身武艺。
拉开弓如满月左右射击,一箭箭中靶心不差毫厘。飞骑射裂了箭靶“月支”,转身又射碎箭靶“马蹄”。
他灵巧敏捷赛过猿猴,又勇猛轻疾如同豹螭。听说国家边境军情紧急,侵略者一次又一次进犯内地。
告急信从北方频频传来,游侠儿催战马跃上高堤。随大军平匈奴直捣敌巢,再回师扫鲜卑驱逐敌骑。
上战场面对着刀山剑树,从不将安和危放在心里。连父母也不能孝顺服侍,更不能顾念那儿女妻子。
名和姓既列上战士名册,早已经忘掉了个人私利。为国家解危难奋勇献身,看死亡就好像回归故里。


【注释】

金羁(jī):金饰的马笼头。
连翩(piān):连续不断,原指鸟飞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白马奔驰的俊逸形象。
幽并:幽州和并州。在今河北、山西、陕西一带。
去乡邑:离开家乡。
扬声:扬名。垂:同“陲”,边境。
宿昔:早晚。秉:执、持。
楛(hù)矢:用楛木做成的箭。何:多么。参差(cēncī):长短不齐的样子。
控弦:开弓。的:箭靶。
摧:毁坏。月支:箭靶的名称。左、右是互文见义。
接:接射。飞猱(náo):飞奔的猿猴。猱,猿的一种,行动轻捷,攀缘树木,上下如飞。
散:射碎。马蹄:箭靶的名称。
狡捷:灵活敏捷。
勇剽(piāo):勇敢剽悍。螭(chī):传说中形状如龙的黄色猛兽。
虏骑(jì):指匈奴、鲜卑的骑兵。数(shuò)迁移:指经常进兵人侵。数,经常。
羽檄(xí):军事文书,插鸟羽以示紧急,必须迅速传递。
厉马:扬鞭策马。
长驱:向前奔驰不止。蹈:践踏。
顾:看。陵:压制。鲜卑:中国东北方的少数民族,东汉末成为北方强族。
弃身:舍身。
怀:爱惜。
籍:名册。
中顾私:心里想着个人的私事。中,内心。
捐躯:献身。赴:奔赴。


【作品赏析】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诗一开头就使人感到气势不凡。“白马”“金羁”,色彩鲜明。从表面看,只见马,不见人,其实这里写马,正是为了写人,用的是烘云托月的手法。这不仅写出了壮士骑术娴熟,而且也表现了边情的紧急。“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诗人故设问答,补叙来历。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刻意铺陈“游侠儿”超群的武艺。这是补叙的继续。诗人使用了一连串的对偶句使诗歌语言显得铿锵有力,富于气势。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这里是写游侠儿驰骋沙场,英勇杀敌的情景。因为游侠儿的武艺高超,前面已详写,这里只用“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二句,就十分精练地把游侠儿的英雄业绩表现出来了。这种有详有略的写法,不仅节省了笔墨,而且突出了重点。可见其剪裁的恰当。


【作者简介】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其诗以笔力雄健和词采华美见长,留有集三十卷,已佚,今存《曹子建集》为宋人所编。



【创作背景】:

三国时期的曹操和他的两个儿子曹丕、曹植都是大文学家,文学史上称为“三曹”。曹操 (155 年 220 年 ) 字孟德,沛国谯县( 今安徽亳州 ) 人,是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东汉末年,在镇压黄巾起义军中扩充了军力。196 年迎献帝立都许昌,从此“挟天子以令诸侯” ,成了北方实际的统治者。 在政治、 军事上, 他抑制豪强、 设立屯田、 任用贤良、著作兵书;在文学上,他是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他的乐府诗反映了汉末动乱的社会。

【原文】:

白马篇

曹植 〔两汉〕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译文】:

白色的战马,饰着金黄的笼头,直向西北飞驰而去。

请问这是谁家的孩子,是幽州和并州的游侠骑士。

年纪轻轻就离开了家乡,到边塞显身手建立功勋。

楛木箭和强弓从不离身,下苦功练就了一身武艺。

拉开弓如满月左右射击,一箭箭中靶心不差毫厘。

抬手就能射中飞驰而来的东西,俯身就能打碎箭靶。

他灵巧敏捷赛过猿猴,又勇猛轻疾如同豹螭。

听说国家边境军情紧急,侵略者一次又一次进犯内地。

告急信从北方频频传来,游侠儿催战马跃上高堤。

随大军平匈奴直捣敌巢,再回师扫鲜卑驱逐敌骑。

上战场面对着刀山剑树,从不将安和危放在心里

连父母也不能孝顺服侍,更不能顾念那儿女妻子。

名和姓既列上战士名册,早已经忘掉了个人私利。

为国家解危难奋勇献身,把死亡看得像回家一样平常。


【注释】:

白马篇:又名“游侠篇”,是曹植创作的乐府新题,属《杂曲歌·齐瑟行》,以开头二字名篇。

金羁(jī):金饰的马笼头。

连翩(piān):连续不断,原指鸟飞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白马奔驰的俊逸形象。

幽并:幽州和并州。在今河北、山西、陕西一带。

去乡邑:离开家乡。

扬声:扬名。垂:同“陲”,边境。

宿昔:早晚。秉:执、持。

楛(hù)矢:用楛木做成的箭。何:多么。参差(cēncī):长短不齐的样子。

控弦:开弓。的:箭靶。

摧:毁坏。月支:箭靶的名称。左、右是互文见义。

接:接射。飞猱(náo):飞奔的猿猴。猱,猿的一种,行动轻捷,攀缘树木,上下如飞。

散:射碎。马蹄:箭靶的名称。

狡捷:灵活敏捷。

勇剽(piāo):勇敢剽悍。螭(chī):传说中形状如龙的黄色猛兽。

虏骑(jì):指匈奴、鲜卑的骑兵。数(shuò)迁移:指经常进兵入侵。数,经常。

羽檄(xí):军事文书,插鸟羽以示紧急,必须迅速传递。

厉马:扬鞭策马。

长驱:向前奔驰不止。蹈:践踏。

顾:看。凌:压制。鲜卑:中国东北方的少数民族,东汉末成为北方强族。

弃身:舍身。

怀:爱惜。

籍:名册。

中顾私:心里想着个人的私事。中,内心。

捐躯:献身。赴:奔赴。



【赏析】:



  此诗以曲折动人的情节描写边塞游侠儿捐躯赴难、奋不顾身的英勇行为,塑造了边疆地区一位武艺高超、渴望卫国立功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游侠少年形象,表达了诗人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


  开头两句以奇警飞动之笔,描绘出驰马奔赴西北战场的英雄身影,显示出军情紧急,扣动读者心弦;接着以“借问”领起,以铺陈的笔墨补叙英雄的来历,说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英雄形象;“边城”六句,遥接篇首,具体说明“西北驰”的原因和英勇赴敌的气概。末八句展示英雄捐躯为国、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境界。全诗风格雄放,气氛热烈,语言精美,称得上是情调兼胜,诗中的英雄形象,既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又凝聚和闪耀着时代的光辉。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诗一开头就使人感到气势不凡。“白马”“金羁”,色彩鲜明。从表面看,只见马,不见人,其实这里写马,正是为了写人,用的是烘云托月的手法。这不仅写出了壮士骑术娴熟,而且也表现了边情的紧急。这好像是一个电影特写镜头,表现出壮士豪迈的气概。清代沈德潜说,曹植诗“极工起调”,这两句就是一例。这样的开头是喷薄而出,笼罩全篇。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诗人故设问答,补叙来历。关于游侠。司马迁《史记》有《游侠列传》。他说:“(游侠)救人于厄,振人不赡。仁者有乎?不既(失)信,不倍(背)言,义者有取焉。”(《太史公自序》)可见那些救人于患难,助人于穷困,不失信,不背言的人,才能具备“游侠”的条件。而曹植笔下的游侠与此不同,成了为国家效力的爱国壮士。“借问”四句紧承前二句,诗人没有继续写骑白马的壮士在边塞如何冲锋陷阵,为国立功,而是一笔宕开,补叙壮士的来历,使诗歌气势变化,富于波澜。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刻意铺陈“游侠儿”超群的武艺。这是补叙的继续。诗人使用了一连串的对偶句使诗歌语言显得铿锵有力,富于气势。


  “控弦”四句,选用“破”“摧”“接”“散”四个动词,从左、右、上、下不同方位表现游侠儿的高超武艺。“狡捷”二句,以形象的比喻描写游侠儿的敏捷灵巧,勇猛轻疾,都很生动。这些描写说明了游侠儿“扬声沙漠垂”的重要原因,也为后面所写的游侠儿为国效力的英勇行为做好铺垫。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这里是写游侠儿驰骋沙场,英勇杀敌的情景。因为游侠儿的武艺高超,前面已详写,这里只用“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二句,就十分精练地把游侠儿的英雄业绩表现出来了。这种有详有略的写法,不仅节省了笔墨,而且突出了重点。可见其剪裁的恰当。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这最后八句揭示游侠儿的内心世界。游侠儿之所以能够克敌制胜,不仅是由于他武艺高超,更重要的,还由于他具有崇高思想品德。这种思想品德和他的高超武艺结合起来,使这个英雄形象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白马篇》是曹植前期诗歌中的名作,它在写法上显然受到汉乐府的影响。曹植诗的“赡丽”“尚工”“致饰”,还有曹植的“雅好慷慨”(《前录自序》)和他诗歌的“骨气奇高”(钟嵘《诗品》上),即曹植常常表现出一种慷慨激昂的热情,因此其诗歌的思想感情高迈不凡。从《白马篇》来看,确实如此。


【作者简介】: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出自魏晋南北朝诗人曹植的古诗作品《白马篇》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陲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意思就是抱着为国家为正义而死的决心奔赴国难,把死亡看得就像回家一样。表现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和崇高思想。

捐躯:牺牲生命。捐:舍弃。躯:身体。

  • 浠涔璧村浗闅浠涔蹇藉褰
    绛旓細鎹愯函璧村浗闅撅紝瑙嗘蹇藉褰掋鎹愯函璧村浗闅撅紝瑙嗘蹇藉褰掕繖鍙ヨ瘲鐨勬剰鎬濇槸鎶辩潃涓哄浗瀹朵负姝d箟鑰屾鐨勫喅蹇冨璧村浗闅撅紝鎶婃浜$湅寰楀氨鍍忓洖瀹朵竴鏍枫傝〃鐜颁负鍥芥崘韬銆佽姝诲褰掔殑鎮插.鎯呯华銆傝繖鍙ヨ瘲鍑鸿嚜鏇规鐨勩婄櫧椹瘒銆嬶紝鏄眽涔愬簻璇楁瓕鐨勫悕绡囦箣涓銆傚叏璇楅氳繃鎻忕粯涓涓皯骞翠负浜嗗浗瀹跺埄鐩婅屽涓嶉【韬佸媷寰鐩村墠鐨勫舰璞★紝琛ㄨ揪浜...
  • 鈥鎹愯函璧村浗闅,瑙嗘蹇藉褰鈥,杩棣栬瘲姝岀珶鏄嚭鑷繖鏍风殑鑳屾櫙!
    绛旓細鈥鎹愯函璧村浗闅,瑙嗘蹇藉褰鈥濆嚭鑷腑鍥戒笁鍥芥椂鏈熸浌榄忔枃瀛﹀鏇规鍓嶆湡鐨勪唬琛ㄤ綔鍝併婄櫧椹瘒銆嬨 銆愪綔鍝佹杩般 銆婄櫧椹瘒銆嬫槸涓浗涓夊浗鏃舵湡鏇归瓘鏂囧瀹舵浌妞嶅墠鏈熺殑浠h〃浣滃搧銆 姝よ瘲浠ユ洸鎶樺姩浜虹殑鎯呰妭鎻忓啓杈瑰娓镐緺鍎挎崘韬荡闅俱佸涓嶉【韬殑鑻卞媷琛屼负,濉戦犱簡杈圭枂鍦板尯涓浣嶆鑹洪珮瓒呫佹复鏈涘崼鍥界珛鍔熺敋鑷充笉鎯滅壓鐗茬敓鍛界殑娓镐緺灏戝勾褰㈣薄,琛ㄨ揪浜嗚瘲浜哄缓...
  • 鎹愯函璧村浗闅捐姝诲拷濡傚綊鐨勬剰鎬
    绛旓細鎰忔濓細涓哄浗瀹惰В鍗遍毦濂嬪媷鐚韩锛岀湅姝讳骸灏卞ソ鍍忓洖褰掓晠閲屻傚嚭鑷細涓滄眽 鏇规銆婄櫧椹瘒銆嬪師鏂囬夋锛氱窘妾勪粠鍖楁潵锛屽帀椹櫥楂樺牑銆傞暱椹辫箞鍖堝ゴ锛屽乏椤惧噷椴滃崙銆傚純韬攱鍒冪锛屾у懡瀹夊彲鎬锛熺埗姣嶄笖涓嶉【锛屼綍瑷瀛愪笌濡伙紒鍚嶇紪澹+绫嶏紝涓嶅緱涓【绉併鎹愯函璧村浗闅撅紝瑙嗘蹇藉褰锛侀噴涔夛細鍛婃ヤ俊浠庡寳鏂归棰戜紶鏉ワ紝娓镐緺鍎垮偓鎴橀┈璺冧笂楂樺牑銆
  • 璋佺煡閬瑙嗘濡傚綊鍓嶄竴鍙ユ槸浠涔?
    绛旓細鎹愯函璧村浗闅撅紝 瑙嗘蹇藉褰銆傝瘧鏂囷細鐧介┈瀹変笂閲戣壊鐨勭緛澶达紝缁撶潃浼村効鍚戣タ鍖楅椹帮紱鑾棶杩欐槸璋佸鐨勯潚骞达紝鏄菇宸炲拰骞跺窞鐨勯獞澹紵鍦ㄥ皬鏃朵究杩滅浜嗗涔★紝绔嬪織鐚韩鍦ㄥ紓鍦扮殑杈瑰锛涙兂璧蜂粠鍓嶇粌姝︾殑鎯呮櫙锛屾墜鎸佺潃鍒寮擄紝绛夊緟榛庢槑銆傚鸡鎺х殑寮撳氨璞′竴杞弧鏈堬紝绂诲鸡鐨勫埄绠紝灏辫薄娴佹槦锛涜薄娴佹槦鍒掔牬婕嗛粦鐨勯暱澶滐紝鍑绘瘷椋炵尡鍜岃繙鏂圭殑...
  • 鎹愯函璧村浗闅涓嬩竴鍙ユ槸浠涔
    绛旓細鍚嶇紪澹+绫嶏紝 涓嶅緱涓【绉併 鎹愯函璧村浗闅撅紝 瑙嗘蹇藉褰銆3銆佽瘧鏂囷細鐧介┈瀹変笂閲戣壊鐨勭緛澶达紝缁撶潃浼村効鍚戣タ鍖楅椹帮紱鑾棶杩欐槸璋佸鐨勯潚骞达紝鏄菇宸炲拰骞跺窞鐨勯獞澹紵鍦ㄥ皬鏃朵究杩滅浜嗗涔★紝绔嬪織鐚韩鍦ㄥ紓鍦扮殑杈瑰锛涙兂璧蜂粠鍓嶇粌姝︾殑鎯呮櫙锛屾墜鎸佺潃鍒寮擄紝绛夊緟榛庢槑銆傚鸡鎺х殑寮撳氨璞′竴杞弧鏈堬紝绂诲鸡鐨勫埄绠紝灏辫薄娴佹槦锛涜薄娴佹槦...
  • 鎹愯函璧村浗闅,瑙嗘蹇藉褰 鐨勬剰鎬濇槸浠涔?
    绛旓細鎹愯函璧村浗闅撅紝 瑙嗘蹇藉褰銆傝瘧鏂囷細鐧介┈瀹変笂閲戣壊鐨勭緛澶达紝缁撶潃浼村効鍚戣タ鍖楅椹帮紱鑾棶杩欐槸璋佸鐨勯潚骞达紝鏄菇宸炲拰骞跺窞鐨勯獞澹紵鍦ㄥ皬鏃朵究杩滅浜嗗涔★紝绔嬪織鐚韩鍦ㄥ紓鍦扮殑杈瑰锛涙兂璧蜂粠鍓嶇粌姝︾殑鎯呮櫙锛屾墜鎸佺潃鍒寮擄紝绛夊緟榛庢槑銆傚鸡鎺х殑寮撳氨璞′竴杞弧鏈堬紝绂诲鸡鐨勫埄绠紝灏辫薄娴佹槦锛涜薄娴佹槦鍒掔牬婕嗛粦鐨勯暱澶滐紝鍑绘瘷椋炵尡鍜岃繙鏂圭殑...
  • 鎹愯函璧村浗闅,瑙嗘蹇藉褰銆傛槸浠涔堟剰鎬?
    绛旓細杩欏彞璇楀嚭鑷浌妞嶇殑銆婄櫧椹瘒銆嬨傛浌妞嶏紙192锛232锛夛紝瀛楀瓙寤猴紝娌涘浗璋紙浠婂畨寰界渷浜冲窞甯傦級浜恒備笁鍥芥浌榄忚憲鍚嶆枃瀛﹀锛屽缓瀹夋枃瀛︿唬琛ㄤ汉鐗┿傝繖鍙ヨ瘲鐨勬剰鎬濓細涓哄浗瀹惰В闄ゅ嵄闅惧鍕囩尞韬紝鎶婃浜$湅寰楀儚鍥炲涓鏍峰钩甯搞
  • 鈥鎹愯函璧村浗闅,瑙嗘蹇藉褰鈥濇槸浠涔堟剰鎬?
    绛旓細鎹愯函璧村浗闅撅紝 瑙嗘蹇藉褰銆傝瘧鏂囷細鐧介┈瀹変笂閲戣壊鐨勭緛澶达紝缁撶潃浼村効鍚戣タ鍖楅椹帮紱鑾棶杩欐槸璋佸鐨勯潚骞达紝鏄菇宸炲拰骞跺窞鐨勯獞澹紵鍦ㄥ皬鏃朵究杩滅浜嗗涔★紝绔嬪織鐚韩鍦ㄥ紓鍦扮殑杈瑰锛涙兂璧蜂粠鍓嶇粌姝︾殑鎯呮櫙锛屾墜鎸佺潃鍒寮擄紝绛夊緟榛庢槑銆傚鸡鎺х殑寮撳氨璞′竴杞弧鏈堬紝绂诲鸡鐨勫埄绠紝灏辫薄娴佹槦锛涜薄娴佹槦鍒掔牬婕嗛粦鐨勯暱澶滐紝鍑绘瘷椋炵尡鍜岃繙鏂圭殑...
  • 鎹愯函璧村浗闅,瑙嗘蹇藉褰銆傛槸浠涔堟剰鎬?
    绛旓細鍑鸿嚜涓夊浗鏇规鐨勩婄櫧椹瘒銆鎹愯函璧村浗闅撅紝瑙嗘蹇藉褰銆傛剰鎬濆氨鏄姳鐫涓哄浗瀹朵负姝d箟鑰屾鐨勫喅蹇冨璧村浗闅撅紝鎶婃浜$湅寰楀氨鍍忓洖瀹朵竴鏍枫傝〃鐜颁负鍥芥崘韬銆佽姝诲褰掔殑鐖卞浗绮剧鍜屽磭楂樻濇兂銆傛崘韬細鐗虹壊鐢熷懡銆傛崘:鑸嶅純銆傝函:韬綋銆
  • 鎹愯函璧村浗闅,瑙嗘蹇藉褰鐨勬剰鎬
    绛旓細鍚嶇紪澹+绫嶏紝涓嶅緱涓【绉併鎹愯函璧村浗闅撅紝瑙嗘蹇藉褰锛佽瘧鏂囧涓嬶細椹鹃┉鐫鐧介┈鍚戣タ鍖楅┌鍘伙紝椹笂浣╁甫鐫閲戣壊鐨勯┈鍏枫傛湁浜洪棶浠栨槸璋佸鐨勫瀛愶紝杈瑰鐨勫ソ鐢峰効娓镐緺楠戝+銆傚勾绾交杞诲氨绂诲埆浜嗗涔★紝鍒拌竟濉炴樉韬墜寤虹珛鍔熷媼銆傛鏈ㄧ鍜屽己寮撲粠涓嶇韬紝涓嬭嫤鍔熺粌灏变簡涓韬鑹恒傛媺寮寮撳婊℃湀宸﹀彸灏勫嚮锛屼竴绠涓澏蹇冧笉宸...
  • 扩展阅读:视死忽如归前面一句 ... 人生自古谁无死 ... 不想其身之死 ... 祖宗疆土 ... 军人视死如归的诗句 ... 当须徇忠义 身死报国恩 ...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 鞠躬尽瘁 ...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