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国后被流放到朝鲜的中国皇帝,如今子孙遍布韩国各地,此人是谁?

历史上被流放到高丽(朝鲜半岛)的皇帝有两位,一位是陈友谅之子陈理,一位是明夏皇帝明升。

后明夏开朝皇帝明玉珍(子明升)的墓穴在重庆被发现,成千上万的后代从朝鲜不远万里赶到重庆祭拜先祖。

有传闻称这两人在朝鲜的后人多达4万,然而据史料,这个说法并不准确。

一、不战而败,难兄难弟输在一张嘴上

陈友谅死后,陈理以及和陈友谅有关的亲眷都受到了朱元璋的厚待。活着的封侯进爵,死了的建庙祭祀。陈理作为陈友谅的儿子,更是被朱元璋养在京城,常常召见。好吃好喝的供养着,美女丫环伺候着,不用干活白白享受,这样的生活对于仇人之子的陈理来说应该是求之不得。

但他本人却并不这样认为,甚至恰恰相反,臭就臭在一张嘴上。

若是真的觉得不甘也应该卧薪尝胆、发奋图强、励精图治、卷土重来。要不然又是一部精彩小说,明朝勾践。

但他唯一的本事就是喝多了嚼舌头,一哭二闹三上吊。大放厥词侮辱已经是皇帝的朱元璋,甚至言语威胁,智商堪忧。

二、既然杀不得,朱元璋将俩“祖宗”一起流放高丽

活在京城是陈理能获得的最好的结局,朱元璋为“显示宽仁,抚慰人心”绝对不可能杀他。甚至在他有生之年都会礼待陈理,礼待仇人之子,没有比这更能昭告天下他的仁者之心的了。

但这小子偏偏不知好歹,还搅上了同样被困京城的明夏皇帝明升。自认同病相怜的两人产生了惺惺相惜的情感,每天在一起最大的乐趣就是骂朱元璋。

朱元璋再怎么说也是个皇帝,放着两颗隐雷在身边,还天天听他们骂自己,受得了才怪了。

杀又杀不得,于是说得好听送到高丽,拜托高丽王好好照顾,说白了就是流放。

在京城一个是归德侯,一个是归义侯。虽然没有自由,但至少生活水平高,要啥有啥。到了高丽说好听是“礼待”,但一个是战败皇帝一个是受降皇帝。山高皇帝远,高丽王又怎么可能真的给他们啥好条件。说白了,好东西自己用都不够。

看地图瞬间明白为什么高丽要诚服明朝,甚至那么听话。

三、陈理穷困潦倒,明升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陈理到高丽时22岁,而明升才18岁。两个孩子在高丽虽然被称王,但实际上无权无势,布匹粮食全靠接济。高丽王只要保证两人活着,对上头有个交代就行了,根本不关心两人的生活到底怎么样。

但到底是文化人,明升的境遇比陈理好太多。一开始是难兄难弟,后来明升就摆脱阶级,成功迎娶白富美走上了人生巅峰。

要不说是骨子里的贵气呢,出生贵族的明升棋艺精湛和李朝太祖李成桂切磋棋艺直接混成了兄弟。而陈理,就只会喝酒放胡话。

后来明升娶了高丽总郎尹熙王的女儿,李成桂登基后封明升为“华蜀君”,享受“忠勋世禄”。

这待遇和陈理就是天差地别了,一个迎娶了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而另一个在高丽只要活着就行。

四、陈理不具备留下后代的条件,4万子孙都是明家的

所以说两人到朝鲜后留下了4万多后人,这个并不准确。陈理的情况根本不允许他富裕的繁衍后代,自己都养不活,享受“忠勋世禄“的明升却可以。据高丽史料,陈理在高丽生活潦倒,于1408年去世。去世时有一个儿子陈明善,而陈明善无后而逝。

所以说两人共同留下数万后代并不准确,统计的四万人应该是明升的后代,也就是陇蜀王明玉珍的后代,因此每年会有数以万计的后人从朝鲜赶到重庆祭拜。

陈友谅并未绝后,毕竟他兄弟姊妹多,大多受到朱元璋礼待混得并不差。位于湖北省的陈友谅墓每年都有后人前往祭拜,但陈理这一脉或许是真的绝了。

五、陈友谅的失败也印证了儿子陈理的失败

反观陈理的下场,不得不说陈理和父亲陈友谅一样都是上不得台面的人,一把好牌打得稀烂。一个输在嘴上,一个烂在心狠。

同样都是草根出身,鄱阳湖一战陈友谅却输得彻彻底底。超60万大军却硬是没打过朱元璋的20万,他的失败不只在谋略上。

一个臭名昭著,一个却万众拥戴,这中间难道只差一个李善长吗?

陈友谅是打鱼的,朱元璋是种地的,在那个年代说白了都是乞丐。两人一个攀上了徐寿辉,一个找到了郭子兴。

都是靠谋略获得赏识,拥兵获权,飘了后下场却截然不同。

陈友谅此人心狠手辣,靠着徐寿辉获得更多的权利,最后却反过来杀死战友吞并他们的军队,自己挟持徐寿辉自立汉王。无情无义,心狠手辣,又怎么可能服众。

而朱元璋同样的靠着郭子兴大权在握,民心拥戴,自立门户扩大军队后,郭子兴一句话就交了兵权,甘心为臣,明退实进。最终娶了郭子兴的女儿,抱得美人归,同时在郭子兴去世后获得了更多的兵权,成长翻倍。

再者在李善长的建议下,朱元璋“高筑墙、 广结粮、 缓称王“。得到拥护,获取民心。

而抓住先机的陈友谅却根本不懂这个道理,枪打出头鸟。人家在笼络人心的时候,他却在喊打喊杀,杀的还是自家兄弟,他不亡谁亡。

儿子随了爹,没那金刚钻非揽瓷器活。一个战败鄱阳湖,一个好好的生活不过,被流放高丽郁郁而终才罢休。



当初那个亡国后被流放到朝鲜的中国皇帝就是陈汉末代皇帝陈理,即便是那些喜欢了解中国历史的人对其都比较陌生,但是提到他的父亲大汉皇帝陈友谅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陈理为何能登基为帝

陈友谅作为元末时期的农民起义领袖之一,还是陈汉的开国皇帝。出生渔家的陈友谅早年曾当过县吏,在徐寿辉派遣的将领倪文俊攻破沔阳后,陈友谅觉得元朝处于要灭亡的边缘,选择在黄蓬起义并加入到天完红巾军当中。

由于陈友谅年少的时候就喜欢读并略通文义,刚加红巾军的时候就得到赏识,被任命为入簿书掾。后来因为才华出众,多次立下功劳之后才开始得到重用,手中开始掌握着一些军队。等到倪文俊谋害徐寿辉之后,陈友谅趁机除掉了倪文俊,顺便接手了他手中的军队,开始自称宣慰使,正式成为农民起义领袖之一。

陈友谅后来多次率军跟元兵交战,连续攻下江西、安徽等各地。由于陈友谅当时率领的起义军多次打败元军,导致其无论是威望还是地位都变得越来越高。后来因杀掉杀徐寿辉自立为帝的行为,引发众多天完起义军将领不满,纷纷选择脱离其统治,最终导致他手中兵力大减。之后跟朱元璋大战的时候,因兵败中箭而亡。这场战争最后的结果就是陈友谅被杀,太子陈善儿被擒,只有次子陈理在太尉张定边的帮助下逃回了武昌,不久之后继位称帝。

陈理为何被流放高丽

就在陈理登基为帝的那年冬天,朱元璋再次亲征武昌。此时的陈汉早已经失去了抵御的能力,很快就攻打到了武昌城下。面对朱元璋率领的大军,陈理知道自己无力回天,只能选择投降,直接封其为归德侯。朱元璋后来觉得陈理年纪比较小,担心他受人蛊惑犯下大罪,就让他全家与归义侯明升一起迁居高丽,并赏赐更当时的高丽王不少金银珠宝,让其善待陈理。据《明史》记载:此童孺小过耳,恐细人蛊惑,不克全朕恩,宜处之远方。

据说陈理去了高丽之后,开始的日子还是挺不错的。或许是迫于明朝的威势,高丽王直接封他为陈王。后来因为高丽大将李成桂篡位称王,导致其待遇大不如前,最后因病不幸去世。等到陈理死后,子孙后代也沦为了庶民,生活状况也越发艰难。虽说条件艰苦,但他们最后都挺了过来,最后在朝鲜半岛发展壮大起来,如今形成了人数众多的“梁山陈氏”家族。其中绝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如今的韩国,直接遍布韩国各地。



这位被朱元璋流放到朝鲜的中国皇帝就是陈理,也就是史称汉王的陈友谅的第二个儿子,所谓成王败寇,朱元璋出于多种原因,并没有除掉这位对手的后代,而是把他流放到了朝鲜,封为陈王,现在朝鲜还有很多陈理的后代。

很多人都不知道陈理是何许人,他的一生里面,没有什么可堪后人评论的事迹,可以说他的一生都是在他的父亲—陈友谅的阴影之下,他的起伏波荡也都是源自于陈友谅的作为。

1、一个农民起义将领

如果我们单独说起陈理,实在是乏善可陈,但是他的父亲,却是一个颇多争议的人物,陈友谅打渔出身,但是他并不是一个没有文化的粗人,他还是读过书的,也曾经做过县吏,史书记载说陈友谅粗通文墨,相貌英伟,武艺超群,相比朱元璋条件要好得多,这也是奠定他在起义之后几年就长江以南的第一农民势力的基础,当时的朱元璋还没有他那么厉害,但是陈友谅远没有朱元璋有眼光,陈友谅只想统一南方就可以了。当然这和陈友谅的出身以及性格有很大关系,后来的失败也是因为他的判断和决策失败有很大关系。

2、一个没有了国土的国君

同为起义军的陈友谅和朱元璋在对于形势的分析,和战事的判断差距是很大的,而且在任用部属的任用上也是有着极大的差异,以至于最后鄱阳湖大战时,很多人都相继倒戈投降了朱元璋,连续失败的陈友谅最后中箭身亡,留下了两个儿子,长子陈善在陈友谅的部下护送到大别山腹地隐匿起来,次子陈理被大将张定边护送回武昌继位,朱元璋到了武昌城下这位继位没几天的大汉皇帝就出城投降了。当时的陈理年纪很小,事事都听几位陈友谅旧部的主意,陈理完全没有继承他的父亲陈友谅的才干,自己是毫无主张的,总是任人摆布的。

3、一个不算很差的结局

很多人认为以朱元璋的性格除掉自己对手的后代,斩草除根是确定无疑的,但是这一次,朱元璋留下了陈理,原因比较多,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不想激怒陈友谅的旧部,引起不必要的纷争,其次是陈理年幼,朱元璋为了笼络人心,才留下他的性命,后来封陈理为归德侯,流放到当时的高丽,也就是朝鲜去了,估计朱元璋是这样想的,在高丽那种落后的地方怎么也不可能再起事端,毕竟高丽生活艰苦,吃饱都不容易,何况其他呢!这不得不说是朱元璋很有头脑的做法,既保全了自己的好名声,也断绝了陈友谅后代东山再起的可能性,可谓一举两得。陈理在朝鲜的生活不仅艰苦,而且也不自由,朱元璋虽然不是很担心陈理会有所企图,但还是安排人监视着成立的一举一动,如果陈理有一点异动估计就是死路一条了。



然而,不管这些历史人物怎么权谋,作为无辜的陈理,最后承担了陈友谅所作所为的一切后果,据记载,陈理在朝鲜的生活是非常艰苦的,虽然朝鲜的王室给了他们一点土地,陈理一家老小还是要依靠朝鲜王室赏赐的米、米豆、酒来艰难度日,可见生活之困窘,所以陈理在57岁就去世了,不过陈理的后代生命力还是很顽强的,现在在朝鲜还有很多“梁山陈氏”也就是陈理的后代子孙生活在朝鲜




文|飞鱼说史

在我们的印象中,朱元璋是一个狠人。

他狠起来不仅他的儿子们吃不消,连跟他一起打天下的人更有苦难言,就拿开国功臣李善长来说,都老得快走不成路了,朱元璋还惦记着他。

就诛杀功臣的腹黑程度来说,朱元璋在开国帝王中能排在前三,至于另外两个人是谁,这位子暂时还空着的,因为我实在是想不到。

朱元璋对身边的人很狠,这点毋容置疑,但他又对敌人非常仁慈。

啥,朱元璋的敌人是谁?

细细算来,能够阻挡朱元璋统一天下的人,有且只有一个,他的名字叫做陈友谅。

说到这,或许就有人要说了,你就乱扯吧,难道张士诚不算吗?难道元朝不算吗?

说实话,还真不算,至少在朱元璋打天下的过程中,从来没有谁能像陈友谅那样被朱元璋重视,抛开有色眼镜来审视陈友谅这个人,他能称得上是那个时代的枭雄。

陈友谅的实力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可以碾压朱元璋的存在,陈友谅的水军,堪称是那个时代的战争绞肉机,在陈友谅的超级战舰面前,朱元璋的小渔船活脱脱地就是一个笑话。

尤其是朱元璋和陈友谅在鄱阳湖的那次大战,更是验证了陈友谅的水军之强,只不过军队再强大,倘若失去了民心,也无法取得最终的胜利。

陈友谅的失败,便是失去民心的最好例子,在陈友谅的信条里,没有礼义廉耻,没有感恩戴德,只要可以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便是最好的手段。

鄱阳湖一战,陈友谅被箭矢射了一个透心凉,在陈友谅去世后,他的儿子陈理在大臣的拥簇下又当了皇帝。

后来陈汉亡国后,陈理被朱元璋流放到朝鲜,这位中国皇帝晚年凄凉,如今子孙遍布韩国各地。

我们一起来看。

朱元璋:陈友谅是个可怕的对手

陈友谅和朱元璋的鄱阳湖大决战,也被视为中世纪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战,也是以少胜多的经典案例。

当然这里的多指的是陈友谅,少指的是朱元璋。

如果只是在人数上占劣势,朱元璋倒也不惧怕,可偏偏陈友谅在硬件方面也很优秀,比如说陈友谅的船,在当时可以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战船。

除了船身用铁皮包裹外,还做到了动力和战力分开,也就是战船分为了上下两层,下面这一层的士兵负责动力,上面这一层的士兵负责打仗。

所以拥有着这样的舰队,陈友谅又怎么会害怕一个只有小渔船参战的朱元璋呢?

不过大船有大船的好,小船也有小船的好,朱元璋的小渔船具备的优势就是灵活性很强,适合打游击战。

本来吧,战争的天平一直是朝陈友谅那边倾斜的,不过陈友谅却办了一件错事,使得战争的局势发生了逆转。

铁索连船,也就是为了让船在江中比较稳,就把船给连在一起。

这件事是不是很熟悉,没错,三国时期曹操赤壁大败就是因为铁索连了船,导致大火来的时候,一烧烧了一大片。

陈友谅把船连在了一起之后,朱元璋便和诸葛亮一样,开始等风来。

风还是来了,并且是在当天黄昏时分吹起来的,朱元璋把握好时机,将7艘渔船装满了火药和稻草,慢慢逼近了陈友谅的船队,随后勇猛的士兵点燃稻草,引燃了陈友谅数百艘巨舰。

陈友谅:我始终不明白自己输在了哪里

虽然船只被烧毁了100多艘,但是对于财大气粗的陈友谅来说,还有搏一搏的机会,只不过朱元璋又怎么会给他这个机会呢。

陈友谅越打越急,朱元璋越打越稳,最终陈友谅一败涂地,他本人也在这次战争中失去了性命。

陈友谅阵营中的大将张定边一看大势已去,便匆匆在武昌拥立了陈友谅的儿子陈理当了皇帝,不过在第二年,朱元璋就打到了武昌城下,陈理觉得这事没有回旋的余地了,便举城投降了。

按照道理来讲,斩草要除根,陈友谅都死了,朱元璋应该不会放过陈理才是,可是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朱元璋却把陈理封为了归德侯。

当然,陈友谅的亲人被封的还不止陈理一个,朱元璋几乎把能想到的,都给封了爵,比如说陈友谅的父亲陈普才被封为承恩侯,大哥陈友富被封为归仁伯,二哥陈友直被封为怀恩伯,并追赠四弟陈友仁为康山王。

陈理投降之后,被朱元璋安排在了京城居住,但是陈理有时候根本不领情,根本不知道寄人篱下该是什么态度,有时候甚至还直言自己的不满。

朱元璋却一直没有追求陈理的过失,只是认为他年纪还小罢了,久而久之,朱元璋觉得陈理在身边始终如鲠在喉,所以就想着把他安排去偏远的地方。

正如《明史》所云:此童孺小过耳,恐细人蛊惑,不克全朕恩,宜处之远方。


陈理:在朝鲜呆着也比死了强

朱元璋想到的地方是高丽(朝鲜半岛),于是在公元1372年,朱元璋将陈理与归义侯明升一起流放到了高丽,期间还让元朝降臣枢密使延安答理一路护送他们,并赏赐给了高丽王不少财务,让高丽王善待陈理。

当陈理到达高丽的时候,他仅仅只有22岁,迫于明朝的威势,在高丽的陈理还被封为了陈王,只不过小日子过得并不怎么好,有时候甚至还可能吃不饱,毕竟不是自己的国家,能保住小命就不错了。

在《李朝太宗实录》中,还记载了李朝太宗李芳远赏赐给了陈理一些土地,想必陈理在高丽要自己动手才能丰衣足食,从皇帝到寄人篱下,陈理的晚年可谓是极其凄凉。

不过我觉得相比较在朱元璋身边的担惊受怕,陈理应该还是在朝鲜呆着更舒服。

就这样,陈理一直在朝鲜半岛上活到了永乐六年,陈理在高丽还生了一个儿子叫陈明善,但是陈明善并没能继承自己老爹的王位,最后也成为了庶民一个。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种因素,让陈氏的子孙在朝鲜半岛上站稳了脚跟,彻底融入了其他民族,现在在韩国还形成了一支数量并不少的“梁山陈氏”家族,他们的足迹已经遍布了韩国各地。

或许陈理做梦也不想到,自己只是亡国后被流放到朝鲜的悲催皇帝,晚年更是凄凉无比,但如今子孙却遍布了韩国各地,在韩国街头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对此,您认同吗?

参考文献:《明史》、《李朝太宗实录》等。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



在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一位皇帝,亡国之后被流放到高丽,不仅得到高丽王的优待,还被称为陈王。据说从此之后他就在高丽繁衍后代,开枝散叶,还有不少人说这位亡国之君的后代,如今遍布韩国各地。

而这位皇帝,便是陈理。他的父亲是陈友谅,是“陈汉”政权的第一位皇帝。

陈理出生于1351年,那时候陈友谅还只是县里的一个小吏。随着元末农民起义的不断爆发,陈友谅也不断躁动起来。在他看来,与其一辈子平淡无奇的度过,那倒不如搏一搏,万一单车变路虎呢?

于是1355年年初,陈友谅就在湖北发动黄蓬起义,随后便加入红巾军。这个时候的陈理,不过才4岁。

陈友谅的能力是顶尖的,运气也是极好的。短短几年时间,陈友谅便成为长江以南地区,实力最强的诸侯。实力的不断膨胀,陈友谅的内心便得意忘形起来,于是他就在1360年称帝,立国号为“汉”,史称“陈汉”。

陈友谅当上了皇帝,那他就需要立一个太子。值得一提的是,陈理并不是太子,因为他是次子,他有一个哥哥,名叫陈善。

如果一切顺利,那陈理就安安心心的当个王爷也很好。但他没有想到的是,陈友谅称帝后仅仅3年多,就跟朱元璋爆发了鄱阳湖之战。更为悲剧的是,陈友谅战败就算了,还把自己的性命,跟太子陈善的性命给搭进去。

更让陈理没有想到的是,陈友谅的麾下大将张定边,竟然连夜挟持陈理,并带上陈友谅的遗体逃回武昌,然后在张定边的安排下,陈理登基,成为“陈汉”政权的第二位皇帝。

说是皇帝,但第一,他不是正统,顶多就是个割据势力的诸侯王。第二,他没有实权,也就是个傀儡皇帝。

陈理刚刚登上皇位,朱元璋就亲自领兵攻打武昌。这一次陈理的运气不错,在张定边等人的指挥下,朱元璋最终撤退。可是紧急着朱元璋又第二次亲征武昌,大批军队将武昌成团团包围。在这种实力对比悬殊的情况下,陈理最终选择投降。至此,陈友谅建立的“陈汉”,仅仅存在了14年。

朱元璋之所以不杀陈理,有这么几点原因。

第一,陈理年纪尚小,不论是名声还是威望,都完全无法和陈友谅相比,因此即便他有反叛之心,也无法对朱元璋造成太大的威胁。

第二,陈汉刚刚灭亡,正是需要拉拢人心、稳定局势的时候。如果杀掉陈理,无疑是会造成动荡,给朱元璋带来一大堆不必要的麻烦。

同时,朱元璋为了显现自己的宽宏大量、胸怀广阔,于是就封陈理为归德侯,还赏赐了不少金银珠宝。当然了,陈理的活动范围也被限制在了京城。

在这种情况下,陈理不禁闷闷不乐起来,有时候还说了一些影响很不好的话。但这些消息被朱元璋得知后,难免会有些不高兴。于是朱元璋便决定,让陈理远离京城。

就这么的,1372年,陈理被流放到高丽。而朱元璋还提前派人抵达高丽,要求高丽王一定要优待陈理。也因此当陈理抵达高丽后,还受到高丽王的接见,并被高丽王称作陈王,可谓是将陈理,放在了和自己同一层次里。

但陈理的生活,跟之前比起来就是天差地别了。虽然高丽王表面上对陈理十分客气,但在生活上并没有给予陈理多好的优待,这让陈理在高丽的生活只能说是还算一般,至于之前锦衣玉食的生活,那便是想都不要再想了。

1408年,陈理去世,也就是说他在朝鲜生活了36年。史书记载,陈理有一个儿子,名叫陈明善,而陈明善没有子嗣,也就是说他这一脉,是断了的。

但不知为何,现在有很多人说,陈理的后代如今遍布韩国各地,还说韩国的陈姓中,有很多人都是陈理的后代。这一说法不知道最早是谁先提出来的,毕竟根据史书的记载,陈理就一个儿子陈明善,而陈明善都没有子嗣。



  • 浜″浗鍚庤娴佹斁鍒版湞椴滅殑涓浗鐨囧笣,缁撳眬濡備綍?
    绛旓細浜″浗鍚庤娴佹斁鍒版湞椴滅殑涓浗鐨囧笣鏄檲鐞锛屼粬鏄檲鍙嬭皡鐨勫効瀛愩傛湵鍏冪拫灏嗕粬閫佸埌鏈濋矞锛屽皝涓洪檲鐜嬨備絾浣滀负浜″浗鐨囧笣锛岄檲鐞嗙殑鐢熸椿璐ㄩ噺寰堜笉濂斤紝鏈缁堝洜鐥呭幓涓栥
  • 鍦浜″浗鍚庤娴佹斁鍒版湞椴滅殑涓浗鐨囧笣闄堢悊,鏈缁堢殑缁撳眬鎬庝箞鏍?
    绛旓細鎭板ソ锛屽綋鏃惰繕鏈変竴浣嶄骸鍥戒箣鍚涘湪鍗椾含锛岄偅灏辨槸鍏冩湯鏄庡垵鏄庡鏀挎潈鏈唬鐨囧笣鏄庡崌銆傛墍浠ワ紝鏈卞厓鐠嬩究瀹夋帓杩欎袱浣嶄竴璧峰幓浜嗘湞椴锛屽湪鏈卞厓鐠嬬湅鏉ワ紝鐪间笉瑙佸績涓嶇儲銆闄堢悊鍒颁簡楂樹附涔嬪悗锛岃绉颁负闄堢帇銆備絾鐢熸椿杩囩殑寰堣壈鑻︼紝楗ヤ竴椤块ケ涓椤裤傚埌浜嗗缓鏂囦笁骞达紙鏉庢湞澶畻鍏冨勾锛夋潕鏈濆お瀹楁潕鑺宠繙璧愮粰闄堢悊涓浜涚敯鍦般傛鍚庯紝鍑犲勾锛屾湞椴滀細鏃...
  • 浜″浗鍚庤娴佹斁鍒版湞椴滅殑涓浗鐨囧笣,濡備粖瀛愬瓩閬嶅竷闊╁浗鍚勫湴,姝や汉鏄皝?
    绛旓細鍘嗗彶涓婅娴佹斁鍒伴珮涓斤紙鏈濋矞鍗婂矝锛夌殑鐨囧笣鏈変袱浣嶏紝涓浣嶆槸闄堝弸璋呬箣瀛愰檲鐞嗭紝涓浣嶆槸鏄庡鐨囧笣鏄庡崌銆傚悗鏄庡寮鏈濈殗甯濇槑鐜夌弽锛堝瓙鏄庡崌锛夌殑澧撶┐鍦ㄩ噸搴嗚鍙戠幇锛屾垚鍗冧笂涓囩殑鍚庝唬浠庢湞椴滀笉杩滀竾閲岃刀鍒伴噸搴嗙キ鎷滃厛绁栥傛湁浼犻椈绉拌繖涓や汉鍦ㄦ湞椴滅殑鍚庝汉澶氳揪4涓囷紝鐒惰屾嵁鍙叉枡锛岃繖涓娉曞苟涓嶅噯纭備竴銆佷笉鎴樿岃触锛岄毦鍏勯毦寮熻緭鍦ㄤ竴寮犲槾涓...
  • 澶ф眽鏀挎潈闇镐富闄堝弸璋呬箣瀛,闄堢悊鏈缁堢殑缁撳眬濡備綍?
    绛旓細浣滀负浜″浗鍚庤娴佹斁鍒版湞椴滅殑涓浗鐨囧笣锛闄堢悊鏈缁堢殑缁撳眬鏄鍦ㄤ簡鏈濋矞锛岀粓骞58宀併傚叿浣撶粡鍘嗗涓嬶細闄堢悊锛屾槸闄堟眽绗簩浣嶇殗甯濄傝璧烽檲鐞嗭紝澶у鍙兘鏈夌偣闄岀敓锛屼絾鑻ユ彁璧蜂粬閭eぇ鍚嶉紟榧庣殑鐖朵翰锛屾湵鍏冪拫鐨勬瀵瑰ご闄堝弸璋咃紝灏辨棤浜轰笉鐭ユ棤浜轰笉鏅撲簡銆傞檲鍙嬭皡鏈槸鍏冩湯婀栧寳绾㈠肪鍐涢棰嗭紝鍜屾湵鍏冪拫涓鏍凤紝鏄啘姘戣捣涔夐琚栵紝涔熸槸闄堟眽寮鍥...
  • 浣滀负浜″浗鍚庤娴佹斁鍒版湞椴滅殑鐨囧笣,闄堝弸璋呬箣瀛愰檲鐞嗙殑缁撳眬濡備綍鍛?
    绛旓細浣滀负浜″浗鍚庤娴佹斁鍒版湞椴滅殑涓や綅涓浗鐨囧笣涔嬩竴锛闄堢悊鏄檲姹夊笣鍥藉垱濮嬩汉闄堝弸璋呯殑娆″瓙锛岀敓浜庡厓椤哄笣鑷虫鍗佷竴骞达紙1351骞达級锛岀绫嶅湪浠婃箹鍖楃渷浠欐甯傘傞檲鍙嬭皡鏈槸鍏冩湯婀栧寳绾㈠肪鍐涢棰嗐佸ぉ瀹岀殗甯濆緪瀵胯緣鐨勯儴灏嗭紝鑷虫浜屽崄骞达紙1360骞达級寮戝悰绉板笣锛屽彶绉伴檲姹夈傛鏃讹紝闄堟眽鐨勭枂鍩熷泭鎷箹鍖椼佹箹鍗椼佹睙瑗夸笁鐪佸強瀹夊窘鐪佸崡閮紝鍦ㄥ崡鏂瑰悇...
  • 浣滀负浜″浗鍚庤娴佹斁鍒版湞椴滅殑涓浗鐨囧笣,闄堢悊鐨勭粨灞濡備綍?
    绛旓細浠栫殑缁撳眬杩樻槸姣旇緝濂界殑锛屽湪琚祦鏀惧埌鏈濋矞涔嬪悗锛浠栭氳繃鑷繁鐨勫姫鍔涜幏寰椾簡涓浜涗簺灏忎笢瑗匡紝鑳藉淇濋殰鑷繁鐨勫熀鏈敓娲伙紝鐩村埌鎱㈡參鑰佹銆
  • 闄堢悊浣滀负浜″浗鍚庤娴佹斁鍒版湞椴滃笣鐜,鏈缁堢殑缁撳眬濡備綍?
    绛旓細闄堢悊鍒颁簡楂樹附涔嬪悗锛岃绉颁负闄堢帇銆備笉杩囩敓娲诲緢鑹拌嫤銆傛潕姘忔湞椴滃缓绔嬪悗锛屾潕鏈濆お瀹楁潕鑺宠繙鏃朵笉鏃跺湴浼氶佺粰闄堢悊涓浜涳紝鍍忕敯鍦帮紝濂村锛岃繕鍖呮嫭涓浜涚敓娲荤敤鍝併傚彲浠ヨ鏉庤姵杩滃浠栬繕绠椾笉閿欍傚埌浜嗘案涔愬叚骞达紝闄堢悊鐥呮锛屾椂骞57宀侊紝鏈変竴瀛愰檲鏄庡杽銆傚浜庨檲鐞嗘潵璇达紝杩欑畻鍠勭粓浜嗭紝铏界劧鍦ㄥ紓鍥戒粬涔★紝浣嗘槸骞舵病鏈夐伃鍒伴潪浜虹殑鍒侀毦锛屼粬...
  • 浜″浗鍚庤娴佹斁鍒版湞椴滅殑甯濈帇闄堢悊,浠栫殑鏈缁堢粨灞鎬庢牱?
    绛旓細闄堢悊琚祦鏀捐嚦楂樹附涔嬪悗鐢熸椿鍗佸垎鑹拌緵锛屾渶鍚庤繕鐥呮鍦ㄩ珮涓姐傚厓鏈濇湯骞寸櫨濮撳鍙楀帇杩紝鍏朵腑娓旀皯鍑鸿韩鐨勯檲鍙嬭皡鍥犱负涓嶆弧鍏冩湞鏀垮簻鐨勮厫璐ョ粺娌昏屾姇韬簬璧蜂箟鍐涗箣涓傞檲鍙嬭皡姝や汉澶╃敓鍔涙皵杩囦汉锛屽啀鍔犱笂鑷皬瀛︿範姝﹁壓鐨勭紭鏁咃紝浠栬嚜鍔犲叆璧蜂箟鍐涗箣鍚庝究灞″缓鎴樺姛銆傚嚟鍊熻繖浜涙垬鍔燂紝浠栦竴姝ユ鏅嬪崌涓哄啗涓厓甯呫傚悗鏉ラ檲鍙嬭皡鍙堣秮鍊枃淇婂墠鏉ユ姇濂...
  • 闄堢悊浣滀负涓浗鐨勪骸鍥涔嬪悰,涓轰綍浼琚祦鏀惧埌鏈濋矞鍘?
    绛旓細1372骞5鏈19鏃ワ紝闄堢悊銆佹槑鍗囦竴琛屽埌杈炬湞椴滐紝杩欎袱涓浘缁忕殑鐨囧笣涓嶆槸娴佹斁锛岃屾槸杩佸緳锛屼粬浠袱涓繕鏄槑鏈濈殑渚埖锛屼綔涓烘槑鏈濊棭灞炲浗鐨勬湞椴滃繀椤荤ぜ璨屽寰呰繖涓や釜渚埖銆傚喌涓旓紝鏈卞厓鐠嬭祻璧愪簡楂樹附鐜嬩笉灏戠殑涓濈桓绛夌墿鍝併傚叾瀹炴鏃剁殑鏈濋矞鍗婂矝姝e奸珮涓界帇鏈濈殑鏈湡锛屾湞椴滃ぇ灏嗘潕鎴愭閫愭笎浠d箣鑰岃捣銆傞檲鐞嗐佹槑鍗囧湪1372骞村埌杈炬湞椴滈兘鍩庨檮杩...
  • 琚祦鏀惧埌鏈濋矞鐨勪腑鍥界殗甯濋檲鐞,浠栨渶鍚庣粨灞鎬庢牱?
    绛旓細闄堝弸璋呮槸鍏冩湯缇ら泟涔嬩竴锛屽拰鏈卞厓鐠嬩竴鏍凤紝鏄啘姘戣捣涔夐琚栵紝涔熸槸闄堟眽寮鍥界殗甯濄傚彧涓嶈繃杩欎釜鏈濅唬瀛樺湪鐨勬椂闂撮潪甯哥煭锛屽熀鏈笂浠ラ檲鍙嬭皡鐨勫幓涓栦负鍛婄粓锛屼笉杩闄堢悊涔熷綋浜嗘病鍑犲ぉ鐨勭殗甯濄1363骞达紝闄堝弸璋呯巼棰嗗叚鍗佷竾姘村啗杩涙敾鏈卞厓鐠嬶紝鍦ㄩ劚闃虫箹浣滄垬鏃惰鏈卞厓鐠嬫墦璐ワ紝闈㈠鏁屽啗閲嶉噸鐨勫寘鍥达紝闄堝弸璋呬紒鍥炬潃鍑虹獊鍥达紝鍗翠笉骞镐腑绠屾銆備粬鍘讳笘...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