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分为哪几派 书法分为哪几派

\u6211\u56fd\u4e66\u6cd5\u5206\u4e3a\u51e0\u5927\u6d41\u6d3e\uff1f

\u6211\u56fd\u72ec\u6709\u7684\u4e66\u6cd5\u827a\u672f\uff0c\u4e00\u5411\u6709\u201c\u5357\u5e16\u5317\u7891\u201d\u4e4b\u5206\u3002\u5357\u65b9\u76db\u884c\u5e16\u5b66\uff0c\u5317\u65b9\u76db\u884c\u7891\u5b66\uff0c\u5e76\u7531\u6b64\u5206\u4e3a\u6211\u56fd\u4e66\u6cd5\u7684\u4e24\u5927\u6d41\u6d3e\u3002\u4e00\u822c\u6765\u8bf4\uff0c\u5e16\u6d3e\u7b14\u950b\u6d41\u5a9a\u5a49\u4e3d\uff0c\u7891\u6d3e\u5219\u96c4\u5947\u65b9\u6734\u3002\u800c\u5728\u5317\u7891\u4e2d\uff0c\u53c8\u4ee5\u9b4f\u7891\u4e3a\u9f0e\u76db\u65f6\u671f\u3002\u9b4f\u7891\u53c8\u4e3a\u540e\u4e16\u7684\u6977\u4e66\u5960\u5b9a\u4e86\u57fa\u7840\u3002

\u4ece\u4e66\u6cd5\u53f2\u53d1\u5c55\u7684\u89c6\u89d2\u5206\uff0c\u6709\u7891\u6d3e\u3001\u5e16\u6d3e\u3001\u7891\u5e16\u7ed3\u5408\u6d3e\u53ca\u5f15\u7891\u5165\u8349\u6d3e\u7b49\uff0c\u7891\u6d3e\u4f20\u627f\u9b4f\u7891\u4e66\u98ce\uff0c\u5e16\u6d3e\u4f20\u627f\u4e8c\u738b\u4e00\u8109\uff0c\u7891\u5e16\u7ed3\u5408\u6709\u9093\u77f3\u5982\u3001\u4e8e\u53f3\u4efb\u7b49\uff0c\u5f15\u7891\u5165\u8349\u5f00\u521b\u8005\u4e3a\u674e\u5fd7\u654f\u3002

中国书法的流派大致分为:

1、传统派

这一派的书法将传统经典碑帖奉为至高无上的地位,师法传统不遗余力,对一切野狐禅的东西嗤之以鼻,抵触非传统的艺术形式!

2、现代派

这一排将而言之就是有一定的传统书法基础,主张视觉效果而忽略书法的行气、章法和笔墨等特点。很大的特点就是用绘画的笔法来写书法,突出线条的空间感觉和浓墨重彩的视觉冲击力!

3、后现代派

后现代派书法的特点是无丝毫传统书法的基础,取而代之的是纯西方的行为艺术、美学艺术元素的颠覆性融合,产生的效果是与书法本体背道而驰的伪前卫、伪艺术。

4、流行书风

这类风格的特点是在传统主流书法的基础上另辟蹊径,对“二王”一路的主流书法多有抵触,这类人所追求的是名不经传的碑版、甲骨、简牍、以及民间墓志这类鲜见的的东西来杂糅自己的创作,从而另类于主流书途。

5、新古典主义

这类书风的特点是重新构建传统书学内核,弱化作品本身的技术因素,重新注入作品新的人文情怀,从而在时代背景下重新阐述经典!

6、文化书法

这类书法比起上述几种势力颇有不及,这类书法的特点是“守正出新”,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创新,体现的是走进经典,书写性灵。

书法流派不止于此几种,另有文人书法、老干部书法、指书、手书等等江湖路数不予置评。

扩展资料

书法分南北派

清代著名的书法家阮元的书学论文《南北书派论》中最先提出“书法分南北派”的观点。具体的划分他是这样安排的:“正书、行草之分为南、北两派者,则东晋、宋、齐、梁、陈为南派,赵、燕、魏、齐、周、隋为北派。”

从书法的的传承上来说,钟繇
和卫灌是南北两派共同的书法袓师,从南派来说,继二王之后有智永和虞世南,北派则
在索靖和崔悦^之后出现了欧阳询和褚遂良,两派分别具有不同的风格特点,阮元将其总
结为“南派乃江左风流,疏放妍妙,长于启牍,减笔至不可识”。

“北派则是中原古
法,拘谨拙陋,长于碑榜”。他综合了两派的优势和短处进行比较说明,使得两派界线 分明,容易被人们所欣赏和理解。

关干南北两派的兴衰交替,阮元在书中也有相应的论述。隋末唐初,虽然北派书法

经历中原变法,但是学习者仍然还存在,而到了唐代,由于太宗极力推崇王羲之,使得南派书法得到极大的发展,虽然南派发展迅速,但是大多都是字画绢帛,社会上学习的
人还是以北派居多。

历史发展到宋代,阁帖开始盛行,人们不再重视碑刻的学习,于是 北派书法开始走进式微期。阮元自己对于南北两派的书法而言,他更倾向于北派的碑刻书法。他多年来留心于
各种碑石作品,其足迹布遍大江南北。

但是因为后来北派碑刻作品比较多,更使得他细
心观摩,并且进行学习,他之所以提倡北碑,用他的解释就是说“元明书家,多为《阁 帖》所囿,且若《禊序》之外,更无书法,岂不陋哉” 可见其对于创新突破的追求,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他为晚期尊碑风气的形成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书法流派



书法概述

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不仅是记事的工具,也具有丰富的形象特征,和图画一样,它是用线条来表现的,有“书画同源”的说法。书法家充分发挥毛笔等书写工具的性能和书写技巧,就能创造出各种风格的作品来,给人以艺术享受,达到良好的艺术效果。

当今书法艺术都是从古代书法艺术中发展变化的,许多书法家都是继承古人书法的优秀传统而又有所创新。想要欣赏书法艺术,必须具备一些书体和书法源流的知识。

和其他艺术形式不同,书法艺术和人们的生活贴得最紧,从儿童上学的第一天就要学写字,写字漂亮美观不仅便于学习、生活,还能反映一个人的品行修养和素质,故前人有“字如其人”的说法。书法源于写字练习,又高于一般实用性的写字。其中的讲究和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它是中国文化乃至东方文化的一种典型的表现形式。日本人在吸收了中国书法艺术的传统之后,在书法研究和学习方面投入了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力。为了提高世人对书法的重视,日本人称书法为“书道”,将古代中日书法家的名帖碑刻精印出版,早在本世纪初就出版了多卷本的大型书法集《书道全集》,我国不少当代书法家还是从中获益者。近些年来各类书法字帖、大型法帖、书法工具书、速成字帖、各体书法字典,层出不穷,为书法爱好者提供了许多方便。

中国自有文字以来,书法便受到重视。汉末魏晋时出现了以艺术教育为主的诸侯贵族学校,书画艺术成为主要的学习内容,对书法艺术的提高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隋唐之后,开科取士,选贤用能,考试考察内容主要是身(形体)言(语言表达)书(书法)判(推理)四大项。而且唐代的皇帝大都注重书法,这不仅推动了书法艺术创作,还为书法人才的培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入仕升迁之途。宋元以后,书家辈出,碑帖众多,一般的人也有条件研读古人书法,要读书作官,就必须先练出一笔好字。渐渐“馆阁体”风行,书法得到了极大的普及。但在这一时期,书法的实用性在一定程度上超过其艺术性。

各种字体的演变

一般把中国文字的书写形式分为篆、隶、草、行、楷五大类书体,每一大类中又可细分。这些书体都是根据时代的需要形成和发展的。了解各种书体的特征和发展概况,有助于人们理解中国书法艺术的深广内涵。

篆书

篆书分为大篆、小篆两类。大篆主要是指商、周时代的甲骨文、钟鼎文和六国古文字等。小篆是专指秦统一中国后颁行的法定文字,流行于秦汉。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字早在上古时期就已萌芽,在公元前5000年就已有符号文字出现,虽然其文字功能还没有从图画记事的简单作用中摆脱出来,但与后来中国文字的渊源关系已比较明显。

甲骨文。甲骨文也称“契文”或“卜辞文字”,是指殷商时期占卜记事时契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这种文字是中国书法史上有实证的最古老且相对成熟的文字。

钟鼎文。钟鼎文又称“钟鼎款识”、“金文”或“铜器铭文”,是商、周时代铸刻在钟、鼎、盘、簋等青铜器上的文字。字凹为款,字凸为识,是立体的文字表现形式。

甲骨和钟鼎,商周两代都有遗物,但从书法特征而言,后人多以甲骨文为殷、商文字代表,以钟鼎文为周朝文字代表。

从甲骨文演变到大篆是文字第一次重大的改革,有了体统,比较统一了,用起来也方便得多。大篆就是籀文,形体上与甲骨文基本相似,它包括石鼓文等。石鼓是秦国的东西,郭沫若有《石鼓文研究》,曾对其有详细的论述,主要是甲骨文、钟鼎文未变小篆以前的书体,石鼓文是我国已知最古的刻石。

小篆

小篆即秦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前221年)后,向全国颁布的官定文字。当时,丞相李斯奏请统一文字,一方面废除六国杂用的古文和区域性的繁字,一方面以秦国通用的籀文(传为周宣王太史籀所作,属大篆)为基础,加以简化改革,成为小篆。为了区别,前人称籀篆为大篆,秦篆为小篆。由于大小篆是继承和连带的关系,所以有部分文字相近和相同,简化是相对的和总体而言的。由于秦始皇建立的封建帝国,明令以小篆为天下通行的文字,又由于东汉许慎收集全部小篆,所编《说文解字》,流传至今,因而小篆就成了中国古代研究、理解、传播文化的重要中介工具。小篆对中国文化的普及和发展,具有伟大的功绩。秦代小篆流传下来的文物,还有《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碣石山刻石》和铸刻在诏版、秦权上的文字。据说都是出自李斯的手笔,也是篆书法的标准样板。小篆字体极为规范,偏旁有统一的写法,笔画委婉曲折,粗细均匀,体式圆浑,分间布白调和对称,字形狭长,上部紧密,下部开朗舒展,给人以刚柔相济、爽朗俊健之感。甲骨贵秀劲,金文贵浑穆,小篆尚柔和,楷行称遒健。小篆用笔,“看似平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王安石语)。篆书用笔也讲求转折、停、顿、按、提、起、住各种方法。而转折停顿,重内蕴而不外露,按、提、起、住的节奏贵在不着痕迹。

汉盛行隶书,篆书较少,多是些题字碑额等。三国时曹魏保存下“三体石经”一种,其中吴写篆有些成就。这以后真书(楷书)兴起,各家书派都趋向楷书。唐朝篆书只有李阳冰颇有功夫,宋元写篆之人渐多,还出现了不少篆书刻石、治印、说文之类的书。有名的书家赵孟頫有碑刻篆书传世。明李冬阳、清邓石如是当时的大名家,以气势磅礴的笔墨,气度恢宏的风雅,学汉碑额,并有创新,改变了唐朝以来的死板细圆的玉筋体。清末,吴熙载、吴大澄、杨沂孙、范永祺、丁佛言、章炳麟等人,各家都有很多篆书的碑贴和著述。另外,小篆的查认可以看《康熙字典》或《段注说文》《文字蒙求》和近年出的篆书字典等。相传春秋时写篆书用腾条(当时没毛笔)把一头砸裂沾漆书写,所以写出字没有明显笔锋,笔划也全是一样粗细的。

隶书

小篆风行天下后,又渐渐呈现出它在书写行文上的弊端。因为篆书笔划复杂,写起来费事,传说当时的狱吏程邈因罪被关在监狱里,他把大小篆的笔划和结体作了简化,把篆书笔划的圆转改为方折。便于书写,速度也可以快些了。

隶书从秦经西汉到三国,在楷书创造成熟和通行以前都使用它。但其形体却时有变化和美化。西汉的隶书还保持秦代的遗风,到东汉,特别是末期,就趋于工整细巧。结体平扁,笔划里边出现了波磔(汉字中的捺),形成了汉隶的基本形态。晋唐以后至近代,虽然各种书体,特别是楷体盛行,但是隶书仍然广泛流传,就是由于两汉的隶书结构用笔富于变化,风格多样,艺术性强的原故,它始终博得人们的喜爱。

汉隶是汉代书法艺术特有的成就,字体的肥瘦大小,结构和运笔变化无穷,各尽其妙。汉隶在书法发展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上承前朝篆书的规则,下启魏晋南北朝及隋唐楷书的风范。汉代留下的石刻很多,是我国书法艺术的宝贵遗产。而且现在作为范本临摹的《张迁碑》和《曹全碑》都是碑碣的刻石,是东汉隶书极盛时的精品。此外,至今出土的汉代碑、碣(小碑)很多,内容多是歌功颂德之词。从字的大小上看,最大的是浙江跳山摩崖,字大过尺;最小的是“阳三志”,题字三四分见方。另外,残石、汉代竹简的墨迹也都非常真实地表现了汉隶的笔法和风格特点。

中国书法发展到隶书,进入了革新的阶段。小篆和定型的隶书相较,字形由狭长变为扁方,笔画由匀称的弧笔变为粗细结合、笔姿险峻的直笔,曲折处由联绵圆转变为笔笔分断的方角,字的象形意味大多隐没了。隶书的形成,给以后的草、楷、行书奠定了基础,给汉字的普及和书法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通常,人们称初期的隶书为“秦隶”或“古隶”,说明其中还保留着篆书的意味。湖北睡虎地秦墓竹简,就是“古隶”的代表作。

草书

草书包括章草和今草两种,二者互有其影响和各自的流派。

章草。初期的草书,由隶书演化而来,名为“章草”。一般认为是书写章奏或章程所用的,比隶书简捷的书体。章草改变了横平竖直,笔笔间断的隶书写法,成为圆转牵连,粗细交替,形态检束的字体。字右仍有波磔,这是它保留隶意,不同于今草的特征。

相传章草是汉元帝时的黄门令史游所创,流传至今的有他的“急就章”(书奏的折子等),后人因取其“章”字叫“章草”(前人讲“草”,也有草创的意思)。还有一种说法是,后汉章帝喜欢杜度的草书,叫他上奏本章时写成草书,所以叫“章草”。

许慎的《说文序》中有“汉兴有草书”的解释。卫恒的《四体书势》也说:“汉兴有草书,不知作者姓氏。”上述诸家之言从不同角度说明了章草与隶书的关系及创造的年代。

至于“章草”名称的来源,还可以认为是后来有了“今草”,为区别而把前一种形式的“特殊”草书叫“章草”。这好像楷书古人叫它作“今隶”,把秦、汉之际的隶书叫“古隶”;有了李斯的小篆,就把籀文叫做“大篆”一样,因此,“章草”名从《急就章》引出,这是比较容易解释的。

凡是一种书体,必定要经过自然的因革损益,这是在字体发展中必然出现的现象。它在民间中流传,完善,最后把它固定下来。所以从某一角度说,它不可能是某一个人所创,至多是某人经过一番有系统地整理而已,只能叫作某人“集大成”。

章草的运用是解散隶体,使它趋于简便,至于用笔还是因袭了隶书的某些笔法。特别是“捺”画的末尾,很是明显。但是其他笔画基本是后来行书的雏形,不少字已有萦带(连丝)的笔划,开创了草书的连绵笔势,同时也为隶书向楷书过渡创造了条件,起了桥梁与媒介的作用。

后汉张芝的章草最为有名,今草也是从他开始演变的。因为他书技熟练,所以书写得很快。张怀 廿六《书断》说:“章草之书,字字区别,张芝变为今草,加其流速。拔芽连茹,上下牵连,成借上字字终,而为下字之始……”阐明了今草和章草的区别与关系。

章草中隶书的笔法,如横依然上挑,左右波(撇)磔(捺)分明,而圆笔和一些萦带,是隶书所无而今草常有的。即“气有方圆,法兼使转”的运气法。总之,写章草,横竖要古朴如隶,笔划萦带处则旋转如今草。这是章草最基本的笔法。《续书谱》上说:“大凡草书,光取法张芝、皇象、索靖等,章草则解体平正,下笔有源。”指出写时要笔势平正,不要像今草从偏邪取势,在飞动中求平衡,笔法中有隶书渊源,内涵朴厚意境。

今草。今草的来源相传是汉朝的张芝从章草加以变化而成的,当时的书家对张芝非常推崇,称他为“草圣”。

前人因今草是由章草演变而来,章草是今草之“源”,所以主张学习今草,必须先从学章草入手,先学草法,掌握其中规律。现在看来学草书并不须非要学章草,才能掌握草书的规律。明朝人韩道亨编写《草诀百韵歌》就提供了方便。他把主要的部首、用法及部首间的区别,用五字一句的顺口溜编写出来,非常明确地说明了草字结体和行笔中的某些规律,并且还有正楷作对照,便于记忆,如讲“氵”和“讠”,这两个部首的区别时用“有点方为水,空挑即是言”。再如说字的结构特点,用“羞”举例则是“羞见羊踏田”,即是由上边的“羊”和下边的“田”组成羞字,此帖虽不能包罗万象,但引人入门是完全可以的。

自看今草以后,从汉朝到唐朝,都说其源出自张芝,但是又因风格差异而各有特点和派系,从形体上看,前人把它大致分为三种不同的风格。

首先是以张芝、张旭和怀素为代表的大草、狂草一派:其特点是气势连绵,笔意奔放。古人称张芝的草书为“一笔书”,意思是连绵不断如一笔写成。他的草书并非整篇连绵不断,不过都能从锋笔的萦带关系看到其中的顾盼呼应关系,和贯串一气的精神。

张旭是学张芝的,《阁帖》中有张旭的两种帖,笔法、结体和张芝相似。张旭是唐朝吴人,善草书,嗜酒,每次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或者用头发蘸墨而书,至醒,自视以为神,不可复得也,故世称“张颠”,又称“草圣”。唐朝文宗时,世人以李白的诗,斐旻的剑舞和张旭的草书为“三绝”。

怀素在《阁帖》中有一帖“真书过钟”与二张风格很像,但和自己的名帖“自叙”帖却不甚相同。而“自叙”帖才真正是怀帖的代表作。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访华时,毛泽东接见他并赠送一本精装的《怀素自叙帖》。

怀素字藏真,在《自叙帖》前有四个小篆大字“藏真自序”,他是湖南长沙人,原姓钱,幼年出家后就一直做和尚,生卒年皆不可考,大概是唐朝中叶。《自叙帖》是我国书法史上的重要的作品之一,《宝章待访录》《书史》等书上皆有记载,字属狂草,多用中锋,笔划粗细变化不大,融合篆书笔法而有所创新。刚健有力而又婉转自如;在行款、字形结体上,大、小、斜、正互有呼应,奔放流畅,一气呵成,尽得草书之妙。其帖和李白的诗一样,是一种古典的浪漫艺术,那么富于民族形式的美,不是拘谨古板,而是热情奔放,开朗活泼。如高峡涧水下泻,其气势尤其磅礴。清代杜衍在帖后题诗呼之曰“狂僧”、“草圣”。是很值得后人学习继承的优秀的书法艺术遗产。

怀素之所以有较大的成就,主要是长期刻苦地学习和实践的结果。他受过颜真卿的指点,又曾到长安、洛阳观摩了一些“遗编绝简”,在学习前人基础上有了自己的创造和发展,自成一体。史书记载,他曾作漆盘、漆板,在上面练宇,擦了写,写了擦,以至把板都磨透了。他把用秃的笔埋起来,堆成土堆,名曰“笔冢”。对于怀素,后代的书法家推崇备至,尽力效法。

很为历代推崇的除上举二帖外,还有《苦笋帖》,潦潦十几字,足见其精神。宋人的《海岳题跋》卷一记载“唐僧怀素自叙,杭州沈氏曾刻版本”。可见,唐宋时怀素的《自叙帖》就为时人所注意,也可知在当时对于书法碑帖上的需求是大量的。宋代的米芾、元康里夔(náo)、鲜于枢等也喜作狂草。

其次是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二人的“王体”草书:他们在《阁帖》中有五卷帖,王羲之三卷(6~8)包括159帖,献之有二卷(9~10)共76帖,多是行草夹杂。就草书来看,“二王”的笔法比二张要瘦,更觉清新秀丽。羲之只有《十七帖》(因帖中第一帖有“十七”二字,故名“十七帖”)。一种是纯草书,是王羲之的代表作,大约是在唐朝人们搜集而成的。此外,《姨母帖》《初月帖》《丧乱帖》等也很传神。王羲之改革当时草书中章草的遗迹,改变了当时影响很大的钟繇书风,建立了自己的风格,并且吸取民间圆转笔势,创造了“王派草书”。

王氏父子的书法,特别是草书风靡后世,其流广远,不仅当时书苑为之震动,现在谈及书法,总要提起“二王”,而且他对中外艺坛来说影响也是巨大的。王羲之是东晋豪门大族子弟,曾跟学钟繇的叔父王廙广学书,后又从卫夫人学书。王羲之刻苦学习和钻研,相传他平时常在胸前划字,所以衣服总是胸部的地方先破。因他每天练字洗砚,把门前的池塘都染成了黑色,被后人称作“墨池”。这一段佳话,也告诉后人,学好书法和学习其他的技艺一样,是必须勤学苦练的。另外,就是要虚心,要善于发现问题,把技艺推向新高度。

羲之今草在南朝和唐初最为盛行,陈隋间的智永和尚是王的后裔,其今草最得王羲之神韵,唐太宗李世民酷爱王羲之书法,在全国搜集王的手笔。唐初李怀琳(邕)、孙过庭,宋代的薛绍彭,元代赵孟頫,明代文征明等都属此派代表作家。日本空海僧唐时来中国,携羲之今草而归,对于日本书法的发展影响极大,日本书界对王羲之的推崇亦是很大的。

献之的草书,到盛唐以后大行,他的《鸭头丸帖》很为历代推崇,视为难得珍品,经张旭、怀素发扬光大而成“狂草”,宋米元璋、元康里夔、鲜于枢等也喜作狂草,明末傅山、王铎,更有所发展,书苑上“王体”蔚然成风,二王因而被誉为“书圣”。

第三是智永的《千字文》和孙过庭的《书谱序》等:这一派草法极有规矩,字字区分,全不作连绵体势。用笔和意态活泼飞舞,比较适合初学者研习,尤其是《书谱序》更便于学写、摹拟。

前人多以学草先学章草,再写《千字文》《书谱序》。然后再上追“二王”,写《十七帖》《阁帖》等为法,并多看明人草书(如宋克、祝允明、王铎、黄道周、张瑞图等的墨迹)。谓为此能取精用宏,参酌变化,对草书便可以应付无穷了。

智永是南朝陈时会稽人(法名智永,本姓王,相传是王羲之的后裔),住永欣寺,号永禅师,善书且能兼数体,其草书尤胜,临帖十三年,得真草千字文八百余本,向浙东诸寺各施一本,觅书者如市,门都挤破了,为此用铁皮裹之,后人有“铁门限”的佳传。其自制墓志铭,有王字遗风,故隋炀帝常说:“智永得右军肉,智果(隋会稽僧人,长于文学及书法)得右军骨。”可见其虽有特点但仍然传于王氏一脉。

孙过庭,名虔礼,唐陈留人,工草书,自宋以来皆推其书为“能品”。其著述的《书谱》很有价值,唐人张怀瓘最推奖之,称其深得书道旨趣。但现在《书谱》失传,只剩下“书谱序”一卷(章草)。其另一作品《孙过庭景福殿赋》有人怀疑是后人伪造,看上去与孙过庭其他帖风格很相似,可作参考。

值得一提的还有米芾的《草书九帖》,宋克的《杜子美壮游诗》《金铜仙人辞汉歌》,康里夔的《渔父辞册》,祝允明的《李太白五云裘歌》《赤壁赋》,文征明的《滕王阁序》等。另外,武将岳飞的《出师表》也很为人们喜爱。

行书

行书是在正规书法(如楷、隶、篆)基础上的草写或简化,是介于正规写法与草写之间的一种最通用的书体。一般认为行书始于汉末(传为颖川人刘德升所创),盛于东晋,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流动,字体整饬,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书写流动,草法多于楷法的称“行草”。它比楷书便于书写,比草书容易辨识,应用极为广泛。唐代张怀瓘在《书断》中写道:“行书即正书(楷)之小伪(变),名从简易,相间流行,故谓之行书。”王愔云:“晋世经来,工书者多以行书,著名者钟元常(繇)善行书是也。”其后,东晋王氏豪门子弟,擅长行书者不少,其中以王羲之父子最为著名。《兰亭序》是王羲之的代表作,后人奉为“天下第一行书”。唐太宗李世民尊崇王氏,最爱《兰亭序》,他派肖翼从辩才和尚处骗得《兰亭序》真迹。命冯承素、虞世南临摹,分赠亲近。太宗死后,以真迹殉葬。今传《兰亭序》行楷书法所以流传久远,是因为其内容和形式富有时代风格。此中,热爱自然,描写自然的内容和任情真率,洒脱自然的书法形式相结合,正体现了摆脱儒学名教,提倡文艺自觉的东晋时代精神。这正是《兰亭序》气韵生动,能成为天下第一的缘故。晋朝是行书的繁荣时期,自晋以来凡是善书法的人,没有不工行书的。在《淳化阁帖》中,如西晋武帝(司马炎)、宣帝(懿),东晋元帝、明帝(昭)、康帝(岳)、安帝(丕)、简文(显)、教武(曜)等都能写很好的行书,臣僚像王导、庚亮等人,善写行书的就更多了。上行下效,遂为时尚,于是行书在书法艺术上形成一大体系。

唐代张怀瓘评鉴唐以前历代书法,在他的著名《书断》中列有“神品” 25人,其中行书四人为王羲之、钟繇、王献之、张芝。王的行书被称作“超钟迈张”,被历代推为“书圣”,而他的作品以“兰亭序”为第一,这是古今所有书家公认的。还有王羲之的行楷帖《怀仁集于羲之圣教序》也很有名,多人效法,古今未变。

行书墨迹以西晋陆机的《平复帖》为最古,当时行书与楷书并盛且已较为成熟。清乾隆评论晋字,特别是评王羲之《兰亭序》时说:“千古妙迹,古今楷法之精,未有与之匹者。”这里所说的楷法是反映行书笔法。可见,纵观古今,楷书、行书皆应远法晋代名家。

王羲之是东晋年间书法革新家,在书法艺术上有独特的创造。王派书风,不仅使当时书苑震动,且对后世和中外艺坛都有影响。不仅楷书写得好,隶书、行书、章草都很有特色。他的《兰亭序》原本现已失传,现在流传于世的全是些摹本。最接近原作的要属冯承素的摹本,据说这是双钩好了填墨的,对于王羲之的笔法,此帖不失本来面目。另有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诸人,亦有临本,多渗杂着个人自己的笔墨,与原迹难免有差异。

《兰亭序》共计327字,章法、笔法都很美观,中间有20个“之”字,7个“不”字,其它如“感”、“怀”、“畅”、“会”等都有重见的字,但写法却各有不同,特别是笔划少的“之”、“不”,不过几笔,字重复的机会又多,却没有使人感觉重复厌看。宋代大书法家米芾有诗叹曰“‘之’字最多无一似”。认真学习可以从中学到很多行书的法门。

另外,唐代颜真卿的《祭侄季明文稿》,元代书家鲜于枢曾评为天下第二行书。该帖234字,写得字字挺拔,笔笔奔放,和颜体楷书一样,他的行书,也透出清劲丰满,严整茂密的风格。而且,在其真迹影印本中,枯笔和连带的地方都清晰可见,可供学行书的人细致地观察行笔的过程和转折处笔锋变换之妙。此外,王羲之的《丧乱帖》也是著名的珍品。

自从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以来,后代的书家莫不注意行书,甚至写碑版也用此体。从唐太宗写《温泉铭》开始,以后李邕写碑也是楷行夹杂,如《岳麓寺碑》《云麾碑》等,都是如此。到宋代书法大家苏、黄、米、蔡均以行书名世,传本颇多。赵孟頫、董其昌是元明清的大书法家,写碑版多行楷相间,作品为世所喜爱。

从书法史上看,行书在晋朝就逐渐脱离正楷,成为广泛的手写实用书体,而且至今仍有广泛的用场。唐孙过庭在《书谱》中说:“趋变适时,行书为要。”意即行书较切合实际应用。既比楷书简便易写,又比草书好认,便于通行。又因为行书介于楷草之间,伸缩性大,变化多,借助于楷草笔势来运用笔法,发挥艺术效果,以草书笔法的放纵冲破楷书的谨严,二者有机地结合,形成富有生机的新体。行书兼备各体之长,是其优胜于其他书体的地方。

行书因笔势贯通,笔划增加的勾挑、点画之间牵连着的游丝是草书的笔法,而是楷书的笔法又增加了行书的凝重,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学好行书是很实用的。

楷书

楷书即“真书”、“正书”或“正楷”。古时曾叫“楷隶”或“今隶”,最初产生于西汉的民间,视为不能登大雅之堂的作品,内有不少隶书的痕迹。楷书是从隶书(包括草隶)演变而来的,始于东汉,通行至今。

汉魏时是楷书逐渐成熟的时代,还有许多章草(即草隶)的笔法,东晋才是楷体的盛时,现存在的最早楷书只有三国时钟繇等人的作品。另外,当时还有“吴之谷朗碑”等,字体笔划和楷书相近,其中有些章草痕迹。要注意草书并不是在楷书之后才有的,就和简化字一样,草体楷化,字就简单多了,也便于学习。

谈到楷书,必讲魏体,它不仅是楷书的一种,也是楷书走向成熟的基础。在古代书体中,它是和篆隶一样重要的书体,即专指北魏时的石刻、摩崖、造像、墓志等书体。魏体基本上摆脱隶法,体貌姿态百出,笔势浑厚,意态跳宕,分行布白各有其妙,但都以方正凝重为主。

唐太宗很喜好书法,崇尚王羲之(主要是行草书)书法,极力搜集天下名人和过去书法家写的书法原本和手札,王羲之的著名字帖《兰亭序》真本,据说就是被他带到坟墓中,至今没有找到。王羲之的另外一种名帖《圣教序》传世,则是靠其后裔怀仁一字一金买来集成的。统治者和文人们的重视给书法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土壤,唐代书法家之多和成就之高,是世所罕见的。近几年来在对唐太宗昭陵的考查中,发现有许多著名碑石文字,称其为“唐代书法的荟萃之所”。

楷书以晋唐为宗,故以唐碑、魏碑为样板。唐人在楷书上继袭隋朝遗风,成就最大、比较著名的有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等。今日推崇之楷书四大家,颜真卿、欧阳询、柳公权、赵孟頫,有三人出自唐朝
篆、隶、草、行、楷、宋

书法概述

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不仅是记事的工具,也具有丰富的形象特征,和图画一样,它是用线条来表现的,有“书画同源”的说法。书法家充分发挥毛笔等书写工具的性能和书写技巧,就能创造出各种风格的作品来,给人以艺术享受,达到良好的艺术效果。

当今书法艺术都是从古代书法艺术中发展变化的,许多书法家都是继承古人书法的优秀传统而又有所创新。想要欣赏书法艺术,必须具备一些书体和书法源流的知识。

和其他艺术形式不同,书法艺术和人们的生活贴得最紧,从儿童上学的第一天就要学写字,写字漂亮美观不仅便于学习、生活,还能反映一个人的品行修养和素质,故前人有“字如其人”的说法。书法源于写字练习,又高于一般实用性的写字。其中的讲究和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它是中国文化乃至东方文化的一种典型的表现形式。日本人在吸收了中国书法艺术的传统之后,在书法研究和学习方面投入了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力。为了提高世人对书法的重视,日本人称书法为“书道”,将古代中日书法家的名帖碑刻精印出版,早在本世纪初就出版了多卷本的大型书法集《书道全集》,我国不少当代书法家还是从中获益者。近些年来各类书法字帖、大型法帖、书法工具书、速成字帖、各体书法字典,层出不穷,为书法爱好者提供了许多方便。

中国自有文字以来,书法便受到重视。汉末魏晋时出现了以艺术教育为主的诸侯贵族学校,书画艺术成为主要的学习内容,对书法艺术的提高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隋唐之后,开科取士,选贤用能,考试考察内容主要是身(形体)言(语言表达)书(书法)判(推理)四大项。而且唐代的皇帝大都注重书法,这不仅推动了书法艺术创作,还为书法人才的培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入仕升迁之途。宋元以后,书家辈出,碑帖众多,一般的人也有条件研读古人书法,要读书作官,就必须先练出一笔好字。渐渐“馆阁体”风行,书法得到了极大的普及。但在这一时期,书法的实用性在一定程度上超过其艺术性。

各种字体的演变

一般把中国文字的书写形式分为篆、隶、草、行、楷五大类书体,每一大类中又可细分。这些书体都是根据时代的需要形成和发展的。了解各种书体的特征和发展概况,有助于人们理解中国书法艺术的深广内涵。

篆书

篆书分为大篆、小篆两类。大篆主要是指商、周时代的甲骨文、钟鼎文和六国古文字等。小篆是专指秦统一中国后颁行的法定文字,流行于秦汉。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字早在上古时期就已萌芽,在公元前5000年就已有符号文字出现,虽然其文字功能还没有从图画记事的简单作用中摆脱出来,但与后来中国文字的渊源关系已比较明显。

甲骨文。甲骨文也称“契文”或“卜辞文字”,是指殷商时期占卜记事时契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这种文字是中国书法史上有实证的最古老且相对成熟的文字。

钟鼎文。钟鼎文又称“钟鼎款识”、“金文”或“铜器铭文”,是商、周时代铸刻在钟、鼎、盘、簋等青铜器上的文字。字凹为款,字凸为识,是立体的文字表现形式。

甲骨和钟鼎,商周两代都有遗物,但从书法特征而言,后人多以甲骨文为殷、商文字代表,以钟鼎文为周朝文字代表。

从甲骨文演变到大篆是文字第一次重大的改革,有了体统,比较统一了,用起来也方便得多。大篆就是籀文,形体上与甲骨文基本相似,它包括石鼓文等。石鼓是秦国的东西,郭沫若有《石鼓文研究》,曾对其有详细的论述,主要是甲骨文、钟鼎文未变小篆以前的书体,石鼓文是我国已知最古的刻石。

小篆

小篆即秦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前221年)后,向全国颁布的官定文字。当时,丞相李斯奏请统一文字,一方面废除六国杂用的古文和区域性的繁字,一方面以秦国通用的籀文(传为周宣王太史籀所作,属大篆)为基础,加以简化改革,成为小篆。为了区别,前人称籀篆为大篆,秦篆为小篆。由于大小篆是继承和连带的关系,所以有部分文字相近和相同,简化是相对的和总体而言的。由于秦始皇建立的封建帝国,明令以小篆为天下通行的文字,又由于东汉许慎收集全部小篆,所编《说文解字》,流传至今,因而小篆就成了中国古代研究、理解、传播文化的重要中介工具。小篆对中国文化的普及和发展,具有伟大的功绩。秦代小篆流传下来的文物,还有《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碣石山刻石》和铸刻在诏版、秦权上的文字。据说都是出自李斯的手笔,也是篆书法的标准样板。小篆字体极为规范,偏旁有统一的写法,笔画委婉曲折,粗细均匀,体式圆浑,分间布白调和对称,字形狭长,上部紧密,下部开朗舒展,给人以刚柔相济、爽朗俊健之感。甲骨贵秀劲,金文贵浑穆,小篆尚柔和,楷行称遒健。小篆用笔,“看似平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王安石语)。篆书用笔也讲求转折、停、顿、按、提、起、住各种方法。而转折停顿,重内蕴而不外露,按、提、起、住的节奏贵在不着痕迹。

汉盛行隶书,篆书较少,多是些题字碑额等。三国时曹魏保存下“三体石经”一种,其中吴写篆有些成就。这以后真书(楷书)兴起,各家书派都趋向楷书。唐朝篆书只有李阳冰颇有功夫,宋元写篆之人渐多,还出现了不少篆书刻石、治印、说文之类的书。有名的书家赵孟頫有碑刻篆书传世。明李冬阳、清邓石如是当时的大名家,以气势磅礴的笔墨,气度恢宏的风雅,学汉碑额,并有创新,改变了唐朝以来的死板细圆的玉筋体。清末,吴熙载、吴大澄、杨沂孙、范永祺、丁佛言、章炳麟等人,各家都有很多篆书的碑贴和著述。另外,小篆的查认可以看《康熙字典》或《段注说文》《文字蒙求》和近年出的篆书字典等。相传春秋时写篆书用腾条(当时没毛笔)把一头砸裂沾漆书写,所以写出字没有明显笔锋,笔划也全是一样粗细的。

隶书

小篆风行天下后,又渐渐呈现出它在书写行文上的弊端。因为篆书笔划复杂,写起来费事,传说当时的狱吏程邈因罪被关在监狱里,他把大小篆的笔划和结体作了简化,把篆书笔划的圆转改为方折。便于书写,速度也可以快些了。

隶书从秦经西汉到三国,在楷书创造成熟和通行以前都使用它。但其形体却时有变化和美化。西汉的隶书还保持秦代的遗风,到东汉,特别是末期,就趋于工整细巧。结体平扁,笔划里边出现了波磔(汉字中的捺),形成了汉隶的基本形态。晋唐以后至近代,虽然各种书体,特别是楷体盛行,但是隶书仍然广泛流传,就是由于两汉的隶书结构用笔富于变化,风格多样,艺术性强的原故,它始终博得人们的喜爱。

汉隶是汉代书法艺术特有的成就,字体的肥瘦大小,结构和运笔变化无穷,各尽其妙。汉隶在书法发展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上承前朝篆书的规则,下启魏晋南北朝及隋唐楷书的风范。汉代留下的石刻很多,是我国书法艺术的宝贵遗产。而且现在作为范本临摹的《张迁碑》和《曹全碑》都是碑碣的刻石,是东汉隶书极盛时的精品。此外,至今出土的汉代碑、碣(小碑)很多,内容多是歌功颂德之词。从字的大小上看,最大的是浙江跳山摩崖,字大过尺;最小的是“阳三志”,题字三四分见方。另外,残石、汉代竹简的墨迹也都非常真实地表现了汉隶的笔法和风格特点。

中国书法发展到隶书,进入了革新的阶段。小篆和定型的隶书相较,字形由狭长变为扁方,笔画由匀称的弧笔变为粗细结合、笔姿险峻的直笔,曲折处由联绵圆转变为笔笔分断的方角,字的象形意味大多隐没了。隶书的形成,给以后的草、楷、行书奠定了基础,给汉字的普及和书法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通常,人们称初期的隶书为“秦隶”或“古隶”,说明其中还保留着篆书的意味。湖北睡虎地秦墓竹简,就是“古隶”的代表作。

草书

草书包括章草和今草两种,二者互有其影响和各自的流派。

章草。初期的草书,由隶书演化而来,名为“章草”。一般认为是书写章奏或章程所用的,比隶书简捷的书体。章草改变了横平竖直,笔笔间断的隶书写法,成为圆转牵连,粗细交替,形态检束的字体。字右仍有波磔,这是它保留隶意,不同于今草的特征。

相传章草是汉元帝时的黄门令史游所创,流传至今的有他的“急就章”(书奏的折子等),后人因取其“章”字叫“章草”(前人讲“草”,也有草创的意思)。还有一种说法是,后汉章帝喜欢杜度的草书,叫他上奏本章时写成草书,所以叫“章草”。

许慎的《说文序》中有“汉兴有草书”的解释。卫恒的《四体书势》也说:“汉兴有草书,不知作者姓氏。”上述诸家之言从不同角度说明了章草与隶书的关系及创造的年代。

至于“章草”名称的来源,还可以认为是后来有了“今草”,为区别而把前一种形式的“特殊”草书叫“章草”。这好像楷书古人叫它作“今隶”,把秦、汉之际的隶书叫“古隶”;有了李斯的小篆,就把籀文叫做“大篆”一样,因此,“章草”名从《急就章》引出,这是比较容易解释的。

凡是一种书体,必定要经过自然的因革损益,这是在字体发展中必然出现的现象。它在民间中流传,完善,最后把它固定下来。所以从某一角度说,它不可能是某一个人所创,至多是某人经过一番有系统地整理而已,只能叫作某人“集大成”。

章草的运用是解散隶体,使它趋于简便,至于用笔还是因袭了隶书的某些笔法。特别是“捺”画的末尾,很是明显。但是其他笔画基本是后来行书的雏形,不少字已有萦带(连丝)的笔划,开创了草书的连绵笔势,同时也为隶书向楷书过渡创造了条件,起了桥梁与媒介的作用。

后汉张芝的章草最为有名,今草也是从他开始演变的。因为他书技熟练,所以书写得很快。张怀 廿六《书断》说:“章草之书,字字区别,张芝变为今草,加其流速。拔芽连茹,上下牵连,成借上字字终,而为下字之始……”阐明了今草和章草的区别与关系。

章草中隶书的笔法,如横依然上挑,左右波(撇)磔(捺)分明,而圆笔和一些萦带,是隶书所无而今草常有的。即“气有方圆,法兼使转”的运气法。总之,写章草,横竖要古朴如隶,笔划萦带处则旋转如今草。这是章草最基本的笔法。《续书谱》上说:“大凡草书,光取法张芝、皇象、索靖等,章草则解体平正,下笔有源。”指出写时要笔势平正,不要像今草从偏邪取势,在飞动中求平衡,笔法中有隶书渊源,内涵朴厚意境。

今草。今草的来源相传是汉朝的张芝从章草加以变化而成的,当时的书家对张芝非常推崇,称他为“草圣”。

前人因今草是由章草演变而来,章草是今草之“源”,所以主张学习今草,必须先从学章草入手,先学草法,掌握其中规律。现在看来学草书并不须非要学章草,才能掌握草书的规律。明朝人韩道亨编写《草诀百韵歌》就提供了方便。他把主要的部首、用法及部首间的区别,用五字一句的顺口溜编写出来,非常明确地说明了草字结体和行笔中的某些规律,并且还有正楷作对照,便于记忆,如讲“氵”和“讠”,这两个部首的区别时用“有点方为水,空挑即是言”。再如说字的结构特点,用“羞”举例则是“羞见羊踏田”,即是由上边的“羊”和下边的“田”组成羞字,此帖虽不能包罗万象,但引人入门是完全可以的。

自看今草以后,从汉朝到唐朝,都说其源出自张芝,但是又因风格差异而各有特点和派系,从形体上看,前人把它大致分为三种不同的风格。

首先是以张芝、张旭和怀素为代表的大草、狂草一派:其特点是气势连绵,笔意奔放。古人称张芝的草书为“一笔书”,意思是连绵不断如一笔写成。他的草书并非整篇连绵不断,不过都能从锋笔的萦带关系看到其中的顾盼呼应关系,和贯串一气的精神。

张旭是学张芝的,《阁帖》中有张旭的两种帖,笔法、结体和张芝相似。张旭是唐朝吴人,善草书,嗜酒,每次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或者用头发蘸墨而书,至醒,自视以为神,不可复得也,故世称“张颠”,又称“草圣”。唐朝文宗时,世人以李白的诗,斐旻的剑舞和张旭的草书为“三绝”。

怀素在《阁帖》中有一帖“真书过钟”与二张风格很像,但和自己的名帖“自叙”帖却不甚相同。而“自叙”帖才真正是怀帖的代表作。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访华时,毛泽东接见他并赠送一本精装的《怀素自叙帖》。

怀素字藏真,在《自叙帖》前有四个小篆大字“藏真自序”,他是湖南长沙人,原姓钱,幼年出家后就一直做和尚,生卒年皆不可考,大概是唐朝中叶。《自叙帖》是我国书法史上的重要的作品之一,《宝章待访录》《书史》等书上皆有记载,字属狂草,多用中锋,笔划粗细变化不大,融合篆书笔法而有所创新。刚健有力而又婉转自如;在行款、字形结体上,大、小、斜、正互有呼应,奔放流畅,一气呵成,尽得草书之妙。其帖和李白的诗一样,是一种古典的浪漫艺术,那么富于民族形式的美,不是拘谨古板,而是热情奔放,开朗活泼。如高峡涧水下泻,其气势尤其磅礴。清代杜衍在帖后题诗呼之曰“狂僧”、“草圣”。是很值得后人学习继承的优秀的书法艺术遗产。

怀素之所以有较大的成就,主要是长期刻苦地学习和实践的结果。他受过颜真卿的指点,又曾到长安、洛阳观摩了一些“遗编绝简”,在学习前人基础上有了自己的创造和发展,自成一体。史书记载,他曾作漆盘、漆板,在上面练宇,擦了写,写了擦,以至把板都磨透了。他把用秃的笔埋起来,堆成土堆,名曰“笔冢”。对于怀素,后代的书法家推崇备至,尽力效法。

很为历代推崇的除上举二帖外,还有《苦笋帖》,潦潦十几字,足见其精神。宋人的《海岳题跋》卷一记载“唐僧怀素自叙,杭州沈氏曾刻版本”。可见,唐宋时怀素的《自叙帖》就为时人所注意,也可知在当时对于书法碑帖上的需求是大量的。宋代的米芾、元康里夔(náo)、鲜于枢等也喜作狂草。

其次是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二人的“王体”草书:他们在《阁帖》中有五卷帖,王羲之三卷(6~8)包括159帖,献之有二卷(9~10)共76帖,多是行草夹杂。就草书来看,“二王”的笔法比二张要瘦,更觉清新秀丽。羲之只有《十七帖》(因帖中第一帖有“十七”二字,故名“十七帖”)。一种是纯草书,是王羲之的代表作,大约是在唐朝人们搜集而成的。此外,《姨母帖》《初月帖》《丧乱帖》等也很传神。王羲之改革当时草书中章草的遗迹,改变了当时影响很大的钟繇书风,建立了自己的风格,并且吸取民间圆转笔势,创造了“王派草书”。

王氏父子的书法,特别是草书风靡后世,其流广远,不仅当时书苑为之震动,现在谈及书法,总要提起“二王”,而且他对中外艺坛来说影响也是巨大的。王羲之是东晋豪门大族子弟,曾跟学钟繇的叔父王廙广学书,后又从卫夫人学书。王羲之刻苦学习和钻研,相传他平时常在胸前划字,所以衣服总是胸部的地方先破。因他每天练字洗砚,把门前的池塘都染成了黑色,被后人称作“墨池”。这一段佳话,也告诉后人,学好书法和学习其他的技艺一样,是必须勤学苦练的。另外,就是要虚心,要善于发现问题,把技艺推向新高度。

羲之今草在南朝和唐初最为盛行,陈隋间的智永和尚是王的后裔,其今草最得王羲之神韵,唐太宗李世民酷爱王羲之书法,在全国搜集王的手笔。唐初李怀琳(邕)、孙过庭,宋代的薛绍彭,元代赵孟頫,明代文征明等都属此派代表作家。日本空海僧唐时来中国,携羲之今草而归,对于日本书法的发展影响极大,日本书界对王羲之的推崇亦是很大的。

献之的草书,到盛唐以后大行,他的《鸭头丸帖》很为历代推崇,视为难得珍品,经张旭、怀素发扬光大而成“狂草”,宋米元璋、元康里夔、鲜于枢等也喜作狂草,明末傅山、王铎,更有所发展,书苑上“王体”蔚然成风,二王因而被誉为“书圣”。

第三是智永的《千字文》和孙过庭的《书谱序》等:这一派草法极有规矩,字字区分,全不作连绵体势。用笔和意态活泼飞舞,比较适合初学者研习,尤其是《书谱序》更便于学写、摹拟。

前人多以学草先学章草,再写《千字文》《书谱序》。然后再上追“二王”,写《十七帖》《阁帖》等为法,并多看明人草书(如宋克、祝允明、王铎、黄道周、张瑞图等的墨迹)。谓为此能取精用宏,参酌变化,对草书便可以应付无穷了。

智永是南朝陈时会稽人(法名智永,本姓王,相传是王羲之的后裔),住永欣寺,号永禅师,善书且能兼数体,其草书尤胜,临帖十三年,得真草千字文八百余本,向浙东诸寺各施一本,觅书者如市,门都挤破了,为此用铁皮裹之,后人有“铁门限”的佳传。其自制墓志铭,有王字遗风,故隋炀帝常说:“智永得右军肉,智果(隋会稽僧人,长于文学及书法)得右军骨。”可见其虽有特点但仍然传于王氏一脉。

孙过庭,名虔礼,唐陈留人,工草书,自宋以来皆推其书为“能品”。其著述的《书谱》很有价值,唐人张怀瓘最推奖之,称其深得书道旨趣。但现在《书谱》失传,只剩下“书谱序”一卷(章草)。其另一作品《孙过庭景福殿赋》有人怀疑是后人伪造,看上去与孙过庭其他帖风格很相似,可作参考。

值得一提的还有米芾的《草书九帖》,宋克的《杜子美壮游诗》《金铜仙人辞汉歌》,康里夔的《渔父辞册》,祝允明的《李太白五云裘歌》《赤壁赋》,文征明的《滕王阁序》等。另外,武将岳飞的《出师表》也很为人们喜爱。

行书

行书是在正规书法(如楷、隶、篆)基础上的草写或简化,是介于正规写法与草写之间的一种最通用的书体。一般认为行书始于汉末(传为颖川人刘德升所创),盛于东晋,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流动,字体整饬,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书写流动,草法多于楷法的称“行草”。它比楷书便于书写,比草书容易辨识,应用极为广泛。唐代张怀瓘在《书断》中写道:“行书即正书(楷)之小伪(变),名从简易,相间流行,故谓之行书。”王愔云:“晋世经来,工书者多以行书,著名者钟元常(繇)善行书是也。”其后,东晋王氏豪门子弟,擅长行书者不少,其中以王羲之父子最为著名。《兰亭序》是王羲之的代表作,后人奉为“天下第一行书”。唐太宗李世民尊崇王氏,最爱《兰亭序》,他派肖翼从辩才和尚处骗得《兰亭序》真迹。命冯承素、虞世南临摹,分赠亲近。太宗死后,以真迹殉葬。今传《兰亭序》行楷书法所以流传久远,是因为其内容和形式富有时代风格。此中,热爱自然,描写自然的内容和任情真率,洒脱自然的书法形式相结合,正体现了摆脱儒学名教,提倡文艺自觉的东晋时代精神。这正是《兰亭序》气韵生动,能成为天下第一的缘故。晋朝是行书的繁荣时期,自晋以来凡是善书法的人,没有不工行书的。在《淳化阁帖》中,如西晋武帝(司马炎)、宣帝(懿),东晋元帝、明帝(昭)、康帝(岳)、安帝(丕)、简文(显)、教武(曜)等都能写很好的行书,臣僚像王导、庚亮等人,善写行书的就更多了。上行下效,遂为时尚,于是行书在书法艺术上形成一大体系。

唐代张怀瓘评鉴唐以前历代书法,在他的著名《书断》中列有“神品” 25人,其中行书四人为王羲之、钟繇、王献之、张芝。王的行书被称作“超钟迈张”,被历代推为“书圣”,而他的作品以“兰亭序”为第一,这是古今所有书家公认的。还有王羲之的行楷帖《怀仁集于羲之圣教序》也很有名,多人效法,古今未变。

行书墨迹以西晋陆机的《平复帖》为最古,当时行书与楷书并盛且已较为成熟。清乾隆评论晋字,特别是评王羲之《兰亭序》时说:“千古妙迹,古今楷法之精,未有与之匹者。”这里所说的楷法是反映行书笔法。可见,纵观古今,楷书、行书皆应远法晋代名家。

王羲之是东晋年间书法革新家,在书法艺术上有独特的创造。王派书风,不仅使当时书苑震动,且对后世和中外艺坛都有影响。不仅楷书写得好,隶书、行书、章草都很有特色。他的《兰亭序》原本现已失传,现在流传于世的全是些摹本。最接近原作的要属冯承素的摹本,据说这是双钩好了填墨的,对于王羲之的笔法,此帖不失本来面目。另有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诸人,亦有临本,多渗杂着个人自己的笔墨,与原迹难免有差异。

《兰亭序》共计327字,章法、笔法都很美观,中间有20个“之”字,7个“不”字,其它如“感”、“怀”、“畅”、“会”等都有重见的字,但写法却各有不同,特别是笔划少的“之”、“不”,不过几笔,字重复的机会又多,却没有使人感觉重复厌看。宋代大书法家米芾有诗叹曰“‘之’字最多无一似”。认真学习可以从中学到很多行书的法门。

另外,唐代颜真卿的《祭侄季明文稿》,元代书家鲜于枢曾评为天下第二行书。该帖234字,写得字字挺拔,笔笔奔放,和颜体楷书一样,他的行书,也透出清劲丰满,严整茂密的风格。而且,在其真迹影印本中,枯笔和连带的地方都清晰可见,可供学行书的人细致地观察行笔的过程和转折处笔锋变换之妙。此外,王羲之的《丧乱帖》也是著名的珍品。

自从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以来,后代的书家莫不注意行书,甚至写碑版也用此体。从唐太宗写《温泉铭》开始,以后李邕写碑也是楷行夹杂,如《岳麓寺碑》《云麾碑》等,都是如此。到宋代书法大家苏、黄、米、蔡均以行书名世,传本颇多。赵孟頫、董其昌是元明清的大书法家,写碑版多行楷相间,作品为世所喜爱。

从书法史上看,行书在晋朝就逐渐脱离正楷,成为广泛的手写实用书体,而且至今仍有广泛的用场。唐孙过庭在《书谱》中说:“趋变适时,行书为要。”意即行书较切合实际应用。既比楷书简便易写,又比草书好认,便于通行。又因为行书介于楷草之间,伸缩性大,变化多,借助于楷草笔势来运用笔法,发挥艺术效果,以草书笔法的放纵冲破楷书的谨严,二者有机地结合,形成富有生机的新体。行书兼备各体之长,是其优胜于其他书体的地方。

行书因笔势贯通,笔划增加的勾挑、点画之间牵连着的游丝是草书的笔法,而是楷书的笔法又增加了行书的凝重,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学好行书是很实用的。

楷书

楷书即“真书”、“正书”或“正楷”。古时曾叫“楷隶”或“今隶”,最初产生于西汉的民间,视为不能登大雅之堂的作品,内有不少隶书的痕迹。楷书是从隶书(包括草隶)演变而来的,始于东汉,通行至今。

汉魏时是楷书逐渐成熟的时代,还有许多章草(即草隶)的笔法,东晋才是楷体的盛时,现存在的最早楷书只有三国时钟繇等人的作品。另外,当时还有“吴之谷朗碑”等,字体笔划和楷书相近,其中有些章草痕迹。要注意草书并不是在楷书之后才有的,就和简化字一样,草体楷化,字就简单多了,也便于学习。

谈到楷书,必讲魏体,它不仅是楷书的一种,也是楷书走向成熟的基础。在古代书体中,它是和篆隶一样重要的书体,即专指北魏时的石刻、摩崖、造像、墓志等书体。魏体基本上摆脱隶法,体貌姿态百出,笔势浑厚,意态跳宕,分行布白各有其妙,但都以方正凝重为主。

唐太宗很喜好书法,崇尚王羲之(主要是行草书)书法,极力搜集天下名人和过去书法家写的书法原本和手札,王羲之的著名字帖《兰亭序》真本,据说就是被他带到坟墓中,至今没有找到。王羲之的另外一种名帖《圣教序》传世,则是靠其后裔怀仁一字一金买来集成的。统治者和文人们的重视给书法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土壤,唐代书法家之多和成就之高,是世所罕见的。近几年来在对唐太宗昭陵的考查中,发现有许多著名碑石文字,称其为“唐代书法的荟萃之所”。

楷书以晋唐为宗,故以唐碑、魏碑为样板。唐人在楷书上继袭隋朝遗风,成就最大、比较著名的有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等。今日推崇之楷书四大家,颜真卿、欧阳询、柳公权、赵孟頫,有三人出自唐朝

篆、隶、草、行、楷、宋

一般的可分为碑派和贴牌两大派,碑派是以魏碑为代表的以雄强大气为基本特征;帖派是以二王一路为代表的以灵动秀美为主要特征。

中国书法的流派大致分为:
1、传统派
这一派的书法将传统经典碑帖奉为至高无上的地位,师法传统不遗余力,对一切野狐禅的东西嗤之以鼻,抵触非传统的艺术形式!
2、现代派
这一排将而言之就是有一定的传统书法基础,主张视觉效果而忽略书法的行气、章法和笔墨等特点。很大的特点就是用绘画的笔法来写书法,突出线条的空间感觉和浓墨重彩的视觉冲击力!
3、后现代派
后现代派书法的特点是无丝毫传统书法的基础,取而代之的是纯西方的行为艺术、美学艺术元素的颠覆性融合,产生的效果是与书法本体背道而驰的伪前卫、伪艺术

  • 涔︽硶娴佹淳鐨勫垎绫绘湁鍝簺?
    绛旓細涔︽硶娴佹淳鐨勫垎绫讳负锛氭嫙鐗╂淳銆佺函閫犲瀷娲俱佸敮鎯呮淳銆佷鸡鐞嗘淳銆佸ぉ鐒舵淳銆佺鎰忔淳銆傚叿浣撳涓嬶細涓銆佹嫙鐗╂淳涔︽硶铏界劧涓嶆弿鍐欒嚜鐒朵簨鐗╋紝浣嗗彜浜烘棭鏈熷幓娆h祻锛屽線寰浼氫粠涔︽硶鑱旀兂鍒拌嚜鐒朵簨鐗┿傚洜姝わ紝榄忔檵鏃舵湡涔︽硶鐞嗚瀹朵範鎯敤鑷劧浜嬬墿鏉ヨВ閲婁功娉曪紝杩欑畻鏄腑鍥芥渶鏃╃殑涔︽硶鐞嗚銆傛瘮濡傦紝浠栦滑浼氱敤鑷劧鐨勫疄鐗╂瘮鎷熶功娉曚腑鐨勭瑪鐢/鐢ㄧ瑪鐗瑰緛锛...
  • 涓浗涔︽硶鏈鍝簺娴佹淳
    绛旓細1. 妤蜂功娲 妤蜂功鏄腑鍥戒功娉曠殑鍩虹锛屽叿鏈夌搴勩佸伐鏁寸殑鐗圭偣銆傛娲惧埆娉ㄩ噸绗旂敾瑙勮寖锛岀粨鏋勫钩琛★紝琛ㄧ幇鍑轰竴绉嶉潤鎬佺殑缇庛備唬琛ㄤ汉鐗╂湁鐜嬬静涔嬨侀鐪熷嵖绛夈備粬浠殑浣滃搧涓嶄粎浣撶幇浜嗘シ涔︾殑绮鹃珦锛屼篃灞曠幇浜嗕釜浜虹嫭鐗圭殑鑹烘湳椋庢牸銆2. 琛屼功娲 琛屼功鏄粙浜庢シ涔﹀拰鑽変功涔嬮棿鐨勪功浣擄紝鏃㈡湁妤蜂功鐨勪弗璋紝鍙堟湁鑽変功鐨勬祦鐣呫傛娲惧埆杩芥眰鑷劧娴佺晠...
  • 涔︽硶鍒嗕负鍝嚑娲
    绛旓細涓浗涔︽硶鐨勬祦娲惧ぇ鑷村垎涓猴細1銆佷紶缁熸淳 杩欎竴娲剧殑涔︽硶灏嗕紶缁熺粡鍏哥甯栧涓鸿嚦楂樻棤涓婄殑鍦颁綅锛屽笀娉曚紶缁熶笉閬椾綑鍔涳紝瀵逛竴鍒囬噹鐙愮鐨勪笢瑗垮棨涔嬩互榧伙紝鎶佃Е闈炰紶缁熺殑鑹烘湳褰㈠紡锛2銆佺幇浠f淳 杩欎竴鎺掑皢鑰岃█涔嬪氨鏄湁涓瀹氱殑浼犵粺涔︽硶鍩虹锛屼富寮犺瑙夋晥鏋滆屽拷鐣ヤ功娉曠殑琛屾皵銆佺珷娉曞拰绗斿ⅷ绛夌壒鐐广傚緢澶х殑鐗圭偣灏辨槸鐢ㄧ粯鐢荤殑绗旀硶鏉ュ啓涔...
  • 鎴戝浗鐨涔︽硶閮芥湁鍝簺娴佹淳?
    绛旓細2銆佺幇浠f淳涔︽硶銆傚皢涔︽硶瑙嗚鍏冪礌绌哄墠绐佸嚭锛岃繘鑰屽皢缁樼敾鍜屼功娉曟暣鍚堣捣鏉ワ紝浣夸功娉曟洿璞℃娊璞$粯鐢汇傚己璋冨弽浼犵粺涔︽硶锛屽绾挎潯銆佽姘斻佺珷娉曚箣绫讳笉鎰熷叴瓒o紝鑰屽绌洪棿缁撴瀯銆佽瑙夊啿鍑诲姏銆佸ⅷ鑹插潡闈㈡儏鏈夌嫭閽熴3銆佸悗鐜颁唬涔︽硶銆備粠瑗挎柟鍚庣幇浠g悊璁轰腑瀛︿細浜嗛瑕嗘с佸钩闈㈠寲銆佹棤娣卞害銆侀潪涓讳綋绛夋蹇碉紝浠庤タ鏂圭幇浠e悗鐜颁唬鑹烘湳鎸敤瑁呯疆...
  • 涔︽硶鍚勬祦娲鹃兘鏈変粈涔堢壒鐐
    绛旓細涔︽硶娴佹淳鍙垎涓虹瀛︼紝甯栧銆1銆佺瀛 浠庝功娉曞缇庝笂璁诧紝纰戞淳涔﹂杩芥眰鐨勬槸涓绉嶈川鏈翠箣缇庛佸垰鍋ヤ箣缇庛侀泟寮鸿豹鏀句箣缇庛傚鏋滆甯栨淳涔︽硶灞炰簬鈥滀紭缇庘濋鏍肩殑璇濓紝纰戞淳涔︽硶鍒欏睘浜庝竴绉嶁滃.缇庘濈殑椋庢牸銆傛鍚秴鍦ㄥ叾銆婇ギ鍐板鏂囬泦銆嬩腑鍐欓亾锛氣滃崡甯栦负鍦嗙瑪涔嬪畻锛屽寳纰戜负鏂圭瑪涔嬬銆傞亽鍋ラ泟娴戙佸郴宄柟鏁达紝鍖楁淳涔嬮暱涔熴
  • 涓浗涔︽硶鏈鍝簺娲剧郴鍙婁唬琛ㄤ綔鍝?
    绛旓細涔︽硶娴佹淳鍙婁唬琛ㄤ綔鍝佸涓嬶細1銆佽崏涔︽祦娲剧殑浠h〃浣滃搧銆婁功鏂嬪紶鑺濈殑鑽変功銆婁功鏂嬭绉颁负涓虹鍝侊紝鏇帮細鈥滃挨鍠勭珷鑽変功锛岀敓璇 鏉滃害銆佸磾鐟枫傞緳璞瑰彉锛岄潚鍑轰簬钃濄傚張鍒涗簬浠婅崏锛屽ぉ绾甸寮傦紝鐜囨剰瓒呮椃锛屾棤鎯滀簨闈炪傝嫢娓呮锭闀挎簮锛屾祦鑰屾棤闄愶紝钀﹀洖宕栬胺锛屼换浜庨犲寲鈥濄傚紶鏃侀煢璇炪佺储闈栥佺帇缇蹭箣鐖跺瓙銆佸紶鏃佹绱犱箣鑽夋硶锛屽潎...
  • 涔︽硶鑷彜鍒扮幇鍦ㄧ殑鍥涘ぇ闂ㄦ淳鏄鍝簺?
    绛旓細涔︽硶鑷彜鍒扮幇鍦ㄧ殑鍥涘ぇ闂ㄦ淳鍏蜂綋濡備笅锛氱涓娲撅紝鏄互鐜嬬静涔嬩负寮灞遍蓟绁栫殑闃存煍娲撅紝浠ユ煍鍜屾祦鐣呬负缇庯紝鍏跺啗鍥㈤槦鐢卞仴缇庡コ杩愬姩鍛樺拰鏌旈亾銆佽烦姘寸瓑缇庡コ杩愬姩鍛樼粍鎴愶紝鎴愬憳涓釜璁粌鏈夌礌锛屽姛搴曟繁鍘氥傚瓧濡傜┖璋峰菇鍏帮紝澶т紬閮借缇庛傜浜屾淳锛屾槸浠ラ鐪熷嵖涓哄紑灞遍蓟绁栫殑闃冲垰娲撅紝浠ョ矖鐭垮垰鍔蹭负缇庯紝鍏跺啗鍥㈢敱闇哥帇椤圭窘銆佹潕鍏冮湼銆佸乏瀹楁...
  • 鎴戝浗涔︽硶閮芥湁鍝簺娴佹淳?
    绛旓細涓浗涔︽硶鍙插ぇ浣撳垎涓虹娲撅紝甯栨淳锛屽湴鍒嗗崡鍖楋紝涔︽硶浜︽湁鍗楀寳涔嬪垎銆傚寳鏂圭娲句负浠ユ眽榄忎功娉曚负浠h〃锛屼互闆勫己锛岃豹杩堬紝澶у垁闃旀枾鐨勫舰寮忚〃鐜帮紝澶ч兘鏄埢纰戠煶鎽╁博涓婄殑鏂囧瓧銆傚崡鏂瑰笘娲句粠鏅嬩汉濮嬶紝闅忕潃閫犵焊鏈殑鎻愰珮锛屼功鍐欏熀鏈湪绾镐笂杩涜锛屾槸涓哄笘娲俱備互闆呴革紝濠夎浆锛屼笉婵涓嶅帀鐨勪腑搴镐箣閬撲负涓汇備腑鍥借繎鐜颁唬涔︽硶鏈浼犵粺娲...
  • 涔︽硶娴佹淳鏈鍝簺鍛?
    绛旓細褰撲唬涔﹀潧澶ф姷鏈変簲绉嶆祦娲惧苟瀛橈細甯栨淳銆佺娲俱佺甯栬瀺鍚堟淳銆佺幇浠d功娉曘鍚庣幇浠f淳銆傚綋浠f瘡涓娴佹淳澶ц嚧鏈夊熀鏈浉鍚岀殑鑹烘湳绾查鎴栦富寮狅紝鍏堕鏍肩壒寰佸叿鏈夌浉杩戠殑缇庡椋庢牸锛屽苟鍏锋湁涓瀹氱殑涔︽硶瀹剁兢浣撲簰鍔ㄦс傚叾瀹烇紝姘戝浗鏃舵湡鍚屾牱鏈夊嚑澶т功娉曟祦娲撅紝濡傦細鍚存槍纭曚笌鈥滃惔娲锯濓紱搴锋湁涓轰笌鈥滃悍娲锯濓紱閮戝瓭鑳ヤ笌鈥滈儜娲锯濓紱鏉庣憺娓呬笌鈥滄潕娲锯...
  • 鎴戝浗涔︽硶鏈鍝簺娴佹淳?
    绛旓細涔︽硶鐨勭绫诲強娴佹淳 涔︽硶鐨勭绫伙紝澶т綋鍙鍒嗕负姝c佽崏銆侀毝銆佺瘑銆佽绛夊舰浣 姝d功 涔熷彨鈥滄シ涔︹濄佲滅湡涔︹濄傚叾鐗圭偣鏄細褰綋鏂规锛岀瑪鐢诲钩鐩达紝鍙綔妤锋ā锛屾晠鍚嶃傚浜庝笢姹夈傛シ涔︾殑鍚嶅寰堝锛屽鈥滄浣撯濓紙娆ч槼璇級銆佲滆櫈浣撯濓紙铏炰笘鍗楋級銆佲滈浣撯濓紙棰滅湡鍗匡級銆佲滄煶浣撯濓紙鏌冲叕鏉冿級銆佲滆档浣撯濓紙璧垫ⅵ搴溿堝厗鍔犻〉銆夛級...
  • 扩展阅读:书法派系有几类 ... 书法几级可以当老师 ... 书法作品大全 ... 中国书法几种流派 ... 书法家取名雅号 ... 书法家排名一览表 ... 书法口诀一览表 ... 全国书法名家一览表 ... 书法十大必背理论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