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请问床前明月光·········这首诗改编版是什么?给个最搞...

\u00b7\u00b7\u8bd7\u53e5\u00b7\u00b7

1\u3001\u5e8a\u524d\u6ca1\u6709\u5149\uff0c\u4e0d\u5f97\u4e0d\u5f00\u7a97\u3002\u5f00\u7a97\u4e5f\u4e0d\u4eae\uff0c\u773c\u6cea\u6d41\u4e09\u4e08\u3002
2\u3001\u5e8a\u524d\u6709\u6708\u5149\uff0c\u5f88\u50cf\u5730\u4e0a\u971c\uff0c\u773c\u770b\u7740\u6708\u4eae\uff0c\u60f3\u8d77\u4e86\u6545\u4e61\u3002
3\u3001\u5e8a\u524d\u660e\u6708\u5149\uff0c\u674e\u767d\u6253\u5f00\u7a97\uff0c\u770b\u89c1\u660e\u6708\u5149\u3002\u5168\u5bb6\u6b7b\u5149\u5149\u3002

4\u3001\u5e8a\u524d\u660e\u6708\u5149\uff0c\u7591\u662f\u5730\u4e0a\u971c\uff0c\u4e3e\u5934\u770b\u7f8e\u5973\uff0c\u4f4e\u5934\u601d\u59d1\u5a18\u3002
5\u3001\u5e8a\u524d\u660e\u6708\u5149\uff0c\u7167\u4eae\u60c5\u4fa3\u53cc\u3002\u63a2\u5934\u671b\u7a97\u5185\uff0c\u6708\u4e0b\u82b1\u5f71\u54cd\u3002\u5077\u82b1\u6709\u987e\u5fcc\uff0c\u6625\u5fc3\u601d\u8361\u6f3e\u3002\u79fb\u82b1\u591a\u63a5\u6728\uff0c\u5077\u5fc3\u505a\u4f55\u60f3\u3002

  《长相思》  【其一】   李白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地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其二】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   
  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   
  忆君迢迢隔青天。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   
  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

  作者简介:
  李白  (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自称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西域碎叶(唐时属安西都护府,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少年即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并好行侠。从25岁起离川,长期在各地漫游,对社会生活多所体验。公元742年(天宝元年)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唐玄宗所赏识,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视,又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公元744年(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杜甫结交。安史之乱爆发后,他怀着平乱的志愿,于公元756年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因受永王争夺帝位失败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漂泊东南一带,卒于当涂(今属安徽)。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李白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作品赏析:

  李白五七言歌行往往逞足笔力,写得豪迈奔放,但他也有一些诗篇能在豪放飘逸的同时兼有含蓄的思致。像组诗《长相思二首》,大约是他离开长安后于沉思中回忆过往情绪之作,就属于这样的作品。   “长相思”本汉代诗中语(如《古诗》:“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六朝诗人多以名篇(如陈后主、徐陵、江总等均有作),并以“长相思”发端,属乐府《杂曲歌辞》。现存歌辞多写思妇之怨。李白此二首诗即拟其格而别有寄寓,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很大创新。   第一首诗大致可分两段。第一段从篇首至“美人如花隔云端”,写诗中人“在长安”的相思苦情。以下直到篇末便是第二段,紧承“美人如花隔云端”句,写一场梦游式的追求。第二首写妇女对从征戍边的丈夫的思念。开头两句,描绘春夜的美景;接着写女主人公鼓瑟弹琴以解闷,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然思念成空,泪如泉涌;结尾含蓄而隽永。全诗塑造了一个感情热烈而又富有教养的思妇形象。   这两首诗在形式上也有很多突破。第一首诗形式匀称,“美人如花隔云端”这个独立句把全诗分为篇幅均衡的两部分。前面由两个三言句发端,四个七言句拓展;后面由四个七言句叙写,两个三言句作结。全诗从“长相思”展开抒情,又于“长相思”一语收拢。在形式上颇具对称整饬之美,韵律感极强,大有助于抒情。第二首诗在结构上打破了以“长相思”一语发端的固定格式,而是从景物中引出人物来。   这两首诗诗意隐然含蓄,具备一种蕴藉的风度。所以王夫之赞道:“题中偏不欲显,象外偏令有余,一以为风度,一以为淋漓,乌乎,观止矣。”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作者简介:
  张若虚
  张若虚(约660-约720),扬州(治所在今江苏扬州)人。曾任兖州兵曹。唐中宗神龙(706-707)年间,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等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其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玄宗开元时尚在世。诗作大部散佚,《全唐诗》仅存2首,其一为《春江花月夜》,其二为《代答闺梦还》。前者是七言长体诗,后者为五言诗。其诗描写细腻,音节和谐,清丽开宕,富有情韵,在初唐诗风的转变中有重要地位。但受六朝柔靡诗风影响,常露人生无常之感。

  作品赏析: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被喻为“孤篇横绝全唐”。   作者抓住扬州南郊曲江或更南扬子江一带月下夜景中最动人的五种事物:春、江、花、月、夜。作者更是透着对生活美好的向往把扬州的景色以文字表达出来。   整篇诗由景、情、理依次展开,第一部分写了春江的美景。第二部分写了面对江月由此产生的感慨。第三部分写了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    诗人入手擒题,一开篇便就题生发,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这里的“海”是虚指。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一个“生”字,就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的生命。月光闪耀千万里之遥,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泻在花树上,像撒上了一层洁白的雪。诗人真可谓是丹青妙手,轻轻挥洒一笔,便点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同时,又巧妙地缴足了“春江花月夜”的题面。诗人对月光的观察极其精微:月光荡涤了世间万物的五光十色,将大千世界浸染成梦幻一样的银辉色。因而“流霜不觉飞”,“白沙看不见”,浑然只有皎洁明亮的月光存在。细腻的笔触,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显得格外幽美恬静。这八句,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笔墨逐渐凝聚在一轮孤月上了。   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神思飞跃,但又紧紧联系着人生,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这种探索,古人也已有之,如曹植《送应氏》:“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阮籍《咏怀》:“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等等,但诗的主题多半是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暂。张若虚在此处却别开生面,他的思想没有陷入前人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全诗的基调是“哀而不伤”,使我们得以聆听到初盛唐时代之音的回响。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是紧承上一句的“只相似”而来的。人生代代相继,江月年年如此。一轮孤月徘徊中天,象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腾远去。随着江水的流动,诗篇遂生波澜,将诗情推向更深远的境界。江月有恨,流水无情,诗人自然地把笔触由上半篇的大自然景色转到了人生图象,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   “白云”四句总写在春江花月夜中思妇与游子的两地思念之情。“白云”、“青枫浦”托物寓情。白云飘忽,象征“扁舟子”的行踪不定。“青枫浦”为地名,但“枫”“浦”在诗中又常用为感别的景物、处所。“谁家”“何处”二句互文见义,正因不止一家、一处有离愁别恨,诗人才提出这样的设问,一种相思,牵出两地离愁,一往一复,诗情荡漾,曲折有致。   以下“可怜”八句承“何处”句,写思妇对离人的怀念。然而诗人不直说思妇的悲和泪,而是用“月”来烘托她的怀念之情,悲泪自出。诗篇把“月”拟人化,“徘徊”二字极其传神:一是浮云游动,故光影明灭不定;二是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忍去。它要和思妇作伴,为她解愁,因而把柔和的清辉洒在妆镜台上、玉户帘上、捣衣砧上。岂料思妇触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她想赶走这恼人的月色,可是月色“卷不去”,“拂还来”,真诚地依恋着她。这里“卷”和“拂”两个痴情的动作,生动地表现出思妇内心的愁怅和迷惘。月光引起的情思在深深地搅扰着她,此时此刻,月色不也照着远方的爱人吗?共望月光而无法相知,只好依托明月遥寄相思之情。   最后八句写游子,诗人用落花、流水、残月来烘托他的思归之情。“扁舟子”连做梦也念念归家——花落幽潭,春光将老,人还远隔天涯,情何以堪!江水流春,流去的不仅是自然的春天,也是游子的青春、幸福和憧憬。江潭落月,更衬托出他凄苦的寞寞之情。沉沉的海雾隐遮了落月;碣石、潇湘,天各一方,道路是多么遥远。“沉沉”二字加重地渲染了他的孤寂;“无限路”也就无限地加深了他的乡思。他思忖:在这美好的春江花月之夜,不知有几人能乘月归回自己的家乡!他那无着无落的离情,伴着残月之光,洒满在江边的树林之上……   “落月摇情满江树”,这结句的“摇情”——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将月光之情,游子之情,诗人之情交织成一片,洒落在江树上,也洒落在读者心上,情韵袅袅,摇曳生姿,令人心醉神迷。   《春江花月夜》在思想与艺术上都超越了以前那些单纯模山范水的景物诗,“羡宇宙之无穷,哀吾生之须臾”的哲理诗,抒儿女别情离绪的爱情诗。诗人将这些屡见不鲜的传统题材,注入了新的含义,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凭借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尽情赞叹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把对游子思妇的同情心扩大开来,与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结合起来,从而汇成一种情、景、理水乳交溶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诗人将深邃美丽的艺术世界特意隐藏在惝恍迷离的艺术氛围之中,整首诗篇仿佛笼罩在一片空灵而迷茫的月色里,吸引着读者去探寻其中美的真谛。   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月”是诗中情景兼融之物,它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在全诗中犹如一条生命纽带,通贯上下,触处生神,诗情随着月轮的生落而起伏曲折。月在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沙、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组成了完整的诗歌形象,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这幅画卷在色调上是以淡寓浓,虽用水墨勾勒点染,但“墨分五彩”,从黑白相辅、虚实相生中显出绚烂多彩的艺术效果,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国水墨画,体现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   诗的韵律节奏也饶有特色。诗人灌注在诗中的感情旋律极其悲慨激荡,但那旋律既不是哀丝豪竹,也不是急管繁弦,而是象小提琴奏出的小夜曲或梦幻曲,含蕴,隽永。诗的内在感情是那样热烈、深沉,看来却是自然的、平和的,犹如脉搏跳动那样有规律,有节奏,而诗的韵律也相应地扬抑回旋。全诗共三十六句,四句一换韵,共换九韵。又平声庚韵起首,中间为仄声霰韵、平声真韵、仄声纸韵、平声尤韵、灰韵、文韵、麻韵,最后以仄声遇韵结束。诗人把阳辙韵与阴辙韵交互杂沓,高低音相间,依次为洪亮级(庚、霰、真)——细微极(纸)——柔和级(尤、灰)——洪亮级(文、麻)——细微级(遇)。全诗随着韵脚的转换变化,平仄的交错运用,一唱三叹,前呼后应,既回环反复,又层出不穷,音乐节奏感强烈而优美。这种语音与韵味的变化,又是切合着诗情的起伏,可谓声情与文情丝丝入扣,宛转谐美。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诗人简介: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平凉市静宁县南)。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作品赏析
这是写远客思乡之情的诗,诗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雕琢出明静醉人的秋夜的意境。
它不追求想象的新颖奇特,也摒弃了辞藻的精工华美;它以清新朴素的笔触,抒写了
丰富深曲的内容。境是境,情是情,那么逼真,那么动人,百读不厌,耐人寻绎。无
怪乎有人赞它是“妙绝古今”。

《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作品赏析
这是送别诗,寓离情于写景。首句点出送别的地点:一代名胜黄鹤楼;二句写送
别的时间与去向:“烟花三月”的春色和东南形胜的“扬州”;三、四句,写送别的
场景:目送孤帆远去;只留一江春水。诗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
背景,极尽渲染之能事,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不绝,色彩明快,风流倜傥的诗
人送别画。“烟花三月下扬州”,蘅塘退士评曰:“千古丽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诗人简介:
王维生于公元701年,字摩诘,汉族,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外号“诗佛”。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因伶人舞黄狮子受累,贬为济州司仓参军。张九龄执政,擢为右拾遗,又迁监察御史。开元二十五年奉命出塞,为凉州河西节度幕判官。此后半官半隐居。安史之乱被捕后被迫出任伪职,战乱平息后下狱。后官至尚书右丞。
作品赏析
诗写游子思乡怀亲。诗人一开头便紧急切题,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
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
阳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
有致。“每逢佳节倍思亲”千百年来,成为游子思念的名言,打动多少游子离人之
心。

《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作品赏析
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一题为《江上赠李龟年》,可见是眷怀友人无疑。起
句因物起兴,语虽单纯,却富于想象;接着以设问寄语,意味深长地寄托情思;第三
句暗示珍重友谊,表面似乎嘱人相思,背面却深寓自身相思之重;最后一语双关,既
切中题意,又关合情思,妙笔生花,婉曲动人。全诗情调健美高雅,怀思饱满奔放,
语言朴素无华,韵律和谐柔美。可谓绝句的上乘佳品!

《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作品赏析
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一题为《江上赠李龟年》,可见是眷怀友人无疑。起
句因物起兴,语虽单纯,却富于想象;接着以设问寄语,意味深长地寄托情思;第三
句暗示珍重友谊,表面似乎嘱人相思,背面却深寓自身相思之重;最后一语双关,既
切中题意,又关合情思,妙笔生花,婉曲动人。全诗情调健美高雅,怀思饱满奔放,
语言朴素无华,韵律和谐柔美。可谓绝句的上乘佳品!

《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作品赏析
这是送别诗,寓离情于写景。首句点出送别的地点:一代名胜黄鹤楼;二句写送
别的时间与去向:“烟花三月”的春色和东南形胜的“扬州”;三、四句,写送别的
场景:目送孤帆远去;只留一江春水。诗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
背景,极尽渲染之能事,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不绝,色彩明快,风流倜傥的诗
人送别画。“烟花三月下扬州”,蘅塘退士评曰:“千古丽句”。

《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作品赏析
这是写远客思乡之情的诗,诗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雕琢出明静醉人的秋夜的意境。
它不追求想象的新颖奇特,也摒弃了辞藻的精工华美;它以清新朴素的笔触,抒写了
丰富深曲的内容。境是境,情是情,那么逼真,那么动人,百读不厌,耐人寻绎。无
怪乎有人赞它是“妙绝古今”。



  • 鍙よ瘲鍙婅瘧鏂囨槸浠涔?
    绛旓細1銆併婂瘨椋熴嬨愬攼銆戦煩缈 鏄ュ煄鏃犲涓嶉鑺憋紝瀵掗涓滈寰℃煶鏂溿傛棩鏆眽瀹紶铚$儧锛岃交鐑熸暎鍏ヤ簲渚銆傝瘧鏂 鏆槬鏃惰妭锛岄暱瀹夊煄澶勫鏌崇诞椋炶垶銆佽惤绾㈡棤鏁帮紝瀵掗鑺備笢椋庡惞鎷傜潃鐨囧鑺卞洯鐨勬煶鏋濄傚鑹查檷涓达紝瀹噷蹇欑潃浼犺湣鐑涳紝琚呰鐐婄儫鏁e叆鐜嬩警璐垫垰鐨勫閲屻2銆併婅竣杩㈢壍鐗涙槦銆嬩袱姹壜蜂綒鍚 杩㈣竣鐗电墰鏄燂紝鐨庣殠娌虫眽濂炽傜氦绾ゆ摙绱犳墜...
  • 灏忓鐢熺殑鍙よ瘲澶у叏
    绛旓細1銆佹竻鏄庢椂鑺傞洦绾风悍锛岃矾涓婅浜烘鏂瓊銆傚熼棶閰掑浣曞鏈夛紝鐗х閬ユ寚鏉忚姳鏉戙傗斺斿攼路鏉滅墽銆婃竻鏄庛嬭瘧鏂囷細姹熷崡娓呮槑鏃惰妭缁嗛洦绾风悍椋樻磼锛岃矾涓婄緛鏃呰浜轰釜涓惤榄勬柇榄傘傚熼棶褰撳湴涔嬩汉浣曞涔伴厭娴囨剚锛熺墽绔ョ瑧鑰屼笉绛旈仴鎸囨潖鑺卞北鏉戙2銆佺嫭鍦ㄥ紓涔′负寮傚锛屾瘡閫匠鑺傚嶆濅翰銆傞仴鐭ュ厔寮熺櫥楂樺锛岄亶鎻掕尡钀稿皯涓浜恒傗斺斿攼路鐜嬬淮銆...
  • 鍙よ瘲璇澶у叏600棣
    绛旓細鍙よ瘲璇鏈夛細銆婇鏉庢浜戠獥绔广嬨併婂垵瑙佸旦灞便嬨併婇侀檲绉鎵嶈繕娌欎笂鐪佸銆嬨併婂拰娣笂閬囦究椋庛嬨併婃煶鏋濊瘝銆嬬瓑銆備竴銆佷笉鐢ㄨ涓洪福鍑ょ锛屼笉椤绘埅浣滈挀楸肩銆傚崈鑺辩櫨鑽夊噵闆跺悗锛岀暀鍚戠悍绾烽洩閲岀湅銆傗斺斿攼路鐧藉眳鏄撱婇鏉庢浜戠獥绔广嬭瘧鏂囷細瀹冧笉闇瑕佽鍋氭垚鐢ㄦ潵鍚瑰鐨勭瑱绠紝涔熶笉闇瑕佹埅鏂仛鎴愰挀楸肩銆傚彧寰呭啲澶╁崈鑺辩櫨...
  • 鍏彞鍙よ瘲澶у叏
    绛旓細鍏眬鍙よ瘲澶у叏锛1銆併婃父瀛愬悷銆嬪攼浠o細瀛熼儕 鎱堟瘝鎵嬩腑绾匡紝娓稿瓙韬笂琛c備复琛屽瘑瀵嗙紳锛屾剰鎭愯繜杩熷綊銆傝皝瑷瀵歌崏蹇冿紝鎶ュ緱涓夋槬鏅栥傜炕璇戯細鎱堟瘝鐢ㄦ墜涓殑閽堢嚎锛屼负杩滆鐨勫効瀛愯刀鍒惰韩涓婄殑琛h~銆備复琛屽墠涓閽堥拡瀵嗗瘑鍦扮紳缂锛屾曠殑鏄効瀛愬洖鏉ュ緱鏅氳。鏈嶇牬鎹熴傛湁璋佹暍璇达紝瀛愬コ鍍忓皬鑽夐偅鏍峰井寮辩殑瀛濆績锛岃兘澶熸姤绛斿緱浜嗗儚鏄ユ櫀鏅辰鐨勬厛姣...
  • 娴窐娌 鍙よ瘲
    绛旓細鍞惵峰垬绂归敗銆婃氮娣樻矙銆嬪師鏂囷細涔濇洸榛勬渤涓囬噷娌欙紝娴窐椋庣案鑷ぉ娑傚浠婄洿涓婇摱娌冲幓锛屽悓鍒扮壍鐗涚粐濂冲銆傜櫧璇濋噴涔夛細涓囬噷榛勬渤寮集鏇叉洸鎸熷甫鐫娉ユ矙锛屾尝娑涙粴婊氬宸ㄩ鎺绨告潵鑷ぉ娑傚埌浠婂ぉ鎴戜滑鍙互娌跨潃榛勬渤寰勭洿鍒伴摱娌筹紝鎴戜滑涓璧峰幓瀵昏鐗涢儙缁囧コ鐨勫銆
  • 鍒濅腑鑳岃鐨鍙よ瘲璇绮鹃夈10棣栥
    绛旓細灏:褰㈠璇嶇殑鎰忓姩鐢ㄦ硶,鎰忔濅负鈥滀互路路路涓哄皬,璁や负路路路灏忊濄2.鍒濅腑鑳岃鐨鍙よ瘲璇绮鹃 澶╁噣娌櫬风鎬 椹嚧杩溿斿厓浠c 鏋棨鑰佹爲鏄忛甫,灏忔ˉ娴佹按浜哄,鍙ら亾瑗块鐦﹂┈銆傚闃宠タ涓,鏂偁浜哄湪澶╂动銆 璇戞枃 澶╄壊榛勬槒,涓缇や箤楦﹁惤鍦ㄦ灟钘ょ紶缁曠殑鑰佹爲涓,鍙戝嚭鍑勫帀鐨勫搥楦c傚皬妗ヤ笅娴佹按鍝楀摋浣滃搷,灏忔ˉ杈瑰簞鎴蜂汉瀹剁倞鐑熻琚呫傚彜閬撲笂涓鍖...
  • 鍙よ瘲路路路
    绛旓細鈥滈暱鐩告濃濇湰姹変唬璇椾腑璇(濡傘鍙よ瘲銆:鈥滃浠庤繙鏂规潵,閬楁垜涓涔︽湱銆備笂瑷闀跨浉鎬,涓嬭█涔呯鍒),鍏湞璇椾汉澶氫互鍚嶇瘒(濡傞檲鍚庝富銆佸緪闄点佹睙鎬荤瓑鍧囨湁浣),骞朵互鈥滈暱鐩告濃濆彂绔,灞炰箰搴溿婃潅鏇叉瓕杈炪嬨傜幇瀛樻瓕杈炲鍐欐濆涔嬫ㄣ傛潕鐧芥浜岄璇楀嵆鎷熷叾鏍艰屽埆鏈夊瘎瀵,鍦ㄥ唴瀹瑰拰褰㈠紡涓婇兘鏈夊緢澶у垱鏂般 绗竴棣栬瘲澶ц嚧鍙垎涓ゆ銆傜...
  • 24棣鍙よ瘲涓嶈灏忓鐨 璋㈣阿璋㈣阿璋㈣阿璋㈣阿路路路
    绛旓細璇楄瘝鐨嗙劧銆傛寔姝や互琛″彜浠婁箣浣滆,鍙棤澶ц涔熴傝瘲浜哄瀹囧畽浜虹敓,椤诲叆涔庡叾鍐,鍙堥』鍑轰箮鍏跺銆傚叆涔庡叾鍐,鏁呰兘鍐欎箣銆傚嚭涔庡叾澶,鏁呰兘瑙備箣銆傚叆涔庡叾鍐,鏁呮湁鐢熸皵銆傚嚭涔庡叾澶,鏁呮湁楂樿嚧銆傜編鎴愯兘鍏ヨ屼笉鍑恒傜櫧鐭充互闄,浜庢浜屼簨鐨嗘湭姊﹁銆 鏈洖绛旂敱鎻愰棶鑰呮帹鑽 宸茶禐杩 宸茶俯杩< 浣犲杩欎釜鍥炵瓟鐨勮瘎浠锋槸? 璇勮 鏀惰捣 zix...
  • 灏忓鐢熷繀鑳75棣鍙よ瘲
    绛旓細鈥斺斿畫路鑻忚郊銆婂叚鏈堜簩鍗佷竷鏃ユ湜婀栨ゼ閱変功鍥涢路鍏朵竴銆 璇戞枃:缈绘粴鐨勪箤浜戝儚娉兼磼鐨勫ⅷ姹佽繕娌℃湁瀹屽叏閬綇澶╃┖,鐧借姳鑺辩殑闆ㄧ偣浼肩弽鐝犱贡韫︿贡璺崇獪涓婅埞銆傚拷鐒堕棿鍗峰湴鑰屾潵鐨勭媯椋庡惞鏁d簡婊″ぉ鐨勪箤浜,鑰岄偅椋庨洦鍚庣殑鏈涙箹妤间笅娉㈠厜绮肩布姘村ぉ涓鐗囥 浜屻佹硥鐪兼棤澹版儨缁嗘祦,鏍戦槾鐓ф按鐖辨櫞鏌斻傚皬鑽锋墠闇插皷灏栬,鏃╂湁铚昏湏绔嬩笂澶淬傗斺斿畫路鏉ㄤ竾閲...
  • 姹熺晹鐙瀵昏姳涓冮鍙よ瘲
    绛旓細娓吢锋柦琛ュ崕銆婂矘浣h璇銆:鈥滈粍鍥涘瀹惰姳婊¤箠路路路鈥濊瘲骞朵笉浣,鑰岄煶鑺傚し瀹曞彲鐖便備笢鍧♀滈檶涓嬭姳寮铦磋澏椋炩,鍗虫娲句篃銆 杩戜唬路淇為櫅浜戙婅瘲澧冩祬璇寸画缂栥:姝や簩璇楀湪姹熺晹琛屽悷,涓嶉棶鑺变箣鏈変富銆佹棤涓,閫㈣姳渚跨湅銆傞粍甯堝鐣,璇勯噺娣辨祬涔嬬孩,榛勫洓濞樺,閬嶈祻涓囧崈涔嬫湹銆傚皯闄佃瘲闆勮鏈夊攼,鏈笉浠ョ粷鍙ユ搮鍚,鑰岀粷鍙ヤ笉浜嬭椈楗,鏈...
  • 扩展阅读:vivienne westwood ... 唐诗300首古诗全集 ... 《driven》3美剧 ... 打印机a4 ... 美国jordan ... 美剧《血仇》 ... 《一天》安妮海瑟薇 ... 安妮·弗兰克 ... lamy safari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