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戏楼拾趣

  戏曲文化犹盛 舞榭歌台已远

  中国古代戏楼拾趣

  黑格尔曾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每一座建筑,都不仅仅是一种空间造型艺术,还是一种时间艺术,在空间的运动中逐步铺陈,在时间的推移中不断表述。

  而中国的戏楼,是固态的戏剧文化。它们沉默地展示着传统的剧场形态,含蓄地呈现出不同阶段不同种类戏曲的艺术特征,也联系着古往今来东南西北的戏俗。这些古戏楼见证过中国戏曲昔日的繁荣,也目睹过当年古人最鲜活的民俗生态。一座座戏楼如同一座座博物馆,记录着中国戏曲数百年来的兴衰沉浮,是往日辉煌演剧活动的凝固华章。

  戏楼的发展,源自原始形态的戏场、杂耍场,联系着江湖人撂地为场的旧俗。起初,表演者撂地为场,观众围站观赏。之后,为方便观赏,表演区搭设高出地面的平台,称为露台;露台上,有的是用勾花栏杆围起的舞亭乐楼。

  漱芳斋院内戏台

  在中国漫长的戏剧发展史上,戏楼起着重要的传播和传承作用。古老的戏楼,显示着中国戏曲的昔日辉煌。

  而根据地域、气候、文化、物产、民俗、心理等各种因素的不同,各地的戏楼也呈现出不同的形式。

  北方干燥少雨,多风沙,戏楼多采用封闭式结构,利用砖石等材质砌成实底的台基和厚实的墙面,台口敞开面积小,如山西、陕西、河北、河南等地区多三面封口一面观看的戏楼,屋顶用材粗大,坡度平缓。北方戏楼外观厚重朴实,细节华丽复杂。南方温热多雨,在建筑上采用开放式结构,戏楼多为三面透空的伸出式,台口敞开面大,下部往往架空便于通风,屋顶的坡度大,利于减缓雨水对台基的冲刷。总体特征轻盈奇巧,纤细玲珑,同时由于南方用才多为木、竹,容易腐化,遗存较少。

  除总体的特征外,各地戏台多因地制宜,造型变化多样,出现了如山门戏楼、过路戏台、水乡戏台等不同形式的戏楼。

  根据功用,戏楼又可分为神庙戏楼、宗祠戏楼、宫廷戏楼、私宅府邸戏楼、会馆戏楼等。

  (元)山西高平炎帝中庙戏台

  古老文化的物象传承神庙戏楼

  几乎世界上所有的艺术形式,都起源于上古的宗教祭祀活动,中国戏曲也不例外。在中国古代,供奉神灵、纪念先祖、祭祀鬼异有着久远的传统。历朝历代,各地都有国立、官立的宫观神庙以及不可胜数的民间祠庙,所祭祀的对象按照功利原则,因人因地而异,名目繁多,不一而足。

  明清之后,戏楼是神庙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正所谓无戏楼则庙貌不称,无戏楼则观瞻不雅,我国曾出现过处处有神庙、有神庙必有戏楼的现象。即使清中叶之后以酒馆戏园、茶楼戏园为代表的专门化、封闭性戏院渐渐兴盛,城市乡村的庙台广场仍占很大比重。

  与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的宗祠戏楼、宫廷戏楼、私宅戏楼、会馆戏楼、茶园酒馆戏楼等相比,神庙戏楼出现最早,也分布最广。

  古代神庙戏楼的发展演变基本遵循的脉络是:由高出平地、上无顶盖的露台(主要在宋金时期),到上加顶盖可四面围观的舞厅(宋金时期),再到由四面观三面观一面观的舞庭(厅)、乐厅(金元时期),进而发展到明清时期丰富多彩的神庙戏台、戏楼;建筑格局由金元时期的一间,到元末明初出现的三开间以及后来的五开间,到明清时期双幢竖联式(前台与后台为两座建筑,前后连为一体)、三幢并联式(戏台两侧再建耳房)、台口前突式(双幢并联式变体,前台变窄)、山门舞楼等。

  (金)山西高平王报村二郎庙戏台

  中国现存最早的神庙戏台

  在晋东南高平王报乡王报村的北山岗上,坐落着一座具有八百多年历史的金代寺庙。由于年代久远,寺庙匾牌早已失落,当地百姓称其为二郎庙。迄今为止全国保存最为完整的金代戏台,是这座庙内最受人关注的建筑,同时也是我国现今留存的最古老的戏台,建成于金大定二十三年(1183),相较一度称为全国最早的临汾元代牛王庙戏台更为古老。

  二郎庙内现存正殿、献殿、东西侧殿、山门和廊庑若干间,而戏楼位于距献殿南15米左右处、山门的西侧,在整个庙宇四合院的倒座位置上。戏台面扩一间,平面为正方形,宽、深均5米,进深四椽,悬山式屋顶,简板布瓦盖顶,建在一个高1.1米的台基上。台基平面为正方形,须弥座式,长7.4米、宽5.9米、高1.4米。四角立柱均为粗硕的圆木柱,下施圆柱形砂石柱础,础径随同木柱一般,约有0.5米,柱、础通高3.13米。

  戏台的木柱收分、侧角甚是明显,具宋金建筑的雄浑大气。屋顶单檐歇山,举折平缓,翻修过的琉璃脊兽甚是美观。整个建筑由斗拱直接支撑屋面,柱子上细下粗,处处体现出金代时期的建筑特征,经建筑学专家鉴定,整个建筑结构为金代原制。

  戏台大额枋宽厚,不用阑额,而在柱头上横穿一替木用以承重。大额枋和替木都伸出柱外,断面垂直截去,不假任何雕饰。撩檐桁下施由三段木对接的平枋,枋下每面各斗拱四攒,空当两攒正上为枋之对接口。斗拱四铺作,单下真昂,昂身较短,昂嘴略近扁平。拱面不抹斜,所用皆真华头子,耍头也作昂形。四转角斗拱皆三缝,出45由昂、斜昂,侧面耍头则为蚂蚱头。该戏台正脊南北向,山花向前,台基须弥座式,木构件多自然直材,结合方式简洁,不用藻井。凡此种种可见,这座戏台与金墓戏台模型相同,大抵谨遵金建营造规制,而略微采用了些许地方手法。

  山西榆次区城隍庙

  人文情感的记忆符号宗祠戏楼

  宗祠又称祖祠、祠堂。萃子孙于一堂序昭序穆,享祖宗以万稷报德报功,浙江永嘉塘湾村郑氏大宗祠内的这副楹联,即是对宗祠基本功能最简要的概括。宗祠是同一祖先自成系统的血缘亲属群体与地域组织统一构成的宗族,在居室以外独立建造的祭祖、尊贤的建筑,它是供奉祖先、传递亲情、延续门风、聚会议事的重要场所。

  而戏楼(戏台)是祠堂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有无(戏)台不祠的说法。就戏楼本身而言,宗祠戏楼的演区、藻井、后场、厢房、左右看楼、戏坪与神庙戏楼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神庙戏楼面对的是社稷神,宗祠戏楼面对的是祖宗牌位。南方的宗祠戏楼不同于京城和城市的戏楼,也不同于北方农村的戏楼,有着独特的个性,表现在它联系着宗族的血缘关系与法治地位。

  宗祠戏楼多建在宗族领地的祠堂中,一般位于祠堂的门厅内,与享堂、寝堂相对。祭祖之时,打开享堂的隔门,请来戏班在戏台上演一些读书做官、荣祖耀宗、衣锦还乡、惩恶除奸、孝子贤孙的剧目。全族长幼与祖宗同乐,使晚辈们浸润到宗族的荣耀和威严。不仅维系了宗族的血缘关系,宣扬了长幼有序等传统观念,而且侧面教育全族支丁,起到激励与警示的作用。

  宗祠是祭祖的神圣场所,无论是宗族总祠还是分祠,宗族一般都会极尽财力物力,用上好的木料、石料等为之。因此,祠堂往往是村落中规模最宏阔、装饰最华丽的建筑群。所建戏楼也多用材考究、建制别致。

  (清)山西晋祠钧天乐台

  潜山万涧村戏台

  安徽省的古戏台、戏楼是中国古代建筑百花园中的奇葩,其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充分展示了古建筑的艺术魅力和工匠们的高超技艺。这一方平台,几百年来承载了中国乡村文化,演绎着历史变迁。

  位于安庆潜山万涧村杨氏宗祠内的万涧戏台,始建于清朝顺治初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现在的戏台是道光十九年(1839)和1914年先后两次维修和扩建保存下来的。

  杨氏宗祠占地4000多平方米,万涧戏台坐落其中。台基高2.5米,前台一间,约6米见方,平面呈凸字形,并有雕花栏杆。后台两侧有副台各30平方米,可供乐队演奏、演员更衣、化妆等用。台下正中为大门通道,直通杨氏祠堂,两边厢房可供艺人住宿。台前天井两侧建有雅致的看楼,一次可供近千人看戏。整座戏台为亭阁式木质结构,台房相衔,浑然一体,雕梁画栋,飞檐翘角,古朴典雅,实为壮观。台前楹柱、横梁、枋板、护栏以及台顶天花板上均有大量雕刻、彩绘,内容为七彩飞禽走兽、龙凤呈祥等。戏台枋板上留有历代班社、艺人到万涧戏台公演的题记。据说,京剧前辈程长庚及其三庆班等四大徽班均先后在此演出过。枋板上还刻有不少戏文与图案,是一座古代雕刻绘画的艺术宝库,对研究我国雕刻艺术史、戏曲发展史有着重要意义。据传,程长庚所在程家班四箴堂曾到此演出。

  紫禁城畅音阁

  宫廷繁华的凝固乐章宫廷戏楼

  从先秦时起,我国就已经有了宫廷演剧活动,之后各朝都有为统治者提供声色之娱的优伶。戏曲形成之后,听戏、看戏不仅是很多朝代封建帝王平时的宴饮娱乐方式,更是节庆大典的必备演出。

  戏曲表演对场地的要求较为随意,因此,在清代之前,宫廷演剧场所一直停留在汉代厅堂庭院式的状态。据考证,元代曾经在宫殿里兴建过一座永久性的戏台。该台在厚载门前,两侧有飞桥把舞台和厚载门相连接,飞桥上设有栏杆,在舞台上演出的人可以沿飞桥从两侧走上厚载门,具体形制不详。

  清代开始,宫廷里兴建了大量的固定性戏台,分别设在紫禁城和北京周围几个行宫里。既有专门性的戏楼、戏殿、戏台,又有随机性的园圃、庭院和亭阁回廊。专门性宫廷戏楼和戏台的建造主要在乾隆时期,到了慈禧、光绪朝又形成一个高峰。清宫戏楼在传统戏楼的基础上形成,来源于民间的神庙戏台,又借鉴了当时城市戏园剧场的构造,而根据皇室演出的需要,发展到一个更高的阶段。此外,有一些戏楼还受到了欧洲剧场构造的明显影响,如建筑在圆明园里的大戏台,就充分体现了中西建筑风格的结合。

  几乎所有的宫廷戏楼都建构精致、各有特色,一般来说可分为三类:一、在建筑规模和形制上接近一般民间的普通戏台,如故宫重华宫漱芳斋庭院戏台。二、有着特殊构造的三层大戏台,如故宫宁寿宫畅音阁戏台、颐和园内德和园戏台。三、小戏台,如永寿宫景祺阁戏台、长春宫怡情书史室内戏台等。

  而这些宫廷戏楼,多数已在八国联军侵华和之后战争中被损毁、夷平。少部分保存到今天,使我们能够看到宫廷戏台的实际样式。

  畅音阁戏台下层正面

  故宫永寿宫畅音阁戏楼

  畅音阁戏楼位于紫禁城东北,为皇城中最大的戏台。建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乾隆四十一年完成,嘉庆七年、光绪十七年曾多次修缮。

  畅音阁坐落在紫禁城永寿宫内,北向,重檐三层,台基高1.2米,总约14米见方。楼分三层,从上往下依次是福台、禄台、寿台。寿台是主要表演区,福台和禄台用处不大,只在一些神怪戏中才用。对面阅是楼上下两层,是皇帝和后妃看戏的地方。东西北三面都用两层圈楼围绕,宫女和大臣可以在两侧楼的廊下看戏。台口四柱,设栏杆。近后台处有阁楼式小台,称仙楼。仙楼前有四个搭垛供上下,两侧又各设一个搭垛通向中层。楼梯扶手各处画有祥云,以象征仙楼为仙人之境。寿台后面的扮戏房很大,顺扮戏房楼梯拾级而上,即是中层禄台,表演区更小,仅为前檐下之一小块,后方亦隔为后台。福、禄、寿三台总面积686平方米左右,各台(包括仙楼)均有上下场门。下层宽敞,中、上层窄小。

  戏楼设有多种装置:寿台有活动地板五处,通台下,为五个地井,下通台仓,与台仓下的五口地井相对,可升降砌末、演员。台仓的地井中位于中间的一口为水井,据说是供演出特殊剧目时所用,如演出承应戏《罗汉渡海》《地涌金莲》这样的剧目就可以从水井中汲出水来喷洒在舞台之上,其余四口为空心土井。五口地井主要用于改善戏楼的音响效果。寿台、禄台上方之天花板各设天井数口,可以开合,都画有祥云。井口设轱辘,供演员、砌末吊上吊下。如果将上下天井的木板都打开,可以由福台直接看到寿台的舞台地板。寿台上有联:动静叶清音知水仁山随所会;春秋富佳日凤歌鸾舞适其机。横批:壶天宣豫。

  畅音阁戏楼主要用于举行盛大仪典和演出承应大戏。

恭王府花园戏台

  上流阶层的娱乐私享私宅府邸戏楼

  堂会演剧是中国戏曲史上的一种贯穿现象。在戏台还没有正式出现的时候,私宅性质的堂会演剧就已经开始了,而且当戏曲走上正式的舞台之后,堂会演出的传统也没有中断过。

  最早的堂会演出文献记载是汉代,唐代也有为私人祝寿而进行伶伦演出的记录。明清时期堂会演出成为城乡富家喜爱并借以夸饰的娱乐活动,到清末北京各部官僚唱堂会相互宴请达到极盛。堂会戏的演出一般较为随意,由于戏曲表演的虚拟性和时空自由性,它不需要专门的布景和舞台装置,因而对演出场所没有特别的要求,根据观赏者的条件和要求,安排演出的场面可大可小、可繁可简。它可以是在民家普通的厅堂里或者庭院里,也可以是在衙门、酒楼、饭馆和一切公共场所。当然,为了追求气派和声势,也为了摆设更多桌椅以广泛接纳客人,还有在大门口搭戏台、庭院里扎彩棚作为临时的舞台来演出的。

  明中叶以后,戏曲演出越来越受到上流阶层的喜爱。一些豪商巨贾、士大夫等照神庙戏楼和茶园剧场的样式在四家宅邸中建筑堂会戏台或小戏场。但与神庙戏楼和城市戏园相比,私家戏楼由于主人的兴趣爱好不同,其格局也变化多样,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有的建于门厅室内或庭院府宅之中,有的于园囿池第连成一体,有的则置于船舫中,其大小、高低、形制,千姿百态、变化不拘。大致说来有这么几类:露天庭院式戏台、园亭式戏台、室内戏台、楼轩式戏台、官邸衙门戏台。

  南京瞻园戏楼

  那家花园戏台

  那家花园,又名怡园,是清代光绪年间外务大臣那桐的宅园。园中戏台建在主厅与东耳房之间。戏台西面,台高约1.3米,宽约7米,进深约6.5米,四角有四柱,上有倒挂楣子,下有栏杆。屋内中间以正搭斜交的半高木栏板来分开男女座(当时,男宾叫官客,女宾叫堂客),木栏板上有万字浮雕。每次演戏时,北边隔扇可以打开,技术高超的棚匠,就用杉篙苇席将戏楼座位扩延出去。演戏时的后台,就是北房的东耳房,寿堂和接待客人在西耳房,演员化妆在后照房。大厅内除去电灯、吊扇外,演出台上还挂着大汽灯。与其他宅院戏楼不同的,这里不是摆带绣花桌围椅帔、八仙桌两把椅子四把凳子的专座,而是成排摆带靠背的椅子。

  清末和民国时期常有官宦来此听戏。民国六年(1917),谭鑫培受北洋政府的强制,在此作诀别演出《洪羊洞》。

  邓云乡先生在其《北京四合院》一书中感慨那家花园的凋零道:这所邸宅东头的正院有带出厦卷棚的大北屋,都是地板、大花镀金玻璃吊灯,极为富丽堂皇。站在这个铺着花地毯的大厅中央,可以想象当年接待西南军阀陆荣廷时,谭叫天在这里唱堂会戏的盛况。只是我昔时发此思古之幽情时,这大厅的镀金花灯架,已斑驳脱落,黯然无光了。那家花园随着历史的流逝,凋零了。直到今天,这所显赫一时的邸宅,已全部拆除,盖起新的摩天宾馆大楼,那家花园彻底消失了。

  苏州全晋会馆古戏台

  地域文化的交融碰撞会馆戏楼

  中国最早的会馆出现在京城,是京城的官吏为家乡来京考试的举子和在京候任官员而设的馆舍,后来又出现了行业会馆。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全国一些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商业繁荣的城镇也建起同乡或行业会馆,成为旧时中国一种独特的人文景观。

  戏楼是会馆中的重要建筑,是会馆的形象代言。会馆戏楼一般位于一进院的中轴线上,多与山门一体,大多坐南朝北,呈凸字形,与两侧厢房、正殿围合成一个相对封闭的观戏院落。一般规模的戏楼分上下两层,底层为大门通道,二层为戏台,大式戏楼、室内戏场除外。多为歇山顶,规模较大、档次较高的戏楼建重檐或多檐顶,内设藻井,雕刻华丽。

  由于使用功能的需要、地域文化的交融,众商审美品位的不同,会馆戏楼在艺术风貌上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造型风格、装饰趣味、色彩运用。戏楼顶部仪态万千,南北有变、内外有别;楼顶构件与雕刻风格迥异、取材多变;色彩分布或平淡素朴,或五彩缤纷。

  随着会馆文化、社会风习的发展,戏楼在会馆中的地位更加突出,逐渐演化成会馆节庆、仪典的中心。会馆戏楼也从庭院式(甚至是露天式)逐渐发展,开始在庭院式的冠岩上加盖遮风避雨的屋顶,渐次发展到光绪三十三年落成的天津广东会馆中戏楼的样子:在多进四合院单层建筑的空间序列中,戏楼已俨然为一个庞然大物,在占地2333平方米的会馆里,戏楼、观剧场所等建筑面积占整个会馆的三分之二了。

  会馆戏楼三面外凸的构造,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功能上,都敢于和当今世界上的著名剧场相媲美,这一建筑艺术的进步也促进了戏曲艺术的竞争。

  北京湖广会馆戏楼

  平阳会馆戏楼

  平阳会馆戏楼是北京现存规模最大、建筑考究、保存较为完整的清代风格民间戏楼,位于北京前门外小江胡同。

  史料记载,平阳会馆是清嘉庆七年,由山西平阳府及周边二十余县商人联合修建的。会馆建筑雄伟壮观,由戏楼和三进四合院组成。戏楼系一座十二檩卷棚前后双步廊悬山顶木结构建筑,在会馆的南部,坐西面东。戏楼内部雕梁画栋,富丽堂皇。舞台为正方形上下两层,前面有两根通顶木柱支撑,每层之间有方形通口,底层有坑道,可设置机关布景上演神怪戏。下层舞台平面近方形,前有台柱一对,上有廊庑,面积为50平方米,台基高0.6米,台面较一般会馆戏楼宽出近2米,可能是为了适合演出山西文武兼备的梆子戏。

  戏楼的上层正面,有三个装饰有木雕花纹的门窗。前三面各有三层看楼,上面可放桌凳,看楼护栏有雕花栏板和望柱,四角都设有楼梯。看楼中间为平地,南北间距10米左右,东西间距12米左右,可放置方桌、长凳,是一般看客的坐席。戏楼两侧的墙壁上绘有壁画,设有神龛,供祭祀神祖之用。面对戏台的后壁嵌有石刻四块,记载会馆建置沿革的历史和重修情况。戏楼有匾额警世铎,是由书法家王铎所写。

  该戏楼在当时世界上也是少有的木结构建成的室内剧场,对研究会馆的建筑布局和戏剧发展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颐和园德和园大戏楼

  传统戏楼上演传统戏曲。戏台不仅仅是戏剧传播的载体,更是用凝固的建筑记录、展示、传承着流动的文化。

  中国传统的戏楼与西方传统的剧场是两种不同的建筑文化。因为中国人观戏的过程往往附带着许多其他目的,通过娱乐,实现祭神、交际、议事等各种不同的目的。从这一点上来说,戏楼既是精神的寄托之处,也是实用的功利场所。

  正如戏台上的一副楹联所说:人在戏中戏在人中人生莫演糊涂戏,境由心造心由境造境界需除名利心。

  作者为自由撰稿人



  • 涓浗鍙や唬鎴忔ゼ鎷捐叮
    绛旓細涓涓浗鍘嗗彶涓婃浘缁忓嚭鐜扮殑瀹楃鎴忔ゼ銆佸寤锋垙妤笺佺瀹呮垙妤笺佷細棣嗘垙妤笺佽尪鍥厭棣嗘垙妤肩瓑鐩告瘮,绁炲簷鎴忔ゼ鍑虹幇鏈鏃,涔熷垎甯冩渶骞裤 鍙や唬绁炲簷鎴忔ゼ鐨勫彂灞曟紨鍙樺熀鏈伒寰殑鑴夌粶鏄:鐢遍珮鍑哄钩鍦般佷笂鏃犻《鐩栫殑闇插彴(涓昏鍦ㄥ畫閲戞椂鏈),鍒颁笂鍔犻《鐩栧彲鍥涢潰鍥磋鐨勮垶鍘(瀹嬮噾鏃舵湡),鍐嶅埌鐢卞洓闈㈣涓夐潰瑙備竴闈㈣鐨勮垶搴(鍘)銆佷箰鍘(閲戝厓鏃舵湡),杩涜屽彂灞...
  • 鍐欐皯椋庢皯淇楃殑浣滄枃(鍌f棌娉兼按鑺)
    绛旓細鍌e尰(鍌f棌)銆佽挋鍖(钂欏彜鏃)銆佹湞鍖(鏈濋矞鏃)銆佺淮鍖(缁村惥灏旀棌)銆佽棌鍖(钘忔棌)銆佸.鍖(澹棌),鏄涓浗鏈涓鸿憲鍚嶇殑鍏ぇ姘戞棌鍖昏嵂浣撶郴銆 鏂囧鍌f棌浜烘皯鍗佸垎鍠滅埍璇楁瓕,灏ゅ叾鏄彊浜嬮暱璇椼傚彊浜嬭瘲銆婂彫鏍戝悲涓庢鐜涜濞溿嬨併婂ē骞朵笌妗戞礇銆嬬瓑浣滃搧鏄腑鍗庢皯鏃忕殑瀹濊吹鏂囧寲閬椾骇銆 鎴忓墽鍌e墽鍌e墽鏄簯鍗楃嫭鍏风壒鑹茬殑灏戞暟姘戞棌鎴忔洸鍓х涔嬩竴,娴佷紶浜庝簯鍗...
  • 扩展阅读:剧本生成器 ... 古戏楼对联大全 ... 古代戏楼的建筑特色 ... 戏楼前的对联 ... 描写古代戏楼 ... 农村唱戏戏台对联大全 ... 古代好听的戏院名字 ... 恭王府戏楼 ... 带着系统当间谍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