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文学主要哪些变化?试举例说明?(500字) 文艺作品来源于社会现实。结合史实举例简要说明中国近代文学艺术...

\u4e2d\u56fd\u8fd1\u4ee3\u6587\u5b66\u4e3b\u8981\u54ea\u4e9b\u53d8\u5316

\u8fd1\u4ee3\u6587\u5b66\uff0c\u63071840\u5e74\u9e26\u7247\u6218\u4e89\u81f31919\u5e74\u4e94\u56db\u8fd0\u52a8\u524d\u5915\u7684\u6587\u5b66\uff0c\u5373\u4e2d\u56fd\u73b0\u4ee3\u5316\u5b55\u80b2\u671f\u7684\u6587\u5b66\uff0c\u53cd\u6620\u4e86\u4e2d\u56fd\u6587\u5b66\u6325\u522b\u4f20\u7edf\u3001\u91cd\u5851\u73b0\u4ee3\u7684\u7279\u6b8a\u7cbe\u795e\u8ffd\u6c42\u3002

\u8fd1\u4ee3\u6587\u5b66\u7684\u6210\u5c31\u5728\u4e8e\u5b83\u7684\u53cd\u5e1d\u53cd\u5c01\u5efa\u7684\u8fdb\u6b65\u4e3b\u6d41\uff0c\u5b83\u7684\u53cd\u6620\u73b0\u5b9e\u548c\u8ffd\u6c42\u7406\u60f3\u7684\u7cbe\u795e\u548c\u65b9\u6cd5\uff0c\u5b83\u7684\u8bed\u6587\u5408\u4e00\u3001\u8d70\u5411\u901a\u4fd7\u5316\u7684\u63a2\u7d22\u548c\u52aa\u529b\uff0c\u4e3a\u201c\u4e94\u56db\u201d\u65f6\u4ee3\u65b0\u6587\u5b66\u8fd0\u52a8\u51c6\u5907\u4e86\u4e00\u5b9a\u7684\u5386\u53f2\u6761\u4ef6\u3002\u2014\u2014\u5e38\u8bc6\u6587\u5b66\u7bc7\u3002

\u4ee5\u4e00\u7bc7\u5e7f\u4e3a\u4eba\u77e5\u7684\u6587\u7ae0\u300a\u8303\u8fdb\u4e2d\u4e3e\u300b\u6765\u8bf4\uff0c\u8fd9\u4e2a\u6545\u4e8b\u662f\u300a\u5112\u6797\u5916\u53f2\u300b\u4e2d\u6781\u4e3a\u7cbe\u5f69\u7684\u7bc7\u7ae0\u4e4b\u4e00\u3002\u4e3b\u4eba\u516c\u8303\u8fdb\u662f\u4e2a\u4ed5\u4eba\uff0c\u4ed6\u4e00\u76f4\u751f\u6d3b\u5728\u7a77\u56f0\u4e4b\u4e2d\uff0c\u53c8\u4e00\u76f4\u4e0d\u505c\u5730\u5e94\u8bd5\uff0c\u8003\u4e86\u4e8c\u5341\u591a\u6b21\uff0c\u5230\u4e94\u5341\u56db\u5c81\u624d\u4e2d\u4e86\u4e2a\u79c0\u624d\u3002\u672c\u6587\u5199\u4ed6\u63a5\u7740\u53c2\u52a0\u4e61\u8bd5\u53c8\u4e2d\u4e86\u4e3e\u4eba\u4e00\u4e8b\uff0c\u6587\u4e2d\u8fd0\u7528\u5938\u5f20\u7684\u624b\u6cd5\u751f\u52a8\u5730\u63cf\u7ed8\u4e86\u4ed6\u90a3\u559c\u6781\u800c\u75af\u7684\u5f62\u8c61\uff0c\u6df1\u523b\u5730\u63ed\u9732\u4e86\u5c01\u5efa\u793e\u4f1a\u79d1\u4e3e\u5236\u5ea6\u7684\u5f0a\u7aef\uff0c\u540c\u65f6\u901a\u8fc7\u4ed6\u547d\u8fd0\u7684\u5927\u8d77\u5927\u843d\uff0c\u53cd\u6620\u4e86\u4eba\u4eec\u4e11\u6076\u7684\u5fc3\u7075\uff0c\u8303\u8fdb\u4e2d\u4e3e\u524d\u7684\u9119\u89c6\u4e0e\u8303\u8fdb\u4e2d\u4e3e\u540e\u7684\u5df4\u7ed3\uff0c\u5f62\u6210\u9c9c\u660e\u5bf9\u6bd4\u3002

这个问题很复杂。
首先,20世纪中国文学是现代性的还是近代性的,就是一个争论不休 的话题。例如杨春时、宋剑华就认为现代文学由于和世界文学存在着巨大的时差,所以我们的现代文学只能算近代性。另外,现代性这个概念的含义模糊也是这一问题得不到解决的关键。
分析现代文学的现代性或近代性以及它的内容,学者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一、现代性与世界意识
从世界范围来看,文学的现代化起始于“世界历史”的形成和“世界文学”意识的萌发。按照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世界历史的观点,近代资本主义的大工业和世界市场,消除了以往历史形成的各民族、各国的孤立封闭状态,日益在经济上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才“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他说:“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很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①作为20世纪的文学,有别于20世纪之前各民族文学的显著特征是民族的相互往来与依赖使其成为人类的共同文学。也就是说,各民族文学的世界性交流的历史进程,导致了现代意义的世界文学的诞生。世界性、开放性,已成为现代世界各民族文学的共同特征。同时,从世界范围来看,文学的现代化就是“世界文学”意识逐渐觉醒的过程。事实上,从19世纪中后期开始,尤其经过第一、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各民族文学长期的分散、隔绝发展已成为历史,民族壁垒的墙壁逐渐倒塌,整个人类的文学正朝着世界文学整体化的方向挺进。尤其在世界文化交流频繁的国家,一些有成就的作家就是在“世界文学”的哺育下成长起来的。

作为人类总体进化的一个过程,现代化具有世界性的弥散和扩张性质。现代化首先从西欧开始,随之通过殖民化弥散到美洲、澳洲、亚洲和非洲广大地区。因此,不同国家现代化历程的起步时间以及启动方式是各不相同的。美国社会学家M·列维将其分为“内源发展者”和“后来者”两大类型,即“早发内生型现代化”与“后发外生型现代化”的区别。前者以英、美、法等国为典型个案。这些国家现代化早在16、17世纪就开始起步,现代化的最初启动因素都源自本社会内部,是其自身历史的绵延。后者包括德国、俄国、日本以及当今世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它们的现代化大多迟至19世纪才开始起步,最初的诱发和刺激因素主要源自外部世界的生存挑战和现代化的示范效应。②显然,中国的现代化也是属于这一类型的。“作为一个后发外生型国家,中国是从19世纪开始进入由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型的现代化过程的,西方世界的霸权威胁与文明示范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性因素。”在19、20世纪以前,中国面对的主要问题还不是外部世界的挑战,而是源自内部的物质危机。“只有到了19、20世纪,当西方的示范展示了一种迥然不同的发展道路时,中国才对自身历史的内部挑战产生了一种多少是变化了的回应方式。这样,中国历史的内部要求与西方文明的示范效应叠加在一起共同制约着中国现代化的反应类型与历史走向。”③或者可以说,中国只有等它变成西方的对象时才开始进入现代时期,因此,对于中国来说,现代性的真谛就是对于西方乃至世界的反应。西方的入侵与影响成为中国谈论“现代”的起点,西方的入侵与影响给中国带来了新的“历史”,使“停滞”和“静止”的中国进入了“现代”的变革之中④。因此,现代化也被称之为欧化或西化。

随着列强入侵而逐渐加剧的西方文化的撞击造成了中国作家世界意识的勃发。西方文学的传入,使古典文学失去了耸动视听的效应。谭嗣同、黄遵宪、康有为、梁启超等所提倡的“诗界革命”已标志着世界意识的觉醒。“诗界革命”以及后来的“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已大不同于以前任何文学革命运动,而是挟裹着世界的风雷,向古国文明挑战。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发韧之时,五四新文化先驱就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世界化”的文化观念。陈独秀在《新青年》提出新文化运动的六条思想原则之一即是“世界的而非锁国的”。鲁迅在《随感录·三十六》中指出:“许多所怕的,是‘中国人’这名目要消灭;我所怕的,是中国人要从‘世界人’中挤出。”胡适1915年夏秋在美国尝试白话诗运动之初就明确地宣言:“新潮之来不可止,文学革命其时也!”他把自己发动“文学革命”的意图与当时世界的“新潮”联系起来,这是只有在西方文化的冲突和交融中才能获得的新知。简言之,20世纪世界意识就是一种开放意识,即放眼全世界,以世界本体文化为本位来从事中国的文化与文学革新运动,把中国的文化与文学革新运动作为20世纪世界文化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来看待。这一文化与文学革新意识的飞跃对于中国几千年自恃为“世界中心”的传统观念无疑是一个根本性的冲击。

在世界意识的驱动下,中国20世纪文学逐渐走向了全面开放。从清末民初的初步开放到五四时期的全面开放,到30~40年代的有限开放,以至到50~70年代的基本封闭,再到80年代以后的全面开放,实际上走过了一条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这其间长期的闭关自守虽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它却导致了以后更大幅度的开放和更深刻的变革。总的来说,20世纪中国作家惟有在对于他民族文学的借鉴之中,才可能全面而深刻地认识到本民族文学的特性及其在世界文学总体中的地位,才可能实现对于本民族传统文学的扬弃、继承和发展。正是世界文学意识的觉醒使他们开始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探索中国文学革新的道路,开创中国文学史上从未有过的充满创造和变革的伟大时代。20世纪对于中国社会来说,是崭新的社会;对于中国文学来说,是崭新的文学。在20世纪里,中国文学真正冲破了几千年的古典模式,开始了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国文学真正打开了通向世界的大门,形成了与世界文学对流、互补与融合的格局。可以说,20世纪中国文学确实走了一条与中国传统文学和西欧近代文学迥然不同的道路,即在艰难曲折中探索中国文学现代化的道路。

客观地讲,“现代性”本身就昭示着一个人类进化的链条上崭新的历史阶段的形成。在世界文学的影响下,中国文学的现代化把西方的近代、现代的两个阶段性进程压缩合并,一起完成(并非如杨、宋二位先生所言,一定要经历一个像欧洲那样漫长的近代文学阶段,中国文学才可能进入现代阶段,否则就要补上历史这一课),从而构成了中国文学现代化的独特类型与历史走向,这也决定了中国文学的现代性本身具有兼容并包的性质。也就是说,尽管20世纪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尤其是欧美文学的发展并不同步,其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这并不妨碍它的现代性质。因为20世纪中国文学从19世纪后期到五四时期,再几经历史风雨的洗礼,至80、90年代的大踏步进取,中国文学就完成了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过渡与转型,而且这种过渡与转型,又常常把世界文学的近代性与现代性糅合在一起,所以,它既不同于中国传统文学又不同于西方的近代文学,它在实质上是现代性的文学,或者说是近代、现代交叉复合型的文学。

二、现代性与先锋意识
20世纪中国文学的先锋性主要不体现在对西方现代主义的追寻上,而是体现在中国作家为适应中国现代化的需要,对包括现代主义在内的一切现代世界先进的文学资源的合理吸取与综合运用上。中国20世纪作家将现代性追求视为文学的主题,而并不把现代主义视为最高表现形式,但也并非排斥西方的现代主义。由于中国的现代化比西欧晚了几百年,一下要从古典形态过渡到现代形态,它所缺乏的中间因素太多。为了追上世界现代化的步伐,只有把西欧几百年的历史采取横向“拿来”的办法,因而在短短的几十年间,就走完了西欧几百年才走完的历程,西欧几百年的文学历史也就在中国文坛迅急地重演了一遍。西欧近现代文学的多种潮流,如浪漫主义、自然主义、唯美主义、现实主义、象征主义、未来主义、表现主义、意象主义、现代主义等在古老的中国都有了传人。由于“拿来”的急迫,很多东西只是浮光掠影地一晃而过,并没有在中国文坛留下深深的痕迹,只有在经过了一个长长的封闭时期以后,中国文学对世界文学的吸纳与整合似乎显得更成熟一些了。由于中国是在被动挨打的局势下对外开放的,是在亡国灭种的危机中放眼看世界的,是在社会与文化相当落后的状态下走上现代化之路的,因而,中国20世纪作家的文学接受与创造担当了道义、思想、精神之责,他们对世界现代文学的看取是有选择性的,他们的创作不是仅仅代表自己或少数人,而是代表整个民族言说,述其生活、情感、思想、精神与灵魂。正因为这样,现代主义文学在20世纪的中国成长得十分艰难,中国的客观现实对它的冲击和抑制太大了,以至在中国文坛不能占据更多的空间。尽管如此,它作为一种文学潮流,在20世纪中国一直潜滋暗长着并几度呈兴盛之势。在五四时期,它就播下了生长的种子,从鲁迅《野草》的象征主义、郭沫若《女神》的表现主义、胡适尝试诗的意象主义中亦可见一斑。20年代中后期,李金发开创了象征主义诗歌流派,然后由新月派、象征派汇聚而成的现代诗派在30年代以《现代》、《新诗》为大本营,形成了强大的阵营,加上新感觉派小说,现代主义在30年代酿成大潮,竞一时之盛,与现实主义形成对峙与竞争的格局。

正当现代主义发展方兴未艾之时,一场比鸦片战争更具威胁性的外民族侵略战争,改变了它的历史进程,即它再也不是在与现实主义的对峙中求得独立发展,而是努力向现实主义依归。于是,现代主义在40年代一度处于衰落与冷落的境地。虽然在抗战爆发、大敌当前的特殊时期,中国现代主义受到了抑制,但当抗战处于持续阶段,社会生活与情感变得更加错综复杂的情势下,现代主义又再度兴盛起来。仅以诗歌为例,就有冯至、卞之琳等现代派诗人创作的活跃,并且先后在40年代中期的西南联大和40年代后期的上海出现过两次具有连续性的现代主义诗潮,而且由此形成了令后人刮目相看的现代主义诗派——九叶诗人。这说明现代中国并非“缺乏现代主义生长发育的文化环境与现实土壤”,现代中国不是不需要、不接纳现代主义,而是现代中国的外部条件一度限制了它的发展,它的半途衰落,并不主要是中国文学内部发展规律使然,也不是现代主义自身的局限所致,而是外在社会局势影响的结果。也就是说,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沉落是合目的的,但是不合规律的。现代主义作为20世纪世界先锋文学的组成部分之一,20世纪现代情绪的重要表现方式,对现代中国必然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所以,当再次打破思想禁锢的新时期到来之后,它必然再一次被中国作家所看取。这一阶段与以前所不同的是,大多数作家更多地表现出对两次世界大战前后发展起来的各种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先锋艺术的独特青睐,使它们在短短十余年间于中国大地上重演了一遍,其多变性、多样性、丰富性,是以前所不可比拟的。任何在西方近两年出现过的现代观念、技巧和流派,在我们这里都出现过了,对西方现代文学的摹仿、借鉴成为许多作家在文坛站住脚的途径,成为一种普遍的时髦,成为争夺文坛话语权的大好策略。这不仅说明中国作家与世界文学接轨的主观愿望异常强烈,而且说明现代主义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一种不可遏止的潮流。

作为20世纪中国文学一翼的现代主义文学,在艰难曲折的生存处境中却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它在表现技巧、思维方式和审美趣味上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20世纪中国杰出的作家行列中,不少是现代主义作家或曾受过现代主义一定影响的作家。在20世纪中国文坛最优秀的作品中,现代主义作品占有相当的比重。其实,现代主义在中国往往不是以赤裸裸的身份而是以隐蔽的形式存在着,它发散性地渗透在许多非现代主义作家的创作中,在许多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作品中,或多或少地吸纳了现代主义的养分。如鲁迅、郭沫若、闻一多、徐志摩、茅盾、老舍、洪深、曹禺、沈从文、张爱玲、汪曾祺、艾青、王蒙、张贤亮、韩少功、王朔、贾平凹、刘索拉、莫言等著名作家就是如此。这表明,现代主义作为20世纪先锋艺术,在自觉不自觉地影响着中国作家的艺术创造。

由此可见,中国的现代主义文学并没有成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主潮,或者说现代主义只作为一种文学潮流而存在,这不仅是中西20世纪文学在共时性的发展中同时又有着历时性的差异造成的,也是二者有着完全不同的文学传统造成的。“当中国文学在现代性旗帜下与中国古典主义告别的时候,西方文学则是在告别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的过程中获取自己的现代性的,它们的现代性是与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区别的。但西方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西方的现代主义的影响在中国共同参与了中国文学家为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转变所做的努力,它们共同起到了促进中国文学由旧蜕新的现代化转变。”⑤难怪王富仁先生把“五四”以来的中国新文学统称为“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它不但包括受西方现代主义影响的现当代文学作品,也包括受西方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影响的现当代文学作品,这不是没有一定道理的。我的意思是不能将文学的现代性孤立视之,它是相对其背景而存在的,它的性质与意义取决于它在其文化结构中的位置和功能。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相对于西方近代文学是现代性的,西方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文学相对于中国古典文学是现代性的,它们相对其不同的文化背景与结构而存在。忽略文化背景与文化结构,孤立地抽象地谈论文学的现代性,为文学规划统一的价值与参照,其结果是对多种文明、语言文化、生活形态、精神方式的取消。

三、现代性与民族意识

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造成了中华民族强烈的民族自尊并进而铸就了忠诚于本民族的传统。进入近代以来,这一民族传统精神在外来侵略的刺激下日益勃发,成为现代民族主义思潮的先导。现代民族主义在反封建的斗争中找到了民族进步、民族独立的新方向。中华民族要真正实现民族进步与独立,则首先要使自己强大起来。要强大则要向世界上先进国家学习,取长补短,因而对外开放则是必然的;与此同时,要摆脱被侵略被瓜分的危险,则必须坚决以社会改革为手段,建立一个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其实这两者的统一,则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现实起点。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这二者往往是不平衡的。当民族危机显得相当深重时,对西潮的引进则受到抑制,如近代和30、40年代。当民族危机有所缓解之际,对西潮的引进则大胆而自信,如五四时期和新时期。当然,50~70年代,由于受帝、修的挤压,我们的国际交往基本关闭,这一时期我们奉行的是民族主义,确切地说,是狭隘的民族主义。由此可知,民族主义思潮是中国20世纪思想文化领域的一个强光点,也是摄取并折射那个时代雷电风云的一面聚光镜。正是这样,我们20世纪的中国文学也往往被民族主义所裹挟。在强大的现代性挑战面前,民族主义的有效方式就是对原有的东西的发展和对自己既成的价值系统的改造与更新。我们看到,在20世纪中国文坛,多次掀起寻根的浪潮,寻根意识成为20世纪中国作家对应外来思潮的一种手段,成为他们宣泄民族自卫情绪的一种有效方式。同时,我们看到,在20世纪中国文坛,一面是极端的西化(欧化)、艺术化,一面是民族化、大众化。对于民族形式、民族风格的强调,有时甚至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整个看来,中国文学在民族化的努力中,确实使文学适应了广大民众长期积淀而成的文化心理和集体无意识的审美趣味,并且重新发掘了民间文学的许多优秀遗产,纠正了文学发展中某些西化的弊端,丰富了文学的表现手段和技巧。当然,民族主义思潮与反传统的西化思潮的对峙,对于现代化来说,也会导致适当的平衡。在有效的保守与有效的激进的强力中,中国文学才能在“中西新旧”合理配置的基础上实现创造性转化。例如中国现代主义是受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而发生发展的,但中国现代主义作家在对西方现代主义的接纳中就受到了民族主义思想的强力制约,尽管他们面对传统常常表现出鲜明的反叛姿态,但他们在创作中不能不受到传统文化情结和民族审美心理的牵制,所以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就有了相异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特质。这其中,戴望舒、卞之琳、冯至、穆旦、施蛰存、穆时英、钱钟书、王蒙、莫言、残雪等作家是最好的例子。这也表明,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转变不仅是西方文学影响的结果,也是中国现代作家以自己的方式综合并发展中外文学传统的结果,是受中国现当代文化环境制约的结果。也就是说,只有“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既外应世界潮流,又内承民族传统,中国文学的现代化才可能真正实现,即只有注重世界性与民族性的高度统一,即在外来文学民族化、民族文学现代化的双向转化中才可能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文学。

四、现代性与人性意识

人性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现代化的真正思想,是一切价值之源。但现代化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之间也有相互矛盾、相互对立的地方,因为现代化本身是一场历史变迁,以工业化、都市化和理性为标志的西方现代化世界日益暴露出诸多弊端,它造成了人的新的异化,对人性的自由全面发展造成了新的限制、销蚀乃至奴役。中国的现代化是由落后的农业文明逐渐向工业文明过渡的过程,因而在寻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过程中,难免困难重重,难免出现大的曲折和反复。但是,现代化毕竟向人们提供了新的条件,使其得以在一个新的高度全面自由地发展自身。一个发达的开放的现代工业社会,与一个文化教育落后的闭塞的农业社会,在给人类以发展自身潜能并获得自由方面,完全无法同日而语。“人的自由、解放是一个辩证的过程,现代化社会是这一过程中水准较高的一个阶段,并且将向更高的阶段过渡。”(10)

五、现代性与创造意识
杨、宋二位先生认为:“在20世纪的中国文学史上,我们并未营造出真正成熟的现代文学形态。”这实际上是对20世纪中国作家的创造精神的忽视。20世纪中国作家的创造意识是相当强健的,其创造业绩是多方面的。像鲁迅、茅盾、郭沫若这种集多种创造于一身的作家,在20世纪世界文学史上也并不多见;像老舍、巴金、沈从文这样高质多产的大作家、像曹禺这样优秀的戏剧家、像戴望舒、艾青、穆旦这样出色的诗人,在20世纪世界文学史上也并不逊色;在某一方面有相当独特创造的作家更不在少数。正是这些众多作家的创造精神的焕发,构成了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追求,构成了中国文学的求新求异的现代性趋向。

20世纪中国文学显然比中国古代文学获得了更高的艺术自觉性。这种艺术的自觉性,主要是指作家挣脱了那“精神的动物世界”,挣脱了千百年来心理偏见的束缚,他们以强烈的新鲜感领悟生活,呈现出广泛的精神兴趣和深刻的精神追求,在他们那里,“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整体,本身就是一个世界。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满的有生气的人,而不是某种孤立的性格特征的寓言式的抽象品”。(11)从他们身上,我们能够看到古代作家所无可比拟的心灵的宽广度和灵敏度,能够看到他们那丰富的艺术创造力。应该说,中国作家的艺术的自觉是由其创作的多方面构成的,但最重要的方面乃是其艺术创造的生动性与丰富性。崭新的外来影响给他们以精神上的刺激与启发,扩大了他们的视野,使他们对事物取新颖的看法,对旧的文学取怀疑、攻击或重新估价的态度。打破了传统思想束缚的他们无拘无束地向多方面探寻,伴随着高度的兴奋、热情与活力。这一时期文学的发展从大的趋势上看是由同趋异,由单一变杂多,由一统成多元。传统文学即使没有完全倒塌,至少也部分疲软,因而必定极大地激发作家的创造热情。晚清“文学革命”的倡导者们已开始表现出独特的创造性。创造精神的高扬至五四时期达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尼采的自我创造价值论和柏格森的创造进化论风靡文化界。郭沫若等人甚至将他们的文学社团称做“创造社”。“五四”是一个思想解放的时期,也是一个大胆探索、追求创新的时期。个性解放、人格独立的时代潮流,对作家创造力的开发,潜力的解放以深刻的影响;喜新厌旧的时代心理给作家求新意识和独创精神以极大的刺激。他们不断地向规范挑战,以新、奇、怪的艺术实践向着统一模式的旧文学规范冲击,以各色各样的花来取代枯燥单一的花,用最不合常规的方式向着习以为常的方式挑战,用最具异端性质的怀疑来对待过去的一成不变的最神圣的东西。他们正是在这生动的造化中,创造出了千姿百态的文学形式、多种多样的创作方法和异彩纷呈的艺术风格,使新文学形成多元发展的态势。特别是鲁迅、郁达夫的小说,郭沫若的诗歌,显示了与古代文学完全不同的存在方式和意义,从而奠定了中国文学的现代形态与主导性的审美标准。即使在社会危机、民族危机提到了人们注意的高度,社会的改造和民族的拯救成为突出的中心课题的30、40年代,作家们的创造精神仍然强旺。他们以多种方式开拓了中国文学的发展道路,丰富了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多面性格。不但老舍、巴金、沈从文、曹禺、路翎、艾芜、沙汀、戴望舒、艾青等作家对艺术作了多方探求,保持了独特的艺术个性,而且一批有作为的青年作家也不满足于单调的艺术方法和风格,对综合的追求越来越高(如七月诗派与九叶诗人)。在50、60年代,作家们的创造激情也并未消失。而到了思想解放的80年代,作家们又迸发出极其强旺的创造热情,优秀的作家都在艺术上有一种不受羁绊的自由创造的特质。一个开端(五四时期)和一个结尾(80~90年代),构成了20世纪中国文学艺术自觉的高峰期。其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确实给中国文学提供了丰富的文学资源,大大革新了中国文学的面貌。

当然,20世纪中国作家的艺术创造意识的勃发,也是相对作家自己的处境而言的。其实中国20世纪知识分子作家一直都面临着理想与现实、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守成与创新的矛盾困惑,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咀嚼着置身于现实种种矛盾中的身不由己的心灵痛苦。如在中西文化选择上,一个明显的印象是,中国知识分子作家易于摇摆,昨天对传统全盘否定,今天又饥不择食地向传统翻寻;明天把这个奉为圭臬,今天对那个顶礼膜拜,这种频繁的转向与更替,说明中国知识分子作家还没有建立起本民族积极健康的心理结构。当一个民族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潮流还不知所需,无所适从,还没有建立起吐故纳新的心理结构时,那么该民族还不可能产生真正稳定的现代文化与文学,其潜在的创造力也就不可能更大程度地得到发挥。这种情况,在中国社会尚未真正在政治、经济以及其他各方面强大起来,居于世界前列之时,可能会继续存在,这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最后我要谈的是,20世纪中国文学具有现代性质,并不是说它已经具有十足的成熟的完整的现代形态了。由于中国错综复杂的情势所致,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还远远没有完成,而且从其形态与内涵来看,还存在很多空白和缺陷,中西文学的时差所带来的局限性在某些方面还相当突出。但是,“现代性”并不是一个时间概念,而是一个动态性概念,它意味着一种富于弹性与活力的状态,一种未完成的过程,一种当代世界正在持续着的历史演进。所以,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还处在一种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之中,它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加快其前进的步伐。

“伤痕文学”的悲欢离合故事和壮烈之情
“知青文学”的失落与迷茫叙述
“寻根文学”的回归和漫游情节
“现代主义文学”的孤独英雄和怀疑英雄形象

会计课可以提uyiuyiuyiuiuuiyiuiutit 金田一几i 减肥股份回购 搞定

就知道上网查,还不如多看些书

  近代文学,指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的文学,即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文学。
  社会原因 中国古代传统体裁的文学,如诗赋词曲等,发展到清中叶,除小说外,如诗、文、词、戏曲等,虽作家作品众多,也在风格流派上彼此竞争,但大都缺乏新的思想内容,因袭旧的艺术形式,日趋衰落,陷于困境。
  到了近代,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开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在一方面促使中国封建社会解体,促使中国发生了资本主义因素,把一个封建社会变成了一个半封建的社会;但是在另一方面,它们又残酷地统治了中国,把一个独立的中国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中国。”而同时中国人民也进行了一系列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从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中法战争、中日战争、戊戌政变、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都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顽强的反抗精神”(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八十年中,随着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革命(1840~1851)、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和义和团运动(1862~1900)、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01~1918)的历史发展,阶级矛盾、民族矛盾进一步尖锐化、表面化,文学创作从思想内容、艺术形式到风格流派,都相应地发生重大变化,为反帝反封建服务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文学,直接继承发展古代优良的文学传统,特别是清初至清中叶的爱国主义文学传统,成为文学发展的主流,形成新风貌和新潮流。同时,那些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各种传统文学在新形势下也不断地有所变化和发展。
  道光、咸丰朝文学 19世纪中叶前后,清代道光、咸丰年间,是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开始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英国资本主义的大炮,打开了闭关自守的封建帝国的大门,暴露了清王朝的腐朽无能和封建帝国的空前危机。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洋货倾销,鸦片输入,白银外流,银贵谷贱,加速了中国农村自然经济的破产。加上贪官污吏横征暴敛,农民和其他各阶层人民更无法生存,阶级矛盾不断地尖锐化。从白莲教起义到太平天国革命,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但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也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生长和发展。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发生了分化。一部分地主阶级开明派,开始睁眼看世界,厌弃宋、元以来的程朱理学和盛极一时的乾嘉朴学,而研究“经济”之学,强调“通经致用”的学术;并发出了改革腐朽内政、学习外国有用的知识、抵抗外国侵略的呼声。文学也突破了死气沉沉的局面,理论上提出了文学要为现实政治斗争服务的思想,反对模拟;创作实践上要求反映现实政治社会内容,歌颂广大人民和英雄人物对外国侵略者的英勇抵抗,揭露清王朝及其官僚贵族的昏庸腐朽和社会矛盾,打破了陈腐的面貌,出现了进步的文学新潮流。
  这个时期,作家众多,流派竞起,文学呈现繁荣复杂的景象。首开文学新风气的是以龚自珍、魏源、林则徐等为代表的开明派,以及张际亮、汤鹏、姚燮、贝青乔等。他们敏锐地看到清王朝内外严重的危机,积极建议改革内政,坚决主张抵抗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写出许多富于时代色彩和历史意义的诗文作品。张维屏、陆嵩、朱琦、林昌□等,则从不同角度写了某些具有现实意义的诗篇。后来,早期的改良主义者冯桂芬、王韬都曾反对或抛弃桐城派古文;王韬更以一般古文或文言文用之于报章,使古文社会化或通俗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太平天国领袖们的诗文作品,批判封建色彩浓厚的陈词滥调,提倡朴实明晓的文风,直接为革命斗争服务。这些就是这个时期进步文学的主流。
  与此同时,传统诗文也出现了“宋诗运动”和桐城派中兴。“宋诗运动”继承乾隆、嘉庆间的“宋诗派”,以模拟宋诗为贵,由程恩泽、祁□藻、曾国藩倡导,重要作家有何绍基、郑珍、莫友芝等。桐城派古文在这一时期产生了梅曾亮等著名作家,形成了“中兴”的局面。而经学家阮元,提倡以《文选》为范本,实际是提倡骈文,形成与桐城派古文对立的扬州派骈文。在骈、散之间作调和态度的则有常州的李兆洛。他实际也是倾向骈文。这些诗文流派的作家和作品,就其主导倾向看,是守旧或保守的。此外,词则有“常州派”的发展。周济提出“诗有史,词亦有史”的主张,有进步意义。但被誉为“倚声家老杜”的蒋春霖的词,内容则多为诬蔑太平天国革命,表现了地主阶级的没落情绪。小说主要是“狭邪小说”和“侠义公案小说”,倾向日趋堕落。
  同治、光绪朝文学 从19世纪60年代到同世纪末,清代同治、光绪年间,是帝国主义列强和封建买办相勾结把中国变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时期。中国资本主义大致从这时开始得到初步的发展。光绪二十年甲午(1894)中日战争失败后,举国悲愤,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空前尖锐,斗争是激烈而复杂的。封建买办阶级如李鸿章卖国投降,但人民群众强烈的反帝爱国精神爆发了义和团运动;同时出现了相当广泛的改良运动。一部分由官僚地主阶级转化的上层资产阶级,呼吁救亡图存,要求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产阶级政治制度。康有为、梁启超就是这一运动的代表人物和领袖。在文学上的代表作家则是黄遵宪、 康有为、 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他们自觉地使自己的文学为改良运动服务。
  在戊戌变法前后,梁启超提出了“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的明确主张。戊戌变法前,梁启超和谭嗣同、夏曾佑曾试作“新诗”,反映了改良派对新思想、新知识即“新学”的要求。戊戌变法失败后(1898),梁启超便提出:“以旧风格含新意境”的“诗界革命”(《饮冰室诗话》)主张,推尊黄遵宪从理论到诗作实践已为“诗界革命”作了榜样,是推陈出新的“新派诗”。梁启超虽不以诗人自命,他自己的诗实际也是“新派诗”。他的“文界革命”主张,是适应资产阶级“开通民智”、改革语文的维新思潮而提出来的。当时已有人认为文言是“祸亡中国”之一端,“白话为维新之本”,主张“崇白话而废文言”,“报章宜改用浅说”。同时长江下游各省白话小报纷纷出现。他的散文写作也实践自己的主张,打破一切传统古文的格局,开创了“新文体”。同样的出于改良的目的,他更提倡“小说界革命”(《论小说与群治的关系》),强调小说对改良社会的作用,而特别重视“政治小说”,宣传政治主张、政治理想,直接为改良运动服务。他更试作政治小说《新中国未来记》,虽未完篇,但有现实意义。与此同时,梁启超和其他改良派作家也曾利用“杂剧”、“传奇”的传统戏曲形式,反映现实政治内容,虽不成功,但也表现着他们对戏曲改良的尝试和努力。
  翻译文学的兴起,也是改良运动的一个重要内容。严复、林纾是这个时期著名的翻译家,他们分别以各自熟练的古文翻译西方社会科学和文学作品,对传播新思想、新文化,起了积极的作用和广泛的影响。
  改良运动对封建文化的冲击力量是不足的。传统诗文继续发展。“宋诗运动”的发展,出现了颇有影响的“同光体”;同时出现了拟古的汉魏六朝诗派和晚唐诗派等。常州词派则朝词学的整理和研究方面发展。“桐城派”古文也出现了黎庶昌等新的作家,并对严复、林纾等翻译文有明显影响。
  此外,道光年间诞生的京剧,在这一时期得到发展繁荣。它进一步吸取地方戏的精华,出现了一些有时代精神的优秀剧目,不少名演员创造了许多生动优美的艺术形象,成为一个影响深广的重要剧种,是这一时期文学成就比较突出的一个方面。
  清末民初文学 从20世纪初到五四运动前夕,清代末年到民国初期,是中国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时期,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取得伟大胜利又转为失败的时期。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中下层,毅然走革命的道路,积极进行推翻清王朝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帝国主义和腐朽的清王朝,成为广大人民愤恨和斗争的焦点。许多爱国青年,接着先进人物的足迹,纷纷东渡日本留学,寻求救国真理,一时形成了声势浩大的留学热潮。清政府迫于危亡形势,也不得不向资产阶级作某些让步,实行“新政”,废八股,停科举,开办新式学堂,等等。随着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国内外先后产生了许多革命小团体。1905年许多革命小团体的联合,成立了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国同盟会”,创办了机关刊物《民报》,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已走向高潮。它和改良派展开了激烈的论战和斗争。革命报刊和文学期刊纷纷出现,文学团体“南社”在1909年正式成立,参加者17人,其中14人是同盟会会员,文学为政治服务的目的更加明确,各种文学形式一时都成为革命斗争的工具,进步的文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这一时期诗歌的突出特点和成就,是以南社为中心、以南社诗人柳亚子、高旭、陈去病、马君武、周实等为代表,慷慨高歌民族民主革命。秋瑾则是这时期最杰出的女诗人。以宣传革命思想为主题的散文,章炳麟取法魏晋古文,青年作家邹容则采取通俗化的古文。小说出现了揭露黑暗、同情革命的曾朴《孽海花》和歌颂革命的陈天华未完成作品《狮子吼》。主张一般社会改良的著名谴责小说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和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也出现在这一时期。而戏剧说唱等方面,则有汪笑侬改良京剧,黄吉安改良川剧,春柳社、众化团等文明戏即话剧团体的出现,秋瑾、陈天华等用说唱形式宣传革命,以及一批有革命倾向的杂剧、传奇、乱弹等作品。
  这一时期保守的传统诗文,主要在北京活动。“同光体”诗人在北京创立诗社,隐然和“南社”对立。而王国维则在西方资产阶级哲学思想基础上,提倡文学脱离现实政治社会,和进步潮流背道而驰。同时,随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失败,革命进步作家有颓唐悲观的,如“南社”苏曼殊等人。而前一时期的改良派人物如梁启超、严复、林纾等也与前清遗老们合作起来。这些都表现着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革命的不彻底性。
  近代文学的特点 近代文学区别于传统封建文学有以下的特点:
  ① 文学的政治性、战斗性,随着近代社会的发展,愈来愈加强和显著了。进步作家和作品,继承了中国文学的优良传统,为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专制主义的内外压迫,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平等而斗争。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是这个时期文学突出的思想内容。从龚自珍、魏源到“南社”诗人们的文学创作活动,密切与现实政治联系,成为日益明显的历史潮流,反映近代文学发展的新方向。
  ② 文学的题材和内容,文学反映现实的领域空前地扩大了。这在各种文学形式中莫不皆然,特别是诗,尤为突出。它几乎无所不包地反映了新世界、新思想、新事物,表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意境。黄遵宪、康有为、梁启超的诗都表明了这一点。
  ③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优良传统得到继承和发展。龚自珍首先突破清中叶以来拟古主义和形式主义的统治,成为近代早期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许多散文和一部分律诗绝句,也表现了深刻的现实主义精神。后来改良派和革命派的许多作家,都进一步发展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特别是现实主义成为文学界自觉的创作运动。林昌□、陈应昌、贝青乔、黄遵宪等人的作品都体现了这一特色。
  ④ 随着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和民主革命的宣传的需要,出现了文学团体和文学刊物,它们起着前所未有的组织、教育与鼓舞群众的作用。文学的社会作用扩大了,它不再只是案头窗下少数人所用的工具,而是群众的读物。因此,人们自然地改变了对文学的旧观点,产生了对文学的新估价,这是近代文学发展的一个新变化,这个变化从晚清到民初新文化运动才特别显著。
  ⑤ 随着题材和内容的扩大,文学的形式、语言乃至风格特征也有了新的变化,一般趋向通俗化。龚自珍大量绝句诗,多采“古绝”体,打破清中叶以来诗歌重格律的束缚,以及后来黄遵宪、梁启超对诗风的改变,提倡诗与音乐结合,使得诗能歌唱,是走向通俗化最有代表性的表现。晚清资产阶级由于开通民智的需要,在文学各方面更自觉地致力于这一点,使文学更有效地为政治服务。
  ⑥ 由于近代社会迅速的变化以及作家阶级立场和世界观的局限,文学发展呈现复杂景象和过渡状态。进步作家的进步性往往表现不彻底,并有前后期的不同。传统派作家也不能避免时代潮流的影响,产生某些可取的作品。新旧派作家都有内容和形式矛盾的作品。新旧派有对立的一面,也有联系的一面。新派对旧形式、旧风格突不破,缺乏艺术上彻底革新的自觉的努力。
  近代文学的成就在于它的反帝反封建的进步主流,它的反映现实和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方法,它的语文合一、走向通俗化的探索和努力,为“五四”时代新文学运动准备了一定的历史条件。
  参考书目
  陈子展:《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上海书店影印,上海,1982。
  任访秋:《中国近代文学作家论》,河南人民出版社,郑州,1984。

  • 浜屽崄涓栫邯涓浗鏂囧鐨鐜颁唬鎬х壒寰佽〃鐜板湪鍝嚑涓柟闈
    绛旓細涓浗鏂囧鍑虹幇浜嗗澶栨潵鏂囧鎬濇疆鐨勮璇, 涓昏鏄娴极涓讳箟鍜岀幇瀹炰富涔夌殑璇銆傜敱浜庝腑鍥界幇浠fт笌鐜颁唬姘戞棌鍥藉鐨 鍐茬獊, 瀵艰嚧鏂囧鎬濇疆婕斿彉鐨勫掑簭鍜屽弽澶, 濡備簲鍥涘惎钂欎富涔夎鏂板彜鍏镐富涔夊彇浠d互鍙婃柊鏃舵湡鍚挋涓讳箟鐨勫鍏; 涔熷鑷翠腑鍥藉弽鐜颁唬鎬ф枃瀛︽濇疆鐨勮杽寮便佹粸鍚, 鑰屾氮婕富涔夈佺幇瀹炰富涔夊拰鐜颁唬涓讳箟濮嬬粓娌℃湁鎴愪负涓绘疆銆
  • 浠庡攼璇楀畫璇嶅啀鍒板厓鏇插皬璇,鎴戝浗鐨勬枃瀛浣滃搧鏈夌潃鎬庢牱鐨勬紨鍙樿秼鍔?
    绛旓細鏄竴閮ㄦ极闀胯岃緣鐓岀殑鍘嗗彶锛屼簲鍗冨勾鍙ゅ浗鐩涜“鍏翠骸鐨勯浜戝湪鍏朵腑鑸掑嵎锛涙槸涓崕鏂囨槑鏈鍊煎緱鑷豹鐨勭懓瀹濄傛偁涔鐨勪腑鍥芥枃瀛鍙插垎涓哄墠鍚庝袱涓椂鏈燂紝搴旂О鍓嶆椂鏈熶负鈥滃彜浠b濓紝鍚庢椂鏈熶负鈥杩戜唬鈥濓紝鈥滃彜浠b濅负涓浗鏂囧鍙戠敓浠ュ悗涓嶆柇鐨勫彂灞曪紝褰㈡垚涓浗鐨浼犵粺鏂囧锛岃屼娇鍏朵紶缁熸枃瀛﹀彂灞曞埌鍏堕《鐐圭殑鏃舵湡锛屽氨鏄腑鍥芥枃瀛︽渶鍏夎崳鐨勬椂鏈熴
  • 涓浗鐜颁唬鏂囧涓瘲姝屽彂灞曠殑鏁翠綋鐗圭偣
    绛旓細鍘嗗彶鎮犱箙鐨勪腑鍥芥枃瀛,鍒版竻鐜嬫湞鐨勬湯骞,鍙戠敓浜嗗墠鎵鏈湁鐨勯噸澶ц浆鎶橈細寮濮嬩笌瑗挎柟鏂囧銆佽タ鏂规枃鍖栬繋闈㈢浉閬,缁忚繃纰版挒銆佷氦姹囪屽湪鑷韩鍩虹涓婇愭笎褰㈡垚鍏锋湁鐜颁唬鎬鐨勬枃瀛鏂拌川,鑷斥滀簲鍥涒濇枃瀛﹂潻鍛藉叴璧峰垯杈惧埌楂樻疆.浠庢,涓浗鏂囧鍙茶繘鍏ヤ竴涓槑鏄惧尯鍒簬鍙や唬鏂囧鐨宕柊闃舵.杩欎簺閲嶅ぇ鍙樺寲,鏄敱杩戜唬浠ユ潵绉嶇鍐呭鏉′欢鎵鍒剁害銆佹墍閫犲氨...
  • 鎴婃垖鍙樻硶杩愬姩褰卞搷浜涓浗杩戜唬鎬濇兂鏂囧寲鍝簺鏂归潰鐨勫彉鍖?
    绛旓細鎴婃垖鍙樻硶浣滀负涓浗杩戜唬涓鍦烘斂娌绘濇兂鏀归潻杩愬姩,鎴婃垖鍙樻硶瀵逛腑鍥芥濇兂瑙f斁杩愬姩浜х敓浜嗛噸瑕佸奖鍝嶃傚湪璁拌浇鎴婃垖鍙樻硶鐩稿叧璧勬枡涔︾睄涓,閮戒粙缁嶄簡鎴婃垖鍙樻硶鐨勫奖鍝嶃傛垔鎴屽彉娉曠殑褰卞搷涔嬩竴鍦ㄤ簬,瀹冧负浜斿洓鏂版枃鍖栬繍鍔ㄥ瀹氫簡鎬濇兂鍩虹銆傛垔鎴屽彉娉曞湪鏅氭竻绀句細鐖嗗彂涔嬪悗,瀹冧績杩涗簡杩戜唬涓浗鏂板紡鏂囧寲鐨勫彂灞曘傛垔鎴屽彉娉曞浘鐗囧湪鎴婃垖鍙樻硶鐨勫奖鍝嶄箣涓,鍥藉唴鍑虹幇浜嗗紑鍔炲鏍...
  • 瑗垮涓滄笎瀵涓浗杩戜唬鏂囧鐞嗚鐨勫奖鍝
    绛旓細鍦ㄨタ瀛︾殑褰卞搷涓嬶紝涓浗杩戜唬鑷冲皯鏈変笁娆″ぇ鐨勭ぞ浼氭濇兂瑙傚康鏇存柊锛氱涓娆℃槸娲嬪姟杩愬姩鏃舵湡锛屾巰璧锋磱鍔℃濇疆锛屼粠鑰屽啿鍑荤潃闄堣厫鐨勪紶缁熻蹇点傜浜屾鏄淮鏂拌繍鍔ㄤ笌杈涗亥闈╁懡鏃舵湡锛岃タ鏂规皯涓讳富涔夊埗搴﹀拰姘戞潈鎬濇兂寰楀埌骞挎硾鐨勪紶鎾紝浣挎皯涓诲叡鍜屾濇兂娣卞叆浜哄績銆傜涓夋鏄柊鏂囧寲杩愬姩鏃舵湡锛屾枃鍖栨暀鑲茬晫鍑虹幇浜嗕互浠嬬粛瑗挎柟鏀挎不瀛﹁涓涓昏鍐呭锛...
  • 椴佽繀涓涓浗杩戜唬鏂囧鍙戝睍
    绛旓細椴佽繀鏈潵 鏈変赴瀵岀殑绀句細鏂椾簤鍜屽垱浣滃疄璺电殑缁忛獙,鏈夋繁骞鐨勪腑鍥芥枃瀛鍜屽鍥鏂囧鐨淇吇,鑰屽綋浠栧悜 鍏变骇涓讳箟鑰呰浆鍙樹箣鍚,椹厠鎬濅富涔夋枃鑹虹悊璁哄浠栧師鏈夌殑鐭ヨ瘑缁忛獙璧蜂簡鐓ц鍜屾笚閫忕殑浣滅敤, 浣夸粬鏈夊彲鑳藉弬鍚堝嵃璇,铻嶄細璐,鍦ㄥ垱閫犳у湴瑙e喅鐜颁唬鏂囧瀹為檯闂鐨勮繃绋嬩腑,寤虹珛璧 鑷繁鐨勭瀛︾殑鏂囪壓瑙傘傞瞾杩呭鏂囪壓闂鎵鍙戣〃鐨勫緢澶氱簿杈熻瑙,...
  • 涓浗鐜颁唬鏂囧鍙
    绛旓細绗簩涓崄骞(1927鈥1937):宸︾考闈╁懡鏂囧涓绘疆鏃舵湡; 绗笁涓椂鏈(1937鈥1949):鎶楁垬鍙婅В鏀炬垬浜夋椂鏈熶笉鍚屽湴鍩熺殑澶氭牱鏂囧褰㈡併 浣嗘槸,杩戜簺骞村鏈晫宸叉敞鎰忓埌鐜颁唬鏂囧涓庝紶缁熸枃瀛﹁繖鎴劧寮傝川涓ょ鏂囧鐨鈥滆繃娓♀濅笌鈥滃厛瀵尖濊繃绋,涔熷氨鏄,涓浗鐜颁唬鏂囧璧烽鍦ㄢ滀簲鍥涒濇柊鏂囧寲杩愬姩鏃舵湡,浣嗗姪璺戣繃绋嬪嵈鏄杩戜唬涓绯诲垪鍙橀潻鍜屾敼鑹傝繖涓繃绋嬭...
  • 涓浗杩戜唬鏂囧鍙戝睍鍙
    绛旓細涓浗杩戜唬鏂囧鍙戝睍鍙 20  鎴戞潵绛 2涓洖绛 #鐑# 楣ゅ矖鐖嗙伀鑳屽悗鐨勫師鍥犳槸浠涔?鍖垮悕鐢ㄦ埛 2006-12-04 灞曞紑鍏ㄩ儴 鍙や唬鐨勫摬瀛﹀ 鑰佸瓙(绾) 鍏厓鍓600 - 鍏厓鍓500 銆栨槬绉嬨 鏄ョ鏃舵濇兂瀹,閬撳鍒涘浜恒備竴璇村嵆鑰佽亙,濮撴潕鍚嶈,瀛椾集闃,妤氬浗鑻﹀幙 (浠婃渤鍗楅箍閭戜笢)鍘変埂鏇蹭粊閲屼汉,鍋氳繃鍛ㄦ湞鈥滃畧钘忓涔嬪彶鈥(绠$悊钘忎功...
  • 涓浗浼犵粺鏂囧寲杩戜唬浠ユ潵鍙戠敓浜鍝簺鍙樺寲?
    绛旓細鍐嶇湅瀹楁暀淇′话锛屽湪鍘熷淇′话涔犱織闀挎湡寤剁画鐨勫悓鏃讹紝杩樼浉缁т骇鐢熶簡閬撴暀锛屼紶鍏ヤ簡浣涙暀銆佹櫙鏁欍佹懇灏兼暀銆佷紛鏂叞鏁欑瓑銆傚湪宀佹椂鑺傛棩銆佹父鑹虹珵鎶绛夋柟闈紝涔熷洜鍘嗗彶鍙橀潻鍜屽鏉ユ枃鍖栫殑浼犲叆鑰屽彂鐢熻澶鍙樺寲銆傚洜姝わ紝鎴戜滑鑰冨療涓浗姘戜織鐨勪紶鎵匡紝鍙彂鐜板叾鏃繚鎸佺潃鍥烘湁鐨勪紶缁燂紝鏄剧ず鍑洪矞鏄鐨勪腑鍥鐗硅壊锛屽張鏃舵椂鍙樺姩锛岃〃鐜板嚭鏄捐憲鐨勬椂浠g壒寰併
  • 鏅氭竻鏂囧闈╁懡鎴愭灉鏈鍝簺鍟
    绛旓細濡傚悓瑗挎柟灏忚浠18涓栫邯寮濮嬪彇浠d紶缁熺殑闊典綋鍙欎簨鏂囪屾垚涓轰竴绉涓昏鐨勬枃瀛鏍峰紡涓鏍,闅忕潃涓浗浠庡啘涓氭枃鏄庡悜宸ヤ笟鏂囨槑鐨勭幇浠h浆鍨嬩篃鍛煎敜鐫杩欑鏂囧缁撴瀯鐨勫巻鍙茶皟鏁淬傛櫄娓呮枃瀛﹂潻鏂版濂藉疄鐜颁簡杩欎竴鍘嗗彶鐨勮浆鍨嬨備竴鏄部娴/鐜颁唬閮藉競鐨勫礇璧(涓婃捣),浜屾槸鐜颁唬浼犲獟瀵艰嚧鐨勬枃瀛︾敓浜ф柟寮忕殑鍙樿縼銆傚洜鑰屽叡鍚屾帹鍔ㄥ皬璇寸殑绻佽崳銆傞殢鐫姊佸惎瓒1902骞村湪鏃ユ湰妯花...
  • 扩展阅读:中国获奖文学作品推荐 ... 中国文学家100人排名 ... 中国近代文学家有哪些 ... 中国近代100位顶尖作家 ... 中国小说排行榜100名 ... 近代现代名著推荐 ... 中国文学的四个阶段 ... 文学书籍排行榜前十名 ... 中国近代文学的主要特点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