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易经杂说这本书怎么样? 请问南怀瑾先生的<<易经杂说 和 易经系传别讲>>有何区别?

\u60f3\u5b66\u6613\u7ecf\uff0c\u7528\u5357\u6000\u747e\u7684\u4e66\uff0c\u300a\u6613\u7ecf\u7cfb\u4f20\u522b\u8bb2\u300b\u548c\u300a\u6613\u7ecf\u6742\u8bf4\u300b2\u672c\uff0c\u5148\u770b\u54ea\u672c\u5462\uff1f

\u6613\u7ecf\u5206\u4e3a\u6613\u7ecf\u548c\u6613\u4f20\uff0c\u6613\u7ecf\u662f\u4e3b\u8981\u662f\u516b\u516b\u516d\u5341\u56db\u5366\u7684\u5366\u8bcd\u548c\u723b\u8f9e\uff0c\u7531\u4f0f\u7fb2\u6c0f\u548c\u5468\u6587\u738b\u64b0\u5199\uff1b\u6613\u4f20\u662f\u540e\u9762\u7684\u4eba\u5bf9\u6613\u7ecf\u7684\u89e3\u91ca\uff0c\u603b\u7ed3\uff0c\u6613\u4f20\u4e3b\u8981\u662f\u5b54\u5b50\u53ca\u5b66\u751f\u6574\u7406\u800c\u6210\uff0c\u53c8\u53eb\u5341\u7ffc\u3002\u6240\u4ee5\u5efa\u8bae\u5728\u4e86\u89e3\u6613\u7ecf\u7684\u603b\u4f53\u6784\u67b6\u540e\uff0c\u5148\u770b\u6613\u4f20\uff0c\u6613\u5b66\u6613\u61c2\uff0c\u540e\u770b\u6613\u7ecf\u3002

\u6613\u7ecf\u6742\u8bf4\u4e0e\u6613\u7ecf\u7cfb\u4f20\u6709\u91cd\u53e0\u7684\u5185\u5bb9\uff0c\u524d\u8005\u662f\u5927\u6d77\uff0c\u540e\u8005\u6c5f\u6cb3\u652f\u6e38\uff0c\u770b\u4e86\u524d\u66f4\u8981\u770b\u5230\u540e\u8005\uff0c\u800c\u4e14\u5f88\u9700\u8981\u770b\u540e\u8005\uff0c\u4ed6\u66f4\u52a0\u63a5\u8fd1\u4e2d\u56fd\u4eba\u601d\u60f3\u548c\u751f\u6d3b\u4e60\u60ef\u3002\u6587\u7ae0\u98ce\u683c\u5e73\u6613\u8fd1\u4eba\uff0c\u6df1\u5165\u6d45\u51fa\uff0c\u65c1\u5f81\u535a\u5f15\uff0c\u8282\u8282\u5f00\u82b1\uff0c\u6bcf\u4e00\u53e5\u90fd\u4ee4\u4eba\u9707\u8361\uff0c\u6bcf\u4e2a\u5f15\u7528\u4e8b\u5b9e\u90fd\u4f7f\u4eba\u4f53\u5185\u65b0\u9c9c\u7684\u7a7a\u6c14\uff0c\u66f4\u52a0\u611f\u6982\u5357\u6000\u747e\u5148\u751f\u7684\u6e0a\u535a\uff0c\u6211\u4ece\u6765\u6ca1\u6709\u770b\u8fc7\u8fd9\u4e48\u9002\u5408\u4eba\u770b\u7684\u4e66\u3002\u770b\u5357\u6000\u747e\u7684\u4e66\u662f\u6700\u5f00\u5fc3\u7684\u65f6\u5019\u3002

《易经》为五经之首,是儒道乃至诸子百家学术思想共同的来源,也是中华文化的根本思想。要真正认识中华文化,不可不了解《易经》。然而,易理艰深,读者每视为畏途,有志者或不得其门而入。怀师的《易经杂说》从“变易、简易、不易”和“理、象、数”这些基本法则入手,将《易经》知识娓娓道来,如数家珍,把有志学易者引入门径。《易经系传》是孔子研究易经的心得报告。怀师在另一部易学讲稿《易经系传别讲》中,不仅对《易经》有更精辟的讲述,也透过对《易经系传》的分析,深入探明孔孟思想、儒家学说的文化源头。内容涉及自然哲理、人文精神、政治艺术以及身心修养之道。

怀师的儒学著作有5个鲜明的特点:一是以经解经。也就是将唐宋以后的批注推开,依靠熟读原文来理解儒家经典。因为在这些经典中,前文的意思往往在后面的语句中就有清晰的解释。只要前后篇章,贯而通之,就自然能理解经典作者原来的思想。《论语别裁》的写法基本上就是运用了这种以经解经的方式。

二是经史合参。也就是将儒家经典与相关的历史记载对照、比较、融会,来参究经典作者当时所表达的思想。如《论语别裁》以《论语》与春秋时代的史迹相融会,看到当时社会、政治的混乱面貌,以见孔子所开创和确立的文化精神之伟大。《孟子旁通》以《孟子》7篇本经结合战国时代相关历史资料,来说明孟子存心济世的精神所在。

三是旁征博引。怀师几乎在每一种著作中都以其渊博的知识,包罗诸子百家思想精华,融会中外古今学说于一炉,且往往能触类旁通,解答令历来名儒却步的难题。例如,《大学》中提及的“知、止、定、静、安、虑、得”七个修证层次,是先秦时期中国传统文化中教化学养的特色,也是儒家心传的修养功夫。虽然这“七证”对后世影响甚巨,但《大学》中并未具体说明如何实践。宋明以来的理学家囿于门户之见,而无法疏解清楚。怀师在《大学微言》中借用佛道两家学术来阐明“七证”功夫,因而超越前人的见解。

四是深入浅出。怀师讲课写书都喜欢把深奥的道理说得明白易懂,态度平易近人,语言机智幽默。例如,以往《易经》总是给人一种神秘玄妙、莫测高深的感觉。怀师的两本易学著作则以独特的妙悟胜解,把高深的易理说得人人能懂。通过怀师的讲解,读者会发现《易经》其实是一门很平易的学问。

五是贯通古今。“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怀师儒学著作的最大特点。在他看来“四书”、“五经”都有超越时空的价值,但理解这些经典不能泥古不化,而要结合时代的变迁。在《论语别裁》和《大学微言》中,怀师不但每每联系今人今事帮助读者理解经典作者思想,而且经常比照现代世界文化潮流,指明自己民族、国家今后应该要走的路线和方向。因此,怀师的著作填平了古今文化隔阂的沟壑,成为当代中国人了解传统文化的桥梁。

全集的第二类是佛学著作。这部分著作所占数量最多,包括《禅海蠡测》等17种。佛教是对古代印度文化的一次系统总结和重大变革。它在汉代传入中国以后,与中国本土的儒家、道家文化相接触,经历了一个由冲突到融合的过程,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六朝以来的中国文化已是儒、佛、道三家汇合而成的文化形态了。因此,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离不开对佛教的研究。

佛教在今天这个世界仍有其重要的存在价值。在当前这个时代,全人类都以现代化为社会目标。现代化虽带来了物质进步,但也造成了社会病态。现代化的基调是理性化,理性主义获得最有力的表现是科学和技术。根源于科学的技术实际上塑造了现代世界的性格。德国思想家马克斯·韦伯称这种现代理性为“工具理性”,因为它只涉及达致具体目标的手段和工具的合理性,却根本无视生命的价值问题。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当代代表赫勃玛斯指出:“工具理性之高扬,导致科技意识之横决,已造成生命世界的殖民化。”在当今世界,人为追逐物质财富而忙碌,自己则迷失在忙碌之中。人们逐渐把自己异化成物,生命成为物的附属品。人们与自然疏离,与社会疏离,与家庭疏离,也与自己疏离,割断了与精神家园的古老联系。人们在表面上仍旧把幸福、成功或创造视作生活的目标,但实际上已没有目标。人们愈益被空虚、焦虑、烦躁、寂寞、孤独和绝望所煎熬,产生一种被美国社会学家彼德·勃格称为“心灵的飘泊”的感觉。因此,如何安顿人的心灵,对完美人生来说已越来越重要。

此时,人们猛回头才重新发现宗教对人生的意义。宗教,唯有宗教才可以满足人类超越自我,追求永恒、圆满、至真、至善、至美的心理需求。这是一切宗教共同具备的功能。因此,人的宗教精神可能改变自己的存在形式,但它是不会消失的。西方基督宗教主张依靠上帝的拯救,实现这种超越。但“上帝万能”观念在现代理性精神冲击下已经崩溃。人们不再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上帝创造世界、创造人类,上帝甚么都能做,甚么都可以做。用尼采的话说,就是“上帝死了”。人们可以放弃上帝这个“拯救者”的幻象,却不能没有宗教精神,放弃超越自我的精神需要。佛教没有这个“拯救者”概念的拖累。它教人自尊自信,依靠自己的力量从生死痛苦中解脱出来。因此,佛教能够担负起安顿人心、提升人生价值的使命。这就是今天佛教由东向西,逐渐在全球广泛传播的根本原因。

怀师的17种佛学著作,大致可分成佛经释义、禅学、佛法修证等三部分。佛经释义包括《楞严大义今释》、《楞伽大义今释》、《圆觉经略说》、《金刚经说甚么》和《药师经的济世观》5种。由于以往流传的汉文佛经大多是唐代以前所译,文辞古奥,语意晦涩。何况时历千载,理解阐释,古今完全异趋。因此,一般读者皆感到佛经难读,常常望而生畏。然而,这些佛经一经怀师讲解,就变得明白易懂,为各种文化层次的读者喜闻乐见。怀师讲解佛经的特点是:揉合翻译和解释,一方面在保持原文字句意义的前提下,采用现代语言来述说大义;另一方面用现代事物理则来解释佛法精要。例如,怀师推荐《楞严经》为全部佛法纲要。这部经典有条理、有系统地概括了佛法的中心要义。不仅给利智者指明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法门,也为钝根者道尽修行证验方法与次序以及种种方便。古贤称:“自从一读楞严后,不看人间糟粕书”。可见《楞严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怀师指出,《楞严经》从七处征心与八还辨见开始,逐层深入、条分缕析地讲明心物一元的原理。怀师在《楞严大义今释》中对此作了现代阐释,说明《楞严经》是如何从身心的实验去证明物理世界的原理,又如何从物理的范畴指出身心解脱实验的理论和方法。告诉我们:佛教所说的心物一元,不仅是一种思想理论,而且是基于人们实际心理情形,可加以实验证明的。因此,佛教确实有科学的证验和哲学的论据。

当然,佛经的难读不仅在于文字,许多佛经更因其内容博大精深,倘不能通达因明,善于分别法相,精思入神,并从真修实证入手,会之于心,实在很难窥其堂奥。例如,《楞伽经》被公认是最难读的佛经之一。苏子瞻曾言:“楞伽义趣幽眇,文字简古,读者或不能句,而况遗文以得其义,忘义以了心者乎。”怀师精研法相唯识,对《楞伽经》下过一番苦功,慎思明辨,严谨分析,归纳论据,融会于心。因此,他在《楞伽大义今释》中,为读者清晰地理出此经头绪:经中首先借大慧大士之口,提出108个人生思想哲学问题,但佛陀并没有一一作答,而是直截了当地说心、说性、说相,对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分别加以辨析,然后引向形而上的第一义谛,指出一个心物实际的如来藏识作为总答,指示空有不异的事理,说明理论与修证的实际。可见《楞伽经》宗旨在于直指人生的身心性命,与宇宙万象的根本体性。经怀师一点拨,楞伽奥义昭然若揭。

怀师讲经不仅为读者理清脉络,而且往往点明重点,方便研读。例如,在中国文化中,《金刚经》是影响很大的一部佛经。它的独特之处在于超越了一切宗教,又包含了一切宗教,不局限于佛教的范围。千余年来,无数人研究金刚经,念诵金刚经,因金刚经而得道,金刚经的奥秘何在?怀师在《金刚经说甚么》中指出:此经的重点在善护念,这是由凡夫到成道之路,圣人和凡夫同一个修持的方法。护甚么念?学佛就是证道,一切佛所证的,那个最高的境界叫涅盘。涅盘不是死亡,涅盘是圆满,不生也不死,不来也不去,永远是清净。怎样护念?应无所住,不生法相,如如不动,不取于相,就是保持内心平静的这一念。纵然在动乱中,也在清净,如如不动。又如,《药师经》是一部通俗但并不易懂的佛经。怀师在《药师经的济世观》中点明:药师佛12大愿是此经重点,显示了救人济世的大乘精神之伟大。读者把握了这个重点再读《药师经》就容易读懂了。再如,《圆觉经》是一部指引众生如何修行成佛的了义经。此经记载释迦牟尼佛答复12位菩萨所提的问题。这12位菩萨各有不同的表相,代表着12种修行法门。怀师在《圆觉经略说》中将如何明心见性,如何修止、修观和修禅那的重点一一提示清楚。怀师在讲解佛经时,常常列举大量的例子来说明道理。在《圆觉经略说》中,讲到见地、修证、行愿都详细举例说明。很多例子就是怀师自身的经历。在《药师经的济世观》中,怀师往往以亲生经历举例,融会经义来讲解,因而即使深入到极细微处,也使读者必能有所领悟。

怀师的禅学著作包括《禅海蠡测》、《禅与道概论》、《习禅录像》、《禅话》、《禅宗丛林制度与中国社会》等5种。当然,佛法修证部分的著作也大多与禅学有关,只为叙述方便而另列之。两宋以降,禅宗渐成佛教主流。天下佛徒称习禅者无计其数,佛寺号禅林者触目皆是。然大多数人对何为禅宗宗旨却浑然不知,有以枯坐不动为禅宗者,有以游戏文字为禅宗者。当今之世,像怀师这样通义理、有修持的禅者已绝无仅有。因此,如果只就这方面的成就而言,说南怀瑾是当代的禅学大师也是当之无愧的。

《禅海蠡测》是怀师最重要的禅学著作,不仅纪录了怀师毕生习禅的心得,也是一本禅宗正本清源、拨乱反正之作。怀师开宗明义地点明:禅宗以明心见性,洞达法性为宗旨。广征博引,直斥各种文字禅、知解禅和口头禅,直探禅宗的活水源头。怀师着重阐明了禅宗与教理、顿悟与渐悟的道理。佛法在中国大致有十宗之分途,禅宗以外各宗皆依教理(经、律、论)而言修证,唯有禅宗标榜“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后来禅宗之徒以为可以废弃教下经藏之学而悟道。其实,禅宗与教理的关系是“言其理则,佛说三藏十二分教,皆为所依。推其极致,则一字不立,扬眉瞬目,已是第二义事矣。”怀师指出:禅宗的古德,虽然不一定是先由学习教理而入禅,但大多数也都于悟前或悟后通晓义理,融会心宗。因此,习禅者不能忽视研习佛经,应当温故知新,融通诸说。

当初禅宗所以标榜“不立文字”,是希望摆脱教条,以独特的方法给陷入种种文字名相戏论中不能自拔的佛徒打开思想活路,进入一个充满自信和活力的世界。及至唐宋禅门活法已成死语,故诸家宗祖,不得不别标心法,如参话头、看公案、擎拳、棒喝等,以勘验学人,锤炼其知见。但后世习禅者舍本逐末,老死话下,永无出期。怀师有鉴于此,故不以话头为实法,不以棒喝为家风,回归禅宗活泼泼的本来面目。

禅宗自五祖弘忍门下有南北分途,南宗主顿悟,北宗主渐修。后世南宗风行天下,习禅者以为禅宗法门不需坐禅,只须于一机一境上骤然悟得,就可以得道了。怀师指出:“尽一大藏教,统诸修行法门,皆渐法耳。即禅宗祖师,于言下顿悟者,亦由熏修渐积而来。”因此,习禅者必须注重修定。至于是先修后悟、修悟同时,还是悟后起修,怀师认为:三说虽异,通途是一,根器各异,自知适应,不必争论高下。怀师的禅法不仅融合佛教显密之学,而且贯通儒、道各家之言,相较比量,会归一旨,别开生面。

《习禅录像》是怀师历年主持禅七的开示语录,及十方来学的修行报告。假此文字因缘,读者或可一睹真正的禅门风范。禅七用意在克期取证,以求明了生命之真谛,生死轮回之原因,进而超越生死。怀师参照禅密,采用唐宋方法,因众生习气烦恼各有不同,打破传统打七方法,嘻笑怒骂,因人施教。读者如能将此书与《禅海蠡测》结合起来读,对怀师的禅学思想与造诣会有更深一层的理解。《禅与道概论》的前半部叙禅宗宗旨与宗派源流,以及禅宗对中国文化之影响。《禅话》深入浅出地介绍历代禅门公案,堪称一部通俗禅宗史。《禅宗丛林制度与中国社会》则详述禅宗丛林制度的特点、起源和演变。这3种著作从不同方面介绍有关禅宗的知识。

佛法修证著作包括《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定慧初修》、《一个学佛者的基本信念》、《禅观正脉研究》、《如何修证佛法》等5种。学佛不同于学习其它知识,不仅要研读佛学理论,而且必须亲身实践。见地、修证及行愿是学佛修行必须依持的纲要,且三者密不可分。怀师在《一个学佛者的基本信念》中指出:行愿是修学一切佛法的基础。一个学佛者必须把信念建立在普贤菩萨般的大行大愿上,才能突破来自多生累劫的罪障恶业,成就菩提道果。他在书中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华严经·普贤行愿品》的密义,公开了普贤行愿的修持法门。《如何修证佛法》是怀师最重要的著述之一,对学佛修证的实际步骤有精辟的讲解及具体的指引,对修持路上的迷惑、歧路以及不自觉的错误都一一纠正。《定慧初修》是怀师传授止观、修定、修慧的讲记,适合初学者。其中,《观无量寿佛经大义》着重介绍修净土法门的入门知识,阐述了净土与禅、唯识学的关系,消除修净土只是有口无心念佛号的误解。大乘必须以小乘作基础,小乘的修法是甚么?怀师在《禅观正脉研究》中,以《禅秘要法》作底本,教授白骨禅观修法。经过这个观法的修持,我们身体不净的本相就会如实呈现心中,有助破除身见,进而见到空性。《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是有关静坐修持最权威的著作。怀师在书中融合儒、释、道三家静坐的原理,吸取藏密气脉、明点诸法的知识,配合中西医学,评述古往今来各门各派修道者的修持经验,传授正确的修定方法,解答气脉反应变化的各种问题。怀师对佛法修持的传授于今是独步天下的。他不仅融合了佛教显密,儒释道三家,中西医学,宗教、哲学与科学等各方面知识,更重要的是他有数十年亲身修持成就的功夫。怀师的禅定功夫是经过科学鉴定的。台湾的铁路医院骨科主任周孝儒医师和中兴医院麻醉科主任张庆灼医师曾使用测试仪器,对怀师入定时的生理状态进行测试。结果发现他的心电图上呈现一条直线,不再有上下波幅。科学证明禅定境界的“气住脉停”确有其事。

此外,收入全集的怀师佛学著作还包括《中国佛教发展史略述》和《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两种。《中国佛教发展史略述》是一本简明的佛教史,从印度佛教起源,谈至佛法传入中国后的经过,以迄于当代世界各国的佛教现状,对了解佛教历史渊源提供了清晰的线索。《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介绍有关《易经》、中医、神仙丹道以及西藏密宗的原理,阐述密法真义,道破宗教神秘仪式之假象。诚如怀师所言:在人类文化中,神秘学自古相传至今,似宗教非宗教,似哲学非哲学,亦宗教、亦哲学。中国作为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是神秘学的策源地之一。以往神秘学因其神秘莫测而流行,人们往往牵强附会、妄引仙诀法要,甚至借此聚众敛财。倘能发扬科学精神,去伪存真,去芜存精,仍能从中发掘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

全集的第三类是有关道家学术的著作,主要是《老子他说》和《中国道教发展史略述》2种。此外,前述《禅与道概论》、《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和《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等佛学著作中,也有部分篇章是谈道家学术的。道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之一。道家学术自老、列、庄诸子以下,“综罗百代,博大精微”。自两汉后,道家一变而集于道教,因其“综罗百代”之故而不免生“杂乱怪诞,支离破碎”之弊。因此,到了近代社会,学者往往把道家文化视为迷信,更有一班孤陋寡闻者臆断道教本身没有思想学术,只是对佛教的抄袭而已。怀师早年曾钻研道家学术,深得其中三昧,因此对道家文化颇为推崇。他曾说:在儒、佛、道三家中,佛家是偏重于出世的,虽然佛家的大乘道也主张入世,普救众生,但出家修道的人本身还是偏重于出世;而且佛家的学问从心理入手,然后进入形而上道。儒家的学问,又以孔孟之学为归趋,则是偏重于入世的,虽然像《大学》、《中庸》亦有一部分出世思想,但到底是偏重入世,从伦理入手,然后进入形而上道。道家的学问,老庄之学就更妙了,可以入世,亦可以出世;或出或入,都任其所欲。在个人的养生?/ca>

《易经》又名《周易》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占筮书,同时也是一部凝结着远古先民睿智卓识的哲学著作。它以象征阳的“—”,又称“阳爻”,和象征阴的“--”,又称“阴爻”为基本符号,八卦以及由八卦中任意两卦交相叠合而成的六十四卦为基本图形,通过对这些卦象的解释,阐述了事物和现象生成变化的法则。

本书是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有关《易经》的讲记。其中,前部分主要介绍了《易经》的一般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一些问题。后部分着重解释了六十四卦,始“乾卦”,终“未济卦”,而以对“乾卦”的解说为最详。内容包括:卦名、卦

不错,有特点

可以的,初学者先读这本书,讲的不错

  • 鍗楁鐟炬槗缁忔潅璇磋繖鏈功鎬庝箞鏍
    绛旓細鏈功鏄憲鍚嶅鑰鍗楁鐟鍏堢敓鏈夊叧銆鏄撶粡銆嬬殑璁茶銆傚叾涓紝鍓嶉儴鍒嗕富瑕佷粙缁嶄簡銆婃槗缁忋嬬殑涓鑸煡璇嗭紝浠ュ強涓庝箣鐩稿叧鐨勪竴浜涢棶棰樸傚悗閮ㄥ垎鐫閲嶈В閲婁簡鍏崄鍥涘崷锛屽鈥滀咕鍗︹濓紝缁堚滄湭娴庡崷鈥濓紝鑰屼互瀵光滀咕鍗︹濈殑瑙h涓烘渶璇︺傚唴瀹瑰寘鎷細鍗﹀悕銆佸崷
  • 鏄撶粡鍝釜鐗堟湰鐨勬渶濂
    绛旓細銆鏄撶粡鏉傝銆嬫槸2002骞村鏃﹀ぇ瀛﹀嚭鐗堢ぞ鍑虹増鐨勫浘涔︼紝浣滆呮槸鍗楁鐟銆傛槗缁忔潅璇达紝鏈功鏄憲鍚嶅鑰呭崡鎬鐟惧厛鐢熸湁鍏炽婃槗缁忋嬬殑璁茶銆傚叾涓紝鍓嶉儴鍒嗕富瑕佷粙缁嶄簡銆婃槗缁忋嬬殑涓鑸煡璇嗭紝浠ュ強涓庝箣鐩稿叧鐨勪竴浜涢棶棰樸傚悗閮ㄥ垎鐫閲嶈В閲婁簡鍏崄鍥涘崷锛堝鈥滀咕鍗︹濓紝缁堚滄湭娴庡崷鈥濓級锛岃屼互瀵光滀咕鍗︹濈殑瑙h涓烘渶璇︺傚唴瀹瑰寘鎷細鍗﹀悕銆佸崷...
  • 鍗楁鐟炬槗缁忔潅璇磋繖鏈功鎬庝箞鏍?
    绛旓細鎬甯堢殑銆鏄撶粡鏉傝銆嬩粠鈥滃彉鏄撱佺畝鏄撱佷笉鏄撯濆拰鈥滅悊銆佽薄銆佹暟鈥濊繖浜涘熀鏈硶鍒欏叆鎵,灏嗐婃槗缁忋嬬煡璇嗗〒濞撻亾鏉,濡傛暟瀹剁弽,鎶婃湁蹇楀鏄撹呭紩鍏ラ棬寰勩傘婃槗缁忕郴浼犮嬫槸瀛斿瓙鐮旂┒鏄撶粡鐨勫績寰楁姤鍛娿傛甯堝湪鍙︿竴閮ㄦ槗瀛﹁绋裤婃槗缁忕郴浼犲埆璁层嬩腑,涓嶄粎瀵广婃槗缁忋嬫湁鏇寸簿杈熺殑璁茶堪,涔熼忚繃瀵广婃槗缁忕郴浼犮嬬殑鍒嗘瀽,娣卞叆鎺㈡槑瀛斿瓱鎬濇兂銆佸剴瀹跺...
  • 鍗楁鐟鍏堢敓鐨勩鏄撶粡鏉傝銆嬪鏃﹀ぇ瀛﹀嚭鐗堢ぞ 杩欐湰涔︽庝箞鏍?
    绛旓細鍊煎緱鐪銆傚崡鎬鐟剧畻鏄洰鍓嶄經閬撲袱瀹剁爺绌舵瘮杈冩繁鐨勫眳澹紝浣嗕釜浜鸿涓轰篃浠呰兘鍋氬弬鑰冪敤涔︼紝涓嶈兘浣滀负瀛︿範姝f硶鐨勭敤涔︺
  • 銆鏄撶粡鏉傝銆嬫劅鎮熷績寰
    绛旓細涓鐩村鏄撶粡鍗犲崪杩欑被浜嬬墿寰堟劅鍏磋叮,鍦ㄧ綉涓婃悳绱㈠悗寰楃煡杩欐湰鍗楁鐟惧厛鐢熺殑銆婃槗缁忔潅璇淬嬬畻鏄竴涓瘮杈冨叆闂ㄧ骇鍒殑璇荤墿,鍙互浠庡ぇ浣撲笂瀵规槗缁忔湁涓涓瘮杈冨ソ鐨勮鐭ャ傚叾瀹為氱瘒璇讳笅鏉ュ闃撮槼鍏崷,澶╁共鍦版敮浜旇鍙湁涓涓緢绮楃暐鐨勪簡瑙,鐞嗚В璧锋潵鐢氭槸鍥伴毦,鍊掓槸涓浜涘瀛斿瓙钁椼婄郴杈炪嬬殑浜烘枃瑙h鏇村姞寮曚汉娣辨,钑村惈浜嗚澶氫负浜哄涓栫殑閬撶悊涓庢櫤鎱,...
  • 鍗楁鐟鍝嚑鏈功鍊煎緱璇
    绛旓細鍐嶆潵璇磋銆鏄撶粡鏉傝銆嬨杩欐湰涔鏄鍗楁鐟鍏堢敓瀵广婃槗缁忋嬬殑閫氫織璁茶В銆傘婃槗缁忋嬩綔涓轰腑鍥藉彜浠g殑缁忓吀涔嬩竴锛屽叾娣卞ゥ闅炬噦鐨勬枃瀛楀父甯歌鍒濆鑰呮湜鑰屽嵈姝ャ傜劧鑰岋紝鍦ㄥ崡鎬鐟惧厛鐢熺殑绗斾笅锛屻婃槗缁忋嬪彉寰楃敓鍔ㄦ湁瓒o紝鏄撲簬鐞嗚В銆備粬閫氳繃澶ч噺鐨勫疄渚嬪拰姣斿柣锛屽府鍔╄鑰呮帉鎻°婃槗缁忋嬬殑鍩烘湰鍘熺悊鍜屽疄闄呭簲鐢ㄣ傛渶鍚庤鎺ㄨ崘鐨勬槸銆婁腑鍥戒經鏁欏彂灞...
  • 瑙h鍛ㄦ槗鏈濂界殑涔
    绛旓細1銆併鏄撶粡鏉傝銆嬨婃槗缁忔潅璇淬嬫槸钁楀悕瀛﹁鍗楁鐟鍏堢敓鏈夊叧銆婃槗缁忋嬬殑璁茶銆傛帹鑽愮殑杩欐湰涔鍓嶉儴鍒嗕富瑕佷粙缁嶄簡銆婃槗缁忋嬬殑涓鑸煡璇嗭紝浠ュ強涓庝箣鐩稿叧鐨勪竴浜涢棶棰橈紝鍚庨儴鍒嗙潃閲嶈В閲婁簡鍏崄鍥涘崷锛堝鈥滀咕鍗︹濓紝缁堚滄湭娴庡崷鈥濓級锛岃屼互瀵光滀咕鍗︹濈殑瑙h涓烘渶璇︺備功绫嶅唴瀹瑰寘鎷細鍗﹀悕銆佸崷杈炪佺埢杈烇紝浠ュ強瑙i噴瀹冧滑鐨勩婂綎杈炪嬨併...
  • 鍗楁鐟鐨勩婅璇埆瑁併嬪拰銆鏄撶粡鏉傝銆鎬庝箞鏍,浼氳寰楀緢娣卞ゥ椋樻负鍚?鏂囧浠 ...
    绛旓細鏄撶粡鏉傝姣旇緝鐜勫ゥ椋樻负 鏂囧浠峰奸兘姣旇緝楂橈紝 涓嶈繃涓嶅お閫傚悎楂樹腑鐢熼槄璇
  • 鏄撶粡鏉傝鍒板簳璁蹭簡浜涗粈涔,濂藉儚閮芥槸浜涘钩甯哥殑璇,涓哄暐閭d箞澶氫汉閮借杩欐湰...
    绛旓細浣犺寰椼鏄撶粡鏉傝銆嬪ソ鍍忛兘鏄簺骞冲父鐨勮瘽锛岃鏄庝綘鐨勬枃瀛楀姛澶凡缁忓緢娣变簡锛屼絾鏄粠浣犳彁鍑虹殑鐤戦棶鍙戠幇锛屼綘鍙兘鏍规湰娌℃湁璇昏繃鍚э紵銆婃槗缁忔潅璇淬嬫槸钁楀悕瀛﹁鍗楁鐟鍏堢敓鏈夊叧銆婃槗缁忋嬬殑璁茶銆傚叾涓紝鍓嶉儴鍒嗕富瑕佷粙缁嶄簡銆婃槗缁忋嬬殑涓鑸煡璇嗭紝浠ュ強涓庝箣鐩稿叧鐨勪竴浜涢棶棰樸傚悗閮ㄥ垎鐫閲嶈В閲婁簡鍏崄鍥涘崷锛堝鈥滀咕鍗︹濓紝缁堚滄湭娴庡崷鈥...
  • 鍗楁鐟句负浠涔堜笉鑳藉鏄撶粡鍜,鍗楁鐟炬槗缁忔潅璇txt涓嬭浇
    绛旓細鍗楁鐟鐨勩鏄撶粡鏉傝銆嬪鍙楀ソ璇勶紝浠ュ叾鐙壒鐨勮瑙e拰娣卞叆娴呭嚭鐨勯槓杩帮紝涓鸿鑰呮彁渚涗簡鐙壒鐨勬槗缁忚В璇汇傚浜庣數瀛愮増鐨勮幏鍙栵紝缃戠粶璧勬簮涓板瘜锛屽彧闇鍦ㄦ悳绱㈠紩鎿庡鐧惧害涓婅緭鍏ュ叧閿瘝锛屼究鑳芥壘鍒扮浉鍏崇殑鐢靛瓙涔﹁祫婧愶紝浣嗛渶娉ㄦ剰鐗堟潈闂锛屽悎娉曟笭閬撹幏鍙栥傛荤殑鏉ヨ锛屽崡鎬鐟剧殑銆婃槗缁忔潅璇淬嬫槸鍊煎緱鐮旇鐨勶紝鑰屽涔犺繃绋嬩腑鐨勯夋嫨鍜岀悊瑙o紝...
  • 扩展阅读:南怀瑾补阳第一秘方 ... 南怀瑾谈女人七年一变 ... 南怀瑾说抑郁症因果 ... 南怀瑾共养了多少女人 ... 南怀瑾补肾最快方法 ... 南怀瑾说自己的前世 ... 南怀瑾评价洪启嵩 ... 南怀瑾谈人生大忌 ... 南怀瑾说尽量不要接触易经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