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赤壁之战是否真实存在 三国赤壁之战正史记载为何截然不同?真相到底是什么?

\u8d64\u58c1\u4e4b\u6218\u662f\u771f\u5b9e\u5b58\u5728\u7684\u5417

\u8d64\u58c1\u4e4b\u6218\u771f\u5b9e\u5b58\u5728\uff0c\u4f46\u5e76\u6ca1\u6709\u50cf\u300a\u4e09\u56fd\u6f14\u4e49\u300b\u4e0a\u90a3\u6837\u58ee\u89c2\u3002\u300a\u4e09\u56fd\u5fd7\u300b\u4e0a\u53ea\u6709\u5be5\u5be5\u51e0\u5341\u5b57\u5bf9\u6b64\u4e8b\u8fdb\u884c\u8bb0\u5f55\u3002

\u4f60\u591a\u770b\u770b\u4e66\u5c31\u77e5\u9053\u4e86 \u4e0d\u5305\u62ec\u6f14\u4e49\u554a \u8d64\u58c1\u4e4b\u6218\u5b58\u5728\u662f\u5b58\u5728\u7684 \u4f46\u5b9e\u9645\u4e0a\u4e0d\u5e94\u8be5\u53eb\u8d64\u58c1\u4e4b\u6218 \u800c\u662f\u8346\u5dde\u4e4b\u6218 \u4e09\u56fd\u5fd7\u9b4f\u4f20\u8bb0\u8f7d\u66f9\u64cd\u6253\u5230\u8346\u5dde \u4e0e\u5218\u5907\u5f00\u6218 \u5931\u8d25\u4e86\u5c31\u64a4\u9000\u4e86 \u6839\u672c\u6ca1\u6253\u5230\u957f\u6c5f \u6309\u7167\u5386\u53f2\u7684\u65f6\u95f4\u6765\u63a8\u65ad \u5f53\u65f6\u6218\u5f79\u7684\u53cc\u65b9\u662f\u5218\u5907\u4e0e\u66f9\u64cd \u5434\u4f20\u91cc\u8bf4\u662f\u6218\u4e8e\u8d64\u58c1 \u4f46\u662f\u9b4f\u8700\u4f20\u91cc\u90fd\u6ca1\u63d0\u5230\u5434 \u8d44\u6cbb\u901a\u9274\u91cc\u4e5f\u8bb0\u8f7d\u4e86\u8d64\u58c1\u4e4b\u6218 \u4f46\u662f\u8003\u8651\u5230\u4e09\u56fd\u5fd7\u662f\u79bb\u4e09\u56fd\u65f6\u671f\u6700\u8fd1\u7684\u65f6\u671f \u5148\u4e0d\u8bf4\u5b83 \u4e0d\u8fc7\u5386\u53f2\u4e66\u4e0a\u8bb0\u8f7d\u7684 \u5e94\u8be5\u4e0d\u51c6\u786e \u6211\u56fd\u53e4\u4ee3\u4e0d\u662f\u4eba\u53e3\u5927\u56fd \u5c24\u5176\u6c49\u672b \u8fde\u5e74\u5f81\u6218 \u5929\u707e\u8fde\u8fde \u4eba\u53e3\u66f4\u52a0\u7a00\u8584 \u4e0d\u53ef\u80fd\u7206\u53d1\u51e0\u5341\u4e07\u4eba\u7684\u6218\u4e89 \u6211\u4f30\u8ba1\u4ee5\u5f53\u65f6\u7684\u60c5\u51b5 \u66f9\u64cd\u4e5f\u5c31\u4e09\u4e94\u4e07\u4eba\u9a6c \u5218\u5907\u9876\u591a\u4e0d\u5230\u4e24\u4e07 \u4f46\u662f\u4e00\u653b\u4e00\u5b88 \u52a0\u4e0a\u5218\u5907\u6218\u4e86\u5730\u5229 \u8d62\u4e5f\u6b63\u5e38

三国赤壁之战是真实存在的。

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

《三国志·周瑜传》:时刘备为曹公所破,欲引南渡江,与鲁肃遇於当阳,遂共图计,因进住夏口,遣诸葛亮诣权,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於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

《三国志·周瑜传》:曹公军吏士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郡。备与瑜等复共追。曹公留曹仁等守江陵城,径自北归。

建安十三年(208年)秋天,曹操率军南侵,曹操向孙权进逼。孙权命周瑜及程普等领三万人抗曹,途中在赤壁两军遇上,曹操军因有疾病,又不习水性,初战便败退,曹操引军至江北。

周瑜便与刘备军在南岸设营,双方对峙。周瑜部将黄盖建议用火计将曹军打败 ,周瑜认为可行,命黄盖诈降 。曹操果然中计,船舰全被烧毁,曹操北还南郡。

扩展资料:

周瑜及程普率军逆水而上,行至赤壁,与正在渡江的曹军相遇。曹军当时已遭瘟疫流行,而新编水军及新附荆州水军难以磨合,士气明显不足,初战被周瑜水军打败。曹操不得不把水军“引次江北”与陆军会合,把战船靠到北岸乌林一侧,操练水军,等待良机。周瑜则把战船停靠南岸赤壁一侧,隔长江与曹军对峙。

两军对峙,黄盖提出火攻战术,并亲往诈降,周瑜认为可行,黄盖先向曹操投书通报投降,使曹军看见黄盖船只前来而毫无戒备。黄盖遂令燃点柴草,同时发火,火乘风势波及曹军岸上的军营。顷刻间,浓烟烈火,曹军人马烧死和淹死的不计其数。周瑜等率领轻装的精锐战士紧随在后,奋勇向前,曹军大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赤壁之战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周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黄盖



赤壁之战是三国历史上一次真实的,著名的战役。

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

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

赤壁之战也是孙、曹、刘各家都派出主力参加的唯一的战事,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

扩展资料:

赤壁之战历史意义:

赤壁之战确立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具有重要的政治、军事作用,赤壁之战之后,三国顶立的格局正式形成。

整个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四部分:

1、曹操下战书:曹操写信给孙权说:“奉天子之命,讨伐有罪的叛逆。如今,我统领水军八十万人,将要与将军在吴地一道打猎。”

2、孙权发兵:孙权任命周瑜、程普为左、右督,各自带领万余人与刘备合力迎战曹操;又任命鲁肃为赞军校尉,协助筹划战略。

3、孙刘合兵:诸葛亮与鲁肃、周瑜等对当前的形势作了精辟的分析说服孙权联合抗曹,进驻夏口。

4、火烧赤壁:因曹军的舰船首尾链接,相持数日后,联军采用火攻,选取十余艘战船,借风使力,把曹军战船全部烧光,曹军人马烧死和淹死的不计其数,曹军大败。曹操率军退走华容道。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赤壁之战



  关于这一段,请品读一下易中天先生的:

  赤壁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著名的一场以少胜多的战例,《三国演义》更是花了八回篇幅浓墨重彩加以描述战争过程,其中的“舌战群儒”“智激周瑜”“草船借箭”等故事可以说是妇孺皆知。然而对于这场战争,历史上的记载却是疑云重重,其中有一家就认为,赤壁之战时曹军只有五千人。对于曹操的失败原因,历史学家们也是众说纷纭,有人竟归究于天命。那么赤壁之战究竟是怎样一个过程呢?孙、刘联军到底是如何打败曹操的?赤壁之战的成败得失对于我们现代人又有着怎样的启发?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将独辟蹊径,为您精彩分析“赤壁疑云”。
  易中天:

  这集我们讲赤壁之战,赤壁之战是三国史上一场有名的战争,稍微知道一点三国的人没有不知道赤壁之战的,这个要归功于罗贯中,因为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浓墨重彩描述的就是这场战争。有人说《三国演义》这本书是七分实三分虚,那么惟独在赤壁之战这个问题上,它是七分虚三分实。赤壁之战这场战争实际上在正史上留下的记载非常之少,而且不乏矛盾之处,而遗留的问题一大堆。有些什么问题呢?五个问题:第一,谁的战争;第二,规模如何;第三,时间地点;第四,过程结果;第五,胜败原因。这五个问题上都有疑难,以至于史学界多次爆发“新赤壁之战”,那么我们一条一条来看。

  第一是谁的战争?也就是说这场战争原本是曹、刘之战呢,还是曹、孙之战?应该说在开始的时候,就是建安十三年七月曹操南下的时候,他的目的是要夺荆州、伐刘表、灭刘备,这个目的当曹操夺取了江陵以后应该说是基本上已经完成了,他为什么还要顺江东下?他顺江东下到底是打谁的?有两种不同意见,一种说是打刘备的,孙权被诸葛亮、鲁肃和周瑜拉下水了;还有一种观点,就是打孙权的,主张是打孙权的观点的依据主要是曹操写给孙权的那封信,而那封信我们知道本身是可疑的。那么我的看法呢,应该说他的孙江东下是打刘备,也打孙权。因为这个可以从孙权对周瑜的话来作证明,孙权跟周瑜说:公瑾兄,你带着军队先走,打得赢固然好,大不赢你回来,孤亲自与曹孟德决一死战。他是这样说的,这说明曹操的目标是孙权;如果曹操的目标是刘备,而孙权是被拉下水帮刘备的,孙权的话就应该这样说:公瑾兄,你带着部队去看看,打得赢咱捞一把,大不赢你赶快回来,咱不管那刘豫州的死活了。他应该这么说。但是问题在于,孙权的这段话是记载在《江表传》里面的,是不是可靠也是一个问题,我们先把它放下。

  第二就是规模如何?有一种说法说这场战争其实曹操只有五千人,就是他追赶刘备一路追过来的那五千轻骑兵,证据在哪里呢?证据在诸葛亮的话里面,诸葛亮对孙权说曹操劳师远征,追赶刘豫州一日一夜三百里,追到这个地方来已成了强弩之末,很显然就是指那五千轻骑兵嘛。但是如果曹操的军队只有这五千轻骑兵的时候,刘备见了周瑜,周瑜告诉他带来了三万人,刘备怎么会说“很少”呢?你三万加上刘备一万,加上刘琦一万,五万人对五千人还少啊?可见曹操这个时候不只五千人。而且《周瑜传》的正文说得很清楚,说:“曹公入荆州,刘琮举众降,曹公得其水军,船步兵数十万。”这是《三国志·周瑜传》正文记载的,也就是说曹操这个时候应该有几十万人,到底是几十万我们搞不清楚,学术界的说法有五十万、四十万、二十万这样几种,就是我在上集也算过账,八十万打个对折四十万,再打个对折二十万,再打个对折也有十万。

  那么算这些账是为了确定这场战争的时间、地点,如果说五千人的说法能够成立,那这种说法是个什么意思呢?就是曹操五千轻骑兵一日一夜三百里从襄阳追到当阳,打了刘备一家伙以后到了江陵,然后从江陵又赶过来了,赶过来以后没想到这个时候孙、刘已经组成了联军,一家伙撞上去,一场遭遇战,所以曹操打败了。如果情况是这样的话,时间应该是建安十三年的十月,它很快嘛。而如果说曹操这次战争的目的是要打孙权,那么他决不敢只用这五千轻骑兵,他一定要集结部队,他集结部队是要一个时间的。那么这场战争的时间应该是建安十三年的十二月。地点在哪里呢?学术界的意见,倾向性的意见,就是现在的湖北省蒲圻县境内,现在蒲圻县已经改名赤壁市,不是在黄州的那个赤壁,就是不是苏东坡写赤壁赋和赤壁词的赤壁。所以现在湖北有一个说法,叫“文武赤壁”,文赤壁就是苏东坡写赤壁词和赤壁赋的那个赤壁,武赤壁就是现在赤壁市的那个赤壁,是赤壁之战的赤壁。

  * 经过易中天先生的分析,赤壁之战的时间、地点和任务确定了,我们关心的是曹操与孙刘联军双方是如何谋划这场生死存亡大战的。《三国演义》中描述的是诸葛亮策划了火攻,确定了抗曹的战略,同时帮助周瑜草船借箭,准备好了武器;而曹操则是在政治上派蒋干劝降周瑜,同时军事上咄咄逼人,大举进攻,然而初一交战曹军竟然失败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历史上赤壁之战的过程究竟是如何的呢?

  那么实际的战斗情况是怎么样的呢?我把这个正史上记载的过程给大家讲一讲。正史的记载,比较可靠的是《三国志·周瑜传》,《周瑜传》的原文是这样的:“时曹公军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也就是曹操带着水军从江陵顺长江东下,周瑜等人率领孙刘联军从长江逆江而上,两家在什么地方呢?在赤壁这个地方相遇了。这个时候曹操的军队已经得了病,刚一交战曹军就败了,于是曹军就退到了长江的北岸,乌林,乌林在哪里?在现在湖北省的洪湖市,而孙刘联军就驻扎在南岸,在赤壁。那么初一交战曹操为什么会打败仗呢?四个原因,张作耀先生的《曹操评传》这本书里面讲述了这样一场战争的过程和胜败原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张先生提出来曹操初一交战失败有四个原因:第一个就是疾疫流行,曹军已经得了某一种严重的传染病,丧失了战斗力;第二个原因是曹军不习水战,它本来是北方的军队,它不善于水战;第三个原因是曹操料敌不周,就是没想到下来以后会撞上孙刘联军,轻敌了;第四个原因是狭路相逢,因为曹操虽然人多,他主要使用的是水军,那么水军和水军打仗它是在江上面,你江上面人多有什么用呢?就那么大个地方,你一个不习惯水战的碰上了一伙习惯水战的,还是病人,肯定是打败了。就是两军隔江相驻。

  这个初一交战的战果,周瑜和诸葛亮都料到了,我们可以回想一下我们上一集讲的周瑜和诸葛亮如何分析这场战争,他们都料到了比方说舍长就短是曹操的弊病,他们两个都讲到了,不习水战,他们也讲到了。还有一条我认为很重要的就是战争的性质,曹操来打刘备、打孙权,用我们今天的话说是“侵略战争”,我们可以打个引号,因为当时不是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关系,所以只能打个引号,“侵略战”。那么孙权和刘备我们也要打个引号:“自卫反击战”。就是孙权和刘备的军队是为了保家卫国而战争,斗志昂扬;而曹操那边呢,正如周瑜和诸葛亮说的,是疲敝不堪的人率领着离心离德的人,所以初一交战这么多原因加在一起,曹操打败了。
  * 曹操虽然出师不利,但是曹军已经是长途跋涉到了长江边上,渡江踏平东吴指日可待,曹操当然不会失去这次千载难逢统一全国的机会。但是曹军大多数是北方人,水上的战斗力不强也是事实,于是《三国演义》中描述庞统献计,用锁链把曹军船舰连接在一起,这虽然使北方的军队可以适应颠簸的战船,但是也给了孙刘联军以可乘之机,于是赤壁之战中最精彩的火烧曹军战船的计谋产生了。那么火烧战船的计谋究竟是谁最先想到的呢?战败后的曹操在华容道究竟有没有遇到关羽呢?

  曹操打败了,打败了以后怎么办呢?这个时候已经是十二月份了,长江之上寒风凛冽,舰船被波浪颠簸得七歪八扭,而骑惯了马、不习惯坐船的这些曹操军队,再加上生病,可能在船上也是呕吐不止。这个时候曹操就想了一个办法,就把这些舰船连起来,把小船联合在一起就变成一艘大船,它就不颠簸了。那么这个主意是谁出的?不知道,是曹操自己想出来的还是曹操的谋士想出来的,没有记载,但肯定不是庞统。根据《三国志·庞统传》,庞统根本就没有参与这场战争,没庞统什么事,也没徐庶什么事。但是这样一个做法给了孙刘联军可乘之机,这个时候周瑜的部将黄盖就对周瑜说:“今寇众我寡,难以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这“寇众我寡”这四个字也证明了这个时候曹操人是多,除了水军把舰船连成一片驻扎在北岸以外,他的陆军也已经开到了,把营寨扎在岸上。黄盖说现在敌人多,我们少,这样僵持下去不是一个事儿,但是我看他们把船连成一片了,那就有办法了,“可烧而走也”,我们干脆就放它一把火,把他烧走。周瑜然其计,采纳了黄盖的计策。于是黄盖诈降,诈降这是有的,也派人送了诈降书,曹操也把送信的人拿来盘问了一番,然后说你要如果是真投降那肯定我是重赏的了,上当了反正是。

  于是这边周瑜和黄盖准备了几十艘船,船上都装满了柴火,又浇上了油,然后在这柴火上蒙了一块布把柴火遮掩起来,船上再插上旗子,大船后面系了些小船,这大概是他们逃回来的那个船。碰巧某一天,突然刮起了东南风,怎么刮的不知道,反正不是诸葛亮借的,反正那天刮起来了,于是黄盖的军队就上了船往北岸走,挂着个降旗,大声说,啊,黄盖投降来了。曹操的军队非常高兴,“呼”地一下都跑出来,站在船上、站在岸上看,说啊,你看那黄盖,就是他黄盖投降来了,投降来了,太好了。等黄盖的船开到跟前以后一起放火,烧着的船撞着曹操的船,借着强劲的东南风,从曹操的水寨一直烧到了曹操岸上的陆军的营寨。那这时候出来看热闹的这些人,有的着了火被烧死了,有的怕被烧死跳水,又被淹死了,你要知道他是北方人嘛,水性不好,狼狈不堪。曹操一看这没救了,下了道命令,放火,我们也放,没烧着的船都给我烧了,反正要走人了,这船不能留给刘备和周瑜啊,咱自己烧吧,撤。

  撤,撤得非常狼狈,从哪里走呢?华容道。当时华容道是个什么样的情况呢?北风凛冽,道路泥泞,估计还刚下过雨,人根本就走不过。曹操只好下一道命令,让羸兵负草填路。什么叫羸兵呢?就是那些弱的,可能是本来就是体弱的,老弱病残,也甚至可能是伤病员,或者是得了传染病的这些人,让他们背着草去填这个路。路还没有完全填好,曹操的骑兵就冲过去了,结果这些负草填路的羸兵被曹操的骑兵踏在泥泞里面,死于非命,非常之惨。这个事情反映了两点,一个是曹操逃亡的狼狈,什么都顾不上了那个时候,第二,确实曹操这人心太狠了,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他这个时候应该做的是,自己的精兵断后,让伤病员先走,但是那个时候好像没有人道主义的观念,曹操就更没有,曹操怎么会有人道主义观念呢?他为了自己的成功从来是不惜别人的生命的,这个以后我们还要再说。顺便说一句,关羽没堵在华容道上,这个事情也是没有的。这就是赤壁之战的全部过程。
  * 赤壁之战曹操最终以失败告终,正如易中天先生所说,当年曹操打败袁绍是因为有一面正义的旗帜,而打东吴集团则是一场“侵略”战争,所以败了。然而也有人认为曹操拥有绝对的优势,输给孙刘联军完全是天命。那么,易中天先生认为的曹操赤壁之战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按照这个观点,曹操在赤壁之战中究竟犯了哪几个致命的错误呢?曹操又是如何一步步从具有绝对优势,到大败而逃的呢?

  从这里面裴松之总结出曹操战败的两个原因,裴松之的这个总结在哪里呢?在《三国志·贾诩传》的注里面,既不在《吴主传》,也不在《先主传》,也不在《诸葛亮传》,也不在《周瑜传》《鲁肃传》,是在《贾诩传》里面。裴松之是这样说的,他说:“赤壁之败,盖有运数。实由疾疫大兴,以损凌厉之锋;凯风自南,用成焚如之势。天实为之,岂人事哉!”那么按照裴松之的这个观点,就是曹操之所以在赤壁之战吃了这么大一个败仗,第一是由于他的军队遇上了“非典”或者“禽流感”,得了一场我们现在说不出名字来的大面积感染的流行性的传染病;当然,第二是他做梦也没有想到,一贯刮西北风的冬天会刮起东南风来,实在是运气不好。所以裴松之说“天实为之,岂人事哉”,这是天要灭他,不是他自己有什么错误。但是这个观点我们不太同意,我觉得这场战争曹操的失败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而且曹操的主观原因还很重要。这个问题,参照张作耀先生《曹操评传》里面提出的观点,还有参考学术界的其他观点,我来分析一下曹操失败的原因,当然也是我的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我们知道曹操发动这场战争,本来是有优势的,有什么优势呢?四个优势:第一,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诸侯不敢与之争锋,这个叫做政治上有优势。第二点,曹操夺得荆州威震四海,许多人闻风丧胆,曹操有心理上的优势。第三个,曹操夺得荆州势如破竹,军心振奋,以振奋兴盛之师战闻风丧胆之军,有气势上的优势。第四点,曹操人多势众,孙刘联军相对人数较少,曹操有军事上的优势。所以曹操原本有四大优势,他才敢顺江东下来打刘备和孙权。那么为什么失败了呢?我认为根本的原因在于曹操的战略目标不明。就是到现在我们说了半天,连我们都没有弄清楚他到底是来打刘备的呢还是来打孙权的,所以以至于我现在怀疑恐怕他自个儿都不清楚,他当然主要是想打刘备,也起了一种心思顺便打孙权一下,胃口太大了,贪得无厌。

  他这个时候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把目标锁定在刘备身上,如果把目标锁定在刘备身上,他就应该怎么样呢?应该在当阳大败刘备以后乘胜追击。我们来看看地图,当时是怎么样的呢?是曹操从北边通过宛城、叶县王南进军,到了新野的时候刘琮就投降了;然后刘备在樊城,慌慌张张渡水到襄阳,然后往南跑,带着很多人,一天走十几里;曹操五千轻骑兵一日一夜三百里追上来,在当阳大败刘备,这个时候刘备往哪儿跑他追啊!他跟刘备居然分手了;刘备斜趋汉津,然后跟着鲁肃、诸葛亮、张飞、赵云啊,还有前来接应的关羽一起到夏口去了;曹操往南跑,到江陵去了。如果把目标锁定在刘备身上,这个时候应该乘胜追击,在刘备跑到夏口之前把他灭掉,顺便把鲁肃也俘虏了,他没有这样做。
  没有这样做也还来得及,他可以在到了江陵以后马上掉转头再去追,至少可以赶在孙刘、联盟形成之前把刘备灭了。他也没有这样做,他到了江陵以后停下来了,停了多长时间呢?两个月,干什么呢?安抚荆州投降的人,做政治思想工作。这个工作也是该做的,不能说他不该做,但是你既然到了江陵而且停下来以后,你就干脆多停留一段时间,你就干脆接受采纳贾诩的建议。贾诩什么建议呢?说你这个时候不要顺江东下,你应该把这个地方安抚好,采取怀柔政策,让荆州的士民都真心诚意地归顺你,到时候江东不战而降。他不接受,两个月以后又上路了。坏就坏在这两个月,这时间叫做不长不短,如果你停留的时间短,你可以击破刘备与孙权联盟之前;如果你停留的时间长,你可以做好充分的准备等来年开春以后,不刮北风不生病的时候你再去打嘛。他在一个错误的时间发动一场错误的战争。

  就算这些都做不到,他其实还有一个办法,就是自己在江陵待着,派曹仁这些人,另派大将,率步兵进攻夏口,即便不能把刘备消灭,你也能把刘备堵住,或者逼着刘备往南跑去投奔苍梧太守吴巨,那也比他投奔孙权好啊。或者你的部队你来到夏口,甚至你可以进军樊口,你把这个地方扼守起来,对孙权也是威慑力量,说不定那个联盟就搞不成了,搞得成他的军队也不会来到赤壁啊。他也没有这样做,这些事情曹操都没有做。为什么没有这样做呢?以曹操这样一个军事大家怎么会犯这样一系列的错误呢?很多学者的结论是骄傲轻敌,由于骄傲轻敌,他对孙、刘联盟的估计不足,他总认为孙权会像公孙康一样把刘备的人头给他送过来,他没想到孙权不是公孙康,此时也不是彼时。曹操前期之所以在中国北方连续取得胜利是因为当时群雄割据,互相争斗,曹操收了渔翁之利,现在他把这些诸侯都收拾完了,只剩下刘备和孙权了,他们能不联合吗?他们不联合就是死路一条啊,他们必定是铁了心联合起来对付你,曹操没有估计到。所以说曹操之败在与骄傲,孙、刘之胜在于联盟。至于其他的问题,说什么没有估计到会刮东南风啊那些,都是小问题。
  另外,这里面还有一个可能是小原因,就是年龄,这个是吴晗先生指出来的。吴晗先生说赤壁之战的时候,孙权27岁,诸葛亮27岁,周瑜34岁,鲁肃 37岁,曹操54岁,吴晗先生说赤壁之战是被进攻的打败了进攻的,哀兵打败了骄兵,年轻人打败了老头子。其实吴晗先生还有一个人没有算进去,就是刘备,刘备当时多少岁呢,47岁,如果把刘备加进去,那么孙刘联军这边的首脑人物的平均年龄是多少呢?34岁,正是周瑜的年龄,所以赤壁之战也可以说是周瑜打败了曹操,34岁的打败了54岁的。

  最后给你个视频地址:
  http://www.56.com/w17/play_album-aid-8106215_vid-MjAyMDIwNzc.html

赤壁之战是肯定存在的,只不过在“赤壁”的地理位置和战争的规模上存在争议。如果没有赤壁之战,那么就解释不了为什么曹操在得到荆州以后没有趁势夺下江东,统一天下。因为当时曹操势力对江东和刘备联军是有压倒性优势的,以曹操的战略眼光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同时也解释不了为什么曹操占据荆州以后又被刘备夺走,因为当时刘备兵力很少,就算和江东联合,但曹操不失误的话还是强攻不下荆州的。所以,如果有谁说历史上根本没有赤壁之战,那只能说他是在哗众取宠。

你多看看书就知道了 不包括演义啊 赤壁之战存在是存在的 但实际上不应该叫赤壁之战 而是荆州之战 三国志魏传记载曹操打到荆州 与刘备开战 失败了就撤退了 根本没打到长江 按照历史的时间来推断 当时战役的双方是刘备与曹操 吴传里说是战于赤壁 但是魏蜀传里都没提到吴 资治通鉴里也记载了赤壁之战 但是考虑到三国志是离三国时期最近的时期 先不说它 不过历史书上记载的 应该不准确 我国古代不是人口大国 尤其汉末 连年征战 天灾连连 人口更加稀薄 不可能爆发几十万人的战争 我估计以当时的情况 曹操也就三五万人马 刘备顶多不到两万 但是一攻一守 加上刘备战了地利 赢也正常

  • 涓夊浗婕斾箟涓鐏儳璧ゅ鏄惁绗﹀悎鍙插疄
    绛旓細澶ч儴鍒嗕笉绗﹀悎鍙插疄锛屽叾涓殑鏁呬簨缁濆ぇ閮ㄥ垎涓鸿櫄鏋銆傛瘺鏈婁笁鍥藉織婕斾箟銆嬩腑鏈夊叧鈥滆丹澹佷箣鎴樷濈殑鎻忚堪鏂囧瓧鍏辩害37900瀛楋紝鍏朵腑鐨勬晠浜嬬粷澶ч儴鍒嗕负铏氭瀯锛屾晠绉扳滆丹澹佷箣鎴樷斺斻婁笁鍥芥紨涔夈嬩腑铏氭瀯鏁呬簨涓烘渶澶氣濄傘婁笁鍥芥紨涔夈嬪啓璧ゅ涔嬫垬锛岄粍鐩栬嫤鑲夎璇堥檷锛屽懆鐟滀蒋閱夐獥钂嬪共锛岀殕浣挎浌鎿嶅爼鏈腑锛涘緛涔嬨婁笁鍥藉織•鍚翠功&...
  • 璧ゅ涔嬫垬鏄湡瀹炲瓨鍦鐨勫悧
    绛旓細璧ゅ涔嬫垬鐪熷疄瀛樺湪锛屼絾骞舵病鏈夊儚銆婁笁鍥芥紨涔夈嬩笂閭f牱澹銆傘婁笁鍥藉織銆嬩笂鍙湁瀵ュ鍑犲崄瀛楀姝や簨杩涜璁板綍銆
  • 璧ゅ涔嬫垬鏄惁鐪熷瓨鍦鍛?
    绛旓細璧ゅ涔嬫垬鏄瓨鍦ㄧ殑锛屽彶涔﹀鏈夎杞斤細鍐崄鏈堢櫢鏈湐锛屾棩鏈夐涔嬨傛浌鎿嶄互鑸熷笀浼愬瓩鏉冿紝鏉冨皢鍛ㄧ憸璐ヤ箣浜庝箤鏋椼佽丹澹併傦紙銆婂悗姹変功銆嬫眽鐚笣绾級鍏嚦璧ゅ锛屼笌澶囨垬涓嶅埄銆備簬鏄ぇ鐤紝鍚忓+澶氭鑰咃紝涔冨紩鍐涜繕銆傦紙銆婁笁鍥藉織銆嬫甯濈邯锛夌憸銆佹櫘涓哄乏鍙崇潱锛屽悇棰嗕竾浜猴紝涓庡淇辫繘锛岄亣鏂艰丹澹侊紝澶х牬鏇瑰叕鍐涖傚叕鐑у叾棣鑸瑰紩閫锛...
  • 銆涓夊浗銆嬩腑鐨璧ゅ涔嬫垬鏄湡鐨鍚?
    绛旓細纭湁鍏朵簨閫氳繃姝ゆ垬鍒樻浌瀛欐寮忕‘绔嬩笁鍥介紟绔嬬殑褰㈠紡
  • 璧ゅ涔嬫垬鏄惁鐪熺殑瀛樺湪
    绛旓細鎺ㄦ祴涓嬶紝闄堝鏄浌榄忎箣鍚庢檵鏈濆畼鍛橈紝娌¤丹澹佹垬浠栨暍鍐欏お绁栧ぇ璐ュ悧锛浠庡悗鏉ヤ笁鍒嗗眬闈㈢湅鐨勭‘瀛樺湪涓鍦哄ぇ鎴锛屼笖鏄丹澹佷箣鎴橈紒鍚庝汉鍒ゆ柇鍑鸿丹澹佷箣鎴樼殑浣嶇疆涔熻鏄庤繖鐐癸紒
  • 涓夊浗閲岀殑璧ゅ涔嬫垬鏄湡鐨鍚?璋㈣阿浜,澶х甯繖鍟
    绛旓細鏄殑!閭f槸鍏厓208骞存椂鏇规搷鍦璧ゅ娆蹭竴涓炬秷鐏瓩鍒樿仈鍐!鍙嶈岃鐏儳鑱旇惀,鎹熷け澶у崐灏嗗+,瀵艰嚧涓娈垫椂闂翠笉鏁㈠崡涓!
  • 涓夊浗璧ゅ涔嬫垬鏄惁鐪熷疄瀛樺湪
    绛旓細涓夊浗璧ゅ涔嬫垬鏄湡瀹炲瓨鍦鐨勩傝丹澹佷箣鎴橈紝鏄寚涓滄眽鏈勾锛屽瓩鏉冦佸垬澶囪仈鍐涗簬寤哄畨鍗佷笁骞达紙208骞达級鍦ㄩ暱姹熻丹澹侊紙浠婃箹鍖楃渷璧ゅ甯傝タ鍖楋級涓甯﹀ぇ鐮存浌鎿嶅ぇ鍐涚殑鎴樺焦銆傝繖鏄腑鍥藉巻鍙蹭笂浠ュ皯鑳滃銆佷互寮辫儨寮虹殑钁楀悕鎴樺焦涔嬩竴锛屾槸涓夊浗鏃舵湡鈥滀笁澶ф垬褰光濅腑鏈涓鸿憲鍚嶇殑涓鍦恒傘婁笁鍥藉織路鍛ㄧ憸浼犮嬶細鏃跺垬澶囦负鏇瑰叕鎵鐮达紝娆插紩鍗楁浮姹...
  • 涓夊浗閲岀殑璧ゅ涔嬫垬鏄湡鐨鍚?
    绛旓細鎮ㄥソ锛岀殑纭鏄湡鐨銆傛垬浜夋棩鏈 208骞翠竷鏈 - 208骞村崄涓鏈 鍦扮偣 涔屾灄锛堜粖婀栧寳钂插溁瑗垮寳锛 缁撴灉 瀛欐潈锛屽垬澶囩洘鍐涜儨鍒 浣滄垬鍚勬柟 锛氭浌鎿嶏紝鍒樺锛屽瓩鏉冦
  • 鍘嗗彶涓鏈夋病鏈夎丹澹佷箣鎴
    绛旓細2鏄瓨鍦,浣嗗彧鏄竴鍦洪伃閬囨垬,鏇规搷鍙槸娲句簡灏忛儴闃,璇曟帰涓涓嬭寰楁病鏈轰細灏辨病鏈夊啀鎵3鏄笉瀛樺湪,缃楄疮涓槸鍊熺敤鏈卞厓鐠嬩笌闄堝弸璋呯殑閯遍槼婀栦箣鎴 鏈洖绛旇鎻愰棶鑰呴噰绾 鑼呰垗鍗栭厭缈 | 鎺ㄨ崘浜2017-12-16 12:16:00 涓炬姤| 璇勮(1) 26 2 璧ゅ涔嬫垬,鏄寚涓夊浗褰㈡垚鏃舵湡,鍒樺銆佸瓩鏉冭仈鍐涗簬寤哄畨鍗佷笁骞(208骞)鍦ㄩ暱姹熻丹澹(浠婃箹鍖...
  • 涓夊浗婕斾箟涓殑璧ゅ涔嬫垬鏄笉鏄湡寰?
    绛旓細鏄殑 婕斾箟閲岀殑璇歌憶绁鏄綏璐腑涓鸿〃鐜拌钁涗寒鐨勬櫤鑰岃櫄鏋勫嚭鏉ョ殑锛鐏儳璧ゅ纭湁鍏朵簨锛岃钁涗寒涔熺殑纭湁鍔熷姵锛屼粬涓嶆槸鍊熶笢椋庯紝鑰屾槸鍑嗙‘鐨勯璁′簡涓滈鐨勫嚭鐜帮紝浠栦笂鐭ュぉ鏂囷紝涓嬬煡鍦扮悊锛岄偅鏃舵鍊煎鑺備氦鏇匡紝璇歌憶浜氨鍍忓ぉ姘旈鎶ヤ竴鏍风畻鍑嗕簡涓滈鐨勬椂闂达紝浣垮懆鐟滆兘鎶婃彙鏈轰細鐏儳璧ゅ锛屼績鎴愪簡鎴樹簤鐨勬垚鍔熴
  • 扩展阅读:真实的三国哪国最弱 ... 三国正史有赤壁之战吗 ... 赤壁之战的真实兵力 ... 三国到底谁统一了 ... 三国为什么被司马懿统一了 ... 新三国赤壁之战第42集 ... 三国被灭的先后顺序 ... 新三国赤壁之战第几集 ... 历史上真正的赤壁之战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