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鸣生的评价文章 散文的格式

\u6587\u7ae0\u8d4f\u6790\u600e\u4e48\u5199

李鸣生:从陆地到太空的文学远征
编者按:李鸣生是我国著名的报告文学作家,也是继徐迟之后我国第二个写科技题材报告文学的重要作家。他长达20年关注中国航天,创作了《飞向太空港》、《走出地球村》《千古一梦》、《发射将军》等航天七部曲。中国作协再次召开他的《发射将军》的研讨会,是基于对他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创作精神的赞赏。中央军委委员、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李继耐上将特向李鸣生写信表示祝贺。李继耐在信中写道:“我认真阅读了你潜心多年创作的长达50万字的长篇报告文学新作《发射将军》,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发射将军》把故事置于荒无人烟的戈壁滩这个典型环境中,以新中国第一个导弹发射基地的创建、发展为主线,以发射第一枚导弹、第一枚核弹头、第一颗人造卫星为支点,用生动、形象的文学语言,倾情书写了一段鲜为人知、感天动地的历史。作品故事生动曲折,语言朴实清新,细节鲜活逼真,报告与文学,思想与形象,有机地融为一体。既着力刻画人物的形象,又注重历史的深刻反省;既有对历史的宏大叙事,又有对人物内心的细微描写。总之这是一部难得的具有文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航天史诗。”
李鸣生的作品有巨大的情感力量
陈建功
李鸣生是一个非常关注我国高科技发展的作家,他的作品的影响力不仅仅因为揭秘性。他的作品视野宏阔、人物塑造生动,和国家的历史发展相呼应,具有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他的作品可以称之为中国航天事业形象的编年史,或者堪称航天人物的英雄史。他不光写了航天七部曲,还有《中国863》、《震中在人心》等。《震中在人心》写得很感人,这次已入围鲁迅文学奖。这些作品都展示了李鸣生作为一个军人作家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特别要指出的是,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他的身上表现为一种巨大的、发自内心的情感力量。包括这部《发射将军》,显示了作家对我国高科技战线的科学家们所抱有的由衷的敬意。李鸣生在西昌基地当过战士,他当战士时就对航天事业和对从事航天事业的开创者们抱有很深的感情。这些是他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所蕴含的,是他心灵生长的情感之树,盛开的情感之花。我读过很多报告文学,有情感和没情感完全不是一回事。这是优秀报告文学作家和一般报告文学作家的重要区别。我还要指出的是,李鸣生心灵生长的情感之树,盛开的情感之花,并不是空泛的赞美和抒情,而是通过人物鲜明的个性表现出来的。我读过很多描写离休干部的小说和报告文学,这些作品写了老干部的失落和牢骚,不甘和烦闷。但李鸣生笔下的将军却让我们有更多的感动和理解,他写出了将军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厚度,写出了将军的人生追求和精神境界。虽然也写了一些失落和牢骚,但更多的是对昂扬的、悲壮人生的讴歌。我认为这才是真正的英雄暮年之歌。所以我觉得李鸣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首先是出于他内心情感的感动,再把这种感动变成生动的人物塑造。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也是值得向报告文学界推崇的,希望报告文学界能有所启发,以进一步推动报告文学的发展 。(作者为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
不愧为大手笔
胡世祥
李鸣生拿出这个作品确实不容易,写航天领要进行大量的采访,还要面对活着的人,所以报告文学难写,因为航天事业是万人一杆枪,作品写出来后要被好多人质疑。我对文学很外行,报告文学更外行,但李鸣生是我的老战友,李福泽将军是我心中的神,所以一定要来。我觉得作者不愧为大手笔,他从国家长远利益的高度,从民族安危、民族尊严的角度,去挖掘“两弹一星”的历史内涵。纵横几十年的历史,建国初期,抗美援朝,文化大革命等,抓住各个时期重大事件,从中去体现历史创造英雄和英雄推动历史的全过程。虽然是大主题,但作者不仅仰望星空,更注重脚踏实地,从细微入手,无论是写人、写事、写情、写景,都恰到好处。作者有着航天人的深厚情结,加上大量的调查、考察和亲身体验,源于生活的再创造,使人文环境的描述如身临其境,对人物的刻画栩栩如生;对感情的描写丝丝入扣、感人至深。对李福泽将军的正气、豪气、傲气、有文化、有思想,却又是在残酷的战场上打出来的武将的倔强、耿直描写得淋漓尽致。作者也写了将军不雅的口头禅,说明他是人不是神,他也有和常人一样的生活习惯。他狠骂干部但爱兵如子,而且特别愿意听第一线技术人员的意见。记得有一次发射射前指挥部开会,决定打还是不打,好多领导和专家都说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推来推去。最后谁都不说话的时候,李司令就说了:发射实验,七分成功,三分冒险,打!会议一下就结束了。这是一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勇于承担责任的精神!决策者的孤独这一刻在老将军的身上就体现出来了。总之,李福泽这位发射场上的战神虽然走了,他却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作者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
李鸣生是有重要贡献的作家
何建明
李鸣生在中国当代报告文学作家当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报告文学作家,而且是一个非常杰出的报告文学作家。他的创作时间长,成果非常突出。他的报告文学作品一个特别显著的特点,就是20年来完成了“航天七部曲”。一个作家能在同一题材中坚持不懈地写作20年,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不容易有几个地方,一是他对航天题材的了解和感觉,恐怕是任何一个作家不能代替的。二是写同一个题材是很有难度的,但他的每部作品都有提升和升华,尤其是这部《发射将军》,与其他航天作品有显著不同。这对他来说又是一个新的起点。第二,李鸣生在其他题材的创作也是非常优秀的,他一共写了20多部作品,这些作品不仅仅是军事题材,也有地方题材,我所知道的有一大批,比如写汶川大地震的《震中在人心》。而这些作品对整个中国的文学、中国的报告文学创作,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特别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是李鸣生重要的贡献。所以从创作的成果来说,无论是军事题材,还是地方题材,李鸣生的贡献都是显而易见的。他是一个非常丰厚的,而且一直走在前沿的,有多方面贡献的作家 。
讨论李鸣生的作品,我联想到当前报告文学的创作问题,有几点想法。第一,报告文学到底是写回顾历史为主还是反映现实为主。我觉得这不仅仅是一个题材上的问题,而是决定报告文学是否继续成为时代号角的一个重要问题。写现实题材越来越少,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三方面的难题:一是现实题材难写,难就难在作者需要付出巨大的采访劳动。二是必须面对活着的当事人。这几年我发现一个现象,写历史题材比较多。面对死人是容易写的,但是面对活人是很难写的。因为作者写的人和事不仅作者知道,很多人都知道。比如李鸣生写的这部《发射将军》,要写这样的人就很难。三是不能随便编故事。有了这三个难题,就造成了现实题材难写的特定性。这看起来是个学术问题,实质上是个创作态度问题。真正优秀的报告文学,实际上首先的工作在于采访,在于现场,在于现场的材料,这是报告文学最可贵、最主要的东西。而鸣生在这上面处理得非常好,我觉得这是一个优秀报告文学作家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这也是我对鸣生表示敬意的地方。第二,我觉得报告文学评论比较少,而且比较浅,这也是造成当代报告文学不能成为公众了解和熟悉的一个重要原因,使得本来精彩纷呈的报告文学失去了一大部分的光芒。有的评论家并不了解作者创作的真实意图,这样的评论基本上只能说是皮毛。一些评论家很少从作品本身说事,而是按照自己对作者喜恶进行评价,或者考虑人际关系来评价,把评论最基本的东西都忽略了,不能实事求是。我认为这也是影响当前报告文学发展的大问题,评论界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第三,对报告文学这种文体的创作艺术还缺少深入的研究。第四,如何借助其他媒体提升报告文学应有的社会地位及社会功能,也是值得我们研究的。由于小说与电视、电影接轨很好,报告文学也需要跟其他媒体特别是影视媒体衔接起来,才可能真正发挥它的功能。今天著名的电影导演也来参加李鸣生的研讨会,我想《发射将军》是可以改成好的电影电视的。通过这次研讨会,把《发射将军》真正推到一个新的高度。(作者为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报告文学作家)
对报告文学创作很有启示
梁鸿鹰
李鸣生在航天这个题材所达到的艺术震撼力和成就,在全国来讲,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比,甚至从世界范围来讲,恐怕也没有第二个人能比。他以往写的东西宏观的比较多,但《发射将军》宏观和微观结合得比较好;另外写人写得很好。报告文学最难写就是正面人物,如何把好人写得你爱读,对他产生敬仰之情,这个对作家是个最大的考验。李鸣生善于从宏观方面着眼,激情非常充沛,但是写这部书他没有采取以往的写法,他回归到文学,细腻、丰富地写出将军的人生的况味。尤其将军从狱中出来后的章节,写得非常好。作品就写他从辉煌的舞台上下来后的焦虑、痛苦、依恋和期待,扎扎实实,非常可贵。我还很少看到写军人写到这个份上的。另外,作品中还有两个东西很可贵,一个是对“文革”中酒泉基地发生的事的处理,这个东西很敏感,但作者把握得比较好;再一个就是对苏联老大哥由合作到撤走这一段的描写,这也很难写。我觉得这两部分写得都非常好。总的来说,《发射将军》又一次充分体现了李鸣生的责任感、使命感,这是李鸣生最成熟的一部作品之一。这部作品对我们当前报告文学的创作确实有很大的启示,比如如何写好一个正面的人,很值得我们思考。(作者为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著名评论家)
文学历史是可以改写的
韦廉
我读李鸣生的《发射将军》的时候,感觉在读一部好的小说、好的电影剧本、好的人物戏、好的历史剧。感觉是小说的感觉,但静静一想,它还是报告文学。如果说《谁是最可爱的人》是散文式的报告文学,我觉得《发射将军》就是小说式的报告文学。李鸣生把发射将军这个生活中的典型变成了一个活生生的、有独特个性人格魅力的文学典型。这部作品把报告和文学、记录性和文学性、思想性和艺术性、历史认知价值和审美价值、政治分寸感和艺术的准确性、以及新闻的五个“W”和艺术的“这一个”,都得到了比较完美的统一。这种新的审美感受来自哪里呢来自作品新得美和新的探索。改革开放三十年,科学出现了边缘化,文学呢如何看待报告文学的报告和文学、记录性和艺术性我为什么就提报告文学的报告功能,而不说真实性和纪实性真实性是一切文学艺术的美学的根本问题,是所有的文艺作品都要解决的问题,不应该是报告文学的特性。而纪实性是一种艺术风格,风格没有高低对错之分。所以我说纪实性不是报告文学的专有特性。报告文学是报告和文学、记录性和艺术性的化合物。小说和报告文学的关系有点像我们故事片和纪录片,我在拍某些记录片的时候,有时候感觉纪录片也是假的。所以任何真实都是相对的。电影的真实通过胶片、摄影机,文学的真实通过线性的文字来激发人们想像。生活有时也是不真实的,不可靠的,而艺术可以更真实,可以反映出生活的本质。我觉得《发射将军》确实做到了艺术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的统一,二者结合得非常好。这是我的第一个感受。第二个感受是《发射将军》带给我一种新的审美感受。这个新的审美感受一个是来自艺术上。比如李福泽将军抠脚丫这个细节,这是生活中真实的一个细节,但在作品里却变成了一个艺术细节。我认为报告文学不能虚构,但是可以想像,必须有想象力。《发射将军》充满了艺术想像,李鸣生在生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艺术想像,艺术升华,作品反映的生活已经不是生活本身了。电影是这样,文学也是这样。另一个就是作品在思想上有新的发现,有作家直面现实的勇气和理性追求。比如写中国和苏联专家之间的故事,有新思考,有真知灼见,写得非常动人。另外写一个好作品需要体力、耐力和坚韧。李鸣生付出的耐力和毅力,可以说是惊人的。而这些李鸣生都做到了。总之《发射将军》不仅显示了报告文学自身的魅力,而且说明文学历史是可以改写的。所以我很期待更多类似这样的报告文学面世。(作者为八一电影厂著名导演)
由史向诗的转变
范咏戈
读李鸣生的《发射将军》,眼前与两千多年前司马迁笔下的李广将军相重叠。李广作战勇猛过人,曾把石头误看作老虎,一箭射去,竟射穿了石头。司马迁用了这样的细节把李广写得栩栩如生,千古不朽。李福泽将军从战场转战到发射场,在创建发射场中受苦,在三年灾害中挨饿,在“文革”中挨整,历经种种坎坷却始终大树般挺立。这是他的大节。难得的是,《发射将军》做到了大节与细节的结合,使发射将军的形象十分灵动,超越了一些写老一辈将军的报告文学的拘谨与与禁忌。从中我看到了李鸣生的一种心灵纬度:他是通过由“史”向“诗”的转变,复活历史并做了诗意的传达,并通过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呼唤一种将军精神——“中国精神”的回归!因此《发射将军》既是李鸣生以往航天系列作品的突破,也将对我国科技报告文学和人物传记提供新的经验。另外,从中可以看出,李鸣生确实有把握大报告文学或者说书写大历史的一种心灵的纬度,这是很多作家难以做到的。而李鸣生在和历史对话时,字里行间能够感受到他在呼唤着一种“中国精神”,这是构成他作品很突出的一个特色。不少报告文学躲避现实,真正关注民生、提炼中国精神的少,这和我们的生活不相称。我认为报告文学还是要提倡多反映现实,不然的话,原本意义上的报告文学可能就会变质。这一点,我非常欣赏李鸣生走的这条报告文学的创造路子。(作者为《文艺报》原总编、著名评论家)
献给军人英雄和文人英雄的纪念碑
冯立三
今天的报告文学早已不再是新闻的扩写了,应该从社会观察家、社会评论家和人的良心角度出发,重新规范报告文学的定义。李鸣生的《发射将军》我认为写的是一个军人的忠诚和知识分子的智慧,以及他复杂的悲壮性的命运。在我看来,李鸣生写的是我向往的一个上帝式人物,而我的上帝带一点野性,所以我喜欢这位发射将军。我认为作家的成熟,语言是个重要的标志。鸣生的语言很好,比如他写58年,一方面破釜沉舟搞导弹,一方面搞大跃进,写大跃进在灾难后就一个比喻:空旷的田野上到处是一片狼藉,一个个土法上马的钢炉就像一座座孤独的坟莹。谁这么写过大跃进了不起。不是说简练吗这就叫简练;不是说形象吗这就叫形象。还有,描写太阳的诗,车载斗量,比如静静的顿河,天空的太阳是黑色的;王之涣写白日依山尽,落山的太阳是白色的。李鸣生写太阳,就八个字:傲视天下,目空一切。谁这么写太阳就他们这么写,这是他的创造。还有结尾写得很好,写李福泽辉煌的葬礼,来宾一个一个点到,这是对上帝式人物的缅怀,庄重而辉煌。李福泽将军既代表着解放军,又代表着知识分子,只有他才配享受这样的葬礼。《发射将军》就是献给军人英雄和文人英雄的辉煌的纪念碑。所以我今天带来一块匾,是表示对李鸣生的尊敬,匾上写的是:“中国航天文学之父”。我认为李鸣生当之无愧。(作者为《小说选刊》主编、著名评论家)
李鸣生是有担当精神的作家
刘茵
我认为报告文学作家现在最重要的是思想担当,自由写作。李鸣生在这方面还是突出的,他是一位有思想、有担当精神的作家,比如他的《发射将军》和《震中在人心》,表现就比较突出。李鸣生是90年代涌现出的报告文学作家群中有个性、有影响的一位作家,是继徐迟之后写科技题材最优秀的一位报告文学作家。他的七部航天题材的力作,构成了绝无仅有、无可替代的航天系列。但七部作品各不相同。他持续地、长久地在航天领域挖掘一口深井,这恰恰是他的优势。他笔下的《发射将军》个性鲜明,既写出了将军所置身的艰苦、恶劣的自然环境大戈壁,也写出了将军所处的复杂的社会环境。作者注重从人物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矛盾冲突中展现将军的独特的个性和丰富的精神世界。这方面他是通过大量生动的情节、丰富的细节来表现的,是用文学的手法来表现的,是让形象说话的。他把报告与文学结合得很好,书中很多故事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基地官兵没粮了只能去打沙枣叶充饥;骨瘦如柴的灾民们抢粮后,将军把粮食分给灾民们吃,等等。这些故事在有些作者笔下可能是回避的,但李鸣生不仅不回避,还真实地把它写了出来,让我们既看到当年天灾人祸之严重,又看到将军爱官爱民的一面。作者极有层次地写出了将军由愤怒到惊讶、到痛心、到怜惜的过程,让我们看到了将军闪光的精神世界,这是对人性深刻的开掘,更是对“左”的路线的鞭打。这就是李鸣生的担当精神。但作品有的地方还不精,还欠打磨。(作者为《当代》原副主编、著名评论家)
宏大叙事的细节魅力
彭学明
李鸣生的报告文学惯于细节见长。他的《发射将军》依然延续了这个风格与长处,充分体现了宏大叙事的细节魅力。不少作家写作,往往只问主题宏大,忽略细节的魅力与力量。殊不知所有作品,都是靠无数的细节去展现和附丽的。文学就像一棵大树,主题只是一根主杆,而细节则是作品中的根系和枝叶,是维系生命所在。报告文学中,宏大叙事往往是最难把握的。一是在题材上惯于高高在上地站在高出,把题材一味地往大处整,从而把宏大的主题事件当做政治读物,把文学叙事当做政治解说,而忽略了文学最本质的东西:艺术。这样的作品往往只有一个庞大的框架,却没有连接框架的筋络,有骨无肉,有皮无骨,假、大、空。二是在人物上惯于自我谦卑地站在低处,把人物无限制地往高处顶,从而把小人物当成大人物,把大人物当成老佛爷甚至神,给人极不真实的感觉。而李鸣生的《发射将军》同样是大题材、大视野、大叙事,却不是这样,他是从小处入手,细部着力,让宏大主题回到生活细节,让政治事件回到文学艺术,让各种人物回到原色本真,以时代、生活及人物的细部来反映时代、生活及人物的本质,生动、真实而丰沛。洋洋洒洒50万字,不让人望而生畏,而是爱不释手,一口气读完,就是因为被作品中大量生动的细节所吸引。而所有的细节,都是为人物服务,直指人物心灵与精神的。一是生活的细节。生活的细节是最能够传神地刻画人物的个性、丰富人物形象的。《发射将军》就是通过大量的生活细节来刻画人物个性、丰富人物形象的。比如调李福泽参与组建导弹部队时,李鸣生就是用李福泽“抗命不从”,肖克亲自南下敦促这个细节来刻画将军的刚直、肖克的礼贤下士的。在最为困难、树叶草根都吃尽的时候,通过全体将士一碗奶汤喝到最后也没喝完这个细节,刻画出了艰苦年代将士之间甘苦与共的生死情谊。二是环境的细节。环境的描写往往是用来烘托人物心理活动的。而李鸣生极为细腻的环境描写,往往是为人物的心灵和精神世界服务的,他特别善于抓住环境中的一些细节加以描绘,从而让我们在不同的环境中感受人物的心灵与精神。比如在初入边塞时,他通过落日余晖下黄羊追着车子赛跑这个大漠边关特有的环境细节,加以李福泽停下车子以免黄羊追车暴毙这个生活细节,不但给我们呈现了一幅异常美丽的边塞景象,也呈现出了将军的美好心灵。即便在极为恶劣的环境里,李鸣生也能够通过恶劣的环节细节,来传达出美好的精神境界。比如在戈壁滩上,李鸣生通过天寒地冻,沙尘暴满天,战士们冻得指甲全部脱落等环境细节,传达出了将军对战士的心痛、关怀和战士的质朴、坚强。这样的生活细节和环境细节在书里比比皆是。这让人物变得鲜活,作品变得生动,人物和作品都变得丰沛丰满,激情四溢,有了生命、生机和生气。而人物和作品的生命、生机和生气,是衡量作品是否优秀的关键所在。期待李鸣生的作品永远保持这种艺术的生命、生机与生气。(作者为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著名作家、评论家)
知识分子的情怀
李建军
李鸣生有自己特别关注的题材领域,但是,他的精神视野却没有局限在狭小的空间里。他有知识分子的情怀,有“史家”的抱负,这就使他从不满足于按照简单的模式展开叙事,换句话说,在他的写实叙事里,我们总是能发现一种说真话、写真人、留信史的自觉努力。《发射将军》体现了李鸣生一贯的写作理念和文学精神。我在他的这部厚重、扎实的作品里,首先看到的就是视野的开阔。他虽然写的是一个特殊领域的事情,但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时代的肖像。作者像小说家一样,很善于叙事,在对真实性的追求上,像农民收获庄稼一样一丝不苟。作品给我们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细节,有助于我们了解那个遥远而特别的时代。还有,关于当时的“中苏关系”以及发射基地的“苏联专家”的生活状况,作者所提供的细节,都是新鲜而珍贵的:“苏联专家”的一顿饭,够一个普通中国老百姓吃半年;为了控制中国的火箭发射,苏联人如何耍心眼、玩花招。一切叙事性的文学作品,无论是虚构的还是纪实的,都离不开写人,都必须努力写出活的人以及人的真实的境遇。李鸣生成功地塑造了“发射将军”李福泽的形象——性格棱角分明,朴实善良,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好人。作者对毛泽东和赫鲁晓夫性格的分析,眼光独到;他对那个受“亲吻”风波影响终生未嫁的中国姑娘命运的叙事,令人感叹唏嘘。总之,作者很注意写人,很注意分析不同的人物的心理内容和性格特点,分析“大人物”的性格如何影响时代生活,分析“小人物”的命运如何受时代生活的影响。趣味性和可读性是一部文学作品非常重要的品质。李鸣生有很强的叙事能力。读《发射将军》,我有读小说的感觉,觉得非常有趣,非常愉快。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著名评论家)
李鸣生现象值得研究
何向阳
首先,李鸣生的《发射将军》的文本很有意思,我关注到这部50万字的报告文学用了49万字写人,写李福泽将军献身酒泉发射基地的一生,用1万字在全书“尾声”之后,特意呈现了《酒泉发射基地的另一读本》,从1956年一直写到2008年“神舟7号”在基地发射成功。后者是一种大事记的写法。这种写作的布局很有意思,也很有意味。李鸣生似在用这种文本方式诉说着他的报告文学创作的重在写人的理念,写人在事件中的作用,写主体的能动性在历史事实中的巨大作用,这种对于“人”的着眼点,我以为突出了报告文学的“文学”特质。
其次,这部书从人出发,写出了命运感。同一种素材,以“事件”为落点,还是以“命运”为落点,所呈现出来的文学面貌是绝不相同的。我们以往写与中国高科技的大事件,往往会局促于写作对象的限定,而选取“事件”作为下笔的起落点。李鸣生不同,他的书中对于事件的描述详实细致,但绝不影响他作为作家主体对于这些事件背后的人物与历史命运交织的兴趣和好奇。我想,这种有意识地向人内心深处的推进,是文学的一种自觉。大量的历史中的细节支撑了这种对事件深处人物命运的掘进,从某种程度上讲,李福泽将军从1956年赴酒泉基地担负使命起直至1996年去世,从他对新中国建立的贡献直写到对国家航天事业的贡献,这几十年,他的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休戚与共、不可分离,共和国的命运与人物的命运在书中结构成了一部恢宏磅礴的命运交响曲。我以为,如何在开天辟地的重大事件与深具影响的历史进程中,写出一个民族鲜活的、富有生命力的东西,这一点《发射将军》为我们提供了报告文学写作的宝贵经验。
第三,李鸣生现象值得我们评论界好好研究。他的“航天”系列已完成七部,每部都有几十万字,包括其他题材在内的报告文学大约已有700多万字。这数百万字的背后以数千万字计的素材收集,这不仅是一个量的问题,也不仅是一个巨大的文学工程问题。我在想,是什么力量使他一直保持着对“航天”事业关注的激情与热力,仅只是他青年时期作为发射基地一员的经历吗好像并不这么简单,他写了20年手都写酸了心都写累了,是什么力量仍然支撑着他的“史记”之笔呢我想是他内心深处的对于历史的一份责任的自认。“航天”事业对于我们国家是一种新的历史,同时也关系到我们民族的强盛,作为曾参与这项事业建设的一分子,已成为一名作家的李鸣生绝不允许自己轻易放下笔。深读之时,了然于心的是他落笔的肃穆苍劲,由然而生的是对这份使命认知的深深敬意。(作者为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著名评论家)



  • 鏉庨福鐢熺殑璇勪环鏂囩珷
    绛旓細姣斿鍦ㄦ垐澹佹哗涓,鏉庨福鐢熼氳繃澶╁瘨鍦板喕,娌欏皹鏆存弧澶,鎴樺+浠喕寰楁寚鐢插叏閮ㄨ劚钀界瓑鐜缁嗚妭,浼犺揪鍑轰簡灏嗗啗瀵规垬澹殑蹇冪棝銆佸叧鎬鍜屾垬澹殑璐ㄦ湸銆佸潥寮銆傝繖鏍风殑鐢熸椿缁嗚妭鍜岀幆澧冪粏鑺傚湪涔﹂噷姣旀瘮鐨嗘槸銆傝繖璁╀汉鐗╁彉寰楅矞娲,浣滃搧鍙樺緱鐢熷姩,浜虹墿鍜屼綔鍝侀兘鍙樺緱涓版矝涓版弧,婵鎯呭洓婧,鏈変簡鐢熷懡銆佺敓鏈哄拰鐢熸皵銆傝屼汉鐗╁拰浣滃搧鐨勭敓鍛姐佺敓鏈哄拰鐢熸皵,鏄 閲忎綔...
  • 椋炲悜澶┖娓槸涓绡囦粈涔堜綋瑁佺殑鏂囩珷?
    绛旓細銆婇鍚戝お绌烘腐銆嬫槸涓绡囦汉鏂囩ぞ绉戠被灏忚锛屼綔鑰呮槸鏉庨福鐢熴傘婇鍚戝お绌烘腐銆嬩富瑕佽杩颁簡鎴戝浗鈥滈暱寰佷笁鍙封濊繍杞界伀绠彂灏勭編鍥解滀簹娲蹭竴鍙封濆崼鏄熻繖涓浜嬩欢銆備綔鑰呬互杩欎竴浜嬩欢鐨勫鏈负缁忥紝浠ュ綋鏃跺浗闄呰埅澶╂椂鍔夸负绾紝杈呬互鍙插疄锛岀┛鎻掍汉鐗╀粙缁嶏紝灏嗕腑鍥借埅澶╀汉涓轰績杩涗腑鍥借埅澶╀簨涓氱殑浼熷ぇ鍙戝睍鎵浣滅殑鍔姏鍜屾墍缁忓巻鐨勮壈杈涗竴涓鍛堢幇浜庤鑰呴潰...
  • 椋炲悜澶┖娓璇诲悗鎰800瀛
    绛旓細椋炲悜澶┖娓璇诲悗鎰800瀛1 杩欎釜鏆戝亣,鎴戣浜嗚澶氬悕钁,浣嗘渶浣挎垜鍗拌薄娣卞埢鐨勮繕鏄潕楦g敓鐨勪綔鍝併婇鍚戝お绌烘腐銆嬨 杩欐湰涔﹁杩颁簡涓浗鑸ぉ鍙蹭笂涓涓紵澶х殑濂囪抗鈥旈暱寰3鍙风伀绠湪瑗挎槍鍙戝皠鍦哄彂灏勭編鍥藉崼鏄熶簹娲蹭竴鍙,骞舵垚鍔熺殑浜嬫儏銆傞潰瀵圭櫨骞翠竴閬囩殑娉ョ煶娴,闈㈠涓変釜鏈堢殑鏈熼檺,鎶鏈汉鍛樺苟娌℃湁鎱屽紶,鑰屾槸涓姝ヤ竴姝,涓鐐逛竴婊寸殑鍦ㄩ暱寰佺伀绠彂灏...
  • 濡備綍瀛﹀ソ鍒濅腑璇枃?
    绛旓細鍏笂锛氬焹寰峰姞路鏂銆婄孩鏄熺収鑰涓浗銆嬶紝鐜嬫爲澧炪婇暱寰併嬶紝鏉庨福鐢熴婇鍚戝お绌烘腐銆嬶紝鍗炴瘬缇ゃ婃槦鏄熺鎴戜滑鏈夊杩溿嬶紝钑惧垏灏斅峰崱妫婂瘋闈欑殑鏄ュぉ銆銆傚洓銆佷綔鏂囪瀹炶返銆1.澶氭ā浠夸綔瀹剁殑鍐欐硶锛氭ā浠胯嚜宸卞枩鐖辩殑浣滃鐨勮瑷椋庢牸鍜屽彊浜嬫柟寮忥紝灏介噺涓娈垫椂闂存ā浠夸竴涓綔瀹躲2.姣忔棩璁板綍200瀛楋紝鍙互鏄ぇ鍗冧笘鐣岀湅鍒扮殑锛屼篃鍙互鏄嚜宸...
  • 濡備綍瀛﹀ソ璇枃
    绛旓細[鐐硅瘎]鏂囩珷寮澶寸敤绮剧偧鐨勬枃瀛楃偣鏄庝簡鍐欎綔鐨勭紭鐢,骞剁揣鎵f潗鏂欐彁鍑轰簡瑙傜偣:鐭ユ仼鍥炬姤銆備富浣撻儴鍒嗘病鏈夐噰鐢ㄤ紶缁熺殑鈥滄壙銆佽浆鈥濅箣娉,鑰屾槸浠庡涓嶈揩鐨勮杩颁笁涓滅煡鎭╁浘鎶モ濈殑灏忔晠浜,鍦ㄩザ鏈夎叮鍛崇殑鍙欏啓涓槓鏄庤嚜宸辩殑瑙傜偣,棰囨湁璇稿瓙鏁f枃鍊熷瘬瑷璁查亾鐞嗙殑閬楅銆傜粨灏惧紩鐢ㄥ悕瑷璀﹀彞,鍙堣兘姒傛嫭鏁呬簨鐨勫唴娑,浣夸富棰樻濇兂鏇村姞鏄庣‘銆佹繁鍒汇 甯屾湜杩欑瘒...
  • 椴佽繀鏂囧濂栦粈涔堟椂鍊欏缓绔
    绛旓細椴佽繀鏂囧濂栧垱绔嬩簬1986骞淬傞瞾杩呮枃瀛﹀锛屾槸浠ヤ腑鍥芥柊鏂囧寲杩愬姩鐨勪紵澶ф棗鎵嬮瞾杩呭厛鐢熷懡鍚嶇殑鏂囧濂栭」銆備笌鑰佽垗鏂囧濂栥佽寘鐩炬枃瀛﹀銆佹浌绂烘垙鍓ф枃瀛﹀骞剁О涓浗鍥涘ぇ鏂囧濂栥傞瞾杩呮枃瀛﹀鏄腑鍥藉叿鏈夋渶楂樿崳瑾夌殑鏂囧濂栦箣涓锛屾棬鍦ㄥ鍔变紭绉涓瘒灏忚銆佺煭绡囧皬璇淬佹姤鍛婃枃瀛︺佽瘲姝屻佹暎鏂囨潅鏂囥佹枃瀛︾悊璁璇勮鐨勫垱浣滐紝濂栧姳涓鏂囧浣滃搧鐨勭炕璇...
  • 椋炲悜澶┖娓槸涓绡囦粈涔堜綋瑁佺殑鏂囩珷?
    绛旓細銆婇鍚戝お绌烘腐銆鏄竴绡囦汉鏂囩ぞ绉戠被灏忚锛屼綔鑰呮槸鏉庨福鐢熴傘婇鍚戝お绌烘腐銆嬩富瑕佽杩颁簡鎴戝浗鈥滈暱寰佷笁鍙封濊繍杞界伀绠彂灏勭編鍥解滀簹娲蹭竴鍙封濆崼鏄熻繖涓浜嬩欢銆備綔鑰呬互杩欎竴浜嬩欢鐨勫鏈负缁忥紝浠ュ綋鏃跺浗闄呰埅澶╂椂鍔夸负绾紝杈呬互鍙插疄锛岀┛鎻掍汉鐗╀粙缁嶏紝灏嗕腑鍥借埅澶╀汉涓轰績杩涗腑鍥借埅澶╀簨涓氱殑浼熷ぇ鍙戝睍鎵浣滅殑鍔姏鍜屾墍缁忓巻鐨勮壈杈涗竴涓鍛堢幇浜庤鑰...
  • 扩展阅读:狂言doggy全部文章 ... 李成儒经典点评 ... 李贽人物评价文章 ... 李庄演讲完整视频 ... 李鸣生飞向大空港读后感 ... 你懂得! ... 网友对李鹤成医生的评价 ... 杨禹评论员文章 ... 飞向太空港主要人物及事件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