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最后一课》的做者是谁? 《最后一课》的作者是谁?

\u300a\u6700\u540e\u4e00\u8bfe\u300b\u7684\u4e3b\u4eba\u516c\u662f\u8c01\uff1f

\u300a\u6700\u540e\u4e00\u8bfe\u300b\u7684\u4e3b\u4eba\u516c\u5e94\u8be5\u662f\u5c0f\u5f17\u6717\u58eb\u548c\u97e9\u9ea6\u5c14\u4e24\u4e2a\u4eba\u3002
\u5c0f\u5f17\u90ce\u58eb\u548c\u97e9\u9ea6\u5c14\u5148\u751f\u786e\u5b9e\u90fd\u662f\u4e3b\u4eba\u516c\u3002\u5355\u4ece\u300a\u6700\u540e\u4e00\u8bfe\u300b\u8fd9\u4e2a\u6807\u9898\u6765\u770b\uff0c\u8fd9\u4e2a\u201c\u6700\u540e\u4e00\u8bfe\u201d\u53ef\u4ee5\u7406\u89e3\u4e3a\u8001\u5e08\u5373\u97e9\u9ea6\u5c14\u5148\u751f\u5728\u6559\u5b66\u751f\u5b66\u4e60\u6700\u540e\u4e00\u5802\u6cd5\u8bed\u8bfe\uff1b\u4e5f\u53ef\u4ee5\u7406\u89e3\u4e3a\u5b66\u751f\u5373\u5c0f\u5f17\u90ce\u58eb\u5728\u542c\u8001\u5e08\u4e0a\u6700\u540e\u4e00\u5802\u6cd5\u8bed\u8bfe\u3002

\u4f5c\u8005\u7740\u529b\u523b\u753b\u4e86\u5c0f\u5f17\u90ce\u58eb\u5728\u6700\u540e\u4e00\u8bfe\u4e0a\u7684\u53d8\u5316\uff0c\u4ee5\u6b64\u6765\u8868\u73b0\u6cd5\u56fd\u4eba\u6c11\u7684\u7231\u56fd\u4e3b\u4e49\u610f\u8bc6\u7684\u89c9\u9192\uff0c\u5c0f\u5f17\u90ce\u58eb\u81ea\u7136\u662f\u4e3b\u4eba\u516c\u3002\u540c\u65f6\u5bf9\u97e9\u9ea6\u5c14\u5148\u751f\u7684\u5f62\u8c61\uff0c\u4f5c\u8005\u4e5f\u662f\u91cd\u70b9\u523b\u753b\u7684\uff0c\u5bf9\u4ed6\u7684\u8863\u7740\u3001\u8a00\u884c\u3001\u795e\u6001\u7b49\u63cf\u7ed8\uff0c\u8868\u73b0\u4e86\u4e00\u4e2a\u8a93\u4e0d\u505a\u4ea1\u56fd\u5974\u7684\u7231\u56fd\u8005\u5f62\u8c61\uff0c\u5e94\u8be5\u8bf4\u97e9\u9ea6\u5c14\u5148\u751f\u4e5f\u662f\u4e3b\u4eba\u516c\u3002
\u4ed6\u4eec\u662f\u8fd9\u201c\u6700\u540e\u4e00\u8bfe\u201d\u4e2d\u4e0d\u540c\u8eab\u4efd\u7684\u4e24\u4e2a\u5178\u578b\u4ee3\u8868\u3002\u8fd9\u6837\uff0c\u300a\u6700\u540e\u4e00\u8bfe\u300b\u7684\u7231\u56fd\u4e3b\u4e49\u4e3b\u9898\u5c31\u901a\u8fc7\u5e08\u751f\u4e24\u4e2a\u4e0d\u540c\u89d2\u8272\u5728\u8fd9\u6700\u540e\u4e00\u8bfe\u91cc\u5171\u6709\u7684\u5bf9\u60e8\u906d\u5916\u65cf\u7edf\u6cbb\u7684\u60b2\u6124\u548c\u5bf9\u7956\u56fd\u7684\u65e0\u9650\u70ed\u7231\u7684\u60c5\u611f\u4e2d\u51f8\u73b0\u51fa\u6765\u4e86\u3002
\u62d3\u5c55\u8d44\u6599\uff1a\u963f\u5c14\u4e30\u65af\u00b7\u90fd\u5fb7\u7684\u77ed\u7bc7\u5c0f\u8bf4\u300a\u6700\u540e\u4e00\u8bfe\u300b\uff0c\u5199\u7684\u662f\u666e\u6cd5\u6218\u4e89\u540e\u6cd5\u56fd\u6218\u8d25\uff0c\u5272\u8ba9\u4e86\u963f\u5c14\u8428\u65af\u548c\u6d1b\u6797\u4e24\u5730(\u5728\u5386\u53f2\u4e0a\u963f\u5c14\u8428\u65af-\u6d1b\u6797\u591a\u6b21\u6613\u4e3b\uff0c\u5fb7\u610f\u5fd7\u3001\u6cd5\u5170\u897f\u66fe\u591a\u6b21\u4ea4\u66ff\u62e5\u6709\u5176\u4e3b\u6743)\uff0c\u666e\u9c81\u58eb\u5360\u9886\u540e\u7981\u6559\u6cd5\u8bed\uff0c\u6539\u6559\u5fb7\u8bed\uff0c\u7231\u56fd\u7684\u6cd5\u56fd\u5e08\u751f\u4e0a\u4e86\u6700\u540e\u4e00\u5802\u6cd5\u8bed\u8bfe\uff0c\u8868\u73b0\u6cd5\u5170\u897f\u4eba\u7684\u7231\u56fd\u60c5\u6000\u3002
1912\u5e74\u88ab\u80e1\u9002\u9996\u6b21\u7ffb\u8bd1\u4ecb\u7ecd\u5230\u4e2d\u56fd\uff0c\u4ece\u6b64\uff0c\u5728\u4e00\u4e2a\u591a\u4e16\u7eaa\u7684\u65f6\u95f4\u91cc\uff0c\u5b83\u88ab\u957f\u671f\u9009\u5165\u6211\u56fd\u7684\u4e2d\u5b66\u8bed\u6587\u6559\u6750\uff0c\u8d85\u8d8a\u4e86\u4e0d\u540c\u65f6\u671f\u3001\u4e0d\u540c\u610f\u8bc6\u5f62\u6001\u7684\u963b\u9694\uff0c\u6210\u4e3a\u5728\u4e2d\u56fd\u5bb6\u55bb\u6237\u6653\u3001\u6700\u5177\u7fa4\u4f17\u57fa\u7840\u7684\u6cd5\u56fd\u6587\u5b66\u540d\u7bc7\u4e4b\u4e00\uff0c\u5b83\u751a\u81f3\u53ef\u4ee5\u4f5c\u4e3a\u90fd\u5fb7\u7684\u4ee3\u540d\u8bcd\uff0c\u4f5c\u4e3a"\u7231\u56fd\u4e3b\u4e49"\u7684\u7b26\u53f7\uff0c\u878d\u5165\u8fd1\u4ee3\u4e2d\u56fd\u4eba\u767e\u5e74\u7684\u60c5\u611f\u4e4b\u4e2d!
\u4e00\u4ee3\u53c8\u4e00\u4ee3\u7684\u4e2d\u56fd\u8bfb\u8005\uff0c\u901a\u8fc7\u300a\u6700\u540e\u4e00\u8bfe\u300b\uff0c\u4e86\u89e3\u5230"\u6cd5\u8bed\u662f\u4e16\u754c\u4e0a\u6700\u7f8e\u4e3d\u3001\u6700\u6e05\u6670\u3001\u6700\u4e25\u8c28\u7684\u8bed\u8a00"\u8fd9\u53e5\u8bdd\u7684\u5185\u6db5\uff0c\u61c2\u5f97\u4e86"\u4ea1\u4e86\u56fd\u5f53\u4e86\u5974\u96b6\u7684\u4eba\u6c11\uff0c\u53ea\u8981\u5b83\u597d\u597d\u5730\u4fdd\u5b58\u7740\u81ea\u5df1\u7684\u8bed\u8a00\uff0c\u5c31\u597d\u50cf\u638c\u63e1\u4e86\u6253\u5f00\u76d1\u72f1\u7684\u94a5\u5319\u3002"

\u963f\u5c14\u5c01\u65af\u00b7\u90fd\u5fb7(1840?\u20141897)\u662f\u6cd5\u56fd19\u4e16\u7eaa\u540e\u534a\u671f\u7684\u5c0f\u8bf4\u5bb6\u3002\u4ed6\u4e00\u751f\u5171\u5199\u4e8612\u90e8\u957f\u7bc7\u5c0f\u8bf4\uff0c\u4e00\u90e8\u5267\u672c\u548c4\u90e8\u77ed\u7bc7\u5c0f\u8bf4\u96c6\u3002\u6709\uff1a\u300a\u8fbe\u62c9\u65af\u8d21\u57ce\u7684\u8fbe\u8fbe\u5170\u300b\u300a\u661f\u671f\u4e00\u7684\u6545\u4e8b\u300b\u300a\u5c0f\u798f\u7f57\u8499\u300b\u548c\u300a\u5927\u5229\u65af\u52d2\u300b\u7b49\u3002\u4ed6\u7684\u77ed\u7bc7\u5c0f\u8bf4\u6709\u4e0d\u5c11\u662f\u4ee5\u666e\u6cd5\u6218\u4e89\u4e3a\u9898\u6750\u7684\uff0c\u5177\u4f53\u751f\u52a8\u5730\u63cf\u5199\u4e86\u6cd5\u56fd\u666e\u901a\u4eba\u6c11\u5bf9\u4fb5\u7565\u8005\u540c\u4ec7\u654c\u5ffe\u7684\u7231\u56fd\u4e3b\u4e49\u7cbe\u795e\uff0c\u8c34\u8d23\u4e86\u8d44\u4ea7\u9636\u7ea7\u5f53\u5c40\u5f00\u95e8\u63d6\u76d7\uff0c\u81f4\u4f7f\u6cd5\u519b\u8282\u8282\u8d25\u9000\uff0c\u4eba\u6c11\u9677\u4e8e\u6c34\u6df1\u706b\u70ed\u4e4b\u4e2d\u7684\u7f6a\u6076\u3002\u300a\u6700\u540e\u4e00\u8bfe\u300b\u5c31\u662f\u90fd\u5fb7\u7231\u56fd\u4e3b\u4e49\u77ed\u7bc7\u5c0f\u8bf4\u7684\u4ee3\u8868\u4f5c\u4e4b\u4e00\u3002\u3000\u3000
\u300a\u6700\u540e\u4e00\u8bfe\u300b\u5199\u4e8e\u666e\u6cd5\u6218\u4e89\u7b2c\u4e8c\u5e74(1873\u5e74)\u3002\u7be1\u593a\u4e86\u6cd5\u56fd\u9769\u547d\u6210\u679c\u7684\u8def\u6613\u00b7\u6ce2\u62ff\u5df4\u5728\u590d\u8f9f\u5e1d\u5236\u540e\uff0c\u529b\u56fe\u901a\u8fc7\u6218\u4e89\u6269\u5927\u6cd5\u56fd\u5728\u6b27\u6d32\u5927\u9646\u7684\u52bf\u529b\uff0c\u4ee5\u6446\u8131\u5185\u90e8\u5371\u673a\uff0c\u5de9\u56fa\u738b\u671d\u7edf\u6cbb\u3002\u4ffe\u65af\u9ea6\u5219\u6253\u7b97\u901a\u8fc7\u6218\u4e89\uff0c\u5efa\u7acb\u4e00\u4e2a\u5bb9\u514b\u5730\u4e3b\u7684\u5fb7\u610f\u5fd7\u5e1d\u56fd\uff0c\u4f01\u56fe\u5360\u9886\u6cd5\u56fd\u7684\u963f\u5c14\u8428\u65af\u548c\u6d1b\u6797\u30021870\u5e747\u6708\uff0c\u6cd5\u56fd\u9996\u5148\u5411\u666e\u9c81\u58eb\u5ba3\u6218\uff0c\u8fd9\u4e2a\u63a0\u593a\u6027\u7684\u6218\u4e89\uff0c\u6b63\u5982\u9a6c\u514b\u601d\u5f53\u65f6\u6307\u51fa\u7684\uff0c\u6572\u54cd\u4e86\u201c\u7b2c\u4e8c\u5e1d\u56fd\u7684\u4e27\u949f\u201d\u30029\u6708\uff0c\u8272\u5f53\u4e00\u5f79\uff0c\u6cd5\u519b\u5927\u8d25\uff0c\u62ff\u7834\u4ed1\u7b2c\u4e09\u88ab\u4fd8\uff0c\u666e\u9c81\u58eb\u519b\u961f\u957f\u9a71\u76f4\u5165\uff0c\u5360\u9886\u4e86\u963f\u5c14\u8428\u65af\u3001\u6d1b\u6797\u7b49\u6cd5\u56fd\u7684\u4e09\u5206\u4e4b\u4e00\u4ee5\u4e0a\u7684\u571f\u5730\u3002\u8fd9\u65f6\uff0c\u5bf9\u6cd5\u56fd\u6765\u8bf4\uff0c\u5df2\u7ecf\u53d8\u6210\u81ea\u536b\u6218\u4e89\u3002\u9762\u5bf9\u666e\u9c81\u58eb\u519b\u961f\u7684\u5c60\u6740\u63a0\u593a\uff0c\u6cd5\u56fd\u4eba\u6c11\u540c\u4ec7\u654c\u5ffe\uff0c\u6297\u51fb\u654c\u4eba\u3002\u8fd9\u4e2a\u77ed\u7bc7\uff0c\u5c31\u4ee5\u6ca6\u9677\u4e86\u7684\u963f\u5c14\u8428\u65af\u7684\u4e00\u4e2a\u5c0f\u5b66\u6821\u88ab\u8feb\u6539\u5b66\u5fb7\u6587\u7684\u4e8b\u4e3a\u9898\u6750\uff0c\u901a\u8fc7\u63cf\u5199\u6700\u540e\u4e00\u5802\u6cd5\u6587\u8bfe\u7684\u60c5\u666f\uff0c\u523b\u753b\u4e86\u5c0f\u5b66\u751f\u5c0f\u5f17\u90ce\u58eb\u548c\u4e61\u6751\u6559\u5e08\u97e9\u9ea6\u5c14\u7684\u5178\u578b\u5f62\u8c61\uff0c\u53cd\u6620\u4e86\u6cd5\u56fd\u4eba\u6c11\u6df1\u539a\u7684\u7231\u56fd\u611f\u60c5\u3002

十九世纪法国作家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1912年被译入中国①,从上一世纪二十年代开始,长期入选我国中学语文教材,超越了时间和不同意识形态的阻隔,是在中国最有普遍群众基础的法国文学名著之一。尽管在它之后,都德的其他作品也陆续译入,为数不能算很少②;但是关于都德,中国人记忆最深的,永远是普法战争,是《最后一课》。可以说,在汉语言说都德的语汇中,最具表现力的就是《最后一课》,她甚至可以作为都德的代名词,作为“爱国主义”的符码编入了近代中国人百年的经验史和情感史。法国人眼中或许更是擅写南方风情的温婉的都德,在中国语境中被爱国主义作家置换。尽管学者文人曾在以哀逝情怀叙写湘西风土的沈从文身上体认了都德的韵致,显示了他们对这位诞生于普罗旺司的法国作家的审美回应,而对于普通的中国受众,星光下牧羊人的柔情和赛甘先生的山羊遥远而陌生,只有《最后一课》和都德一起熔铸为爱国主义的代码,成为我们自己精神财富的一部分。由此可见,对一个作家的接受,尤其是对一个异域作家的跨文化接受,有时会出现对这一作家的部分的强调或部分的偏废,它是接受者自主选择的结果,与接受者所处的历史文化现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法国文学史家朗松曾言,“每部代表作的历史都浓缩着生产该作品的民族以及接受这一作品的其他民族的兴趣史和敏感史”③。因此,还原一个作品的跨文化阅读中所牵涉的历史语境,考察其最初接受者的阅读敏感,有助于理解这一作品在相异文化中的机遇,同时也能揭示接受者自我在外来作品的本土化运作中的意义。

本文从《最后一课》最初的译本着手,结合其他早期出现的译本,分析这部法国文学名著在中国的特定历史时期、特殊文化语境中被接受时,中国本土文化的切身经验和民族情感的积郁怎样制约着译者,并通过译者的个人敏感穿透作品,奠定了接受之基,使这部作品成为几代中国人在割地赔款的阴影下,在亡国的现实危机中爱国感情表达的媒介。

根据目前掌握的材料,胡适翻译的《最后一课》(原名LaDernireclasse)是都德作品汉译的第一篇,它最初刊登在1912年11月5日上海《大共和日报》,译名《割地》④。此后,同一译本又由留美学生编辑,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的《留美学生季报》在1915年春季号仍以《割地》之名重新刊出。1919年,亚东图书馆为已然成为新文化运动领袖的译者出版《短篇小说集》,以《最后一课》原题收入该译本。而后,这一译本又在二十年代初开始,在白话文进入基础教育的背景下,被收入由中国现代史上最大的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印行的中学语文教科书,成为都德这部作品在中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译本,最有力地参与了汉语语境中都德形象的构造。与胡译重刊于《留美学生季报》同在1915年,同样在上海,创刊于1914年6月,以都市市民为读者对象,以娱乐休闲为旗帜的小说周刊《礼拜六》推出了署名“静英女士”译的《最后之授课》,是胡适译本之外今天所见最早的他译;由于《礼拜六》所牵涉的与《留美学生季报》不同的读者层,这一新译本的出现对于还原《最后一课》在中国的接受语境别有意义。此外,在上述两个译本出现之间的1913年,在长沙出版的《湖南教育杂志》刊载了标明“匪石译”的《最后一课》⑤,尽管经过文本的对比分析发现这个译本只是对胡适译本的改写,但是这一现象本身,和都德之同一作品在不到三年时间里一再被选择被发现,都从不同层面显示着接受者社会集体意识在对异域文学作品移植和化入过程中的有力运作。

胡适译本初名《割地》,这一译名的选择就已准确无误地传递着鲜明的时代印记和强烈的情感信息,以一个词语的选用开启了本土经验、民族情感对都德的再创造。《最后一课》法文原名LaDerniereClasse,鲜明而贴近故事内容:一个学童对自己“最后一课”的深切记忆。在翻译时,译者与第一读者胡适,放弃了直接将其译为《最后一课》这样合情而又轻松的做法,而选择把这部作品最能激起他回应的故事的本质直接推向前台,“割地”一语道出了超出作品主人公孩子所能理解的,国土沦丧在二十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心中激起的屈辱与悲愤。正是二十世纪初年承载着一系列割地赔款的历史,刻骨铭心地日夜感受着亡国焦虑的经验促使他做出了对这一词语的选择。在为译本写的短序中,胡适看似随意地交代了译名的变化,字里行间也清晰地透露了译者对都德作品的最突出敏感点:

著者都德生于公历千八百四十年,卒于千八百九十七年,为法国近代文章巨子之一。当公历千八百七十年,法国与普鲁士国开衅,法国大败,普国尽据法之东境。明年进围法京巴黎,法人力竭求和。赔款五千兆弗郎,约合华银二千兆元,盖五倍于吾国庚子赔款云。赔款之外,复割阿色司娜恋两省之地以与普国。此篇托为阿色司省一小学生之语气,写割地之惨,以激扬法人爱国之心。原名《最后一课》,今名乃译者所更也。民国元年九月记于美国⑥。

下笔所及,处处以法国反观“吾国”,涉及赔款,则折以“华银”,比照“庚子”。对于近代中国,“割地赔款”可以说是驱之不散的梦魇,是“亡国”命运的压迫,而译者本人正是在这压迫的痛苦中发现并感受了都德。所以,“割地”这一词语交织着接受者情感历史与现实的积郁,在都德作品的刺激下脱口而出,几乎可以说是当时中国社会集体意识借青年胡适之手的“自由写作”。

当时的胡适以庚子赔款公费身份留学,在美国已经两年。这种经历和处境是他作为《最后一课》译者的独特资源。尽管被美国“泱泱大国之风”浸漫,并已渐生第二故乡的感情,故国之忧未能稍减。从他当时的日记和书信中屡屡可见其“远人焦思”随国内风雨而动。在给母亲的家信中,他多汇报异国见闻,记述友人仁善,学业长进,尽管也难掩对故乡局势的关切,对家境窘迫的担忧;而在对同辈朋友的书信中,在日记里,“亡国”之威胁与贫穷之压力是当时并悬于头上的双剑,尤其是侧身于优游的美国中产阶级社会里感受的贫穷,更加剧着对弱国、对亡国的体味。可以说,作为译者的青年胡适,是在某种极其个人化的背景中,独特地经验着亡国的惨剧和弱国的悲哀。在当时国人的眼中,他或许应是幸运的,庚款留学,脱离了以朝不保夕的小生意或卑微的教职谋生的苦境,来到“风俗极佳”、“无不有泱泱大国之风”⑦的美国。但是,这一幸运却又是宿命地使他感受亡国悲哀的根源:他的留学本身正是割地赔款的伴生物,他的“幸运”又正是家国不幸的镜子。因此,他的留学身份带给他的,不仅是美式生活陶冶的平和温厚,而且使他比一般中国人更痛切地体认割地赔款的情感意味。那是一种无所不在的压迫,而这压迫使他反省,分别写于1913年和1914年的《赔款小史》和《非留学篇》,见证了他对自身处境与家国命运的独特敏感。所以当他被都德的小说所感动时,他顺从自己的情感波澜,在翻译活动中注入了自己正在身历的经验,并借移译都德之作一浇心中块垒。

《割地》的译文最初发表于上海的报纸,而报纸作为成熟中的都市生活的公共空间直接反映着一个时代的社会敏感。胡适留学在美,长期处于“远人闻乱,心日夕不能安”⑧的境地,报纸是他借以关注故国的主要媒介。就在他翻译《最后一课》前后,1911年3月24日日记:“连日日所思维,夜所梦呓,无非亡国惨状”⑨。在1912年11月14日,则有“读英报纸论吾国事,中心如捣,又至邹秉文处读上海报纸”⑩等语,真实记录了青年胡适现实情感与国内危亡局势的呼应,而他对祖国命运的焦虑则成为他感受都德、接受《最后一课》的精神土壤。

胡适与《大共和日报》的联系,在于他中国公学时代的同学叶德贞,当时叶在这家创办于1912年初的报纸工作。在胡适的日记中,1911-1912年间曾频频出现与“德征”书信交往的记载。如:1912年9月28日,译《割地》期间(据日记载,9月26始,至9月29日译毕),“夜作长书寄德征” ,9月29日“夜译《割地》成,寄德征,令载之《大共和》” 。10月14日,又见“得德征寄报甚多,一一读之。 ”可见,此时德征和报纸更直接联系起了在异乡的胡适与祖国。而故国的报纸对游子来说总是切盼而又深恨的——因为它常常传递着“国亡在旦夕”的哀音,加剧着远游者的焦思。查阅仅见的《大共和日报》1912年10-12月,《割地》题名与连日各版面警报般的标题相互呼应,彼此和谐,感染着那个时代知识者层体认亡国在即的高度紧张:10月27日社论《呜呼蒙古,竟为朝鲜继也》,10月28日评论《忠告濒死之支那》,10月29日《呜呼蒙古,呜呼青岛》——来自故国的消息声声入耳皆为泪,成为亡国危机下译者胡适以中国悲怀演绎异国之《最后一课》的基本语境。

同样浸润着故国焦虑、伴随译文发表的周边文本——译者的前言后记,更直接地体现了其作者翻译活动的意义指向:借“他者”之历史,写“自我”之现实。在前引译序中,他以法国命运对中国的比附,不仅使译文的读者更贴近都德,也使中国人遭遇的割地赔款的历史直接介入对外来文本的解读。比之前言,置于文后的“译者识”表现了青年胡适对都德短篇小说艺术的欣赏,但他最不能忘怀的还是作品艺术地表现的“割地之惨,奴隶牛马之痛”,并呼吁“读者勿轻易放过” 。胡适的译文为白话,简洁朴素,尽管有细节的删略,那以天真的孩童口吻传递的深挚的伤痛以其朴素平实打动了几代中国读者。在胡适译本对细节的删略中,有一点比较突出体现了译者的翻译策略,更值得注意,这就是对人名的尽量简化:第一人称叙事的主人公小佛朗茨之名在原文有三次出现,而译本从未出现。这一改变削减了由于陌生的名字带来的文化隔膜,拉近了本土读者与异国故事的情感距离,使读者更容易直接进入主人公的情境,产生超越地域与文化的呼应。尽管也要看到,在胡适译本以后的广泛传播中,译文载体——白话的崛起和译文作者的身份都可能是重要因素,但是译本本身及其产生之初的基本语境已然奠定了这一作品的总体接受指向,并给后世以深刻影响。

当胡适译本再刊于《留美学生季报》时,处于欧战背景下的中国进一步从历史在现实的延续中再度选择了都德。如果说《留美学生季报》的读者主要是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涉及最为敏感的精英的社会阶层,那么,同期出现在通俗文艺期刊《礼拜六》的另一个译本则可能从不同层次揭示《最后一课》在中国被普遍接受的情感基础。

《礼拜六》是创办于1914年6月的小说周刊。在编者为其发刊写的“赘言”里有编辑者钝根的著名言论:“买笑耗金钱,觅醉碍卫生,顾曲苦喧嚣,不若读小说之省俭而安乐”,“一编在手,万虑都忘,劳瘁一周,安闲此日不亦快哉 ”。它不仅解释了该刊所以命名的原因,也张起了健康休闲的旗帜。而在该刊创办不及一年,第38期(1915年2月20日)就有作者马二先生在其“寓言小说”,《赌》的“著者曰”中说:“时局至今,何暇更做小说,然小说未始不可利用以促起国民之迷梦 ”。在他的寓言中,子孙众多、曾广有财富的“华老头”家成了赌场,被来自“西村”的赌徒“英”“法”“德”“俄”“管领”,而又有阴险的紧邻“东方”的欺凌觊觎……

都德《最后一课》的又一译本,静英女士译《最后之授课》就刊出于同时期的1915年3月27日第42期。在此前后,关于战争、爱国、英雄的作品密集出现于《礼拜六》,如《血性男儿》、《爱国少年传》、《裸英雄》等等,小说实已成为“惊起迷梦”的工具,而不再追求使人“万虑全消”。第46期《裸英雄》的作者黑子呼应马二先生的感慨,说,“时局如此,吾人非特无暇做小说,且亦不忍作小说,……呜呼,强邻狼突,或战衅将开” 。刊登于同一期,署名“剑侠”的短篇小说《弱国余生记》则全然没有一般小说的艺术架构,只是用几百字,叙写了一个青岛少年在日德交战中家破人亡的惨剧。作者在后记中说,“此次日军德军战于青岛,我国人民被害者甚众,特识少年事以寄哀悼,愿我同胞毋忘此痛” 。编者钝根也特别为此篇加了“按语”,给后人留下了更多的时代印记:“剑侠此作投到时,日军初下青岛,及今登出,而日本之侵略手段已一日千里,要求条件之苛虐,浸浸有吞并中国之势。嗟我同胞,不起自卫,行且尽为亡国奴,何暇悲少年哉!”静英女士译《最后之授课》在这样的语境中出现,使都德《最后一课》进一步参与了被时局激起的救亡合唱。这一文言译本本身也许在当时或以后都没有如同胡适译本的反响,而且如同许多当时的译文,它在刊出时甚至没有提到原作者的名字。但在都德的中国接受进程中,结合此时的《礼拜六》对民情民心的真实记录,原作者的缺席似乎更突出了《最后一课》与本土语境的深刻和谐,体现了都德这篇小说中国接受与再造的深厚土壤。曾以引导健康消闲为已任的《礼拜六》,与远在异国的留学生胡适一起,在国事危难中,自觉或不自觉地“以笔报国”,并在唤起迷梦的努力中,使来自异域的声音汇入本土文化的激流,获得新的面貌与新的生命。

与《礼拜六》休闲不得继以救亡不同,《湖南教育杂志》的主办者是忠实的“教育救国论”者,他在国事艰危中更痛切关注外侮之下民族内在的痼疾,欲挖掘所以贫弱被辱的根源,并以教育疗救之。1913年初,署名“匪石”译的《最后一课》在该刊是以“教育小说”出现的。值得注意的是,这篇译文基本上是对胡适译本的改写 ,而发表时间仅在《大共和日报》刊出《割地》几个月内。这一速度与频率,再次从一个侧面为我们提供了当时读者与青年胡适敏感共通的例证,也在《最后一课》的中国接受史上留下真实而富有戏剧性的一页。

纵观以上所见,《最后一课》入华的最初三年,都德已在本土特殊语境中成为中国人爱国情感激发和表达的媒介。而后,当胡适译本被选入语文教科书,它的接受随之进入了新的更广阔的空间。今日所见最早收入胡适《最后一课》全文的教材,由洪北平等编,192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白话文范》在半年内出了四版;而1923年为适应新学制编的《国语教科书》在七年中印行曾高达112版,传播及影响甚远。在1932年,当出版这两种教材的商务印书馆毁于日本人的大火后,几个月内,它就推出了《国语教科书》的“国难后第一版”,并在一个月内连出了五版。收入了都德这篇小说的“国难版”教材的战火经历具有象征意义,它所掀开的将是《最后一课》中国接受新的一页:抗日战争的血与火将使它最终定型为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代码,深深地融入我们民族文化的血脉。

参考书目《比较文学形象学》孟华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二十世纪西方文艺批评》让-伊夫.塔迪埃著,史忠义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胡适留学日记》海南出版社1994年。《胡适书信集》(上)(1907-1933)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胡适文集》(卷9《早年文存》)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短篇小说第一集》胡适译,亚东图书馆1919年。《胡适年谱》耿云志,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胡适传》白吉庵,人民出版社1993年。《胡适口述自传》唐德刚译,北京华文出版社1989年。《大共和日报》(1912年10-12月)。《湖南教育杂志》(第2-3年)湖南教育杂志社1913-1914年。《礼拜六》(百期汇订)上海中华图书馆印行1921年。《留美学生季报》(民国四年春季号)上海中华书局发行1915年。《白话文范》洪北平等,商务印书馆1920年。《新学制国语教科书》顾颉刚、叶圣陶等,商务印书馆1923-1932年。《法国作家与中国》钱林森,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胡适与都德的〈最后一课〉》苏华,载《文艺理论与批评》1998年第3期。《中学语文教科书百年回眸》温立三,载《中国图书评论》2000年第3期。[日]樽本照雄,编《新编增补清末民初小说目录》齐鲁书社2002年。

①关于《最后一课》最早的译入时间,近年研究界有一说为陈匪石译,刊于1903年《湖南教育杂志》,此说的缘起大概是《中国近代文学大系翻译文学集》(施蛰存主编,上海书店1991年出版)提供的错误信息造成的。事实上,1903年并无《湖南教育杂志》存在,关于这一问题,笔者已有另文做了考辨。现在掌握的情况,1912年胡适译本为首译。
②自1912至1918都德作品汉译的粗略统计数字为15篇(部),其中《最后一课》重译或改写共计5次,其他几种译文分别是:江白痕《小子志之》,载1915年《中华小说界》第2卷第5期;梁荫曾《最后一课》,载《工读杂志》第1期(1917年5月);段茂澜(末次之课程),载《南开思潮》第1期(1917年12月)。
③转引自[法]让一伊夫?塔迪埃《20世纪的文艺批评》,史忠义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第206页。
④需要说明的是,见于1912年11月5日《大共和日报》第10页的仅是《割地》的后半部分。当时该报版面为“四大张”八页,而11月5日则多了一张,可能此前还有一次这样的临时“附张”,刊出了《割地》的前半部分,但在笔者查阅的北图《大人和日报》中未见留存。
⑤《湖南教育杂志》创办了1912年6月,1913年1月刊出《最后一课》,译者署名“匪石”。《中国近代文学大系?翻译文学集》在收录该译文时变动了署名,并把出版年误为1903年,致使不准确的信息流传。
⑥胡适《割地》译者序,首次刊出的《大共和日报》本尚未见前半部分,因此,此序文引自《留美学生季报》第2卷第1号。
⑦1910年致同学胡绍庭等,见《胡适书信集》(上)(1907—1933)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第16页。本小节未加注之片断引语皆出自胡适书信及日记。
⑧1913年致母亲,同上。
⑨1911年3月24日日记,《胡适留学日记》海南出版社,1994,第9页。
⑩ 1912年11月14日日记,同上,第70、53、54、57页。胡适《割地》“译者识”,见《留美学生季报》第2卷第1号。钝根:《礼拜六》出版赘言,《礼拜六》第1期(1914),引自《礼拜六》百期合印本,上海中华图书馆印行,1917年。同上,第38期。 同上,第46期,1915年4月16日。胡适删去的原文内容均未出现于“匪石”译,而“匪石”增加的文字都是原文没有的。“匪石”的序跋文字也与胡适略同

阿尔丰斯·都德
阿尔封斯•都德(AlphonseDaudet,1840-1897),十九世纪下半叶法国现实主义作家。
他出身于法国南方尼姆城一个破落的丝绸商人家庭,迫于穷困,十五岁起在小学里担任监学(类似自修课辅导员),独自谋生。
1857年他17岁时带着诗作《女恋人》(1858)到巴黎,开始文艺创作,1866年散文和故事集《磨坊书简》的出版给他带来小说家的声誉。
这是一部优美的散文集,作者以故乡普罗旺斯的人情风物、传说掌故为题材,用充满诗意的笔调,抒发深厚的乡土感情。其中有几篇是美丽的童话,例如《塞甘先生的山羊》,叙述塞甘先生的一头温和而漂亮的小山羊,酷爱自由,不满足于后园的青草,偷逃到附近小山上漫游,勇敢地和狼搏斗,直到精疲力竭被狼吞噬。
《高尼叶师傅的秘密》描述塔拉斯孔城开设面粉工厂后使当地磨坊的风车都停顿下来,但高尼叶师傅磨坊的风车却照旧运转不休,原来他用生石灰冒充麦子磨成粉。他的苦心却博得了居民的同情。
《磨坊书简》发表两年后,都德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小东西》(1868)出版。
《小东西》半自传式地记叙了作者青少年时期因家道中落,不得不为生计而奔波的经历,以俏皮和幽默的笔调描绘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关系。这部小说是都德的代表作,它集中表现了作者的艺术风格,不带恶意的讽刺和含蓄的感伤,也就是所谓含泪的微笑。因此,都德有法国的狄更斯之称。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都德应征入伍。战争生活给他提供了新的创作题材。后来曾以战争生活为题材创作了不少爱国主义的短篇。1873年他发表了著名短篇小说集《月曜日故事集》,其中大多是是以这次战争为背景的。其中的《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更由于具有深刻的爱国主义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而享有极高的声誉,成为世界短篇小说中的杰作。
《最后一课》描写普法战争后被割让给普鲁士的阿尔萨斯省一所乡村小学,向祖国语言告别的最后一堂法语课,通过一个童稚无知的小学生的自叙,生动地表现了法国人民遭受异国统治的痛苦和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作品题材虽小,但精心剪裁,记叙详略得当,主题开掘得很深。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动,描写得细腻动人。教师韩麦尔先生作为一个爱国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栩栩如生。
《最后一课》被译成世界各国文字,常被选为中、小学生的语文教材,中国也有译文。小说以普鲁士战胜法国后强行兼并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的事件为背景,通过一个小学生在上最后一堂法文课时的所见所闻与内心感受,深刻地表现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主义感情。都德的短篇具有委婉、曲折、富于暗示性的独特风格。1878年、1896年又先后发表了《故事选》与《冬天故事》。
普法战争以后是都德长篇小说的多产时期,共创作了十二部长篇小说,其中较为著名的有讽刺资产阶级庸人的《达拉斯贡的戴达伦》(1872),揭露资产阶级家庭生活腐朽的《小弟罗蒙与长兄黎斯雷》(1874),以及刻划巧于钻营的资产阶级政客形象的《努马•卢梅斯当》(1881)、《萨福》(1884)、《不朽者》(1888)等。
都德在《塔拉斯孔城的达达兰》中塑造了一个自吹自擂的庸人的典型形象,小说以漫画的手法讽刺资产阶级中某些人虚张声势的英雄主义。
《雅克》叙述一个贫苦男孩的生活经历和奋斗过程,与《小东西》类似。
在《富豪》中,作者写一个暴发户到巴黎后遭到破产以至身亡的故事,淋漓尽致地勾画了第二帝国时期丑恶的的社会风尚。
《努马•卢梅斯当》写的是一个善于钻营的政客如何爬到部长的高位,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资产阶级政客的典型形象。
《不朽者》主要是讽刺最高科学机构法兰西学院,书中的主人公只是一个平庸的学究,他毕生努力奋斗,终于混进了法兰西学院,成了被称为不朽者的院士,但他的论著却被发现是假科学。
《萨福》写一个浪漫女子萨福的庸俗的爱情故事,曾受到法国马克思主义批评家拉法法格的批判。都德是位多产作家,除著有大量小说外,1888年还发表了《一个作家的回忆》和《巴黎的三十年》两部回忆录。他的剧本《阿莱城的姑娘》(1872)曾由法国音乐家谱成歌剧。
他一生共写了十三部长篇、一个剧本和四个短篇集。长篇中较著名的除《小东西》外,还有讽刺资产阶级庸人的《达拉斯贡的戴达伦》(1872)和揭露资产阶级生活的《小弟弗罗蒙与长见黎斯雷》(1874)。都德赞同左拉的自然主义创作论,但并不是无动于衷地描写现实。
他的近百篇短篇小说,每篇一般两三千字,文笔简洁生动,题材丰富多彩,构思新颖巧妙,风格素雅清淡。
都德在文学理论上,对左拉的许多自然主义的创作观点表示赞同。但是,他在创作实践中,却并不是像科学家那样,在实验室里纯客观地记录人类的活动和无动于衷地描写社会现实。正像他在《小东西》里所说的那样,我的故事只是借用拉•封丹的寓言,再把我自己的经历加进去罢了。都德的作品都加进了自己的经历,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他的欢乐、忧郁、愤怒和眼泪。他对当时法国资本主义腐朽没落的世态人情,作了幽默的嘲讽和温和的批判,作品的基本倾向是进步的。
他的创作倾向,总的说来,是对资本主义现实进行批判的。不过他的社会视野不够宽广,批判不够深刻,揭露的锋芒往往限于社会世态和人情习俗,而对资本主义制度下遭到不幸的普通人的同情则又近乎悲天悯人。他往往以自己熟悉的小人物为描写对象,以亲切的略带幽默的眼光观察他们。他的观察细致入微,善于从生活中挖掘某些有独特意味的东西,又以平易自然的风格加以表现,并把自己的感情深深注入字里行间。因此,他的作品往往带有一种柔和的诗意和动人的魅力。
关于《磨坊文札》
成名后的都德,在普罗旺斯乡间购买了一座山上的旧磨坊,告别喧嚣的巴黎,隐居在此,写作了他著名的短篇小说集《磨坊文札》。

有趣的是,都德这本集子的《前言》竟然是那座磨坊买卖交易过程的记录,颇具历史现场感:

……当地业主,在他本人作出了法律保证与经济担保的条件下,明确宣称并无任何债务、特殊权益以及抵押的情况,当众出售并转让下述产业,给当事的承受方阿尔封斯·都德先生,诗人家住巴黎,此产业为一座风力磨面粉的磨坊,地处罗纳河山谷……一个杉树成群、橡树四季常青的小山冈之上;该磨坊业已荒置二十多年,不能再用来磨粉,现已布满了野葡萄藤、苔藓、迷迭香以及一直爬上了风翼的其他攀升植物。

尽管该产业的状况如上所述,且其大转轮已经破损,平台的裂缝中已长满了青草,但都德先生声称,此磨坊正合他意,他可以以此作为他进行文学创作的地方,自愿承担一切后果,对卖方无任何要求,不言而喻,修缮概由他本人自行解决。

此次交易由当事双方商定价格,诗人都德先生已经用通行的货币,将售款如数交付事务所……交易过程有公证人当场目睹……各有关人士签字……

交易签约在邦佩里古斯特事务所举行,奥诺哈主持其事,在场的有吹短笛的老艺人法郎赛·玛玛依,有人称基克的持十字架的白衣修士路易塞……

这是我迄今见过的最别致的《前言》!这个《前言》引发了我无限遐想……我对都德先生的写作甚至写作状态产生了极大兴趣。

都德先生满足了我的好奇心。在接下来的一篇《安居》中,都德先生迫不及待地向读者描绘他的磨坊新居:

一大群兔子……足足有二十来只,在平台上围坐成一圈,正靠月光暖和暖和它们的小爪子呢……我刚把天窗打开半扇,呼噜一声,这支露营部队就东逃西散了,一个个露着白色的臀部,高高地翘着尾巴,溜进了矮树丛中。我却巴不得它们再回到磨坊里来。

都德先生的“房客”,还有一只“阴阳怪气”的猫头鹰,据说是个“喜欢沉思冥想的家伙”,倒是与都德先生相安无事。他接着描写磨坊的白天:

房门大开,阳光灿烂。

一片郁郁葱葱、翠色悦目的松树林,从我的磨坊前一直伸展到山坡下。天际,阿尔比尔山峻峭的顶脊清晰可见……万籁俱寂……只是在远处,偶尔传来一声笛音,薰衣草丛中一声鸟叫,大路上骡子的一声铃铛声。如此优美的普罗旺斯景色……

然后,都德先生不无得意地对他的读者或者友人写道:

现在,您要我怎么来对您那个嘈杂而昏暗的巴黎表示惋惜痛心呢?我住在这个磨坊里是何等的舒适自在啊!这是我长期以来孜孜以求的一个角落,一个充满芳香、煦和温暖的小天地,它远离报刊媒体、车马喧嚣与乌烟瘴气!……在我身边,有这么多美妙的东西!在这里才安居八天,我脑子里就已经联想翩翩,思如潮涌……您看,就在稍前的昨天傍晚,我亲眼看到羊群回到山脚下农庄时的情景,我向您发誓,我是绝不会用这幅景色来换取您这个星期之内在巴黎所观看的那些首场演出的。

就是这样一位归居田园、满心甜润的都德,他写下的又怎能不是一个个好的故事。

《繁星》,写一个牧童爱慕田庄主人的女儿斯苔法奈特,但他只能怀着这没有希望的恋情孤独地待在放牧的高山上。一个偶然的机会,斯苔法奈特来到高山上为他送粮食,突遇山洪爆发而不得不在高山牧场上过夜;牧童怀着纯净的柔情,自持操守,与自己心目中的仙女度过了一个星光灿烂、充满诗意的夜晚。

《高尼勒师傅的秘密》,是在高尼勒师傅的风力磨坊即将被蒸汽磨坊取代的历史变迁中,在一种哀而不伤的基调上,突出描写了普罗旺斯人淳朴友爱的乡风人情——村人知道了高尼勒师傅风车空转的秘密,重又回到高尼勒师傅的磨坊磨麦子,直到高尼勒师傅死去。

读着《磨坊文札》会有种感觉,就是:其中每一篇小说都染上了都德先生沉醉田园的微醺的酒意,读者也随着都德先生坠入甜蜜梦乡,那里处处呈现着童话的纯净和牧歌的天真……

即使是像《波凯尔的驿车》那样写老实的磨刀匠娶了漂亮放荡的女人而被人嘲笑的故事,那人性的缺陷与弱点也透出质朴与淳厚;即使是写《三遍小弥撒》那样讽刺宗教善男信女的篇什,妙趣横生中也蕴藉着温情。而像《赛甘先生的山羊》那样一篇探讨自由、冒险与生命代价的付出的寓言,都德也能将严峻深刻的主题写得清新有趣、天真烂漫、精致隽永。

可以说,《磨坊文札》是都德归居田园的怀乡之作,他的温柔的目光遍抚普罗旺斯的山冈、草木、牛羊,他的精致的文笔写出了此地的人情、人性、风俗,一个从没到过普罗旺斯的人,读了此书,都会有恍如置身其中的感受,都要陶醉在那美好的乡间。

而从另一个角度看,田园牧歌般的《磨坊文札》又是一种知识分子写作,这印象是在与法国另一位短篇小说大师莫泊桑相比较得来的:莫泊桑笔下的羊脂球们、《项链》那样的环境,都是赤裸裸的一派世俗(或曰现实)景象,可没有都德式温情脉脉的面纱笼罩。这里且不论优劣短长,只是说,都德短篇小说有他独特的气质,他笔下的世界是一个被作家的柔情蜜意过滤了的世界,恬静、清朗、精致,就连苦难也是安稳的,丝毫没有峥嵘、乖戾之气。

不知道都德的磨坊生涯是否结束于普法战争,抑或在其后才开始?若在战前,那就更可理解都德的《最后一课》何以如此沉郁悲怆;若在战后,那是对作家心灵的最大安慰。

本书的翻译者柳鸣九先生,是中国法语界的权威,他的著述与翻译以及主持的大项目可以列出长长一串。而翻译《磨坊文札》,即有他青年时代的系念,又因不急不缓、徐徐译来,他颇为谦虚地说:自己觉得倒也译出了一点原汁原味。

但我特别注意到的却是,柳鸣九先生在译后记中所表达的对于都德的田园的向往。谁不向往呢?阳光下,那像一只大蝴蝶停在绿油油的小山冈上的都德先生的磨坊……

都德
都德 1840年5月13日,法国小说家阿尔封斯·都德出生于尼姆城一个破落商人家庭。

17岁时,都德带着诗作《女恋人》来到巴黎,9年后以发表散文和故事集《磨坊书简》一举成名。这是一部优美的散文集,作者以故乡普罗旺斯的人情风物、传说掌故为题材,用充满诗意的笔调,抒发深厚的乡土感情。

1968年,都德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小东西》出版。这是一部半自传性的作品,以轻淡的风格叙述了作者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感受。这部小说是都德的代表作,集中表现了作者不带恶意的讽刺和含蓄的感伤,也就是所谓“含泪的微笑”。都德因而有了“法国的狄更斯”的誉称。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都德应征入伍。战争生活给他提供了新的创作题材。1873年他发表了著名短篇小说集《月曜日故事集》,其中大多是反映普法战争时期法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情绪。《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普法战争以后,都德创作了长篇小说《塔拉斯孔城的达达兰》(1872~1890)、《小弟弗罗蒙与长兄黎斯雷》(1874)、《雅克》(1876)、《富豪》(1877),《努马·卢梅斯当》(1881)、《萨福》(1884)、《不朽者》(1888)等。此外,他还在1888年发表了《一个作家的回忆》和《巴黎的三十年》两部回忆录。

1897年,都德病逝。

都德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在巴黎公社革命后,进一步看清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没落,同时又感到日益壮大的无产阶级的严重威胁,因而在思想上和创作上都呈现出深刻的矛盾性。左拉继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后,创作出了包括20部长篇小说的作品集《卢贡—马卡尔家庭》。该作品从各个侧面反映法国第二帝国时期亦即19世纪下半叶的社会生活,其中一些作品,如《小酒店》、《萌芽》等在反映工人生活方面弥补了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不足,在艺术性上亦达到相当的水准,堪称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优秀作品。左拉是自然主义理论家,其《卢贡—马卡尔家庭》难以避免地染带着自然主义理论的某些印痕。但总的说来,左拉仍不失为19世纪下半叶法国文坛上出现的一位卓越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阿尔封斯·都德(1840~1897)一生创作了13部长篇小说、4部短篇小说集等。其作品反映了法国第二帝国时期的社会生活,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现象,对普通人民表示深切同情。自传性长篇小说《小东西》是他的代表作。该作品描写外省某贫困青年爱洒特,虽极富文学才干,但处处遭到冷遇。社会堵塞了他的创作道路,最后他不得不放弃创作而去经商。小说表现了一个孤苦无靠的青年在资本主义社会环境中的孤独感,烘托出那个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关系。短篇小说《最后一课》、《柏林之围》是以普法战争为背景的脍炙人口的名篇,富有深刻的爱国主义内涵与卓越的艺术技巧,享有极高的世界声誉。总的说来,都德属于一位文笔精练、富有敏锐洞察力的作家,善于运用不显露的嘲讽和轻松的幽默,以简洁的笔触描绘纷繁复杂的社会政治事件。

都德(1840—1897) 十九世纪下半叶法国现实主义作家。出身法国南方一个破落的丝绸商人家庭,迫于穷困,十五岁起就独自谋生。先在一所小学校里担任学生自修辅导员。后来到巴黎,从事文艺创作,过着清苦的青年文人生活。1866年,发表了短篇小说集《磨坊文札》,才引起人们注意。1868年,长篇小说《小东西》出版,获得巨大成功,都德因此赢得了著名小说家的声誉。《磨坊文札》以都德故乡普罗旺斯的日常生活为题材,描写资本主义社会里小人物的苦恼和不幸,抒发作者对家乡自然景色和风土人情的怀恋之情。《小东西》半自传式地记叙了作者青少年时期因家道中落,不得不为生计而奔波的经历,以俏皮和幽默的笔调描绘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关系。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都德应征入伍。1873年,他发表的又一著名短篇小说集《月曜故事集》,就是以这次战争为背景的。其中的《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更由于具有深刻的爱国主义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而享有极高的声誉,成为世界短篇小说中的杰作。《最后一课》描写普法战争后被割让给普鲁士的阿尔萨斯省一所乡村小学,向祖国语言告别的最后一堂法语课,通过一个童稚无知的小学生的自叙,生动地表现了法国人民遭受异国统治的痛苦和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作品题材虽小,但精心剪裁,记叙详略得当,主题开掘得很深。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动,描写得细腻动人。教师韩麦尔先生作为一个爱国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栩栩如生。
都德一生写过近百篇短篇小说。每篇一般两三千字,文笔简洁生动,题材丰富多彩,构思新颖巧妙,风格素雅清淡。
普法战争以后是都德长篇小说的多产时期,共创作了十二部长篇小说,其中较为著名的有讽刺资产阶级庸人的《达拉斯贡的戴达伦》(1872),揭露资产阶级家庭生活腐朽的《小弟罗蒙与长兄黎斯雷》(1874),以及刻划巧于钻营的资产阶级政客形象的《努马.卢梅斯当1881)等。
都德在文学理论上,对左拉的许多自然主义的创作观点表示赞同。但是,他在创作实践中,却并不是像科学家那样,在实验室里纯客观地记录人类的活动和无动于衷地描写社会现实。正像他在《小东西》里所说的那样,“我的故事只是借用拉.封丹的寓言,再把我自己的经历加进去罢了。”都德的作品都“加进”了“自己的经历”,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他的欢乐、忧郁、愤怒和眼泪。他对当时法国资本主义腐朽没落的世态人情,作了幽默的嘲讽和温和的批判,作品的基本倾向是进步的。
《磨坊书简》是一本优美的小书。远离巴黎的喧闹浮华,在美丽的普罗斯旺乡间,作者用谦卑而静默的心灵感受着这块土地上的一切:纯朴、美丽、贫困、忧伤……。下面是《磨坊书简》中的部分摘要:

“在我们的四周,群星依然静静地运行着,驯服得宛如一个庞大的羊群;
此刻我不禁想象着群星中的一颗星星,它是最美丽的,是最明亮的,只因迷失了路,来到这儿枕着我的肩膀睡熟了……

每当西北风或北风刮得不太厉害的时候,我就置身于几乎与海水相平
的两堆岩石之间,与海鸥、河鸟、海燕为伍。在那里,我几乎整天都沉溺在一种因凝望大海而产生的麻木和妙不可言的沉默状态中。你是否理解这种神秘的灵魂的陶醉?一个人无须思考,也无须幻想。你的整个心灵都同你分离了,它在飞翔,它在扩散。仿佛就是潜水的海鸥,是阳光下荡漾于两堆巨浪之间的泡沫,是渐渐远去的巨轮上的一缕白烟,是挂着红色风帆的采集珊瑚的小船,是一粒水珠,是一抹烟雾,万物俱在,唯独没有自己……”

都德(1840~1897)
Daudet,Alphonse
法国作家。1840年5月13日生于普罗旺斯,1897年12月15日卒于巴黎。1857年到巴黎,在其兄历史学家艾尔莱斯特·都德的帮助下开始文学创作。1860年进莫尔尼公爵办公室工作,有机会回到南方及阿尔及利亚等地游历。短篇小说颇有成就,最有名的是《磨坊文札》与《月曜故事集》中的《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写过 12 部长篇小说 ,以《 小东西》、《达拉斯贡的达达兰》和《萨福》等最为出色。都德是左拉自然主义的信徒,也写过《富豪》、《努马·卢梅斯当》和《不朽者》等揭露第二帝国时期社会现实的小说,不过他的作品以讽刺和怜悯的笔调为主,不像左拉的小说那样大刀阔斧、气势磅礴。42岁起患神经官能症,在后15年中带病坚持创作。
都德的作品带有他的出生地普罗旺斯地区的特色。其中《磨坊文札》根据他自己的所见所闻叙述了一个个娓娓动听的故事。《小东西》可以说是他的自传,尤其是第一部主人公埃赛特在法国南方的经历更是如此。因为写的是自己的切身经历,所以格外真实动人。
《达拉斯贡的达达兰》是一部漫画式的小说。主人公达达兰是个典型的资产阶级庸人,饱食终日,无所事事,便胡思乱想要创造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他对世界之大毫无印象,到阿尔及利亚猎狮,结果把毛驴当成狮子,又上了骗子的当,打死了一只修道院驯养的瞎眼狮,结果大吃官司,出尽洋相又赔光钱财,好不容易回到故乡,却被家乡人当成英雄来欢迎。达达兰因此成了夸夸其谈、一事无成的庸人的典型。都德利用这部小说善意地讽刺了法国南方小城的闭关自守、夜郎自大,刻画了南方人爱慕虚荣、浮夸怠惰的性格。

《最后一课》通过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学生弗郎士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中的见闻和感受,真实地反映了法国沦陷区的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坚定意志,集中地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小说的全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从“那天早晨上学”到“赶到韩麦尔先生的小院子里”。这一部分描述了弗郎士在上学的路上的见闻和心理活动。作者以简洁的笔触,交待了故事的背景和弗郎士的身份、性格特征,同时为情节的发展作了巧妙的铺垫。

小说先写弗郎士上学晚了,加之没有复习好功课,害怕挨老师的“训斥”,因而闪过想逃学的念头。这一独白式的心理描写,生动地刻画了弗郎士的稚气、贪玩,是个不爱学习的学生。而后写了弗郎士在上学路上对景物的感受。他感到天晴日暖,听到林边鸟语,看到普鲁士军队在操练,而他认为“这些景象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然而他没有为之所动,而是“急忙向学校跑去”。这里一方面突出了弗郎士天真好玩的性格,而另一方面,也正是作者要强调的一面,就是突出了弗郎士的意志力,他终于战胜了想逃学的念头。

接着作者描写了弗郎士经过村政府时的心理活动,展示了他的性格的另一侧面,即对敌人的恨。当弗郎士看到不少人在布告牌前时,就立即想到:“最近两年来,我们的一切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出来的”;同时,想到“又出了什么事啦”?说明这个看来稚气的孩子的内心是爱憎分明的,统治者的罪恶行径他是牢记在心的。铁匠的话,他以为是和他开玩笑,讽刺他,所以他气急败坏地跑进了韩麦尔的院子。这说明他是有很强的自尊心的。铁匠的话也给读者造成悬念,为什么说“用不着那么快呀,孩子,你反正是来得及赶到学校的”!吸引读者追读下文。

这部分,在直接描写弗郎士的同时,也间接地表现了韩麦尔老师的严厉,这对下文写老师态度的变化,突出主题,有烘托的作用。此外,作者独运匠心,安排了人们看布告牌的细节,巧妙地交待了故事的背景,而且对刻画性格、情节发展,有一举多得的效果。

第二部分从“平常日子”到“我将永远记住这最后的一课”。是小说的中心部分,主要写弗郎士和韩麦尔老师在“最后一课”中表现的爱国热情。按情节发展,又可以把这部分分为三层。

第一层,从“平常日子”到“书上横放着他那副大眼镜”。写弗郎士跑到学校以后发现的种种不平常现象,渲染出一种严肃、悲愤的气氛。弗郎士看到教室里用极端肃静代替了往日的“喧闹”,他走进教室,平日严厉的韩麦尔老师和蔼地说在等待他来上课,当弗郎士“稍微平静”之后,注意到韩麦尔老师今天却穿着只有“督学来校视察”或是“发奖的日子”时才穿的服饰;最使他“吃惊”的是课室里坐着许多本村的人,他们“个个看来都很忧愁”。这一切通过弗郎士不同心境,由粗到细的观察,一步紧一步地烘托了“最后一课”的严肃、庄严、悲愤的氛围。

再一层,从“我看见这些情形”到“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在这一层里,正面揭示了“最后一课”的严肃意义,点明了主题。正当弗郎士对这一切不平常的情景感到奇怪的时候,韩麦尔老师说道:“我的孩子们,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柏林已经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只许教德语了。……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我希望你们多多用心学习。”韩麦尔的话,点明了“最后一课”的含义。普鲁士统治者禁止阿尔萨斯、洛林人民学习自己祖国的语言,妄图用这种阴险、毒辣的方法奴役法国人民。韩麦尔老师在这种情况下,连连强调这一课无论是对老师对学生说来都是“最后一课”。这样,“最后一课”本身就是抗议侵略者奴役法国人民的爱国举动。在悲剧命运的打击下,弗郎士埋藏在心灵深处的爱国情、亡国恨一齐迸发出来。这是“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这句话,作者让它独立成段,是为了突出韩麦尔老师的话,在弗郎士感情上引起的共鸣和反响。听了老师的话,弗郎士的感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表现在他对这“最后一课”的珍惜,为“再也不能学法语”而无限惋惜,为过去“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而悔恨。其次他对于感到“讨厌”的书和严厉的韩麦尔老师在感情上也变了:书,“像是我的老友”;老师“责罚”自己的事,全都忘了;再就是,他刚才还迷惑不解的现象,豁然明白了:韩麦尔老师穿上节日盛装,村里的老人到学校里来,是为了“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是为了上这“最后一课”。这一段心理活动,表明了老师真挚深切的爱国热情,也通过弗郎士对老师的怜悯、尊敬和感激之情,表明了孩子的心灵上爱国意识正在成长。

最后一层,从“我正想着这些的时候”到“我真永远忘不了”。这一层,写韩麦尔老师和学生在爱国主义精神鼓舞下,在“最后一课”中认真教学的感人情景。

德国侵略者强行剥夺阿尔萨斯、洛林人民学习自己祖国语言的权利和自由,激起了韩麦尔老师、弗郎士和全体学生、村里的老人们的悲愤和爱国热情。他们把法语和祖国视为同义语,爱法语就是热爱法兰西祖国。因此,他们对统治者的恨和对祖国的爱,都凝聚在这“最后一课”中。

弗郎士珍视这最后一堂法语课,并且把学好自己祖国的语言作为热爱祖国的神圣职责,因而产生了高度的学习热情。所以,当韩麦尔老师让他背书时,心里想的是“如果我能把那条出名难学的分词用法从头到尾说出来”。当他一句话也拼不出时,心里想的不再是害怕挨老师的“训斥”,而是“心里挺难受,头也不敢抬起来”。他有了羞耻感。弗郎士在学习文法时,他自信“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过去一个字也记不住的文法,现在觉得很容易懂。这使他自己都感到“奇怪”。当他听到学校屋顶上鸽子咕咕的叫声时,他想到“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这联想,表现出弗郎士对敌人禁教法语的卑劣行径的轻蔑和对祖国语言的深厚感情。

韩麦尔老师对祖国的深情和尽职精神,在“最后一课”中是极其感人的。这个平时严厉的老师,当弗郎士背诵不出分词规则时,他不再“训斥”他,而是沉痛地总结以往的教训:“总要把学习拖到明天,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同时指出自己也有应该“自责”之处。总结过去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珍视这“最后一课”。他针对侵略者禁教法语的阴谋,赞美法语的优点,强调掌握法语的重要意义:法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段话,寓意深刻,语重心长,以此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法语,用它作为武器,为法兰西祖国的自由统一而斗争。韩麦尔老师的高度责任感,使弗郎士感到他“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感到他“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韩麦尔老师为了学生们上好习字课,还别出心裁地在字帖上用圆体字写:“法兰西”,“阿尔萨斯”,象征着阿尔萨斯和法兰西祖国永远在一起。使弗郎士感到“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韩麦尔老师忍受着离开服务了四十年的本乡的痛苦,认真地教好“最后一课”。

小说的最后一部分,从“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到小说结尾。写韩麦尔老师在“最后一课”结束时的悲壮和不屈精神。

正当每个人的炽烈的爱国热情都凝聚在“最后一课”中,而这感人的情景又激动着每个人的心的时候,教堂的钟声和普鲁士军队收操的号声,令人心碎地宣告了“最后一课”的结束。韩麦尔老师此刻的悲愤和哀痛难以形容,他“脸色惨白”,到嘴边上的话,却哽住了,说不出来。于是,他“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法兰西万岁”这振奋人心而又含义深刻的两个大字。这几个光彩夺目的大字表达了韩麦尔老师的心声,也是法国人民爱国主义精神和不屈的意志的集中表现。这样收尾,使小说的主题深化,同时收到意境深远的艺术效果,给读者以丰富想像的余地。

《最后一课》之所以成为脍炙人口的杰作,不仅由于它在内容上表现了爱国主义思想,还在于它具有卓越的艺术特色。

艺术结构的简朴和紧凑。《最后一课》用第一人称的写法,以弗郎士作结构的中心线索,通过主人公在“最后一课”中的见闻和感受,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自然而生动地展示出来。小说从弗郎士走出家门、跑向学校,到“最后一课”结束,情节的发展层次清晰、紧凑、井然有序。作者把普鲁士侵略者颁布禁教法语令,作为情节发展和展示人物性格的关键。异族统治者强行施教德语,表明它对阿尔萨斯、洛林人民的奴役加深了,民族矛盾激化了,这就更加激发了弗郎士、韩麦尔老师以及郝叟老人的爱国热情,他们崇高感人的形象跃然纸上。爱国主义的主题,也随着情节的发展,人物性格的充分揭示,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最后一课”的结束,情节发展到高潮,并急转为尾声,小说的主题进一步升华。结尾表明:“最后一课”结束了,然而它已经播下了爱国主义的种子,法兰西一定会重获解放。

出色的心理描写。这篇小说对人物的心理描写是成功的。作者巧妙地用了多种方式描写了人物心理,从而成功地塑造了人物形象,突出了主题。

小说对人物进行心理描写时,成功地把景物描写、细节描写、人物行动描写与心理活动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把弗郎士的所见、所闻、所为、所感融为一体。这样使弗郎士所见到的景物、人物等都笼罩上一层感情色彩,它和那极其简洁的直接对心理活动的刻画相配合,协调一致地反映出弗郎士的心理状态。如:“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这些景象,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可是我还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学校跑去。”这样就把景物描写与直接写心理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生动地表现了作为小学生的弗郎士那种因怕迟到而急于到学校去,而又为路旁景物所吸引,既留恋,又不敢再停下来观赏、玩耍的复杂心情。有许多地方作者是把心理描写和人物行动结合在一起的,如弗郎士进教室:“我只好推开门,当着大家的面走进静悄悄的教室。你们可以想像,我那时脸多么红,心多么慌!”这样的例子很多,从这些例子看出作者是多么自然、多么贴切地把人物的心理和行动结合在一起进行刻画的。

总之,这篇小说描写心理活动的段落很多,作者灵活地运用了多种心理刻画的方法。但无论用什么方法描写心理活动,都准确地把握住了弗郎士的年龄特征和性格特征,非常真实,非常生动。

“烘托”和“重复”的手法的巧妙运用。作者为了突出主题和人物性格,独具匠心地运用“烘托”和“重复”的手法。为了突出爱国主义的主题,作者着意用烘托手法描绘了“最后一课”的庄严、悲壮的气氛。通过弗郎士在上学的路上和到学校以后的见闻,层层深入地描写了一系列不平常的景象。这些不平常的情况,就为爱国主义的主题,烘托了庄严、悲愤的气氛,突出了主题。同时为刻画弗郎士的性格作了巧妙的铺陈。作者还多次重复“最后一课”,每次出现这句话,用意不同,而意义却一次比一次深刻。这句话,像珍珠一样贯穿全篇连成一线,光芒四射,从而加深了主题,同时,对突出人物性格也有重要的作用。

  • 閮藉痉銆婃渶鍚庝竴璇俱璇诲悗鎰1000瀛
    绛旓細褰撴硶鍥介樋灏旇惃鏂鏅瞾澹镜鍗狅紝鏈鍚庝竴鍫傛硶璇渚挎樉寰楁牸澶栭噸瑕併傗滀粬浠涓嶄細寮鸿揩杩欎簺楦藉瓙涔熺敤寰峰浗璇濆敱姝屽惂锛佲濇閬撳嚭浜嗕骸浜嗗浗鐨勬硶鍥藉浗姘戝績澹般 鈥滀骸浜嗗浗褰撲簡濂撮毝鐨勪汉姘戯紝鍙鐗㈢墷璁颁綇浠栦滑鐨勮瑷锛屽氨濂藉儚鎷跨潃涓鎶婃墦寮鐩戠嫳澶ч棬鐨勯挜鍖欍傗濊寖鏂囦簩锛鍒濅腑璇枃绗竴鍐岄夌紪鐨勬硶鍥藉皬璇村閮藉痉鐨勭煭绡囧皬璇銆婃渶鍚庝竴璇俱锛...
  • 閮藉痉鍐欑殑銆婃渶鍚庝竴璇俱鐢ㄩ煩楹﹀皵鍏堢敓涓虹涓浜虹О鏀瑰啓浠庝笂璇惧埌涓嬭閮ㄥ垎鐨勫唴...
    绛旓細鏃ユ姤浣滆 鐭ラ亾鍥㈤槦 璁よ瘉鍥㈤槦 鍚堜紮浜 浼佷笟 濯掍綋 鏀垮簻 鍏朵粬缁勭粐 鍟嗗煄 鎵嬫満绛旈 鎴戠殑 閮藉痉鍐欑殑銆婃渶鍚庝竴璇俱鐢ㄩ煩楹﹀皵鍏堢敓涓虹涓浜虹О鏀瑰啓浠庝笂璇惧埌涓嬭閮ㄥ垎鐨勫唴瀹 600瀛楀乏鍙 17涓洖绛 #鐑# 浣犲彂鏈嬪弸鍦堜細浣跨敤閮ㄥ垎浜哄彲瑙佸姛鑳藉悧? 鍘归珮杞﹜F 2011-03-15 路 TA鑾峰緱瓒呰繃877涓禐 鐭ラ亾灏忔湁寤烘爲绛斾富 ...
  • 鏈鍚庝竴璇浣滆呰〃杈剧殑鎬濇兂鎰熸儏
    绛旓細琛ㄨ揪浜嗕綔鑰呭绁栧浗鐨勭儹鐖变箣鎯呭拰宕囬珮鐨勭埍鍥界簿绁炪傛枃绔犵畝浠嬶細銆婃渶鍚庝竴璇俱嬫槸娉曞浗灏忚瀹堕樋灏斾赴鏂烽兘寰锋墍鍒涗綔鐨勪竴閮ㄧ煭绡囧皬璇达紝1873骞达紝棣栫増浜庛婃湀鏇滄晠浜嬨嬨傘婃渶鍚庝竴璇俱嬭杩扮殑鏄湪鏅硶鎴樹簤涓鏅瞾澹己琛屽壊璁╃殑涓鎵涔℃潙灏忓鍦ㄤ笂鐫鍛婂埆鑷繁姣嶈鐨勬渶鍚庝竴鍫傝锛岄氳繃涓涓瀛愮殑鐪煎厜鏉ュ睍鐜版暣涓拨闄峰尯鐨勫眻杈卞拰瀵...
  • 銆婃渶鍚庝竴璇俱嬬殑鍒涗綔鑳屾櫙
    绛旓細杩欓儴灏忚鍏朵腑鏈変竴缁勪互鏅硶鎴樹簤涓洪鏉,濡銆婃渶鍚庝竴璇俱銆併婃煆鏋椾箣鍥淬嬨併婁竴鍦哄彴鐞冦嬬瓑,鏄剧ず浜嗕綔鑰呯埍鍥戒富涔夋柊鐨勫垱浣滃鐣屻傝繖缁勪綔鍝佹彮闇茬浜屽笣鍥藉啗闃熺殑鑵愯触鍙婂叾灏嗛鐨勫崙鍔f棤鑳,棰傛壃鏅氫汉姘戠儹鐖辩鍥界殑鎰熸儏鍜屽弽渚电暐鐨勬剰蹇,鍏呮弧浜嗙埍鍥戒富涔夋縺鎯呫 銆婃渶鍚庝竴璇俱嬪拰銆婃煆鏋椾箣鍥淬嬫槸鍦ㄤ笘鐣屾枃鍧涙湁鐩涜獕鐨勭埍鍥戒富涔夊悕绡囥傝繖涓ょ瘒鍙...
  • 姹傚皬瀛﹀叚骞寸骇銆鍒濅腑涓骞寸骇鐨勮鏂囨枃瀛﹀父璇
    绛旓細涓冨勾绾т笅鏂囧甯歌瘑 鍒濅竴涓嬫湡 鏂囧甯歌瘑 1銆併婂亣濡傜敓娲绘楠椾簡浣犮嬬殑浣滆呮槸 淇勫浗 锛堝浗鍒級璇椾汉 鏅笇閲 锛屼唬琛ㄤ綔鏈夈婅嚜鐢遍銆 锛屻婅嚧澶ф捣銆嬬瓑銆2銆併婃湭閫夋嫨鐨勮矾銆嬬殑浣滆呮槸 缇庡浗 锛堝浗鍒級璇椾汉 寮楃綏鏂壒 銆3銆銆婃渶鍚庝竴璇俱嬬殑浣滆呮槸 娉曞浗 锛堝浗鍒級浣滃 閮藉痉 銆4銆併婇倱绋煎厛銆嬬殑浣滆呮槸缇庣睄鍗庤鐗╃悊瀛﹀ ...
  • 鍒濅腑璇枃銆婃渶鍚庝竴璇俱鏁欐
    绛旓細娉曞浗浣滃閮藉痉鐨銆婃渶鍚庝竴璇俱浣撶幇鐨勪究鏄硶鍥戒汉姘戠殑娣卞帤鐨勫姣嶈鐨勭儹鐖,瀵圭鍥界殑鐑埍,瀵规皯鏃忕殑鐑埍銆 浜屻佺涓涓暀瀛︽澘鍧:妫鏌ラ涔 1銆佹鏌ヨ瘝鐨勯煶褰箟 2銆佹槑纭涔犵洰鏍 3銆佸湪棰勪範涓綘瀛﹀埌浜嗗摢浜涙柊鐭ヨ瘑鍛? 4銆佷綔鑰呯畝浠: 闃垮皵灏佹柉•閮藉痉,(1840--1897),19涓栫邯娉曞浗灏忚瀹,鐢熶簬娌¤惤鐨勪笣缁稿晢浜哄搴,15宀佹椂鐢变簬...
  • 閮藉痉鐨銆婃渶鍚庝竴璇俱
    绛旓細銆婃渶鍚庝竴璇俱鐢ㄧ涓浜虹О鐨勫啓娉,浠ュ紬閮庡+浣滅粨鏋勭殑涓績绾跨储,閫氳繃涓讳汉鍏湪鈥滄渶鍚庝竴璇锯濅腑鐨勮闂诲拰鎰熷彈,鏁呬簨鎯呰妭鍜屼汉鐗╂ф牸鑷劧鑰岀敓鍔ㄥ湴灞曠ず鍑烘潵銆傚皬璇翠粠寮楅儙澹蛋鍑哄闂ㄣ佽窇鍚戝鏍,鍒扳滄渶鍚庝竴璇锯濈粨鏉,鎯呰妭鐨勫彂灞曞眰娆℃竻鏅般佺揣鍑戙佷簳鐒舵湁搴忋備綔鑰呮妸鏅瞾澹镜鐣ヨ呴甯冪鏁欐硶璇护,浣滀负鎯呰妭鍙戝睍鍜屽睍绀轰汉鐗╂ф牸鐨勫叧閿傚紓鏃...
  • 銆婃渶鍚庝竴璇俱嬬殑鍒涗綔鑳屾櫙
    绛旓細銆婃渶鍚庝竴璇俱嬩綔涓虹煭绡囧皬璇,鏄珮搴︾簿缁冪殑鑼冧緥,瀹冧互鐭皬鐨勭瘒骞呰〃鐜颁簡閲嶅ぇ鐨勪富棰樺拰棰樻潗,鎻忓啓鍑虹敓鍔ㄧ殑浜虹墿褰㈣薄,鑰屾墍鏈夎繖涓鍒囧張鏄互骞虫槗鐨勯鏍煎拰鏈寸礌鐨勮瑷琛ㄧ幇鍑烘潵鐨勩傝繖閲屽嚌缁撶潃浣滆呯殑鑹烘湳鍔冲姩鐨勫彲璐电粡楠,瀵规垜浠粛鏈夊惎鍙戝拰鍊熼壌浣滅敤,杩欏氨鏄垜浠粖澶╁啀涓娆¤皥璧峰畠鏉ョ殑鍘熷洜銆 銆婃渶鍚庝竴璇俱嬬殑涓讳汉鍏槸灏忓紬閮庡+(璁告睗璁) ...
  • 鏈鍚庝竴璇璇诲悗鎰
    绛旓細鎴戣寰楄繖绡囨枃绔犺垝鍙戜簡浣滆呭鑷繁绁栧浗鐨勭湻鎭嬩笌鐑埍,娣卞垏鐨勮〃杈句簡鐖卞浗涔嬫儏銆備竴涓汉涓嶈兘璇磋嚜宸卞浗瀹剁殑璇█,灏辫薄濠村効涓嶈兘鍠濆ザ涓鏍,閭f槸浣曠瓑鐥涜嫤鍟娿傚け鍘讳簡鍥藉,澶卞幓浜嗚瑷,鎵嶇煡閬撳浗瀹剁殑閲嶈,鎵嶇煡閬撹瑷鐨勫彲璐,鍙繖涓鍒囬兘鏅氫簡鍟娿 鎴戜滑浼熷ぇ鐨勭鍥藉凡缁忚蛋杩囦簡鍏崄骞寸殑椋庨洦鍘嗙▼,鑱旀兂璧烽兘寰风殑鏈鍚庝竴璇,鎴戠煡閬撲簡鍥藉鐨勯噸瑕...
  • 銆婃渶鍚庝竴璇俱涓,闊╅害灏斿厛鐢熺殑璇█,鍔ㄤ綔,绁炴佹弿鍐欏苟鍒嗘瀽,
    绛旓細杩欏啓鍑轰簡闊╅害灏斿厛鐢熷姣曠敓浠庝簨鐨勬暀鑲蹭簨涓氱殑鏃犻檺鐣欐亱锛屽绁栧浗鏁呭湡涓寰娣辨儏鐨勭儹鐖便備簩銆佸姩浣滄弿鍐欙細浠栬浆韬湞鐫榛戞澘锛屾嬁璧蜂竴鏀矇绗旓紝浣垮嚭鍏ㄨ韩鐨勫姏閲忥紝鍐欏嚭浜嗕袱涓ぇ瀛楋細鈥滄硶鍏拌タ涓囧瞾锛佲濈劧鍚庝粬鍛嗗湪閭e効锛屽ご闈犵潃澧欏锛岃瘽涔熶笉璇达紝鍙悜鎴戜滑鍋氫簡涓涓墜鍔匡細鈥滄斁瀛︿簡锛屸斺斾綘浠蛋鍚с傗濆啓鍑轰簡浜虹墿寮虹儓娣辨矇鐨勭埍鍥...
  • 扩展阅读:《最后一课》原文 ... 《我的漂亮朋友》 ... 《我的漂亮朋友2》 ... 《最后一课》郑振铎 ... 最后一课的主人公是谁 ... 最后一课被删了的原因 ... 语文课本《最后一课》 ... 《老师的教导》韩剧 ... 课文原文全文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