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伤寒论》里一两究竟等于多少克 医学衷中参西录里一两多少克,到底是伤寒论的两,还是东北的两,...

\u4f24\u5bd2\u8bba\u91cc\u7684\u4e00\u4e24\u7b49\u4e8e\u73b0\u5728\u7684\u591a\u5c11\u514b


\u533b\u5b66\u8877\u4e2d\u53c2\u897f\u5f55\u51fa\u7248\u4e8e\u6c11\u56fd\u65f6\u671f\uff0c\u5199\u4f5c\u4e8e\u6e05\u672b\uff0c\u6240\u4ee5\u5176\u8861\u91cf\u5e94\u6309\u6e05\u671d\u7684\u6362\u7b97\u3002\u6e05\u671d\u4e00\u4e24\u4e3a37.30\u514b\u3002\u4f24\u5bd2\u8bba\u4e00\u4e24\u4e3a13.92\u514b\u3002

《伤寒杂病论》一两等于现在的3克。

《伤寒杂病论》成书于东汉时期,汉代医学上用的两和汉代常用两重量不同,汉承秦制,医学上用的两一直延续用秦朝,因此汉代张仲景的医学著作中的两为秦两,相当于3克。

西汉时期,重量一斤相当于现在的258.24克,一两等于现在的16.14克。

王莽及东汉、魏晋南北朝,一斤相当于222.73克,一两等于13.92克。

隋朝初年,一斤相当于668.19克,一两等于41.76克。

隋末,一斤相当于222.73克,一两等于13.92克。

唐至清代,一斤相当于596.82克,一两等于37.30克。

扩展资料

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博览群书,广采众方,凝聚毕生心血,写就《伤寒杂病论》一书。中医所说的伤寒实际上是一切外感病的总称,它包括瘟疫这种传染病。该书成书约在公元200年~210年左右。在纸张尚未大量使用,印刷术还没有发明的年代,这本书很可能写在竹简上。

2003年非典期间,该书和张仲景便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伤寒杂病论



据班固《汉书·律历志》的记载和中国国家计量总局编写的《中国古代度量衡图集》可知:
汉1斤=250克;1两=15.625克约等于15克;1铢=0.65克;
汉1合=20毫升;1升=200毫升;1斗=2000毫升;1斛=2000毫升;
汉1尺=230毫米;1寸=23毫米
在唐代以前,中药计量基本保留了汉制,没有随官制的变化而变化。(只不过从晋代起在汉制的铢和两之间加了一个“分”,即6铢为1分,4分为1两)这在《唐六典》、《唐会要》中都有说明,如唐秤有“大小两制”,“公私悉用大者”、“内外官司,悉用大者”,即一般用大秤,较汉秤将近大三倍。小秤则与汉秤同,只限于“合汤药”、“调钟律”等方面的应用。度量、容量也有大小二制,1大尺(唐尺)=1.2小尺(汉尺);1大斗(唐斗)=3小斗(汉斗)。《晋书·律历志》指出药秤不能随便改变得意义:“医方,人命之急,而秤两不与古同,为害特重。”这就是唐代以前一直保留汉制的原因。
至宋代,折1两为10钱,并设钱、分、厘、毫等计量单位,皆为10进制。仍积16两为1斤。宋代以后的方书,中药计量都采用了这一新制,并与官秤相一致。宋制到清代的库平制,权量基本变化不大,每斤近似600克,一直沿用到建国前,俗称“旧秤”。1949年以后,为进一步统一国家的度量衡制,并便于和公制换算,于是把1斤定为500克
经方中以重量计量的药物,可以直接折算为现代计量(如1两=15克),以容量和尺度计量的药物,可折算为现代的容量和尺度后再称重。如粳米1升,今用200毫升粳米称重约180克;半夏半升,今用100毫升半夏称重约50~60克;五味子半升约30克;厚朴1尺,据《医心方》、《小品方》云,当以“厚3分,广1寸半为准”,今用中等厚度的厚朴,宽3.5厘米,长23厘米者称重约15克。以数量计量的药物,可直接用原数量(如大枣、乌梅),需称重者,可按原数再称重。如有人秤得杏仁100枚=40克、桃仁100枚=30克、枳实1枚=18克、附子1枚=25克、大附子=30克,野生乌头1枚=5克。
通过这样的折算,我们可以看出,经方药量比例虽然和现代用方基本一致,但每剂药的药量有多数远较今天的每剂药的计量为大。这主要是由于煮服方法古今不同的缘故。
以麻黄汤为例:麻黄3两=45克;桂枝2两=30 ;甘草1两=15克;杏仁70个=28克
以水九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次服,每次谨服八合药液,实为全方药量的三分之一,也称之为“一服”。桂枝汤方后云:“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麻黄汤方后云:“余如桂枝法将息”。既然一服就可以达到汗出病差的目的,所以麻黄汤原方三分之一的药量就是一次治疗量。由于现在采取了一剂药煮一次(指解表药)一次服完的方法,所以今天的一剂药用经方的一次治疗量即可。麻黄汤的一次治疗量大约应当是麻黄15克,桂枝10克,甘草5克,杏仁9克。这正是今天在一般情况下所使用的药量。桂枝汤的一次治疗量是,桂枝、芍药、生姜各15克,甘草10克,大枣四枚,这和今天使用桂枝汤的药量也基本一致。应当注意的是,经方每剂药并不都是含有三次的治疗量,也有顿服者,如干姜附子汤、桂枝甘草汤等,就是一次治疗量,今用当按原量直接折算为公制。还有分两次、四次、五次服者,则分别是两个、四个、五个治疗量,今应分别取其二分之一、四分之一、五分之一。
还应当提到的是,经方汤剂只煮一次。有人经实验证明,煮一次只能提取有效成分的45%~50%,如果不把药液到出,即使延长煮沸时间,有效成分也不能继续析出,这是由于药液浓度已经达到饱和状态的缘故。如果将第一煎得药液倒出,加入清水再煮,还可以从药渣中将30%~40%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因此今天在一般情况下,中药都提倡煮两次。可惜张仲景只煮一次,这就把药渣中起码还可以提取出来的30%~40%的有效成分浪费了。我们就把舍弃的这30%~40%有效成分提取出来,也勉强当作一次治疗量。这就是我们今天一剂药只取经方的一次治疗量,而可以煮两次,当作两次服的道理所在。
经方药量的实际应用:上述经方药量的折算方法,实际应用起来比较繁琐。在今天由于地区、水土、气候因素和人的体质的不同(张仲景当时行医的地区还是比较局限的),造成了各地中药习惯用量有一定的差异,这也应当考虑在内。比如东北地区,特别是黑龙江省,中药剂量一般较关内增加40%以上。四川地区附子一类辛热药物的常用量,明显较其它地区的用量为大,这可能和当地气候潮湿,人们饮食习惯也多辛辣,对辛热药物耐受能力较强有关。有的地区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泻盐,当地人长期引用此水,对泻盐的耐受能力较强,所以用泻下剂时,药量也必须加大。因此为了保证经方的来疗效,尚不能完全按照上述的理论折算方法去机械的搬用。个人认为最简便的方法是,先将经方中的主要药物按照当地的习惯常用量使用,然后按照经方药量的原剂量比例,推算出其它药物的用量。这样既遵循了经方药物用量比例不变的原则,又结合了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可以是一个古为今用,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还有广泛适应性的方法。

  • 鍚勪綅鑰佸笀,銆婁激瀵掕銆嬮噷涓涓ょ┒绔绛変簬澶氬皯鍏
    绛旓細銆婁激瀵鏉傜梾璁恒嬩竴涓绛変簬鐜板湪鐨3鍏嬨傘婁激瀵掓潅鐥呰銆嬫垚涔︿簬涓滄眽鏃舵湡锛屾眽浠e尰瀛︿笂鐢ㄧ殑涓ゅ拰姹変唬甯哥敤涓ら噸閲忎笉鍚岋紝姹夋壙绉﹀埗锛屽尰瀛︿笂鐢ㄧ殑涓や竴鐩村欢缁敤绉︽湞锛屽洜姝ゆ眽浠e紶浠叉櫙鐨勫尰瀛﹁憲浣滀腑鐨勪袱涓虹Е涓わ紝鐩稿綋浜3鍏嬨傝タ姹夋椂鏈燂紝閲嶉噺涓鏂ょ浉褰撲簬鐜板湪鐨258.24鍏锛屼竴涓绛変簬鐜板湪鐨16.14鍏嬨傜帇鑾藉強涓滄眽銆侀瓘鏅嬪崡鍖楁湞锛...
  • 鍚勪綅鑰佸笀,銆婁激瀵掕銆嬮噷涓涓ょ┒绔绛変簬澶氬皯鍏
    绛旓細銆婁激瀵鏉傜梾璁恒涓涓涓鐨勭幇浠e搴旈噸閲忎负3鍏嬨傝涔︽垚涔︿簬涓滄眽鏃舵湡锛屽綋鏃跺尰瀛︿笂浣跨敤鐨勪袱涓庢眽浠e父鐢ㄧ殑涓ら噸閲忔湁鎵鍖哄埆銆傚紶浠叉櫙鍦ㄨ憲浣滀腑浣跨敤鐨勪袱鏄Е鏈濈殑璁¢噺鍗曚綅锛岀浉褰撲簬鐜颁唬鐨3鍏嬨傝タ姹夋椂鏈燂紝涓鏂ょ殑閲嶉噺鐩稿綋浜庣幇浠g殑258.24鍏嬶紝鍥犳涓涓ょ害涓16.14鍏嬨傝岀帇鑾芥椂鏈熴佷笢姹変互鍙婇瓘鏅嬪崡鍖楁湞锛屼竴鏂ょ浉褰撲簬222.73鍏...
  • 璇烽棶浼ゅ瘨璁洪噷涓涓鍒板簳澶氬皯?
    绛旓細鏈変袱绉嶈娉曪紝涓绉嶈涓烘姌鍚堜负鐜板湪鐨勪竴閽憋紝涔熷氨鏄3g宸﹀彸锛岃繖涔熸槸鐜板湪鐨勫父鐢ㄩ噺锛涜繕鏈変竴绉嶈娉曪紝鎸涓涓绾﹀悎15g绠楋紝鐢ㄩ噺姣旇緝澶э紝澶х梾銆侀噸鐥呭鐢ㄨ繖涓噺銆
  • 浼ゅ瘨璁洪噷鐨涓涓绛変簬鐜板湪鐨勫灏戝厠
    绛旓細1. 銆婁激瀵鏉傜梾璁恒涓杞界殑涓涓わ紝鍦ㄧ幇浠g浉褰撲簬3鍏嬨2. 璇ヤ功鎴愪功浜庝笢姹夋椂鏈燂紝褰撴椂鍖诲涓婁娇鐢ㄧ殑涓や笌绉﹀埗涓殑涓ら噸閲忕浉鍚岋紝鍗3鍏嬨3. 瑗挎眽鏃舵湡锛屼竴鏂ょ浉褰撲簬鐜板湪鐨258.24鍏锛屼竴涓绾︿负16.14鍏嬨4. 鐜嬭幗鑷充笢姹変互鍙婇瓘鏅嬪崡鍖楁湞鏃舵湡锛屼竴鏂ょ害绛変簬222.73鍏嬶紝涓涓ゅぇ绾︽槸13.92鍏嬨5. 闅嬫湞鍒濆勾锛屼竴鏂ょ浉...
  • 璇烽棶浼ゅ瘨璁洪噷涓涓鍒板簳澶氬皯?
    绛旓細灏界濡傛锛屽浜銆婁激瀵掕銆涓殑鏂瑰墏锛屼腑鍖荤晫瀵逛簬涓涓搴旇绛変簬澶氬皯鍏嬪苟娌℃湁缁熶竴鐨勭湅娉曘備竴绉嶈鐐硅涓猴紝涓滄眽鏃舵湡鐨勪竴涓ゅ簲鎶樺悎涓虹幇浠g殑15.625鍏嬶紝杩欎竴瑙傜偣浠ヨ憲鍚嶄腑鍖绘潕鍙负浠h〃銆傚彟涓绉嶈鐐逛互娓呬唬鍚嶅尰闄堜慨鍥负浠h〃锛岃涓哄彜涔嬩竴涓ゅ簲鎶樺悎涓虹幇浠g殑涓夐挶锛屽嵆9鍏嬶紝杩欑瑙傜偣鍦ㄧ幇浠d粛鏈夊奖鍝嶅姏銆傜患涓婃墍杩帮紝瀵逛簬銆...
  • 浼ゅ瘨璁轰竴涓绛変簬澶氬皯鍏
    绛旓細浼ゅ瘨璁轰腑鐨涓涓澶х害鐩稿綋浜庣幇鍦ㄧ殑15鍏嬨傘婁激瀵掕銆嬩负涓滄眽寮犱徊鏅墍钁楁眽鍖荤粡鍏歌憲浣滐紝鏄竴閮ㄩ槓杩板鎰熺儹鐥呮不鐤楄寰嬬殑涓撹憲锛屽叏涔12鍗枫傜幇浠婇仐瀛10鍗22绡囥傚紶浠叉櫙鍘熻憲銆婁激瀵掓潅鐥呰銆嬪湪娴佷紶鐨勮繃绋嬩腑锛岀粡鍚庝汉鏁寸悊缂栫簜灏嗗叾涓鎰熺儹鐥呭唴瀹圭粨闆嗕负銆婁激瀵掕銆嬶紝鍙︿竴閮ㄥ垎涓昏璁鸿堪鍐呯鏉傜梾锛屽悕涓恒婇噾鍖鐣ユ柟璁恒嬨備激瀵...
  • 璇烽棶:銆婁激瀵掕銆涓殑鍓傞噺,涓涓纭垏鏄浉褰撲簬鐜板湪鐨勫灏戝厠?
    绛旓細1涓=15.625鍏(姹変唬)1涓=10閽=36.9鍏(娓呬唬)
  • 浼ゅ瘨璁洪噷鐨涓涓绛変簬鐜板湪鐨勫灏戝厠?
    绛旓細1. 鍙や唬鐨勮閲忓崟浣嶁滀袱鈥濅笌鐜颁唬鏈夋墍涓嶅悓锛屼激瀵掕涓墍鐢ㄧ殑鈥滀袱鈥濇槸鍩轰簬1鏂ょ瓑浜16涓ょ殑浣撶郴銆2. 鍦ㄨ繖涓綋绯讳腑锛1涓鐩稿綋浜0.0625鏂ゃ3. 鑻ヤ互鐜颁唬1鏂ょ瓑浜500鍏嬫潵璁$畻锛1涓ょ瓑浜31.25鍏嬨4. 鍥犳锛屼激瀵掕涓殑1涓ゅ湪鐜颁唬鐩稿綋浜31.25鍏嬨
  • 浼ゅ瘨璁轰竴涓绛変簬澶氬皯鍏
    绛旓細鍦銆婁激瀵掕銆涓锛屼竴涓绛変簬13.8鍏嬨傝繖涓崲绠楀熀浜庢眽浠g殑鏍囧噯锛屼絾闇瑕佹敞鎰忕殑鏄紝姹変唬鐨勮閲忓崟浣嶅湪涓嶅悓鏈濅唬鏈夋墍鍙樺寲銆傛煰闆竼鏁欐巿鐨勭爺绌舵寚鍑猴紝瑗挎眽鏃舵湡鐨勫墏閲忔爣鍑嗕负涓鏂ょ瓑浜250鍏嬶紝鑰屼竴涓ゅ嵆16鍒嗕箣涓鏂わ紝鍥犳涓涓ょ瓑浜15.625鍏嬨傜浉姣斾箣涓嬶紝涓滄眽鏃舵湡鐨勬爣鍑嗕竴鏂や负220鍏嬶紝鍥犳涓涓ょ瓑浜13.8鍏嬨傚叧浜庝竴涓ょ瓑浜3鍏...
  • 浼ゅ瘨璁洪噷鐨涓涓绛変簬鐜板湪鐨勫灏戝厠?
    绛旓細绛旓細鍙や唬鐨1涓涓庣幇浠d笉涓鏍锛屼激瀵掕閲鐨勨滀袱鈥濇槸1鏂ょ瓑浜16涓ょ殑鈥滀袱鈥濓紝绛変簬0.0625鏂わ紝鐓1鏂ょ瓑浜500鍏嬭绠楋紝500鍏*0.0625=31.25鍏 浼ゅ瘨璁洪噷鐨1涓ょ瓑浜庣幇鍦ㄧ殑31.25鍏
  • 扩展阅读:补肾第一千古名方 ... 伤寒论哪个老师讲的好 ... 伤寒论70集全集免费 ... 学伤寒论看谁的书最好 ... 伤寒论一般人看不懂 ... 姚秀玲传承班 ... 讲伤寒论的老师有哪些 ... 倪海厦老师经典配方 ... 伤寒论讲得最好的老师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