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要怎么修戒定慧? 佛教修持戒定慧 道教呢

\u4f5b\u6559\u4fee\u6212\u5b9a\u6167\u7684\u76ee\u7684\u662f\u4ec0\u4e48\u6212\u5b9a\u6167\u6709\u4ec0\u4e48\u4f5c\u7528

\u6212\u5b9a\u6167\u53ef\u4ee5\u7406\u89e3\u4e3a\u4f5b\u6559\u7684\u4fee\u884c\u8fc7\u7a0b\u548c\u4e0d\u540c\u7684\u4fee\u884c\u5883\u754c\uff0c\u662f\u4f5b\u9640\u6559\u5bfc\u6211\u4eec\u7684\u81ea\u6211\u57f9\u80b2\u3002\u4fee\u6212\uff0c\u80fd\u5b8c\u5584\u9053\u5fb7\u54c1\u884c\uff1b\u4fee\u5b9a\uff0c\u80fd\u81f4\u529b\u4e8e\u5185\u5fc3\u5e73\u9759\uff1b\u4fee\u6167\uff0c\u80fd\u57f9\u80b2\u667a\u6167\uff0c\u5b83\u4eec\u4e5f\u662f\u6b21\u7b2c\u7684\u5173\u7cfb\uff0c\u4fee\u884c\u8005\u5148\u8981\u5b8c\u5584\u81ea\u5df1\u7684\u54c1\u5fb7\uff0c\u6709\u4e86\u54c1\u5fb7\uff0c\u5c31\u5e94\u5c1d\u8bd5\u8ba9\u81ea\u5df1\u7684\u5fc3\u5e73\u9759\uff0c\u5185\u5fc3\u5e73\u9759\u4e86\uff0c\u5e94\u8fdb\u4e00\u6b65\u63d0\u5347\u667a\u6167\u3002
1\u3001\u4fee\u884c\u7684\u57fa\u7840\u5c31\u662f\u6301\u6212\uff0c\u201c\u6212\u201d\u4e0d\u662f\u7ea6\u675f\u4e0d\u662f\u9650\u5236\uff0c\u662f\u4f5b\u7956\u4e3a\u4e86\u4fdd\u62a4\u6211\u4eec\u800c\u5236\u5b9a\u7684\u201c\u751f\u547d\u884c\u4e3a\u7684\u4ea4\u901a\u89c4\u5219\u201d\uff0c\u61c2\u5f97\u4e86\u6212\uff0c\u77e5\u9053\u4ec0\u4e48\u53ef\u4ee5\u505a\uff0c\u4ec0\u4e48\u4e0d\u53ef\u4ee5\u505a\uff0c\u90a3\u4e48\u6211\u4eec\u81ea\u7136\u5c31\u53ef\u4ee5\u201c\u5b9a\u201d\u4e0b\u6765\uff0c\u964d\u4f0f\u5176\u5fc3\uff0c\u5982\u5982\u4e0d\u52a8\u3002
2\u3001\u201c\u5b9a\u201d\u5373\u7985\u5b9a\uff0c\u662f\u4f5b\u6559\u6700\u91cd\u8981\u7684\u4fee\u884c\u65b9\u5f0f\uff0c\u6ca1\u6709\u4e4b\u4e00\u3002\u7528\u9ad8\u50e7\u5927\u5fb7\u7684\u5f00\u793a\u6765\u8bf4\uff0c\u201c\u7985\u5b9a\u7684\u4eba\u4e0d\u4e00\u5b9a\u80fd\u6210\u4f5b\uff0c\u4f46\u6210\u4f5b\u4e00\u5b9a\u79bb\u4e0d\u5f00\u7985\u5b9a\uff01\u201d\u3002
3\u3001\u901a\u8fc7\u201c\u5b9a\u201d\uff0c\u6211\u4eec\u5185\u5728\u7684\u667a\u6167\u5c31\u4f1a\u6e10\u6e10\u7684\u663e\u73b0\u51fa\u6765\uff0c\u8fd9\u79cd\u667a\u6167\u548c\u6211\u4eec\u5e73\u65f6\u7684\u901a\u8fc7\u5b66\u4e60\u3001\u7ecf\u5386\u3001\u4f20\u6388\u7b49\u65b9\u5f0f\u83b7\u5f97\u7684\u201c\u4e66\u672c\u667a\u6167\u201d\u4e0d\u4e00\u6837\uff0c\u662f\u6bcf\u4e2a\u4eba\u5185\u5fc3\u672c\u6765\u5c31\u5177\u5907\u7684\u81ea\u6027\u667a\u6167\uff08\u4f5b\u6559\u79f0\u4e3a\u201c\u5185\u89c2\u667a\u6167\u201d\uff09\uff0c\u6700\u7ec8\u80fd\u751f\u8d77\u8d85\u8d8a\u4e16\u95f4\uff08\u51fa\u4e16\u95f4\uff09\u7684\u667a\u6167\uff0c\u65ad\u9664\u4e00\u5207\u70e6\u607c\uff0c\u89e3\u8131\u751f\u6b7b\uff0c\u8d85\u8d8a\u8f6e\u56de\u4e86\u3002
\u2014\u2014\u201c\u6212\u5b9a\u6167\u201d\u8fd9\u4e09\u4e2a\u8fc7\u7a0b\u662f\u5faa\u5e8f\u6e10\u8fdb\u3001\u7531\u4f4e\u81f3\u9ad8\u7684\uff0c\u4e5f\u662f\u9488\u5bf9\u4e0d\u540c\u5883\u754c\u7684\u70e6\u607c\uff1a\u6301\u6212\u80fd\u53bb\u9664\u8fdd\u72af\u6027\u70e6\u607c\uff0c\u7985\u5b9a\u80fd\u53bb\u9664\u56f0\u6270\u6027\u70e6\u607c\uff0c\u4fee\u6167\u80fd\u53bb\u9664\u6f5c\u4f0f\u6027\u70e6\u607c\u3002

\u9053\u6559\u540e\u6765\u590d\u6742\u5f97\u5f88\uff0c\u795e\u9053\u6559\u504f\u79bb\u4e86\u8001\u5b50\u7684\u521d\u8877\u3002\u4e3b\u8981\u76ee\u7684\u662f\u957f\u5bff\u6210\u4ed9\u3002\u4e3b\u8981\u65b9\u6cd5\u662f\u5410\u7eb3\u8f9f\u8c37\uff0c\u70bc\u4e39\u8fd8\u795e\uff0c\u517b\u751f\u6c14\u529f\uff0c\u672f\u6570\u4f53\u9053\u3002\u5f53\u7136\u8fd8\u6709\u9634\u9633\u4e94\u884c\u7684\u5404\u79cd\u65b9\u672f\uff0c\u5982\u76f8\u547d\u672f\uff0c\u7b26\u5492\u672f\uff0c\u9a71\u5f79\u9b3c\u795e\u672f\uff0c\u901a\u7075\u548c\u9644\u4f53\u4e34\u575b\uff0c\u9690\u9041\u672f\uff0c\u98de\u5347\u672f\uff0c\u51fa\u795e\u672f\uff0c\u9634\u9633\u7eb5\u6a2a\u7b49\u519b\u5e08\u672f\uff0c\u9053\u5bb6\u6b66\u672f\uff0c\u91c7\u9634\u8865\u9633\u4e4b\u672f\u3002\u7b49\u7b49\u3002\u8fd9\u4e9b\u867d\u5e76\u975e\u5927\u9053\uff0c\u800c\u5728\u9053\u6559\u4e0d\u7edd\u3002\u4e14\u591a\u901a\u9b3c\u795e\uff0c\u5984\u8bf4\u798f\u7978\u3002\u504f\u79bb\u8001\u5b50\u6e05\u51c0\u65e0\u4e3a\u4e4b\u7406\u5ff5\u3002
\u53ef\u4ee5\u770b\u9053\u6e90\u7b49\u9053\u5178\u3002\u5f00\u59cb\u9053\u6559\u5e76\u65e0\u4e00\u5b9a\u4f53\u7cfb\uff0c\u540e\u6765\u4f5b\u6559\u7684\u8fdb\u5165\uff0c\u5927\u5927\u6fc0\u53d1\u4e86\u9053\u6559\u7684\u4f53\u7cfb\u5316\uff0c\u56e0\u6b64\u53d1\u5c55\u4e86\u4ed9\u73ed\u548c\u9b3c\u795e\u4f53\u7cfb\uff0c\u4fee\u70bc\u4f53\u7cfb\u7b49\u3002

  佛教修戒定慧,应为持戒、禅定、智慧。
  戒定慧合称为三学,即三项训练。 佛陀教导我们需要培育的就是这三学:
  1. 修戒——完善道德品行;
  2. 修定——致力于内心平静;
  3. 修慧——培育智慧。
  戒定慧三学是次第的关系,即循序渐进的关系。先要完善自己的品德;有了品德,就应尝试让自己的心平静;内心平静了,应进一步提升智慧。
  有些经典也将戒定慧三学分为八个部分,称为“八支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其中,正见和正思惟属于慧学,正语、正业和正命属于戒学,正精进、正念与正定属于定学。也就是说:修习八支圣道即是在培育戒定慧。
  不要认为修行就是枯坐蒲团、不吃人间烟火。所谓的修行,就是修习戒、定、慧,培育品德、平静和智慧。
  烦恼根深蒂固,想要断除烦恼不是件轻而易举、想断就断的事,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烦恼由粗到细分三个层次,修行也是由低到高分三个阶段。修行的三个阶段分别可以去除三个层次的烦恼,即:
  1. 通过持戒去除违犯性烦恼;
  2. 通过修定去除困扰性烦恼;
  3. 通过修慧去除潜伏性烦恼。
  持戒
  道德品行,佛教称为“戒”。许多人将“戒”片面地理解为消极的禁戒,认为有了戒就不自由了,这个不能做,那个也不能做。然而,“戒”的巴利语为sãla,含有行为、习惯、品质、本性、自然等意思,通常也指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好品德、良善的行为等。
  从“戒”的原意来看,它是主动地培育好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善的品德、素养。一个人只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就不会去做损人利己,甚至是伤天害理、损人不利己的事情。有道德、有戒行的人,不会做出对他人会造成伤害、对自己会受到良心谴责的事情。
  戒,也叫做“学处”,即学习规范、训练规则。戒可以分为出家人的学处和在家人的学处。出家人的学处有很多,例如比丘最基本的学处就有227条,其他细小的行为规范则不计其数。不过,虽然学处很多,但最终的目的却只有一个——断除烦恼。相对来说,在家人的学处就少得多了,最基本的行为规范也不过五条,称为“五戒”(pacasatilde;la)。这五条学处是通过远离、避免五种不良的行为来达成,即:
  1. 远离杀生;
  2. 远离不与取(偷盗);
  3. 远离欲邪行(邪淫);
  4. 远离虚妄语;
  5. 远离放逸之因的诸酒类(麻醉品)。
  这五条学处是做人、做好人、做善人的基本行为规范。有些人也许不理解遵守这五条学处的意义,那么,我们可以用“推己及人”的方法来认识持守五戒的必要性。
  例如:出于对生命的尊重,我们不应该杀生。任何有生命的东西都爱惜生命、贪生怕死;自己不喜欢被人伤害、被人杀害,为什么要对其他的众生施暴、要杀害别人呢?正是因为自己不希望受伤害、被杀害,所以不应该伤害、杀害其他众生。这是对生命最基本的尊重!
  自己不希望所拥有的财物被偷、被抢,所以不应该去偷、去抢、去占有别人的财物。
  自己希望拥有幸福的家庭,希望家庭和谐、夫妻和睦相处,所以不应该在外面乱搞男女关系,拈花惹草、红杏出墙。
  自己不喜欢受别人欺骗,希望自己所讲的事情被别人相信,所以要言而有信、言行一致,不应当说假话、骗人的话。人们都知道吸烟、酗酒、吸毒是不好的,既浪费钱财又损害健康,甚至会危害社群。喝酒能使人丧失理智,醉酒后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出来。远离这些消遣性的麻醉品,常保神智清醒。
  总之,当一个人想要完善自己、提升自己,首先要有德行。有了品德、戒行,就不会在言行上做出伤害他人、危害社会的行为,就不会成为违犯性烦恼的奴隶。通过持戒、培育品德,可以去除违犯性的烦恼。
  禅定
  定就是内心处于平静、安宁、专一的状态。培育定的方法叫做“止”,即止息烦恼、致力于内心平静的意思 。佛陀曾经教导过许多修定的方法,《清净道论》将之归纳为四十种业处。业处(kammañntilde;hàna),即心工作的地方。所有四十种业处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通过心专注于单一的目标来达到内心的平静。
  为什么让心专注于单一的目标就能够达到内心的平静呢?举个例子来说:假如一个人没有工作,他就可能游手好闲,甚至到处惹是生非。如果帮他找一份工作,让他安下心来上班;只要他有工作做了,就不会无所事事、不务正业了。我们的心也是这样,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引导方向,它就会随顺着自己的喜好,追逐欲乐、飘浮不定。让它专注于一个特定的目标,它就能够逐渐平静下来。这就是培育定力的原理。佛教是从事心灵工作的,教我们如何引导这颗心,善用这颗心,让它朝着好的方向、善的方向发展。
  在经典中,通常将培育到某种高度的定力称为“禅定”。禅定,即心处于高度专注的状态。一个人若达到禅定的境界,其心能够持续地维持在极度喜悦、快乐、宁静和殊胜的状态一段很长的时间。
  佛教将禅定分为八个层次,包括四种色界禅那和四无色定: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这些定境是越往高处越殊胜的。在高级禅定中,即使连喜悦、快乐都消失,内心只处于极度宁静、微妙和殊胜的状态。
  此外,还有一种心虽然专注但层次比较低的定,叫做“近行定”,意思是接近禅那的定。
  在缅甸、泰国、斯里兰卡等南传上座部佛教国家,这些培育定力的方法至今仍然普遍地被教导和实践着。包括许多在家人在内的禅修者依照比库们的教导,都能体验到不同程度的禅定境界,亲自证明佛陀教导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当禅修者在进入禅定的时间内,他的心不会出现任何的烦恼,甚至连杂念都不会生起。其间,困扰性烦恼完全被强大的定力所镇伏。
  想要去除潜伏性烦恼,根除内心的烦恼,就应该修慧、培育智慧。唯有通过智慧,才能把烦恼连根拔除。
  这里所说的智慧,并不是指脑瓜转得快,理解能力强,记忆力好;也不是指在商场、官场、战场、考场能打败对手,青云直上。这些能力只能叫才华或聪明,不是佛教所说的智慧。佛教所指的智慧,是能够彻知人生真相、洞察世间本质的智慧。
  培育定力的方法叫“修止”,培育智慧的方法叫“修观”,即如实观照名色法、观照世间无常、苦、无我的意思。因此,培育定力和智慧的方法合称为“止观”。
  智慧
  我们需要透过智慧来观照名色法,了解名色法无外乎是由眼、耳、鼻、舌、身、意所构成。眼、耳、鼻、舌、身称为五根,即五种感官,它们构成了这个色身(肉体之身)。意呢,有六种,即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和意识。这六识分别认知六种对象:颜色、声音、气味、味道、触觉和各种现象(法所缘)。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就是自己的身心和这六种对象的互动。
  当我们看到美丽的东西、听到悦耳的声音、吃到好吃的食物等等时,很容易生起贪心,想要追求这些东西。当心接触到不喜欢的对象时,心会排斥、抗拒,很容易生起嗔心。不了解事物的本质,叫做痴。贪嗔痴都是不善心,亦即是烦恼。
  我们应当用这样的方法来观照名色法是如何构成的?它们如何运作?在什么情况下生起的是善心,什么情况下生起的是不善心?应当如何培育善心,如何避免不善心?
  了解名色法之后,还必须进一步追查造成名色之因、生命之因。有果必

学佛必须依名师

我们进入佛门必须要拜个明师。但是:如果你自己连正邪都不分,虽然你踏破铁鞋走遍天下,就算你碰到明师,如果明师讲的法你体悟不出来,恐怕明师从你眼皮底下而溜,擦肩而过,你也没办法认识,这就比方小学的学生向博士求学一般,如果讲深义吧,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对牛弹琴,如果讲浅义吧就没什么意义了。
如果以佛门“正法”而修行其实很简单,“正法”的核心有三,第一:【以弘法度生为宗旨】,弘什么法呢?第二:【以修行为目的】,修行的目的是什么呢?第三:【以解脱为究竟】,解脱就是了脱生死大事也,这就是学佛修行的核心,只要是教你这个法的师父就是你的明师。然后你依教奉行,恭敬三宝,上孝下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一句佛号无令间断,足够你一辈子受用无穷也,所以云【大道至简】。
如果你想修学禅宗法门,那就真的要参学明师了。佛陀告诉我们:【要听两种人的话:一、要听有智慧人的话,二、要听有经验人的话】,所以志公禅师曰:【不遇出世明师,狂服大乘法药反被药所误】。祖师大德们自己修行有了成就,然后将自己修行的经验开示给后来人,教你在修行的路上进入正确的修行方式,使你单刀直入不绕圈圈。
昔日,神秀慧明大师是五百人首座,讲得三十二部经论也未能开悟 去寻六祖求法,六祖大师开示一句话,胜过他三十年的功夫,方知前非方法错误,方法错误就是用了三十年的功夫还在偏道上行驶,突然有人指示一条直道他就更会跑了,也就是说,他三十年的功夫没白费,你没有修行的功底,你能体悟得出来吗?。
也就是说:用我知我见的构思想象去执着种种事相,就落入错误的观念都属于妄想。之所以我们要多参学祖师大德的法语才有助于我们的悟性,但关键是:我们要以某某大德真正悟了道的法语方为可靠依据,例如:达摩血脉论、六祖坛经、传心法要、近代虚云老和尚法语等等,这些大德都具有悟了道,有超凡的奇迹故事来作证明。
现在有些乱像,自己似懂非懂就大量收徒弟,简简单单的填个皈依证就搞定了,而且那些徒弟就到处宣扬自己是佛门弟子,其实呀:啥也不懂,所以佛祖曾经呵此类人云【不明佛理者,言学佛即为谤佛】。
那为什么不明佛法的人说自己是佛门弟子就构成了谤佛之罪呢? 佛门弟子是佛门的形象和榜样,皈依里面有很多词句是需要师父亲自讲解你才明白,你明白了以后才懂得要怎样才能做一个合格的佛门弟子。如果只是简简单单的填个皈依证就完事了,你不懂佛门规矩又不懂修行,你的言行举止和习气毛病照旧无缺,你还说你是佛门弟子,你这不是败佛门之德风吗? 所以就构成了谤佛之罪,你不要到处讲自己是佛门弟子还免除谤佛之罪。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因戒生定,因定发慧。
佛戒就是佛家的戒律。

关于如何做是持佛戒的问题,参考如下:

1、必须要认真学习和遵守社会道德行为规范,特别是尊敬老人、孝敬公婆、懂礼貌等做人的基本行为规范。这符合“摄善法戒”。

2、必须要斩钉截铁地立即斩断这些不良习气,不要犹犹豫豫,不要问为什么,因为这些就是做人的基础内容,是需要我们学习的。必须要端正纠正错误的态度(参见斑竹的新浪博文《关于纠正错误》)。

如果我们在克服这些不良毛病时,犹犹豫豫,推三阻四,其实就是不想改。如果不想改,那么就不会有进步。注意,对于缺点不想改变,妄图挺是挺不过去的,最终还要落实到纠正自己的错误,提高自己的修养上面去。特别是过真妄交辙、意识关的朋友,不升华自己的道德修养,并将其落实到行动上是过不去关口的。

3、要想摆脱烦恼,就得克服习气。大量的烦恼都是因为自己的习气造成的。因为不良的习气,使得他人反感自己,如果自己不从受到打击上反思自己,那么就永远也摆脱不了烦恼,命运对自己来说就总是不好的。所以必须要学会自责。

4、认错和纠正错误的恶劣态度是令人深恶痛绝的。这是轻浮、自傲、不虚心的表现。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使自己的关口加重。所以必须有想深入领悟认识和纠正错误的态度。如果态度端正了,就说明修养在入门。因为这意识到要掸去身上的灰尘了,从而离佛性近些。

5、持戒(律己)、学习和遵守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要持之以恒,不能三分钟热度,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学习和遵守社会道德行为规范的目的与意义必须明确。不能稀里糊涂。一定要知道它是在帮助自己做人,是作为人应该学习和做到的最起码行为要求,也是使自己摆脱烦恼的必要途径。

6、不要认为自己已经不是小孩了。其实,在思想领域自己仍然非常幼稚。所以,我们必须要真正意识到自己的不足,纠正自己的不足,真正按照社会道德行为规范去做,而且热情主动地去做,那样自己才能真正有所提高。

7、等待无效。道德修养不提高,靠熬靠挺最终是过不去的。必须从现在就要做起,提高自己的修养。

8、学会主动、热情地慰问老人,特别是儿媳要经常主动接近、热情关心和慰问公婆,这是礼貌和善良的表现。不要冷漠,不要不管不问,不要以自我为中心。

9、在老人和领导面前要学会必要的礼貌。特别是儿媳在公婆前,要注意不要手舞足蹈,不要张牙舞爪,不要目中无人,不要自私自利,不要长幼不分、目无尊长,不要懒惰,不要我行我素、胡作非为。

要学会在公婆等老人面前主动热情地关心、照顾、慰问老人,柔和贤惠,勤劳肯干,中规守矩。这些都是持戒的内容。有了疑惑或反面意见要在尊敬老人和领导的前提下,在适当时机,以合适方式和颜悦色地提出自己的建议,不要顶撞老人和领导,不要目中无人。

10、要学会热情待人,时刻想到自己的言行是否对别人造成伤害,不能动不动就摆脸给别人看,不要情绪化,不要连五分钟的稳定情绪都稳定不了。一定要注意修养。

11、对于自己缺失的道德一定要设法补上。要谦虚,要自责,要时刻想到道德,那么就会迫使自己努力学习并遵守道德行为规范,使自己成为一个有道德、懂礼貌的人。

12、家庭不和的主要原因,往往都是因为小字辈的道德严重缺失造成的。特别是儿媳,缺乏必要的孝敬心和行为,缺乏传统道德理念,缺乏道德约束,从而导致家庭矛盾。所以,做为小字辈必须要反思自己的不足,学会孝敬老人,学会持家过日子。老人也应该对小字辈予以一定的包容,允许对方有一个学习的过程。

13、纸是包不住火的。妄想不改变自己的毛病,而只是靠遮遮掩掩蒙混过关,那最终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最后的下场只能由自己承担,苦果只能由自己品尝。

14、不要嫌别人对你不好。作为小字辈的你应该首先注意的是你对老人怎样?热情吗?关心吗?照顾吗?还是我行我素,孤僻自私?注意你可是小字辈,叫老人首先要尊敬你?你是不是在开玩笑?

15、不要胡思乱想。不要认为我们所讲的道德规范不正确。这是千百年来人们承传下来的正义的内容,是被无数人所证实了的,受益无穷的内容。难道你就那么特殊吗?认为道德不正确吗?赶快纠正自己的不足,不要胡思乱想,不要做无用功而耽误时间。

戒定慧三位一体,持戒这种行为本身就是智慧、就是禅定,真正的三昧不是坐在那里不动,而是做一切事而不住著一切事,这就是持心戒,就是无出无入的首愣严三昧。而智慧也就是持戒,就是禅定,无智之人不会理解持戒的要义,是不会有持戒之心的,能持戒律,心不放逸就是禅定。怎么样修禅定呢?不住于相就是禅定,即无能住之心又无所住之相,度一切众而无度生之想,这种定心就是空性的智慧。
戒在生活中具体要怎么做呢?那就是持一切禁戒而不要有持戒之相,做一切善事而不生行善之心。

戒有止持戒和作持戒二种,止是制止,制止身口意不作诸恶,如五戒乃至具足戒等是;作是造作,策励三业以造作众善。以上二戒又名止持门和作持门,诸恶莫作是止持门,众善奉行是作持门。

(术语)六度之一。受持戒律而不犯触也。法华经譬喻品曰:‘持戒清洁,如净明珠。’维摩经佛国品曰:‘持戒是菩萨净土。’地持论八曰:‘三十二相无差别因,皆由持戒所得。’智度论谓有大力毒龙,以眼视人,弱者即死。以气嘘人,强者亦死。时龙受一日戒出家,入林树间,疲懈而睡。猎者见之喜曰:以此皮献国王,以为船饰可乎?便以杖案其头,刀剥其皮。龙自念:我今持戒,故不计此身,一心受剥,不生悔意。时日大热,欲趋大水。见诸小虫来食其身,为持戒故,不敢动。畜生尚能坚持禁戒,至死不犯,况复于人!

  持戒十种利益:持戒是菩提之根本,入道之要门。菩萨能坚守护持,则获十种利益也。
  一、满足智愿 谓修菩萨行者,能持禁戒,则身心清净,慧性明了,一切智行,一切誓愿,无不满足也。
  二、如佛所学 谓佛初修道时,以戒为本,而得证果,菩萨修行,若能坚持净戒,是亦如佛之所学也。
  三、智者不毁 谓修菩萨行者,戒行清净,身口无过,凡有智之人,喜乐赞叹,而不毁訾也。
  四、不退誓愿 谓修菩萨行者,坚持净戒,求证菩提,誓愿弘深,勇猛精进,而不退转也。
  五、安住正行 谓修菩萨行者,坚持戒律,则身口意业,悉皆清净,而于正行安住而不舍也。
  六、弃舍生死 谓修菩萨行者,受持净戒,则无杀盗淫妄等业,而能出离生死,永脱轮回之苦也。
  七、慕乐涅槃 梵语涅槃,华言灭度,谓修菩萨行者,坚持戒律,绝诸妄想,故能厌恶生死之苦,而欣慕涅槃之乐也。
  八、得无缠心 谓修菩萨行者,戒德圆明,心体光洁,一切烦恼业缘,悉皆解脱,而无缠缚之患也。
  九、得胜三昧 梵语三昧,华言正定。谓修菩萨行者,持戒清净,心不散乱,则得三昧成就,定性现前,而超诸有漏也。
  十、不乏信财 谓修菩萨行者,持守戒律,于诸佛法,具正信心,则能出生一切功德法财,而不匮乏也。
【戒定慧】

 又名三学,或三无漏学。戒是戒止恶行,定是定心一处,慧是破妄证真。持戒清净心则安,心安则可得定,得定则可观照分明而生智慧。持此戒定慧三法,能对治三毒,成就佛果,所以又叫做三无漏学。
戒者防身之恶。定者静心之散乱。慧者去惑证理也。五灯会元曰:‘法要有三:曰戒定慧。唐宣宗问弘辨禅师曰:云何名戒?对曰:防非止恶谓之戒。帝曰:云何为定?对曰:六根涉境,心不随缘名定。帝曰:云何为慧?对曰:心境俱空,照览无惑名慧。’名义集四曰:‘防非止恶曰戒,息虑静缘曰定,破恶证真曰慧。’学此三法而到涅槃,故云三学。若人防止三业之邪非则心水自澄明,是由戒而生定者。心水澄明,则自照万象是由定而生慧者。此三者次第相生。入道之关键也。玄义三下曰:‘增三数明行者,谓戒定慧。此三是出世梯橙,佛法轨仪。’三藏法数九曰:‘如来立教,其法有三:一曰戒律,二曰禅定,三曰智慧。然非戒无以生定,非定无以生慧,三法相资,不可缺一。’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 浣涙暀瑕佹庝箞淇垝瀹氭収?
    绛旓細浣涙暀涓殑鎴掑畾鎱т慨琛屾柟娉曟槸涓夐」鍩烘湰璁粌銆浣涢檧鎸囧鎴戜滑搴斿綋鍩瑰吇杩欎笁椤癸細1. 淇垝鈥斺斿畬鍠勯亾寰峰搧琛岋紱2. 淇畾鈥斺旇嚧鍔涗簬鍐呭績骞抽潤锛3. 淇収鈥斺斿煿鑲叉櫤鎱с傛垝瀹氭収涓夎呮槸渚濇閫掕繘鐨勫叧绯汇棣栧厛锛岃鍩瑰吇鑹ソ鐨勫搧寰锛涘叾娆★紝杩芥眰鍐呭績鐨勫钩鍜岋紱鏈鍚庯紝鎻愬崌鏅烘収锛屼粠鑰屾洿濂藉湴鐞嗚В浜虹敓鐪熻皼銆傛湁鏃讹紝鎴掑畾鎱ц杩涗竴姝ョ粏鍒嗕负鍏...
  • 浣涙暀瑕佹庝箞淇垝瀹氭収?
    绛旓細浣涙暀淇垝瀹氭収,搴斾负鎸佹垝銆佺瀹氥佹櫤鎱銆 鎴掑畾鎱у悎绉颁负涓夊,鍗充笁椤硅缁冦 浣涢檧鏁欏鎴戜滑闇瑕佸煿鑲茬殑灏辨槸杩欎笁瀛: 1. 淇垝鈥斺斿畬鍠勯亾寰峰搧琛; 2. 淇畾鈥斺旇嚧鍔涗簬鍐呭績骞抽潤; 3. 淇収鈥斺斿煿鑲叉櫤鎱с 鎴掑畾鎱т笁瀛︽槸娆$鐨勫叧绯,鍗冲惊搴忔笎杩涚殑鍏崇郴銆傚厛瑕佸畬鍠勮嚜宸辩殑鍝佸痉;鏈変簡鍝佸痉,灏卞簲灏濊瘯璁╄嚜宸辩殑蹇冨钩闈;鍐呭績骞抽潤浜,搴旇繘...
  • 浣涙暀瑕佹庝箞淇垝瀹氭収?
    绛旓細涓銆佹弧瓒虫櫤鎰 璋撲慨鑿╄惃琛岃,鑳芥寔绂佹垝,鍒欒韩蹇冩竻鍑,鎱фф槑浜,涓鍒囨櫤琛,涓鍒囪獡鎰,鏃犱笉婊¤冻涔熴 浜屻佸浣涙墍瀛 璋撲經鍒濅慨閬撴椂,浠ユ垝涓烘湰,鑰屽緱璇佹灉,鑿╄惃淇,鑻ヨ兘鍧氭寔鍑鎴,鏄害濡備經涔嬫墍瀛︿篃銆 涓夈鏅鸿呬笉姣 璋撲慨鑿╄惃琛岃,鎴掕娓呭噣,韬彛鏃犺繃,鍑℃湁鏅轰箣浜,鍠滀箰璧炲徆,鑰屼笉姣佽ň涔熴 鍥涖佷笉閫瑾撴効 璋撲慨鑿╄惃琛...
  • 濡備綍淇寔銆鎴掑畾鎱銆?
    绛旓細浠涔堟槸鎴掑畾鎱э紵鎽勫績涓烘垝锛屽洜鎴掔敓瀹氾紝鍥犲畾鍙戞収銆傗斺斻婃涓ョ粡銆蹇典經鑰佸皯鐨嗗疁锛屼竴蹇冨康浣涘嵆鏄憚蹇锛屽康鐨勫浜嗭紝灏变細鏈夊畾鍔涘拰鏅烘収銆俖鑽笀鐞夌拑鍏夊鏉ユ湰鎰垮姛寰风粡锛屽湴钘忚彥钀ㄦ湰鎰跨粡锛屾櫘璐よ彥钀ㄨ鎰垮搧锛岄噾鍒氱粡锛屽ぇ鎮插拻锛屽績缁忥紝鏅棬鍝侊紝濡欐硶鑾插崕缁忥紝渚濇硶涓嶄緷浜恒備笉瑕佽糠淇′换浣曚汉銆俖銆婃涓ョ粡鈥斺斿ぇ鍔胯嚦鑿╄惃蹇典經鍦嗛...
  • 浣涙暀瑕佹庝箞淇垝瀹氭収
    绛旓細涔濄佸緱鑳滀笁鏄с姊佃涓夋槯锛屽崕瑷姝e畾銆傝皳淇彥钀ㄨ鑰咃紝鎸佹垝娓呭噣锛屽績涓嶆暎涔憋紝鍒欏緱涓夋槯鎴愬氨锛屽畾鎬х幇鍓嶏紝鑰岃秴璇告湁婕忎篃銆傚崄銆涓嶄箯淇¤储銆璋撲慨鑿╄惃琛岃咃紝鎸佸畧鎴掑緥锛屼簬璇镐經娉曪紝鍏锋淇″績锛屽垯鑳藉嚭鐢熶竴鍒囧姛寰锋硶璐紝鑰屼笉鍖箯涔熴傘愭垝瀹氭収銆戝張鍚嶄笁瀛︼紝鎴栦笁鏃犳紡瀛︺鎴掓槸鎴掓鎭惰锛屽畾鏄畾蹇冧竴澶勶紝鎱ф槸鐮村璇佺湡銆
  • 鎴掑畾鎱涓夊,瀛︿經淇鐨勫熀纭
    绛旓細浣滀负涓涓淇$殑浣涙暀寰掞紝蹇呴』鐭ラ亾鎴掋佸畾銆佹収涓夊锛岃繖鏄浣涗慨琛岀殑鍩虹銆(1)鎴掞細浠庢秷鏋侀潰璇达紝鎴掓槸"姝竴鍒囨伓"銆傝鎭朵笉浣滐紝鎭朵笟鎭跺洜渚夸笉澧炲姞銆備粠鍑″か闃舵鍋氳捣锛屽埌浜嗗ぇ灏忎箻鍦h呯殑闃舵锛岃嚜鐒朵笉鍐嶉犱綔浠讳綍鎭跺洜銆備粠绉瀬闈㈣锛屾垝鏄繘鑰"淇竴鍒囧杽"锛岃鍠勫琛岋紝涓嶆濆洖棣堬紝浣嗘眰"鍒╃泭浼楃敓"銆傚皬涔樼殑澹伴椈鍙婄紭瑙...
  • 浣涙暀:濡備綍淇鎴掋佸畾銆鎱?
    绛旓細鈥滃畾鈥濓紝鍋氬埌淇垝閲岀殑鎵鏈夊唴瀹癸紝骞朵笖淇濇寔涓嶅彉锛屽畾鐢 鈥滄収鈥濓紝鍥犳垝寰楀畾锛屽洜瀹氬紑鎱э紝鎴掑畾鎱鏄竴鑰屼笁銆佷笁鑰屼竴锛屽彧鏄搴︿笉涓鏍 鈥滃績濡傛姘粹濈殑鎰忔濆氨鏄笉涓鸿嚜宸辫岃捣蹇冨姩蹇 鈥滈殢缂樺害鏃モ濈殑鎰忔濇槸涓鍒囬兘涓哄叾浠栦汉鐫鎯筹紝灏借嚜宸辨渶澶у姫鍔涘府鍔╁埆浜 鈥滅紭璧锋х┖鈥濇墍鎻忚堪鐨勬槸涓嶅彲浠ユ墽鐫浜庝竴鍒囩墿璐ㄣ佺幇璞 鈥...
  • 鍑涓氳浜濡備綍鍕淇垝瀹氭収
    绛旓細闂細鍑涓氳浜濡備綍鍕淇垝瀹氭収锛鎴掑畾鎱ф湁娆$鍚楋紵澶у畨娉曞笀绛旓細鎴掑畾鎱у張绉颁笁鏃犳紡瀛︼紝涔冧竴浠f椂鏁欎箣鎬荤翰銆傛垝鍙堝彨姣楀凹銆佹尝缃楁彁鏈ㄥ弶銆傛垝寰嬫槸閽堝鍑″か浼楃敓鐨勭儲鎭笺佷範姘旀墍鏂借鐨勩傛渶鍩烘湰鏄簲鎴掆斺旀潃銆佺洍銆佸┈銆佸銆侀厭銆傝嫢涓庡剴瀹剁殑銆屼簲甯搞嶇浉瀵硅岃█锛屼笉鏉鐢熸槸浠侊紝涓嶅伔鐩椾负涔夛紝涓嶉偑濠槸绀硷紝涓嶅璇负淇★紝涓...
  • 鎬庢牱鍕淇垝瀹氭収?
    绛旓細鍕や慨鎴掑畾鎱э紝鐔勭伃璐棓鐥达紝鎽勫績涓烘垝锛屽洜鎴掔敓瀹氾紝鍥犲畾鍙戞収锛屾垝鏄畾涔嬩綋锛屾収鏄畾涔嬬敤銆
  • 浣涜: ldquo 鍕淇垝瀹氭収,鐔勭伃璐棓鐥 rdquo 鏄摢涓夋櫤鎱?
    绛旓細鎱у姏鍙互甯姪淇鑰呰娓呬簨鐗╃殑鏈川锛屾礊瀵熷畤瀹欑殑鐪熺悊锛屼粠鑰屽湪淇閬撹矾涓婃洿鍔犲潥瀹氥佹槑鏅恒傛収鍔涙槸淇鑰呰秴瓒婄敓姝汇佽В鑴辩儲鎭肩殑鍏抽敭銆傜患涓婃墍杩帮紝“鎴銆佸畾銆佹収”涓夋櫤鎱ф槸浣涙暀淇鐨勫熀纭鍜屾牳蹇冦傞氳繃鎸佹垝銆佷慨瀹氥佸紑鎱э紝淇鑰呭彲浠ラ愭鎻愬崌鑷繁鐨勪慨琛屽鐣岋紝瀹炵幇鍐呭績鐨勮В鑴卞拰瓒呰秺銆
  • 扩展阅读:学佛学出精神病是怎么回事 ... 信佛的十大精神病 ... 陈大惠精神病为什么治不好 ... 戒定慧的深度解释 ... 戒定慧的十大好处 ... 戒定慧字画 ... 为什么信佛的人会得精神病 ... 戒定慧图片大全 ... 信佛还能过夫妻生活吗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