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科学成就,不要四大发明! 简要总结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科学成就和文化影响

\u7b80\u8981\u603b\u7ed3\u4e2d\u56fd\u53e4\u4ee3\u56db\u5927\u53d1\u660e\u7684\u79d1\u5b66\u6210\u5c31\u548c\u6587\u5316\u5f71\u54cd\uff1f

\u4e2d\u56fd\u53e4\u4ee3\u56db\u5927\u53d1\u660e\u662f\u4ec0\u4e48\uff1f

\u4e2d\u56fd\u53e4\u4ee3\u56db\u5927\u53d1\u660e\u662f\u4ec0\u4e48\uff1f

太阳风暴——最早发现的太阳黑子
有星孛入于北斗——彗星的观测
朔月辛卯 日有食之——日食记录
日月星辰——阴阳合历
世界最古老的星表——石氏星表
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历法著作——《太初历》
土圭测日影
星陨如雨——流星群的观测
演示天体视运动的仪器——浑天仪
我国最古老的记时仪器——壶漏
大地测量——子午线的测定
历法革命——沈括的《十二气历》
科苑奇葩——郭守敬发明和研制的天文仪器
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郭守敬的《授时历》
周公观景——天文台的设置
我国最早的数学专著——《周髀算经》
精推细算——《九章算术》
运筹帷幄——零与筹算
十进制记数法
中国剩余定理——大衍求一术
祖冲之和圆周率
贾宪三角
一元高次方乘——天元术
朱世杰和他的《四元玉鉴》
双假设法——盈不足术
级数与垛积术的应用
中国——算盘的故乡
磁石的魔力——指南针的发明
《墨经》与第一运动定律
被中香炉与常平架
磁偏角和磁倾角
测量工具——游标卡尺
投影 幻灯——走马灯
神秘的倒影
奇异的镜子——透光镜
世界最早的潜望镜
世界最早的人工磁化法——指南鱼
杰出的机械——指南车
火药的发明
火柴的发明
漆和漆器
China——世界著名的瓷器
石油和天然气
会燃烧的石头——煤的开发和利用
张衡的地动仪
最早的测风仪
云向西 雨没犁——云的观测和云图集
温度观测仪和降水观测仪
天气预报
古老的物候历
我国最早的水利工程——都江堰
引泾往洛—一郑国渠
贯通南北的水利工程——京杭大运河
我国最早的水位站——涪陵石鱼
我国最早的潮汐图——窦叔蒙《涛时图》
古代地理学名著——《水经注》
青铜时代——铜矿开采
煮海为盐——盐卤开采
最早的植物志—— 《南方草木状》
草木鱼虫鸟兽——动植物分类
举杯邀明月 把酒问青天——制曲和酿酒
山中有玉者木旁枝工垂——植物探矿
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特色鲜明的《王祯农书》
精耕细作五谷丰登
茶的种植与茶文化
鲁桑百丰绵绵——桑蚕技术
济世之谷——豆类植物的栽培和豆类食品
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善其事 利其器——铁犁的发明
蓄力播种机——三角耧
扬场工具——扇车
水利灌溉机械——龙骨水车
两利俱全十倍禾稼——桑基鱼塘
内园分得温汤水二月中旬已进瓜——栽培技术
地下渠道——坎儿井
望齐侯之色——中医的诊断术和治疗术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神农尝百草——中草药治病
伏羲制九针——针灸疗法
华陀麻醉术——麻沸散
免疫法——种痘术
养生延年——激素的提取
铁的冶炼技术
百炼成钢——多种多样炼钢技术
黄铜和锌的冶炼
中国银——含镍白铜的冶炼和西传
水法冶金——胆铜法
三大铸造技术
粮食加工工具——水碓和水磨
最早记录里程的车辆——记里鼓车
纵横驰骋——蹄铁术与马蹬的发明
鲁班与锯刨伞的发明
巨龙横卧——万里长城
世界第八奇迹——秦兵马俑
巧夺天工——风格独具的桥梁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隋大兴城
宫殿建筑的瑰宝——故宫
最高最占老的重楼式木塔——山西应县木塔
不沉之舟之奥秘——水密隔舱
运河船闸
大风起兮车如飞——风帆和帆车
飞行者的至宝——降落伞
凌波之至宝——舵
高效率的推进工具——橹
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下“西洋”
航空模型之始——风筝
天文与地文航海技术
水平旋翼和螺旋桨
“骑士阶层”的大敌——火药及火药武器
兵学圣典——《孙子兵法》
战车战船
异彩纷呈的冷兵器
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造纸术的发明
雕版印刷术
雕版印刷的最高成就——彩色套印
泥活字印刷技术
木活字印刷术和检字盘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我国最早的建筑学专著——《营造法式》
嫘祖和原始纺织技术
手摇脚踏纺车
织机和提花机
染料和染色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春秋》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我国最早文学理论专著——《文心雕龙》
我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通鉴纪事本末》
我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
我国古代书籍装帧形式
中国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
青铜器与金文
秦代标准字体——小篆
今文字的开端——隶书
笔势飞动 直抒性灵——草书
点画萦带 体势流美——行书
结构完美的字体——楷书
我国文献语言学的奠基作——《说文解字》
民族文化中的瑰宝——文房四宝
石窟艺术与敦煌壁画
唐代杰出的艺术品——唐三彩
形式整齐 声调和谐——律诗
婉约豪放说宋词
历史悠久的中国古乐器
朱载堉与“十二平均律”
闻名中外的曾侯乙编钟
我国第一部介绍戏曲作家 作品的专著——《录鬼簿》
生旦净丑——中国的传统戏曲
元曲与关汉卿
中国古代保健体操——五禽戏
中国功夫——武术
中国古代足球——蹴球
古老的棋类运动——中国象棋
奥妙无穷的黑白世界——围棋
造纸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水运仪象台建于北宋末年,由吏部尚书苏颂主持建造,是一座大型天文仪器,是具有世界性影响的中国古代的伟大科技成就。
蚊香的发明可能与古人端午节的卫生习俗及烧香祭祀的习俗有关。
黑火药,指南针,印刷术。
人类文明的曙光——火
人类最早的远程武器——弓箭
人类最早的工具——石器
中医中药对世界最伟大的贡献是其防病治病的实践技术。
中国是数学古国,《九章算术》、《数术九章》是古代数学名著。
中国还是天文学古国,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有文字记载太阳黑子、哈雷彗星、超新星等天象的国家。
在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四大发明,中医中药、10进位值制、赤道坐标系、雕版印刷术新四大发明之外,瓷器、丝绸、金属冶铸、深耕细作等影响世界科技发展的中国古代发明还可以列举出许多。
24节气堪称我国古代第五大发明
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方面也出现了许多新的进展。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繁荣发展的两个黄金时代。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国家,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古代仅唐以前的大型水利工程就有都江堰、郑国渠、灵渠、龙首渠、京航大运河等。隋朝兴建的京杭 大运河是世界上最早最长的航行运河。这些工程无论在建筑规模、技术水平 还是在农业灌溉、航行、运输的获益等方面都是中世纪欧洲无法比拟的。
春秋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墨子,在《墨经》一书中提出了点、线、 方、圆等几何概念。《周髀算经》已有勾股定理的运算方法。成书于汉代的 《九章算术》共收有应用题的解答方法246个,内容十分丰富,在算术、代数 等方面取得了很高成就,特别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远远胜过古希腊的数学 体系。祖冲之用“割圆术”求出的圆周率十分精确,在世界上处于遥遥领先 的地位。
尤其需要提及的是我国古代对世界文明发展的突出贡献—“四大发明,它 凝聚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造。
指南针发明于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当时的人们把天然磁石磨成勺形, 放在光滑的平面上,使之指出南北方向,这种指南仪被称为“司南”。北宋时 已用人工磁化方法制造指南仪。曾公亮1044年编辑的《武经总略》一书记载 了“指南鱼”的制造方法。大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也进一步说明了 用铁针磁化制作指南针的方法。指南针发明不久,被用于航海,它指引着中 国远洋船队航行于南太平洋和印度洋航线上,并在十二世纪传入阿拉伯,以 后传入欧洲。
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劳动人民从漂絮和沤麻的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始于西 汉。新疆罗布卓尔汉烽燧遗址出土的西汉古纸,都是植物纤维纸,质地还比 较粗糙,东汉主管御用手工作坊的蔡伦,他凭借充足的人力物力,在总结工 匠经验的基础上,以破布、树皮、旧麻为原料,改进造纸工艺,制造出一批 质量比较高的实用纸。造纸技术首先传到朝鲜和越南,七世纪传到日本,八 世纪传到阿拉伯,十三世纪传到欧洲。
印刷术的发明,大体经历了从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两大阶段。大约在隋代, 人们在印章石刻的拓印方法启示下,发明了雕版印刷技术。北宋时期(约在 公元1041-1049年),平民发明家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技术,它用胶泥制成 活字,然后排版印刷,既经济又方便,大大提高了效率,是印刷史上的一次 大的革命。元代王祯又研制成功了木活字,还发明了转轮排字架。
火药的发明始于炼丹术。炼丹士在炼丹过程中,偶然发现点燃硝、硫、木 炭为主要原料的混合物,会引起燃烧和爆炸。火药发明后,被用于军事,结 果改变了战争的面貌,也改变了历史的进程。正如马克思所说:“火药把骑士 阶层炸得粉碎”。在北宋的抗金战争中,宋军使用了“霹雳炮”、震天响等杀 伤力很大的火药武器。宋代后期,又发明了火药砂枪、火药炮。火药大约于 1225至1248年,由商人传入印度和阿拉伯,以后传人西方。
中国的科学技术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居于世界的领先地位。我们对 我国祖先科学创造、发明的揭示与探源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启迪广大青少 年勤奋好学、开拓进取之心。
历史发展到今天,已进入声光电的影像时代,知识信息的传播,形象、直 观。本书选用“图话”的形式,以“图”展现历史风貌和各种形象,以“话” 叙说史实,图文互补,有景有情地向读者展示了祖国几千年文明发展的累累 硕果。
本书虽名为《中国古代发明图话》,但是其中的一些条目并不是严格意义
的发明,如一些天文现象,是我们祖先最先观测到的,是属于发现方面的内 容,但由于对社会生产实践和人民日常生活起过重要作用,意义重大,又有 开创性,我们也放在本书中一并讲述。
再如,有些学术著作,对某一领域里的发明创造作了真实、完整的记录和 描述。历史上的科研成果,主要是靠著作才得以总结、流传下来,如《周髀 算经》、《王祯农书》等。我们也收到本书中。对同一学科,内容相近的学术 著作,我们只选择撰写年代比较早的,加以介绍、讲述。
本书没有采用编年史的框架,基本上按天文、历法、物理、化学化工、地 学、生物学、农学、医药学、轻工、冶金机械、建筑、航行航空、军事、文 化艺术的顺序编排,但又未作严格的分类有些条目在内容上有交差,如:四 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在火药的发明中作了介绍,在火药武器中又有涉及;再如种桑养蚕,在桑基鱼塘中讲述,在纺织的有关条目中又进一步阐述。我们 这样做的目的,不仅是照顾叙述上的方便,而且也是为了使读者更加全面、
准确地掌握有关知识。并且在条目内容有交差的同时又有侧重。
我国的传统文化深厚、绚丽,有许多文献典籍流传下来。以往的同类出版 物只介绍科技领域里的发明发现,其实,在社会科学领域中我们祖先同样有 独特的发明创造,如:汉字、诗词歌赋、音律和古代乐器等等。它们都是人 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社会发展同样起着不可低估的历史作用。
为此,我们增加了一些社会科学方面的有关条目,这是本书的独到之处。
在图片的选用方面,除了展示器物以外,我们还注意表现古代科学家在著 述、发明时的情态和当时的社会生活场景,向读者展示百折不挠的科学巨匠 在发明创造过程中,一个个奇特有趣的感人故事,以增强历史感和艺术感染力,使读者进一步体会到发明者的艰辛。

中医中药,
十进位值制

中国是数学古国,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九章算术》、《数术九章》是古代数学名著。古代世界各国曾经有十、十二、二十、六十等多种进位值制,现在统一使用十进位值制。王渝生说,中国是世界最早采用十进位值制的国家,在世界数学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出土的殷商甲骨文中已经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和百、千、万等字的合文来记数,最大的记数有二万多,记录了战争中歼敌、俘虏人数,以及牛羊头数。后来发展成筹算和珠算的逢十进一的十进位值制,是对记数和计算的革命性发明,其沿用至今。

赤道坐标系

中国还是天文学古国,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有文字记载太阳黑子、哈雷彗星、超新星等天象的国家。王渝生说,中国古代天文计算采用的赤道坐标已经为现代天文学所采用,中国成为领先世界采用赤道坐标的国家。古代天文学家在进行天文计算时,分别依照地球自转的赤道平面和公转的黄道平面确定坐标系,中国古代天文计算采用的是赤道坐标,以赤道二十八宿为准研究日、月、五星的运动;西方则按黄道坐标,即所谓黄道十二宫,这是两种不同的坐标系。现代天文学研究证明,赤道坐标优于黄道坐标,现代天文学已经用赤道坐标系统替代黄道坐标系统。

雕版印刷术

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同样雕版印刷术也是中国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我国著名科技史家潘吉星证实,在韩国庆州发现的唐武周时期印刷的《无垢金刚经》印自中国长安,而且中国还有比此更早的印刷品。因此,中国成为世界雕版印刷术当之无愧的先驱。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之略说(包括四大发明)

1、中国古代科技成就—遥望苍穹(上) 神秘的天体,遥远的星空,千百年来一直是我们的祖先关注的对象。月亮的圆缺代表了什么?太阳的运动轨迹有规律可寻吗?天上恒星有多少,它们的位置又在哪里?一代代的古天文学家们为此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留下了无数的发现。陨石,北极光这些天文现象很早就出现在古代的神话里,战国时期的石申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汉代的史官司马迁写了《天官书》,这是对前代天象观测记录的一次总结。

2、中国古代科技成就—遥望苍穹(下) 汉代以后,中国古代天象观测继续发展。两晋时期的陈卓,建立了全新的星官体系,并用《玄象诗》将其记录下来;到了宋代,流传下来了一副石刻星图,在公元1054年的时候,观测到了一次罕见的超新星爆发,这对现代天体物理学的发展意义重大。天象观测记录丰富,古代天文学人才辈出,使得中国古代天象观测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3、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历法的变迁 原始社会,人们发现天象的变化与四季交替存在可循的规律。这个规律成为了古人天象观测的最实际的应用,历法便在百姓生存与贵族统治的双重需求下诞生了。

4、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天象观测工具 古人在观测天象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制造工具的天赋,圭表、漏壶、浑仪、浑象,每一件都显示着中国古代天文学的辉煌,尤其是到了宋元时期,中国天象观测仪器制造水平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非常遗憾的是,元朝以后,这些仪器的制造水平也停滞不前,随着西方入侵者的隆隆炮声,这些精美的仪器成为中国屈辱历史的见证。

5、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地震档案 中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同时也是地震记录最丰富的国家。打开古代地震档案会发现:有智者超前地发明仪器观测地震,也有勇者身处险境去记录分析地震,更有许多无名史官记录下两千多年的地震资料,让我们有可能分析研究脚下的大地何时会发脾气。

6、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神农沧桑(上) 远古时期,人类靠打渔、捕猎采集着野果为生。农业的产生让人类的脚步踏上了文明之路。从此人类开始了定居、耕种、养殖的生活……

7、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神农沧桑(中) 古老的育种技术……甚至皇帝都亲手做过。富有创意的祖先……是怎样给农作物起名字?悠远的中国农业发展的历程,就近在一日三餐的变化。

8、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神农沧桑(下) 这些我们祖先使用过的工具……是农具?或是武器?无数巧夺天工的农具……可能是一个很普通的老百姓发明的。牛犁的出现……使人类的生产力有了第一次解放。

9、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改变世界的发明:火药(上) 古代医药学家把硝石、硫磺入药治病,而炼丹家却用它来炼制长生不死的仙丹。阴差阳错,仙丹没炼成,倒炼出了火药。刚问世的火药因为各种原因被严格保密,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有人开始用它作法行骗,也有人带者它投身军事,一个伟大的发明终于公诸于世。

10、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改变世界的发明:火药(下) 火药让古老的“石包”发展为今天的“炮”,刀枪剑戟的冷兵器逐渐被各式各样的火药兵器所替代。走上正轨的火药开始广泛介入军事和民用,与此同时,战争和和平贸易却带着它原离故土,向西行进。

11、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东方之光:造纸术 一堆乱麻,一块破布,一张树皮,这些废料却能够造出洁白的纸,纸的发明是中国人最伟大的创造,它使文明可以传承,使知识可以传播。千年来,纸的发展从没有停止过,一张普通的纸,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12、中国古代科技成就┈青铜时代 一个纷争的年代,一段青铜兵器的历史,一把王者之剑背后的故事,本期科学历程将向你娓娓道来.....

13、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传播文明:印刷术(上) 印刷术不折不扣的是一种改变历史进程的工艺技术。最先发明的是雕版印刷。但对于它的起源众说纷纭,“肇自隋时,行于唐世,阔于五代,精于宋人”是迄今为止最为人们所接受的种精典说法。隋代佛教的兴盛为雕版印刷的起源与初步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在唐代,印刷术不仅仅用于佛经的印刷,一般书籍,日历印量大增;战乱不休的五代,印刷术却没有停止,而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14、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传播文明:印刷术(下) 宋代对印刷术的发展来讲是一个精彩的时代,这一时期出现了伟大的活字印刷术,出现了永载史册的布衣毕升;元代是一过渡性阶段,但王桢发明的转轮排字法离机器印刷只有一步之遥;明朝的豆版印刷流传至今,成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形式,印刷术的成熟使清代出现了许多精典的印刷巨著。

15、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指南针史话(上) 指南针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这已是尽人皆知的事实,但是指南针究竟是由谁发明的呢?本片将为你讲述一个关于指南针的神奇故事。

16、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指南针史话(下) 指南针传到西方后,大大促进了西方航海的发展,直接推动了达伽玛、哥伦布的远洋航行,而作为最早发明指南针的中国为什么却讲指南针用于看风水的迷信活动上呢?

17、中国古代科技成就┈辉煌的古船(上) 清朝末期,西方人的铁甲战舰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但是,又有谁知道这些西方的铁甲战舰曾经得益于我们古代船只的发明创造!

18、中国古代科技成就┈辉煌的古船(下) 战船是我国古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大雄伟的战舰让人生畏,为保卫国家立下汗马功劳。但如此辉煌的造船史,为什么到了近现代就没落了呢?

19、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漫话古代桥梁 古桥的历史本来就妙趣横生,更何况中国古人又被加上“古代桥梁工程师”的桂冠。本期节目以拱桥的技术发展为线索,为您描述了中国古代各领风骚的五座桥梁。

中国古代天文仪器之日晷/记里鼓车/独特的医疗方法针灸疗法汉朝的铜制测风器 /分数""小数"的最早运用 /剖析人体及内脏的内经图/定位航行位置方向的方法 /现代轮船始祖的车船 /增加远航安全的水密隔舱:/造船业重大发明龙骨结构 /天文记时仪器 水运仪象台/古代地理学名著 《水经注》 /长期使用算筹基础上的发明 /侯风地动仪 /中国古代天文仪器之浑象 /中国古代天文仪器之简仪 /中国古代天文仪器之仰仪/中国古代天文观测记录 -----

张衡的地动仪、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张衡的地动仪

  • 涓浗鍙や唬鐨勭瀛︽垚灏,涓嶈鍥涘ぇ鍙戞槑!
    绛旓細娲诲瓧鍗板埛鏈槸涓浗鍙や唬鍥涘ぇ鍙戞槑涔嬩竴,鍚屾牱闆曠増鍗板埛鏈篃鏄腑鍥藉涓栫晫鏂囧寲鐨勫法澶ц础鐚傛垜鍥借憲鍚嶇鎶鍙插娼樺悏鏄熻瘉瀹,鍦ㄩ煩鍥藉簡宸炲彂鐜扮殑鍞愭鍛ㄦ椂鏈熷嵃鍒风殑銆婃棤鍨㈤噾鍒氱粡銆嬪嵃鑷腑鍥介暱瀹,鑰屼笖涓浗杩樻湁姣旀鏇存棭鐨勫嵃鍒峰搧銆傚洜姝,涓浗鎴愪负涓栫晫闆曠増鍗板埛鏈綋涔嬫棤鎰х殑鍏堥┍銆 涓浗鍙や唬绉戞妧鎴愬氨涔嬬暐璇(鍖呮嫭鍥涘ぇ鍙戞槑) 1銆佷腑鍥藉彜浠g鎶鎴愬氨鈥旈仴...
  • 闄鍥涘ぇ鍙戞槑澶,鎴戝浗鍙や唬绉戞妧鎴愬氨涓繕鏈夊摢浜涗笘鐣屼箣鏈?
    绛旓細涓滄眽绉戝瀹跺紶琛″彂鏄庡湴鍔ㄤ华锛屾瘮娆ф床鏃╀竴鍗冧竷鐧惧勾銆備笢姹夋皯闂村尰鐢熷崕浼﹀埗鎴愰夯閱夎嵂鍓傗滈夯娌告暎鈥濓紝浠栨槸涓栫晫涓婃渶鏃╅噰鐢ㄥ叏韬夯閱夋柟娉曞姩鎵嬫湳鐨勫尰鐢燂紝姣旇タ鏂规棭涓鍗冨叚鐧惧勾銆傚崡鏈濈瀛﹀绁栧啿涔嬬簿纭绠楀渾鍛ㄧ巼鍒板皬鏁扮偣鍚庡叚浣嶆暟瀛楋紝姣旀娲叉棭涓鍗冧竴鐧惧骞淬傚寳榄忓啘瀛﹀璐炬濆嫲鎵钁椼婇綈姘戣鏈嬩竴涔︼紝鏄垜鍥界幇瀛樻渶鏃╂渶瀹屾暣鐨勫啘...
  • 涓浗绉戞妧鏈夎繃杈夌厡鐨鍘嗗彶,璇峰垪涓鍙や唬涓浗闄鍥涘ぇ鍙澶栫殑涓ら」绉戞妧鎴愭灉?
    绛旓細鍗庝綏鍙戞槑鐨勨滈夯娌告暎鈥濆拰寮犺 鐨勨滃湴鍔ㄤ华鈥濄
  • 闄鍥涘ぇ鍙戞槑澶,涓浗鍙や唬寮曢涓栫晫鐨勭鎶鏈夊摢浜?
    绛旓細涓浗鍙や唬鍏堣繘绉戝鎶鏈(鍍忚敗浼,姣曞崌绛夊洓澶у彂鏄庣殑鍒涘浜,澶у閮界煡閬撲笉涓涓缁嗚〃,杩欓噷璇寸殑鏄櫎姝や箣澶栫殑绉戝鎶鏈垚灏)1.鏁板鏂归潰鏁板鏄瀯鎴愬悇绉嶇瀛︾殑鍩虹,鍙や唬涓浗灏辨湁寮曢涓栫晫鐨勫厛杩涙暟瀛︾悊璁轰唬琛ㄤ汉鐗╁拰钁椾綔鍙戞槑:鎺掑悕涓嶅垎鍏堝悗(1)绁栧啿涔嬫帹绠楀渾鍛ㄧ巼绁栧啿涔,鍗楀寳鏈濇椂鏈熷崡鏈:瀹嬭憲鍚嶇瀛﹀銆備粬鍦ㄥ墠浜虹殑鍩虹涓,璁$畻鍑哄渾鍛ㄧ巼鐨勬暟鍊...
  • 涓浗闄や簡鍥涘ぇ鍙戞槑澶,杩樻湁鍝簺鍙戞槑
    绛旓細涓銆绉戝鍙戠幇涓庡垱閫/骞翠唬 1 骞叉敮 鍟嗕唬鏈夊共鏀邯鏃ワ紝鏄ョ浠ュ悗鏈夊共鏀邯骞达紝姹変唬浠ュ悗鏈夊共鏀邯鏈 2 闃撮槼鍚堝巻 鍟嗕唬鍚庢湡 3 鍦〃 涓嶆櫄浜庤タ鍛 4 绛圭畻 鏄ョ鏃舵湡 5 灏忓瓟鎴愬儚 鍏厓鍓4涓栫邯 6 鏉傜浼樺娍鍒╃敤 涓嶆櫄浜庝笢鍛 7 浜屽崄鍥涜妭姘 璧锋簮浜庢垬鍥斤紝鎴愮啛浜庤タ姹夊垵鏈 8 鐩堜笉瓒虫湳 涓嶆櫄浜庡叕鍏冨墠3涓栫邯 9 椹帇鍫嗗湴鍥...
  • 涓浗鍙や唬闄や簡鍥涘ぇ鍙戞槑,杩樻湁浠涔绉戞妧棰嗗厛涓栫晫?
    绛旓細鐢氳嚦鍦ㄤ笘鐣屼笂鏈鏃╃殑璁板綍閲岀▼鐨勬満鍣紝涔熸槸鍦ㄤ腑鍥藉埗閫犵殑锛屽氨鏄綋鏃剁殑璁伴噷榧撹溅銆傝櫧鐒跺湪褰撴椂鐨勬椂鍊欒捣涓嶅埌寰堝ぇ鐨勪綔鐢紝浣嗘槸涔熷湪鍘嗗彶涓彂鎸ヤ簡浠栬嚜鎴戠殑浠峰笺傝繖涓浜涘氨鏄腑鍥藉彜浠i渿鎯婁笘鐣岀殑鍙戞槑锛屽綋鐒惰繕鏈夊緢澶氱殑鍙戞槑鏄病鏈夎鍑烘潵鐨锛屼腑鍥藉彜浠g殑绉戝鎶鏈叾瀹炰篃鏄緢鍑鸿壊鐨勩
  • 涓浗鍙や唬绉戞妧鎴愬氨鏈夊摢浜?
    绛旓細鏄庢湞 寰愬厜鍚 銆婂啘鏀垮叏涔︺嬭揪鍒颁簡浼犵粺鍐滀笟绉戝鐨勯《宄(鍗氶噰鍙や粖锛屽惛鏀惰タ鏂硅嚜鐒剁瀛︾煡璇)鍖诲锛(浠ヤ负鍚涢櫎鐤俱佷负姘戦櫎鍘勪负鐩殑锛屼繚闅滀汉姘戠殑韬綋鍋ュ悍锛屼粠鑰屼繚璇佸啘涓氭湁鍏呰冻鐨勫姵鍔ㄥ姏)鏃堕棿 鍙戞槑鑰 鎴愬氨 涓栫晫鍦颁綅 瑗挎眽 脳 銆婇粍甯濆唴缁忋涓浗鐜板瓨杈冩棭鐨勪竴閮ㄥ尰涔︼紝濂犲畾浜嗕腑鍖诲鐞嗚鐨勫熀纭 涓滄眽 ...
  • 鍥涘ぇ鍙戞槑涓轰粈涔堜笉绠绉戝,杩欐槸瀵圭瀛︾殑璇В鍚?
    绛旓細瀵规垜浠潵璇村洓澶у彂鏄庣‘瀹炴槸灞炰簬绉戞妧鍒涙柊锛屼絾鍥犱负鍘嗗彶鎮犱箙锛岃鐜颁唬绉戝杩戜唬绉戝鎵鎺掓枼锛屼絾涓嶅彲鍚﹁鐨勬槸4绾у洓澶у彂鏄庣‘瀹炴槸涓浗鍙や唬鐨浼熷ぇ绉戝杩涙锛岃繖鏄煎緱鑲畾鐨勶紝杩欏苟涓嶆槸涓嶇畻绉戝锛鑰屾槸鍥犱负鐜颁唬绉戝鏇村己璋冪鎶鍙戠幇鍜岀瀛﹂鍩熺殑鎰熺煡锛屾墍浠ヨ涔熷鑷翠簡鍒ゆ柇鏂瑰悜鍑虹幇浜嗘壄鏇层1锛屽洓澶鍙戞槑灞炰簬绉戝棰嗗煙鐨勪紵澶у垱鏂帮紝...
  • 涓浗鍙や唬鍥涘ぇ鍙戞槑涓轰粈涔堜笉绠绉戝?
    绛旓細绛旀鏄惁瀹氱殑锛屽師瀛愬脊涓嶆槸绉戝锛岃屾槸绉戞妧锛屽師瀛愬脊鏄湁绉戝鐞嗚琛嶇敓鍑虹殑浜х墿锛屾墍璋鐨勭瀛鏄敤閫氳繃鎺ㄧ畻鍑烘潵鐨勮川鑳芥柟绋嬬瓑鐞嗚锛岃绠鍗曠偣锛岀瀛﹀氨鏄竴绉嶇悊璁猴紝鑰岃繖绉嶇悊璁哄彲浠ュ垱閫犲嚭璁稿鏈煡鐨勬柊涓滆タ銆傛墍浠ヨ鎴戝浗鐨勫洓澶鍙戞槑閮芥槸绉戞妧锛屽浜庢寚鍗楅拡锛屽氨鏄埄鐢ㄤ簡鐢电瀛︾殑鐞嗚锛岃岀伀鑽湰韬氨鏄寲瀛﹀疄楠岀殑鍑烘潵鐨勪骇鐗...
  • 涓浗鍙や唬鐨杈夌厡鎴愬氨
    绛旓細闀垮畨鍩庢斂浣撹璁″悎鐞嗭紝寤虹瓚瑙勬ā瀹忓ぇ锛屼綋鐜颁簡褰撴椂鍩庡競寤虹瓚鐨勯珮瓒呮妧鏈5銆佸啘瀛︽柟闈紝鍖楁湞鏃舵湡锛岃淳鎬濆嫲銆婇綈姘戣鏈嬶紝绯荤粺鍦版荤粨浜6涓栫邯浠ュ墠榛勬渤涓笅娓稿湴鍖哄啘鐗т笟鐢熶骇缁忛獙銆侀鍝佺殑鍔犲伐涓庤串钘忋侀噹鐢熸鐗╃殑鍒╃敤绛夛紝鏄腑鍥界幇瀛樻渶鏃╂渶瀹屾暣鐨勫啘涔︺傚弬鑰冭祫鏂欐潵婧愶細鐧惧害鐧剧-涓浗鍙や唬绉戞妧鎴愬氨 ...
  • 扩展阅读:中国四大不敢挖的墓 ... 四大行是哪四个 ... 中国最吓人的大暴雨 ... 中国唯一侵略过的国家 ... 俄罗斯宣布已将中国列入 ... 算出8341的那个道士 ... 任长霞死后中央的态度 ... 为什么中国现在没人敢抗议 ... 为什么国家要隐瞒龙呢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