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中国文化中的尚德精神

  中华民族尚德精神的形成
  在夏商时期,神话时代的原始宗教普遍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天命论作为主流思想,左右着人们对朝代更替、人事变幻因果的认识。如果说由于缺乏相关的文字记载,使我们对夏王朝的诸多政治观念认识不够清晰的话,而在商朝时就表现得非常充分了。在殷商时代,政治、文化中带有很浓郁的宗教迷信色彩,“尊神祀鬼”是殷商人的特点,“帝”既是他们的先祖,也是他们崇拜的最高神。在统治者心目中,天命思想不容怀疑,他们的权利来源于上帝即其先祖的直接赋予,天命被用来解释君主权力存在的合法性与至上性,所以商王便是当之无愧的帝之子、天之子。也是上帝之代言人和人间最高的统治者。正因如此,商王在他们的名字之前总喜欢冠以“帝”字。作为上帝之子,他们相信上帝一定会保护他们及其统治,并且给予他们战无不胜的力量,所以《尚书-盘庚》云:“肆上帝,将复我高祖之德,乱越我家。”这种天命决定论伴着血统论,让他们坚信王权的代代传承是理所当然的,是永远不能更替的。正是因为有恃无恐,所以当西伯文王大肆扩张领土而威胁其利益时,纣王却毫不畏惧地声称:“我生不有命在天!”不相信区区周部族能撼动其王朝的根基。不幸的是,周武王带领天下诸侯举兵伐商,使建立在神权基础上的强大殷商王朝立即土崩瓦解。纣王所坚信不疑的上帝和殷商的列祖列宗既没能保住他的王朝,也没有保住他的命。

  西周建立后,借鉴商朝灭亡的历史教训,以周公、召公为代表的周初文化精英们对商人的天命观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得出了“天命靡常”的历史结论。周人不再虚无的认为上帝会成为主宰朝代更替和人事变化的至高神,上天最多只是一个普遍意义上的神,和周人没有任何的血缘关系。要想保持周王朝的长治久安、皇胤永存,唯有修养君王的道德。周公在教育幼小的成王时说:“厥亦惟我周太王、王季,克自抑畏。文王卑服,即康功田功。徽柔懿恭,怀保小民,惠鲜鳏寡。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用成和万民。文王不敢盘于游田,以庶邦惟正之供。”周公通过总结周民族发展壮大历史,说明有周之所以能逐渐兴盛并最终成就今天的基业,都源于周之先祖修德操、敬人事,而绝非坐享其成,周王朝的天下也绝非上天无缘无故赐予的。周公等人由夏商之兴衰得出了“皇天无亲,唯德是辅”的结论,提出以“德”配“天”,这显然是对传统宗教的根本否定和彻底批判,标志着中国人文主义的初步形成。

  但周王朝毕竟还是一个以家天下为核心的王朝,周人对天人关系的认识毕竟还是受到历史的局限,无论是以德配天,还是天命无常,都逃不脱对天命的无法把握和无形的畏惧;家天下的模式使周人不能走出血统论束缚,只有用道论来调济血统论,将道论与血统论有机的统一起来,从而在西周前期形成了由神学决定论向道德决定论过渡的宗教体系。自西周到春秋时代,神学、道德决定论在社会政治舞台上互相消长,天命鬼神思想还存在于很多人的意识形态之中,而一批有着较强人文意识的周王朝史官、思想家们更注重向君王们灌输敬人事、远天命、远鬼神的思想。《左传·僖公五年》记载了宫之奇和虞侯的一段对话:“《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繄物。’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冯依,将在德矣。”宫之奇抛开天命思想,将“德”置于国家兴衰、民心向背的顶端,表明政权能否保住,不取决于上天的旨意、鬼神的护佑,而取决于为政者的道德,取决于民心所向。

  如果说西周至春秋时代的史官和一些政治家、思想家从历史兴衰的角度用道德论对天命观进行改革的话,那么春秋中后期至战国时代的儒家代表人的孔子和孟子则从哲学的角度对西周以来的道德论进行理论规范和升华。周公等人要求君主们勤政为民、恪守礼仪,而孔子和孟子不仅要求为政者勤于政事、坚守礼仪规范,同时更以“仁”和“义”作为道德评判的重要标准,通过个人的修养,达到“成仁”、“取义”,从而将外在的礼仪规范转化成为一种内心的道德自觉。

  • 绠杩颁腑鍥芥枃鍖栦腑鐨勫皻寰风簿绁
    绛旓細鍛ㄥ叕绛変汉瑕佹眰鍚涗富浠嫟鏀夸负姘戙佹仾瀹堢ぜ浠锛岃屽瓟瀛愬拰瀛熷瓙涓嶄粎瑕佹眰涓烘斂鑰呭嫟浜庢斂浜嬨佸潥瀹堢ぜ浠鑼冿紝鍚屾椂鏇翠互鈥滀粊鈥濆拰鈥滀箟鈥濅綔涓洪亾寰疯瘎鍒ょ殑閲嶈鏍囧噯锛岄氳繃涓汉鐨勪慨鍏伙紝杈惧埌鈥滄垚浠佲濄佲滃彇涔夆濓紝浠庤屽皢澶栧湪鐨勭ぜ浠鑼冭浆鍖栨垚涓轰竴绉嶅唴蹇冪殑閬撳痉鑷銆
  • 涓浗涓婂彜绁炶瘽涓湁鍝簺灏氬痉绮剧?
    绛旓細涓変腑鍥戒笂鍙ょ璇濅腑鐨勫皻寰风簿绁炰笉浠呬粎浣撶幇鍦ㄥぇ绁炰滑涓嶉浜洪棿鐑熺伀鐨勯珮灏氫互鍙婁紵澶х殑鐚韩绮剧,鍚屾椂涔熶綋鐜板湪浠栦滑鈥滀繚姘戜綉姘戠殑璐d换鎰熲濅笂銆傚湪涓浗浜虹殑蹇冪洰涓,鏃㈡槸琚汉浠墍绀兼嫓鐨勭,灏卞簲璇ュ敖鍒颁繚姘戜綉姘戠殑鑱岃矗銆傝繙鍙ゆ椂浠,涓浗鐨勮澶氳憲鍚嶇殑澶х鍧囧叿鏈夊绁栫鐨勮韩浠姐傝繖浜涘绁栫鍧囨槸鑷繁閮ㄦ棌涓姛鍔冲崜瓒婄殑浜虹墿,浠栦滑鍦ㄤ负鏈皯鏃忕殑鍙戝睍...
  • 灏氬痉宕囨枃鐨勭悊瑙(鎴栧磭鏂囧皻绀)
    绛旓細1锛庡皻寰峰磭鏂囩簿绁炴槸浣撶幇寰锋不銆佺瀛﹀彂灞曪紝鏋勫缓鍜岃皭鏂囧寲鐨勯噸瑕佷环鍊肩悊蹇銆浠ュ痉娌诲浗鏄腑鍥芥枃鍖栫殑閲嶈鎬濇兂銆傚惔鏂囧寲鍦ㄩ暱鏈熺殑鍘嗗彶鍙戝睍涓棤鐤戜篃鑾峰緱浜嗚繖鏍风殑鏂囧寲鑷銆傚綋鐒讹紝鈥滃痉鈥濅笌鈥滄枃鈥濆湪涓浗鍘嗗彶鍙戝睍鐨勪笉鍚岄樁娈碉紝琚笉鍚屾椂浠g殑鎬濇兂鑰呰祴浜堜簡涓嶅悓鐨勪环鍊煎唴娑碉紝浣嗗叾绮剧鍐呮牳涓庡熀鏈殑浠峰煎垽鏂嵈鏄竴鑴夌浉浼犵殑銆傚湪鏋勫缓...
  • 缈板ⅷ灏氬痉鏄粈涔堟剰鎬?
    绛旓細缈板ⅷ灏氬痉鏄粈涔堟剰鎬濓紵缈板ⅷ鎸囩殑鏄枃浜哄ⅷ瀹㈢殑涔﹀啓涔嬮亾锛岃屽皻寰峰己璋冪殑鏄湪涔﹀啓涔嬪锛屽浜庝汉鏍煎搧璐ㄧ殑杩芥眰銆傜堪澧ㄥ皻寰锋槸涓涓眽璇瘝璇紝鏄腑鍥藉彜浠f枃浜哄眳澹拷姹傞亾寰枫佺煡璇嗗拰鎵嶅鐨勭簿绁炲疄璐ㄣ傚湪涓浗鏂囧寲浼犵粺涓紝缈板ⅷ灏氬痉鏄粠鍙よ嚦浠婁竴鐩磋璁稿鏂囦汉澧ㄥ鎵杩芥眰鐨勶紝杩欑绮剧杩芥眰涔熷奖鍝嶇潃涓浗浜烘濇兂瑙傚康鍜屼环鍊艰蹇碉紝鍚屾椂涔熸垚...
  • 灏氬痉 鏄粈涔堟剰鎬?
    绛旓細涓嶄紶鎾櫄鍋囦俊鎭佷笉鎭舵剰鏀诲嚮浠栦汉锛屽叡鍚岀淮鎶や竴涓仴搴枫佸拰璋愮殑缃戠粶鐜銆傛讳箣锛“灏氬痉”鏄寚宕囧皻閬撳痉銆佸皧閲嶅痉琛岀殑鐞嗗康銆傚畠寮鸿皟涓汉淇吇鍜岀ぞ浼氶亾寰风殑閲嶈鎬э紝鍦ㄤ腑鍥戒紶缁熸枃鍖栦腑寰楀埌浜嗗箍娉涚殑浼犳壙鍜屽彂鎵傚湪鐜颁唬绀句細涓紝灏氬痉鐞嗗康浠嶇劧鍏锋湁閲嶈鐨勬剰涔夛紝瀹冩槸鎺ㄥ姩绀句細杩涙鍜屽彂灞曠殑閲嶈鍔涢噺銆
  • 姘戞棌绮剧鏄涓崕鏂囨槑鐢熺敓涓嶆伅缁靛欢鍙戝睍鐨勪粈涔?
    绛旓細1. 灏氬痉绮剧锛氬皧宕囧痉琛屻佸己璋冮亾寰峰噯鍒欍佹敞閲嶈嚜鎴戜慨鐐硷紝鏄涓崕鏂囨槑鐨勯噸瑕佷环鍊艰涔嬩竴銆2. 鍎掑鎬濇兂锛氬己璋冧汉涓庝汉涔嬮棿鐨勪粊鐖卞叧绯汇佷互鍙婄ぞ浼氱ǔ瀹氬拰璋愮殑閲嶈鎬э紝鍎掑鎬濇兂瀵逛腑鍗庢枃鏄庡叿鏈夋繁杩滅殑褰卞搷銆3. 鍜岃皭绮剧锛氬己璋冧汉涓庤嚜鐒剁幆澧冪殑鍜岃皭鐩稿銆佺ぞ浼氬拰璋愩佸搴拰璋愮瓑锛屾槸涓崕鏂囨槑涓殑閲嶈浠峰艰涔嬩竴銆4. 鐖卞浗涓讳箟锛...
  • 宕囨枃灏氬痉鐨勫惈涔
    绛旓細灏婇噸鏂囧寲銆佸磭灏氱煡璇嗭紝娉ㄩ噸閬撳痉淇吇鍜屼汉鏍煎閫犮傚磭鏂灏氬痉鏄竴绉嶄环鍊艰鍜屼紶缁熸枃鍖栬蹇碉紝鍦涓浗鏂囧寲涓鍏锋湁閲嶈鐨勫湴浣嶅拰鎰忎箟銆傚磭鏂囧皻寰峰己璋冨鏂囧寲鐭ヨ瘑鐨勯噸瑙嗗拰閲嶈閬撳痉鍝佽川鐨勫煿鍏伙紝浠ヨ揪鍒板叏闈㈠彂灞曞拰鎴愪负鏈夌敤鐨勪汉鐨勭洰鐨勩
  • 涓崕鏂囧寲璀︿笘鏍艰█:灏氬痉鍐呭绠浠
    绛旓細銆灏氬痉銆嬭繖涓鍐岋紝姝f槸杩欏绯诲垪鐨勬牳蹇冿紝瀹冪潃閲嶆帰璁ㄤ簡閬撳痉鍦涓崕鏂囧寲涓殑閲嶈鍦颁綅锛屽己璋冧簡閬撳痉瀵逛簬涓汉鍜岀ぞ浼氱殑娣辫繙褰卞搷銆備腑鍗庢枃鍖栫殑鍩虹鐗瑰緛鍦ㄣ婃櫤鎱с嬪垎鍐屼腑寰椾互浣撶幇锛岃岄亾銆佸痉銆佹櫤杩欎笁涓厓绱犺瑙嗕负涓崕浼樼浼犵粺鏂囧寲鐨勫熀鐭炽傛帴涓嬫潵鐨勩婄珛蹇椼嬨併婂姖瀛︺嬪拰銆婅返琛屻嬩笁涓儴鍒嗭紝鍒嗗埆瀵瑰簲鐫鎴愪簨銆佹垚鎵嶅拰鎴愬姛...
  • 濡備綍缁ф壙涓浗浼犵粺鏂囧寲鐨寰呬汉涔嬮亾
    绛旓細瀛斿瓙鍊¤█鈥滃悰瀛愯皨閬撲笉璋嬮鈥濄佲滃悰瀛愬咖閬撲笉蹇ц传鈥濓紝骞朵互鐭ャ佷粊銆佸媷涓衡滀笁杈惧痉鈥濓紝寤烘瀯璧涓浗鏂囧寲浼犵粺涓殑閬撳痉瑙勮寖浣撶郴銆備綔涓轰腑鍥戒紶缁熸枃鍖栫殑閲嶈缁勬垚閮ㄥ垎锛屽剴瀹朵富寮犱互閬撳痉瀹炶返涓虹涓瑕佷箟锛岀敱姝ゅ舰鎴愪簡涓崕姘戞棌閬撳痉鑷充笂鐨勪环鍊煎彇鍚戜笌鏂囧寲绮剧銆備腑鍥戒汉鐨勫涓栬蹇靛強鍏惰涓哄叿鏈夋祿閲鐨勫皻寰鐗瑰緛锛屽叿浣撹〃鐜颁负涓や釜灞傞潰...
  • 宕囩ぜ灏氬痉鏄粈涔堟剰鎬
    绛旓細宕囩ぜ灏氬痉鏄涓崕姘戞棌鐨勭編寰凤紝涓崕浼犵粺缇庡痉鏄涓浗浜斿崈骞存枃鏄庡彶寤朵紶鑷充粖鐨勭粨鏅讹紝鏄滀腑鍗庢牴鈥濃滄皯鏃忛瓊鈥濄備腑鍗庢皯鏃忓湪浜斿崈骞寸殑鍙戝睍涓紝褰㈡垚浜嗕互鐖卞浗涓讳箟涓烘牳蹇冪殑鍥㈢粨缁熶竴銆佺埍濂藉拰骞炽佸嫟鍔冲媷鏁佽嚜寮轰笉鎭殑浼熷ぇ姘戞棌绮剧銆傜浉鍏充俊鎭細绀句細鍦ㄥ彂灞曪紝瑙傚康鍦ㄨ浆鍙橈紝浣嗕腑鍗庝紶缁熺編寰风殑瀹炶川涓庡唴鍚笉鑳藉彉銆傛垜浠彲浠ョ敤涓嶆柇鍙戝睍...
  • 扩展阅读:尚德易朴国学院院长朱昱 ... 中华传统文化精神 ... 北京尚德思贤教育 ... 中国人的文化精神 ... 中国的精神文化是什么 ... 简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 中华文化三大精神 ... 中华文化的根本精神 ... 许倬云中国文化的精神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