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书摘

“我们总是在惯性中生活,在教导下学习,在成规中思考,在劝解中决定,在无助的结果中自责。我们着实需要一种智识和能力,去观察、反思自己被局限的生活,去发现和实践更多成长和成才的路径。”

不得不说,这本书为自己打开了一个新世界,作者从时间、选择、行动、思维、学习、才能和成功七个方面为读者提供了许多新思路,也包括许多中肯的论述,比如:

“所谓“学霸”,是一直能考高分的人,而为了高分,势必会严格遵从学校的培养计划,把大部分时间花在标准课程的学习上,这就造成自己没有多少可自由施展的空间。而“学渣”则相反,他们不适应或者拒绝学校的培养,但自己又没有足够的自控力和企图心来进行自我教育,因此常沉沦在无休止的娱乐和自我消遣中。”

“应该用什么方式来度过大学四年的时光呢?关键是改变自己的角色,让自己从一个“学习者”的角色变成一个“探索者”的角色。探索者当然也是学习者,但他除了通过学习来掌握现有的知识外,他还要进一步深入地探索,突破教师、教材、课程计划给自己的种种限定,建立自己独特的研究轨迹,去拓展和发现一个更开阔也更深邃的世界。”

许久前阅读完此书,在此对一些笔记进行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个人该如何对待时间,梁漱溟以两字做大:“郑重”。郑重是这样一种态度:不敷衍、不迟疑、不摇摆,认真聚焦于当下的事情,自觉而专注的投入,因恪守本心而知事情轻重缓急,因尽全力无保留而使其事竟成,光阴未曾虚度。

生活在当下——不左顾右盼,不患得患失;严肃对待时间;留意自己拥有的空间并享受它——找到自己的“独享时刻”,不要疲于奔命;平衡计划和非计划时间——由于随机性和不可预见因素的影响,我们的生活并不能完全被计划。

多采纳积极过去视角、享乐主义视角和未来视角,并且在三者中取得平衡,少采纳负面作用明显的消极过去视角和宿命论视角。

从两个角度评估一个事件:这件事给当下将给我带来的收益的大小,这个收益可以是心智、情感层面的,也可以是身体、物质层面的,称之为“收益值”;这项收益随时间衰减的速度,称之为“收益半衰期”。

使远期未来的目标更加具体化,情境化和可实施;降低近期未来中的“非期望行为”的便利性,主动增加挑战的难度。

帕金森第一定律:工作会自动膨胀,直至占满所有可用的时间。

侯世达定律:实际做事花费的时间总是比预期的要长,即使预期中考虑了侯世达定律。

快工作,慢生活。朱光潜:“做学问,做事业,在人生中都只能算是第二桩事。人生的第一桩事是生活。我所谓‘生活’是‘享受’,是‘领略’,是‘培养生机’。假若为学问为事业而忘却生活,那种学问和事业在人生中便失其真正意义与价值。”

我们从闲暇中获得放松和满足得成都并不取决于闲暇时间的长度,而好坏取决于其质量。

格局的三个层次:

一度格局:逐利者(看自己),作为精致或者粗放的利己主义者,只关注与逐利相关联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包括对利益机会的洞察,同时兼具比较完整的常识体系,笃信丛林法则,认为每个人都是逐利性动物,且能力越强的人能获得越大的利益;

二度格局:理念人(看天地),用毕生追求和捍卫真理,对某个甚至多个知识领域有非常深入,系统的钻研,并常常能提出极具创造性的观点,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寻求真理之美,与此相应地,并保持内心的诚实。

三度格局:至善之人(看众生),以改良社会、增进人类福祉为最高目标,往往对他人有很强的同理心,对人类社会和历史的现状有深刻的认识,部分人可能同时具有某个专业领域的知识,兼具理念人的特性。

可见选项:从我们的个人经验和当前情境中自动产生,显而易见,无需主动探索和发现。

可能选项:未被发现的潜在可能性,来自与我们关联的未知事件,或者已知事物的深层信息,需要我们主动探索和发现。

常见的四个隐含假设:

赛道假设:“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低关联假设:人生的种种经历相互独立,不存在什么关联;

僵固型心智:以一种僵固的眼光看自己;

零和博弈:竞争中倾向于从别人那里争夺利益,而很少去构想双赢的方案

遇到无法摆脱的僵局时可以尝试:

找出潜意识中的隐含假设;

识别隐含假设中的不合理性,进行校正;

形成新的灵活的思维框架,在此基础上思考出“可能选项”并进行尝试。

新的思维框架:

目标悬置:把目标停下来,进行悬置,待时机成熟,再重新开始,区别于串行模式和并行模式。

能力嫁接:试着寻找现有能力的其他可能性,为能力找到新的适用空间。

特性改造:如将“消费型兴趣”改造成“生产型兴趣”。

精细化思考:利用适当的工具,对各个选项从不同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最后综合分析结果得出答案。

维度分析:

从源头梳理,重新定义问题;

依据重新定义的问题,找出所有问题特征,进行“因素穷举”;

在罗列的因素中进行筛选,按重要性进行权重赋值,“因素赋权”;

列表格打分。

拇指原则:由经验形成,只考虑少数因素的简单规则。如婚恋拇指原则:生理上有冲动,精神上受鼓舞,沟通上很顺畅。

规则遵循理论:人们做出一个决定时,往往是基于自己的身份,并依循自己身份所应遵守的规则来判断,与社会情境更好地适应。

建设性改变:转折和变化;继承和坚持。

最小化可行产品——可以使用最少资源、被最快制作出来的、可执行基本功能的、能被用户使用的试验性产品。创业者尽快把最小可行化产品发布出去,然后根据用户反馈进行优化,这一过程称为“构建—测量—学习”的循环。

传统的产品生产流程,是在周密、系统的规划后,一步一步完成项目的各个组成部分,最后构建出一个精致的成品。可在市场环境下,存在太多的或隐或显的不确定因。

精益创业的思想是,抛弃冗长呆板的计划,用反复试验和获取反馈的方法来探明环境,通过迭代优化来最终进化出一个最好的产品。

你并不需要完全准备好再上场,你可以边上场边准备或者先上场再适应,虽然一开始可能会摔得鼻青脸肿,但进步反而会更快。

产品:

产品不是过程,而是结果;

产品不是对原料、素材的简单堆积,而是对它们结构性的整合和组织;

产品不是创制者锁在自己保险箱里的东西,而是能被他人使用和检验;

产品能独立对世界产生影响,它应该能创造出正向的价值,使人受益;

产品也是一种媒介。

沉默成本谬误:人们总是留恋自己已经付出的努力,而不管这些努力对未来是否已经失去了价值。

转换损耗:当从任务A转换到任务B后,执行任务B的绩效明显要比非任务转换条件下执行B的绩效差。形成原因:任务A留下的认知惯性;进行任务B时的认知重构。

对中断点进行控制和管理的技巧:对要完成的任务进行有效的剖析,区分出“容忍中断”的部分和“无法容忍中断”的部分,然后用可保证的相对完整的时间去进行那些“无法容忍中断”的部分。

很多时候,你只是需要一个专注不受干扰的,能纯粹跳脱出来思考的,能达至“心流”状态的,能把最关键“硬核”搞定的半小时。

对不同认知类型的工作分层处理:当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任务进行分段处理时,我们不需要机械地按照任务的一般顺序来切分,而是按照这个任务所涉及的认知复杂度和认知类型来切分。

图层工作法:使用PS进行绘图时,可以把一副画面分解成多个图层,每个图层在绘制时是相互独立的,绘制者在同一个时间内只要专注于某一层的效果就可以了,这样减少了任务切换的复杂性也节约了成本。

知识创造的过程,其实是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相互转化的过程。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类似于知识的内化,即通过实际的练习来掌握书中的知识;而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则是知识的显化,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我们对行动进行细致的反思,把那些原本并非用语言承载的知识,用语言归纳和总结出来。

牛人总是在前瞻性思维和总结性思维山都非常出色。他们既能提前设想未来中可能出现的方方面面的情形,又能从已经发生的行动中加以反思,因此他们总是比一般人想得更加深入和周全。

反思的方面: 信息; 预期; 结果; 进度; 工具; 情绪; 阻碍; 优势; 缺憾; 意义。

三个关键点:保证及时性;梳理“反应链”;关注意外现象。

传统的学习中,知识在传递过程中的精确性、完整性被认为是至关重要的,而学习者自身的心智,包括他原有的知识体系、方法、观念、乃至困惑,却可以被搁置起来,不闻不问。

学习更合理的模式应该是“建构式”的,即知识不是简单地吸收而来,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而来的,学习者必须充分地调用他们的已有知识,在主动性目标的指引下、在丰富的情境中积极地进行探索,把新知识和旧知识糅合在一起,在头脑中构建出新的知识体系。

一位优秀的学习者,必定是一位优秀的提问者,他从阅读、观察和思考的过程中产生问题,先解答表层的、容易的那部分,留下深度的、探索式的问题给自己,并在由此问题招致的持续困扰和折磨中开启卓越的心智旅程。

学习时多去思考以下四个问题: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我已具备了哪些相关的知识;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我又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还有哪些未知的东西,且这些东西我通过简单的探索就可以了解。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还有哪些未知的东西,无法轻易地获得解答,同时又有价值值得我长期去探索的问题?

专家的知识都不是对事实或公式的简单罗列和堆积,而是围绕着核心的概念组织起来的,这些概念引导着他们去构筑和拓展自己的领域。

解码的三个层次:

它说了什么?给了我什么感受?(它原本就要传达的信息和知识)

它是什么?对我有什么价值?(对内容的反思,以审视的目光对内容进行评价和定性)

它的内部是怎么组成的?它的效果是怎么实现的?(对形式额构成的洞察,研究内容表达的手法)

对信息材料的解码,需要用新知识来解构旧知识,是新旧知识碰撞和融合的过程,因而也会带来既有知识体系的重新解构。

寻找解码入口的路径:不只要去寻结论,还要去寻过程;不只要去做归纳,还要去做延展;不只要去比较相似,还要去比较不同。

对某一事物的知识掌握,应区分了解和知晓两个层次。

基于样例的学习:一部表面上通俗易懂、朴素直白的作品,往往蕴含着很深的功夫,若是去深究它何以写得如此明白晓畅,也许会发现一座壮丽的地下宫殿。把学习的材料当作可以主动观摩和研究的“样例”。

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做中学。

知识操练的三种方法:

写作式操练:写作时,也就是进行信息输出的时候,我们必须去分析知识的“深层结构”,观察和调用知识与知识之间的深层关联,不然我们无法自如地将它们组织起来。

游戏式操练:游戏的天然优势:调用多种感官的即时反馈;动态多变的挑战和情景避免了单调枯燥;与玩家学习曲线动态匹配的挑战难度,使玩家既不会因挑战过难而严重受挫,也不会因为过于简单而失去兴味。思想实验:构造一个现实中并不存在的假想情境,然后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设想事物在这个情境中的变化。

设计式操练:调用已有的知识,设计某一种解决方案,来解决某个特定的问题。

将原本独立或者疏远的知识加以融合,从融合方式上看,有迁移、印证和互补三类。

所谓灵感,所谓潜意识的思考,并非平白无故产生的,而是有赖于思考者已经拥有了丰富的、充足的、多元的思考材料,潜意识的作用是借用其强大的并行计算能力,把这些思考材料进行各种组合。

将知识进行融合的关键,是能够洞察出知识背后的“深层结构”。在表面上不相关的知识的背后,我们可以发现它们潜在的相似性、互补性和启发性,找到知识与知识之间的隐含联系。

过滤没有价值的信息:精选可信赖的信息源;不追逐当下流行或过热的信息;重事实信息,清观点和评论;定期闭关,评比外界纷扰。

简洁并不是要求一味的删减,而是某种合理的“适度”。通过对自己和他人的深入的了解,找到那个正好的“点”,可以映射出更多的内涵,那就是简洁。

探索简化思维之道:不必要的东西去掉

基于深入了解的删减:把任何不必要的东西去掉

基于深入了解的“模式化”:找到共通的模式在现象间建立联结,并加以压缩归并。

“任何孤立的事物自身都毫无简洁可言,一切事物只有被恰当地置于某个有机的整体中,才可能实现局部自身的简洁。”

发散思考和独立思考是两个独立的阶段,不应把两者混在一起,先发散后收敛的模式是最为合理的。

创意产生的五个思维步骤:

尽可能地搜集原始资料;

重复咀嚼原始资料,构思初始创意;

中止原始思考,启动潜意识思考;

随时准备迎接灵光乍现时刻的来临;

加以改造、完善,使之切实可用。

意外、混乱,还有随机性会为我们带来灵感,当然这种杂乱的效果应该是可控的,它应该与有序的工作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

混乱是秩序的另一种形式。通过混乱颠覆固有的模式化的思维习惯,最终构建出新的秩序。

图示作为一种直观化的表达,比语言文字这种线性结构有更大的优势,它可以让复杂的关系更好地显现;用图示来表示信息,分担了人脑中工作记忆的负荷,使得工作记忆有更大的活动空间参与更深广的思考。

一个可供思考者自由探索的空间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在复杂问题的解决或者复杂产品的设计过程中,人们很难一开始找到一条正确的航道,而是必须在反复的尝试、摸索和试错中,通过不断提出各种问题假设并加以测试,才能逐渐让问题清晰起来。

周密地思考问题难以进行的原因:

人们总是偏好生动形象的具体事例甚于抽象信息,即人们的思考决策更容易受少数特殊事件的影响;

“证实偏见”,人一旦形成对某个问题的看法,那么接下来往往只是在佐证这个看法;

每个人受自己已有知识和经验的限制,必定会存在思维中的“盲区”。

矩阵方法:

抽象出尽可能完整的分析问题的维度;

对每一维度,通过取反、细分等操作,找出尽可能多的表现值,以构成维度矩阵;

在维度矩阵中不同维度的表现值之间尝试建立各种组合。

编制清单:

第一步不要带批判的眼光,宁可把清单罗列到荣誉或者过度地程度;

第二步对所有选项进行筛选和合并,保留其中最有用、最有可行性或者最精华的部分。

才能:自发地重复出现且可被高效利用的思维、情感或行为模式。

“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

通识教育对一个人的培养来讲是不可或缺的,并且“T”型人才也是非常理想的一种人才。可是,他们都是以一个人要有某一项明显的专长为前提的。很多人特别在意培养自己“T”中的上面那一横,但前提是先做出那一竖,在某一领域深入钻研后再去涉猎其他领域更能触类旁通,对提升那一横的含金量也有好处。

适用于团队的木桶理论根本不适用于个人,由于现代社会分工细化的特点,大多数岗位需要的技能一定是某个领域的专长,而不是面面俱到的能力。。

对那些教育背景一般、职业技能缺乏、拼爹无望、为人生前途迷茫焦虑的年轻人来说,在资源本就贫乏的条件下,唯一能做的,就是把自己不多的资源聚拢起来,投注到一件事情上。

“仔细考察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利用自己的优势努力工作,通过与人合作来平衡自己的劣势。回避在很多不同方向上空耗精力。保持专注,把自己能做的做到最好,并保持留意新的机会。”

“反脆弱”:不强韧,但可以从程度较小的负面波动事件中受益,比如人体的免疫系统,经受小病小灾的冲击后,反而会更加强大。

一方面专注在某一领域进行学习;另一方面,拿出娇小的一部分时间,进行积极大胆的探索和尝试。

挑战和才能是相伴相生的,没有足够的挑战就催生不出杰出的才能,而越是具有杰出才能的人越有可能接近高难度的挑战。

如果我能长期坚持去做一件事,一定是这件事给我的丰盈感合满足感超过了我的所有付出,一定是这件事日日萦绕在我的心头让我欲罢不能,一定是这件事唤醒了我内心深处最强烈的兴趣。也就是说,赐予我力量的,是激情的驱动,而不是意志力的鞭策。

现在这个时代,很多人同时患上了“兴趣饥渴症”和“兴趣寡淡症”,因为了解不够而兴趣不足,而兴趣不足又无法加深对它的了解,由于了解不足而判断失误,而判断失误又妨碍深度了解。

改变这种局面的一些方法:

放弃对兴趣的执念,不把兴趣作为做事的先决条件,先努力做事再在努力的过程中获得乐趣和热爱;

提升“浸润”的深度,尽量让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所做的事情里面,不只用冰冷的理性,更用温暖的情感和良好的心理体验来激发兴趣;

增加互动,变单向的信息流动为双向的信息演绎,或者变纯粹的知识获取为技能上的操练。

所谓“学霸”,是一直能考高分的人,而为了高分,势必会严格遵从学校的培养计划,把大部分时间花在标准课程的学习上,这就造成自己没有多少可自由施展的空间。而“学渣”则相反,他们不适应或者拒绝学校的培养,但自己又没有足够的自控力和企图心来进行自我教育,因此常沉沦在无休止的娱乐和自我消遣中。

应该用什么方式来度过大学四年的时光呢?关键是改变自己的角色,让自己从一个“学习者”的角色变成一个“探索者”的角色。探索者当然也是学习者,但他除了通过学习来掌握现有的知识外,他还要进一步深入地探索,突破教师、教材、课程计划给自己的种种限定,建立自己独特的研究轨迹,去拓展和发现一个更开阔也更深邃的世界。

一些具体建议:

利用好本校的资源平台;

善用互联网的优质教育资源;

主动试错;

了解和评估自己智力资产的价值,在新思想或新技术刚刚开始兴起无人问津之时就投入进去,成为某一个新知识领域的先驱,实现知识能力的“低买高卖”;

以完成具有创造力的作品为目标。

发展理论与解决现实问题的不同之处:

理论问题通常先构想出一个理想的环境,把许多不确定因素加以屏蔽,而对于现实问题,必须考虑方方面面的复杂因素,罕有简化的方案;

理论问题起初起源于现实,但会渐渐走向自我生长的轨道,有可能变成学术圈一小部分人的自弹自唱,而解决现实问题时,必须时刻思考人们此时此刻的真实需求,为真正的价值而战;

很多学科的理论探索,通常会寻找和分析一些一般的、普遍的现象,这一方面是理论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受限于科学对重复可验证的严谨性约束,而在处理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分析极端现象的价值常常会大于一般现象;

现实问题常常瞬息万变,变幻莫测。

“荒野求生”要旨:

正确认识问题,而不是基于别人的表述。可以基于对现实处境的深入和缜密的观察,对问题重新进行定义,以接近该问题的本质;

对问题进行完全独立的思考,养成主动思考、先行分析的习惯,通过思考提出若干假设后再去找文献或其他方法探索论证;

继续独立思考,但可以在希望比较大的求解方向下,有针对性地寻找相关联的知识,此时需要快速筛选和学习新知识,甚至需要不带偏见地、尽可能多地寻找各种可能有益的知识;

在结合知识以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可能会提出一些假设性的理论或模型;

提出的理论必须修正,这时可以尝试用理论去解决问题、也可以适用于多种情境,发现bug后就立即修正,如此进行多次迭代;

理论毕竟是对现实的抽象,还需要去考虑各种现实问题,去穷尽和评估各种因素,找到一个比较完备的解决方案。

具有心智独特性的人所具有的优势:在主流观点之外洞察出别人未曾发现的机会;形成个人核心竞争力,避免低层次的同质化竞争,是自己不可替代;拒绝他人和大众给自己贴上的标签,以更开放更自由的心态发展自己;因为不必迎合社会主流而节约了大量时间精力,可以专注于做好自己的事情;为大众带来新鲜的见解和启发,形成对公众的影响力;具有更高的可辨识性,更易于形成个人品牌;吸引到其他独特而优秀的人,与他们成为朋友或者合作伙伴。

几点建议:

抗拒自己的欲望,或者延迟满足自己的欲望;

质疑貌似最可信的言论,不盲从任何人;

屏蔽流行信息,或者只在固定的时段接收信息;

思考最不可能的事,为其发展出可能性;

保留和发展自己的“怪癖”,并将其发展成自己的竞争力;

为小事物狂热,并在小事物中发现大世界;

开展思想试验和行动试验,让思想和行动相互激发。

  • 鏄庢湞涓鍝ュ憡璇変綘,濡備綍鎴愪负涓涓緢鍘夊鐨勪汉
    绛旓細璇荤舰銆婃槑鏈濅竴鍝ョ帇闃虫槑銆嬶紝涓嶇鎺╁嵎閬愭濓紝鍐嶅繂浠栫牬鑼ф垚铦跺墠鐨勫偿宓樺瞾鏈堬紝閲嶆柊浣撴偀浠栭偅缁忎笘瀹炵敤鐨勮壇鐭ュ績瀛︼紝蹇冪敓璞繄锛屽厖婊″姏閲忥紝鎯虫掑惣锛屾兂鏀捐倖锛屾劅瑙夎嚜宸辩殑韬綋寰楀埌浜嗗墠鎵鏈湁鐨勮В鏀撅紝鎴戠粓浜庡繝浜庝簡鎴戯紒鑷彜浠ユ潵锛岀帇闃虫槑鐨勫績瀛︿竴鐩翠负涓栦汉鎵鎺ㄥ磭锛岃繖閲屾垜缁撳悎鐭ヤ箮澶х閲囬摐鐨銆婄簿杩浡峰浣曟垚涓轰竴涓緢鍘夊鐨勪汉銆嬶紝...
  • 绮捐繘:濡備綍鎴愪负涓涓緢鍘夊鐨勪汉
    绛旓細    鎵浠ラ鍏堣鎯鎴愪负涓涓緢鍘夊鐨勪汉锛岄鍏堟垜浠緱鏈夎嚜宸辩殑鐩爣锛屾垜浠兂鎴愪负涓涓粈涔堟牱鐨勪汉锛岀劧鍚庤秴鐫杩欎釜鐩爣鍘诲姫鍔涖      鏃堕棿鏄渶鍏钩鐨勶紝姣忎釜浜虹殑鏃堕棿閮芥槸涓澶24灏忔椂锛屼汉涓庝汉涔嬮棿鎷夊紑璺濈灏辨槸鐪嬫瘡涓汉鏄濡備綍瀵瑰緟鑷繁鐨勬椂闂寸殑銆    鍒灏嗘潵鐨...
  • 銆婄簿杩:濡備綍鎴愪负涓涓緢鍘夊鐨勪汉銆03|涓夋濊屽悗琛?涓ゆ濆氨澶熶簡
    绛旓細鍙嶈繃鏉ワ紝褰鎴戜滑鍏堝掓帀鍨冨溇锛屽厛鎶婂皬浜嬪鐞嗘帀锛岀撼闂锋垜浠氨鍙互闆嗕腑绮惧姏鍐欎綔浜嗐備綍涔愯屼笉涓哄憿锛      涓嶆効椹笂澶勭悊灏忎簨锛岃繖涓鐐逛篃浣撶幇浜嗏滀汉閮戒笉鍠滄鍋氶夯鐑︾殑浜嬧濈殑鏈с傛瘺濮嗗湪銆婃湀浜笌鍏究澹嬪綋涓鍒扳滀负浜嗕娇鐏甸瓊瀹侀潤锛涓涓汉姣忓ぉ瑕佸仛涓や欢浠栦笉鍠滄鍋鐨浜嬧濓紝杩欏叾瀹炰篃鍙互...
  • 銆婄簿杩:濡備綍鎴愪负涓涓緢鍘夊鐨勪汉銆嬭涔︾瑪璁
    绛旓細銆婄簿杩:濡備綍鎴愪负涓涓緢鍘夊鐨勪汉銆嬭〃闈㈡槸涓鏈垚鍔熷姳蹇楃被鍨嬬殑涔︾睄锛屼絾鍏跺唴瀹归潪甯稿疄鐢紝鏄竴鏈共璐ф弧婊$殑涔︺傚湪褰撲笅濡傛娴簛鐨勭幆澧冧腑锛屽ぇ閮ㄥ垎浜哄鎵撻浮琛鐨勬垚鍔熷鍡や箣浠ラ蓟锛屼絾鎴戝彲浠ヤ繚璇侊紝杩欐湰涔︽槸涓鏈绌舵濊冪殑鎶鏈功绫嶏紝鍋囧浣犫濊鐪熲滃湴鐪嬩笅鏉ワ紝浼氭敹鑾峰緢澶氫互鍚庢棩甯歌兘鐢ㄥ緱涓婄殑鐭ヨ瘑銆傝嚜鎴戞彁鍗囨槸姣忎釜浜...
  • 蹇冪悊瀛﹀崥澹噰閾:瑕佹兂鎴愪负涓涓緢鍘夊鐨勪汉,闇瑕佺敤濂戒笁澶р滄硶瀹濃漘鐧惧害...
    绛旓細涓轰簡缁欒嚜宸辩殑浜虹敓鎵惧埌鏂瑰悜,涓嶅Θ鍜屾垜涓璧烽槄璇銆婄簿杩:濡備綍鎴愪负涓涓緢鍘夊鐨勪汉銆嬭繖鏈功銆備綔鑰呴噰閾滄槸娴欐睙澶у鐨勫績鐞嗗鍗氬+,瀛︿範銆佹濈淮鏂规硶鐮旂┒鑰呫備功涓綔鑰呴噸鐐规彁鍑烘椂闂寸鐞嗐佸嵆鍒昏鍔ㄥ拰瑙g爜淇℃伅涓夊ぇ娉曞疂,甯垜浠壘鍒版湁鏁堢殑绮捐繘涔嬭矾銆 鐭ュ悕浣滆呴┈浼焊鏇句负鏈功鑳屼功:杩欐湰涔︾殑浠峰间笉鍙湪浜庡浣曡鑷繁鍙樺緱鍘夊,鏇撮噸瑕佺殑鏄紕娓呮...
  • 銆婄簿杩:濡備綍鎴愪负涓涓緢鍘夊鐨勪汉銆嬬粡鍏歌褰
    绛旓細濡傛灉鎴戣兘闀挎湡鍧氭寔鍘诲仛涓浠朵簨锛屼竴瀹氭槸杩欎欢浜嬪甫缁欐垜鐨勪赴鐩堟劅鍜屾弧瓒虫劅瓒呰繃浜嗘垜鐨勬墍鏈変粯鍑猴紝涓瀹氭槸杩欎欢浜嬫棩鏃ュ澶滆惁缁曞湪鎴戠殑蹇冨ご璁╂垜娆茬舰涓嶈兘锛屼竴瀹氭槸杩欎欢浜嬪敜璧蜂簡鎴戝唴蹇冩繁澶勬渶寮虹儓鐨勫叴瓒c備篃灏辨槸璇达紝璧愪簣鎴戝姏閲忕殑锛屾槸婵鎯呯殑椹卞姩锛岃屼笉鏄剰蹇楀姏鐨勯灜绛栥傗斺旈噰閾銆婄簿杩锛濡備綍鎴愪负涓涓緢鍘夊鐨勪汉銆
  • 銆婄簿杩浡峰浣曟垚涓轰竴涓緢鍘夊鐨勪汉銆01鈥斺斾簡涓嶈捣鐨勯噰閾
    绛旓細鍒濇瀛︿範璁″垝鏄瘡鏈堜竴涓富棰,姣忓懆杩涜涓娆¤璁,鍦ㄨ繃绋嬩腑涓嶆柇杈撳嚭,涓嶆柇鍙嶆,涓嶆柇瀛︿範,涓嶆柇鎴愰暱銆傛湰鏈堢殑涓婚鏄績鏅烘湀,鍏辫鐨勫浘涔︽槸閲囬摐澶х鐨銆婄簿杩浡峰浣曟垚涓轰竴涓緢鍘夊鐨勪汉銆,鏄殑,灏辨槸鐭ヤ箮涓婇偅涓悕澹拌但璧殑閲囬摐銆傜涓娆¤閲囬摐鑰佸笀鐨勪功,鎵嶅彂鐜颁粬鍦ㄧ煡涔庝笂閭d簺绮惧僵鐨勫洖绛斿拰涔︿腑涓姣旈】澶卞厜褰,鐪嬫潵纰庣墖鍖栫殑闃呰鏋滅劧...
  • 甯︿綘璇銆婄簿杩:濡備綍鎴愪负涓涓緢鍘夊鐨勪汉銆嬩箣绗洓绔
    绛旓細甯︿綘璇銆婄簿杩:濡備綍鎴愪负涓涓緢鍘夊鐨勪汉銆嬩箣绗洓绔  鎴戞潵绛 1涓洖绛 #鐑# 浣滀负濂虫,浣犵敓娲讳腑鏈夋劅鍙楀埌鈥滀笉瀹夊叏鎰熲濈殑鏃跺埢鍚?姊︿箣缂樻枃鍖 2022-06-14 路 TA鑾峰緱瓒呰繃397涓禐 鐭ラ亾绛斾富 鍥炵瓟閲:116 閲囩撼鐜:100% 甯姪鐨勪汉:40.2涓 鎴戜篃鍘荤瓟棰樿闂釜浜洪〉 鍏虫敞 灞曞紑鍏ㄩ儴 杩欎竴绔犵殑涓婚鏄滃涔...
  • 璇讳簡銆婄簿杩:濡備綍鎴愪负涓涓緢鍘夊鐨勪汉銆,浣犳湁浠涔堟敹鑾?
    绛旓細褰撹繖绉嶇棝鎭ㄦ寔缁簡浜屽崄澶氬勾涔嬪悗锛屾垜瑙夊緱鏈夊繀瑕佸仠涓嬫潵濂藉ソ鎬濊冭В鍐充竴涓嬩簡锛屽惁鍒欏啀杩囦簩鍗佸勾鍝曚竴鐧惧勾绛夊緟鎴戠殑涔熸槸涓鏍风殑缁撴灉銆傚綋鎴戣嫤鎬濆啣鎯冲崐涓湀涔熸壘涓嶅埌瑙e喅鍔炴硶鐨勬椂鍊欙紝涓涓湅鍙嬬粰鎴戞帹鑽愪簡涓鏈功銆婄簿杩锛濡備綍鎴愪负涓涓緢鍘夊鐨勪汉銆嬪苟涓斿憡璇夋垜杩欐湰涔︿竴瀹氬彲浠ユ不濂芥垜鐨勨滅梾鈥濄備竴寮濮嬫垜鍐呭績鏄姉鎷掔殑...
  • 濡備綍鎴愪负涓涓緢鍘夊鐨勪汉銆嬬粡鍏歌褰
    绛旓細濡傛灉鎴戣兘闀挎湡鍧氭寔鍘诲仛涓浠朵簨锛屼竴瀹氭槸杩欎欢浜嬪甫缁欐垜鐨勪赴鐩堟劅鍜屾弧瓒虫劅瓒呰繃浜嗘垜鐨勬墍鏈変粯鍑猴紝涓瀹氭槸杩欎欢浜嬫棩鏃ュ澶滆惁缁曞湪鎴戠殑蹇冨ご璁╂垜娆茬舰涓嶈兘锛屼竴瀹氭槸杩欎欢浜嬪敜璧蜂簡鎴戝唴蹇冩繁澶勬渶寮虹儓鐨勫叴瓒c備篃灏辨槸璇达紝璧愪簣鎴戝姏閲忕殑锛屾槸婵鎯呯殑椹卞姩锛岃屼笉鏄剰蹇楀姏鐨勯灜绛栥傗斺旈噰閾銆婄簿杩锛濡備綍鎴愪负涓涓緢鍘夊鐨勪汉銆...
  • 扩展阅读:正常人怎么变成精神病 ... 容易想太多是心理病吗 ... 怎样判断人有精神病 ... 一个人压抑太久的表现 ... 脑子总是乱想控制不住 ... 走出抑郁的唯一办法 ... 精神病1-5级的表现 ... 心理不成熟的人表现 ... 越是闷不吭声的越是城府深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