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DDR2能组双通道吗?

\u4e24\u6761DDR2 667\u7ec4\u4e86\u53cc\u901a\u9053``\u52a0\u4e86\u4e00\u6761ddr2 800\u6709\u5f71\u54cd\u5417?

ddr800 \u81ea\u52a8\u964d\u9891667

\u4e0d\u540c\u54c1\u724c\u7684\u5185\u5b58\u7ec4\u53cc\u901a\u9053\u662f\u6ca1\u6709\u95ee\u9898\u7684\u3002\u4f46AMD\u5e73\u53f0\u5bf9\u53cc\u901a\u9053\u8981\u6c42\u6bd4\u8f83\u9ad8\u3002K8\u53cc\u6838\u53ea\u652f\u6301\u4e24\u6839\u9891\u7387\u5185\u5b58\u5bb9\u91cf\u4e00\u6837\u7684\u5728\u540c\u4e00\u901a\u9053\u5185\u7ec4\u6210\u53cc\u901a\u9053\u3002K10\u67b6\u6784\u5c31\u6ca1\u6709\u5c40\u9650\u3002\u4e5f\u5c31\u662f\u8bf4\u4f60\u5982\u679c\u662fAMD5000+\u4ee5\u4e0b\uff08\u542b\uff09\u7684\u8bdd\uff0c\u53ea\u80fd\u518d\u52a0\u4e00\u68391G667\u7ec4\u53cc\u901a\u9053\u3002\u5982\u679c\u662f5000+\u4ee5\u4e0a\uff08\u59825400+\u6216\u4e09\u6838\u56db\u6838\uff09\u6216INTEL\u5e73\u53f0\u7684\u8bdd\u5c31\u6ca1\u6709\u8981\u6c42\uff0c\u4f60\u7684\u4e09\u79cd\u65b9\u6848\u90fd\u53ef\u4ee5\u6210\u529f\u3002\u5f53\u7136\uff0cINTEL\u5e73\u53f0\u7ec4\u53cc\u901a\u9053\u7684\u6548\u679c\u4e0d\u5982AMD\u3002\u8fd9\u662f\u7531\u4e8eCPU\u7684\u67b6\u6784\u51b3\u5b9a\u7684\u3002\u6211\u662f\u53c2\u8003\u7535\u8111\u62a5\u4e0a\u7684\u8bc4\u6d4b\u8bf4\u7684\uff0c\u76f8\u4fe1\u662f\u6bd4\u8f83\u6743\u5a01\u7684\u4e86\u3002

那是内存本身就采用了双通道的技术……
双通道内存 双通道内存技术其实是一种内存控制和管理技术,它依赖于芯片组的内存控制器发生作用,在理论上能够使两条同等规格内存所提供的带宽增长一倍。它并不是什么新技术,早就被应用于服务器和工作站系统中了,只是为了解决台式机日益窘迫的内存带宽瓶颈问题它才走到了台式机主板技术的前台。在几年前,英特尔公司曾经推出了支持双通道内存传输技术的i820芯片组,它与RDRAM内存构成了一对黄金搭档,所发挥出来的卓绝性能使其一时成为市场的最大亮点,但生产成本过高的缺陷却造成了叫好不叫座的情况,最后被市场所淘汰。由于英特尔已经放弃了对RDRAM的支持,所以目前主流芯片组的双通道内存技术均是指双通道DDR内存技术,主流双通道内存平台英特尔方面是英特尔 865、875系列,而AMD方面则是NVIDIA Nforce2系列。
双通道内存技术是解决CPU总线带宽与内存带宽的矛盾的低价、高性能的方案。现在CPU的FSB(前端总线频率)越来越高,英特尔 Pentium 4比AMD Athlon XP对内存带宽具有高得多的需求。英特尔 Pentium 4处理器与北桥芯片的数据传输采用QDR(Quad Data Rate,四次数据传输)技术,其FSB是外频的4倍。英特尔 Pentium 4的FSB分别是400、533、800MHz,总线带宽分别是3.2GB/sec,4.2GB/sec和6.4GB/sec,而DDR 266/DDR 333/DDR 400所能提供的内存带宽分别是2.1GB/sec,2.7GB/sec和3.2GB/sec。在单通道内存模式下,DDR内存无法提供CPU所需要的数据带宽从而成为系统的性能瓶颈。而在双通道内存模式下,双通道DDR 266、DDR 333、DDR 400所能提供的内存带宽分别是4.2GB/sec,5.4GB/sec和6.4GB/sec,在这里可以看到,双通道DDR 400内存刚好可以满足800MHz FSB Pentium 4处理器的带宽需求。而对AMD Athlon XP平台而言,其处理器与北桥芯片的数据传输技术采用DDR(Double Data Rate,双倍数据传输)技术,FSB是外频的2倍,其对内存带宽的需求远远低于英特尔 Pentium 4平台,其FSB分别为266、333、400MHz,总线带宽分别是2.1GB/sec,2.7GB/sec和3.2GB/sec,使用单通道的DDR 266、DDR 333、DDR 400就能满足其带宽需求,所以在AMD K7平台上使用双通道DDR内存技术,可说是收效不多,性能提高并不如英特尔平台那样明显,对性能影响最明显的还是采用集成显示芯片的整合型主板。

NVIDIA推出的nForce芯片组是第一个把DDR内存接口扩展为128-bit的芯片组,随后英特尔在它的E7500服务器主板芯片组上也使用了这种双通道DDR内存技术,SiS和VIA也纷纷响应,积极研发这项可使DDR内存带宽成倍增长的技术。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要实现这种双通道DDR(128 bit的并行内存接口)传输对于众多芯片组厂商来说绝非易事。DDR SDRAM内存和RDRAM内存完全不同,后者有着高延时的特性并且为串行传输方式,这些特性决定了设计一款支持双通道RDRAM内存芯片组的难度和成本都不算太高。但DDR SDRAM内存却有着自身局限性,它本身是低延时特性的,采用的是并行传输模式,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当DDR SDRAM工作频率高于400MHz时,其信号波形往往会出现失真问题,这些都为设计一款支持双通道DDR内存系统的芯片组带来不小的难度,芯片组的制造成本也会相应地提高,这些因素都制约着这项内存控制技术的发展。

普通的单通道内存系统具有一个64位的内存控制器,而双通道内存系统则有2个64位的内存控制器,在双通道模式下具有128bit的内存位宽,从而在理论上把内存带宽提高一倍。虽然双64位内存体系所提供的带宽等同于一个128位内存体系所提供的带宽,但是二者所达到效果却是不同的。双通道体系包含了两个独立的、具备互补性的智能内存控制器,理论上来说,两个内存控制器都能够在彼此间零延迟的情况下同时运作。比如说两个内存控制器,一个为A、另一个为B。当控制器B准备进行下一次存取内存的时候,控制器A就在读/写主内存,反之亦然。两个内存控制器的这种互补“天性”可以让等待时间缩减50%。双通道DDR的两个内存控制器在功能上是完全一样的,并且两个控制器的时序参数都是可以单独编程设定的。这样的灵活性可以让用户使用二条不同构造、容量、速度的DIMM内存条,此时双通道DDR简单地调整到最低的内存标准来实现128bit带宽,允许不同密度/等待时间特性的DIMM内存条可以可靠地共同运作。

支持双通道DDR内存技术的台式机芯片组,英特尔平台方面有英特尔的865P、865G、865GV、865PE、875P以及之后的915、925系列;VIA的PT880,ATI的Radeon 9100 IGP系列,SIS的SIIS 655,SIS 655FX和SIS 655TX;AMD平台方面则有VIA的KT880,NVIDIA的nForce2 Ultra 400,nForce2 IGP,nForce2 SPP及其以后的芯片。

AMD的64位CPU,由于集成了内存控制器,因此是否支持内存双通道看CPU就可以。目前AMD的台式机CPU,只有939接口的才支持内存双通道,754接口的不支持内存双通道。除了AMD的64位CPU,其他计算机是否可以支持内存双通道主要取决于主板芯片组,支持双通道的芯片组上边有描述,也可以查看主板芯片组资料。此外有些芯片组在理论上支持不同容量的内存条实现双通道,不过实际还是建议尽量使用参数一致的两条内存条。

内存双通道一般要求按主板上内存插槽的颜色成对使用,此外有些主板还要在BIOS做一下设置,一般主板说明书会有说明。当系统已经实现双通道后,有些主板在开机自检时会有提示,可以仔细看看。由于自检速度比较快,所以可能看不到。因此可以用一些软件查看,很多软件都可以检查,比如cpu-z,比较小巧。在“memory”这一项中有“channels”项目,如果这里显示“Dual”这样的字,就表示已经实现了双通道。两条256M的内存构成双通道效果会比一条512M的内存效果好,因为一条内存无法构成双通道。

DDR和DDR2的区别

严格的说DDR应该叫DDR SDRAM,人们习惯称为DDR,部分初学者也常看到DDR SDRAM,就认为是SDRAM。DDR SDRAM是Double Data Rate SDRAM的缩写,是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的意思。DDR内存是在SDRAM内存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仍然沿用SDRAM生产体系,因此对于内存厂商而言,只需对制造普通SDRAM的设备稍加改进,即可实现DDR内存的生产,可有效的降低成本。

SDRAM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只传输一次数据,它是在时钟的上升期进行数据传输;而DDR内存则是一个时钟周期内传输两次次数据,它能够在时钟的上升期和下降期各传输一次数据,因此称为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DDR内存可以在与SDRAM相同的总线频率下达到更高的数据传输率。

与SDRAM相比:DDR运用了更先进的同步电路,使指定地址、数据的输送和输出主要步骤既独立执行,又保持与CPU完全同步;DDR使用了DLL(Delay Locked Loop,延时锁定回路提供一个数据滤波信号)技术,当数据有效时,存储控制器可使用这个数据滤波信号来精确定位数据,每16次输出一次,并重新同步来自不同存储器模块的数据。DDL本质上不需要提高时钟频率就能加倍提高SDRAM的速度,它允许在时钟脉冲的上升沿和下降沿读出数据,因而其速度是标准SDRA的两倍。

从外形体积上DDR与SDRAM相比差别并不大,他们具有同样的尺寸和同样的针脚距离。但DDR为184针脚,比SDRAM多出了16个针脚,主要包含了新的控制、时钟、电源和接地等信号。DDR内存采用的是支持2.5V电压的SSTL2标准,而不是SDRAM使用的3.3V电压的LVTTL标准。

DDR2内存起始频率从DDR内存最高标准频率400Mhz开始,现已定义可以生产的频率支持到533Mhz到667Mhz,标准工作频率工作频率分别是200/266/333MHz,工作电压为1.8V。DDR2采用全新定义的240 PIN DIMM接口标准,完全不兼容于DDR的184PIN DIMM接口标准。

DDR2和DDR一样,采用了在时钟的上升延和下降延同时进行数据传输的基本方式,但是最大的区别在于,DDR2内存可进行4bit预读取。两倍于标准DDR内存的2BIT预读取,这就意味着,DDR2拥有两倍于DDR的预读系统命令数据的能力,因此,DDR2则简单的获得两倍于DDR的完整的数据传输能力。

DDR2内存技术最大的突破点其实不在于所谓的两倍于DDR的传输能力,而是,在采用更低发热量,更低功耗的情况下,反而获得更快的频率提升,突破标准DDR的400MHZ限制。

DDR2与DDR的区别
与DDR相比,DDR2最主要的改进是在内存模块速度相同的情况下,可以提供相当于DDR内存两倍的带宽。这主要是通过在每个设备上高效率使用两个DRAM核心来实现的。作为对比,在每个设备上DDR内存只能够使用一个DRAM核心。技术上讲,DDR2内存上仍然只有一个DRAM核心,但是它可以并行存取,在每次存取中处理4个数据而不是两个数据。
DDR2与DDR的区别示意图
与双倍速运行的数据缓冲相结合,DDR2内存实现了在每个时钟周期处理多达4bit的数据,比传统DDR内存可以处理的2bit数据高了一倍。DDR2内存另一个改进之处在于,它采用FBGA封装方式替代了传统的TSOP方式。
然而,尽管DDR2内存采用的DRAM核心速度和DDR的一样,但是我们仍然要使用新主板才能搭配DDR2内存,因为DDR2的物理规格和DDR是不兼容的。首先是接口不一样,DDR2的针脚数量为240针,而DDR内存为184针;其次,DDR2内存的VDIMM电压为1.8V,也和DDR内存的2.5V不同。
DDR2的定义:
DDR2(Double Data Rate 2) SDRAM是由JEDEC(电子设备工程联合委员会)进行开发的新生代内存技术标准,它与上一代DDR内存技术标准最大的不同就是,虽然同是采用了在时钟的上升/下降延同时进行数据传输的基本方式,但DDR2内存却拥有两倍于上一代DDR内存预读取能力(即:4bit数据读预取)。换句话说,DDR2内存每个时钟能够以4倍外部总线的速度读/写数据,并且能够以内部控制总线4倍的速度运行。
此外,由于DDR2标准规定所有DDR2内存均采用FBGA封装形式,而不同于目前广泛应用的TSOP/TSOP-II封装形式,FBGA封装可以提供了更为良好的电气性能与散热性,为DDR2内存的稳定工作与未来频率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回想起DDR的发展历程,从第一代应用到个人电脑的DDR200经过DDR266、DDR333到今天的双通道DDR400技术,第一代DDR的发展也走到了技术的极限,已经很难通过常规办法提高内存的工作速度;随着Intel最新处理器技术的发展,前端总线对内存带宽的要求是越来越高,拥有更高更稳定运行频率的DDR2内存将是大势所趋。
DDR2与DDR的区别:
在了解DDR2内存诸多新技术前,先让我们看一组DDR和DDR2技术对比的数据。
1、延迟问题: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同等核心频率下,DDR2的实际工作频率是DDR的两倍。这得益于DDR2内存拥有两倍于标准DDR内存的4BIT预读取能力。换句话说,虽然DDR2和DDR一样,都采用了在时钟的上升延和下降延同时进行数据传输的基本方式,但DDR2拥有两倍于DDR的预读取系统命令数据的能力。也就是说,在同样100MHz的工作频率下,DDR的实际频率为200MHz,而DDR2则可以达到400MHz。
这样也就出现了另一个问题:在同等工作频率的DDR和DDR2内存中,后者的内存延时要慢于前者。举例来说,DDR 200和DDR2-400具有相同的延迟,而后者具有高一倍的带宽。实际上,DDR2-400和DDR 400具有相同的带宽,它们都是3.2GB/s,但是DDR400的核心工作频率是200MHz,而DDR2-400的核心工作频率是100MHz,也就是说DDR2-400的延迟要高于DDR400。
2、封装和发热量:
DDR2内存技术最大的突破点其实不在于用户们所认为的两倍于DDR的传输能力,而是在采用更低发热量、更低功耗的情况下,DDR2可以获得更快的频率提升,突破标准DDR的400MHZ限制。
DDR内存通常采用TSOP芯片封装形式,这种封装形式可以很好的工作在200MHz上,当频率更高时,它过长的管脚就会产生很高的阻抗和寄生电容,这会影响它的稳定性和频率提升的难度。这也就是DDR的核心频率很难突破275MHZ的原因。而DDR2内存均采用FBGA封装形式。不同于目前广泛应用的TSOP封装形式,FBGA封装提供了更好的电气性能与散热性,为DDR2内存的稳定工作与未来频率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DDR2内存采用1.8V电压,相对于DDR标准的2.5V,降低了不少,从而提供了明显的更小的功耗与更小的发热量,这一点的变化是意义重大的。
DDR2采用的新技术:
除了以上所说的区别外,DDR2还引入了三项新的技术,它们是OCD、ODT和Post CAS。
OCD(Off-Chip Driver):也就是所谓的离线驱动调整,DDR II通过OCD可以提高信号的完整性。DDR II通过调整上拉(pull-up)/下拉(pull-down)的电阻值使两者电压相等。使用OCD通过减少DQ-DQS的倾斜来提高信号的完整性;通过控制电压来提高信号品质。
ODT:ODT是内建核心的终结电阻器。我们知道使用DDR SDRAM的主板上面为了防止数据线终端反射信号需要大量的终结电阻。它大大增加了主板的制造成本。实际上,不同的内存模组对终结电路的要求是不一样的,终结电阻的大小决定了数据线的信号比和反射率,终结电阻小则数据线信号反射低但是信噪比也较低;终结电阻高,则数据线的信噪比高,但是信号反射也会增加。因此主板上的终结电阻并不能非常好的匹配内存模组,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信号品质。DDR2可以根据自已的特点内建合适的终结电阻,这样可以保证最佳的信号波形。使用DDR2不但可以降低主板成本,还得到了最佳的信号品质,这是DDR不能比拟的。
Post CAS:它是为了提高DDR II内存的利用效率而设定的。在Post CAS操作中,CAS信号(读写/命令)能够被插到RAS信号后面的一个时钟周期,CAS命令可以在附加延迟(Additive Latency)后面保持有效。原来的tRCD(RAS到CAS和延迟)被AL(Additive Latency)所取代,AL可以在0,1,2,3,4中进行设置。由于CAS信号放在了RAS信号后面一个时钟周期,因此ACT和CAS信号永远也不会产生碰撞冲突。
总的来说,DDR2采用了诸多的新技术,改善了DDR的诸多不足,虽然它目前有成本高、延迟慢能诸多不足,但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完善,这些问题终将得到解决

slslsl915和scorpiojyy说的就是现在所有商人想的!!

单条确实不能组,两条了以后难找第三个地方插内存啊!!

再说了,笔记本那性能足够你日常使用了~~~

另外你确实要组双通,要加钱多买一条的,JS又可以赚一份了!!

双通道怎么双,当然要1双啊!
笔记本给你1条很正常啊,人家又没答应你要帮你组双通道....

笔记本上就两个槽,用两根的话以后怎么升级?

  • 濡備綍缁勫缓鍙岄氶亾?鍒汉璇村弻閫氶亾鑳芥彁鎬ц兘?鎴戠殑鏄DDR2鐨鍐呭瓨鍙互鍚?
    绛旓細鍙岄氶亾鏄疍DR鏃朵唬鐨勪骇鐗╋紝鎵浠DR2缁勫缓鍙岄氶亾鏄畬鍏ㄦ病鏈夐棶棰樼殑锛佷笉鍚屼唬鐨勫唴瀛樻槸涓嶅彲浠ラ氱敤鐨勶紝姣斿DDR鏈184涓拡鑴氾紝DDR2鍜孌DR3鏈240涓拡鑴氥備絾鏄疍DR2鐢靛帇鏄1.8V锛孌DR3鏄1.5V锛屾墍浠ヤ笉鑳藉崌绾т负DDR3
  • DDR2 鍐呭瓨 杩樿兘鍙岄氶亾鍚?
    绛旓細鍙互鐨,鍙涓绘澘鏀寔
  • 鍚岄鐜囦笉鍚屽閲DDR2鍐呭瓨鍙惁缁勬垚鍙岄氶亾
    绛旓細涓嶅彲浠ョ殑銆傚弻閫氶亾鍐呭瓨棣栬鏉′欢灏辨槸瀹归噺鐩稿悓鐨勪袱鏉℃垨2鐨勫嶆暟鏉″唴瀛橈紝棰戠巼鍏崇郴鍙嶈屼笉鏄お涓昏(鎴戝氨鏇捐瘯杩囦竴鏉DR400鍜屼竴鏉DR333鐨勫畤鐬昏繍琛屽湪DDR333鐨勫弻閫氶亾妯″紡涓)
  • 涓涓2G鐨勫唴瀛樻潯鍜屼竴涓4G鐨勫唴瀛樻潯鑳藉惁缁勬垚鍙岄氶亾?
    绛旓細涓涓2G鍐呭瓨鏉″拰涓涓4G鍐呭瓨鏉℃槸鑳界粍鎴愬弻閫氶亾鐨銆備富鏉挎敮鎸佸弻閫氶亾鏄墠鎻愭潯浠讹細1銆佹瘮杈冪畝鍗曠殑鏂规硶鏄姞涓鏍归鐜囧搧鐗屽閲忎竴鏍风殑鏈潯锛岄偅鏍峰氨鏄洿瑙傜殑2G*2妯″紡銆2銆侀鐜囩浉鍚屾椂锛屽搧鐗屼笉涓鏍蜂篃涓嶈绱э紝鍐呭瓨棰楃矑涓鏍蜂篃琛岋紝姣斿璇撮兘鏄晛鍏夐绮掔殑涓ゆ潯2G DDR3 13333銆侀鐜囩浉鍚屾椂锛屽搧鐗屼笉涓鏍凤紝鍐呭瓨棰楃矑涓嶄竴鏍蜂篃...
  • 涓鏉DR2鑳界粍鍙岄氶亾鍚?
    绛旓細鍙岄氶亾DDR鐨勪袱涓唴瀛樻帶鍒跺櫒鍦ㄥ姛鑳戒笂鏄畬鍏ㄤ竴鏍风殑,骞朵笖涓や釜鎺у埗鍣ㄧ殑鏃跺簭鍙傛暟閮芥槸鍙互鍗曠嫭缂栫▼璁惧畾鐨勩傝繖鏍风殑鐏垫椿鎬у彲浠ヨ鐢ㄦ埛浣跨敤浜屾潯涓嶅悓鏋勯犮佸閲忋侀熷害鐨凞IMM鍐呭瓨鏉,姝ゆ椂鍙岄氶亾DDR绠鍗曞湴璋冩暣鍒版渶浣庣殑鍐呭瓨鏍囧噯鏉ュ疄鐜128bit甯﹀,鍏佽涓嶅悓瀵嗗害/绛夊緟鏃堕棿鐗规х殑DIMM鍐呭瓨鏉″彲浠鍙潬鍦板叡鍚岃繍浣溿 鏀寔鍙岄氶亾DDR鍐呭瓨鎶鏈殑...
  • 宸叉湁涓鏉DR2 667鍐呭瓨,濡備綍缁勫弻閫氶亾?
    绛旓細涓嶅悓鍝佺墝鐨勫唴瀛缁勫弻閫氶亾鏄病鏈夐棶棰樼殑銆備絾AMD骞冲彴瀵瑰弻閫氶亾瑕佹眰姣旇緝楂樸侹8鍙屾牳鍙敮鎸佷袱鏍归鐜囧唴瀛樺閲忎竴鏍风殑鍦ㄥ悓涓閫氶亾鍐缁勬垚鍙岄氶亾銆侹10鏋舵瀯灏辨病鏈夊眬闄愩備篃灏辨槸璇翠綘濡傛灉鏄疉MD5000+浠ヤ笅锛堝惈锛夌殑璇濓紝鍙兘鍐嶅姞涓鏍1G667缁勫弻閫氶亾銆傚鏋滄槸5000+浠ヤ笂锛堝5400+鎴栦笁鏍稿洓鏍革級鎴朓NTEL骞冲彴鐨勮瘽灏辨病鏈夎姹傦紝浣犵殑...
  • DDR2鍔犳垚鍙岄氶亾鍐呭瓨鐨勯棶棰;纭欢楂樻墜杩
    绛旓細鏋勬垚鎴鍙岄氶亾鍐呭瓨鐨勬潯浠朵竴鏄富鏉胯姱鐗囩粍瑕佹敮鎸侊紝浜屾槸浜屾潯鍐呭瓨鐨勯绮掔數姘旀ц兘瑕佷竴鏍凤紙鍗崇被鍨嬨侀鐜囧拰瀹归噺锛夛紝鍙鏈変竴鐐逛笉鍚屽氨鏋勪笉鎴愬弻閫氶亾锛屽洜姝ゅ悓涓鍝佺墝鐨勪竴鏍峰瀷鍙峰苟涓斿悓涓鎵规鐨勪簩鏉″唴瀛橈紝鏋勬垚鍙岄氶亾鐨勬鐜囧氨闈炲父楂樸侴43鑺墖缁勭殑涓绘澘纭疄鏀寔鍙岄氶亾鐨DDR2鍐呭瓨锛屾渶楂樹娇鐢―DR2 800瑙勬牸鐨勫唴瀛樸傚弻閫氶亾...
  • 璇烽棶ddr2鍐呭瓨鎬庝箞缁勫弻閫氶亾
    绛旓細鏈濂戒拱鍚屽搧鐗屻佸悓鏃舵湡鍑虹殑鍚岀郴鍒椼佸悓澶у皬鐨勫唴瀛橈紝鍥犱负閮ㄥ垎涓绘澘浼氭潯鍐呭瓨銆傚鏋滆涔板叾浠栧搧鐗屾垨鑰呯郴鍒楃殑鍐呭瓨锛屼拱鎴愮浉鍚屽閲忕殑锛屾渶濂界浉鍚屽唴瀛橀绮掔殑锛屼竴鑸篃娌℃湁澶ч棶棰樸
  • 閲戝+椤1G DDR2 667鍗曞弻闈㈠唴瀛鍙互缁勬垚鍙岄氶亾涔?
    绛旓細鍦ㄤ互寰锛屽弻閫氶亾鍐呭瓨鎰忓懗鐫鍚岃鏍煎悓瀹归噺銆備絾鏄湪寮规у唴瀛樻妧鏈嚭鐜颁箣鍚庯紝闈炲绉板弻閫氶亾妯″紡涔熸垚涓轰簡鍙兘锛岃繖椤规妧鏈厑璁镐袱涓氶亾涓殑鍐呭瓨瀹归噺涓嶇浉绛夛紝 256M鍐呭瓨鍜512M鍐呭瓨鍚屾牱鍙互瀹炵幇鍙岄氶亾銆傚彧涓嶈繃鏄皢512M鐨勯氶亾鍒嗘垚涓や釜閮ㄥ垎锛氫竴閮ㄥ垎鍜256M鐨勯氶亾缁勬垚鍙岄氶亾锛岃屽墿涓嬬殑256M浠嶇劧宸ヤ綔鍦ㄥ崟閫氶亾妯″紡锛屽閲忎笌...
  • 涓鏍2G鍐呭瓨+1鏍1G鍐呭瓨閮芥槸鍚屼竴涓墝瀛愰兘DDR2鐨銆傘鍙互缁勬垚鍙岄氶亾鍚
    绛旓細闇瑕佺湅浣犵殑涓绘澘鑺墖缁勶紝intel濂藉儚945浠ヤ笂灏辨敮鎸佷笉鍚屽閲忕殑鍐呭瓨缁勫弻閫氶亾锛岄渶瑕佹敞鎰忕殑鏄緢澶氱殑945涓绘澘閮藉彧鏀寔涓鏉妲1G锛宎md鐨勫鏋滄槸AM2+浠ヤ笂鐨勫氨缁濆鏀寔浣犵殑2G+1G锛岃屼笖鎬ц兘寰堝ソ銆備竴浣嶆湅鍙嬭鐢靛帇闇瑕佷竴鑷达紝涓鑸富鏉块兘浼氱粺涓鐢靛帇1.8V锛屾湁浜涗富鏉夸細鍔犲帇锛屾湁浜涘氨浼氬噺鍘嬶紝涓嶈繃灏辩畻鍔犲帇鎴栬呭噺鍘嬩袱鏉$殑鐢靛帇閮戒細...
  • 扩展阅读:ddr5要不要组双通道 ... ddr5需要组成双通道吗 ... 8g和32g能组双通道吗 ... 4+8g内存条能双通道吗 ... ddr5一条就能双通道吗 ... ddr5一根就是双通道吗 ... ddr5有必要双通道吗 ... 8+32内存非对称双通道 ... 能单通道尽量不要双通道 ...

    本站交流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车视网